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英帝國

(世界歷史上英國領導的殖民帝國)

鎖定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英國的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受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大英帝國是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1-2] 
一般認為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裏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着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波拿巴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其勝利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的前殖民地,領土面積達到3400萬平方公里,覆蓋了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國家,領土遍佈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大英帝國的領土上永遠有太陽照射之地,所以有“日不落帝國”之稱。
大英帝國在20世紀初達到鼎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土擴張到極限。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爭中國力的巨大損耗顯現副作用,而另外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迅速崛起,瓜分了英國既有利益,加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大英帝國逐漸解體,並最後轉型為當今的英聯邦
中文名
大英帝國
外文名
British Empire
簡    稱
英國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倫敦
主要城市
愛丁堡新德里多倫多悉尼奧克蘭約翰內斯堡新加坡市
國慶日
6月11日
國    歌
《天佑國王/天佑女王
國家代碼
GBR
官方語言
英語
貨    幣
英鎊
時    區
全部時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領袖
亨利七世(首任國王)
羅伯特·沃波爾(首任首相)
人口數量
4.13 億(帝國時期)
人口密度
248 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英格蘭人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印度斯坦人、尼格羅人日耳曼人
主要宗教
英國國教
天主教
印度教
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
35500000 km²(1921年)
水域率
1.34%
GDP總計
2.85 萬億美元(2015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43734 美元(2015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0044
國際域名縮寫
GB、UK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家格言
“君權天授”
成    就
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
國    花
玫瑰
國    樹
夏櫟
國家組成
大不列顛島北愛爾蘭
氣候類型
温帶海洋性氣候
跨越時區
22.06個

大英帝國國名

“大英帝國”即“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最早提出者被認為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師兼數學家約翰·迪伊(John Dee),他首次為英國王室提出了這個概念。
1877年 [3]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以繼承莫卧兒王朝法統為名,正式加冕為皇帝,宣告了“不列顛帝國”名義上誕生。在英國君主具有皇帝頭銜的期間,“不列顛帝國”是正式的國名,“不列顛帝國”(大英帝國)的涵蓋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今天通常意義上的“聯合王國”(英國),而是以英國本土為核心,包含所有海外領地、殖民地、自治領,甚至控制海域的全球性帝國,在其最鼎盛的1900年前後,領土面積達到3467萬平方公里,而在一戰勝利後的1921年,達到其有史以來最大的面積,3550萬平方公里。《凡爾賽條約》:不列顛帝國 攜五大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新西蘭印度)簽署合約。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
簽署條約的國家:不列顛帝國 簽署條約的國家:不列顛帝國
1947年,不列顛帝國皇帝喬治六世,放棄莫卧兒王朝法統獲得的皇帝頭銜,允許印度和平獨立,即宣告了名義上“不列顛帝國”的終結。然而從“不列顛帝國”到如今的聯合王國-聯邦王國-國家聯邦的“英聯邦”體系,經過了一個世紀的漫長演變過程,各大殖民地和自治領最終成了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與聯合王國之間,關係緊密且國格平等。至此,“大英帝國”這一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已經徹底完成了和平的解體和轉型。
如同“聯合王國”以其構成的主體為“英格蘭”為源,在中文裏通常被稱之為“英國”一樣。“不列顛帝國”也以其本土核心的“英國”為源,通常被稱之為“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歷史

大英帝國初探海外

對不列顛島嶼與法國的擴張
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1張)
自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了英格蘭之後,加上歐洲中世紀的政教關係英格蘭在幾百年的時間裏一直被捲入歐洲大陸的事務。由於諾曼王朝和安茹王朝的君主都來自法國,因此國王們把相當多的精力放在其法國領土上。到14世紀末,從對歐洲的羊毛貿易發展出來的對外貿易已經成為英格蘭最重要的國家政策。
這段時間是英格蘭對外征服的開始,包括1169年對愛爾蘭的征服,以及1282年對威爾士的擴張。1296年英格蘭對蘇格蘭的短暫控制在1314年中斷,兩個地區的真正統一要等到1603年通過英國王位繼承法來和平實現。雖然1204年英格蘭君主喪失諾曼底的領土,但通過聯婚與繼承英格蘭的統治者還是擁有法國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打輸英法百年戰爭最後才喪失法國土地。從此之後一直到1558年英格蘭君主只擁有法國北部的戰略要港加來,但是自那之後就連加來港也喪失了。
海外帝國的成長
海外的大英帝國,這裏指的是英國人的海上探險以及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採取的積極的海洋政策
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來的羊毛貿易的基礎上,亨利七世創建近代英國海洋商貿體系,並發展英國的造船工業導航技術。這套體系也為日後的貿易機構的建立創造條件,而像馬薩諸塞灣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貿易企業為大英帝國海外的擴張做出重要的貢獻。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樸次茅斯建造英國的第一個幹船塢,加強建設當時還規模很小的英國皇家海軍
1587年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羅阿諾克島(Roanoke Island,今北卡羅來納州境內)宣佈弗吉尼亞為英格蘭殖民地。但由於食物缺乏、惡劣的天氣、海難以及當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蘭很快就不得不放棄這片殖民地。
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張)
1588年,正值都鐸王朝伊麗莎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大獲全勝,正式確立英格蘭王國作為海上霸權的地位,雖然之後1590年征討西班牙的失敗暫時延遲了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計劃。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一世終於與西班牙籤訂《倫敦條約》,正式結束兩國的敵對狀態。
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英國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1607年英格蘭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鎮建立第一塊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擴張勢力範圍並鞏固國內的政治發展。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大英帝國殖民美澳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中期,此時英格蘭已經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今後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馬等。
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依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北美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帝國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例如通過英荷戰爭的勝利英格蘭獲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紐約)。不斷髮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斷向西探索,尋求更多的可耕種土地。七年戰爭中英格蘭擊潰法國,並在1760年佔領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北美更大地區的控制權。
隨後,澳大利亞(1788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和新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時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土著人口也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鋭減60%至70%。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黃金的出口地。

