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政治宣傳

鎖定
政治宣傳是從內容上劃分宣傳類別的一種。指推廣一個國家的治國方略、分析政治形勢、介紹和解釋政黨綱領、路線、宣言和方針的宣傳。政治宣傳是傳播政治生活重大事件和政治主張的活動,擔負着自我肯定和批駁對立面宣傳的雙重任務。其目的在於吸引廣大羣眾接受自己的政治觀點,壯大宣傳者所屬政治陣營的聲勢。政治宣傳是一切政治實體的思想理論活動。在階級社會中,政治宣傳充滿強烈的階級意識、國家精神或黨派色彩,通常包括國家宣傳和政黨宣傳兩種類型。 [1] 
中文名
政治宣傳
定    義
推廣一個國家的治國方略、分析政治形勢、介紹和解釋政黨綱領、路線、宣言和方針的宣傳

政治宣傳詞彙演變

今天“宣傳”的概念是在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時期由日本轉入中國的,期間有不少華人留學日本,將該詞從日本傳回來,需在中文中找一詞對應,便使用了“宣傳”。 [2] 
西方語境Propaganda起源及歷史含義衍化
西方語言中的Propaganda這個字源於拉丁文的propagare(散播),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在1622年時被天主教教宗所成立的傳道議會(Sacra 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羅馬教皇格雷戈裏十五世時期)用於團體名稱中,以對抗新興清教改革理念。早期Propaganda這個字並沒有任何的負面含意。
英語的Propaganda
在英語或日耳曼語族中,宣傳一般翻譯成“propaganda”,但是由於語言裏詞彙用法的不同,“propaganda”通常指“政治宣傳”而且有貶義的涵義,用來形容獨裁政權。非政治宣傳不利於用此單詞形容。英語的宣傳(propaganda)除了少數作為“廣告”的意思外,通常是一個一個貶義的和政治性的用詞。但在其他語言中,並非完全如此,例如在部分西班牙語系系的國家中,Propaganda等同於廣告,因此和非英語母語的人交流時,Propaganda偶爾會引起誤解。
政治宣傳的歷史雖然跟政治本身一樣古老,但是一開始並沒有Propaganda這個用法,到了19世紀時,Propaganda才用於政治宣傳,當時也包含了正面的政治溝通。宣傳在西方社會帶有貶義主要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政府的宣傳運動。此後納粹德國對宣傳的進一步發揮使宣傳詞義開始產生了異化。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被認為是將宣傳發揮到極致的人物。他的名言:“謊話重複千便即會成為真理”。共產主義國家也開始利用宣傳為政治制度服務,但由於政治運動和社會實踐的失敗,從西方自由國家看來,納粹和共產國家利用宣傳使得民眾喪失人格獨立性,“宣傳”詞義貶義色彩日益濃重。
中國古代“宣傳”由來
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宣傳”的是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蜀·彭羕傳》中言:“先主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中國古代宣傳含義有傳達、宣佈之意。 [2] 

政治宣傳宣傳種類

狹義的宣傳通常指當權者故意傳遞錯誤的訊息,使人支持其政治立場或利益。宣傳者會企圖改變民眾理解事物的方式,並進一步藉此改變他們的行為或對於特定利益團體的期待。為了達成同樣的目的,宣傳者也可以透過檢查制度過濾不被允許的訊息,讓民眾無法接觸來自反對立場的意見。在關於新興宗教的討論中,“宣傳”也經常被正反兩陣營的支持者所使用。不但新興宗教會利用宣傳的手法招募成員、或進行所謂的“洗腦”,反對新興宗教者也會利用宣傳手法將其變為“邪教”,反邪教的激進份子同樣也利用宣傳的手段,將新興宗教負責人轉變成邪教首腦,並藉此招募與維繫反邪教團體的成員。
宣傳在戰爭中也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武器,藉由建構錯誤的形象,由內而外解除民眾對於敵人的同情、增加對敵人的敵意。宣傳者可以藉由使用特定字彙、避免特定字彙、或無端指控敵人根本不曾犯下的罪刑。宣傳戰最重要的目的是透過虛構或確實的資訊,讓自己的民眾感覺到對方是不公不義的施暴者,並且將我方視為正義的一方。
宣傳也可以被當成心理戰的一種方式。
在另一個更為狹隘的定義中,宣傳指強化閲聽人原本已經相信的假信息,這個定義雖然較為罕見,不過卻很合理。這個定義假設如果有人已經相信某項虛假的訊息,他的內心就經常要面對懷疑的挑戰,為了消除自己的認知失調,人們會渴望減少這些懷疑,這時候他對於當權者消除疑慮的信息就有很高的接受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