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完税證明

鎖定
完税證明是税務機關開出的,證明納税人已交納税費的完税憑證,用於證明已完成納税義務。
中文名
完税證明

完税證明定義

完税證明是税務機關開出的,證明納税人已交納税費的完税憑證,用於證明已完成納税義務。

完税證明法律規定

(一)國家税務總局關於明確《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開具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税總函〔2018〕628號
為進一步規範税收票證管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依據《税收票證管理辦法》(國家税務總局令第28號),税務總局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對《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下同)的開具進行調整。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自2019年1月1日起,《税收完税證明》不再作為税收票證管理,不再套印“國家税務總局税收票證監製章”,加蓋的税務機關印章由“徵税專用章”調整為“業務專用章”。具體式樣見附件。
二、除本通知第三條規定外,納税人就特定期間完税情況申請開具證明的,税務機關為其提供開具《税收完税證明》的服務。
三、個人所得税納税人就税款所屬期為2019年1月1日(含)以後繳(退)税情況申請開具證明的,税務機關依據《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將個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調整為〈納税記錄〉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税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5號)為其開具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不再開具《税收完税證明》。
四、各地税務機關要做好調整後的《税收完税證明》網上開具工作。網上開具的式樣與辦税服務廳開具的一致,加印電子形式的業務專用章。
五、調整後的《税收完税證明》的開具內容、開具方式和管理辦法由各省税務機關確定。
六、調整完善《税收完税證明》的開具管理,是税務總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税收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決策。各地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充分運用原有文書式《税收完税證明》的信息系統和管理經驗,抓緊繫統升級、流程優化和宣傳諮詢等相關工作,確保2019年1月1日順利實施。
七、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國家税務總局辦公廳關於推行網上開具税收完税證明工作的通知》(税總辦發〔2017〕162號)相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二)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將個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證明》調整為《納税記錄》有關事項的公告
為配合個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減證便民要求,優化納税服務,國家税務總局決定將個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調整為《納税記錄》。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從2019年1月1日起,納税人申請開具税款所屬期為2019年1月1日(含)以後的個人所得税繳(退)税情況證明的,税務機關不再開具《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調整為開具《納税記錄》(具體內容及式樣見附件);納税人申請開具税款所屬期為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個人所得税繳(退)税情況證明的,税務機關繼續開具《税收完税證明》(文書式)。
二、納税人2019年1月1日以後取得應税所得並由扣繳義務人向税務機關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或根據税法規定自行向税務機關辦理納税申報的,不論是否實際繳納税款,均可以申請開具《納税記錄》。
三、納税人可以通過電子税務局、手機APP申請開具本人的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也可到辦税服務廳申請開具。
四、納税人可以委託他人持下列證件和資料到辦税服務廳代為開具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
(一)委託人及受託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二)委託人書面授權資料。
五、納税人對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存在異議的,可以向該項記錄中列明的税務機關申請核實。
六、税務機關提供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的驗證服務,支持通過電子税務局、手機APP等方式進行驗證。具體驗證方法見個人所得税《納税記錄》中的相關説明。
七、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三)國家税務總局 公安部關於建立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和機動車銷售發票信息共享核查機制有關工作的通知