大英帝國自由貿易

原本的英國殖民體系在18世紀開始變化。在輝格黨人長期控制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麼重要,直到一連串試圖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從殖民地徵收更多的税收)引發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英屬北美十三州
英軍向美軍投降
英軍向美軍投降(1張)
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英國對美國控制權的喪失表明,對殖民地的政治統治並不一定對英國的經濟獲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很快恢復對美國貿易的支配作用。
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但是在“第二英帝國”時期,重商主義很快就讓位於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使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這就是為什麼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英屬加拿大和英屬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而英屬愛爾蘭則有着完全不同的命運,它於1801年被併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英國也宣佈廢除奴隸貿易(1807年),並很快將這一禁令強加到別國身上。到19世紀中英國已經基本在全球範圍內消滅奴隸貿易。奴隸制本身於1834年在英國的殖民地被廢止,情況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穩定狀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制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峯造極的地步,其標誌是英國撤銷《穀物法》和《航海法案》。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雖然英國喪失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拿破崙·波拿巴的最終戰敗確立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在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之時,英國皇家海軍則主宰着海洋。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以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劃,這種海外擴張即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建立一個“非正式帝國”(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代英國最傑出的外交家帕默斯頓勳爵,憑藉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一強國身份,推行炮艦政策以海軍力量控制海洋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建立一個無形的商業帝國,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衡政策)。例如中國和波斯(也就是以前的伊朗)正是被包括在“非正式帝國”中,在英國的武力威脅下,這些國家的政府被迫開放市場,並不得不無條件給予英國特權。帝國與“非正式帝國”的擴張為英國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原料提供便利,並以此製造更多商品運至世界各地。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全球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大量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只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大英帝國帝國主義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皇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皇(1張)
1870年代到1914年一戰爆發這段時期內,歐洲殖民擴張的政策與意識形態被稱作“新帝國主義”。這段時期內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各歐洲強權“為帝國而帝國”,在海外競相爭奪並鞏固其殖民地。
在這一時期,歐洲強權在海外的殖民地總面積達到2300萬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還很少有歐洲人踏足,但在這一時期內非洲成為帝國主義者們主要的目標。但是擴張在其他地區也十分頻繁,特別是在東南亞東亞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和日本也加入到爭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認為是英國進入新帝國主義時代分水嶺,這一年本傑明·迪斯雷利領導的英國政府從負債累累的埃及統治者伊斯梅爾(Ismail)手中買入蘇伊士運河的股份。英國從此鞏固這條對英國和印度貿易有着舉足輕重影響的運河的控制權。1882年,英法兩國對埃及領土的爭奪最終以英國人的勝利告終。
俄羅斯帝國1828年起逐漸向南擴張以至威脅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的擔心也影響了英國的政策:1878年英國控制塞浦路斯,將其作為保護奧斯曼帝國的據點;在此之前英國還參與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併入侵阿富汗。所有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阻止俄羅斯進一步向南擴張。英國發動三場阿富汗戰爭,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所遭受的最慘痛的軍事失敗,整個英國軍隊被由俄羅斯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圖族(Pashtun)人擊潰。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英軍在坎大哈被擊潰、在喀布爾被包圍,最後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引起阿富汗部族的起義。
與此同時,在英國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將正式的帝國視為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在世界市場上份額正在下降的英國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國全心全意地採取新的政策,很快成為熱帶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搶奪者。
在1899-1902年發生的南非戰爭是英國新帝國主義時期的典型例子,雖然英軍很快佔領德蘭士瓦,但為了鎮壓布爾人的抵抗,40萬名帝國士兵被捲入戰爭,同時耗費2.5億英鎊。國內輿論開始傾向於懷疑海外擴張的必要性,從此英國開始戰略收縮。有人認為政府受到以塞西爾·羅茲為首的在德蘭士瓦有黃金礦產的大礦主的影響,所以才會進行這一場戰爭。這也為之後盛行的“帝國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觀點提供證明。
英國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的誘因可能是為了為英國產品和投資尋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性的先發制人舉措,為的是防止現有的貿易通道被別的強權破壞,或防止別國在日趨封閉的國際貿易形勢發展下獲取更多的出口市場。無論如何,一切都是為了在其他列強興起的國際環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權地位。1900年初約瑟夫·張伯倫試圖對英國的貿易壁壘法案進行修改卻遭到很大的反對並最終被迫放棄,顯示即使在英國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多麼地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則。
印度殖民主義的演變過程足以警示我們,不應將新帝國主義時代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強權間經濟上的競爭視為英國加強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為英國的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對1857年印度兵變的直接反應,而起義的緣由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傳統勢力反對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現代政策所導致。

