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德竇皇后

鎖定
章德竇皇后(?—97年),史佚其名,世稱竇章德、 [60]  章德太后 [47] 右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人。漢章帝劉炟的皇后,東漢“六後臨朝”中第一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 [65]  。光武帝皇后郭聖通的曾外孫女,大司空竇融曾孫女,其母為東海王劉彊之女沘陽公主 [1] 
建初二年(77年),選入掖庭,成為漢章帝劉炟的妃嬪,史稱“進止有序,風容甚盛” [3]  ,次年(78年)立為皇后。馬太后崩逝後,竇皇后與母親沘陽公主合謀除掉了宋貴人姊妹、廢黜了皇太子劉慶,改立自己的養子劉肇為太子。而後又譖殺劉肇生母梁貴人,並將其父梁竦拷打致死,繼而流放梁氏滿門,監禁舞陰公主,貶黜馬太后戚族,同時肅清後宮,使宮中無人知曉劉肇生母, [49]  為日後竇氏專權掃清了障礙。 [45] 
劉肇即位後,竇氏被尊為皇太后,臨朝稱制,開啓了東漢太后主政、“六後臨朝”與外戚專權的先河,史稱“竇氏專權”。她尊崇母親沘陽長公主,重用自己的兄弟、外曾祖母郭聖通的族人 [55]  以及閨蜜鄧夫人 [53]  經濟上,廢除鹽鐵官營制度; [29]  軍事上,派竇憲攻打北匈奴,大破之,成就了“勒石燕然”的戰功;同時任用鄧訓擊潰西羌 [63-64]  助推東漢王朝達到鼎盛時期“永元之隆”。 [42]  然而章德竇太后縱容外戚,導致竇氏外戚專權,最後被漢和帝誅滅,竇家為官者皆被罷黜,章德竇太后本人也被軟禁內宮。 [27] 
永元八年(96年)底,竇氏所居的南宮失火,次年(97年)去世, [26]  與漢章帝合葬於敬陵,諡號“章德皇后”。
別    名
竇皇后、竇太后
竇章德 [60] 
章德太后 [47] 
諡    號
章德皇后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右扶風平陵(陝西省咸陽市) [1] 
逝世日期
97年10月8日
逝世地
洛陽南宮 [26] 
陵    墓
敬陵
主要成就
派竇憲大破北匈奴,助推東漢達到鼎盛 [42] 
最高官職
皇太后
本    名
竇氏

章德竇皇后人物生平

章德竇皇后早年經歷

竇氏的父親竇勳因事而死 [1]  ,竇氏家族家道中落,其母沘陽公主多次叫相工面相,相工們見到竇氏的都説她一定會大尊大貴,不是一般官員的妻妾容貌。竇氏六歲就能讀書識字,和她有姻親關係的人都很驚奇。 [2] 

章德竇皇后入宮封后

竇氏有容貌才能,其母沘陽公主便想把她送進宮中。
建初二年(77年)八月,竇氏與妹妹跟隨母親沘陽公主入見長樂宮 [38]  進止合乎規矩,風度容貌都很出眾。漢章帝劉炟聽説竇氏有文才美色,多次向眾妃嬪傅母(教導眾妃嬪禮儀的女官)打聽竇氏的消息。等到見面後,覺得竇氏極為美麗,太后馬氏(明德皇后)也覺得她很奇異,竇氏因而進入妃嬪居住的掖庭,見於北宮章德殿。竇氏天性敏捷,盡心地承歡應接,上下前後應酬很得體,因而好名聲一天天傳揚開來。 [3] 
建初三年(78年)三月初二日,漢章帝立竇氏為皇后 [4]  ,封竇氏的妹妹為貴人。 [5] 

章德竇皇后連殺四妃

起先,宋貴人劉慶梁貴人劉肇。竇皇后便心生妒忌,想方設法離間她們與漢章帝的感情,使漢章帝疏遠她們。 [7] 
由於竇皇后沒有兒子,便收養了梁貴人所生的劉肇為自己的兒子。宋貴人馬太后親屬,得到了馬太后的偏愛,馬太后便於建初四年(79年)四月將宋貴人的兒子劉慶立為太子。 [39-40] 
同年(79年)六月,馬太后崩逝, [40]  竇皇后的寵愛更盛,便與母親沘陽公主謀害宋貴人,外令兄弟蒐羅宋家的罪過,內令侍從監視宋貴人的舉動。後來宋貴人生病,想吃生菟,便寫信讓家人幫忙找一些。而竇皇后在掖庭門攔下了宋貴人“病思生菟,令家求之”的書信,竇皇后便誣陷宋貴人想用蠱術害人,用“”來做厭勝之術,日夜誣衊誹謗。幾個月過去後,竇皇后暗示掖庭令捏造罪名向漢章帝告發宋貴人,並請加以核實。 [22] 
建初七年(82年)夏,六月,漢章帝廢黜皇太子劉慶,改立竇皇后的養子劉肇為皇太子, [8]  [21]  同時將宋貴人姊妹移置於丙舍,讓小黃門蔡倫查辦此事,而蔡倫等人皆受竇皇后暗示而“驗實”此事,繼而導致宋貴人姐妹被送往暴室,二貴人同時飲藥自殺,漢章帝非常哀傷,便讓掖庭令將宋貴人姊妹安葬於洛陽城北的樊濯聚。 [21] 
同年,漢章帝追封竇皇后的父親竇勳為安成思侯,自此,竇皇后“寵幸殊特,專固後宮”。 [6] 
劉肇被立為太子後,梁貴人的父親梁竦和養母舞陰長公主劉義王私下慶祝這件事, [48]  竇氏聽説後非常憎惡梁氏,擔心以後梁氏得志,終成後患,便設法除掉梁氏。 [49]  竇皇后已經收養了小梁貴人的兒子劉肇,想要以後專用竇家親戚,多次在漢章帝面前説梁貴人姐妹壞話,導致兩位貴人逐漸被漢章帝疏遠嫌棄。
建初八年(83年),竇皇后譖殺兩位梁貴人,同時用匿名書誣陷梁貴人的父親梁竦謀逆,下詔讓漢陽太守鄭據嚴刑拷打梁竦,導致梁竦死於獄中,家屬都被流放九真郡(一説梁貴人姐妹因此憂憤而死)竇皇后的言語間還牽連了梁貴人的養母舞陰公主(長公主),導致舞陰公主被遷往新城(洛州伊闕縣,後漢紀作“新野”) [48]  禁足, [45]  並派人監護。竇皇后還讓宮人嚴守秘密,致使宮中已經沒有人知道漢和帝是梁貴人所生了。 [49]  後宮眾人皆害怕地屏住呼吸,竇氏的寵愛日盛。 [9] 
學者指出,竇皇后的陰謀最終之所以能得逞,是因為她有個非常驕橫又手段歹毒的親孃。當時竇皇后不過20歲出頭,還沒有那麼重的心計和手段去安排所有的陰謀,其背後的始作俑者兼實際的“操盤手”就是她的母親沘陽公主。 [62] 

