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利堅帝國

(政治術語)

鎖定
美利堅帝國,又稱美帝國主義(簡稱美帝)。這一詞用來描述美利堅合眾國由近代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力以及其在全球的擴張,有時作為中立性之描述。中國官方的“美帝”一詞來自於蘇聯冷戰時期對敵手美國的稱呼,而西方國家則針對美國的國家性格與外交作為評判是否符合學理上的帝國或帝國主義
中文名
美利堅帝國
外文名
American Empire
定    義
美國由近代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力以及其在全球的擴張
簡    稱
美帝

美利堅帝國帝國定義

“帝國”一詞具廣狹二義。美國由於並無帝王,其國家元首為民選亦非世襲,因此並非狹義上的帝國,但美國今於波多黎各東薩摩亞關島境外領土,及過去在太平洋託管島嶼與菲律賓等地,俱掌握其主權,因而在亦可視之為帝國。
美國是否持續對全世界行使帝國作為,以及就此指稱其為帝國是否確切,爭議始終不止。帝國主義一詞最初出現於1800年,用以描述國家的帝國式作法,所指的國家不見得是君權統治下的帝國。《牛津英語詞典》詮釋帝國主義三義:
  1. 帝王統治下的帝制政府,特指暴君之獨裁。
  2. 帝國式的原則或精神,擁護帝國本身之利益。
  3. 共產主義陣營的貶義用法:西方列強的帝國式體制或政策。西方國家與之針鋒相對的用法:共產勢力的帝國式體制或政策。
對於美國是否符合後面兩種定義,爭論未曾停歇。有人稱此種用法引喻失義。史學家史都華·克瑞頓·米勒論斷,“‘帝國主義’一詞因遭誤用與濫用,因而在文義上幾無意義。”; 史學家阿契博德·派頓·梭頓寫道:“帝國主義較常用來形容對面對連串事件所產生的情緒,而非為事件本身命名。自殖民地分析與類推,帝國主義一定伴隨着不惜一戰的神聖事業。”;政論家麥可·沃澤論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較近於‘霸權’,而非帝國”。

美利堅帝國卓異主義

史都華·克瑞頓·米勒指出,自十九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以來,與美帝相關的主題已成為焦慮性的爭辯。米勒論斷,此種焦慮肇因於美國對自身“無玷受胎”式起源的純真感受。歐洲移民一踏足於新大陸上,僅因體驗到多樣的全新環境,即奇蹟式地改變,與其過往一刀兩斷。米勒相信,論及美國興起之教科書、愛國媒體、與愛國性演説不但未強調美國的政治體制,甚至低調或避免提及”構建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美國建國先賢實受蔭於約翰·洛克托馬斯·霍布斯之理念。托馬斯·傑斐遜的信徒所認為的,曾經大幅改寫的蘇格蘭先哲之理念,甚至其自認獨一無二之邊境平等主義,亦皆深植於17世紀的英式激進傳統。哲學家道格拉斯·切勒回顧美國優越主義之起源,溯及19世紀時之法國觀察家亞歷西斯·托克維爾。托克維爾之推論同意,美國“獨自行進於前景未可限量之路途”。
