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海道

(日本國北海道地方下轄道)

鎖定
北海道(Hokkaido),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屬於日本地域概念中的北海道地區,也是最北的一級行政區,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島,也是世界面積第21大島嶼,略小於愛爾蘭島。南以津輕海峽界本州島,北以宗谷海峽庫頁島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以札幌為中心,北海道形成了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著名的札幌都市圈。 [1]  [33] 
中文名
北海道
外文名
ほっかいどう
Hokkaido
行政區類別
(一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
日本國北海道地方
地理位置
位於日本列島最北部
面    積
83424 km²(截至2018年10月1日) [30] 
下轄地區
札幌市
政府駐地
札幌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44 萬(2022年11月4日) [29] 
著名景點
支笏湖
機    場
新千歲機場函館機場
知    事
鈴木直道 [2] 

北海道歷史沿革

北海道簡圖 北海道簡圖 [10]
北海道舊稱蝦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16世紀末,松前氏渡海建造了福山城,佔領了土地。後俄羅斯人南下,出於國防需要,開展了對北海道、千島、薩哈林島等地的探險活動,不久北海道就成為幕府的直轄地。 [11]  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決定在蝦夷地設置箱館裁判所,隨即把名稱改為箱館府。1869年蝦夷地改稱北海道,設置11國86郡(地理分區)。同年7月設置北海道開拓使(箱館府因此廢除)之後,北海道的開拓正式進行。1882年廢止開拓使,設置函館札幌根室三縣取代開拓使。1886年代替3縣設置北海道廳。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許多日本人從內地的各地移住,開拓的熱潮湧入了道內各地。
在1869年,明治政府要求為“蝦夷地”取新的名稱時,松浦武四郎以北方的“北”(きた)、“カイナー”(阿伊努族對當地的稱呼)的“カイ”,以及日本對領土常使用的“道”(どう),合併為“きたかいどう”,翻成漢字為“北加伊道”;最後並獲得採用,但在考量配合律令制時代的五畿七道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因此轉為“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12] 

北海道地理環境

五畿八道 五畿八道
北海道由日本第二大島嶼(世界上第21大島)的北海道島和利尻島、禮文島天賣島燒尻島奧尻島等小島構成日本行政單位“道”,介於北緯40度33分至45度33分,東經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間;南北寬420公里,東西長540公里,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同庫頁島薩哈林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島擇捉島齒舞島色丹島四個島嶼,日本稱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其為南千島羣島,長期以來,俄日兩國在四個島嶼歸屬問題上一直存在着嚴重爭議。
日本八大區域中的北海道地方 日本八大區域中的北海道地方
北海道面積佔全日本的五分之一,而人口只有東京的一半,人口密度極低,多集中於以札幌為中心的小樽旭川之間。北海道的省會城市是札幌。北海道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有山地和山脈,故地形在整體上起伏較大,周圍則是廣闊的平地。火山帶由東、南開始延伸,構成了火山地形。山地佔總面積的60%,其中火山佔山地面積的40%。東部有阿寒、知牀火山羣;西部有天鹽、夕張山地;北見、日高等山脈縱貫中央,有大雪山火山羣;最高峯旭嶽海拔2290米。沿岸多平原,西有石狩平原、勇拂平原,東有十勝平原。主要河流有石狩川、天鹽川、十勝川等。森林覆蓋面積佔北海道總面積的70%以上。
北海道俯瞰圖2 北海道俯瞰圖2 [3]
北海道屬温帶季風氣候,氣候寒冷。1月:4℃至10℃,8月:18℃至20℃,年平均温度6℃至10℃,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積雪,最深達4米。夏季東南岸多海霧,冬季北岸和東岸有流冰。幾乎不受梅雨颱風的影響,季節或日夜間温差的變化相當大,且具有雪國特有的季節性,春、夏、秋、冬分明。由於在北海道內設立了6個國立公園、5個準國立公園和12個北海道立自然公園,對自然環境進行了完善的保護和管理,大自然保持着野生的優美環境,一年四季景色優美。北海道經濟以鋼鐵、木槳、乳品和漁業為主,是日本的糧食基地之一,被稱為日本食品原料基地,盛產各種新鮮美味的食品原料,小麥、馬鈴薯、大豆、乳牛與牛乳產量居日本最前列,是日本主要農牧業基地。礦產資源豐富。採煤業發達,同時開採錳、鉛、鋅等。工業以食品、煉油、紙漿、造紙、木材加工、鋼鐵為主,木材產量居日本首位。海洋漁業發達,捕魚量居日本首位。水陸交通便利,與本州間有青函火車輪渡與青函海底隧道相連。
北海道雪景 北海道雪景
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是札幌,西部城市較集中。主要城市除札幌外,有旭川函館小樽室蘭等。 [4-8] 
北海道以其迷人的雪景聞名於世,冬天是遊覽北海道的較佳季節。一年一度的北海道雪祭盛會於每年2月上旬展開,會場分別設於大通公園及真駒內自衞隊廣場兩處,遊客可在此參觀。這時,各國高手雲集,盡顯身手,雕砌的冰雕藝術傑作,雄偉壯觀,獨具匠心。 [9] 