章德竇皇后譖害馬氏

竇皇后陷害了宋、梁二家後,又追恨明德馬太后,她見到馬氏兄弟官位顯赫,想趁勢將他們除去。於是竇皇后與兄弟內外勾結,誣陷馬氏。馬氏兄弟已經失去內援,還不知收斂,只有馬廖還能約束自己,馬防馬光都大肆建造宅院,門下食客常常有幾百人,奴婢僕從不計其數。種種行為,難免惹人非議,再加上有竇氏從中挑撥,自然傳到章帝耳中。章帝不忍懲治他們,再三勸誡,並隨時約束。此後馬氏威權大不如前,賓客也越來越少。馬廖的兒子馬豫寫信給友人,口出怨言,恰好被竇氏的私黨聽説,上書彈劾,並請求罷去馬防兄弟的官職。章帝准奏,只把馬光留在京師,免去一切要職。 [41] 

章德竇皇后臨朝稱制

元和年間(84-87年),竇皇后與侍中郭舉私通,被發現時竟拔出佩刀恐嚇漢章帝 [43] 
章和二年(88年)二月壬辰,漢章帝去世,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尊竇氏為皇太后,竇氏臨朝攝政,尊母親沘陽公主為長公主,增加湯沐邑三千户。 [10]  同時讓兄長竇憲以侍中之職從事政務機密,出宣誥命;同時以漢章帝遺詔的名義,封弟弟竇篤虎賁中郎將,竇景、竇瑰一併為中常侍,竇氏兄弟都在親信顯要之位。 [57] 
同年三月庚戌,竇太后下詔説:“如今皇帝年幼,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外有大國賢王守衞邊境,內有公卿大夫治理國家,朕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但朕需要內輔參與決斷。”於是任命鄧彪為太傅,封為關內侯,統領百官。 [30]  鄧彪在位,僅修身而已,不能匡正國政得失。 [31]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四月戊寅,竇太后再次以漢章帝遺詔的名義,宣佈免除郡國鹽鐵之禁,允許百姓煮鹽鑄鐵。 [32] 
七月,已附漢的南匈奴單于上書請擊北匈奴。竇太后將單于的奏章給對熟知軍事的耿秉看。耿秉認為以夷攻夷,對國家有利,應該答應,並表示自己願意為國出力。竇太后決定採納耿秉的建議,然而尚書宋意考慮到鮮卑之患,於是上書反對,竇太后未能定奪。 [33]  此時恰逢齊殤王子都鄉侯劉暢前來弔唁國喪,竇太后多次召幸他,並派他到上東門任職,分走了竇憲部分宮省之權,竇憲便派刺客暗殺了劉暢。竇太后大怒,把竇憲禁錮於內宮。竇憲害怕被殺,就自請出擊匈奴來免除死罪。於是十月乙亥,竇太后便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討伐北匈奴,同時以執金吾耿秉為副將。 [25]  [23] 
永元元年(89年)夏六月,竇憲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後回到京師洛陽。北匈奴單于派弟弟右温禺鞮王到漢宮侍奉竇太后,而竇憲指責北單于沒有親自來,奏請竇太后送回北匈奴王弟。九月庚申,竇太后升任竇憲為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僅次於太傅鄧彪,於是竇氏兄弟日益驕縱。 [34] 
當時竇氏驕橫,威震海內,黨羽遍佈名都大郡,趁勢斂財,賄賂成風,州郡望風,天下騷動,爭相欺凌百姓,掠奪財物,攻亭驅吏,侵犯婦女,暴虐日甚,百姓苦之。大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及有司多次彈劾,卻沒有任何成效。 [52]  尤其是竇太后的弟弟竇景,縱容奴僕攔路搶劫,商賈遇到他們就趕緊閉門謝客,就像躲避盜寇一樣。相關部門膽怯軟弱,沒人敢上奏章檢舉。 [46] 
永元二年(90年)五月,竇憲派副校尉閻盤率2千騎兵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之地的北匈奴軍,破之,取得伊吾之地。西域的車師國十分震恐,於是車師前王和車師后王都派各自的王子入宮侍奉竇太后, [35]  竇太后便賜予了兩位車師王子印綬金帛 [28]  六月,竇太后下詔封竇憲冠軍侯,竇篤為郾侯,竇瑰為夏陽侯,唯獨竇憲拒不受封。 [36] 
永元三年(91年),漢軍通過金微山之戰再度攻破北匈奴,北匈奴單于逃亡不知所蹤,其弟於除鞬自立為單于,統領8部2萬餘人,到蒲類海遣使歸順。竇憲便上書奏請立於除鞬為北單于,竇太后答應了他。次年(92年),竇太后派耿夔授予北單于璽綬,並讓中郎將任尚持節駐軍伊吾,都護北匈奴,如南匈奴故事。 [18-19] 

