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税評估

(財政領域術語)

鎖定
納税評估是税務機關對納税人履行納税義務情況進行事中税務管理、提供納税服務的方式之一。通過實施納税評估發現徵收管理過程中的不足,強化管理監控功能,體現服務型政府的文明思想,寓服務於管理之中。以幫助納税人發現和糾正在履行納税義務過程中出現的錯漏,矯正納税人的納税意識和履行納税義務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文名
納税評估
定    義
税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比對分析
作用一
是防止虛假納税申報的有效手段
作用二
是一個納税服務過程

納税評估圖書內涵

根據國家税務總局出台的《納税評估管理辦法》的有關精神,納税評估是指税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比對分析的方法,對納税人和扣繳義務人納税申報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分析,通過税務函告、税務約談和實地調查等方法進行核實,從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斷,並採取進一步徵管措施的管理行為。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管理辦法中所指納税申報情況的真實準確性,集中體現為計税依據與應納税税額等關鍵數據指標的真實準確性。由於應納税額是由申報的計税依據乘以適用税率計算得出,所以關鍵數據指標是指納税人申報計税依據的真實準確性。由此可知,納税評估的核心不是對税收評估,而是對納税人申報税源的真實準確性進行評估。評估納税人税收經濟關係的合理性,不是指申報數據所反映的税收經濟關係合理性,而是申報應納税額與真實税源之間的相關合理性。所以,納税評估不是對納税人繳納税款的評估,而是對納税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收入和經濟效益的評估。
納税評估的對象為主管税務機關負責管理的所有納税人及其應納所有税種。但在實際工作中不會對所有納税人進行評估,而是有重點選擇部分納税人進行評估。正確地篩選納税評估對象,是優質高效開展納税評估的首要環節,通常應依據税收經濟關係的宏觀分析、行業税負規律特徵分析結果等數據,建立預警體系,確立重點評估對象,進而實施具體的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作用

1、納税評估是防止虛假納税申報的有效手段。納税評估的信息資料不僅包括税務機關內部採集的信息,還可以通過信息網絡,獲取其他經濟管理部門的外部信息。通過掌握税基和納税人的資金週轉情況,瞭解資金的來龍去脈,可以對納税申報進行監控。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2、納税評估可以通過信息反饋機制,解決徵收管理中“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納税評估處於税款徵收與税務稽查的中間環節,税款徵收與税務稽查的結果,可通過納税評估反饋到税務登記、發票管理、行政審批等各個徵管環節,既可保證税收徵管各個環節的協調統一,又可剖析問題,區分責任。
3、納税評估是一個納税服務過程。税務機關通過信息化手段,設置能夠了解和掌握納税人財務核算和相關經營情況的納税申報表,並結合審查賬簿報表,可以及時發現並糾正納税申報中的錯誤與偏差,幫助納税人提高納税申報質量;納税評估通過約談、舉證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納税人因主觀疏忽或對税法理解錯誤而產生的涉税問題,充分體現税務行政執法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4、為了及時調節國家經濟、體現產業政策,税收政策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一項成功的税收籌劃是對財税政策的及時更新獲取,以及多種税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利用税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長點。航天信息軟件可幫助企業進行税收籌劃樹立風險成本意識,分析各種可能導致的風險因素,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避免落入偷税、逃税負面陷阱,並從多方位對籌劃項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及企業綜合效益充分論證,關注税收政策變化和當地税務機關税收徵管特點、具體方法,從整體税負輕重角度應用財會知識進行實操,優化選擇標準是儘可能在税負較小情況下,實現企業整體利潤最大化。 [1] 

納税評估特點

1、納税評估一般在税務機關工作場所進行。納税評估的主體是主管税務機關,由評估專業人員具體實施。客體是納税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在實施納税評估時,一般僅限於税務機關內部,不對客體進行實地稽查。
2、納税評估的基礎信息資料來源廣泛。納税評估的信息資料主要來源於税務管理信息系統存儲的信息資料,包括税務登記、納税申報、行政審批、發票、財務核算等資料,以及從銀行、政府機關、行業協會等取得的外部信息數據。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3、納税評估側重的是事後評估。納税評估的工作環節一般在納税人、扣繳義務人按期繳納税款及辦理有關納税事項之後。
4、納税評估必須藉助於計算機技術和數理統計學等現代科學手段,對評估客體的各項涉税指標等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揭示其異常波動程度,作為評定納税人申報税款是否真實、準確的參照。
5、納税評估注重評估客體的陳述申辯。在實施評估過程中,由於納税評估的全面性與信息資料的侷限性之間存在差異,評估主體可以通過約談、提供納税資料的方式,要求評估客體陳述舉證,降低評估誤差,進而提高評估的準確性。