北海道行政區劃

北海道地區劃分

北海道下設14個振興局,其中9個為綜合振興局。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北海道常區分為四個地區:
  • 道南地方:包括渡島、檜山振興局轄區。
  • 道央地方:包括石狩、後志、空知、膽振、日高等振興局轄區。
  • 道北地方:包括上川、留萌、宗谷等振興局轄區。
  • 道東地方:包括釧路、鄂霍茨克、十勝、根室等振興局轄區。 [13] 
北海道行政區劃(2010年起) 北海道行政區劃(2010年起)

北海道下轄政區

北海道下轄以下14振興局、64郡、35市、129町、15村:
空知綜合振興局(駐巖見澤市)
雨龍郡:妹背牛町秩父別町雨龍町北龍町、沼田町
虻田郡:新雪谷町、真狩村留壽都村喜茂別町京極町俱知安町
白老郡:白老町
勇拂郡:安平町厚真町鵡川町
日高振興局(駐浦河郡浦河町)
沙流郡:日高町平取町
新冠郡:新冠町
浦河郡:浦河町
樣似郡:樣似町
渡島綜合振興局(駐函館市)市部:函館市北斗市
檜山振興局(駐檜山郡江差町)
爾志郡:乙部町
上川郡(天鹽國):和寒町劍淵町下川町
勇拂郡:佔冠村
中川郡:美深町、音威子府村、中川町
雨龍郡:幌加內町
留萌振興局(駐留萌市)市部:留萌市
留萌郡:小平町
宗谷綜合振興局(駐稚內市)市部:稚內市
天鹽郡:豐富町幌延町
網走郡美幌町津別町、大空町
十勝綜合振興局(駐帶廣市)市部:帶廣市
十勝郡:浦幌町
釧路綜合振興局(駐釧路市)市部:釧路市
川上郡標茶町、弟子屈町
根室振興局(駐根室市)市部:根室市
[14] 

北海道歷代知事

代數
知事姓名
任職時間
當選回數
1代
田中敏文
1947年4月21日至1959年4月22日
3回
2代
町村金五
1959年4月23日至1971年4月22日
3回
3代
堂垣內尚弘
1971年4月23日至1983年4月22日
3回
4代
1983年4月23日至1995年4月22日
3回
5代
堀達也
1995年4月23日至2003年4月22日
2回
6代
高橋春海
2003年4月23日起
3回
[15] 

北海道經濟發展

北海道礦藏豐富,煤炭儲量與產量均佔全國一半以上。工業以食品加工為主,木材加工、造紙、鋼鐵工業發達。小麥、馬鈴薯、乳牛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是日本主要農牧業基地。
按北海道內總生產的產業構成比,是第一產業3.3%,第二產業22.4%,第三產業是76.7%(2000年度)。為了有這個之外應該扣除數值共計超過100%。與全國比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比率高,第2次產業,特別的製造業的比率小。以農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第二產業,苫小牧釧路市,機械製造,飼料·肥料聯合企業發達。

北海道第一產業

1、農業
農家1户的耕地面積16.9公頃(2002年),也達到其他都城府縣的13倍。在農業生產額中畜產佔的比例達到全體的45%。特別釧路支廳,根室支廳的農家一家的耕地面積60.3公頃也達到(2003年)達到北海道全體的農業骨頭生產額的12.2%。奶用牛的生產額大。
日高支廳作為中心英國產良種馬等的輕種馬的生產繁盛。
麥和薯等的耕種旱田與全國也比比率高(貴),甜菜和薯,小麥等全國一品種多。
稻作主要道央被進行。日本的食糧基地。
夕張蜜瓜:原產北海道夕張市的蜜瓜在日本被視為頂級蜜瓜,其特點是甜味濃厚,香氣馥郁,果肉呈桔紅色。 [31] 
2、水產業
明治時代在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對北海道的水產業的依存率高以鯡漁為首。此後在堪察加海上,白令海海上的北洋漁業飛躍性地伸長,在北海道太平洋沿岸水產業發達了。1977年的200海里水域設定遠洋中心的北海道漁業受到了大損壞。可是依然北海道在卸貨全國的4分之一的漁業王國在北海道發達了的第2次產業的基礎是水產業。再到目標來帆立和螃蟹,海膽等的水產物的旅客也在等,旅遊產業也做着貢獻。釧路市到卸貨量北海道最大的水產城市1990年13年連續的世界首位的卸貨。