章德竇皇后失勢退隱

竇太后的閨蜜鄧夫人與射聲校尉郭舉經常出入竇太后寢宮,而郭舉又常受竇太后的寵幸,於是他們便共同圖謀殺害漢和帝。 [24]  漢和帝暗知其謀,便與近侍商議誅殺郭舉等人。由於竇憲在外領兵,漢和帝擔心竇憲得知消息後作亂,只好隱忍而未發動。
永元四年(92年)四月,竇憲與鄧疊班師回朝。六月戊戌,發生日食,三公之一的大司徒丁鴻趁機上書示意和帝誅殺竇憲。 [50]  十天後,和帝移駕北宮丁鴻取代竇篤衞尉,統領宮中禁軍, [51]  同時讓執金吾五校尉駐兵守衞南宮北宮,關閉城門,逮捕鄧夫人、鄧疊、鄧磊、郭璜、郭舉,將其全部下獄處死; [54]  又派謁者僕射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改封為冠軍侯,竇憲便於其弟竇篤、竇景、竇瑰一併封侯,遷往封地。由於漢和帝顧忌竇太后,故而沒有在明面上處決竇憲,而是選派嚴苛幹練的封國宰相監督他。漢和帝確認竇憲、竇篤、竇景都到達封地後,勒令他們自殺。 [24] 
鄧夫人郭舉以及竇氏外戚被誅殺後,竇太后失勢, [54]  只好退隱南宮

章德竇皇后崩逝南宮

永元八年(96年)十二月丁巳,南宮宣室殿火,當時竇太后在南宮,而漢和帝在北宮。
永元九年(97年)閏八月十四日,竇氏去世, [26]  諡號“章德皇后”。漢明帝之後,東漢皇后的諡號都用“德”字,至於賢愚優劣,都一視同仁,因此竇皇后和漢明帝的馬皇后等皇后諡號都是“德”。 [37] 
竇氏病逝後,還沒有來得及埋葬,梁貴人的姐姐梁嫕上書陳述梁貴人枉死的緣由。太尉張酺、司徒劉方、司空張奮上奏,依照光武帝黜降呂后的先例,貶竇氏尊號,認為不宜和漢章帝合葬。朝野百官,也有很多這樣的奏報。
漢和帝詔令説:“竇氏雖不遵守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我奉事十年,深深地考慮大的原則,在禮儀方面,臣子沒有貶低尊上的記載。有恩德不忍離析,有仁義不忍虧待。西漢上官太后的父親上官安和燕王劉旦謀反被誅殺,上官太后年少,又是霍光的外孫女,也沒有受到降黜,大家不要再議論了。”
同年閏八月二十九日,漢和帝將竇氏和漢章帝合葬於敬陵 [11-12] 

章德竇皇后為政舉措

章德竇皇后政治

  • 調整官制
以往大將軍的地位在三公之下,永元元年(89年)九月,章德竇太后下詔以兄長竇憲為大將軍,令其位在三公之上,僅次於太傅。 [34] 
  • 鞏固政權
竇太后任用鄧彪為太傅,領百官,任兄長竇憲為掌典輔政,保持了政局穩定;讓已經封王的皇室子弟,都返回各自封國,防止內亂。
  • 重用外戚
竇太后重用外戚,導致竇氏外戚權傾洛陽,各個驕縱,而竇景尤其嚴重,他的奴僕、賓客、隨從仗勢欺人,欺凌百姓,強奪財貨,私放罪犯,姦污霸佔婦女。商賈遇到他們就趕緊閉門謝客,就像躲避盜寇一樣。相關部門膽怯軟弱,沒人敢上奏章檢舉。 [46] 
而竇太后的兄長竇憲專權跋扈、陰謀叛亂,竇家權力過大,最後被漢和帝誅滅,竇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被免,章德竇皇后被軟禁內宮,憂鬱而亡。

章德竇皇后經濟

  • 廢除鹽鐵官營制度
章和二年(88年)四月,臨朝的竇太后下詔説:“自東漢光武中興以來,匈奴沒有賓服,於是漢明帝永平年間,再度征討匈奴。而先帝(漢章帝)即位後,想要停止武力征伐,休養生息,便探觀舊制,恢復了漢武帝時期的鹽鐵官營制度,想要防備意料之外之事,寧安邊境。然而官吏多有不良,動失其便,違反了先帝的本意。先帝非常遺憾,於是臨終前下留下遺囑,免除鹽鐵禁令,允許百姓煮鹽鑄鐵,並像以往一樣向縣官交税。現在就申敕地方官員,讓其奉順聖旨,佈告天下,讓天下知道朕的意思。” [29] 
但有觀點認為,竇太后宣佈“罷鹽鐵之禁,縱民煮鑄”,就是朝廷讓出鹽鐵大利來換取豪強對竇氏政權的默許。從此豪強富力大增,政治上野心也隨着加強。一向被排斥的下層豪強,現在不肯屈服了,他們很自然的要求參與政權,但做官吏卻有困難。鹽鐵官營的廢除,標誌着中央集權勢力的削弱,豪強割據勢力的增強。 [58] 

