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口淡

鎖定
病症名。指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內淡而無味,常伴有不思飲食。
中文名
口淡
出    處
《景嶽全書·雜證謨》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口淡概念

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內淡而無味,常伴有不思飲食。

口淡解讀

口淡是指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內淡而無味,常伴有不思飲食。見《景嶽全書·雜證謨》。又名口淡無味。一般皆有納谷不香,食慾不振等症狀。前人又稱本症為“口不知味”。

口淡中醫應用

口淡一、病因病機

1、脾胃虛弱
飲食失節、大吐大瀉、久病失養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氣虛憊,運化轉輸失職,不欲飲食,口淡無味。
2、濕阻中焦
外濕入侵脾胃,或因飲食所傷,脾運不健,濕濁內生,濕阻中焦,故口淡黏膩無味。

口淡二、分型論治

1、脾胃虛弱
臨牀表現: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飲食,神疲短氣乏力,脘痞腹脹,便溏,舌淡苔薄,脈緩弱。
治法:益氣健脾和胃。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藿香、蔻仁、谷麥芽等。
2、濕阻中焦
臨牀表現:口淡粘膩,飲食無味,納呆,胸脘痞悶,噁心嘔吐,便溏,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治法:芳香闢濁,化濕醒脾。
方藥:藿樸夏苓湯、三仁湯等。

口淡三、調護

口淡之人常因脾胃虛弱及濕阻中焦引起,因此在平素飲食上應注意少食生冷之品以防損傷脾胃,助濕。
[1-2]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 2.    屠佑堂.《中醫實用診療大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