大英帝國介入亞洲

列強瓜分中國
列強瓜分中國(1張)
1757年普拉西戰役的勝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印度孟加拉國邦的統治權,雖然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徵税而惡化的饑荒引起英國國內的爭議。19世紀中期,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制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英國政府直接管理。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被宣佈為印度女皇。
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1842年,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佔領中國香港
英國對中國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中國茶葉的進口國。茶葉進口導致英國方面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雖然這麼做違背中國的禁令。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以英國的勝利告終。之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與法國聯手再度勝利,英國進一步獲取在華特權。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保持一種複雜的關係。雖然英國獲得香港但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的中國港口進行。中國人口過多,領土也不小,英國很難佔領中國,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因為中國的崩潰意味着其他西方列強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中國,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英國獨霸中國的地位一直持續到1895年。

大英帝國擴張非洲

列強瓜分非洲
列強瓜分非洲(1張)
1875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兩塊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爾及利亞開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從原先只在經濟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國”轉變到直接管制
法國比利時葡萄牙剛果河下游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時,他們其實已經威脅到英國向熱帶非洲的深入。1877年的柏林會議就曾試圖調解強權之間的矛盾,該會議提出以“實際佔領”為確定各國殖民地歸屬的評判標準,而該標準的採納意味着歐洲國家更加襲擊當地的部落和人民以獲得更大面積的“實際佔領”地。
英國1882年對埃及軍事佔領(最直接的起因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同時也起到確立英國對尼羅河地區的控制。這又進一步導致1896至1898年英國對蘇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兩國的法紹達事件
1899年,英國全面佔領南非,這項軍事行動最早始於1795年對開普的併吞。在侵犯原本是南非荷蘭人所統治的金礦產區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後,負責南非事務的不列顛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的名字將其所佔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Rhodesia)。
英國在南非和東非的勝利促使羅得斯爵士和英國駐南非大使阿爾佛萊德·米爾納(Alfred Milner)提出在非洲建立一個“從開普到開羅”的英國殖民帝國。他們希望通過建造連接蘇伊士運河和南非礦區的鐵路來實現。但是由於德國對坦噶尼喀的殖民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兩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間只有電報線路暢通,而鐵路則無法建造。
雖然是自由貿易最積極的鼓吹者,英國人在1914年不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於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德國9%、比利時7%以及意大利1%。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

1837年,年僅十八歲的肯特郡維多利亞登基為英國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被稱為維多利亞女王。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中,經過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國控制了全球海權,主宰了世界貿易,其廣闊的殖民地遍佈各大洲,“日不落帝國”儼然“可以與世界抗衡”。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湧現出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莎士比亞以來最傑出的文學家狄更斯,自由主義政策的先鋒格萊斯頓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頓,可謂人才濟濟。
英國首相帕默斯頓在1865年留下的遺言:“北美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穀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大利亞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於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擴展。

大英帝國危機產生

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曾經能夠將整個世界作為其原材料的來源國和工業品的出口市場。但是隨着其他國家的工業化,在19世紀這種情況開始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保護其原材料的供應和出口市場。到187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品面臨來自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競爭。
工業化在德國和美國迅速進行,使它們迅速趕超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強大的歐洲西方國家。比如,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結構技術效率上已經超越英國,並且在德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擊敗英國同類產品。到19世紀末,德國甚至開始成為當時的世界工廠生產這些產品。
雖然無形出口品(如銀行服務、保險和船運)讓英國不至於出現貿易逆差,其貿易額佔世界總貿易額的比例從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國不僅只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競爭中落敗,其產品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佔優勢。英國甚至正在喪失它曾經所擁有的,對印度、中國、拉丁美洲(也就是中南美洲)和非洲內陸跟海岸等地區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英國的商業困境因1873至1896年的經濟蕭條而雪上加霜。因商業衰退所導致的通貨緊縮更進一步給各國政府增加壓力,迫使它們鼓勵扶植國內工業,從而最終導致歐洲強權逐漸拋棄自由貿易的原則(德國於1879年、法國於1881年先後放棄自由貿易、英國也在這段時間放棄自由貿易、美國早在1860年代也就是南北戰爭時期就放棄自由貿易)。
這麼一來的結果是國內和出口市場的雙重萎縮。歐洲和之後北美洲加拿大跟美國的政府與企業領袖們因此開始將海外的殖民地作為他們新的市場:這些海外殖民地將成為宗主國的出口市場,而他們則被安置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之下,使得其他國家商品無從與宗主國產品競爭。同時它們還依然是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英國雖然直到1932年以前都秉持自由貿易原則,卻一邊和其它工業化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以防原本在其勢力範圍的地區落入他國之手。之後英國依舊對來自其殖民地和自治領的商品實行貿易優惠制度,至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共體後方才停止這些對外貿易優惠政策,轉而對原殖民地商品實行貿易壁壘。