章德竇皇后軍事

  • 大破匈奴
竇太后派竇憲大破了北匈奴,助推東漢王朝達到鼎盛時期。
章和二年(88年)七月,已附漢的南匈奴單于上書請擊北匈奴。竇太后將單于的奏章給對北匈奴有深入瞭解的耿秉看。耿秉認為以夷攻夷,對國家有利,應該答應,並説自己受到恩遇,理應為國家獻身出力。竇太后同意了他的請求。 [17] 
漢軍在經過稽落山之戰伊吾之戰河雲北之戰金微山之戰四次戰役後,重創北匈奴。“北單于震懾,屏氣蒙氈,遁走於烏孫之地,而漠北空矣”。北匈奴單于不知所蹤,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北匈奴單于,在蒲類海“款塞乞降”。竇憲、耿秉等人利用這一時機“遂復更立北虜,反其故庭,並恩兩護”,羣臣對於北匈奴是否應該如南單于故事、繼續設立匈奴中郎將都護北單于,還是讓南單于吞併北單于,持有不同意見。但由於竇憲等人奏請設立,東漢朝廷同意奏請。以耿夔任尚二人為匈奴中郎將,助於除鞬單于返回漠北匈奴故地,東漢都護南匈奴、西域的同時,同時都護北匈奴。 [18-20] 
  • 擊潰西羌
章德太后臨朝時,燒當羌首領迷唐北招屬國諸胡,會集附落,種眾熾盛,護羌校尉張紆不能討。永元元年(90年),章德太后徵回張紆,以鄧訓代為護羌校尉。鄧訓通過賞賂離間諸羌,瓦解了羌眾的兵力,繼而派四千兵力出塞攻打迷唐,在寫谷大破之,迷唐戰敗,逃往大小榆谷,徙居頗巖谷,其部眾全部離散。 [63-64] 

章德竇皇后歷史評價

  • 劉肇:“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 [13] 
  • 范曄後漢書》:①“進止有序,風容甚盛。” [13]  ②“後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 [13]  ③“永元之際,天子幼弱,太后臨朝,竇氏憑盛戚之權,將有呂、霍之變。幸漢德未衰,大臣方忠,袁、任二公正色立朝,樂、何之徒抗議柱下,故能挾幼主之斷,剿奸回之逼。不然,國家危矣。” [61] 
  • 謝採伯:“後漢止三宗九帝,皆幼衝。一百十八年,政歸母后,幸竇鄧之賢,內外扶持,無大變故。”

章德竇皇后軼事典故

章德竇皇后大貴之相

章德竇皇后兩歲時,其母沘陽公主讓人來給她占卜看相,看相的人見到竇氏後都説她是大貴之相。竇氏既有容貌,又有才能,沘陽公主就想讓她入宮為妃,漢章帝聽聞竇氏才貌雙全,多次向各家打聽竇氏的消息。 [38] 

章德竇皇后毀服解罪

馬家倒台後,竇皇后的兄長竇憲被提升為虎賁中郎將,弟弟竇篤也被遷升為黃門侍郎。一羣豪門走狗,朝秦暮楚,又爭相到竇氏兄弟門前奔走,阿諛奉承。 [41] 
竇憲仗着竇皇后在宮中的聲勢,強佔了沁水公主的田園,漢章帝大怒,嚴厲責備竇憲。竇憲大為恐懼,竇皇后便脱下皇后制服,為竇憲謝罪求情,過了許久漢章帝才放了竇憲,並將田園還給沁水公主。竇憲雖然免罪,卻已被章帝憎惡,不再授以重任,終其一朝也只是虎賁中郎將而已。 [41]  [44] 

章德竇皇后重用閨蜜

章德竇皇后和鄧疊的母親鄧夫人(名元,姓氏不詳) [53]  來往密切,在竇氏成為太后時,鄧夫人經常自由來往竇太后所居的長樂宮,齊殤王子劉暢 [23]  射聲校尉郭舉等人都是由鄧夫人引入宮中,得到竇太后寵幸。 [24] 
竇太后掌權時期,鄧夫人貴盛,羣臣莫不巴結鄧夫人,都把鄧夫人稱作“文母”來討好她。 [53] 
竇太后還將鄧夫人的長子鄧疊封侯, [59]  並將其次子鄧磊提拔為步兵校尉 [24] 

章德竇皇后私通情夫

章德竇皇后的情夫,見於史冊的有郭舉、劉暢、車師國兩位王子,一共4人。
①郭舉
侍中郭舉常與章德竇皇后的閨蜜鄧夫人一同出入宮中,郭舉便得到了章德竇皇后的寵幸。 [24]  元和年間(84-87年),郭舉在與後宮私通時被發現,竟拔出佩刀恐嚇漢章帝 [43] 
②劉暢
漢章帝駕崩後,齊殤王子劉暢前來弔唁。劉暢向來品行不端,跟隨鄧夫人來到長樂宮,得到了竇太后的寵幸,並多次召見。竇太后的兄長竇憲怕劉暢分了他的宮省之權,便派刺客在屯衞中暗殺劉暢,同時歸罪於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竇太后便派人審問劉剛。後來真相破露,竇太后大怒,把竇憲禁閉於內宮,竇憲害怕被殺,就自請出擊匈奴來贖過。 [25]  [23] 
③車師王子
永元二年(90年),竇憲在攻破北匈奴後,西域的車師國十分震恐,於是車師前王和車師后王都派各自的王子入宮侍奉竇太后,竇太后便賜予了兩位車師王子印綬金帛 [28] 

