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鮁魚

鎖定
鮁魚學名“藍點馬鮫”,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以及朝鮮近海是其主要分佈地。其體態光滑嬌美,呈紡錘形,一般體長0.3~0.5米,最長可達1米,背部為藍黑色,佈滿藍色斑點,腹部為銀灰色,習慣於緊貼水面浮游,尾鰭與背鰭通常露出來。鮁魚有時還會躍出水面,鱗光閃閃,非常壯觀。鮁魚牙齒尖利,行動敏捷,生性兇猛,其流線型的身體使之遊泳的速度奇快,經常成羣追捕小型魚類,其中魚是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 [1] 
中文名
鮁魚
別    名
Japanese Spanish mackerel
拉丁學名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鱸形目
鮁科
馬鮫魚屬
分佈區域
中國沿海

鮁魚簡介

鮁魚是魚類水產烹飪原料。硬骨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鮁科魚類的統稱。鮁魚種類較多,常見的有中華馬鮫、康氏馬鮫(又稱花交、馬交、馬交村)、藍點馬鮫(學名藍點鮁,又稱鮁魚、燕魚)和斑點馬鮫等。鮁魚體呈紡錘形,側扁,尾柄細。體長20~80釐米。頭長,吻尖突,口大而斜裂,上口角延至眼後緣下方。鱗極細小或退化,腹部大部無鱗。體背部青褐色,有黑藍色橫紋或斑點,腹部銀灰色。為上中層中型海產經濟魚類;鮁魚分佈於中國、日本、朝鮮沿海。中國主產於南海以及東海外海。鮁魚常集羣作遠距離洄游,性兇猛 [2] 

鮁魚體態特徵

鮁魚 鮁魚
體長為25~100cm。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兩頭尖細,尾柄細小而結實,每側有3個隆起脊,以中央脊長而且高。頭長大於體高。個體長25~100cm。口大,稍傾斜,其牙排列稀疏,大而尖利。體被細小圓鱗,側線波曲,上側位。側線呈不規則的波浪狀。體側中央有藍色、黑色圓形斑點。背鰭2個,第一背鰭長,有19~20個鰭棘;第二背鰭較短,背鰭和臀鰭之後各有8~9個小鰭;胸鰭、腹鰭短小無硬棘;尾柄具三皮嵴。尾鰭大、深叉形 [3] 

鮁魚生活分佈

鮁魚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黃海和渤海。主要漁場有舟山、連雲港外海及山東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為春汛,7~10月份為秋汛,5~6月份為旺季 [4] 

鮁魚生態習性

近海暖温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大陸架區,有時會出現在巖岸陡坡或瀉湖區,甚至河口水域。性兇猛,行動敏捷,成羣捕食小型魚類 [5] 
藍點馬鮫 藍點馬鮫
喜棲息於沿岸及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匯處水域。性兇猛,游泳力強,喜集羣。晝夜垂直移動現象明顯。天氣睛朗、潮流緩慢、晨昏或細雨、有霧時常起浮和躍出水面。水温低時常下沉到水域中下層。越冬場在黃海東南部外海至五島外海水深80~100米處和東海中南部外海至釣魚島以北水深80~150米海域及東海南部至南海北部海區。冬末春初魚羣陸續遊離越冬場,進行生殖洄游。1支魚羣遊入東海南部沿海產卵;大部分魚羣分別洄游抵達黃海南部至東海北部距岸較近的深水區索餌,隨後魚羣分為2支,1支向東偏北遊向朝鮮西海岸海域,其中部分魚羣繼續北上,遊至黃海北部海洋島附近海域產卵;另1支向西北洄游,其中部分魚羣進入海州灣和青島至石島近海產卵;主羣則向東北方向洄游,經石島沿海東部水深20~40米處海域北上,其中部分魚羣遊向海洋島附近海域與朝鮮西海岸北上的魚羣混棲產卵;主羣沿水深40~50米處海域進入渤海三灣沿岸淺水區產卵。產卵之後,親魚在產卵場附近海域分散索餌,幼魚則分散在水深20米之內海域索餌育肥。初秋前隨着近岸水温下降,魚羣逐漸向適温深水區移動。其中渤海魚羣開始逐漸外遊,中秋季前後遊離渤海;此時海洋島附近水域魚羣開始南移至水深20米以上海域。之後2支魚羣匯合繼續南下,遊至黃海中南部水深20~40米處海域,在此海域停留一段時間後,冬季返回各越冬場。主要食物為堤魚、蝦類及其他小型魚類。雄性1齡,雌性2齡,均可達性成熟。生殖期5~7月。我國沿海均有分佈,黃海和東海數量較多 [6] 

鮁魚選購要點

新鮮鮁魚鰭條完整,無糜爛,無紅點和白點。魚身呈藍綠顏色,魚脊附近的顏色,呈暗綠色為佳。魚眼睛發亮,鰓色呈鮮紅色,鰓絲完整。無異物,肛門口不發紅,不突出,有天然的魚腥味,魚身有彈性,用手輕輕按壓,凹陷會很快恢復。擠壓腹部,無黃色液體出現 [7] 

鮁魚營養價值

鮁魚又名馬鮫,為海產經濟魚類,多做家常菜。新鮮鮁魚肉質厚實、肥嫩,有彈性,刺少,味道鮮美 [8] 
鮁魚是一種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海魚。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鈣、碘等營養物質,對貧血、營養不良的寶寶來説是非常好的食物 [9] 
鮁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以DHA的含量較高 [9] 

鮁魚經濟價值

經濟食用魚類,鮮銷、醃製成鹹魚或罐頭 [10] 

鮁魚生存現狀

郵票 郵票
20世紀60年代以前,鮁魚並不是我國漁業的主要捕撈對象。但80年代以後,隨着傳統漁業資源的衰退,鮁魚開始成為黃、渤海的主要漁業資源,年產量最高達到幾十萬噸。進入90年代資源開始逐漸衰竭,特別是隨着鯷魚等的濫捕,破壞了鮁魚的食物鏈構成,近幾年已經出現小型化趨勢 [11] 

鮁魚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鮁魚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21 千卡
蛋白質 21.2 g
脂肪 3.1 g
膽固醇 75 mg
飽和脂肪酸 0.8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3 g
單不飽和脂肪酸 0.8 g
碳水化合物 2.1 g
74 mg
50 mg
130 mg
370 mg
35 mg
0.03 mg
0.8 mg
0.37 mg
1.39 mg
51.8 μg
維生素A 19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3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4 mg
煙酸(煙酰胺) 2.1 mg
維生素E 0.71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黃勇主編,魚類世界 斑斕的地球生命,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08,第71頁
  • 2.    本社編,百珍千味,知識出版社,1992.12,第87頁
  • 3.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196頁
  • 4.    張江,陳日榮顧問;陳少勇主編;劉小穎,劉世恩副主編,粵式風味家常菜製作,旅遊教育出版社,2014.06,第85頁
  • 5.    陳明茹,楊聖雲編著,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魚類圖鑑,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2,第292頁
  • 6.    《遼寧海洋漁政工作手冊》編委會編,遼寧海洋漁政工作手冊,遼寧人民出版社,2007.11,第104頁
  • 7.    胡維勤主編,金牌營養健康食物大全,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6,第238頁
  • 8.    李建國,李華夏主編,家庭私房菜,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7,第150頁
  • 9.    嶽然編著,嬰幼兒餵養必讀,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06,第151頁
  • 10.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179頁
  • 11.    劉元林編著,人與魚類,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0,第26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