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樽

(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港市)

鎖定
小樽,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港口城市,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外的札幌都市圈的組成城市,札幌外港。臨石狩灣。人口17.4萬(1986)。1922年設市。三面臨山。灣內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北海道西海岸經濟中心之一。工業以食品、金屬加工、木材、機械等為主。小樽在北海道西部,面臨石狩灣,約在100 年前作為北海道的海上大門發展起來,極盡繁榮,不少銀行和企業紛紛來此發展,甚至被人稱為“北方的華爾街”。昔日運河裏曾擁擠着無數裝卸貨物的舢板,沿岸都是磚石結構的倉庫,一派繁忙景象。如今這些倉庫建築都改成了玻璃工藝品商店、茶館、餐廳和大型商鋪。 [1-2] 
市旗來自小樽市 [4] 
中文名
小樽
外文名
おたるotaru
所屬國家
日本
所屬城市
北海道
都市圈
札幌都市圈 [1] 

小樽小樽概述

小樽(おたるotaru)有“坡城”之稱,城內多坡路,其中有取名為“地獄坡”的陡坡和斜而彎曲的舟見坡。冬日滑雪場的背後有一座天狗山,從山上的瞭望台俯瞰,不僅能將市容盡收眼底,還可以極目遠眺港灣風景,這裏設有索道車,供遊客上山用。曾經是日本最大的港口。
讓日本北海道成為大自然的一塊淨土,特別是靠海的小樽,清純得像《情書》中的情景。小樽從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成為指定的國際貿易港,但繁華過後卻成了一個落漠的小港口,人口外流、國際貨輪不再,小樽卻能善用舊有、廢棄的倉庫等公共設施,由一個過氣的小商港,發展成觀光重鎮、浪漫之都。
而小樽最出名的玻璃工業,也讓這個城市有“燈的故鄉”等美譽,看精緻的玻璃工藝,是小樽另一種浪漫。琳琅滿目的玻璃用具、藝術品及家飾羅列滿街,有高級豪華的專賣店;也有賣各種小飾物、玩具的路邊攤。市區有多個玻璃工藝工廠,裏頭的玻璃藝品琳琅滿目,小到常見的咖啡棒,大到華麗的大花瓶,讓人看得目不暇給,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玻璃製品、燈罩飾品,還有眾多的玻璃手工品可自由選擇。日本的工匠們從海洋中獲得了靈感。
小樽 小樽
玻璃工藝品中有不少使用藍色和淡綠色,正是大海的象徵。在風鈴的音樂聲中,人們不由自主地愛上一個個冰冰的玻璃製品,最出名的“北一硝子”裏還可以觀看製作過程,遊客還可以參觀玻璃工作室,見識一下不斷變化形狀的吹空絕技。
在小樽,有的咖啡館在觀光客喝咖啡前,就會讓客人自行選用印有小樽市容、運河的瓷杯,喝完咖啡後杯子則讓觀光客帶回家當紀念品,頗具創意。
傍晚時分在富有歐洲浪漫氣息的小樽運河畔,漫步於羅曼蒂克的古老街道。不論大街小巷,人行道旁的空地一定是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草,商家門前店旁沒有空地、也都有可提式木盆、木桶的花草盆栽,垃圾筒、坐椅等各式街道傢俱也井然有序頗具匠心,不但歐式的舊建築物一一掛上了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物的銜牌嚴加保護,就算是新建的建築物或老房子翻新,也刻意建成歐式建築物的立面假牆,營造出整體都市的歐式風格,這點點滴滴都看得出市民與政府的用心經營。

