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人護理

鎖定
老人護理即是診斷和處理老人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比如老人心理健康、各種疾病的護理。
中文名
老人護理
外文名
Care of the elderly
舉例1
心理健康護理
舉例2
疾病護理

老人護理簡述

心理問題
時下,老年人保健主要是藥物、健身,很少有人考慮心理健康問題。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由於長期缺乏與人溝通,易產生孤獨、自尊感不強和老而無用的感覺,牢騷越多越影響心理健康,也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1、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條標準
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益於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才算是健康呢?以下是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2)充分地瞭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過多的空閒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繫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係中,有正性積極的關係,也有負性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泄,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理醫生對老太太説:“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2、善待古怪的老人
生活中常有這樣一些老人:在到達一定年齡段或生活中發生了某種變故之後,他們的脾氣和行事的方法變得“古怪”起來,有的開始脾氣暴躁、性情孤癖、固執;有的則愛在晚輩而前終日念念叨叨,指責晚輩的這不行那不是,愛替小輩們瞎操心。部分做晚輩的不明白老人為何突然會這般“討厭”,忍無可忍時,便喜歡跟老人頂撞慪氣,甚至在人前駁老人的面子,結果使老人由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或傷心不已,或怒不可遏。凡此各種都不利於老人身心的健康。
老人開始變得“古怪”,這並不是他們要存心招人討厭,而是由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人至暮年,機體各部分都開始明顯地呈現出老化的跡象,有些老人還不得不終日忍受着病痛,這使他們的脾氣無可避免地要變得暴躁一些,有些老人看到和自己相處了幾十年的同志,友人中不斷有人辭世,也不禁會想起自己在人世間的日子已十分地有限,這時再看到兒女在生活上尚不能自立,或比較幼稚的一面,當然也就會替他們感到着急和擔憂。部分老人開始變得孤僻和消沉,則是因為自己的來日無多而想到了人生的苦短,和做人的“沒意思”。膝下的兒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對老人多一分關心和體諒,反而對其有所嫌棄,就會給老人悲涼的心境多澆上一盆冷水,讓他加倍地感覺到生活的殘酷。所以説對“古怪”的老人加以體諒和善待,這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古怪”的老人,晚輩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在心理和情感上也要給予必要的撫慰。要陪老人多拉家常,多散心,並要注意多尊敬老人,千萬不可隨意批評和頂撞,為了養育兒女,父母的一生經歷了數不清的艱辛,當他們人至暮年時,別説所表現出來的“古怪”是有情可原的,就是確有無理取鬧、耍小孩子脾氣之處,做晚輩的也應多加忍讓,而不可在老人面前造次。
3、如何克服退休的孤獨感
退休是人生歷程中的重大轉折之一,從正式離退休那天開始,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繁忙緊張的工作第一線退下來,生活節奏、工作節奏都突然變得鬆弛緩慢起來,本來天天見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遠不見,天天經過的街道馬路也不常經過了,無所適從和孤獨感的心理情緒會強烈地衝擊,使其感到難以適應。
首先,應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老年價值觀,長壽的老人大多是樂觀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事做,培養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如:寫字作畫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於忘卻孤獨寂寞;種花養鳥須投入時間與精力,花要肥、鳥要食、須去購買與備置;種花養鳥有一套技術方法,鑽進去需要一番忙碌,花香宜人鳥鳴解悶,可以幫助老人擺脱煩惱、驅除孤寂。
其它如參加集體文藝活動、跳舞、打太極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老人在羣體內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獨感。