美國優越主義於合眾國境內甚孚眾望,但其有效性與其結果頗受爭議。米勒論斷,美國人思潮可分為三派:
  1. 過度自責的美國人會誇大本國的缺點,無法將之置於大範圍時空背景中作整體性思考。
  2. 在光譜的另一端,極愛國的美國人拒絕承認自己的國家可能有帝國性作為,甚至認為這一點根本就不可能。(當月評論主筆如此描述這種現象:在不列顛,帝國主義被解釋為一種樂善好施的白人的負擔;而在美國,從無帝國這回事。“我們”只不過是致力於保護全世界之自由、民主、與正義)
  3. 持中間立場的美國人則認為:帝國主義偏離常軌。
美帝國主義在上世紀40-50年代的中國被廣泛應用。
美西戰爭以來,馬克思主義者與新左派傾向於認為帝國主義乃全然必須。依其觀點,美帝國主義之並非始自美西戰爭,而是可回溯自傑斐遜之路易西安那購地案,或安德魯·傑克遜搬遷印第安人之先的美國革命,並沿襲。史學家雪梨·連司論斷,“合眾國,自獲獨立起,曾使用一切手段——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協助並扶植他國”。無數的美國涉外調停紀錄,自早期門羅主義指導下之作為,至21世紀插手中東事務等事例,傳統上皆為上述各大家描述為帝國主義。但若干帝國主義評論家對美國早期的作為持較正面的看法。傑出的保守派作家派崔克·布坎南論斷,“現代美國在帝國之路上勇往直前是‘遠離建國先賢對這個年輕共和國之預期”。後者的觀點通常被視為美國孤立主義
美帝國主義被某些人描述為一種迷思,容忍任何程度的“胡作非為與苛刻殘暴,雖然有時得獲承認,通常卻只視為一時失常。”語言學家與左翼政論家諾姆·喬姆斯基論斷,其為政治宣傳的策略性結果,“受菁英操控的媒體‘容許’一開始就修正並解讀論戰前提與報道價值之定義,再對宣傳戰多寡之準則與實施加以解釋”。
美國涉外事務通常會不斷出現此種批判性史觀。史學家安德魯·巴謝維奇自查爾斯·畢爾德與威廉·亞伯曼·威廉斯的研究中得出結論,斷言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冷戰結束後並無根本上之改變,故美國並未因冷戰之終止而了結這一段歷史時代。打入國外市場以使國內經濟獲益的慾望,長久以來,為美國外交政策之動力。
對美利堅帝國的批判都會朝此方向延伸。布坎南,與位處政治光譜另一端的傑出左翼評論家塔利克·阿里,不約而同地論斷,9·11事件等針對美國的恐怖行動,導因於美國不由自主的病態性慈善,企圖協助他國擺脱無休止的延宕。阿里主張,“(恐怖份子的)這些理由並非全然邪惡,投身此舉的各人以利他之作法從事利已行為,誤以伊斯蘭教為暴力與為惡之理由。茲具引先哲之言:居上位者令他人充當人肉炸彈而非親自出馬總有理由,是因為他們以一切惡行助長自身”。
種族學家瓦德·丘吉爾教授幾乎是唯一將此種批判延伸至911事件受害人的學者,他稱罹難者們為“在美國全球金融帝國——役使美國軍事政策的‘強力營利機器’——心臟地帶組織技術專家政治公司的‘小艾奇曼’(指二戰期間執行滅種計劃的納粹官員阿道夫·艾奇曼)‘當遭此劫’較通行的延伸性解釋與此不同。