章德竇皇后尊崇郭氏

章德竇太后臨朝期間,重用外曾祖母郭聖通的族人,永元元年(89年)提拔郭聖通的侄子郭璜長樂少府掌太后居所長樂宮之事、宣達太后命令; [56]  並讓他的兒子郭舉在但任侍中的同時兼任射聲校尉(掌管禁軍射手) [55] 
章德竇太后還讓郭聖通的子嗣待遇高於其他諸侯王,如永元二年(90年)郭聖通第五子中山王劉焉去世,竇太后為其“加賻錢一億,大為修冢塋,開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數,作者萬餘人。發常山、鉅鹿、涿郡柏黃腸雜木,三郡不能備,復調餘州郡工徒及送致者數千人,凡徵發搖動六州十八郡,制度餘國莫及。”有學者指出,這是當時的當權者有意在表明這個下葬規格僅次於皇帝,而又高於其他的諸侯王,來表明對郭聖通之子的高度尊重。 [66] 

章德竇皇后人際關係

章德竇皇后家世

章德竇皇后兄弟

  • 弟弟
    • 竇篤,官至黃門侍郎,封郾侯。
    • 竇景,官至執金吾,封汝陽侯。
    • 竇瑰,官至光祿勳,封夏陽侯。

章德竇皇后丈夫

漢章帝劉炟,東漢第三位皇帝。

章德竇皇后史籍記載

  •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14]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15] 
  •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 [13] 