為加強國税機關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協作,建立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機動車銷售發票(包括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和二手車銷售發票,下同)信息共享及核查工作機制,優化便民服務,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信息共享和核查工作機制。各地省級國税機關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建立協作工作機制,加強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信息共享和核查。省級國税機關要在2017年2月底前開設至同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數據傳輸專線,計劃單列市國税機關向本省省級國税機關開設數據傳輸專線。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時(每5分鐘)將本省(含計劃單列市)國税機關簽發的車輛購置税的完税證明電子信息傳輸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做好信息接收工作。省級國税機關向同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傳輸信息的範圍暫限於汽車、掛車的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電子信息。
二、嚴格審核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辦理機動車註冊登記業務時,要對照國税機關傳輸的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電子信息,嚴格審查車主提供的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對比對無誤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規定程序辦理車輛登記手續;對比對信息不符的,啓動嫌疑車輛調查程序,向當地國税機關核實,待核實無誤後再辦理車輛登記手續;對因技術原因導致信息傳輸故障或者未收到信息暫時無法進行信息比對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先依據車主提供的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辦理車輛登記手續,待傳輸故障排除或者收到相關信息後,再履行比對程序。省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每週彙總傳輸故障、未收到信息和比對不符的車輛信息,並傳輸至對應的省級國税機關。省級國税機關收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傳輸的已辦理車輛登記手續但因傳輸故障、未收到信息而未履行比對程序的車輛信息,應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時核查,排除技術故障,補傳相關信息。
三、加強對嫌疑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的稽查。省級國税機關要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報的比對不符的車輛信息清分至納税人所在地主管國税機關依法處理,並及時傳輸補辦的車輛完税證明信息。各地國税機關要配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開展針對車輛購置税信息比對不一致情況的調查核實,並在收到核實請求後10個工作日內反饋核查結果。對因信息傳輸故障或者未收到信息而未履行比對程序直接辦理車輛登記手續、後經比對仍缺失完税信息的車輛,國税機關要及時與當事人聯繫核查。經核查,國税機關發現納税人未按照規定繳納車輛購置税的,責令其補税;納税人拒絕繳納的,或者經核查發現偽造變造車輛購置税完税證明的,國税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税收徵收管理法》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撤銷機動車登記,收繳機動車牌證。
四、加強機動車銷售發票核查管理。公安部和國家税務總局已建立數據傳輸專線,國家税務總局每週彙總全國機動車銷售發票信息傳輸至公安部,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自動比對機動車銷售發票信息。對銷售發票票面信息同國税機關傳輸的電子信息比對不符或者未查到銷售發票電子信息的,公安部定期清分至車輛登記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各地國税機關要配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查。具體工作機制由各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與各省國税機關協商確定。經核查發現偽造變造機動車銷售發票的,國税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税收徵收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撤銷機動車登記,收繳機動車牌證。
五、優化便民服務。為進一步提高便民服務水平,各地國税機關要與當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加強合作,及時互相通報政策,協調車輛購置税徵收權限設置層級和相應的業務範圍、辦理條件,加快向縣級國税機關下放業務權限,確保車輛登記與車輛購置税徵收權限設置層級、業務範圍一致。各地國税機關要結合實際情況,在當地公安機關車輛登記部門設置車輛購置税徵收點,並在機動車登記服務站點增設業務代辦網點和自助繳税機,逐步推行通過互聯網繳納車輛購置税,方便羣眾繳税。
本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執行。

