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鱗魚

鎖定
無鱗魚是指體表不具鱗片的魚類,如鯰魚、革鬍子鯰、斑點叉尾鮰、黃鱔、裸鯉等。 [7-8]  鮎魚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四根鬍鬚。 [9]  裸鯉的體型近似內地的鯰魚,灰黃色,除胸腹部兩側有鱗外,其餘部分裸露無鱗。 [8] 
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距離海平面500米以上的深海里。 [10]  裸鯉是冷水性的淡水魚,鹹水中也能生長,主食水生昆蟲。 [8]  鯰魚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白晝潛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吃小魚、貝類、蛙等。 [11] 
無鱗魚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不少無鱗魚的脂肪含量較一般魚類高,含有ω—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並有一定的抗癌效應,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12]  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老年人和肥胖的人應該儘量少吃。 [13] 
中文名
無鱗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魚綱
亞    綱
硬骨魚亞綱

無鱗魚物種學史

無鱗魚 無鱗魚
無鱗魚,顧名思義,就是天生沒有魚鱗的魚,但也包括魚鱗很小的魚種。
一般來説,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超過500米以上的深海里,主要為鰻鱺目的魚種。海洋中天生沒有鱗片的魚包括海鰻海鱔安康魚等,鯧魚帶魚馬鮫魚金槍魚等海魚鱗片細小,不易被發現,也常算作無鱗魚;淡水中,河鰻黃鱔鯰魚黃顙魚、鮰魚等屬於無鱗魚。

無鱗魚品種介紹

無鱗魚鯰魚

鯰魚 鯰魚
又名鬍子魚塘鯴,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體表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4根條鬍鬚,分佈廣泛,主要產於長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為最佳食用季節。鯰魚是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少刺、美味濃郁,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營養豐富,尤其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鯰魚因其長鬚而得名,這長鬚使其貌似有髯的貓(儘管並非所有鯰魚物種都有須,須也不是該類羣的特質)。鯰魚的特徵有:前4~8個椎骨結合成一體,其骨骼或小骨鏈還常將鰾和內耳連接起來;無頂骨,即頭骨頂的成對骨頭;頭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無特有的鱗片,有些有強壯的背鰭刺和胸鰭刺。

無鱗魚黃顙魚

黃顙魚 黃顙魚
又名黃辣丁、昂刺魚等,是鱨科、黃顙魚屬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黃顙魚多棲息於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棲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遊泥多的地方。雜食性,自然條件下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昆蟲及其幼蟲、小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分佈於老撾、越南、中國、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在中國分佈於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龍江等水系。黃顙魚富含氨基酸,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具有滋補作用和藥用價值,且無肌間刺。

無鱗魚鱔魚

鱔魚 鱔魚
又名黃鱔。體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釐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稜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在中國各地均有生產,以中國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廣泛分佈於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羣島,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羣島。

無鱗魚鰻魚

鰻魚 鰻魚
又名白鱔鰻鱺,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游特性。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鰻魚的仔魚體長6釐米左右,體重0.1克,但它的頭狹小,身體高、薄又透明像片葉子一般,所以稱為“柳葉魚”。它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着洋流作長距離的漂送。從產卵場漂回黑潮暖流再流回台灣的海邊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達岸邊前一個月才開始變態為身體細長透明的鰻線,又稱為玻璃魚。所以在每年12月~1月間漁民們會忙着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網來捕撈正要溯河的鰻線來賣給養殖户。養殖户在買回去放養後才慢慢有色澤出現,變成黃色的幼鰻和銀色的成鰻。
鰻魚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閩江珠江流域、海南島及江河湖泊中。鰻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少刺多,並具有清涼解暑、滋補強身的作用。

無鱗魚泥鰍

泥鰍 泥鰍
泥鰍為底棲魚類,棲息於河流、湖泊、溝渠水田、池沼等各種淺水多淤泥環境水域的底層。晝伏夜出,適應性強,可生活在腐殖質豐富的環境內。水中缺氧時,能跳躍到水面吞入空氣進行腸呼吸。在水池乾涸時,潛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濕潤,便不致死亡。泥鰍廣泛分佈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泥鰍肉質細韌,營養價值高。東南亞人民很喜食。泥鰍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維生素。