小樽小樽印象

小樽 小樽
小樽就是這麼一個八爪魚般的城市。她嬌小玲瓏,卻也應有盡有。第一次到小樽的時候,正是北海道冬天快要來臨的10月末,遊客的淡季,初雪還沒有降臨,濕冷的天氣醖釀着蕭瑟的氣息。在碼頭旁找到了一家腳踏車出租的 店,在運河外圍逛了起來。運河兩旁的樹,葉子全部都已落了,只剩下豔麗的橙紅色果實,搶走了兩旁的倉庫古色古香的風華。
小樽是一座非常歐洲的城市,而它的歐洲風,又是非常日本式的。沿着運河,我看到了據説是漫畫將太的壽司取材的壽司通,也找到了小樽著名的北一硝子(玻璃)工房,以及展示音樂鐘的海鳴樓,VENEZIANA美術館,還有由倉庫改建而成的經典咖啡館海貓屋,在火炕旁邊輕輕的喝了一杯咖啡,掏出隨身的筆記本,卸下那些日子以來的愛恨憂喜。
小樽到處都是博物館,也到處都是美食餐館。第一個晚上,和朋友選了一家叫做運河倉庫的炭燒海鮮館,我們叫了兩人份的海陸大餐,原以為日本物價甚高,東西送來,令人傻眼,除了美味的北海道牛排香腸、蔬菜之外,還有龍王蟹、赤貝、各州説不出名字,比手掌還巨大的貝類,以及超過十條以上的新鮮海魚。我們拼了性命般的吃着,最後還是有五、六條魚死不暝目眼睜睜地看着我們,一個人的費用不到人民幣三百元,竟然可以受到這樣的隆重招待,恍然如夢。
但是,壽司通的壽司,如果是單點的話,就是貴得令人砸舌了。壽司通附近,終年幾乎都有北海道螃蟹販賣,依我的經驗,可不是越大越好吃。其貌不揚的毛蟹,肉質有彈性,而且比較沒有腥味,比起長手長腳、外殼顏色紅澄澄的龍王蟹好了許多。在小樽色內區,有些店也備有現吃的服務,你可以直接坐在海鮮量販店裏面大吃着毛蟹,好心的歐巴桑會用小剪刀把螃蟹剪開,很輕易的讓你吃到蟹肉,而且還附贈茶和咖啡。那是我最喜歡的吃螃蟹的方法。
一顆一顆下透明紅色珍珠的鮭魚子飯,上冷下熱,配上新鮮的紫蘇葉和幹海帶絲,入口即化的美味,對口腔而言,有如一曲天籟。就這樣在小樽待了三個晚上,美食加上美景,想不出什麼理由應該離開。
小樽 小樽
第二次到小樽,是在1月初暴風雪的天氣。從小樽車站,走到小樽運河,大概只有500公尺的路程,舉步艱難,兩旁的雪堆了一尺高,動不動就要滑一跤,小樽運河也被雪封喉,景緻卻是最美妙的,陰沉的天空,迷濛的燈火,以及白茫茫的堆雪,彷佛拍電影的場景,而蹣跚於其中的旅人,正是跑龍套的演員。
所有的博物館、咖啡館、硝子館以及壽司店都關閉了,因為來得不巧,正是大年初一,飢寒交迫的度過了寂寥的新春,一年,寂靜的揭開序幕。
夏天時又到了小樽,遊人如織,景色和情調反而沒有一切皆空時來得美麗。
良辰美景需要一點想象力,在冬天裏想着夏天,夏天裏幻想雪景,在旺季中懷念淡季,寂寞中回憶繁華,荒涼的沙漠裏渴望都市,都市中嚮往鄉村,是真實的人生。