完税證明文書樣式

完税證明民事案例

合同關係中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不屬於先履行抗辯權的抗辯事由
——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訴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等進出口代理合同案

完税證明案例要旨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係為代理出口合同關係,關於被告提出的原告應先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税務徵收系税務行政機關應履行的職責,不屬於先履行抗辯權的抗辯事由。

完税證明首部

1.判決書字號
一審判決書:浙江省嵊某市人民法院(2002)嵊經初字第871號
二審調解書: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紹中經終字第357號
2.案由:進出口代理合同案
3.訴訟雙方
原告(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志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一審):史宣某,浙江三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一審、二審):杜哲某,浙江三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二審):婁夏某,浙江三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進出口公司)
法定代表人:吳肖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一審):張兆某,浙江剡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二審):李某,嵊某市大眾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浙江三江實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
法定代表人:吳肖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一審):張兆某,浙江剡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一審):魏小某,浙江剡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4.審級:二審
5.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浙江省嵊某市人民法院
獨任審判:審判員:舒肖某
二審法院: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高伯某;審判員:周筱某;代理審判員:楊雪某
6.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2002年9月16日
二審審結時間:2002年11月5日

完税證明一審情況

1.一審訴辯主張
原告訴稱:原告與被告進出口公司系業務單位。2000年9月起原告與被告進出口公司簽訂十多份代理出口合同書,合同約定,進出口公司按1美元結9.5元人民幣向原告支付貨款,於收匯後付清全部貨款。後原告陸續通過被告進出口公司出口服裝,且進出口公司已全部結回貨款,但進出口公司沒有按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貨款。2001年5月28日,被告進出口公司向原告出具對賬單一份,截至該日應付原告貨款697997.07元,其中已開票未付款247053.87元,待開票為450943.20元。
進出口公司系集團公司與嵊某市三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辦,其中集團公司投資900萬元,嵊某市三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後集團公司已抽回全部投資,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集團公司應當在抽逃註冊資本的範圍內承擔責任。為此,請求判令進出口公司立即付清貨款697997.07元及償付自2001年5月28日起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集團公司在抽逃註冊資本的範圍內承擔責任。
被告進出口公司辯稱:進出口公司為原告代理出口服裝是事實。截至2001年5月28日,進出口公司實際支付原告已開票未付貨款3095900元,餘額是147053.87元。但在業務員對賬時,遺漏了在2001年1月17日已付貨款10萬元,這一事實,原告開具的發票和已付總額均可核實。另外原告訴請的未開票部分貨款450943.20元,因原告未按時提供增值税發票和完税證明,造成進出口公司無法退税,責任應由原告承擔,更不存在逾期付款的利息。
被告集團公司辯稱:集團公司投入到進出口公司的註冊資金已到位,且不存在抽逃註冊資本的問題,故集團公司不需要承擔責任。
2.一審事實和證據
浙江省嵊某市人民法院經公開審理查明:被告進出口公司為原告代理出口服裝業務。根據雙方簽訂的代理出口合同書,雙方對出口貨物的貨號、品名、數量、單價、交貨日、質量標準等作了約定,並約定進出口公司按淨收匯1美元結9.5元人民幣支付貨款。但對於付款期限,原告提供的部分業務合同書(即18份代理出口合同書)中約定不一致。後原告按約通過進出口公司出口服裝,進出口公司從外商處結回了全部貨款。2001年5月28日,經雙方對賬,進出口公司尚欠原告貨款697998.07元,其中原告已開具發票未付貨款為247053.87元,原告未開具金額為3446843.20元的增值税專用發票(包括未提供完税證明)中未付貨款為450943.20元。另進出口公司系集團公司出資900萬元,嵊某市三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於1999年8月18日開辦。後集團公司又抽回全部出資。
上述事實有下列證據證明:
(1)原告與被告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問雙方簽訂的代理出口合同書18份。經核查原告提供的2118SC004號合同,雖其形式與內容均與其他合同書無異,但該證據系複印件,故本庭不予採信;對於代理出口合同的結算期限,因其中14份合同與4份合同的約定不一致,而原告與被告進出口公司均不能舉證證明每份合同的收匯、付款及增值税發票、完税證明開具情況,故可視為雙方對結算期限約定不明確,應以原告向進出口公司主張權利的期限為依據。
(2)原告與被告進出口公司2001年5月28日雙方共同簽署的對賬單一份,對賬單載明:截至2001年5月28日,進出口公司應付森某公司貨款(已開票未付款)為247053.87元,森某公司未開票額為3446843.20元,進出口公司已付森某公司貨款為2995900元,還應付貨款(待開票)為450943.20元。
(3)進出口公司設立登記審核表、進出口合同驗資報告、嵊某市信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報告書及本院(2002)嵊經初字第572號民事判決書各一份。
3.一審判案理由
浙江省嵊某市人民法院認為:(1)被告進出口公司代理原告出口服裝業務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應屬有效。進出口公司從外商處結回貨款後,理應按約支付給原告貨款,原告亦應提供給進出口公司相關的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由於原告與進出口公司對付款期限約定不明,而雙方在2001年5月28日對所有業務進行了對賬即最後一次結算,確認了雙方的債權債務,故可認定原告在2001年5月28日向進出口公司主張權利,進出口公司應即時付清貨款。進出口公司提出因原告未提供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造成其無法退税,責任應由原告承擔的主張,因退税問題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係,故不予審理。(2)被告進出口公司提出在對賬單中關於已付貨款部分遺漏了已支付的10萬元貨款的主張,因該主張依據不足,不予採納。另原告提供的編號為2118004號的合同書雖本院不予認可,但原告提供的合同書只能證實原告與進出口公司發生的業務關係。對於雙方尚未結清的貨款數額仍應以對賬單為準。(3)集團公司辯稱其不存在抽逃註冊資金的問題,但又未提供相應的證據,且與事實不符,不予採信。集團公司抽逃註冊資本900萬元,應依法在抽逃註冊資金的範圍內承擔責任。
4.一審定案結論
浙江省嵊某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1)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應付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人民幣697997.07元並償付自2001年5月28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核定的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款限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付清。浙江三江實業集團公司在抽逃註冊資本的範圍內對上述款項承擔清償責任。
(2)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應為浙江三某進出口有限公司開具金額為3446843.20元的增值税專用發票及提供完税證明。限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交付。
案件受理費12290元,財產保全申請費3500元,合計15790元,由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三江實業集團公司負擔(款由原告先行墊付,限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三江實業集團公司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徑付原告)。

