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柔術

(一種纏鬥的武術)

鎖定
巴西柔術起初是一種纏鬥的武術,它的技術和策略都基於對地面打鬥的深入研究。柔術練習者,擅長將對手拖向地面,然後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的姿勢。一旦形成控制姿勢,柔術練習者可以使用關節技絞技或擊打技術等多種攻擊手段,將對手降服。在1993年第一次終極格鬥大賽上(UFC),霍易斯·格雷西獲得冠軍,巴西柔術開始引起世人的關注。
中文名
柔術
外文名
Ju-Jitsu
類    別
格鬥
起    源
大約公元前2000年

柔術位置

柔術位置介紹

站立位(standing position)
上位(top position)
下位(bottom position)
防守姿勢(guard position)
側向控制(side control)
浮固(Uki-gatame/knee on belly)
騎乘(mount)
後騎乘(back mount)
背後控制(back control)
南北位(north-south position)
袈裟固(Kesa-gatame)
崩袈裟固(Kuzure-kesa-gatame)
後袈裟固(Ushiro-kesa-gatame)
肩固(Kata-gatame)
上四方固(Kami-shiho-gatame)
崩上四方固(Kuzure-kami-shiho-gatame)
橫四方固(Yoko-shiho-gatame)
縱四方固(Tate-shiho-gatame)
裏固(Ura-gatame)

柔術位置變換

防守(guard)是在下位的選手使用一條腿或雙腿阻止對手實現側向控制或南北位。若上位的選手突破下位選手的雙腿,並形成側向控制或南北位且堅持3秒,則稱為突破防守(guard pass)。

柔術防守介紹

半防守(half guard):下方選手背部或側面着地,且困住上位選手的一條腿。
龜式防守(four-point-kneeling/turtle position)
50/50防守(50/50 guard)

柔術技術

柔術絞技

無道服
  • 斷頭台(frontal guillotine choke)
  • 三角絞(Sankaku-jime/triangle)
  • 手臂三角絞(arm triangle)
  • 裸絞(Hadaka-jime)
  • 胴絞(Do-jime)
有道服
  • 十字絞(Juji-jime)
  • 送襟絞(Okuri-eri-jime)
  • 片羽絞(Kataha-jime)
  • 片手絞(Katate-jime)
  • 兩手絞(Ryote-jime)
  • 袖車絞(Sode-guruma-jime)
  • 突込絞(Tsukkomi-jime)

柔術關節技

  • 肩胛固(omoplata)
  • 腕緘(Ude-garami/armlock)
  • 腕挫十字固(Ude-hishigi-juji-gatame)
  • 腕挫腕固(Ude-hishigi-ude-gatame)
  • 腕挫腋固(Ude-hishigi-waki-gatame)
  • 腕挫膝固(Ude-hishigi-hiza-gatame)
  • 腕挫腹固(Ude-hishigi-hara-gatame)
  • 腕挫腳固(Ude-hishigi-ashi-gatame)
  • 腕挫手固(Ude-hishigi-te-gatame)
  • 腕挫三角固(Ude-hishigi-sankaku-gatame)
  • 腕鎖(wristlock)
  • 足緘(Ashi-garami)
  • 直腿鎖(straight foot lock)
  • 趾固(toe hold)
  • 足跟勾(heel hook)

柔術掃技

掃技(sweep/turnover)是從防守姿勢變為上位式的任何動作,若能保持三秒控制時間。

柔術摔投技

投技(throw/take down/Nage-waza)。 [1] 

柔術發展歷史

柔術起源

巴西柔術 巴西柔術
柔術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2000年,現在柔術中使用的多種打鬥技術,可以在傳統的日本、印度、希臘埃及美索布達米亞傳統搏鬥術中找到蹤跡。實際上,在埃及的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中,有成百上千的壁畫。其中描繪的武術技術與現代的巴西柔術是如出一轍。有些學者推測:柔術從亞洲的印度、中國傳播開來,由僧侶及士兵帶到世界各地。
日本柔術擁有大量格鬥技術,包括打、投、關節技及絞殺技。“Jiu-Jitsu” - 柔術的意為“柔的法則”,它適用於所有於所有日本武術體系,“柔”即靈活性。柔術的特點在於充分利用槓桿原理,而非與對手抗力、比力。柔術練習者會選擇使用技術,讓對手屈服或耗盡其體力,最終將其降服。然而,在古時柔術被視為次要的格鬥術。因為多數武士首先使用刀劍,並將刀劍術視為最重要的武術。