納税評估思路框架

納税評估分析的基本思路框架
理論上講,各税種都有其自身的計徵特點,相應地應有各自的納税評估特點。但實際操作過程中,考慮到税源的關聯性,沒有必要分税種進行納税評估,解剖相對複雜的增值税和企業所得税的計徵關係,可以理出納税評估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納税評估計徵特點

1.增值税計徵特點
增值税是為了避免重複徵税而以經濟活動中新創造的增加值為税基的課税税種。在這一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可以以不同的計徵方式實現這種課税理念。在我國則是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以銷項税額減進項税額的計徵方式實現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增值税應納税額 = 銷項税額 - 進項税額……………①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按這一公式計算,受不同納税人生產經營特點和税收徵管相關規定的影響,短期看,納税人有一百個理由可以形成零申報。如企業季節性生產一次大批量的購進原材料;認證期內專用發票的堆積並一次性抵扣;前期留抵税額的影響;出口產品免抵退税政策應抵税額的影響等。因此,單從當月的納税申報表很難給出申報合理與否的判斷,唯一的審核憑據就是增值税專用發票,通過認證即應抵扣。
但是,上述各種問題,除出口產品的影響外,其它幾種影響在企業長期運行過程中經平均化處理會減輕並消除影響,呈現出進項應小於銷項的這一普遍存在的客觀經濟規律。依據增值税的這種計徵特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增值税的分析或評估不能按月進行,但可以在較長時期的基礎上開展分析。考慮到增值税發票的認證期為3個月,分析期限最短也不能低於三個月。
2.企業所得税計徵特點
企業所得税是國家參與企業所得分配而課税的税種。在這一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我國企業所得税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税額 = 計税所得額 × 適用税率……………………②
企業計税所得額是在企業利潤的基礎上,按税收核算制度經過彙算清繳調整得出的,計算關係如下:
計税所得額=企業利潤總額+調整調整增加項-調整減少項……③
綜合上述兩個公式的計算關係看,影響企業有無税收的變量因素有四個,即企業利潤、調增項、調減項和適用税率。涉及到的政策因素有:(1)經濟類型政策,內外資企業的差別待遇;(2)地域政策,各種特區、開發區、西部地區的優惠差異;(3)規模政策,根據企業盈利規模水平分別適用18%、27%和33%的税率。此外,在徵收方式上,企業所得税的徵收是按期預繳,年度彙算清繳。
由此確定的税收經濟關係特點如下:(1)短期沒有税基。由於按季預繳,年度彙算清繳,所以短期內沒有調整,就沒有確定的税基,也就沒有明確的法定税收經濟關係;(2)以利潤作代表性税基。企業盈虧及互補的不確定性,使短期的税收經濟關係不能確定;(3)以收入作代表性税基。以收入作代表性税基實施定率或定額徵收,可再短期內建立確定的可參考的税收經濟關係。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從近些年各地彙算清繳實際操作的結果來看,調整項目佔企業利潤的比例很小,可以説決定企業有無税收的問題主要取決於企業利潤。受不同納税人生產經營特點和税收徵管相關規定的影響,短期看,納税人很容易做成零申報。如企業季節性的供銷關係;建築業的建築週期;企業所得税按期預繳,年終彙算清繳政策等。因此,單從當月或當季的納税申報表很難給出企業申報合理與否的判斷。但從年度看,所有季節性問題或一次性因素的問題都會在年度核算中均攤消除影響,呈現出“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為盈利”的這一普遍存在的客觀經濟規律。
3.計徵特點的啓示
從以上增值税和企業所得税的計徵特點分析可知,企業納税評估的分析不能按月或季參考短期申報數據進行,只能開展中長期分析,最好以年度為核算期間開展分析。

納税評估口徑差異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增值税應納税額的計算關係雖然是銷項税額減進項税額,但税基的實質內涵是增加值;企業所得税應納税額的計算關係雖然是計税所得額乘以適用税率,但其税基的實質內涵是企業利潤。不論增加值、利潤還是應税所得額,都存在一個會計核算與税收核算的口徑差異。由於會計核算是基礎,税收計徵關係是特性,研究兩種核算口徑上的差異性和關聯性,有兩點啓發可供建立評估分析體系時參考:一是利用指標間的邏輯關係進行分析;二是利用指標配比關係的規律性開展分析。由此可總結出企業納税評估的分析分析指標體系和基本思路:一是以會計核算為基礎,利用企業財務指標的邏輯關係建立評估分析指標體系;二是以客觀經濟規律為主導,利用財務指標的配比關係建立評估分析方法體系;三是充分認識指標口徑的差異性,看重綜合分析和規律分析,看重年度分析,看淡月份分析。