完税證明二審情況

1.二審訴辯主張
上訴人進出口公司訴稱:(1)一審程序違法,在沒有取得上訴人代理權的情況下,法院委託他人攜帶訴狀副本,以此剝奪上訴人的舉證期限,屬程序違法。(2)一審認定事實不清。已開票未付款的總額是147053.87元,而不是247053.87元。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業務關係雖是“滾動式”的業務關係,但由於該業務是代理出口業務,必須向税務部門退税。因此,開具的發票條件,其總額(包括相應的手續費)與付款單均可對應而結算出餘額。上訴人在8月19日提供的舉證目錄清楚表明未付款餘額是147053.87元,但一審且認定為247053.87元。(3)一審判決把待開票應付貨款450943.20元從2001年5月28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利息是錯誤的。一審中,被上訴人提供的18份代理出口合同書第五條明確規定,最後一次結算時,甲方(被上訴人)須持全套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向乙方結清賬務。在雙方業務員的對賬單中第2條明確寫明:“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未開票額3446843.20元,已付款是2995900元,待開票還應付貨款為450943.20元。”而增值税發票税率為17%,完税證明税率為6.8%,這兩項被上訴人應納税為820348元,而且應是開票後再付款。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由此足以證實:上訴人對待開票再付款的450943.20元享有先履行抗辯權。在被上訴人未開具增值税發票和完税證明前也即在被上訴人在未向國家繳納82萬元税之前,上訴人無需支付貨款,更無需支付利息。一審把未開票再付款的450943.20元的貨款合併在697997.07元總貨款中,並從對賬之日的2001年5月28日起計付利息的判決顯然是錯誤的。
被上訴人森某公司未作答辯。
原審被告集團公司未作答辯。
2.二審事實和證據
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被上訴人與上訴人進出口公司原系業務單位,2000年9月起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與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簽訂十多份代理出口合同書,合同約定,進出口公司按1美元結9.5元人民幣向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支付貨款,於收匯後付清全部貨款。後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陸續通過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服裝。2001年5月28日,進出口公司向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出具對賬單一份,截至該日應付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貨款697997.07元,後雙方因貨款結算髮生糾紛。
3.二審的調解協議
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如下協議:
(1)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應支付給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人民幣66萬元,其中58.8萬元於調解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付清,餘款7.2萬元於2002年12月底前付清;
(2)浙江三江實業集團公司對上述第一項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3)被上訴人應當於2002年12月底前向上訴人開具未開具的增值税發票;
(4)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2290元,財產保全申請費3500元,合計15790元,由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負擔7895元,被上訴人嵊某市森某服飾有限公司負擔789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2340元,由上訴人浙江三江進出口有限公司負擔。

完税證明案件解析(基於當時的法律體系)

本案存在兩個爭議的焦點,即已開票未付款部分247053.87元貨款中是否應剔除被告已支付的10萬元、原告未開票部分貨款450943.20元被告是否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1.對於被告進出口公司提出的雙方在對賬時對已開票未付款部分遺漏了已支付的10萬元,為此被告進出口公司提供了金額為10萬元的中國銀行轉賬支票存根一份。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原告在起訴中主張被告進出口公司尚欠原告已開票未付款貨款為247053.87元,並提供了2001年5月28日雙方共同簽署的對賬單一份,該證據已明確了以上主張,被告如要推翻上述事實,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據,而被告提供的金額為10萬元的銀行轉賬支票存根是2001年1月17日開具的,即該筆貨款的給付發生在對賬之前,故該證據雖證實了被告的支付行為,但無法證明對賬時遺漏了已支付的10萬元。在庭審中,被告代理人提出對該主張延期舉證,要求提供雙方的所有往來賬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則》)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第三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而被告既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供其他證據,又未在舉證期限內申請延長舉證期限。被告雖在庭審結束後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被告自行結算的貨款清單,但根據《證據規則》第四十一條對“新的證據”的理解為: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顯而易見,被告提供的證據又不屬新的證據,故法院只能認定被告對對賬單上遺漏了已支付的10萬元的主張缺乏相應的證據材料,該事實不予認定。
2.對於原告未開具增值税發票和完税證明部分貨款被告是否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拒絕支付貨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這就是合同法對先履行抗辯權的定義。結合本案,雙方的法律關係為代理出口合同關係,原告應負的義務為:原告按被告要求將出口的貨物送至指定的地點並通過商檢;被告應負的義務為:代理辦妥出口業務,從外商處收回貨款並將貨款按約支付給原告。本案中原告已按合同的約定履行完畢,而被告未及時將從外商處收回的貨款交付給原告。故被告不享有合同法上的先履行抗辯權。關於被告提出的原告應先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税務徵收系税務行政機關應履行的職責,如果原告收到貨款後拒不提供增值税發票和完税發票,被告完全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有關機關舉報,讓行政機關依法徵收。故本案中被告以原告未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和完税證明為由,提出先履行抗辯權而拒絕付款的法律依據不足,不能予以採信。

完税證明刑事案例

行為人不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給沒有完税證明的機動車予以註冊登記,使國家車輛購置税造成損失,構成翫忽職守罪
——林英某翫忽職守案

完税證明案例要旨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給沒有完税證明的機動車予以註冊登記,從而使國家車輛購置税造成損失,給國家税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構成翫忽職守罪。

完税證明案例簡介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林英某在任長白縣農業機械監理所所長期間,在機動車購置申請機動車註冊登記時,沒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登記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自2002年9月10日至2004年4月對沒有完税證明的460輛機動車予以註冊登記,從而使國家車輛購置税損失756704元,給國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檢察機關鑑於其自願認罪,認罪態度較好,建議法庭對被告人林英某免予刑事處罰。

完税證明案例解説

被告人林英某不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給沒有完税證明的機動車予以註冊登記,從而使國家車輛購置税造成損失,給國家税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其行為構成翫忽職守罪。鑑於其認罪態度好,犯罪情節輕微,有悔罪表現,可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公訴機關關於免予刑事處罰的建議和被告人林英健要求免予刑事處罰的意見予以採納,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完税證明相關詞條

增值税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