小樽小樽美食

小樽 小樽
小樽的壽司極具盛名。我們路過了有名的壽司一條街,但朋友卻説:這裏是招待觀光客的地方,想嘗地道的小樽壽司,且跟着他走。
盤中小海洋: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鯟魚籽、鮭魚籽、鱈魚魚白、平目魚、皮皮蝦、金槍魚三文魚。於是就到了莊枋番屋壽司店。番屋,在日語裏是“值班室”的意思。真是個怪怪的名字。原來,這間壽司店,正是原消防隊的舊址。
從風雪中踏進莊枋番屋,就覺得暖意融融。裏面的裝飾都是日本民間傳統風格,很家常,不事張揚,讓人心裏踏實。牆上甚至還張貼着一則“親父小言”(家訓之意),絮絮地向子孫唸叨,“早晨要好好吃飯”,“別惹旁人生氣”,“勤奮持家,認真祭祖敬神”,“娶媳婦要趁早”,“別人有難要相幫”。
做壽司的師傅,就在生鮮海產的櫃枱後面操作,讓人一目瞭然。為了近距離觀察壽司的製作過程,我們選擇了一字排開坐在櫃枱前的椅子上。
點了這裏的極品壽司套餐,那是由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鯟魚籽、鮭魚籽、鱈魚魚白、平目魚、皮皮蝦、金槍魚、三文魚等11種海鮮做成。三位師傅開始嫺熟地操作起來。其中一位先把碩大的牡丹蝦掐下頭來,送入廚房做湯,然後三下五除二地拆殼、淺切,去除蝦線,抹上鮮綠的芥末醬,再從飯盆裏掐上了一小把香糯的米飯,揉捏成團,墊在牡丹蝦肉之下,最後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盤中。
這製作壽司的過程頗為講究,特別是這揉捏飯糰一節,其分寸就很難把握得當。用力太輕失之於散,用力過重又失之於緊。只有恰到好處,才能讓飯粒既酥又糯,散發飯香。師傅操作時手指如飛,動作熟煉而優雅,連表情也生動愉悦,看着真是一種享受。難怪日語形容這套動作叫“多彩”,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其中一位最“多彩”的,是店長,叫鈴木壽三。從17歲起學藝,已做了36年壽司。聽我們説他表情生動、笑容感人,他笑着説:“要是我們都沒精神,那這些海鮮也都沒精神了。做壽司的,笑容很重要,一旦我們打了蔫兒,再好的材料也不新鮮了。”吃壽司,講究的是一口悶。可是,這家店的壽司,海鮮份量極足,像一隻牡丹蝦,展開後比幼兒巴掌還大,一口哪裏咽得下。不過,儘可能多地塞進口中,還是體會出“一口悶”的妙處。唯其如此,飯香與蝦香才能完全相融,新鮮蝦肉將齒頰間填得滿滿,不留下一絲縫隙,那濃香的滋味逃無可逃,在口中久久徘徊,一波三折,才順暢地滑入腹中,果然是人間極品。

小樽小樽由來

“小樽”一詞語源自阿伊努語(北海道原住民)ota、oru、nai,意為砂岸中的河。原名錢函,因為此地青魚產量豐富再加上當時為建設札幌所用的建材皆由此港輸入,因而一度發展成為北海道要港口之一。
現今的小樽運河肇始於明治29年,當時本地已是北海道僅次於函館的第二大城,但後來由於利益分配問題導致工程延宕、以舢板作為接駁工具的方式在當時也已落伍,因此日後隨着札幌的快速發展對照下,小樽便日漸沒落,直到昭和61年時將運河重新定位在代表小樽的浪漫及歷史後,才又逐漸吸引觀光客的來到。

小樽小樽點滴

北海道的浪漫小鎮中,就屬小樽最受到女性遊客的喜歡。不僅因為小樽的浪漫滲透了每一個觀光旅遊景點,就連空氣裏的味道都像是酸甜的戀愛滋味,異常誘人。小樽的每一個觀光景點都充斥着浪漫氣息,不論是小樽運河的煤氣燈、倉庫羣的紅磚、商店內的水晶小熊、美術館內的油畫、博物館內的音樂盒、交通紀念館裏面的蒸氣鐵道等,都讓到小樽旅遊的人回味不已。
小樽運河可説是小樽的標誌,到小樽旅遊的話一定要到運河一遊。小樽運河建於1914年,長約1.3公里,寬約40公尺。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城市的發展,小樽運河僅剩下其中一部份了。在小樽運河的兩側是大正年間以磚塊搭建的小村倉庫羣,搭配上小樽運河邊的煤氣燈,倒映在河面上的景緻相當的迷人。若想要拍下小樽運河最美的狀態,要到淺草橋或是中央橋上拍攝,也因為如此所以這兩座橋總是塞滿了搶拍小樽運河美景的遊客。
小樽市博物館建於明治26年,原為小樽的舊倉庫,後來則被指定為小樽的歷史建築物之一。小樽市博物館的外牆是由小樽及札幌的軟時所建造的,因此懷舊的風味相當濃厚。博物館內展示了小樽市於明治時代作為貿易商港時,文化與商務繁盛的一面,博物館內共有兩個展覽廳:一號展覽廳展示的是複製的模型,模型內容是明治時期時小樽商港內的各式店鋪與當時的街景,以重現當年的街道風情,富有歷史的紀念意義;二號展覽廳展出的則是介紹小樽自然生態的模型,各有不同的特色,有興趣的遊客可在此稍作停留,慢慢的逛博物館,以增加對小樽的認識。
小樽的風景一直擁有公認的魅力,每年到此旅遊的遊客不計其數,因此有機會到小樽旅遊的話,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的將小樽的一切烙印在腦海中。

