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鳴心

鎖定
杜鳴心,1928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潛江市,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中國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全國第八、九屆政協委員。代表作有《魚美人》、《紅色娘子軍》、《青年圓舞曲》、《洛神》、《鋼琴協奏曲》、《玄鳳》等。 [4-5] 
本    名
杜鳴心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北潛江
出生日期
1928年
代表作品
《魚美人》《紅色娘子軍》《飄揚吧,軍旗》《祖國的南海》等
《看誰功勞高》
職    業
作曲家、教育家

杜鳴心早年經歷

1928年,杜鳴心出生於湖北潛江。父親杜源勳為國民黨軍隊少校營長,於1937年淞滬會戰中不幸戰死疆場。1939年,杜鳴心被母親忍痛送到戰時兒童保育會收容站,後又被送到四川永川縣第二兒童保育院。同年冬天,杜鳴心考入陶行知創辦的重慶育才學校音樂組,跟隨賀綠汀任光範繼森黎國荃等音樂家學習鋼琴、小提琴、音樂理論等課程,接受了正規的專業音樂教育。1941年,13歲的杜鳴心創作了抗日歌曲《看誰功勞高》。 [4]  抗戰勝利後,育才學校遷往上海,杜鳴心除了繼續跟範繼森學習,還拜師拉扎羅夫(俄)、吳樂懿等著名鋼琴家。 [5] 
杜鳴心在育才學校練習合唱、伴奏

杜鳴心演藝經歷

1949年,隨吳樂懿赴印尼,參加為海外僑胞募捐的義演活動,半年後回國,赴北京人民文工團擔任演奏員。 [5]  同年11月,中央音樂學院成立後,被聘為視唱練耳和鋼琴教員,為學校首批教師,並在業餘時間跟隨鋼琴系易開基教授以進修性質學習了兩年鋼琴。 [5] 
1951年5月,在馬思聰院長的率領下,與聲樂系主任喻宜萱、鋼琴系教師周廣仁、著名民族歌唱家郭蘭英、民族器樂演奏家劉管樂、邊軍和作曲家安波等人組成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赴捷克斯洛伐克參加“布拉格之春”音樂節。 [5] 
杜鳴心在蘇聯留影、留蘇前與同學合照
杜鳴心在蘇聯留影、留蘇前與同學合照(1張)
1954年由國家選送至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隨蘇聯著名作曲家米哈依爾·伊凡諾維奇·楚拉基學習作曲,同時隨理論教研室主任斯克列勃科夫教授學習作品分析,並現場觀摩了大量的蘇(俄)歌劇舞劇作品,對日後音樂創作產生重要影響。 [5] 
1958年回國,繼續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主要教授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課,同時進行音樂創作。 [5] 
1959年,與吳祖強共同創作神話題材民族舞劇《魚美人》。 [5] 
1964年,與吳祖強施萬春、王燕樵、戴宏威組成創作小組,共同創作革命題材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5] 
1969年調入中國舞劇團任創作組音樂組負責人。
20世紀70年代初,與劉廷禹劉霖一起創作了現代芭蕾舞劇《沂蒙頌 [5] 
1976年調回中央音樂學院任作曲系主任、教授。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
2022年,參與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音樂公開課》欄目 [3] 

杜鳴心主要作品

其創作領域涉獵廣泛,除交響樂之外,另有鋼琴協奏曲3部,小提琴協奏曲2部,交響序曲3部,交響詩5部以及中小型器樂作品、室內樂、三重奏四重奏、交響合唱、合唱、無伴奏合唱、重唱、獨唱、大型民樂合奏、重奏、獨奏、影視劇音樂等各類作品多部。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杜鳴心先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門下弟子眾多皆為現今音樂界之巨擘翹楚。例如石夫(《娃哈哈》作者)、鄭秋楓(歌曲《我愛你中國》曲作者)、王立平(電視劇《紅樓夢》曲作者)、趙季平(電影《活着》《心香》《秋菊打官司》、電視劇《大宅門》《喬家大院》配樂)、葉小綱(電影《人約黃昏》《刮痧》《玉觀音》《半生緣》配樂)、張丕基(《鄉戀》作者)、金平(計算機互動舞蹈"大唐舞韻")劉索拉瞿小松徐沛東王黎光(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曲作者)等。
周總理出席《紅色娘子軍》首演 周總理出席《紅色娘子軍》首演
主要作品有舞劇音樂魚美人》(與吳祖強合作)、《紅色娘子軍》(與吳祖強等合作)、交響音曲《祖國的南海》、交響幻想曲《洛神》、交響樂《青年》《長城》、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等,以及電影音樂《原野》《傷逝》《報童》《李四光》《中國奇觀》(美國迪斯奈公司)等。杜鳴心的音樂創作始於40年代後期,初期的作品有歌曲《薪水是個大活寶》等。50年代在蘇聯學習期間,寫了《鋼琴三重奏》、鋼琴獨奏曲《練習曲》等器樂作品。60~70年代後他開始以創作舞劇音樂、交響音樂、話劇及電影配樂為主,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舞劇音樂《魚美人》(與吳祖強合作,1959)和《紅色娘子軍》(與吳祖強、施萬春等合作,1964),以及1977年後寫作《青年圓舞曲》、交響曲《青年》、交響音畫《祖國的南海》、交響幻想曲《洛神》和小提琴協奏曲等。杜鳴心的創作,具有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旋律音調優美抒情、和聲配器簡潔洗練等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歌和民間歌舞音樂的影響,但他對音樂創作民族化的理解和實踐,不只是簡單引用一些民間音調,而是力求體現中國民族音樂所特有的風格、韻味,以及中國文化所特有的精神、氣質。在創作技法的運用方面,他注重在借鑑西歐古典及俄羅斯、蘇聯的傳統經驗基礎上,廣泛吸取20世紀以來西方各國現代音樂創作中的好經驗。他對現代創作技法的運用,始終服從於作品的內容,力求同中國傳統音樂風格相結合,併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所理解。因此,旋律的作用和調性的思維,始終在他的創作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杜鳴心人物成就