納税評估啓示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發達國家的税收徵管發展也證實了納税評估在現代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從國際範圍來看,税收管理水平與經濟發展程度呈正相關,即經濟越發達,税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越高。發達國家或地區多建立以納税評估為核心的税收管理制度,憑藉信息化手段,開展納税評估工作,為納税人普遍接受。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税收管理相當完備,建立了一套以計算機系統為依託的納税評估工作體系。以新加坡為例,該國是推行納税評估制度較為規範的國家,其納税評估工作有三個特點。一是納税評估分工較細。税務處理部負責發放評税表,處理各種郵件、文件和管理檔案;納税人服務部對個人當年申報情況進行評税;公司服務部對法人當年申報情況進行評税;納税人審計部對以往年度評税案件和有異議的評税案件進行復評;税務調查部對重大涉税案件進行調查。二是重視納税人的自查自糾,在評税工作中,都要先給納税人一個主動坦白的機會。三是評税管理工作主要依託計算機系統進行。借鑑國外先進經驗,開展納税評估,是我國與國際先進税收管理方法接軌的必然選擇。

納税評估解決方案

系統主體架構應根據國家税務總局金税工程(三期)的技術要求,系統採用基於J2EE的B/S/S三層架構。
從邏輯上看,整體架構包含三個層次:表示層、應用層、資源層,具體如下所示:
(1)表示層:通過內部跨業務應用系統的統一工作平台、統一權限管理,為系統用户提供集成的用户界面體驗,用户可以單點登錄進入其有權訪問的所有子系統。
(2)應用層:實現所有的業務邏輯。納税評估系統的核心業務邏輯是基於税務信息化整合後的數據進行分析,首先通過數據加工、採集,再根據評估指標建立評估指標因子、行業分析及模型,評估人員即可通過重點企業納税評估、行業納税評估、統計查詢等功能開展納税評估工作。
(3)數據層:提供數據資源的存儲、訪問、備份服務。數據倉庫作為納税評估系統的基礎數據平台,是資源層的重要組成部分。

納税評估產品功能

1、指標體系建立:實現指標錄入及維護管理,併為納税評估提供篩選標準和評估依據,支持中文自定義指標。
2、行業分析及模型建設:提供行業指標分析和模型新建,為後續行業評估和重點企業評估提供模型參考。
3、重點企業評估:通過採用指標篩選或指定方式確定疑點納税人,然後對每一個疑點納税人進行獨立實施評估的過程。
4、行業納税評估:採用指標對某一行業的納税户篩選,並對行業總體進行評估的過程。
5、查詢統計:實現對評估過程及評估結果數據的統計查詢。

納税評估產品優勢

1、統籌規劃,科學構架:站在税務管理的全局高度,搭建統一、開放、動態、高效的整體架構。
2、先進性:嚴格遵循税務總局金税三期技術規範,採用開放、標準、主流、成熟的系統平台,迭代開發。
3、指標體系構建:實現用户可見的、全中文的、靈活易用的指標創建,支持模型新建。
4、預警值設置:支持結合科學計算(方差、標準差、平均值)及手工維護指標預警值。
5、引進工作流引擎:實現評估流程的定義、運行、監控和管理,評估流程支持單人和小組的方式操作。