4、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點,解決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對穩定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健康長壽有很重要的意義。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
健康需求 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子女的孝順,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鄰居關係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靜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些老年人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子女、兒孫都來了,亂哄哄地度過一天,對老年人來説,這樣的星期天是“苦惱的星期天”。
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於年老後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尊敬需求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願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鬱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求偶需求 老年人喪偶後生活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之計,所以子女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老人護理疾病護理

1、老人腹瀉莫禁食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抵抗力降低,夏秋季容易患腸道疾病引起腹瀉,如急性腸炎急性菌痢等。傳統觀點認為,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爛,應當讓腸道“空一空”,休息1~2天,這時禁食可減輕胃腸負擔。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人在腹瀉時,會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會導致人體能量不足,需要分解肝糖元、脂肪、蛋白質來維持血糖濃度。老年人營養不良比較普遍,臨牀統計資料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中,20%左右患有營養不良;70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營養不良的人沒有足夠的糖、蛋白質、脂肪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來維持血糖濃度,當血糖低於每升3毫摩爾時,病人就會出現出虛汗、心悸、乏力、頭昏、面色蒼白、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應,有的甚至還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此外,腹瀉時禁食還會引起體內營養素缺乏,延緩腸道病變的修復,從而減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 腹瀉時不但不能禁食,還應適當補充一些營養豐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雞蛋麪糊、豆漿、細麪條、豆腐腦、大米蓮子粥、小米粥等,並應做到少食多餐、細嚼慢嚥,以利營養素被機體消化吸收。老人腹瀉時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因此,還應鼓勵病人多喝淡鹽開水、菜湯、米湯等,以補充損失的水分和無機鹽,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促進早日康復。
2、老人謹防冬夜抽筋
一些體弱的老人常在夜裏發生小腿抽筋,疼痛難忍,有時一夜抽好幾次,導致夜不能眠。
醫學研究認為,夜間小腿抽筋一般是由於人體血清鈣離子濃度下降,使神經和肌肉興奮增高所致。而寒冷刺激、熟睡長時間下肢彎曲、突然伸腿等,往往又是誘發小腿抽筋的外因。預防和治療低血鈣引起的抽筋,主要有如下方法:
膳食要注意選用含鈣量高而又有益於營養平衡的新鮮食品,如奶類(在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顯療效)、吃些豆製品或蝦皮、麻醬、海帶等也可以補充人體的鈣質。也可以在食品中適量添加骨鈣粉、碳酸氫鈣等。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鈣片、鈣素母、乳酸鈣等含鈣藥物。注意多吃一些含維生素D的食品。
在寒冷的季節,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被子要保暖,不能讓腿部受涼,睡醒時伸腿動作不要太快太猛。
3、老人吞嚥困難
高齡老人常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現象,許多老人因此吃不好,非常難受。造成吞嚥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第一,牙齒咀嚼功能障礙;第二,腦血管疾病造成假性球麻痹;第三,合併疾病,如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也會造成老人吞嚥困難。