大英帝國帝國解體

白人殖民地的自治
隨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亞(1901年)、新西蘭(1907年)、紐芬蘭(1907)和南非聯邦(1910年)相繼取得自治領地位,大英帝國已經開始從帝國到英聯邦的轉變。這些新國家的領袖們與英國政治家們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舉行的殖民地會議(1907年後被稱作帝國會議)。
自治領之間的外交關係主要由英國的外交部負責,而加拿大雖然在1909年設立外交部,其與帝國內其他國家的關係依然通過帝國派在加拿大的總督、自治領駐倫敦高級專員(加拿大於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級專員,澳大利亞則在1910年效仿)和英國在海外的外交使節們維繫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是代表帝國內所有的自治領政府宣佈參戰的。
各自治領在外交政策確實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顯違反英國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黨政府在1911年與美國簽署一項雙邊自由貿易的互惠協議,最後卻因英國的反對而沒有獲得批准。
國防方面,原本將自治領的防務納入一個單一的帝國軍事框架在1900年以後被證明已經很難維繫,因為英國此時開始在歐洲大陸的防務問題上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必須面對德國海軍崛起的威脅。1909年大英帝國決定各自治領應擁有其自己的海軍,這是對1887年英國承諾澳大利亞以向英國海軍輸出人力以換取英國在太平洋地區艦隊駐紮這一協議的違背。
雖然英國政府允許上述地區自治,但英國政府依舊可以干涉自治領內政,直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過以後才有所改變。
一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巴勒斯坦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麥隆部分地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大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二戰之後在西德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
雖然英國贏得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繫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
一個位于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 一個位于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
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首位部門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1927年加拿大向美國華盛頓派遣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首位駐外大使。
愛爾蘭自由邦英愛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正式的憲法關係,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係。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二戰後的去殖民化
20世紀初,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加上美蘇兩國的影響,導致大英帝國體系越來越難以維持。同時,宗主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英國最終被迫接受這一新的形勢,將帝國體制轉變為鬆散的英聯邦,而英國也由當時的全球性大國變為今日的地區性大國。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超級大國,接受美國的崛起。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國的宣戰只代表它自己和澳大利亞(當時澳大利亞還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愛爾蘭(該國在1年前要求英國軍隊離開其國土,並選擇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領則都分別對德宣戰。
二戰最終摧毀英國原已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突顯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柯廷(John Curtin)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紮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參加保衞澳大利亞的戰鬥。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於1951年加入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試圖加入歐洲共同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削弱英國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係,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從此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英國在各自治領的經濟影響力被削弱。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勝利。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鬥,印度獨立後世界範圍內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國開始瓦解。而英國為了讓印度加入英聯邦,從而允許新成員國不必效忠英國君主。印度獨立後的1948年,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放棄莫卧兒皇帝頭銜。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里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1948年英國結束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以色列建國,此後的幾十年間這裏一直持續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血腥暴力爭端。在地中海地區,説希臘語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過游擊戰的形式希望將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臘的版圖內,與居於島內、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發生衝突,1960年塞浦路斯還是最終獲得獨立,但英國在塞浦路斯島保留兩塊主權基地。1964年英國位於地中海的殖民地馬耳他獨立。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英法兩國在美國的反對和蘇聯的壓力下被迫從埃及撤軍。蘇伊士運河危機直接導致英國安東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後上台的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則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腳步,英國勢力自此徹底退出蘇伊士運河區。該事件代表着美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大英帝國在非洲統治的結束往往過分迅速,以至新獨立的國家無法獨立面對獨立後的挑戰:1957年加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後終於獨立,之後尼日利亞(1960年)、塞拉利昂坦噶尼喀(1961年)、烏干達(1961年)、肯尼亞桑給巴爾(1963年)、岡比亞(1965年)、博茨瓦納萊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蘭(1968年)也相繼獨立。
由於英國國力衰退,在1966年聯合國區域集團重新劃分後由英國主導的英聯邦國家組被取消,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國被劃入西歐及其他組,而其餘英聯邦國家則被劃分到相應的地區組,這標誌着英國喪失超級大國地位。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響:肯尼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運動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佔有已經引起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南非白人政權的存在就顯示了當地白人想要壓制土著黑人的想法,南非白人政權也因種族隔離政策於1961年退出英聯邦,這種殘酷的種族主義統治手段一直持續到1991年時任南非總統弗雷德裏克·威廉·戴克拉克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後才得以終結,而南非共和國直到1994年曼德拉出任總統後才重返英聯邦。
雖然由白人佔多數的羅得西亞尼亞薩蘭聯邦隨着1964年馬拉維贊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佈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津巴布韋共和國,至此英國結束了其在非洲大陸的殖民統治。
阿根廷試圖奪回英國控制下的福克蘭羣島,最終在1982年引發馬島戰爭,但最後阿根廷戰敗,並未能控制福克蘭羣島。而英國最後一塊在亞洲的殖民地香港,則於1997年7月1日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部分歷史學者和威爾士親王查爾斯都認為香港迴歸標誌着大英帝國的終結。
英國議會雖然於1931年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給予自治領自治的權利,但英國還是掌握着這些地區的案件終審權和修憲權,如加拿大在1949年和1982年分別收回終審權和修憲權,澳大利亞在1986年收回案件終審權和修憲權,而新西蘭的終審權則要等到2004年1月才由位於倫敦的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移交至新西蘭高等法院。加拿大在威斯敏斯特法案通過16年後的1947年才開始簽發加拿大護照以取代英國護照,澳大利亞則在1949年開始簽發澳大利亞護照
在短命的西印度聯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敗後,大多數英國的加勒比殖民地選擇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在之後的歲月裏也相繼經歷類似的非殖民化過程。
英國至今仍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歐洲乃至國際事務上都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早已比不上19世紀時英國的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目前英國在海外還有14塊英屬海外領地,並且還有16個國家以查爾斯三世國王 [4]  作為其國家元首,這些地區統稱英聯邦王國,但英國政府已經不會對這些地區的內部事務和外交事務進行干涉。