章德竇皇后影視形象

蘇青飾演的章德竇皇后 蘇青飾演的章德竇皇后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章德竇皇后諱某,扶風平陵人,大司空融之曾孫也。祖穆,父勳,坐事死,事在《竇融傳》。勳尚東海恭王彊女沘陽公主,後其長女也。
  • 2.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勳尚東海恭王彊女沘陽公主,後其長女也。家既廢壞,數呼相工問息耗,見後者皆言當大尊貴,非臣妾容貌。年六歲能書,親家皆奇之。
  • 3.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建初二年,後與女弟俱以選例入見長樂宮,進止有序,風容甚盛。肅宗先聞後有才色,數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為美,馬太后亦異焉,因入掖庭,見於北宮章德殿。後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
  • 4.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三月癸巳,立貴人竇氏為皇后。
  • 5.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明年,遂立為皇后,妹為貴人。
  • 6.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七年,追爵諡後父勳為安成思侯。後寵幸殊特,專固後宮。”
  • 7.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初,宋貴人生皇太子慶,梁貴人生和帝。後既無子,並疾忌之,數間於帝,漸致疏嫌。因誣宋貴人挾邪媚道,遂自殺,廢慶為清河王,語在《慶傳》。
  • 8.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夏六月甲寅,廢皇太子慶為清河王,立皇子肇為皇太子。
  • 9.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梁貴人)四年,生和帝。後養為己子。欲專名外家而忌梁氏。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自是宮房惵息,後愛日隆。
  • 10.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及帝崩,和帝即位,尊後為皇太后。皇太后臨朝,尊母沘陽公主為長公主,益湯沐邑三千户。兄憲,弟篤、景,並顯貴,擅威權,後遂密謀不軌,永元四年,發覺被誅。
  • 11.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九年,太后崩,未及葬,而梁貴人姊嫕上書陳貴人枉歿之狀。太尉張酺、司徒劉方、司空張奮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貶太后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后亦無降黜,其勿複議。”於是合葬敬陵。
  • 12.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閏月辛巳,皇太后竇氏崩。丙申,葬章德皇后。
  • 13.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1-30]
  • 14.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13]
  • 15.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13]
  • 16.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七年,追爵諡後父勳為安成思侯。
  • 17.    《後漢書》:時北虜大亂,加以飢蝗,降者前後而至。南單于將並北庭,會肅宗崩,竇太后臨朝。其年七月,單于上言:“……臣與諸王骨都侯及新降渠帥雜議方略,皆曰宜及北虜分爭,出兵討伐,破北成南,併為一國,令漢家長無北念……”太后以示耿秉。秉上言:“昔武帝單極天下,欲臣虜匈奴,未遇天時,事遂無成……光武受命,復懷納之,緣邊壞郡得以還復。烏桓、鮮卑鹹脅歸義,威鎮西夷,其效如此。今幸遭天授,北虜分爭,以夷伐夷,國家之利,宜可聽許。”秉因自陳恩,分當出命效用。太后從之。
  • 18.    《後漢書•耿弇列傳》:會北單于弟左鹿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單于,眾八部二萬餘人,來居蒲類海上,遣使款塞。以(耿)夔為中郎將,持節衞護之。
  • 19.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三年,北單于復為右校尉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單于,將右温禺鞬王、骨都侯已下眾數千人,止蒲類海,遣使款塞。大將軍竇憲上書,立於除鞬為北單于,朝廷從之。四年,遣耿夔即授璽綬,賜玉劍四具,羽蓋一駟,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衞護屯伊吾,如南單于故事。
  • 20.    《後漢書•袁張韓周列傳》:時竇憲復出屯武威。明年,北單于為耿夔所破,遁走烏孫,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屬。憲日矜己功,欲結恩北虜,乃上立降者左鹿蠡王阿佟為北單于,置中郎將領護,如南單于故事。事下公卿議,太尉宋由、太常丁鴻、光祿勳耿秉等十人議可許。
  • 21.    《後漢書·列傳·章帝八王列傳》:“太后崩後,竇皇后寵盛,以貴人姊妹並幸,慶為太子,心內惡之,與母沘陽主謀陷宋氏。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後於掖庭門邀遮得貴人書,雲“病思生菟,令家求之”,因誣言欲作蠱道祝詛,以菟為厭勝之術,日夜毀譖,貴人母子遂漸見疏,慶出居承祿觀。數月,竇後諷掖庭令誣奏前事,請加驗實。七年,帝遂廢太子慶而立皇太子肇。……遂出貴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黃門蔡倫考實之,皆承諷旨傅致其事,乃載送暴室。二貴人同時飲藥自殺。帝猶傷之,敕掖庭令葬於樊濯聚,在洛陽城北也。”
  • 22.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八》:“竇皇后無子,養肇為子。宋貴人有寵於馬太后,太后崩,竇皇后寵盛,與母沘陽公主謀陷宋氏,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宋貴人病,思生兔,令家求之,因誣言欲為厭勝之術,由是太子出居承祿觀。夏,六月,甲寅,詔曰:“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不可以奉宗廟。大義滅親,況降退乎!今廢慶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訓懷衽,今以肇為皇太子。”遂出宋貴人姊妹置丙舍,使小黃門蔡倫案之。二貴人皆飲藥自殺,父議郎楊免歸本郡。”
  • 23.    《後漢書 竇融列傳》:“齊殤王子都鄉侯暢來吊國憂,暢素行邪僻,與步兵校尉鄧疊親屬數往來京師,因疊母元自通長樂宮,得幸太后,被詔召詣上東門。憲懼見幸,分宮省之權,遣客刺殺暢於屯衞之中,而歸罪於暢弟利侯剛,乃使侍御史與青州刺史雜考剛等。後事發覺,太后怒,閉憲於內宮。 憲懼誅,自求擊匈奴以贖死。
  • 24.    《後漢書·竇融列傳》:“疊與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皆相交結。元、舉並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后,遂共圖為殺害。帝陰知其謀,乃與近幸中常侍鄭眾定議誅之。以憲在外,慮其懼禍為亂,忍而未發。會憲及鄧疊班師還京師,詔使大鴻臚持節郊迎,賜軍吏各有差。憲等既至,帝乃幸北宮,詔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衞南、北宮、閉城門,收捕疊、磊、璜、舉,皆下獄誅,家屬自徙合浦。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憲及篤、景、瑰皆遣就國。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本郡。”