小樽小樽電影

情書 情書
《情書》的導演巖井俊二祖籍宮城縣,處女作的拍攝地卻選擇了浪漫懷舊的北海道小城小樽。巖井俊二是個懷舊的人,從《情書》到《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以及最近一部作品《花與愛麗斯》,學生時代對於這樣一個電影作者似乎有着難以磨滅的印記。青澀的時光,恬淡的初戀,這樣的懷舊情結在《情書》中得到充分的釋放,如同小樽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一樣。
作為長篇的處女作,雖然在場面調度上略顯生澀、人物設計也看得出斧鑿的痕跡,但充滿詩意的巖井式鏡頭語言、巧妙緊湊的故事結構,加上中山美穗豐川悦司這類重量級演技派的挑梁,落淚與否,《情書》都撥動了無數人內心深處那根柔軟的弦,巖井俊二也因為這部電影當仁不讓地躋身於新鋭導演之列。巖井俊二為亞洲的年輕人炮製了一部純愛教科書。
話題要從小樽的名字説起。“樽”在日文中乃“木桶”之意,例如用來盛酒的那一種。莫非小樽的名字和某種液體有着深奧的聯繫?請教過日本朋友,有説因為“小樽啤酒”的緣故。小樽的啤酒再美味也不敵“札幌”的名氣,這種説辭顯然欠缺説服力。查過了才知,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玄機,和眾多北海道的地名一樣,“小樽”源自愛奴語的發音,原是“沙灘中的河流”。那條並不知名的水已不復存在,小樽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
小樽位於西北海道的中央,作為天然良港,昔日漁業繁榮一時,金融機構也在此聚集。一度曾是北海道商業中心的小樽,至今仍保留着19世紀末20世紀初繁榮的印跡。小樽為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情有獨鍾,主演從老牌巨星三船敏郎高倉健,一直跨越到新晉女藝人竹內結子。有趣的是,這其中,像《情書》一樣一人分飾兩角的作品很多,而且又總是圍繞着過去、人間與天堂、現實與回憶。

小樽小樽旅遊

小樽傳統節日

小樽燈之市是由小樽運河附近的店家聯合舉辦的冬季活動。活動期間,店家會在鄰近的主要街道上掛上各式各樣炫麗的燈飾,閃閃動人。尤其在下雪的時候,更是顯現出有如童話般的夢幻景象,氣氛十足。除了街道的燈光裝飾外,在聖誕節前後,附近店家也會有一系列精彩活動,像是小型演唱會、手工玻璃DIY體驗,以及各種商品的特賣與贈送活動,讓冬季的小樽市街更顯得熱鬧繽紛。
時間:約在12月上旬至隔年1月
活動諮詢:0134-32-6101
地點:小樽運河區與市街
交通:小樽站步行約15分鐘可抵
小樽雪燈之路:舊倉庫羣林立的小樽運河,夜晚由瓦斯燈營造出的浪漫氣氛更是迷人。每年的二月中旬,小樽市會在幾個主要的會場,舉辦小樽雪燈路祈願活動。家家户户在門前的雪地上擺放點起的蠟燭燈,形成一整條的雪燈路,祈求平安與和樂。而小樽運河的河面則會用固定在運河兩端的繩索上掛着捕魚用的玻璃浮球,裏頭點上蠟燭,漂浮在運河上,用燭光妝點小樽的冬季夜晚。
“小樽雪燈之路”活動每年也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到此共襄盛舉。值得一提的是,小樽觀光振興室在此時會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燈節志願工,以維持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興趣的遊客不妨把握機會,隨時注意這方面的消息,用不同角度參與小樽的冬季節慶,感受不同的小樽。
時間:每年二月中旬,為期約10天
地點:小樽運河、萬國鐵手宮線遺址與其他21個會場。