納税評估技術規格

產品設計理念:根據宏觀税收分析和行業税負監控結果以及相關數據設立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綜合運用各類對比分析方法,篩選評估對象;對所篩選出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作出定性和定量判斷;對評估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採取税務約談、調查核實、處理處罰、提出管理建議、移交稽查部門查處等方法進行處理;維護更新税源管理數據,為税收宏觀分析和行業税負監控提供基礎信息、外部門信息交互及國地税信息交互等。
軟件:
系統完全依託>需求框架開發。
本系統有較靈活的功能、較強操作性、可先使用後付款。讓您的工作零風險。可以與已經建立起來的樣板用户觀摩切磋。分佈在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
開發目的:
為税務人員解脱複雜的、重複的計算活動,梳理正確的評估思路。幫助評估人員找出疑點增加税收。
系統設計方向:
工具化、計算器化、存儲器化、靈活精巧、易操作。
版本分類:
標準版:不與徵管系統或CTAIS連接,實施簡單、方便安裝就可以使用,適應於區縣單位。
高級版:與徵管系統連接或CTAIS連接,需要二次開發,能夠自動獲取財務數據、申報數據。適用於市級、省級單位,需要二次開發。
系統特點:
1.支持量化指標,配比指標,感性指標三類的指標評估,這是本系統對評估三類的劃分,請參考説明書。
納税評估 納税評估
2,支持量化指標自定義,這樣評估人員可以根據本地的行業自己設計評估指標,比如:磚瓦窯門利潤率、餅乾設備利潤率。這種指標稱“土指標”或“特指標”。
比如:鈑金單台設備收入=@鈑金收入/@鈑金設備台數。注:符號”@”與後面的文字表示數據元素。
3, 指標計算表達公式支持中文,讓評估人員更直觀的瞭解到評估內容。
4,支持多重指標的計算(指標的表達公式中包含指標,這樣的指標為多重指標)。
比如:本期印花税税負變動係數=@本期印花税負擔率/@基期印花税負擔率
5,支持行業評估與重點户評估。
6,預警值支持三種方式:
6.1 科學計算法。根據標準差、離散係數、平均值,自動確定預警區間。
6.2上級機關發佈。可以由上級機關自定義預警區間。
6.3手工自定義。在評估中由評估人員人為的確定評估區間。
7, 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支持對數據的橫向分析、縱向分析、圖形分析。從而幫助評估人員對疑點做出準確的判斷。
8,系統採用企業ERP中的ABCD存貨計量方法。把要行業評估納税人,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
9,數據採集採用導入方式,高級版本支持財務數據自動採集。
10,系統包含了國家税務總局的14種納税評估文書,文書支持自定義。
11,評估工作支持單人操作,也可以支持多人操作。

納税評估問題

納税評估定位模糊

1.納税評估工作的定位不確切。納税評估工作主要表現形式為納税評估工作是通過資料分析、評估約談等方式查找税收問題,近似案頭的納税檢查(即在税務機關辦公室內進行納税檢查),其評估工作的目標和方法也是以查出問題的多少為發展方向。且為了與稽查工作區分,評估過程中一般不調取賬簿憑證,不到納税人的經營場所。方式上侷限於查對相關經營報表、計算相關經營數據、與企業核實相關疑點等。靜態的監督形式無法瞭解企業動態實際情況,其結果勢必出現難以全面查閲、掌握納税人的賬簿憑證和企業經營過程的原始記錄,只能發現一些表面問題或嫌疑問題,成效不明顯。上述評估方式是否可定位為管理式納税評估;另一種納税評估的工作方式類似於税務稽查,但手段及與實際稽查又不完全相同,即可不按稽查工作程序進行,只針對疑點問題核查相關賬簿憑證等,侷限於個人操作的較淺的核查狀態。同時,由於有效監控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納税評估工作在設計上存在一些不足,無法掌握外部相關信息,形成一些評估盲點。評估人員受相關因素約束,沒能全面發揮主動管理監控職能。而納税人大多也未把納税評估當作是一次自查整改機會。因此,對納税評估工作應進一步明確定位,即通過評估手段和調查手段,對納税人納税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管理和監控。

納税評估信息不稱

2.信息資料擁有量不對稱。無論採取何種納税評估工作方式,都離不開擁有翔實的數據資料源,納税評估過程中力求做到將評估對象的相關經營指標、實現税收指標、各指標的相關峯值等進行充分測算、比對、定量、定性分析,據以找準切入點。由此可見,缺乏足充的數據資料源,納税評估工作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現實中常常遇到因信息資料擁有量不對稱的窘境,如納税人報送的納税申報數據和財務數據、生產經營類信息、經營核算類信息以及其他諸如登記註冊類、銀行賬户及賬號、 價格類等相關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的涉税信息。而税收管理員就情況看,尚無有效渠道或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取龐雜的信息,也僅能對納税人已報送報表信息資料所反映的“税負”等表面問題問題有針對性評估,但由於信息資料源不完整或有可能錯誤,無法把問題完整地分析、查找出來,難免出現評估效率低,而且審核誤差大。只有充分掌握了上述各類信息並進行測算、比對以及綜合分析後,才能做出較為正確的評估分析和準確判斷。
納税評估税務稽查流程圖

納税評估業務素質

税收管理員整體業務素質不高。無論是從現實税收管理工作的客觀需要看,還是從税收徵管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看,對税收管理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需要造就綜合性、複合型的税收管理工作者,即既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懂得企業經營管理、經濟理論、財會技能等等,還要掌握税務管理、税收政策、税務稽查、統計分析等相關知識。從事税收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從原崗位技能分離明晰下的專管員制運行一定時期改革後演變過來的,這部分税收管理員的業務技能特點表現為技能的單一性較強,自身後續知識、技能的更新又跟不上納税評估工作所需技能要求,他們中的税收專業素質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評估人員對經營管理、經濟理論、税收管理、税務稽查、統計分析等知識面窄,技能單一。税收管理員隊伍中缺乏足夠的專門綜合性、符合型的人才在從事納税評估實踐過程中起到言傳身教的帶動作用,必然造成開展納税評估的思路不寬、方法不多,效率不高。有的只能完成一般意義上的看看錶、對對數、查查票等淺層次評估,無法收集、分析、評估深層次、代表性涉税問題,使納税評估工作效率和效益難以提高。