大英帝國疆域

大英帝國版圖範圍

在1921年,其達到領土擴張的頂峯,大英帝國的版圖如下:
  • 歐洲
英國:大英帝國的主體;英格蘭王國1535年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併威爾士公國,再以1707年《聯合法案》合併蘇格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再以1800年《聯合法案》合併愛爾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脱離聯合王國,但北愛爾蘭留下。1937年,愛爾蘭共和國成立,英國國名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愛爾蘭:英國於1921年12月6日在倫敦簽署的愛爾蘭自由邦協定規定的從英國分裂出來。英國繼續控有北愛爾蘭。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新的愛爾蘭憲法,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1949年4月1日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將國王職權全部交予作為虛位元首愛爾蘭總統,愛爾蘭成為議會制共和國
直布羅陀:170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英軍同年攻佔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羅陀,至1713年,列強簽定烏德勒支和約結束戰爭,和約中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割讓予英國,自此英國佔有直布羅陀至今。而西班牙至今一直要求英國歸還直布羅陀。
馬耳他:1798年,法國派拿破崙領兵遠征埃及法軍途經馬耳他,將統治當地兩百多年的聖約翰騎士團趕走,馬耳他一度成為法國領土。1800年,英軍擊潰馬耳他的法軍,佔領馬耳他,馬耳他人也主動要求英國管治。1814年英國正式宣佈馬耳他成為英國殖民地。1964年馬耳他脱離英國獨立。2004年加入歐盟。
塞浦路斯:自十五世紀成為奧斯曼帝國屬地,1878年柏林會議決議將塞浦路斯的管治權交予英國,而主權名義上仍屬奧斯曼帝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與英國開戰,英國正式終止塞浦路斯與奧斯曼的從屬關係,至1925年,英國正式宣佈塞浦路斯成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塞浦路斯脱離英國獨立。英國繼續設軍事基地至今。2004年加入歐盟。
  • 亞洲
亞丁: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範圍。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也門,1990年南北也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也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議,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佈獨立。
不丹: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佔領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對不丹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對不丹的控制。
英屬新幾內亞(現巴布亞新幾內亞):1884年英國在此建立保護地,1906年轉由澳大利亞管理並更名巴布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併並獨立為巴布亞新幾內亞。
文萊:1888年英國宣佈文萊為其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83年文萊脱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緬甸:英國經過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戰爭後佔領緬甸全境,並將其置於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過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英屬錫蘭(今斯里蘭卡):1796年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該島的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錫蘭的國王,將錫蘭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錫蘭取得獨立,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
英屬香港(今中國香港):1841年鴉片戰爭勝利後與清朝簽訂南京條約,英國取得中國香港島;1860年英國在英法聯軍之役後與清廷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又獲得中國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向大清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廣東省新安縣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的地方及附近若干島嶼置於位處維多利亞城的香港政府管理之下,租期99年,這一個地方被英國命名為新界(New Territories)。1984年英國在中英聯合聲明同意在新界租期屆滿後將全中國香港交還給中國政府,1997年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特別行政區
英屬印度(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1609年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據點,1757年開始向內陸擴張領土,多數印度邦保持內部事務的自治,但是就必須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絕對權威。1858年英國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統治,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稱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國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稱號。1947年印度分裂為兩個自治領——印度和巴基斯坦後獨立;1950年與1956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建立共和國,1972年孟加拉國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
伊拉克:英國在一戰期間佔領原屬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開始對伊拉克進行國際聯盟授權下的委任統治,1922年伊拉克實行自治,1932年獨立。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曾重新佔領過伊拉克。
科威特: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爾就與英國簽訂一系列的保護條約,喪失部分主權。1961年科威特完全獨立。
馬來亞聯合邦(今馬來西亞):1874年至1930年間英國與馬來亞半島上的多個蘇丹簽訂一系列的保護條約;1896年部分州組成馬來聯邦,1942年至1945年間馬來亞全境被日本佔領,1946年除新加坡外的馬來亞組成馬來亞聯邦,1948年組成馬來亞聯合邦,包括1896年沒有加入馬來聯邦的州,1957年完全獨立。1963年與新加坡(後獨立)、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1965年退出,宣佈獨立。
馬爾代夫羣島:1887年被納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獨立。
英屬巴勒斯坦:1918年一戰期間英國佔領原屬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領土,1920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48年英國放棄委任統治,之後發生幾十年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武裝衝突。今天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佔領。
尼泊爾:1814年英國與尼泊爾王國戰爭,英軍勝利後從1816年起在尼泊爾宮廷派駐特別代表,對尼泊爾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泊爾也隨即獲得獨立。
英屬北婆羅洲(今馬來西亞的州之一):今東馬來西亞的沙巴。1881年,文萊蘇丹將該地區割讓給英國北婆羅洲公司,1906年起英國政府對其進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63年更名沙巴並加入馬來西亞。
阿曼:英國自19世紀初開始就控制着阿曼繁榮的貿易,1891年阿曼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獨立。
卡塔爾:1916年起英國就與卡塔爾的統治者協定,將卡塔爾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1971年獨立。
