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

鎖定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國家税務局成立於1994年,是由雲南省國家税務局垂直管理的正處級行政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德宏州境內增值税、消費税企業所得税、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税車輛購置税的徵收與管理。德宏州國家税務局機關設置有12個科室,全州國税系統設有6個縣、市(區)國家税務局、12個基層分局。
中文名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
地    點
德宏州
成立時間
1994年
職責範圍
税務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人員編制

在職幹部職工中,有大學本科學歷的94人,有大專學歷的298人,佔總人數的78.24%。有1個黨總支、10個黨支部,黨員幹部 264名,佔幹部職工總人數的52.69%。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所獲榮譽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自成立以來,德宏州和6個縣市局中有1個總局表彰的文明單位,有1個省級文明單位,有1個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十年先進單位,有3個州級文明單位,4個省局級文明單位和6個省局級先進領導班子。還有2個省級青年文明號並永久掛牌,2個內設機構被省局表彰為先進集體。另外,全系統還1名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1名國家人事部和總局表彰的優秀税務工作者,11名省局表彰的優秀税務工作者,1名州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德宏州國税系統還被省局評為了全省第二批“文明系統”。 [1]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主要機構

德宏州國家税務局為全職能局,按照行政區劃設置,其內設科室有12個,即:辦公室、政策法規科、流轉税管理科、所得税管理科、徵收管理科、進出口國際税收管理分局、計劃統計科(含財務管理職責)、人事教育科、監察室、稽查局、信息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以上機構級別均為正科級。
辦公室
制定局機關和本系統的年度工作計劃及長遠發展規劃;處理局機關日常政務,起草和審核有關文件和報告;負責綜合性會議組織、秘書事務、文電處理、文書檔案、文印、信訪、保密、調研、政務信息、税收宣傳和外事工作;負責組織税收科研、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的鑑定、評選、推廣及獎勵工作;制定辦公規章制度;履行督查督辦工作;組織實施綜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協助局領導對有關工作進行綜合協調。
機關服務中心
擬定局機關後勤服務和行政事務的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局機關後勤服務的組織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綜合治理、接待工作;負責局機關辦公物品的採購、保管、分配和維修工作;負責局機關房產管理、安全保衞、幹部職工醫療保健、局機關裝備管理等工作。
政策法規科
進行税收政策法規的調查研究;擬辦税收綜合業務的規章制度;負責税收業務的協調和法律事務;對税收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承辦重大税收案件的審理和處罰工作;辦理税務行政訴訟行政複議行政賠償税務行政處罰聽證等事項;實施税收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度以及税務行政許可制度;負責推行税務人員執法資格與執法能級認證工作;負責税收規範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等。
流轉税管理科
負責增值税、消費税車輛購置税(包括完税證明)等税政業務管理;貫徹執行流轉税法規、規章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擬定有關流轉税徵收管理、納税評估的具體辦法;負責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認定和納税申報管理;負責增值税專用發票管理和“四小票”採集抵扣管理;負責金税工程流轉税業務的管理和防偽税控系統推廣應用及專用發票認證、報税、數據採集、稽核管理工作;負責增值税等税種的日常稽核和日常管理性檢查工作;負責對增值税、消費税、車輛購置税等具體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
所得税管理科
負責企業所得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等税政業務的貫徹落實;貫徹執行所得税法規、規章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擬定有關所得税徵收管理、納税評估的具體辦法;負責所得税等税種的日常稽核和日常管理性檢查工作;負責對企業所得税等具體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負責城市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財務制度管理等工作。
進出口國際税收管理分局
負責國家進出口税收政策及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出口貨物退免税的審核審批、年終清算;負責出口貨物退免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和維護工作;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反避税檢查。
在指導和推動基層開展國際税務和涉外税收工作的同時,直接從事國際税收協定執行、反避税、涉外税務審計、情報交換、我國及外國居民跨國收益税收監管等國際税務事項管理;負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税税收政策的執行和管理,並對執行情況和日常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涉外税務審計和審核評税工作;處理相關的國際税務事項。
徵收管理科
組織實施綜合税收徵管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並制定綜合性税收徵管制度和辦法;負責税收管理員制度的實施辦法制定、組織實施;負責税務登記管理;負責組織、實施與工商、地税等部門信息交換工作;税收徵管檔案資料的管理;表證書單的計劃和發放管理;牽頭對徵管質量的綜合考核;負責徵管報表和徵管基礎資料報表的收集報送;指導個體工商户和集貿市場税收徵管;負責個體、私營納税户建賬建制管理;負責組織徵管軟件和税控器具(除防偽税控外)的推廣和應用工作;負責多元化納税申報的組織實施;負責普通發票的調撥、發放、使用、結存、檢查管理;負責組織社會協税護税及協助司法機關打擊偽造、倒賣、盜竊普通發票等違法活動;負責税款緩繳、呆帳税金、死欠税款核銷管理工作;牽頭負責納税評估納税信用等級評定等綜合性制度、辦法的制定和組織實施工作;負責納税服務、日常税源管理、日常管理性檢查及其綜合制度、辦法的制定;牽頭負責12366納税服務熱線的推廣應用工作;負責服裝的領用發放管理;牽頭負責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基本單位普查、經濟普查等工作;税務登記、發票工本費等“兩費”的管理;負責税務代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