無鱗魚金槍魚

金槍魚 金槍魚
又叫鮪魚吞拿魚,在世界所有海洋進行長距離洄游,全世界各大洋都能找到它的蹤跡。由於它必須時常保持快速遊動,才能維持身體的供給,加上只在海域深處活動因此肉質柔嫩鮮美,且不受環境污染,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已經成為世界上吃魚的時尚。日本對金槍魚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僅金槍魚的生魚片一年就需要 30 萬 t;製成罐頭的油浸金槍魚非常可口,俗稱海底雞,深受東南亞一帶人民喜愛;在美軍的食譜中,金槍魚罐頭因其高營養而成為每餐必備的食品。 [1] 

無鱗魚馬鮫魚

馬鮫魚 馬鮫魚
又名鮁魚,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一般體長為25~50釐米、體重300~1000克。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
生活在海洋中上層的馬鮫魚,它們的體背色深,多為藍黑色、深藍色或深青色,而腹部色淡,為銀白色、白色或淡黃白色,這種顏色稱為消滅色。如果從上往下看,由於魚體背部在自然光下與海水的顏色相一致,所以雖則離魚很近,也不易辨別。從魚體的下面向上看,魚類的腹部和水面的顏色以及天空的顏色很相似,難以區分。
馬鮫魚刺少肉多,體多脂肪,可做燻魚,也可用鹽醃製,是下飯佳餚。

無鱗魚鮐魚

鮐魚 鮐魚
又名青花魚、鯖魚鮐鮁魚等,鱸形目、鯖科、鮐屬。身體粗壯,呈紡錘形,體背呈青藍色,有不規則深藍色橫紋或斑紋,尾鰭基部每側有兩個縱隆起嵴。鮐魚為海洋洄游性上層魚類,游泳力強,遊速快,並且有集羣活動的習性,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鮐魚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的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海域,鮐魚分為兩個地方種羣:日本海種羣和中國的黃海、東海種羣。鮐魚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其肉質堅實,蛋白質含量 21.4%、脂肪含量 7.4%,富含 EPA 和 DHA,為北太平洋西部主要經濟魚類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海洋知識瞭解的增加,鮐魚作為一種集營養價值和觀賞價值為一身的海洋魚類,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2] 

無鱗魚鯧魚

鯧魚 鯧魚
又名平魚、扁魚,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動物為食。為近海中下層魚類,產量較大,我國沿海均有分佈。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中小型魚類。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是天然營養佳品。柳州鯧魚體形側扁成盤形,背較厚,口端位,無須,體呈白色、黑尾、線鰭,四色相配極為美觀。

無鱗魚帶魚

帶魚 帶魚
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帶魚的體型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胸鰭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尾巴黑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漸變細,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佈,和大黃魚小黃魚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無鱗魚食用價值

無鱗魚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例如鱔魚每100克含膽固醇2156毫克,魷魚含264毫克,烏賊含275毫 克,蟹黃含466毫克。一般來講,每100克食物含膽固醇200毫克以上,醫學上稱為高膽固醇食物。由於不少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等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升高有關,因此老年人應慎吃、少吃無鱗魚,以每日膽固醇 舉不要超過300毫克為宜。 [3] 
結核病人在服異煙肼時忌吃無鱗魚類和不新鮮的海魚、淡水魚。無鱗魚類有金槍魚、鮐鮁魚、馬條魚、竹莢魚、魷魚、沙丁魚等。異煙肼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而上述魚類組織胺含量很高,因缺少大量有效的單胺氧化酶將其氧化,造成組織胺大量蓄積,而引起頭痛、頭暈、噁心、蕁麻疹樣皮疹、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國內外均有引起死亡的報道。 [4] 
無鱗魚的確屬於發物,生病的人吃了,會加重現有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並且還易引起過敏。雖然説所謂的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但是,無鱗魚和有鱗魚相比,更偏温性、易產熱,因此熱性體質,比如平時容易上火、口乾、長瘡、大便乾燥的人應該少吃,否則會加重這些症狀。 [5] 