英屬砂拉越(今馬來西亞的州之一):1841年文萊蘇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國人詹姆斯·布魯克擔任該地區的總督,1861年至1905年間砂拉越的領土不斷擴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該地區,1946年英國政府正式取代布魯克家族對沙拉越進行統治,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
海峽殖民地(即今天的馬六甲檳城新加坡):1826年這三個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聯合組成海峽殖民地,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管轄,1858年起由印度政府管理,1867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交由英國政府直接管理。二戰中這三個城市都曾被日本佔領。1948年馬六甲和檳城加入馬來亞,1957年獨立。新加坡則單獨繼續保留在大英帝國的版圖內,1959年才允許其自治。1963年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退出,宣佈獨立。
外約旦(今約旦):1918年英國佔領曾經是土耳其約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約旦,1920年起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21年外約旦與巴勒斯坦分離,1923年英國允許約旦王國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讓其完全獨立於英國。
特魯西爾酋長國(今阿聯酋):1887年起,英國與當地的阿拉伯統治者們簽訂保護條約,將該地區置於英國的“保護範圍”之下。1971年獲得獨立。
威海衞(今中國山東省威海市):1898年英國向清政府租借該港,1930年歸還,劉公島為大英帝國海軍續租十年,至1940年歸還。
  • 非洲
巴蘇陀蘭(今萊索托):1868年英國吞併該地區,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1884年英國恢復對其的直接管轄。1966年獨立。
貝專納(今博茨瓦納):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885年宣佈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95年貝專納部分地區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其餘部分繼續直接隸屬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戰後英國對該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19年被併入黃金海岸加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英屬喀麥隆: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英國對其部分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併並宣佈獨立。
岡比亞: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併入塞拉利昂,1888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94年部分內陸地區也被宣佈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獨立。
英屬黃金海岸(今加納):自1631年起英國商人就開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屬塞拉利昂的下設行政區,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制。1830年起其領土開始向內陸擴張,1874年英國設立黃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邊界最終被確定。1919年將英屬多哥併入,1957年獨立。
埃及:1882年埃及被英國佔領,1914年至1922年期間是英國的保護國,1922年獲得獨立,但對英國履行必要的條約義務,英國軍隊在該國持續駐軍直到1954年。
肯尼亞:1886年英國與德國瓜分東非後獲得肯尼亞,1888年將其併入不列顛東非公司管轄,1895年由英國政府取代東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亞殖民地,1963年獲獨立。
毛里求斯: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毛里求斯,1968年獲獨立。
尼日利亞:1851年在該國建領事館,1861年吞併部分地區,1885年成立尼日爾地區保護地,1886年交由皇家尼日爾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間英國繼續佔領尼日利亞的剩餘領土,1900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對尼日利亞施行統治。1914年南北尼日利亞合併,1919年將英屬喀麥隆併入尼日利亞,1960年獲獨立。
北羅得西亞(今贊比亞):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24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該地,1953年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南羅得西亞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獲獨立。
尼亞薩蘭(今馬拉維):1875年起就有傳教士在次建立據點,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07年被命名為尼亞薩蘭,1953年與南北羅得西亞合併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獲獨立。
塞拉利昂: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180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其內陸地區被宣佈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獲獨立。
南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並由英屬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責任政府,由英國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間與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組成中非聯邦,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佈獨立,只獲得南非等少數國家承認。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羣達成共治協議,更名津巴布韋,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英屬索馬里蘭: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意大利短暫佔領,1960年併入索馬里後獨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併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英國佔領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併這兩個地區。納塔爾則於1843年被英國吞併併成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併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878年納米比亞的鯨灣港被宣佈為英國領地,1884年被併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國吞併該港周圍的德國殖民地,於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統治地。1990年獨立。
斯威士蘭: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斯威士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佔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桑尼亞
桑給巴爾: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佈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併組成坦桑尼亞。
烏干達:1890年不列顛東非公司與布幹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幹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干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 北美洲
阿森松島:1815年,拿破崙被囚禁於聖赫勒拿島後,英國為防止法國人控制該島在此駐軍,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
英屬洪都拉斯(今伯利茲):1636年起就有英國的洋蘇木砍伐者在該國沿岸定居,之後西班牙與英國展開對該地控制權的爭奪,直到1786年英國取得完全的控制權。1862年至1884年該地由牙買加管轄,1884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81年獨立。