小樽著名景點

小樽音樂盒堂 小樽音樂盒堂 [3]
小樽的音樂盒堂也是很有名的景點之一。自小樽開港之後,西方的樂器漸漸地傳入日本,許多店鋪也開始販售起音樂盒,在不知不覺間音樂盒竟然就這麼成為了小樽的名產之一。小樽的音樂盒堂共分為兩館:本館與二號館。小樽的音樂盒堂可以説是日本數一數二的音樂盒堂展覽館,光是展覽館內的音樂盒就超過三千件,其中還包括了極具收藏價值的洋娃娃音樂盒以及自動演奏的音樂盒等,都是相當有紀念價值與收藏價值的音樂盒。在市面上幾乎看不到的傳統型的音樂盒,在小樽的音樂盒堂內都看得到 [3]  。此外,音樂盒堂內也有一些音樂盒是供遊客選購的,讓喜愛音樂盒的遊客也可以帶回家做紀念。
小樽交通紀念館,是北海道鐵路的發源地,紀念館也是全日本交通紀念館規模最大的一間。小樽交通紀念館佔地5萬8千平方公尺,館內的展示品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日本海陸空交通的發展過程,以及其他貴重資料等。因為小樽是北海道的鐵路發源地,當然也就少不了火車的展覽。館內展出了近五十輛的經典蒸汽火車,喜愛火車的火車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難得的機會。
冬季的小樽運河 冬季的小樽運河
早期小樽除了是對外的商港之外,也是北海道最主要的漁獲集散地。小樽中央御市場便負擔起重要的集散地角色。自從明治時期開始,小樽便一直是北海道最主要的漁獲集散地,所以在小樽的中央御市場內共有約莫七十間的商店,其販售的東西有乾貨、濕貨等,種類齊全,應有盡有。中央御市場內的店家也有供應附近餐廳的新鮮的漁獲,或是配料等等。雖然規模比不上函館朝市,卻也是當地民眾相當喜愛的購物場所。

小樽小樽運河

小樽夜景 小樽夜景
小樽位於日本北海道西半邊的一個海港小鎮,而小樽運河是代表北海道小樽市的景點,全長1140公尺,寬20~40公尺,於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完成。
在1873年札幌內發現煤炭後,由於扮演札幌外港的角色,身為煤炭輸出港的小樽從此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不過,由於小樽地勢多為山地,平地較少,小樽因此在1989年時展開填海工程,並在新形成的海岸線外着手興建人工島。為了取得填海的沙土,在1914年時,在小樽內地開始開鑿小樽運河,成為小樽裝卸貨物的重要運輸碼頭。把陸地與陸地之間的海填補起來的人工運河的工法叫做填補型運河。
但是這種靠人的力量卸載的方法在二次大戰後開始萎縮。加上在戰後,因為與樺太等地的貿易減少,作為一個物流據點的用途,小樽運河已喪失其功能了。而日漸廢棄的運河,也由於缺乏使用與管理,運河兩端開始逐漸呈現堵塞、淤積現象。一到夏天,淤泥的惡臭成為小樽都市管理的重大難題。將無用的運河填埋起來,建設成馬路幹道成為政府與工商界一致支持的主流呼聲。
於是,小樽市在1965年左右決定把小樽運河轉換成道路。雖然在全國展開了保留運河的行動,但是一部分運河還是被整頓成道路,也就是北海道道17小樽港線(名港小樽港灣線)。不過,道路施工開展到運河區時,當工程將矗立在運河邊的石造倉庫中一些有礙觀瞻的雜物清理後,意外讓居民重新發現小樽運河景觀的美麗與迷人之處。居民開始認為填埋運河改建為幹道的政策,有必要重新評估與調整,從此,開啓了小樽運河保存運動的濫觴。如今,林立於運河兩岸的倉庫也使得許多人回想起這段往事。
遊客可以沿着放滿了御影石的運河散步,欣賞河畔取材於小樽市歷史的雕像。到了夜晚,63支瓦斯燈會被點燃,使整個小樽運河有如進入了幻想世界。

小樽滑雪場

小樽蒸汽鍾 小樽蒸汽鍾
小樽天狗山是能夠眺望到港口的滑雪場,而且歷來最是有名的大回轉滑雪選手盛出的地方,倍受小樽市民和全國滑雪愛好者的親近和喜愛。在這裏夜間滑雪更是其樂無窮,夜晚的景色也是別具一格。
天狗山滑雪場最上部標高532米,斜面構成比例為:初級30%,中級40%,高級30%,共六條滑雪線路,平均坡度為30.2度,最大坡度為42度。
交通:JR函館本線小樽站下車,小樽站前乘天狗山雪場線巴士;從小樽站前出發約18分鐘。