無鱗魚疾病防治

由細菌引起的魚病
1、細菌性敗血病
病因:由嗜水氣單胞菌
無鱗魚
無鱗魚(4張)
症狀:該疾病主要危害魚種,成魚也可感染,流行時間3-11月,高發期常為5-9月,尤其是水温持續在25℃以上時最重。病魚離羣獨遊,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部膨大,腹腔內有淡黃色透明或紅色渾濁腹水,肝臟、脾臟、腎臟腫大,腸壁充血,腸腔內積水量多或有氣體。
防治:(1)放魚前,用生石灰清塘以改善池塘環境,清除敵害生物以預防細菌性疾病發生,帶水清塘用量為300-450g/l,或全池潑灑20mg/l。(2)在投放魚種前用1%-3%的食鹽進行魚體消毒5-20分鐘。(3)發生疾病時,用二氧化氯0·2-0·5mg/l或 聚維酮碘(有效碘1%)0·2-0·5mg/l進行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2-3天,同時用氟苯尼考或甲碸黴素,加vc,每kg魚為15-20毫克拌料喂每天一次,連用3-5天。(4)思諾沙星、維生素K3、三 黃散每kg飼料用2g,拌餌投餵,每天1次連續3-天5。 [6] 
2、細菌性爛鰓病
病因:由魚害粘球菌,也有認為是柱狀屈橈桿菌引起的。
流行及症狀:該病水15℃以上開始發病,在15-30℃範圍內水温越高越易爆發性流行,致死時間短,一般流行於4-10月;病魚行動緩慢、反應遲鈍、體色發黑、鰓蓋骨的內表皮往往充血、發炎、腐爛、鰓絲腫脹,鰓絲末端潰爛缺損。
治 療:(1)外:用8%溴氯海因0·2-0·3mg/l或用聚維銅碘0·2-0·5mg/l進行全池潑灑,每月一次,連續2天。(2)內服磺胺-甲氧嘧啶,每1kg體重2-4,拌料投餵1次/d,連續3-5天。 [6] 
3、腸炎病
病原:腸型點狀氣單胞菌。
流行及症狀:水温在20 ℃以上開始流行,水温25-30℃為流行高峯,病魚離羣獨遊,食慾減退,病情嚴重時腹部膨大,肛門常紅腫,輕壓腹部,有黃色黏液或血膿從肛門流出,腸壁充血發紅,早期腸腔內少有或沒有食物,後期腸粘膜潰爛脱落,與血液混合,充塞於腸管中。
治療:(1)用8%的溴氯海因每0·2-0·3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2d。(2)10%聚維銅碘溶液05-1毫升每平方米,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2天。(3)諾氟沙星一次量1kg體重10-30mg,拌料投餵每天2次,連用3-5天。(4)硫酸新黴素可溶性粉,三黃散、維C,每1kg餌料2g,拌料投餵每天1次,連續3天。 [6] 
由真菌引起的魚病
1、水黴病
病原:水黴病又稱膚黴病、白毛病,是由水黴科中許多種類寄生而引起的。
流行及症狀:此類黴菌對温度適應範圍廣,在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黴菌最初寄生時看不出症:狀,當肉眼看 到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向外生長,菌絲似灰白棉絮狀,又稱“白毛病”。病魚焦躁不安,常出現與其它固體摩擦現象,病魚行動遲緩,食慾減退,極度消瘦,最終死亡。
防治:(1)越冬魚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2)避免魚體受傷,魚種放養前用10%的鹽水浸洗3-5分鐘。(3)發生疾病時用亞甲基藍,一次量用2mg/l,全池潑灑,每隔2天潑灑一次,潑灑連用2d。(4)用1%食鹽與0·04%蘇打水混合液浸浴20分鐘,每天1次。 [6] 
由寄生蟲引起的魚病
1、車輪蟲病
病因:由車輪蟲和小車輪蟲兩屬中的許多種引起。
症狀:對不同年齡的魚均有感染,但危害大的 是魚苗和魚種,並造成大批死亡,病魚不攝食,常寄生於魚的鰓絲和體表,大量密集於嘴部,形成一層白翳 ,魚苗階段常出現“跑馬病”,鏡檢有大量車輪蟲生。