加拿大:法屬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國佔領,1763年成立英屬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加拿大被分為上下加拿大兩個獨立的殖民地,之後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為東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稱作西加拿大,東西加拿大又分別是後來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們與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於1867年合併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之後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西北地區紐芬蘭島又陸續加入加拿大自治領。1931年取得自治權,1982年取得修憲權後獲得完全獨立。
福克蘭羣島:1765年,英國首次佔領福克蘭羣島,之後在西班牙的抗議下於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佔領,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1982年阿根廷宣佈福克蘭羣島歸其所有引發馬島戰爭,英國在戰爭勝利後重新取得該島的主權。目前,阿根廷與英國仍然對此島嶼的主權存有爭議。
紐芬蘭自治領:15世紀後期起英國的船隻就在該地區海域捕魚,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登陸紐芬蘭並宣佈其為英國領土,1713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1855年紐芬蘭成立責任政府,但1934年英國又恢復對其殖民統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安圭拉島:1650年部分聖克里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該島被宣佈為英國領土,1882年至1967年它與聖克里斯托弗由一個聯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國恢復對該島的統治。
安提瓜聖克里斯托弗:於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提瓜和巴布達
巴哈馬羣島: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巴巴多斯: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百慕大羣島: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英屬維爾京羣島: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開曼羣島: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羣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克: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8年獨立。
格林納達: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林納達,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4年獨立。
牙買加: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蒙塞拉特島: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1623年聖克里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佔領。1882年聖克里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盧西亞: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佔領,1814年英國吞併聖盧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英國於1762年佔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佔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獨立。
特立尼達島:1797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該島,1888年與多巴哥成立聯合政府,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獨立。
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國吞併該羣島,之後曾先後由牙買加和巴哈馬的殖民政府管轄,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聖赫勒拿島:1651年英國吞併該島,1661年起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管理,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為防範1815年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而由英國皇家海軍於1816年佔領該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於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
  • 大洋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的一個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庫克就提出對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進行開發,1788年第一批英國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爾士成立責任政府。1824年昆士蘭成為英國在摩頓灣所建的第一個殖民地,一開始隸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1859年脱離,成立獨立的責任政府。1834年英國議會決定在澳大利亞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國殖民者到達南澳大利亞,1855年南澳大利亞成立責任政府。塔斯馬尼亞則早在1803年就被歐洲人殖民,最早被稱作範迪門蘭,是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下的一個行政區。1825年脱離新南威爾士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56年成立責任政府。1834年,來自塔斯馬尼亞的英國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維多利亞殖民地成立,4年後成立責任政府。西澳大利亞則從1826年開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責任政府。1901年由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西澳大利亞合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後取得自治領地位。1986年取得完全的終審權,至此完全獨立。
埃利斯羣島(今圖瓦盧):1892年該羣島被英國宣佈為其保護國,1916年埃利斯羣島與吉爾伯特羣島組成殖民地,1978年獨立。
吉爾伯特羣島(今基里巴斯):1892年與埃利斯羣島一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16年與埃利斯羣島組成殖民地,1979年獨立。
斐濟:1835年起就有傳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濟定居,1874年應斐濟酋長的要求,英國將斐濟置於其保護之下,1970年獨立。
瑙魯:原屬德屬新幾內亞,一戰結束後澳大利亞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一直持續到1968年瑙魯獨立。
新西蘭詹姆斯·庫克分別於1769年和1770年對新西蘭北島南島提出主權要求,1840年英國與當地毛利人簽訂條約,英國開始統治新西蘭,1856年新西蘭成立責任政府,後取得自治領地位。1986年取得完全的終審權,至此完全獨立。
皮特凱恩羣島:1790年,英國軍艦邦蒂號發生軍變,9名水手逃亡該島,並在此定居,1838年英國將其納入帝國版圖。
所羅門羣島:1893年起成為英國保護地,二戰期間曾被日本佔領,1978年獨立。
湯加:1879年湯加統治者與英國簽訂友好條約,1900年起受英國保護,1970年獨立。
新赫布里底羣島(今瓦努阿圖):原為英國和法國的共屬殖民地,1980年獨立。
英屬圭亞那(今圭亞那):英國於1796年和1803年分兩次奪得原屬於荷蘭的三塊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塊殖民地被合併組成英屬圭亞那殖民地,1966年獨立。
  • 南極洲
英屬南極領地:1819年英國對該地區聲明主權,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南極洲領土聲明主權的國家。1908年和1917年英國分兩次聲明南極洲的部分領土主權。1959年《南極條約》規定南緯60°以上的土地不屬於任何國家,也禁止在南極洲其他地區擁有領土的國家在此移民或從事其他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於是英國將其軍事存在撤回了南緯60°以北。