納税評估質量

1、要切實提高納税評估工作效率和效益,關鍵在人!只有堅持不懈地通過各種途徑、方式加強培訓教育、評估實務演練等,不斷提高税收管理員政治素養、各類相關知識、税收業務的提高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納税評估工作需要評估人員既精通税收業務知識、財會知識,又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要求評估人員能夠依據國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綜合知識和素質,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從多層面對税源狀況、納税行為進行細緻的案頭分析,逐步審定申報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並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由於需要評估人員進行約談或舉證確認,所以要求評估人員不但要了解企業經營特點,有過硬的業務水平,更要具有很強的職業敏感性和敏鋭的洞察力、一定的約談技巧。這對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由此可見,只有大量綜合素質較高的税收管理員從事評估工作才能促進評估工作的健康發展。為此,一要加強對納税評估人員的培訓,對評估工作涉及的税收業務、財務管理、計算機操作技能、各項評估應用指標的分析、與納税人的約談技巧等進行系統輪訓。二是適時組織開展評估工作經驗交流會、典型案例分析會,通過評估人員對評估方法、約談技巧、報表分析方法等進行交流總結,使納税評估人員的評估水平在實務演練中得以普遍提高。三要加強評估工作考核,鼓勵先進,帶動後進。通過系統的組織學習、培訓、交流、考核,進一步提高全體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評估質量實現穩步提升。
2、努力加快搭建納税評估信息平台步伐,建立充足的信息資料數據庫。隨着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加大了依法治税力度,促進了徵管質量的提高,為搭建納税評估信息平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由於徵管對象的多元化、複雜化,當前納税評估的難點集中體現在現金交易的擴大以及不開發票收入不入賬、做假賬、二套賬等情況時有發生,偷税隱蔽性越來越強。若能儘快將金融保險、海關、工商、民政、統計、審計等等與税務機關充分運用金税工程、CTAIS、納税評估等軟件搭建納税評估信息平台。對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分析、評估。能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難點問題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數據分析資料。因此,應該進一步拓展搭建納税評估信息系統平台的涵蓋面和數據量,為切實提高納税評估質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信息數據支撐。
納税評估金税工程系統示意圖
3.提高信息採集、信息整合、信息分析運用能力。一是要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相關單位或部門為建立和完善評估信息平台提供保障機制,同時還要通過完善法規、規章等法律形式,制定納税人必須提供的信息項目和具體要求,以確保評估信息的準確全面;二是依託計算機網絡,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質量,以多元化電子申報為切入點,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輸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三是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分散於CTAIS税收徵管系統、金税工程系統、進出口退税系統、生產企業免抵退系統和工商、銀行、地税等內部、外部系統的納税人的各種經濟信息進行整合,實現涉税信息共享;四是要不斷優化完善自身納税評估操作軟件,增強自動對比、計算功能實現快速、準確查找疑點問題。即根據每個不同行業,自行採集輸入有關設備的產出量、耗用原材料、電、煤、工資等指標以及產品的正常價格,取行業平均數,計算出應有的銷售收入和税負,對成本利潤率、毛利率、税負差異率、庫存變動幅度、應收應付賬款變化幅度等疑點數據自動篩查,找準被評估對象。
提高納税評估質量