小樽小樽遊記

北海道是一個夢。這個夢裏只有愛情。或許因為冷,反而讓我們想到,那裏一定有爐火。或許因為有爐火,反而打了一個寒戰。就像有灰燼的地方曾經一定有火一樣。
《情書》,一個蒼茫而無奈的愛情故事:悠悠白樺,明眸的姑娘,刻骨的孤單,有些殘忍的漫長冬季,構築成一個追隨那封情書前往的夢。
小樽市錢函二丁目二四番地 藤井樹收
你好嗎?
我很好。
冬日的小樽運河 冬日的小樽運河
北海道開始飄雪的季節,我來到了這個日本北部最純美的有着這個悽美故事的雪國小鎮。札幌開往小樽的JR所途徑的小站的名字都很詩意浪漫:琴擬,手稻,稻穗,發寒,星置,星見,錢函,朝裏,小樽駐港。過了錢函,車就行駛在海邊了,看着窗外向後退去的湛藍的日本海海水,感覺似乎乘的不是車,而是船,非常美妙。冬日的日本海迎接着每一個來小樽的尋找藤井樹的人。
小樽沒有東京朝九晚五的匆忙,都市白領的壓力,也沒有東京的擁擠嘈雜。這裏,早晨有温暖的陽光和玲瓏的八音盒;中午有晶瑩透亮的玻璃製品,有美味的海鮮、乳製品;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只有空蕩蕩的街道和零星走過的行人。
小樽最能帶給遊人優雅旅情和羅曼蒂克心情的場所是小樽運河。從1914年開始,經過9年歲月挖掘而成。運河沿岸排列着古老的石造倉庫羣,舊時的影子浮在岸上,河邊依然能夠看到斗大的“北日本倉庫港運會社”的字樣。昔日作為船運貨物集散地的石造倉庫靜靜地守望着年代的流轉。運河邊上的瓦斯燈一直是浪漫的裝點師,當夕陽西沉,瓦斯燈點亮時,整個運河在一片温暖的幽黃之中透出澹澹的浪漫。這幅圖畫,佔據了小樽旅遊資料的所有封面,不知為什麼,它總會讓人想起記憶裏某個久遠的年代,或是對遙遠故鄉的懷念。沿着運河旁由石板鋪成的步行道漫步,恍如時光倒流,回到了100多年前,甚具懷舊的氣氛。不由得心中有個期許,希望在這條長長的運河邊遇到一位猶如《情書》中的純美女孩。
看精緻的玻璃工藝,是小樽的另一種浪漫。琳琅滿目的玻璃用具、工藝品及家飾羅列滿街,有高級豪華的專賣店,也有賣各種小飾物、玩具的路邊攤。市區有多個玻璃工藝工廠,裏頭的玻璃工藝品琳琅滿目,小到常見的咖啡棒,大到華麗的大花瓶,讓人看得目不暇給。吃罷在日本首屈一指的新鮮美味的小樽海鮮壽司後,握一支北之冰淇淋屋的冰淇淋,信步朝北一硝子走去。北一硝子是最能代表小樽玻璃工藝的玻璃製品店。
小樽的玻璃製品 小樽的玻璃製品
玻璃的世界,浪漫的音樂,温暖的燭光,認真的欣賞,努力地記住這個玻璃童話世界。買下一個精緻的玻璃旋轉木馬八音盒,配上我非常喜愛的《天空之城》主題曲—伴隨着你,用它來承載我日後對小樽的思念。北一硝子最有特色的當屬三號館,三號館由四部分組成:北一會館,油燈會館,美術展示室以及鄉村會館。北一會館內照明由167盞油燈所構成的魅惑世界,四周牆壁上的玻璃藝品在油燈的映照反射下閃閃發光,置身其中宛如星空般的璀璨,美輪美奐。