大英帝國領土喪失

  • 1921年前喪失的領土
英屬北美13殖民地,即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
特拉華
馬里蘭
新澤西
弗吉尼亞(包括後來的弗吉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
馬薩諸塞(包括後來的馬薩諸塞州緬因州
紐約(包括後來的紐約州佛蒙特州
新罕布什爾
羅德島
康涅狄格
賓夕法尼亞
對於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密西西比河之間的領土歸屬,各殖民地都存在爭議,這些地區成為現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和部分的威斯康辛州及部分的路易斯安那州
中世紀在法國的部分領土,英法百年戰爭後,全部割讓給法國。
赫爾戈蘭島在1807年被英國佔領,1890年割讓給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軍再次佔領,後於1952年歸還聯邦德國
漢諾威,自1714年喬治一世登基後一直是英國領土;1837年,英國和漢諾威的共主邦聯中止,因為威廉四世在英國的繼承人是維多利亞女王,而漢諾威法律規定只能由男性繼承王位。故由威廉的弟弟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繼承漢諾威國王。而後,漢諾威王國一直延續到1866年,被普魯士王國吞併,德意志統一後為德國的一部分。
佛羅里達州,後割讓給西班牙,之後又加入美國;
1843年2月25日英國奪得夏威夷羣島,同年11月28日夏威夷宣佈獨立,1898年7月7日美國佔領夏威夷
愛奧尼亞羣島於1809年被英國佔領,1864年割讓給希臘
1708年英國佔領梅諾卡島,後割讓給西班牙
蚊子海岸在1655年至1850年間曾是英國的保護地
南蘇丹(從蘇丹獨立)
伯利茲(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加拿大(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安提瓜和巴布達(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格林納達(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聖盧西亞(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巴巴多斯(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巴哈馬(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多米尼克
牙買加(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聖基茨和尼維斯(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巴林
南也門(併入也門共和國)
新西蘭(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紐埃(與新西蘭自由聯合)
庫克羣島(與新西蘭自由聯合)
斐濟
圖瓦盧(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阿聯酋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
塞浦路斯
澳大利亞(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所羅門羣島(現為英聯邦王國之一)

大英帝國海外領地

至今英國仍擁有的海外領地
福克蘭羣島
百慕大
開曼羣島
直布羅陀
蒙特塞拉特
聖赫勒拿
英國特殊屬地

大英帝國政治

大英帝國殖民地的統治方式是一種鬆散的統治形式,而非中央集權。英國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後的殖民政策則與之相反,採取“間接統治”的方式,設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與經濟上達到自立。在非洲印度,英國仍保留了許多原有的土邦國(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國、克什米爾國,非洲的布幹達王國、巴蘇陀蘭王國、桑給巴爾蘇丹國中東東南亞的一些酋長國蘇丹國)。在被劃為英皇直轄殖民地的地區,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鄉村等行政機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英國征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之後,保留了兩國原來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以作為對兩國原來的布爾人統治集團的讓步),並任用當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傳授。
有觀點認為,與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統治方式相比,英國的統治方法無疑更加有利於長久保持對殖民地的控制,並使其在獨立之後仍願意與英國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繫。

大英帝國歷史意義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羣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殖民地從英國那裏獲得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
參考資料
  • 1.    Largest empire  .吉尼斯世界紀錄[引用日期2020-07-05]
  • 2.    當時大英帝國宣稱對於加拿大北極圈內、澳大利亞內陸以及南極洲的部分土地皆擁有主權。
  • 3.    (美)維迪亞·德赫賈(VidyaDehejia)著;張微偉譯.印度藝術.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9.09:403
  • 4.    習近平致電祝賀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登基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