在徵管改革逐步深入,税務內部分工越來越走向精細的今天,納税評估已成為税務管理機關對税源日常管理監控的一項正常、有效的手段。納税評估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税收徵管,規範納税評估程序,及時發現和處理納税申報過程中的錯誤和異常申報現象,提高納税申報質量,有效堵塞税收漏洞,增進税企交流,提高地税機關管理服務水平,是一項國際通行的管理制度,大部分國家都已建立納税評估體系和納税評估模型。納税評估作為申報徵收和税務稽查之間的聯繫紐帶,是徵收與稽查的結合點,是構成税務稽查體系的基礎。一方面,納税評估經過評估分析,發現疑點,直接為税務稽查提供案源,不僅可以使稽查選案環節避免隨意和盲目,而且可以使稽查的實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另一方面,納税評估有利於税務稽查內部的專業化分工並對稽查實施產生制約,有利於發揮税務稽查規範納税行為、完善税收徵管、形成法制威懾、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務稽查整體效能的作用。同時也更符號優化經濟環境的理念。
納税評估體系存在的問題
由於納税評估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在從事納税評估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解決,納税評估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納税評估體系還需不斷完善,主要問題表現在:
(一)納税評估信息量嚴重不足,納税評估工作還處於閉門造車階段。
評估資料信息的完整真實直接影響着評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納税評估工作的基礎是納税人信息、資料的採集、整理及分析,它是一項整體工作,是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同時輔以信息化建設在技術手段上提供足夠的支持。從事納税評估依賴的信息僅來源於納税人申報信息,由於種種原因,納税人提供的信息數據質量不高,資料不全,相關信息不足,使納税評估以財務税收分析為基礎所必須的龐大數據源和其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信息量少,準確性低,評估指標參考價值不大,評估工作質量不高,使評估工作開展困難重重。
(二)納税評估缺乏統一標準,存在各自為戰現象。
什麼樣的企業需要評估?評估的標準是什麼?評估的方法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都尚未明確,評估分析指標體系還沒有建立,納税評估工作還處於各自為戰狀態,使評估工作質量參差不齊。
(三)個別幹部對納税評估工作認識不夠,納税評估人員素質還不能適應評估工作要求。
納税評估是涉税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的一項綜合性、系統性、複雜性的業務工作,要求幹部具備豐富的業務知識、專業技能、財會知識、計算機操作和綜合判斷能力。而一些幹部對納税評估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將納税評估工作流於形式,同時納税評估人員素質還不能適應評估工作要求,評估工作還停留在表層上,評估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納税評估監督機制不夠完善。
1、一些基層單位由於人員配備不足,而工作任務較重,沒有實行納税評估複評制度,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
2、由於納税評估的質量難以量化考核,經評估過的納税人的實際狀況到底怎樣,除了直接參與評估的人員,其他人很難搞清,這就使得確定評估税款的偷税與否,以及應補税款的多少上難以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逐一考核認定。
改善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應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構建科學的納税評估體系,規範納税評估工作,促進税務稽查工作質量的提高。
(一)制定納税評估工作規範性文件,統一政策,規範納税評估工作的運行。
納税評估工商登記信息庫
應儘快以文件的形式對納税評估的概念、評估範圍、內容、崗位責任、執法方式、工作規程等加以明確。研究制定科學的納税評估方法體系和指標體系,合理確定工作程序和文書檔案管理,提高評估工作的可操作性,使納税評估工作有章可循,徹底扭轉現階段評估工作的被動局面。
(二)規範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資料庫。
企業信息資料取得、資源共享存在一定難度,必須要通過信息化技術建立納税户信息共享系統,規範信息化建設。如內部應建立包括非正常户數據庫、吊銷户庫、納税人不良信息庫等,外部要通過溝通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建立並維護外部信息庫,如工商登記信息庫、國税信息庫、勞動及社會保障局信息庫、房地局信息庫、行業管理信息庫、社會公共信息庫以及透過媒體、互聯網等途徑收集與納税人有關的各種信息等,建立以預測評估、監測評估、稽核評估、評估披露為主要內容的企業信息平台和納税評估工作系統,形成一定的陣容和覆蓋規模,實現徵收與稽查之間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