杜鳴心,作曲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音樂(與吳祖強合作)第一鋼琴協奏曲《春之採》《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及《青年交響樂》《長城交響樂》等多部大型器樂作品。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曾獲得全國第八屆交響音樂比賽金獎、金鐘獎終身成就獎 [1] 

杜鳴心器樂作品

杜鳴心音樂創作頗豐,器樂作品尤為突出。其成名作中國舞劇《魚美人》(與吳祖強合作)、中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集體創作)在保持和發展民族音樂特色,吸收外國舞劇音樂創作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嘗試,均被選入“20世紀中國音樂經典,其中主要音樂片段改編後成為音樂會保留曲目。《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曾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並被選為1987年首屆全國小提琴中國作品比賽決賽曲目。其他代表曲目有交響音畫《祖國的南海》,交響幻想曲《洛神》《青年交響曲》《第一鋼琴協奏曲》《節日序曲》、芭蕾舞劇《玄鳳》《1997序曲》等。80年代初在香港舉行個人作品音樂會。2005年,其大型芭蕾舞劇《牡丹仙子》在北京正式公演。
杜鳴心先生創作領域涉獵廣泛,除交響樂外,另有鋼琴協奏曲3部,小提琴協奏曲2部,交響序曲3部,交響詩5部以及中小型器樂作品、室內樂、三重奏、四重奏、交響合唱、合唱、無伴奏合唱、重唱、獨唱、大型民樂合奏、重奏、獨奏各類作品多部。

杜鳴心影視配樂

杜鳴心先生曾於80年代為美國迪斯尼公司“奇妙世界”遊樂園環幕電影《中國奇觀》配樂,中國電影《原野》、《傷逝》、《李四光 [6]  ,港視劇《神鵰俠侶》、台視劇《心歷其境》、二十集電視劇《冼星海》均出於他手。杜先生於2001-2002年參加創作了北京音樂廳舉辦的多場詩歌、文學名篇名段朗誦會,其中《再別,康橋》為各類配樂之精粹。2004年,為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冼星海》作曲。杜鳴心先生的作品曾由Philip、BMGNAXOS、巨石以及中國唱片公司、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等多家公司錄製出版。

杜鳴心音樂教育

杜鳴心
杜鳴心(5張)
杜鳴心先生作為中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其門下英才雲集,有鄭秋楓王立平張丕基石夫葉小鋼瞿小松徐沛東姚盛昌劉索拉王黎光蔡東真等。杜鳴心先生曾與世界許多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包括倫敦愛樂樂團、布達佩斯交響樂團、前蘇聯國家交響樂團、香港愛樂樂團台灣省交響樂團新加坡國家交響樂團、美國特拉華州交響樂團、洛杉磯電影樂團等。杜鳴心先生創作幾十年,筆耕不輟,寶刀不老。其作品質量俱佳,功力深厚,風格鮮明,常聽常新,感人由肺腑至心靈,為名符其實的高產作曲家。