柔術發展

柔術大師前田光世(1880—1941)將地面格鬥的法則介紹到巴西。前田非常擅鬥,並喜歡參加各種比賽檢驗自己的技術,他經常參加全接觸型的打鬥比賽。前田是個小個子,身高5英尺5英寸,體重154鎊。儘管如此,他的技術非常精湛,據説在他一生中他只輸過一次。1914年,受日本政府委託,前田來到巴西,幫助日本移民建立移民地。此時他受到Carsto Gracie的幫助,後者為擁有很強政治背景的成功商人。前田同這個蘇格蘭移民成為好朋友。於是,前田將自己的柔術知識傳給了Gracie的幾個兒子。
Carlos Gracie(1902—1994),當時17歲,為Carsto的長子,接受前田的訓練。歷史記錄顯示Carlos同前田學習的時間有限,可能只有兩年至四年。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要想成為一個柔術大師,似乎不可能。那Carlos到底從前田那裏學了些什麼呢?
從歷史記錄上看,前田對格雷兩兄弟傳授了柔術基本技術、擒拿者應掌握的總體策略及贏得和控制打鬥的方法。這些策略都是前田自己在參加無限制格鬥中獲得的實戰體驗。此外,格雷西們採用了前田的訓練方法(自由格鬥訓練)和用真打實鬥作為驗證技術實用性的哲學思想。Carlos又傳授柔術給他的兄弟們:奧斯瓦多、卡斯托、若阿、尤葛和Helio。在1925年,格雷西們在里約熱內盧建立了格雷西學校。最後,格雷西們自己發展出了很多柔術的技術知識及在實戰方面的應用策略。前田在巴西及世界繼續旅行,而年輕的格雷西們則研究技術的細節。前田應該很難想到格雷西會脱穎而出,成為現代最偉大的格鬥神話。
巴西柔術 巴西柔術
卡洛斯的兄弟Helio Gracie(1908——2009)是兄弟中最小的。他非常瘦弱,小時候經常頭昏,醫生不允許他進行激烈運動。Helio14歲時,Carlos成為他的監護人。Carlos這時已練了一段時間的柔術,並同他的兄弟們一起教柔術。Helio雖然不能和哥哥們一起練,但他經常看他們練柔術。一天,Carlos因病未能給一位學員進行單獨訓練,Helio自願為哥哥代課。由於身材瘦小,Helio利用技術來彌補自己力量上的不足。這個學生被Helio的技術所折服,從此要求Helio正式教他。隨着訓練,Helio的身體素質也逐漸得到了改善。
Helio發現他的很多技術在遇到更高大強壯的對手時是很難應用的,而且有很多技術在真實打鬥中是不太實用的。Helio對這些技術進行了改進,使每個動作都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槓桿原理。通過使用更少的力氣和更多的槓桿,柔術的實用性大大的增加了。新的技術不斷的增添,在實戰中不實用或不完善的技術被完全摒棄。前田教給格雷西的技術是有些進攻性的,Helio由於自身的身體因素則在柔術中添加了自衞性的一面。Helio為柔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之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專門對付更高大強壯對手的武術策略和技術。Helio成為兄弟中最厲害的選手“家族冠軍”。他是新技術和策略改革者和指導者,推動完成了從“日本古柔術”至“巴西柔術”也就是“格雷西柔術”的演化。