防治:(1)0·7mg/l的硫酸酮和硫酸亞鐵合劑(5:2)進行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2-4天。(2)40%甲醛 溶液全池潑灑,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20-30ml。 [6] 
2、小瓜蟲病
病原:由多子小瓜蟲引起。
流行:流行水温15-25 ℃,10 ℃以下或26 ℃以上均不發病,主要危害魚苗、魚種,流行季節為初冬和春末。
症狀:寄生鰭和鰓上,感染嚴重時,病魚皮膚、鰭和鰓瓣上佈滿白色點狀囊泡,魚體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病魚表現為食慾減退、消瘦、遊動緩慢、呼吸困難而死亡。
防治:(1)亞甲基藍2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2-3天。(2)青蒿末每1kg魚體用0·3-0·4g,拌料投餵,連用5-7天。(3)40%的甲醛溶液,每1立方米 水體15-25ml,全池潑灑2天一次,連用2-3次。 [6] 
其他
1、肝膽綜合症
病因:不完全清楚,主要養殖密度過大,水體環境惡化,投餌過量無用藥物,維生素缺乏,餌料腐敗變質以及營養成分的失衡和餌料中含有毒物質等因素引起的。
症狀:病情較輕的,無明顯症狀,僅遊動無力,時而竄遊,隨着病情發展,病魚顏色變淡,鰭充血,肝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肝顏色變淡或充血,有時形成黃、白相間的“花肝”,肝臟腫大,膽汁變深或墨綠或褐色,嚴重時拌有爛鰓、腸炎、爛尾等症狀。
治療:(1)病時適當停止或減少餌料投餵量。(2)維生素C、維生素E、膽鹼、葡萄糖醛酸內脂、甘草粉、膽汁粉每1kg餌料4g、4g、7·5g、0·1g、2·5g、0·15g拌料投每天一次,連用7天。(3)肝膽利康散每1kg體重0·1g拌料投餵每天一次,連用5-7d。 [6] 
參考資料
  • 1.    金槍魚的營養功效與開發加工  .中國知網.2003-09-30[引用日期2017-04-17]
  • 2.    水族館鮐魚人工飼養試驗  .中國知網.2015-02-10[引用日期2017-04-17]
  • 3.    老年人少食無鱗魚  .中國知網.1999-02-08[引用日期2017-04-17]
  • 4.    結核病人別吃無鱗魚  .中國經濟網.2006-04-13[引用日期2017-04-17]
  • 5.    熱性體質少吃無鱗魚  .中國經濟網.2007-11-15[引用日期2017-04-17]
  • 6.    池塘養殖無鱗魚的疾病防治  .中國知網.2012-04-20[引用日期2017-04-17]
  • 7.    王健華,張超峯,郭江濤,弓飛龍,張友凡編著,魚病診治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第89頁
  • 8.    謝成俠編,生物趣聞,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02,第261頁
  • 9.    武言廣主編,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大全集,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0,第205頁
  • 10.    佳文編著,課堂上學不到的趣味科學 動物植物,廣西人民出版社,2014.06,第66頁
  • 11.    吉鶴立,吉鵬著,何食為安?! 中國食品安全知識手冊,中國質檢出版社,2017.02,第148頁
  • 12.    黃進豐主編,食管癌患者護理與家庭照顧,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12,第103頁
  • 13.    王榮富編著,中老年吃穿住行,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3.08,第163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