順路前行可以看到小樽音樂盒博物館,那座建築實在是很老了,暗紅色的紅磚外壁,拱形的窗子,略為突出的石砌出入口,陪伴着彼此的幽幽歲月。它是全日本最大的音樂風管專賣店,裏面的展品也同樣有着悠久歷史。而門口那個英國製造的蒸汽鍾,是可以發聲並且噴薄出蒸汽的,配着帶有音樂節奏的聲響,無情而又無限眷戀地記錄着時間,宣佈着又有一段記憶不可追回。每當整點時,音樂響起,蒸汽噴出,散發着濃濃的懷舊風情,讓整個小鎮變成了一個雪中的童話世界。
在小樽很容易看到寫着俄羅斯語的路標。這是因為小樽開埠早,早在上個世紀就對歐洲的貿易往來頻繁,特別是小樽和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有深厚的城市交情,彼得堡美術館可以為這段歷史作見證。美術館裏面展出着一些俄羅斯名家的畫作,展品是每三年一換的,來源於聖彼得堡的國家美術館。有一間展室比較特別,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房間的原樣展室。顯然彼得堡美術館以他為榮,小樽,也共用了友誼城市的回憶和紀念。
《情書》的外景地當然也不能錯過,樹和博子擦肩而過的色內十字路口是曾經被稱為“北方的華爾街”的地方;樹與同事討論古怪來信所在的舊日本郵船小樽支店;開篇博子在一片茫茫的白雪中,那裏是小樽海拔532米的天狗山滑雪場,遠眺小樽港,景色絕美。其實不用尋找,到處都是《情書》的影子。沿着小樽港向天狗山的手宮公園走去,途經小樽港時,厚厚的積雪沒過鞋,一片潔白。因為無人到來,所以只有我留下的腳印。船隻靜靜地停靠在港灣內,面對港灣,背後就是手宮地區的山坡。手宮,一個陡峭山坡上的小村,可能藤井樹的家就在上邊。在那裏中學時的男藤井樹騎車衝下山坡給女藤井樹頭上套紙袋——可憐的小男孩只能用惡作劇來表達自己的喜歡。走過那段自行車劇情的地方後,回望小樽全景,回想着那有着被和風吹起的白色窗簾的圖書館,回想着搖着腳踏車看英文試卷的停車棚;回想着有那一本《追憶似水年華》夾着的借書卡背面少女藤井樹的素描畫像。
在小樽的運河工藝館的頂樓有個留言簿,厚厚的一摞,大概有10幾年的歷史了。各國的遊人紛紛在這裏留下了自己的心願,留下了對小樽的愛。我翻看着。雖然是各種語言,但是大都會有“I love Otaru”。我也不例外,在12月31號那頁寫下了自己的新年願望。
傍晚再次回到運河,突然間對曾經無比迷戀的八音盒和北一玻璃失去了興趣,五彩繽紛的顏色化為純粹的白。因為我的眼中只剩下冬雪下的運河,那永遠浪漫與懷舊的小樽運河
小樽最美的時刻在於寒冬,在於黃昏,在於路燈,在於倉庫,在於運河。
小樽是如此地偏愛石頭與玻璃,運河邊的舊倉庫、歐式建築的石砌洋樓,無所不在地訴説着昔日的繁榮。同時,玻璃又用它靈動剔透的光澤延續了鉛華