在護理吞嚥困難的老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食時老人注意力要集中,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2)儘量保持坐位,或半卧在牀上,身體與牀的夾角為60度以上。
(3)飲食應在固體、糊狀物和液體之間進行調整。清水或固體塊狀食物最易導致吞嚥困難。所以,要將固體食物弄碎後再餵給老人吃。清水也不能直接給老人喝,應加入無糖藕粉杏仁霜等黏稠劑,讓清水變得黏稠後才能讓老人喝。
(4)食物要一勺一勺地餵給老人吃。嚴重的病人,要進行“空吞嚥”,即讓老人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後再吃第二口。要確定病人兩頰之內沒有食物,才能喂第二口。
吞嚥困難嚴重的老人,可去醫院做吞嚥功能康復訓練。如家人發現老人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應儘早帶老人到醫院就診,以確定其嚴重程度。
4、高血壓的護理
1、 定義: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高於正常。世界衞生組織診斷標準為:
(1) 正常血壓(成人)收縮壓為12~18.6千帕(90~140mmHg),舒張壓為8~12千帕(60~90mmHg)。
(2) 高血壓標準為 收縮壓在21.3千帕(160mmHg)以上,舒張壓在12.6千帕(95mmHg)以上。
(3) 高血壓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動脈血壓持續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腎和血管的病變。
2、 臨牀表現:
(1) 緩進型 病情進展慢,早期可出現頭痛、頭昏、失眠、心悸等,以後可有心、腦、腎器質性損傷。如左心衰竭,腦血管意外(痙攣、出血、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
(2) 急進型 病情進展快,舒張壓持續在17.3千帕(130mmHg)以上,伴腦、心、腎或血管的功能障礙,常因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護理要點:
(1) 休息 按病情而定,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避免過度緊張及勞累,適量活動,有心、腦、腎功能障礙患者須卧牀休息。
(2) 飲食 適當控制鈉鹽攝入,每天限攝取5克;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肥胖者應節制飲食;禁煙酒。
(3) 心理 瞭解患者思想,使之對高血壓有正確的認識,既要知道高血壓病的可治性和治療的長期性,又要知道高血壓病併發症的危險性和可防性,使患者消除顧慮,加強自我控制能力。
(4) 按醫囑服用抗高血壓的藥物
(5) 注意病情的觀察 若出現劇烈的頭痛、嘔吐、視力模糊、心悸、氣促肢體功能障礙等現象及時去醫院診治。平時每天測量血壓1~2次以便了解病情。同時要觀察服藥後的不良反應。
(6) 適當進行鍛鍊,如太極拳、氣功、 散步等。
(7) 定期門診隨訪。
5、冠心病
1、 定義: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後造成的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
2、 臨牀表現
(1) 心絞痛是心肌急劇、暫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常由於勞累、情緒激動、 受寒、飽餐、吸煙時誘發。典型表現為胸骨後窒息、緊縮感或壓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內側及無名指,歷時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1~3分鐘內緩解,發作是患者可有面色蒼白,出冷汗。
(2) 心肌梗死是心肌持續嚴重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壞死。
先兆 發病前一週內突然出現心絞痛或疼痛頻率和 程度加重。
典型表現 疼痛性質似心絞痛,但劇烈而持久,可達數小時以上;煩躁不安、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無效;常合併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各種心律失常;也可有腹脹;心電圖有典型壞死、損傷、缺血改變。
3、 護理要點
(1) 休息 避免過度勞累,根據病情可適當活動,以促進心臟側枝循環建立和改善儲備功能。心絞痛時靜卧休息;心肌梗死者第一週絕對卧牀休息,一切由護理人員協助,第二週可自行牀上活動,無併發症者第三週後在護理人員幫助下可下牀在室內慢慢行走。
(2) 飲食 給予低動物脂肪、低膽固醇、少鹽低熱量和適量蛋白質食物,應少食多餐,不宜過飽。戒煙酒,避免刺激性食物。急性心肌梗死須食清淡、易消化半流質飲食。
(3)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排便用力,以防因腹內壓急劇升高,影響心功能。兩天不排便者給予潤腸或緩瀉劑。心肌梗死者禁忌大量不保留灌腸。
(4) 心理 患者常有恐懼、沮喪的心理反應,應給予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