納税評估矛盾

我國納税評估與《徵管法》的矛盾
按《辦法》規定,納税評估對疑點問題的處理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對納税評估中發現的計算和填寫錯誤、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税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可提請納税人自行改正。第二種方式,是發現納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繳欠税、騙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處的税收違法行為嫌疑的,要移交税務稽查部門處理。但在實際執行中,是自查補税還是移送稽查處理沒有明確依據。
對於第一種處理方式,因為納税評估是案頭審計,一般不進行實地檢查,就無法對納税人少繳或不繳税款的行為進行準確定性。雖然補繳了税款,但納税人的行為究竟是一般性問題還是有違法嫌疑,沒有使人信服的證據。這裏面很可能有偷税行為,通過納税評估補繳了税款,就逃避了税收法律責任,沒有受到處罰。這裏有幾個例子能説明這個問題。1、《中國税務》2007年第3期記載,山東省臨沂市某縣一家酒廠2005年申報消費税94萬元,申報增值税為零,國税部門將其列入重點評估調查對象,根據掌握的企業財務及税收信息數據,採取約談自查,促使企業補償税款近2000萬元。2、山東省國税局2006年開展宏觀税負調查分析,共查補税款60多億元,其中,僅通過約談一項,企業自查補繳税款佔查補税款總額的60%。3、我省某市國税局2006年共對2182户納税人開展納税評估,發現有問題461户,其中只有41户向移交稽查處理,移交稽查比例只有8.9%。2007年上半年累計納税評估企業1008户,評估有問題自查補税企業371户,移交稽查企業7 户。移交稽查企業只佔到有問題的1.8%。
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國現行税收法律對税收違法行為都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就是要求相關責任人的承擔税收違法的法律後果。但在納税評估辦法中,由於未能查證不繳或少繳税款行為,所以不能定性,依法追究違法責任成了一句空話。納税評估的對疑點問題的處理方法不符合現行《徵管法》的立法精神,不僅損害了税法的嚴肅性,也增加了税務人員的執法風險。如果把疑點問題都移送稽查環節查證後再處理,可以準確定性,但那樣就不能發揮納税評估低對抗性、高效率的優勢。
雖然《辦法》第22條作了限制性規定,“納税評估分析報告和納税評估工作底稿是税務機關內部資料,不發納税人,不作為行政複議和訴訟依據。”即納税評估不是一種税務行政執法行為,只是税務機關一個內部工作管理規定,是税務機關的一種內部審計行為,對納税人沒有税收執法行為的約束力。雖然有關述規定,但還是不能改變納税評估的實際操作過程。納税評估工作處於實際操作與立法精神相背離的尷尬處境。

納税評估改革

確立納税評估核心地位的改革
從税收徵管的現實目的,及管理、稽查、評估的特點來分析,確立納税評估在税收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對於提高我國税收徵管水平十分必要。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納税評估工作效率高、準確性高、成本低的優勢,大幅度提高税收徵收率。
確立納税評估在我國税收徵管中的核心地位,必須從税收法律、徵管機構、計算機網絡方面進行相應改革。
(一)明確納税評估在税收徵管中的法律地位。將納税評估作為税收管理的一個階段,與税務管理、税款徵收、税務檢查並列,作為税款徵收與税務檢查之間的一個聯結過程。這樣將改變納税評估作為税務機關內部管理手段的狀況,使納税評估工作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這是確立納税評估核心地位的充分條件。納税評估在徵管中的核心地位,必將導致我國税收徵管模式的改變,那就是:“以納税人主動申報納税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以納税評估為核心,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
(二)設置專門的納税評估機構。我國除了青島、大連等少數地區建立了專門的納税評估機構,大部分地區納税評估職能還是由業務部門分頭承擔。確立納税評估的核心地位必須建立專門的納税評估機構。評估機構的主要職責是:1、根據宏觀税收分析和行業税負監控結果以及相關數據設立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2、綜合運用各類對比分析方法篩選評估對象;3、對所篩選出的異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4、對評估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採取税務約談、調查核實、處理處罰、提出管理建議、移交稽查部門查處等方法進行處理;5、維護更新税源管理數據,為税收宏觀分析和行業税負監控提供基礎信息等。納税評估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係是:通過分析查找税源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督促納税人提高申報準確率,為税務稽查提供有效案源。隨着納税評估在税收徵管中的核心地位的確立,納税評估機構從職能、人員素質及數量都要在税務機關中處於突出地位。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税務機構80%的人員在從事納税評估工作。
(三)建立税收信息評估計算機網絡。拓寬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質量。1、從橫向縱向拓寬納税評估的信息渠道:加強信息的橫向聯繫,與地税、銀行、海關、審計、水電供應、外貿等部門密切聯繫達到數據共享,同時應象稽查一樣以法律的方式取得數據,保證分析數據來源準確性;完善信息縱向聯繫,在税務機關上下級之間以及內部的徵收、管理、稽查各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與公開,建立內部信息共享的“税務數據庫”。2、依託計算機網絡,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質量。以多元化電子申報為切入點,加強評估所需信息的電子轉換能力,減少人工輸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重視信息的管理和應用,集中人力、物力、技術,改變信息處理各自為戰的分散局面,實現信息處理的集中加工與廣泛共享,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3、完善納税評估分析指標體系,建立市場調查部門,對不同行業及不同規模以及不同的營運方式分門別類地進行調查,區分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生產能力、不同經營方式、不同登記註冊類型,豐富完善科學的指標分析體系,並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和税收徵管的發展變化,不斷地進行更新完善,做到與時俱進。做到評估結果有根有據,有説服力,能讓納税人心服口服。4、加快研發納税評估的專業應用軟件,充實軟件的評估分析內容,提升納税評估的智能化程度,並與金税工程、税收徵管軟件等税收管理軟件緊密結合,有些地區已建立起納税預警系統,應進一步完善預警系統,提高其準確性,提示出轄區內申報異常企業。