小樽小樽玻璃

在河邊排列着木骨架的磚石倉庫,其中一座倉庫上有一個稱之為“虎瓦”的大魚裝飾物——這裏就是建於1893年的倉庫改建而成的小樽市博物館。在博物館裏,陳列了當年從大阪開出,經瀨户內海山陰、日本海後到達北海道的北前船模型和有關鯡魚捕撈的資料,還有保持原物大小、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摩登商店的展品等。從運河漫步至色內本大街,這一帶往日叫做北華爾街。一些建於19世紀的石造洋房被保留了下來,其中一座現仍為日本銀行小樽支行所使用,附近還有歷史性的建築,以及文化館、美術館、小展館等等。 另外,在小樽市博物館附近,集中了許多玻璃工藝和八音盒的小展館及商館。在小樽有一個日本最大的八音盒專賣店——八音盒堂,建於1912年,磚木結構。八音盒堂的正面有一座高5.5米的世界最大的蒸汽鍾,每隔15分鐘發出一段汽笛聲般的音樂,吸引着遊人們駐足傾聽。
而小樽最出名的玻璃工業,也讓這個城市有“燈的故鄉”等美譽。看精緻的玻璃工藝,是小樽的另一種浪漫。琳琅滿目的玻璃用具、工藝品及家飾羅列滿街,有高級豪華的專賣店,也有賣各種小飾物、玩具的路邊攤。市區有多個玻璃工藝工廠,裏頭的玻璃工藝品琳琅滿目,小到常見的咖啡棒,大到華麗的大花瓶,讓人看得目不暇給。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玻璃製品、燈罩飾品,及眾多的玻璃手工藝品可供自由選擇。日本的工匠們從海洋中獲得了靈感。玻璃工藝品中有不少使用藍色和淡綠色,正是大海的象徵。
在風鈴的音樂聲中,人們不由自主地愛上一個個冰冰的玻璃製品,最出名的玻璃製品工場“北一硝子”裏還可以觀看製作過程。遊客可以參觀玻璃工作室,見識一下不斷變化形狀的吹空絕技。
在小樽,有的咖啡館在觀光客喝咖啡前,就會讓客人自行選用印有小樽市容、運河的瓷杯。喝完咖啡後,杯子則讓觀光客帶回家當紀念品,頗具創意。傍晚時分,在富有歐洲浪漫氣息的小樽運河畔,漫步於羅曼蒂克的古老街道。不論大街還是小巷,人行道旁的空地一定是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草,商家門前店旁有空地、也都有可提式木盆、木桶的花草盆栽垃圾筒坐椅等各式街道傢俱也井然有序,頗具匠心。不但歐式的舊建築物一一掛上了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物的銜牌嚴加保護,就算是新建的建築物或老房子翻新,也刻意建成歐式建築物的立面假牆,營造出整體都市的歐式風格,這點點滴滴都看得出市民與政府的用心經營。
遊客們一到了那個地方,就都會喜歡上那裏,那沉靜温柔的玻璃之城,浪漫之旅。
“玻璃之街,唯有小樽”,這是一句全日本流傳很廣的老話,説的是小樽玻璃製品為日本之最的事實。在小樽最有名的要數北一硝子三號館,這裏出售幾千種玻璃製品。
玻璃製品工廠的建築物為明治20年代完全用石頭搭建起的倉庫,裏面稍微有一些暗。雖然不是很亮堂,但北廳的4000多件玻璃工藝品,167盞石油燈,把整個大廳的氣氛烘托得極其浪漫、温馨。
北海道的小樽,正是雪與火的化身,温暖而悠閒,又帶一點淒涼。那氣氛,讓人忘記煩憂,車來人往燈火融融,街邊一角雪落處也有一股澹澹憂愁。古來訪客多寂寞,惟在小樽留其名。有沒有留其名不重要,大概很少訪客不會留其錢,小樽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買。小樽作為明治時代對西方開放的口岸,仿效西方不遺餘力,玻璃(硝子)自然必須充足,總不能學人家蓋了一堆銀行、教堂,結果門窗還用紙煳。戰後小樽沒落,硝子的製作卻成一大特色, 市中心有好幾家硝子店,琳琅滿目,逛得心曠神怡。
小樽的玻璃大多是手工制,因此每個都不同,花樣分佈、大小、色澤濃度,細看都不相同,有別於工廠製造的量產品,因此更受遊客的喜愛。除了幾種經典款,每年都有新設計或研發的商品上架。 因此隔幾年去北海道,就會發現不同的玻璃品,過去買的款式,也許想買也買不到。光在玻璃裏彈跳,如火焰般閃動人的視線,用小樽買的玻璃來證明小樽是雪與火的融合體。

小樽交通信息

札幌新千歲車站到小樽車站:快速列車約70分鐘,停靠站較多的普通列車約100分鐘(上下班通勤時間較常出現),兩者票種、票價、停靠月台都相同,票價為1740日元。
札幌車站到小樽車站:
從札幌到小樽可搭乘火車(JR),快速列車約32分鐘並可到達。
也可在札幌車站巴士總站坐巴士,每隔5~20分鐘一班約50分鐘到達小樽。
市內交通:
步行是一般遊玩小樽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火車,如果到南小樽或是招哩,則可以坐JR線,1-2站下車,再視目的地步行或是坐計程車
小樽市區有散策巴士行駛,從車站出發,沿着臨港路,北到交通博物館,南到小樽築港,經過各主要景點,每15~20分鐘一班,1日乘車券750日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