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

鎖定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是2009年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世綸。本書根據著名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的講課錄音及筆記整理而成,共32章,強調了傷寒雜病論獨特的中醫理論體系。 [1] 
中文名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
作    者
馮世綸
出版時間
2009年
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
9787509122051
定    價
78 元
開    本
32 開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內容簡介

該書分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痙濕暍病脈證並治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瘧病脈證並治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肺瘻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奔豚氣病脈證並治、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等32章。
胡老一生於生活淡泊名利,於學術精益求精,於患家盡心盡責,於弟子子女嚴格要求,其堅毅質樸於師長處每多聞及。今聞其聲,亦想見其為人,如身臨其境,親奉先生之教,雖未若狂,實亦欣喜至極。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講述《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醫學特點,強調它是有別於《內經》而成獨特的中醫理論體系。分上下兩篇,上篇講解《傷寒論》原文,下篇講解《金匱要略》原文,其特點是以八綱釋六經及方證,並結合臨牀解讀,易於理解和應用。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編輯推薦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深受讀者厚愛,已三次印刷。廣大中醫愛好者,對胡希恕先生的經方研究成果、學術特點有了初步瞭解,不少人已應用於臨牀小試牛刀,即拍案稱奇,對中醫經方的繼承和弘揚充滿自信。
後世多以經解經,終不得其解。胡希恕先生研究《傷寒》,所以能取世人注目成就.沒有什麼訣竅,是因重視原文分析、重視前後條文聯繫分析,“始終理會仲景書”,同時重視密切聯繫臨牀,並重視文獻考證及各注家見解,從而總結出《傷寒》的基本理論基於八綱,由八綱發展成六經辨證,因而果斷提出:“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係”。
本此再版,附胡希恕先生講課光盤,讀者有幸可以聆聽胡希恕先生最後一次系統講解《傷寒雜病論》的珍貴錄音資料。需要再次説明的是,《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一書,是以胡希恕先生講課錄音為主,並參考胡希恕先生遺留筆記整理完成的。再版除改正一些遺誤外,還加入胡希恕先生特着筆墨、修改再三、對經方理論有重大影響的筆記內容。體現了其一生研究心血。再版冀能有益於廣大讀者解讀六經實質及方證。
中醫辨證論治是於患病機體一般的規律反應的基礎上,適應整體、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仲景書本與《內經》無關,《傷寒》的六經來自八綱。
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目錄

緒論
一、論《傷寒論》的獨特理論體系
二、論食水瘀血致病
三、論脈診
四、論六經與八綱
五、論治則
六、論方證
七、論辨證施治實質
第1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1條-第30條)
桂枝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越脾一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四逆湯
第2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31條-第27條)
葛根湯
麻黃湯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
五苓散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
真武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抵當湯
抵當丸
第3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128條-第178條)
大陷胸丸
文蛤散
三物白散(桔梗白散)
十棗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瓜蒂散
黃芩湯
黃連湯
去桂加白朮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湯
太陽病小結
第4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179條-第262條)
豬苓湯
蜜煎導
土瓜根導
豬膽汁導
梔子櫱皮湯
陽明病小結
第5章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263條-第272條)
少陽病小結
三陽篇總結
第6章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273條-第280條)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大黃湯
太陰病小結
第7章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281條-第325條)
第8章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326條-第381條)
第9章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382條-第391條)
第10章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392條-第398條)
下篇講解《金匱要略》
第11章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第12章痙濕暍病脈證並治
第13章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
第14章瘧病脈證並治
第15章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
第16章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第17章肺瘻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
第18章奔豚氣病脈證並治
第19章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
第20章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
第21章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
第22章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第23章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
第24章水氣病脈證並治
第25章黃疸病脈證並治
第26章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
第28章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
第29章趺厥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並治
第30章婦女妊娠病脈證並治
第31章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
第32章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作者簡介

馮世綸
主任醫師、教授。1938年出生於河北晉州。1965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先後任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衞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一直從事中醫臨牀、教學、科研工作,先後師承於董建華、趙紹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醫,專注於經方研究。整理總結了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對經方研究成果,並考證了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發表《傷寒雜病論》溯源、《傷寒雜病論》與《漢墓馬王堆醫書》與《內經》等論文,出版《經方傳真》、《經方傳燈》、《中國湯液經方》,《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等書。在繼承胡希恕先生六經實質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厥陰病的概念,明確了厥陰病、少陽病方證;在繼承胡希恕先生以方類證、以病位類證的基礎上,探討了六經類證.撰寫《解讀張仲景醫學》、《胡希恕病位類方解》等書。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