納税評估圖書

房地產評估 房地產評估
書 名: 納税評估作 者:馬海濤,白彥鋒
出版時間: 2010-6-1
開本: 16開
定價: 33.00元 [2] 

納税評估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重點介紹納税評估的基礎理論,具體包括納税評估的基本概念、納税評估的基本流程、納税評估方法和模型、納税評估的分析指標和納税評估的質量控制等;第二部分為分税種的納税評估,其中既包括我國現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種,也包括未來我國税制改革中可能推出的新税種;既包括納税評估的基本理論,也融入了相關的案例分析;既重點分析了我國現行税制中的納税評估,也對國外納税評估的開展情況做了有針對性的介紹。

納税評估目錄

第一章 納税評估概述
第一節 納税評估的概念
第二節 納税評估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國外納税評估簡介
第四節 我國納税評估的探索與發展
第五節 納税評估的組織體系和素質要求
第二章 税收分析與納税評估
第一節 税收經濟關係:宏觀與微觀
第二節 中國税收增長超經濟增長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納税評估的基本流程
第一節 確定評估對象
第二節 疑點問題分析
第三節 約談舉證
第四節 實地調查
第五節 評估處理
第四章 納税評估方法與模型
第一節 評估對象的選擇方法與模型
第二節 納税評估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納税評估的主要分析指標
第一節 納税評估分析指標的概念
第二節 納税人整體經營隋況評價指標與應用分析
第三節 通用指標與配比關係
第六章 納税評估的質量控制
第一節 納税評估質量控制概述
第二節 納税評估的質量控制體系
第三節 平衡記分卡與納税評估的質量控制
第七章 增值税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增值税概況
第二節 增值税評估指標與分析方法
第三節增值税一般納税人專用評估指標
第四節 同業税負分析在增值税納税評估中的應用
第五節 某植物油加工有限公司納税評估案例分析
第八章 消費税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消費税概況
第二節 消費税納税評估的指標與方法
第三節 消費税納税評估案例分析
第九章營業税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營業税概況
第二節 營業税評估指標與應用分析
第十章 企業所得税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税概況
第二節 企業所得税評估分析指標及其運用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税納税評估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個人所得税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税概況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税評估指標
第三節 我國企業所得税的改革與個人所得税中的納税評估
第十二章 現行税制中其他税種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城市維護建設税的納税評估
第二節資源税的納税評估
第三節 印花税的納税評估
第四節房產税和城鎮土地使用税的納税評估
第十三章 基於企業會計賬務盤查的納税評估
第一節 基於企業會計賬務盤查的流轉税納税評估
第二節 基於企業會計賬務盤查的所得税納税評估
第十四章 未來新税種的納税評估展望
第一節 物業税的納税評估
第二節遺產税的納税評估
附錄1 納税評估管理辦法(試行)
附錄2 納税評估工作規程(試行)
主要參考文獻

納税評估最新教材

序號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定價
出版時間
税收風險評估
納税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 [3] 
(地税版)
中國市場出版社
胡俊坤
60
2014.04
税收風險管理與模型應用 [4] 
(税務系統專用)
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
李小平
55
2012.08
納税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 [5]  (國税版)
中國市場出版社
河北省税務學院
50
2014.04
税源專業化管理操作實務與案例分析 [6]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湖南税院 劉慧平
60
2014.05

納税評估程序方法

納税評估常的基本程序與常用的技術方法如下:
1.通過宏觀分析與税收徵管海量數據的測算,總結納税人税收經濟關係的規律特徵,設置相應的預警標準建立預警體系,通過預警體系篩選重點納税評估對象;
2.對納税評估對象申報納税資料進行案頭的初步審核比對,以確定進一步評估分析的方向和重點;
3.通過橫向數據對比分析、縱向數據規律分析和數據指標邏輯關係的相關合理性分析,推斷和確認納税人申報數據的真實性和疑點問題,估算納税人的潛在的生產經營收入,推斷納税人的實際納税能力;
4.就評估出的問題、疑點和推斷的納税能力,與納税人進行約談。 納税人如能認可接受評估結果,按評估税源情況查補税款;納税人如不能接受評估結果,將評估資料轉稽查部門立案稽查。
參考資料
  • 1.    納税評估  .中國企業培訓網[引用日期2012-08-17]
  • 2.    納税評估  .豆瓣[引用日期2017-04-26]
  • 3.    胡俊坤.納税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地税版: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年4月
  • 4.    李小平.税收風險管理與模型應用: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8月
  • 5.    錢麗君.納税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國税版):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年04月
  • 6.    劉慧平.税源專業化管理操作實務與案例分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