美利堅帝國美國論述

左翼記者愛絲莉·史密斯將美利堅帝國相關論述分為五大類:自由説、社會民主説、列寧主義者説、超帝國説、與哈德特與涅格利説。據史密斯所言:
自由説斷言,美國的政策來自特定當選人(如小布什政府)或政治運動(如新保守主義),而非美國政經體制本質內之產物。美國民主黨內的批評家持此觀點,他們對帝國主義的典型解決方案為競選更高職位。
社會民主説斷言,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為美國特定部門影響力浮濫的結果,如商業部門、政府部門、聯結軍事與政治官僚的軍工產業,有時尚且包含石油與金融等其他產業,即俗稱的軍工複合體。此複合體自發戰爭財以及劫掠自然資源得利,常損耗公眾利益。此説對帝國主義的典型解決方案為,以持續性的大眾警愓產生制衡的壓力。左翼的前中情局顧問喬麥思·約翰遜持此觀點;右翼反干涉主義者,如布坎南、巴謝維奇、雷蒙多等亦持此觀點,但形式不同。
列寧主義者説斷言,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產自美國商業精華區之共同利益,即必須確保並利用資本與貨品市場。自馬克斯主義者看來,商業行為之本質在於控制政府,國際軍備競賽不過是國際性經濟戰之一環,而兩者皆受資本主義固有之擴張天性所驅使。美國海軍退役將領史曼德雷·巴特勒曾説他的工作是充當“大企業的打手”時,即彰顯此種觀點。此説對帝國主義的典型解決方案為商業革命。此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布爾什維克列寧與布哈林,基於早期的馬克斯主義者、社會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論點立説。阿里、福斯特、諸人連同史密斯本人,皆持此種看法,但各有不同形式。
超帝國説在對帝國主義起源的看法上同於列寧主義者説,但以全球經濟互倚之説取代單一國家的商業結合。所以,對發達國家來説,軍經結合較國際戰爭更為常見。現代帝國主義的爭執核心在於先進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而非各帝制強權。政治學家李奧·潘尼區與山繆·金汀持此看法。
哈德特與涅格利説斷言,列寧主義者説雖陳述正確,但美國已非傳統義意上之帝國,因世界已度過帝國主義時代,進入新世紀。此一新世紀仍殘存暴政與殖民強權,但已從以實體經濟為後盾的軍力,轉型為奠基於知識與感知經濟的生物動力網絡。依此觀點,美國居中發展並型塑具威勢與主權的新式全球政權,雖稱帝國,但為一權力分散的全球化帝國,且並未受單一政府管轄。文學理論家麥可·哈德特與哲學家涅格利論斷,“美利堅合眾國確居於帝國之特許部份,然此特權並非衍生自與歐洲舊式帝制強權之類似處,而是來自其不同處”。哈德特與涅格利萃取史賓諾札、傅柯、德勒茲及意大利的自治論馬克思主義者之論點立説。具批判性的國際關係理論家詹姆斯·德·德律安與尚·布希亞所持觀點與此相關,但較無組織,一如典型的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全球化等論述。
支持美國為實質帝國者指出,未必受駐在國多數民意支持的美國各海外軍事基地即帝國之象徵。另外,統合多軍種,分世界為五大軍事責任區的聯合作戰司令部也遭人視為帝國象徵。至少有一名作者喬麥思·約翰遜註明軍事基地即美國版的殖民地。趣普·彼茨教授認為:美利堅帝國為既存實體,但論證此帝國實深存於美國普羅大眾與政策治定者之善意中,由此駁斥伊拉克戰爭期間所產生的種種論調,如軍事意義上的新式殖民主義,為恢復國內民權,與重建遭帝王總統侵害之自由人權之先決條件,對中東等地之和平穩定亦為不可或缺之助益。事實上,美國是二戰後,發動戰爭最多的國家。因美國的戰爭行為導致了二戰後最血腥的反人類罪行及人道災難。
‘從無美利堅帝國這回事’派
許多美國人為本國的歷史定位辯護,駁斥美利堅帝國主義等‘邪惡’的説法。此種作法在領導潮流的政治人物中特別常見。前美國國防部長唐諾·倫斯斐即為一例,他説:“我們不追求帝國式統治,我們不是帝國,從來就不是”。
反過來説,美國於20世紀初佔領菲律賓,或許最常被引用為美國軍事力量以帝國之姿介入外國之事例。然而,保守派軍事史學家麥克斯·布特為軍在菲律賓的行動辯護,指稱發生於當地的“暴行”在無關全局。依其觀點,美國動機良善,且此舉長期説來惠及美菲雙方。
布特論斷,美國進行美西戰爭乃出於解放暴政奴役下的古巴人、波多黎各人、與菲律賓人的利他之心。美軍若真在菲律賓逗留過久,也是為了翼覆菲律賓人,抵擋歐洲掠奪者,並教導美式民主。美國在菲律賓所為乃其通常模式:美國設立警官隊,即當地人組成,由美國人領導的準軍事化警力,再與當地警官共同合作,管理各項公共服務,自疫苗接種與學校設立乃至租税事宜。美國人雖遭怨懟,通常卻證明較前政府高效率而低腐化……進行公平選舉為最高優先,因一旦民主選舉所產生的政府成立之後,美國人即認為已可功成身退。
布特論斷,此舉與“傾力劫掠各國自然資源的老式帝國主義”大不相同。對於“最貧困的國家”,如伊拉克阿富汗,在20世紀早期“美國投資者資助最力的國家”,美國較不願介入(如阿根廷哥斯達黎加)。美國資助最少的國家——尼加拉瓜海地多米尼加——遭佔領最久相較於荷蘭人在東印度,英國人在馬來西亞,或法國人在印尼,不同的是,美國並未遺留任何經濟性開發。
史都華·克里頓·米勒聲稱,此種一心為國又不着邊際的解釋法在史學家中已不常見