杜鳴心人物軼事

1937年上海淞滬抗戰爆發,杜鳴心的父親為了抗擊日寇的侵佔上海的暴行,在著名的蘇州河保衞戰的炮火中英勇犧牲,當時他和母親正在湖北鄉下渡着荒年。正值上小學的杜鳴心忽然得知父親陣亡的消息心中悲痛不已!戰亂中的孤兒寡母在困苦中相依為命,母親為了讓他繼續求學,便割捨了戀子之情,送他到當時由宋慶齡主辦的戰時難童收容所,並隨着大批撤退的人馬輾轉來到四川永川縣的戰時兒童第二保健院。1939年初,國家教育委員陶行知先生在重慶創辦了“育才學校”,建校之前他代領專家和老師們分別到後方各個保育院去選拔一批具有一定藝術天賦的兒童來進修培養,為此,當時杜鳴心所在的第二保健院舉行了一次文藝演出,那時,杜鳴心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唱了大合唱《流亡三部曲》並且擔任了獨唱和領唱,他動情地唱道:“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由於他有着類似的親身經歷,演唱時便充滿了激情,兩眼含着熱淚用他那稚氣的童聲,表達了人們愛國思鄉和立志報國的悲憤之情!“育才學校”前來招考的任虹先生,從杜鳴心的歌聲中發現他有一定的音樂天賦,便當即決定選拔杜鳴心到“育才學校”音樂組去學習。在那裏他終於見到了嚮往已久的敬愛的陶行知校長和眾多的音樂專家!
當時“育才學校”建立在重慶郊區北碚的鳳凰山上,音樂組教師有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歌唱家任虹、作曲家任光等,並且由賀綠汀先生直接教授杜鳴心彈鋼琴和視唱練耳;《漁光曲》的作曲者任光親自教杜鳴心樂理、作曲、和聲理論等課程。杜鳴心他們一羣孩子雖然過着穿草鞋、吃稀飯的困苦生活,但是杜鳴心和小夥伴們的學習興趣都很高漲,都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

杜鳴心代表作品

杜鳴心作品簡介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插曲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作曲:杜鳴心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愛民來民擁軍
軍民團結一家親
一家親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愛民來民擁軍
軍民團結打敵人
打敵人 紅區風光好
軍民一家親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民團結向前進。
2019年6月,《萬泉河水清又清》(吳祖強詞、杜鳴心曲)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優秀歌曲100首”。 [2] 

杜鳴心演出大事記

本劇是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創作演出的;是中國芭蕾舞按照周總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羣眾化”進行改革的首次嘗試。1964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首演時,周總理出席並邀請了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觀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觀看,稱讚《紅》劇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此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觀看,並屢屢招待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1964年由編導蔣祖慧等赴阿爾巴尼亞地拉那歌舞劇院排演本劇。周總理在當地觀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也排演了本劇,由松下洋子飾瓊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劇團去英國、蘇聯和1979年中國藝術團訪美時都演出了《紅》劇第一場。1994年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在國內演出《紅》劇的藝術單位遍及全國。《紅》劇在中央芭蕾舞劇團曾復排多次。先後飾演瓊花的有白淑湘鍾潤良趙汝衡、蔣菁華、鬱蕾娣、張丹丹、馮英、王珊等;飾演洪常青的有劉慶棠王國華、孫正延。

杜鳴心相關評論

作為新中國芭蕾舞台上的佼佼者,《紅色娘子軍》將古典芭蕾的精華與中國的民族氣派相融為一體,劇中處處洋溢着一種濃烈的中國風格。芭蕾這門藝術本來是舶來品,其中充斥着公主與王子的浪漫影像。很難想象,用軍帽軍鞋長衣長褲裝扮的芭蕾舞劇所刻畫的革命形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恰恰這種對古典芭蕾的挑戰與背叛,展現出了中國芭蕾獨有的特色和民族風情。自從1964年公演以來,《紅色娘子軍》廣受各界人士推崇。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的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為世界芭蕾舞壇增添了一朵奇葩。賞析《紅色娘子軍》既能夠使學生了解中國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台的地位和價值,增強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又能提升學生對芭蕾舞劇這一高雅藝術的賞析能力,豐富學生藝術知識的相關積累,陶冶審美情操,愉悦審美情趣。

杜鳴心相關書籍

杜鳴心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杜鳴心鋼琴作品選集》作者:童道錦//王秦雁
《杜鳴心鋼琴作品選集》 《杜鳴心鋼琴作品選集》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特16開
頁數:164

杜鳴心內容簡介

中國著名作曲家鋼琴作品系列”叢書旨在把中國作曲家的作品,乃至中國風格音樂介紹給國際樂壇,因此對於推動中國原創作品的發展具有意義。本書為此係列中的一部,收錄了中國著名作曲家杜鳴心先生的優秀鋼琴作品,其中包括《魚美人》,選曲六首《新世紀少年鋼琴組曲》,以及一部鋼琴協奏曲。本書是一本杜鳴心鋼琴作品選集。收集了水草舞、珊瑚舞、婚禮場面舞、女妖舞、軍民一家親、快樂的女戰士、奮勇前進、快樂的快板等。

杜鳴心人物評價

杜先生是一位仁者,是他教會了我們什麼是美麗、什麼是美好、什麼是仁愛。(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評)
杜先生身上凝聚了學子們對音樂的所有渴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評)
杜鳴心和他的音樂是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一泓清泉、一抹光輝,在中國音樂的歷史進程中,將會越來越顯示出更加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徐沛東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