  • 25.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會齊殤王子都鄉侯暢來吊國憂,太后數召見之,竇憲懼暢分宮省之權,遣客刺殺暢於屯衞之中,而歸罪於暢弟利侯剛,乃使侍御史與青州刺史雜考剛等。尚書潁川韓稜以為“賊在京師,不宜舍近問遠,恐為奸臣所笑。”太后怒,以切責稜,稜固執其議。何敞説宋由曰:“暢宗室肺府,茅土籓臣,來吊大憂,上書須報,親在武衞,致此殘酷。奉憲之吏,莫適討捕,蹤跡不顯,主名不立。敞備數股肱,職典賊曹,欲親至發所,以糾其變。而二府執事以為故事:三公不與賊盜。公縱奸慝,莫以為咎。敞請獨奏案之。”由乃許焉。二府聞敞行,皆遣主者隨之。於是推舉,具得事實。太后怒,閉憲於內宮。憲懼誅,因自求擊匈奴以贖死。冬,十月,乙亥,以憲為車騎將軍,伐北匈奴,以執金吾耿秉為副。 ”
  • 26.    《後漢書·志·五行二》:“永元八年十二月丁巳,南宮宣室殿火。是時和帝幸北宮,竇太后在南宮。明年,竇太后崩。”
  • 27.    寶雞歷史上的奇女子  .寶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3-10]
  • 28.    《後漢書·西域傳》:“永元二年,大將軍竇憲破北匈奴,車師震懾,前後王各遣子奉貢入侍,並賜印綬金帛。”
  • 29.    《後漢書·本紀·孝和孝殤帝紀》:“章和二年……夏四月……戊寅,詔曰:"昔孝武皇帝致誅胡、越,故權收鹽鐵之利,以奉師旅之費。自中興以來,匈奴未賓,永平末年,復修征伐。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而吏多不良,動失其便,以違上意。先帝恨之,故遺戒郡國罷鹽鐵之禁,縱民煮鑄,入税縣官如故事。其申敕刺史、二千石,奉順聖旨,勉弘德化,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 30.    《後漢書·本紀·孝和孝殤帝紀》:“三月……庚戌,皇太后詔曰:'先帝以明聖,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靜,庶事咸寧。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外有大國賢王併為蕃屏,內有公卿大夫統理本朝,恭己受成,夫何憂哉!然守文之際,必有內輔以參聽斷。侍中憲,朕之元兄,行能兼備,忠孝尤篤,先帝所器,親受遺詔,當以舊典輔斯職焉。憲固執謙讓,節不可奪。今供養兩宮,宿衞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復勞以政事。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海內歸仁,為羣賢首,先帝褒表,欲以崇化。今彪聰明康強,可謂老成黃耇矣。其以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朕庶幾得專心內位。於戲!羣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職,愛養元元,綏以中和,稱朕意焉。'”
  • 31.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太后臨朝,竇憲以侍中內幹機密,出宣誥命;弟篤為虎賁中郎將,篤弟景、瓖併為中常侍,兄弟皆在親要之地。庚戌,皇太后詔:“以故太尉鄧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竇憲以彪有義讓,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隨,故尊崇之。其所施為,輒外令彪奏,內白太后,事無不從。彪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
  • 32.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八八年)……夏,四月,戊寅,以遺詔罷郡國鹽鐵之禁,縱民煮鑄。”
  • 33.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秋,七月,南單于上言:“宜及北虜分爭,出兵討伐,破北成南,併為一國,令漢家長無北念……願遣執金吾耿秉、度遼將軍鄧鴻及西河、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併力而北……”太后以示耿秉。秉上言:“昔武帝單極天下,欲臣虜匈奴,未遇天時,事遂無成。今幸遭天授,北虜分爭,以夷伐夷,國家之利,宜可聽許。”秉因自陳受恩,分當出命效用。太后議欲從之。尚書宋意上書曰:“……臣察鮮卑侵伐匈奴,正是利其抄掠;及歸功聖朝,實由貪得重賞。今若聽南虜還都北庭,則不得不禁制鮮卑。鮮卑外失暴掠之願,內無功勞之賞,豺狼貪婪,必為邊患。今北虜西遁,請求和親,宜因其歸附,以為外扞,巍巍之業,無以過此。若引兵費賦,以順南虜,則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誠不可許。”
  • 34.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永元元年(己丑,公元八九年)夏,六月,竇憲、耿秉出朔方雞鹿塞,南單于出滿夷谷,度遼將軍鄧鴻出稒陽塞,皆會涿邪山。憲分遣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耿譚將南匈奴精騎萬餘,與北單于戰於稽洛山,大破之,單于遁走。追擊諸部,遂臨私渠北鞮海,斬名王以下萬三千級,獲生口甚眾,雜畜百餘萬頭,諸裨小王率眾降者,前後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憲、秉出塞三千餘裏,登燕然山,命中護軍班固刻石勒功,紀漢威德而還。遣軍司馬吳汜、梁諷奉金帛遺北單于,時虜中乖亂,汜、諷及單于於西海上,宣國威信,以詔致賜,單于稽首拜受。諷因説令修呼韓邪故事,單于喜悦,即將其眾與諷俱還;到私渠海,聞漢軍已入塞,乃遣弟右温禺鞮王奉貢入侍,隨諷詣闕。憲以單于不自身到,奏還其侍弟。……九月,庚申,以竇憲為大將軍,中郎將劉尚為車騎將軍,封憲武陽侯,食邑二萬户;憲固辭封爵,詔許之。舊,大將軍位在三公下,至是,詔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長史、司馬秩中二千石。封耿秉為美陽侯。竇氏兄弟驕縱。”
  • 35.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永元二年(庚寅,公元九零年)竇憲遣副校尉閻盤將二千餘騎掩擊北匈奴之守伊吾者,復取其地。車師震懾,前、后王各遣子入侍。”
  • 36.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永元二年(庚寅,公元九零年)六月……詔封竇憲為冠軍侯,篤為郾侯,瑰為夏陽侯;憲獨不受封。秋,十月,乙卯,竇憲出屯涼州,以侍中鄧疊行徵西將軍事為副。”
  • 37.    《後漢書·本紀·皇后紀下》:“漢世皇后無諡,皆因帝諡以為稱。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並以德為配,至於賢愚優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後懼稱德焉。”
  • 38.    《續漢書》曰:孝章章德竇皇后,右扶風平陵人,竇勳之女。後生二歲,呼卜相工,見後皆言大貴。有容貌才能,母沘陽公主欲內之,帝聞後有才色,數以問諸家。建初二年,後與女弟隨主入見長樂宮,進止得適,人事修備,奉事長樂宮,下至侍御貢獻問遺,皆得其忻心。太后異之,亦可焉。入掖庭,見北宮章德殿。後性敏給,稱譽日聞,太后亦緣意。明年,有司請立長秋宮,遂立為後,有寵,專固後宮。先是宋貴人生太子慶,梁貴人生和帝,後心忌害之,皆誣以挾邪媚道。後以憂卒。
  • 39.    《後漢書·章帝八王列傳》:“清河孝王慶,母宋貴人。貴人……父楊……楊姑即明德馬後之外祖母也。馬後聞楊二女皆有才色,迎而訓之。永平末,選入太子宮,甚有寵。肅宗即位,併為貴人。建初三年,大貴人生慶,明年立為皇太子。”