Helio還參加了許多世界職業比賽,他挑戰過日本柔道和柔術選手、職業摔跤手、拳擊手及馬路打架專家。他是第一個在西方世界打敗日本柔術大師 Namiki 的柔術家。1932年的這次比賽是他的第一次柔術比賽,也是他第一次穿柔術服參加的比賽。艾理奧放 Namiki 在他的防禦式裏,鈴聲響後幾秒鐘 Namiki 便拍地認服。艾理奧還曾進行過在近代時間最長的比賽。他同他以前的學生瓦德瑪 桑塔納比賽,此次比賽長達3小時45分,中間無休息。他還挑戰過拳擊冠軍普賴默·卡納拉及艾查德·查爾斯和世界冠軍約翰·劉易斯以及後來的拳王阿里,但這些人均拒絕比賽。隨後又出現了重多的格雷西柔術高手,如Garlson 、Rickson、Royler、Royce、Ranzo等。
格雷西發現如果您將對手拉到地上,對手的主要武器拳和腿的威力,會大大地被削弱。這種先進的打鬥策略讓巴西柔術的鬥士在眾多無限制格鬥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其格鬥系統被世界接受。格雷西們試圖找到應對所有武術的解決方案,即開創一種格鬥體系,對任何對手都有效,讓所有的訓練者獲得相同的效果。有很多因素使格雷西們迅速提高改進着柔術。第一個因素是由於它純粹的家族性。格雷西家族由眾多的家族成員、學生、學生家族成員組成。從卡洛斯艾里奧,眾多的兒子和孫子,所有成員都在練習柔術,發展柔術,以柔術為他們的職業。在學校中,又有成千上萬的訓練者,可以參與對柔術的改進,並交流想法。兄弟、叔叔、兒子、孫子及學生們,都參與到發展柔術的隊伍中,將他們的打鬥技術一代代的流傳下去。格雷西家族像是一個大型研究機構,對徒手格鬥技術進行着徹底的研究。另一個有利的因素是幾乎所有格雷西家的人都身材弱小、缺乏力量。通常這在格鬥中被視為不利因素,但它迫使格雷西技術發展到及至。一般在格鬥中,格雷西們總是比對手更瘦小,所以他們讓自己完全很依賴技術優勢,而不是力量,獲取勝利。格雷西不斷完善着柔術的技巧,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槓桿原理,避免力量,以獲取最終的勝利。還有一點就是格雷西柔術是由格雷西們共同發展的,其武術體系沒有正規的限制。家族成員擁有很大的自由空間對它進行修改,他們不必嚮導師或祖師爺請教。如果一種技術在真打實鬥中不實用,它就會被修改,甚至放棄。實用性為檢驗格雷西柔術的唯一標準,而非傳統。所有的技術都要通過實戰進行檢驗,而不用理論和推測來指導技術的使用。實用性是最重要的,沒有任何道德、社會和意識形態來影響他們對柔術的研究探索。格雷西們堅信:實戰中的實用性是檢驗一種武術好壞的唯一標準。
一般來説,在武術中對傳統的推崇是非常常見的。對原創技術的修改多為人所不齒,因為這會冒犯權威及師祖的宗旨。很明顯,對權威及對過去的意識形態過度迷戀是不健康的,對古代的思想及過去大師的絕對信仰只是因為他們是古人。同許多傳統武術不同,柔術練習着們總是在發展新的技術和完善舊的技術。相信只有過去的大師掌握真傳只會扼制創造力,阻礙武術的發展。如果我們在其它社科領域依舊保持這樣的想法,那我們會還停留在使用火把照路,使用放血來治病的階段。同醫生與科學家一樣,武術的拓荒者應不斷改進、完善技術及訓練方法,使它們更為實用有效。
經過一生的戰鬥,Helio Gracie依舊在巴西教授柔術。儘管已年過90歲,他依舊把傳播柔術當成自己生活方式,他擁有勇氣、決心、是受人尊敬的巴西民族英雄。他被視為格雷西柔術的創始人。現在,在全世界,被稱為“巴西柔術”。