(5) 病情觀察 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和程度,有無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有無其他併發症(栓塞室壁瘤粹死)。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6) 按醫囑用藥
(7) 避免誘發因素如勞累、激動、過飽、寒冷等。
(8) 隨身帶保健盒
(9) 定期門診隨訪。
6、慢性支氣管炎
1、 定義: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
2、 臨牀表現 咳嗽、咳痰、喘息或伴有炎症;常是反覆發作的慢性過程。嚴重時可併發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及呼吸衰竭
3、 護理
(1) 慢支有發熱、呼吸困難者需要卧牀休息。
(2) 注意避免塵埃、煙霧及刺激性氣體,室內應温暖,空氣不宜乾燥。
(3) 鼓勵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以補充體能消耗,同時保證水分攝入,以利痰液稀釋咳出。
(4) 觀察咳嗽的性質、時間及與體位的關係,注意痰液的性質、氣味和量。
(5) 鼓勵咳嗽(深吸氣後再咳嗽)、咳痰,痰液粘稠者可用蒸氣吸入,超聲霧化藥物吸入,使痰液稀釋,並可輕拍背部促進排痰(叩背方法常採用“背攏掌空”式叩擊法,由外向內,自下而上,輕輕叩擊),必要時可作體位引流
(6) 呼吸困難者給半卧位,氧氣吸入。
(7) 觀察併發症,如自發性氣胸、肺心、呼吸衰竭等。
(8) 按醫囑應用化痰止咳藥及抗生素。
(9) 肺氣腫患者囑呼吸功能鍛鍊,訓練腹式呼吸
(10) 提高機體耐寒抗病能力,如户外活動,擦冷水面等。須戒除吸煙習慣。
(11)規律性温水洗腳,加入適量的竹醋護足液,更好促進血液循環。提供抵抗力。
7、糖尿病
1、 定義:是指由於胰島素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而引起代謝紊亂的內分泌疾病。其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和自體免疫有關。
2、 臨牀表現 有多食、多飲、多尿、消瘦乏力(三多一少)及血糖升高、尿糖試驗陽性等表現。嚴重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而昏迷。常可合併感染、血管病變(冠心、腎血管硬化腦動脈硬化下肢動脈閉塞)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炎)等。
3、 護理
(1) 飲食 飲食的控制和調節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目的是減輕胰島負擔,有利胰島功能恢復。飲食應根據病情、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和有無併發症等因素調節。在飲食控制同時需要全面掌握患者進食。
a. 如治療飲食不夠,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高纖維素食物充飢
b. 治療飲食有剩餘,則要與醫生聯繫,扣除降糖藥劑量。
c. 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調味。
d. 要吃水果,必須扣除主食熱量。
(2) 休息 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如重症和有嚴重併發症者須卧牀休息。休息能減少能量消耗,對大腦有保護性抑制,有利於康復。
(3) 皮膚、口腔護理 可預防感染,由於糖尿病的高血糖維生素B代謝紊亂,可導致皮膚乾燥、瘙癢。故應經常用温水擦洗;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故對熱感覺不敏感,易引起燙傷;口腔有異味,需加強口腔護理。
(4) 衣着、鞋襪要寬鬆,防止趾端壞疽。
(5) 心理護理 因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易出現焦慮心理問題,必須認真做好病情解釋,使患者認識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進治療方法,以增加治療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療。
(6) 按醫囑定時用藥,並觀察不良反應。
(7) 嚴密觀察病情
a. 沒餐前或留段尿測尿糖,定時測血糖
b. 觀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徵兆,一旦出現及時就醫。
c. 觀察併發症,如感染、肢體壞疽、白內障、冠心病等。
d. 囑患者隨身攜帶疾病診斷小卡,以免發生意外時可以及時作相應處理。要定期門診隨訪。
8、老年性痴呆
1、 定義:是發生在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獲得性、持續性智力損害。
2、 臨牀表現 不同程度的記憶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定向力的障礙,同時伴有性格、情感反應控制及社會交往力的障礙。常見的老年性痴呆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 原發性,是大腦皮質退行性病變或萎縮。
(2) 血管性,多發生腦梗死後腦缺血所致功能減退。
3、護理要點:
(1) 要重視情感的交流,主動接近老人,多説親切的話語,做些愛撫的 動作,使老人感受關愛和温暖。
(2) 加強防護,防止意外,不要讓老人單獨外出,在口袋內放置或在衣服上縫上帶有姓名、地址、聯繫電話的安全卡。不要接近有危險物品,如刀刃、火、藥物等。
(3)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因老人的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上給予體貼入微的照顧。
