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薑附子湯

鎖定
乾薑附子湯,是一道藥膳,主要製作材料為乾薑、附子,是治療傷寒下之後,復發汗等症狀。
中文名
乾薑附子湯
分    類
藥膳
主要食材
乾薑,附子

目錄

乾薑附子湯來源

傷寒論》。

乾薑附子湯組成

乾薑一兩,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乾薑附子湯用法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頓服。

乾薑附子湯主治

傷寒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乾薑附子湯方義

乾薑、附子,皆大辛大熱之品,煮後一次服下,意在急救腎陽於暴衰。不用甘草,是為避其甘緩,影響急救效果。但藥後陽氣稍復,則當用四逆湯等鞏固療效。如果繼續用姜、附純辛温之劑,則恐藥力猛烈而短暫,難以使療效持續,這也是本方只服一次的原因之一。
有人觀測乾薑附子湯和四逆湯對離體蛙心搏動頻率和搏動幅度的影響,乾薑附子湯可以迅速地使離體蛙心搏動頻率加快,波動幅度增強,但藥效持續時間不長,而且隨後伴有心力衰竭的現象;用四逆湯後,出現效應的時間明顯後延,使蛙心的搏動頻率增快、搏動幅度增強的強烈程度都弱於乾薑附子湯,但藥效持續時間較久,而且隨後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現象。兩方在藥物組成上的差別就是前者無炙甘草,後者有炙甘草。由此可以詮釋甘緩藥物配人方劑中的作用是:①使整個方劑的作用和緩。②使全方的藥效持續時間延長。③使全方藥物出現效應的時間後延。④不過多消耗人體的正氣,也就是有保護正氣的作用。因此如果證情較急,為了急救,就不要用甘緩的藥物,但急救之後的繼續治療,就應當配用甘緩藥物,以鞏固療效。
現代臨牀臨牀應用本方多有加味,對一般的慢性疾患,很少只用姜、附純辛熱單刀直入的。臨牀應用範圍與四逆湯一類相同。 [1] 
傷寒全生集》卷二:乾薑附子湯
處方 乾薑、附子、人蔘、白朮、甘草。
功能主治 陰症發躁,及發汗或下之後,晝日不眠,夜安靜,脈來沉細。
用法用量 加生薑,水煎服。
摘錄 《傷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乾薑附子湯
處方乾薑8兩,附子8兩,桂心4兩,麻黃4兩,芎3兩。
功能主治 心虛寒風,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湯”。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方下雖言心虛,而實少火氣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乾薑附子湯峻補命門之陽;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陰腎氣有權,則麻黃得以振發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風,又能和血。
摘錄 《千金》卷八
參考資料
  • 1.    郝萬山.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第一輯)·郝萬山傷寒論講稿: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01-01 :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