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虛

鎖定
陽虛中醫術語。指機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温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徵象。常見的有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陽虛主證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
中醫病名
陽虛
外文名
yang deficiency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病因
先天不足,房事不節,腎氣虧損等所致
常見症狀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等

陽虛病因病機

先天不足,稟賦虛弱;房室不節,腎氣虧損;勞倦過度,耗損正氣,形氣受傷;七情過極,損傷臟腑,久而不復;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不能化生精微,氣血虧虛,內不能和調於五髒,外不能灑陳於六腑,漸至表裏俱虛;起居失常,勞逸失度,損神傷形,耗氣傷血外感六淫,遷延失治,表邪入裏,損傷臟腑,久則正氣耗傷,久而不復;大病之後,失於調養。總不外先天與後天兩方面因素。

陽虛臨牀表現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這是陽虛最主要的症狀。陽氣猶如自然界的太陽,陽氣不足,則內環境就會處於一種“寒冷”的狀態。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夾雜未消化食物。古人對此現象的產生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飯,胃就好似煮飯的鍋具,而陽氣就好比是煮飯的火,沒有“火”,米就無法煮成“飯”。所以當陽氣不足時,進入胃中的食物也就無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從腸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陽氣不足,細胞的生命活動衰退,所以表現為萎靡懶動。
4.舌淡而胖,或有齒痕
體內水分的消耗與代謝,取決於陽氣的蒸騰作用。如果陽氣衰微,對水液蒸騰消耗不足,則多餘水分蓄積體內,導致舌體胖大。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而出現齒痕。
5.脈象沉細
陽氣不足,不能鼓動脈管,所以脈象沉細無力。

陽虛臨牀辨證

除陽虛的一般證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舌淡而胖,或有齒痕;脈象沉細外,特定臟器兼證可供辨別。
兼見心悸、心慌、怔仲有空虛感,心胸憋悶或疼痛暴作,失眠多夢,心神不寧。心悸惕然而動,心胸憋悶心痛,氣短息促,自汗乏力,面色晄白,唇色紫暗,苔白滑,脈細弱或沉細遲或結代等。
兼見頭暈目眩,兩脅不舒,女子乳房脹痛,少腹冷痛,月經不調或崩漏,男子陽痿,懈怠疲勞,憂鬱膽怯,情緒抑鬱。口唇發青,脈沉遲無力。
脾陽虛是陽虛中最常見的類型。兼見食慾不振,噁心呃逆,乾嘔,大便稀溏,噯腐吞酸。常有腹痛腹脹之感,喜温喜按;常四肢不温,面白不華或虛浮,口淡不渴。
俗稱命門火衰,兼見腰膝痠軟小便頻數清長、夜間多尿癃閉不通,陽痿早泄,女性月經減少、宮寒不孕性功能衰退。脈沉遲。
5.肺陽虛
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低懶言,咯吐涎沫,質清稀量多,痰如白沫。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受風寒,或稍作勞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平素神疲乏力,短氣不足以息,苔白滑潤,脈遲緩或虛弱。

陽虛辨證施治

證候:汗出肢冷,面色浮紅,脈虛數或浮大無根。
治則斂汗、潛陽,扶正固脱。
主方:參附龍牡湯加味。方藥:炙黨蔘(或紅參)、附片、炙黃芪、煅龍骨、煅牡蠣、山萸肉、肉桂。
喘急不能卧者加黑錫丹、蛤蚧粉,以益元補腎,攝納腎氣。若兼見心氣貫脈不勻,脈見結代者重用炙甘草、桂枝、麥冬、苦蔘等。
2.心陽暴脱
證候:口腔潰瘍自汗,畏寒肢冷,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則:益氣健脾,温中散寒固表。
主方:芪附湯加味。方藥:炙黃芪、熟附片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山萸肉。
若見陰傷,證見舌質偏紅,脈細數無力加玉竹、天冬、太子參以養陰生津。若兼見胸部悶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氣舒胸。若兼見痰濁阻滯,胸滿悶痛、舌苔膩濁加陳皮、枳殼、膽星、佛手以理氣化濕,疏暢氣機。若兼見心胸疼痛劇烈者加丹蔘、藏紅花、鬱金、三七或用冠心蘇台丸1粒等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證候:年老久病及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滑精者,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治則:温補腎陽,填精止遺。
主方:右歸丸。方藥:熟地、菟絲子、當歸、山藥、枸杞、杜仲、山茱萸、鹿角膠、肉桂、熟附子。
陽痿,遺精、滑精,遺尿,不育者,加仙靈脾、金櫻子、陽起石、煅龍牡、海狗腎崩漏宮寒不孕者加淫羊藿、黃芪、續斷炮姜炭、紫河車、龜板
4.陽虛喘促、水腫
證候:腎虛水腫,腰膝痠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治則:温補腎陽,化氣行水
主方:金匱腎氣丸
方藥: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肉桂、熟附子。
水腫而尿少者,加車前子白茅根益母草、牛膝。喘促日久,動則加劇,加人蔘、五味子、補骨脂、淫羊藿、胡桃肉。
5.肝陽不足,陰血虧虛
證候:頭暈眼花,耳鳴,目幹畏光,急躁易怒等。
治則:暖肝補虛。
主方:温陽補肝湯加減。方藥:黃芪、黨蔘、肉桂、白芍、肉蓯蓉、巴戟天、葫蘆巴、杜仲。
若畏寒肢冷,巔頂陣痛者,加吳茱萸、生薑;若面色慘白,口唇發青,加川芎、人蔘;若婦人經閉,脅肋少腹寒痛,宮寒不孕,帶下清冷,崩漏,加川芎、香附、法半夏
6.肝腎陽虛
證候:腰痠腿軟,肢體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頻數,舌質淡胖,尺脈沉細;及痰飲喘咳,水腫腳氣,消渴久泄。治則:温補腎氣。主方:腎氣丸加味。方藥:附片、肉桂、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茯苓、丹皮、烏藥、沉香、小茴香
若陽痿囊冷陰濕,下肢不温者,加鹿茸、菟絲子;肝陽虛,精寒腎冷,滑精無夢者,加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