計劃統計科
負責税收計劃管理税收會計、統計和信息數據的分析彙總;承擔納税人申報納税信息的集中處理和會統核算工作,組織並檢查税款入、退庫;負責税源資料的調查和測算,進行税收分析,監控重點税源;負責對税收票證的管理。
負責本系統經費、財務、基本建設、裝備和資產及本級機關的財務管理工作;組織內部審計和政府採購工作;負責所屬單位的財務管理和監督。
人事教育科
研究和執行人事管理制度;負責機構、編制、任免、考核、錄用、調配、交流、辭退、勞動工資、人事檔案管理、專業技術職務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對下一級領導班子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情況的巡視檢查、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和後備幹部人選的培養選拔工作;負責本系統目標管理考核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建設;負責教育培訓管理工作;負責培訓中心教育培訓職能部分的管理指導;指導系統黨建、工會、共青團和婦聯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指導本系統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監察室
監督檢查本系統各級國税機關及工作人員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及政策、法律、法規的情況;負責本系統黨的紀律檢查、行政監察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負責執法監察和行風建設工作;負責本級税務幹部信訪舉報、違法違紀案件和系統內重大案件查處工作。
稽查局
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本系統的税收檢查工作;負責對年度計劃確定的重點税源企業和税務違法案件的查處、審理、執行工作;組織貫徹税務稽查規章制度,擬定具體實施辦法;負責税收案件舉報的受理、轉辦;對下級税收檢查情況進行復查複審;負責與公安、檢察、審判機關協調税務稽查中的司法工作;負責金税工程發票協查工作;負責牽頭組織税收專項檢查工作。
信息中心
組織税收管理、綜合行政管理等信息系統建設和運維;執行和建立信息系統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建立、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網絡與涉税信息等綜合數據庫;組織應用軟件開發和税控器具的推廣、應用及技術培訓工作;負責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的維修、維護、調配管理;保障網絡與信息系統暢通和規範運行;負責所屬地區信息化隊伍建設的有關事宜。
機關黨總支辦公室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機構、事業單位的黨務、紀律檢查、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負責局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
局機關還設有工會、共青團支部、婦女委員會等組織,其工作職責如下:
工會
配合機關黨組織,組織職工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增強全體會員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清正廉潔、克已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反映職工羣眾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生活;指導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力,參與和推進局機關的民主建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廣泛開展各項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增進幹部職工的身心健康,不斷提高市直機關職工的素質。做好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工。按照完成州總工會和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團支部
組織支部青年團員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教育青年團員遵紀守法。培養團員青年樹立高尚共產主義的道德情操,努力提高團員的素質。及時傳達地方團組織和局黨組的決議、指示精神;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積極組織支部青年團員參加地方團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定期組織支部團員過好組織生活,增強團員的組織觀念,發揮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經常聽取青年團員的意見和建議,瞭解和反映團員青年的思想動向及意見和建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調動青年團員的積極性,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增強團員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做好團員發展工作和理論宣傳工作。積極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
婦女委員會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依法表達和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在同級工會委員會領導下和上一級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指導下,根據女職工的特點意願民主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團結動員女職工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税收事業,在構建社會主主義和諧社會中建功立業。依法維護女職工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同一切歧視、虐待、摧殘、迫害女職工的行為作鬥爭。積極發現、培養女性人才,及時向有關部門推薦優秀女性人才。按時完成同級工會和局黨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