柔術創始人

巴西柔術的創始人Carlos Gracie是在巴西的第三代蘇格蘭移民。Carlos在1901年出生在一個商人與政客世家。雖然是五兄弟中最瘦小的一個,Carlos在打仗時從來沒有輸給過他的其他兄弟。在他19歲的時候,Carlos開始在其父親的朋友,日本柔術大師前田光世的教導下學習柔術。
在同期,巴西的武術只限於拳擊與卡波拉,柔術中的拿法摔法給巴西的武術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在卡洛斯之後,他的幾個兄弟也開始學習柔術,並且隨後在數次街鬥中擴大了柔數在巴西人中的影響。
前田光世在教導Carlos柔術一年後離開了巴西,然後卡洛斯就開始了他自己豐富技術的路程。在1925年,格雷西們創立了巴西柔術系統,並且在里約熱內盧建立了格雷西學校。
就象老師前田光世那樣,年輕的格雷西們也開始不斷的向其它武術門派挑戰,來實踐自己學到的技術。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的創始期,以Helio Gracie為代表的第一代為柔術在巴西格鬥中奠定下了無可比擬的地位,同時,其他各種柔術流派也在巴西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在巴西國內各種格鬥紛紛導入的柔術體系的地面技術。而讓Gracie柔術真正發揚壯大的,卻不得不提比Carlson Gracie更年輕的第二代人物,以Royce Gracie和Rickson Gracie領軍的Helio Gracie的子侄們。
早在20世紀80年代,Rickson其實就稱雄了巴西的Vale Tudo擂台,而他的兄弟們,以Royce Gracie和Royler Gracie也在巴西的各種柔道和純柔術的比賽中讓人鬱悶不已。經常有看到Royler或者Royce把對手勒暈或者把對手的上肢折斷但是Gracie家族的威名還是限於巴西國內和少數日本格鬥家之間。直到20世紀90年代,一代英雄Helio Gracie已經成為80多歲的老者時候,他的兒子Royce以瘦弱的外表打掉全世界的下巴,巴西的Gracie家族的柔術帝國開始劇烈的擴充着自己的版圖了。
1993年11月1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丹佛,舉行了首屆的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UFC)大賽,也就是日後被人廣為稱道的首次世界性的Mix Martial Art即綜合格鬥大賽。大賽前,冠軍被反覆猜測,究竟是什麼流派的武功能夠最後問鼎冠軍呢?當時參加比賽的有拳擊手,相撲手空手道冠軍,Kickboxing(踢拳道)高手,還有已經在日本的Pancrase取得成功的美國綜合格鬥代表Ken Shamrock。但是,Royce卻以3場比賽總共不到5分鐘的駭人表現輕易取得冠軍。甚至強大的Ken Shamrock在他面前只支持了57秒鐘。世界格鬥界譁然,紛紛猜測,這個小個子的巴西青年的運氣是不是太好了。於是1994年3月11日,還是在丹佛,Royce用了4場比賽,基本每場用了2分鐘左右,又輕易成為冠軍。運氣的説法被否決,美國的格鬥界除了空手道、泰拳和拳擊以外,柔術成為美國格鬥家們的必修課程之一。而同年9月9日舉行的UFC3上,Royce雖然因體能問題中途退出比賽,但是其霸者地位依然不可動搖。而同年12月,在Royce的28歲生日後4天Royce再度成功衞冕王者,在完成了3連霸之後,在1995年的4月7日,Royce同Ken Shamrock的SuperFighting被譽為兩大星球的再次撞擊,而在經歷了UFC1的失敗之後,卧薪嚐膽的Ken和Royce苦戰了36分鐘,最後握手言和,而兩位格鬥英雄的臉上的青腫和關節上的淤紫都讓兩位當時世界格鬥尖端的英雄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而作為UFC歷史上的神話英雄!而當Royce在功成名就,名震天下的時候曾經説過一句話:我家的三哥Rickson Gracie比我強10倍!讓當時的世界格鬥界留下種種猜測,而偉大的Rickson Gracie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在94年,被稱為柔術之神的Rickson Gracie應邀出席日本舉辦的Vale Tudo Japan大賽,因為Royce在UFC的那一句説話眾多格鬥媒體紛紛抱以強烈關注。能讓傳奇英雄Royce自嘆不如的神人究竟如何可怕。