(4) 避免各種負面的心理刺激,鼓勵用腦鍛鍊。
(5) 按醫囑用藥,可以延緩老年性痴呆病情的發展。
(6) 對卧牀不起的老人須加牀檔,每2小時翻身一次,預防褥瘡,定時進行肢體被動運動以防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

老人護理七忌

一忌用硬毛牙刷。老人牙齦脆弱,使用硬毛牙刷會因硬質毛束的碰撞,造成創傷性牙齦破損,從而引起牙周病。建議使用柔細軟毛牙刷,比如竹炭納米牙刷。竹炭納米牙刷是採用國際納米技術、進口抗菌材料,能抑制牙刷日常使用中表面極易滋生大量有害病菌,讓細菌難以生存。而且含有鑽石級竹炭C活性離子,超強吸附分解、防潮能力,有助保持牙刷乾爽,減少細菌繁殖機會。進口優質軟膠體,彈韌軟膠,舒適按摩,更好保護牙齦和琺琅質。
二忌吃得過飽。老年人胃腸消化功能減退,吃得過飽可致上腹飽脹,影響心肺正常活動。加之消化食物時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腸中,導致心腦供血相對減少,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和中風。
三忌貪杯狂飲。飲酒過量可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誘發心絞痛,或由於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腦溢血。
四忌飲食過鹹。吃鹽過多,會增加循環血量、老人腎臟排鈉功能減弱,可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和心臟負荷加重,甚至誘發心力衰竭
五忌睡彈簧牀。睡彈簧牀使老人身體中段下陷,雖然身體上面的肌肉可放鬆,但下面的肌肉卻被拉緊,這容易使患有腰肌勞損骨質增生、頸椎病的老人加重症狀。
六忌久坐後猛然站起。老人久坐後起身過快可使腦血量相對減少,造成暫時性腦缺血,出現頭暈、眼花、心慌、容易跌倒,導致意外創傷。
七忌洗澡過勤。老人皮膚變薄變皺,皮脂腺萎縮,過勤洗澡易使人疲乏,並使皮膚因缺乏油脂而乾燥。倘若再用鹼性或酸性香皂,刺激皮膚而發生痛癢或裂紋,很容易引起皮膚感染細菌。
五、臨終關懷護理的4個內容:
臨終關懷,在生命最後的時刻,給患者最温暖的照顧。其中,臨終關懷的護理,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以照料為中心
對臨終病人來講,治癒希望已變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體舒適、控制疼痛、生活護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標以由治療為主轉為對症處理和護理照顧為主。
2.維護人的尊嚴
患者儘管處於臨終階段,但個人尊嚴不應該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遞減,個人權利也不可因身體衰竭而被剝奪,只要未進入昏迷階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醫護人員應維護和支持其個人權利;如保留個人隱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參與醫療護理方案的制定,選擇死亡方式等。
3.提高臨終生活質量
有些人片面地認為臨終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沒有價值,病人也變得消沉,對周圍的一切失去興趣,甚至,有的醫護人員也這樣認為,並表現出面孔冷漠,態度、語言生硬,操作粗魯,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不知該如何面對患者。
臨終關懷則認為:臨終也是生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所以正確認識和尊重病人最後生活的價值,提高其生活質量是對臨終病人最有效的服務。
4.共同面對死亡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樣是客觀世界的自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實,正是死亡才使生顯得有意義。而臨終病人只是比我們早些面對死亡的人,也是我們以後要面臨的。死賦予生以意義,死是一個人的最終決斷,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要迎接挑戰、勇敢面對。
因此,工作人員首先建立正確的生死觀,才能坦然地指導病人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珍惜即將結束的生命的價值;同時應和臨終病人一起共同面對死亡,將他們的經歷視為自己的體驗,要有恰當的移情,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和處理一些事情。

老人護理腹瀉護理

忌生冷肥甘
生冷之品易使胃腸收縮加快。
忌煎炸油膩
煎炸油膩不易消化而加重腸道負擔。
忌辛辣刺激.
辛辣食品可刺激腸道,使炎性滲出增多。
忌酒水無度
酒精和飲料會使腸道水分過多。
忌瓜豆纖維
粗纖維能加強腸蠕動而加劇腹瀉。
腹瀉病人的膳食原則
宜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半流質或軟飲食、少食多餐。
宜低脂肪、低纖維飲食。
宜温熱適中飲食
有益止瀉的食品
山藥、土豆、蘋果泥、芡石、栗子、火腿、蓮子、木耳、糯米、石榴、山楂、圓肉、生薑、乾薑、紅茶、大蒜香椿、藕、柿子、烏梅、茴香,麪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