美利堅帝國慈善帝國

布特其實肯用“帝國主義”形容美國的政策,不只用於20世紀早期,而是“至少始自1803年”。但這主要不過是用詞不同,布特仍辯稱美國對外政策向來基於善意。 布特並非個案,美國的保守主義專欄作家查爾斯·克魯瑟默寫道:“人們現正自‘帝國’中一詞中出櫃。不少新保守主義者接受帝國一詞,如英國史學家保羅·強森,以及作家汀許·狄守哲和馬克·史推恩。有些自由主義鷹派人士亦持相同態度,如齊畢紐·布里辛斯基和麥可·伊格納泰夫等政治人物。
哈佛大學的英籍史學教授奈爾·福格森即是一例。他論證美國確為帝國,但美帝是件好事。福格森比較大英帝國與美國在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的帝國角色,認為美國的政治與社會結構更近於羅馬帝國,而非大英帝國。福格森論斷,上述帝國皆有其正負兩面,但美利堅帝國若能以史為鑑,則其正面價值將大覆蓋過負面意義。
‘帝國主義偏離常軌’派
另一種看法為,承認美國的海外擴張為帝國主義行為,但視此種帝國主義為暫時現象,是美式理想之墮落或過往之遺留。史學家山繆·弗列格·畢密斯論斷,美西戰爭引發之擴張主義為短暫之帝國主義衝動,且為“美國曆史上的大偏向”,與建國初期之領土擴張相較之下大有不同。史學家華爾特·拉斐勃則不視之為偏向,而是美國西向擴張之頂點。但兩人皆同意。
右翼史學家維克托·戴維斯·韓森論斷,美國並不企圖統治世界,但維持着足以影響全世界的互利體系;“若説我們的確行使帝國主義,我們統治的就是個怪異的帝國……美國自美西戰爭後再未兼併任何領土……帝制強權指揮,他國聽命。但在我們的情況,我們提供土耳其策略性擔保、政策支持-甚至金錢......美國國家性格中的孤立主義、教區制度、與自體吸收遠遠超過海外冒險主義貪慾。”
新自由主義者論斷。國際關係學者約翰·伊肯勃利論斷,國際組織已填補帝國的空缺:‘美國確從事帝國主義,對外圍的弱國尤甚。但美國對歐、日、中、俄的關係無以稱之為帝國主義...想都別想對其動用武力或進行威脅。他們經濟深切互倚...他們形成政治秩序的途徑是經由討價還價、互惠、一系列的政府連繫組織與目的性經營。這不是帝國,是美國領導下的民主秩序,既無名目,亦無前例可循”。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倪論斷,美國的力量越來越基於柔性權力,即文化霸權,而非軍經實力。影響所及,全球民眾普遍希望移居美國,美國大學內素質良好的外籍學生比例居高不下,美式通俗音樂與影劇遍及各處。職是之故,美國無論在這些方面如何稱霸,皆已不再是傳統義意上的帝國。
這種觀點或為美國內部主流或官方對美國曆史的解釋。美國情報機構寫道:“除了1867年自俄國買下阿拉斯加以外,美國領土自1848年起維持不變。自1890年代起有了新的擴張精神……而擺脱帝國桎梏的美國人,對於由自己來統治一個帝國並不感到自在。美國大軍於1902撤出古巴……菲律賓獲得……完全自治則在1946年。波多黎各變成自治領……而夏威夷在1959年成為一州”。

美利堅帝國文化帝國

有些帝國主義批評家論斷,文化帝國主義軍事帝國主義並非全不相干。後殖民主義論奠基者之一,愛德華·謝德主張,“此種影響力成為強調美式特殊性、利他主義、與機會説之論調。帝國主義一詞或其觀念直到21世紀後才偶爾出現在美國的文化、政治、與歷史等學門中。但帝國主義政策與文化上的連結,在北美,尤其是在美國,實在直截了當,令人驚訝”。他認為,美國以外,特別是非西方的看法,通常在美國就被認為是不言而喻的種族主義行為,也就是透過白種人的負擔之類的觀念來評斷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説的對立見解則認為,其與任何型式之軍事統治皆無關連。國際關係學者大衞·羅斯卡普主張,堅持己見的文化帝國主義説為必然的結果,導因於全球化容許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就近取得美式產品與觀念。全世界皆受美國魅惑並非受到類似傳統帝國性作為之逼迫,此不同於大英帝國等歷史上的大帝國之作為。羅斯卡普將保存自身文化之渴求視為排外。馬修·佛雷瑟的“大規模娛樂性武器”:《柔性權力與美利堅帝國》一書中有類似的看法,但佛雷瑟論斷美國的全球性文化影響力為美事,以此與新保守主義理論合流。

美利堅帝國經濟帝國

多名評論家強調,軍事性帝國主義與經濟霸權之間的密切關係。他們主張作戰只為攫取利益。與此對立的觀點則認為,美國曆史中,明顯並無投機性的軍事擴張冒進行為,美國除非是獅子搏兔,否則會努力避免戰爭,這點與其他軍事強權大不相同。美國寧可隔岸觀火以便趁機銷售武器與相關勤務。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為,以及美軍需索不切實際的超額武器之趨勢,常被用來支持此種觀點。
根據此説,美國的力量並不長久。美國在全球事務中得獲重要地位是在其他貿易大國因世界大戰而崩潰之後,而美國於冷戰期間透過維持現狀盡全力保持自身地位。情勢一旦改變,歐亞兩洲的大國將提振自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