於是,Rickson展現了Royce與他無可匹敵的可怕,比之Royce,他的強更讓人窒息。他從來不會象Royce一般的被動Take Down,所有的Take Down結果都是Rickson處於上位,或者乾脆直接進入乘騎狀態,接下來也不同於Royce的纏鬥,而是密集的馬乘拳灑落在了對手的身上,最後基本都以乾淨利落TKO對手結束比賽,而Rickson也用了極短的時間向世人有限地展示了他的強大。而在對手的名字中,分別有着木村政彥的高徒西涼典,美國KickBoxing的名人Bud Smith,Gracie家族的第二代繼續在世界範圍書寫着他們的柔術神話。次年的Vale Tudo Japan95大會中,Rickson再度出賽,對手雖然已經有了準備,但是依舊無法讓Rickson停止腳步,Rickson依然無可爭辯的再度成為最後王者。之後的1997年10月11日,日本方面派遣出當時日本綜合格鬥的象徵,高田道場的領軍高田延彥出戰Rickson,而當時已經40高齡的Rickson是否能夠續寫不敗神話,結果繼續讓格鬥界在Gracie家族繼續書寫歷史,戰神還是戰神。不敗的Rickson在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以腕十字固讓高田嚐到敗果。而次年11月20日,在Pride4大會上,Rickson再度出戰高田,在高田的遊走之下當時間耗到9分30秒之際,高田再次在Rickson的腕十字固下授首。雖然沒有正式宣佈退役,但是偉大的Rickson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比賽場合卻是在4年前的往事,當時的Pancrase中稱雄的另一位傳奇日本英雄:船木誠勝在引退戰中遭遇了Rickson,在當時無時間限制,無規則限制的比賽下,Rickson最終在12分49秒的時候以註冊商標性的Rear Naked Choke(裸絞)讓日本英雄在退役前遭受最後的一次失敗!自此,當時42歲的Rickson就再也沒有在公開的比賽場合露面,而同時一個可悲的事實卻已經形成,就是這座古老的柔術帝國的基礎正在不斷的薄弱化,除了Rickson和Royce苦苦捍衞着榮譽之外,家族其他成員缺乏格鬥比賽的經驗和基礎,同時由於家族的技術體系上採取保守的做法,沒有象創始期那樣廣泛的吸引新技術,導致優勢怠盡。
除了家族中這兩位在世界格鬥界寫下濃墨重彩的兄弟外,Gracie家族其他成員參與的比賽也好,獲得的榮譽也好,也都無法於Rickson和Royce相提並論,Royler Gracie總共才出場了6次比賽,有3勝2負一平的成績,Renzo Gracie雖然有10勝5負一平的不錯戰績,但是相比起Rickson和Royce里程碑式的成績,從質量上來説也差了好多。Ryan Gracie雖然有着飽滿的激情,但是也僅僅出戰了6次PRIDE有4勝2平的戰績,而Ralph Gracie也有這類似的情況,甚至連強大的Royce在96年戰平Ken Shamrock之後就再也沒有以KO或者關節技折服過對手。而更讓Gracie家族鬱悶的是一個日本人取得了對於他們家族的侮辱性的外號:櫻廷和志,因為一年內連續KO了Royler Gracie、Royce Gracie、Renzo Gracie和Ryan Gracie,被贈以了Gracie Hunter(格雷西獵人)的稱號。而自Rickson戰勝船木以來,Gracie家族就再罕有令人振奮的戰績,柔術創始者自身的沒落已經走到了相當深的地步,在當今巴西格鬥家依舊能領導世界綜合格鬥局勢的今天,Gracie家族卻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雖然曾經風光無限,曾經無比強大,現在對於格雷西家族卻只有沉浸在對於Rickson和Royce的回憶中了。

柔術國內發展

隨着巴西柔術在世界上的發展,以及MMA的影響,我國也逐漸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和專業體育運動員開始參考學習,同時也成立了眾多的教學機構。例如:北京E.T進化訓練館(北京E.T進化拳館),上海巴西柔術學院(SH BJJ) ,天津K-1 CLUB,西安黑帶館(Xi'an Black Belt MMA Academy),南京巴西柔術學院(NJBJJ,原南京邊疆),長沙巴西柔術學院(ChangSha BJJ Academy),重慶鱷魚柔術館CHQBJJ,南京知行合巴西柔術館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