  • 40.    《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四年……夏四月戊子,立皇子慶為皇太子。……六月癸丑,皇太后馬氏崩。”
  • 41.    蔡東藩.《蔡東藩中華史:後漢(現代白話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110-111
  • 42.    忠·竇皇后鞏固漢政權  .寶雞日報[引用日期2023-06-09]
  • 43.    《通典·卷二十一》:“章帝元和中,郭舉與後宮通,拔佩刀驚上。”
  • 44.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八》:“憲恃宮掖聲勢,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憲以賤直請奪泌水公主園田,主逼畏不敢計。后帝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喝不得對。後發覺,帝大怒,召憲切責曰:“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昔永平中,常令陰黨、陰博、鄧疊三人更相糾察,故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民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憲大懼,皇后為毀服深謝,良久乃得解,使以田還主。雖不繩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
  • 45.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八》:“太子肇之立也,梁氏私相慶;諸竇聞而惡之。皇后欲專名外家,忌梁貴人姊妹,數譖之於帝,漸致疏嫌。是歲,竇氏作飛書,陷梁竦以惡逆,竦遂死獄中,家屬徙九真,貴人姊妹以憂死。辭語連及梁松妻舞陰公主,坐徙新城。”
  • 46.    《後漢書·竇融列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雖俱驕縱,而景為尤甚,奴客緹騎依倚形勢,侵陵小人,強奪財貨,篡取罪人,妻略婦女。商賈閉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舉奏。太后聞之,使謁者策免景官,以特進就朝位。”
  • 47.    墨香滿樓.影響中國歷史的100個女人:中國城市出版社,2014:23
  • 48.    《後漢紀·孝和皇帝紀·下卷·第十四》:“初,馬太后求良家女,貴人與姊以選入宮,得幸於帝,生和帝。竦不勝喜,與舞陰長公主私相慶,語泄,聞於竇氏。竇氏欲專名太子外家,心惡梁氏,欲毀貶之。乃誣以惡逆,詔郡縣考竦,死獄中,家屬復徙九真,舞陰公主居新野,使者護守之。貴人與姊以憂死,葬禮有闕。(範書作“坐徙新城”,注曰:“新城,今洛州伊闕縣也。”與袁紀異。) ”
  • 49.    《後漢書·梁統列傳》:“(梁竦)有三男三女,肅宗納其二女,皆為貴人。小貴人生和帝,竇皇后養以為子,而竦傢俬相慶。後諸竇聞之,恐梁氏得志,終為己害,建初八年,遂譖殺二貴人,而陷竦等以惡逆。詔使漢陽太守鄭據傳考竦罪,死獄中,家屬復徙九真。辭語連及舞陰公主,坐徙新城,使者護守。宮省事密,莫有知和帝梁氏生者。”
  • 50.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夏,四月,丙辰,竇憲還至京師。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丁鴻上疏曰:“……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 51.    《後漢書·桓榮丁鴻列傳》:“和帝即位,遷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為司徒。是時竇太后臨政,憲兄弟各擅威權。鴻因日食,上封事曰:'……宜因大變,改政匡失,以塞天意。'書奏十餘日,帝以鴻行太尉兼衞尉,屯南、北宮。於是收竇憲大將軍印綬,憲及諸弟皆自殺。”
  • 52.    《後漢紀·孝和皇帝紀·上卷·第十三》:“是時竇氏驕橫,威震海內,其所置樹,皆名都大郡,乘勢賦斂,爭相賂遺,州郡望風,天下騷動,競侵陵小民,掠奪財物,攻亭驅吏,略人婦女,暴虐日甚,百姓苦之。又擅檄緣邊郡突騎善射有財力者,二千石畏威,不敢不送。司徒袁安、(太尉)〔司空〕任隗及有司數奏劾,皆寢。”
  • 53.    《後漢紀·孝和皇帝紀·上卷·第十三》:“竇氏盛時,羣臣莫不阿附,唯恐在後,皆以憲為伊、呂,比鄧夫人於文母。……李賢曰:“按鄧夫人,即穰侯鄧疊母元。張酺論憲兼及其黨,稱鄧夫人,猶如前書霍光妻稱霍顯,祁大伯母號祁夫人之類。”……文母乃漢代褒美皇后文德之雅稱。時鄧夫人貴盛,故憲黨皆爭以文母諛媚之。”
  • 54.    《後漢書·志·天文中》:“舉父長樂少府璜及疊,疊弟步兵校尉磊、母元,皆下獄誅。憲弟篤、景等皆自殺。金犯軒轅,女主失勢。竇氏被誅,太后失勢。”
  • 55.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諱聖通……帝憐郭氏,詔況子璜尚淯陽公主,除璜為郎。……永元初,璜為長樂少府,子舉為侍中,兼射聲校尉。”
  • 56.    長樂少府  .知網[引用日期2023-11-14]
  • 57.    《後漢書·竇融列傳》:“和帝即位,太后臨朝,憲以侍中,內幹機密,出宣誥命。肅宗遺詔以篤為虎賁中郎將,篤弟景、瑰並中常侍,於是兄弟皆在親要之地。憲以前太尉鄧彪有義讓,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隨,故尊崇之,以為太傅,令百官總己以聽。其所施為,輒外令彪奏,內白太后,事無不從。又屯騎校尉桓鬱,累世帝師,而性和退自守,故上書薦之,令授經禁中。所以內外協附,莫生疑異。”
  • 58.    中國通史(范文瀾、蔡美彪)·政治概狀——東漢後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23-11-14]
  • 59.    《後漢書·竇融列傳》:“四年,封鄧疊為穰侯。
  • 60.    張之健.中華后妃全傳·第二卷[M].2002:81
  • 61.    後漢書·列傳·朱樂何列傳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2-25]
  • 62.    宋璐璐.兩漢十八帝[M]. 2014:175-177
  • 63.    《後漢書·西羌傳》:“迷唐不利,引還大、小榆谷,北招屬國諸胡,會集附落,種眾熾盛,張紆不能討。永元元年,紆坐徵,以張掖太守鄧訓代為校尉,稍以賞賂離間之,由是諸種少解。東吾子東號立。是時,號吾將其種人降。校尉鄧訓遣兵擊迷唐,迷唐去大、小榆谷,徙居頗巖谷。”
  • 64.    《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九》:“公卿舉故張掖太守鄧訓代張紆為護羌校尉。迷唐率兵萬騎來至塞下,未敢攻訓,先欲脅小月氏胡。訓擁衞小月氏胡,令不得戰。議者鹹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不宜禁護。訓曰:“張紆失信,眾羌大動,涼州吏民,命縣絲髮。原諸胡所以難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追急,以德懷之,庶能有用。”遂令開城及所居園門,悉驅羣胡妻子內之,嚴兵守衞。羌掠無所得,又不敢逼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諸胡皆言:“漢家常欲鬥我曹;今鄧使君待我以恩信,開門內我妻子,乃是得父母也!”鹹歡喜叩頭曰:“唯使君所命!”訓遂撫養教諭,小大莫不感悦。於是賞賂諸羌種,使相招誘,迷唐叔父號吾將其種人八百户來降。訓因發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擊迷唐於寫谷,破之,迷唐乃去大、小榆,居頗巖谷,眾悉離散。
  • 65.    莊小芳. 東漢臨朝太后初探[D].廈門大學,2007:9.
  • 66.    秦超. 中山王劉焉墓出土黃腸刻石書法特徵研究與實踐[D].雲南師範大學,2021:4-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