北海道第二產業

1、礦業
明治到高度增長期,與石狩煤田夕張市把釧路煤田作為中心石炭產業繁盛,不過,21世紀初把釧路市的太平洋炭礦作為最後大規模的採煤結束,坑內採煤事業根據釧路炭坑雖然是小規模但是被進行。
2、工業
苫小牧市,釧路市是大規模的造紙,紙漿業發達,有機械製造,飼料·肥料聯合企業的工商業城市。
室蘭市是自於制鐵,化學聯合企業的工業城市。
函館市造船。
札幌市從道內產的農水產品加工發達了的食品加工製造繁盛。
北海道的工業太平洋沿岸的苫小牧,釧路的兩個地區總括。食品加工從苫小牧到札幌的內陸的諸城市集中着。

北海道第三產業

主要是旅遊關聯產業。以1972年札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為時機,日本政府設置了北海道開發廳作為旅遊事業發展中心。同時新千歲機場的開發和鐵路的整備,為旅遊產業的發展達成了很大地提升。如夏天富良野的薰衣草田園旅遊,釧路濕原瞭望等,冬天的滑雪和滑板滑雪運動繁盛,為了服務到達這裏的遊客,零售業和運輸業發達。
泡沫經濟之後,旅遊事業受到影響,而北海道拓殖銀行的破產後,連鎖破產相繼發生,經濟狀況困苦。來自道外的遊客數1997年以後年間大致在600萬人前後,不過,21世紀初外國遊客從12萬人(1997年度)29萬人向(2003年度)增加。特別是從台灣,香港的旅客,向如阿寒國立公園,知牀國立公園,釧路濕原國立公園團體客人數的增長非常大。對於來自幾乎不下雪的台灣和香港的人們來説,北海道是可以感受到雄偉的自然魅力的地方。札幌市,旭川市釧路市的3市被指定為國土交通省的國際會議觀光都市,有數次的國際會議在這召開。 [16] 

北海道交通狀況

北海道國際航線

北海道交通圖 北海道交通圖
上海至札幌,3小時,MU279,週二、三、五、六、日
釜山、首爾至札幌,約3小時
香港至札幌,約4小時5分。

北海道機場交通

北海道中央巴士(至札幌市內)所需時間70分鐘。
北都交通(至札幌市內)所需時間70分鐘。
道南巴士(至苫小牧市內)所需時間40分鐘,(至登別温泉)所需時間1小時。

北海道國內交通

新千歲機場至東京(90分鐘)、名古屋(100分鐘)、大阪(110分鐘)
函館機場至東京(80分鐘)、名古屋(90分鐘)、大阪(100分鐘)
旭川機場至東京(100分鐘)、名古屋(100分鐘)、大阪(110分鐘)。

北海道交通信息

[17]  航空
新千歲機場坐落在札幌的東南面,國內可由北京、廣州、香港等地經東京轉飛札幌,也可由上海直飛札幌新千歲機場。札幌新千歲機場位於市中心以南30公里,從東京羽田機場到新千歲機場約1小時30分鐘;從機場乘坐JR快車到札幌車站約36分鐘。
JR鐵路:乘坐JR鐵路機場高速線,從千歲機場到札幌站約40分鐘,每隔15分鐘一班。
機場巴士:乘坐機場巴士,到札幌市區約1小時10分鐘左右,每隔10-15分鐘一班。
出租車:乘坐出租車到札幌市內需60分鐘,路程約45km。
鐵路
北海道新幹線 北海道新幹線
JR線鐵路是北海道內的主要鐵路線,有從札幌開往函館-小樽-旭川的函館本線,從札幌乘快速列車到小樽30分鐘;乘特快列車到旭川1小時20分鐘;JR札幌站與地鐵札幌站之間有地下通路連接。
札幌—東京:便名北斗星號、CASSIOPEIA號所需時間16小時班數1天1班(北斗星號)。星期二、五、日從上野出發,一、三、六從札幌出發(CASSIOPEIA號)。
日本鐵路周遊券
訪日外國人專用的日本國內JR全線周遊券,也就是「日本鐵路周遊券」,除了一部分路線無法使用之外,對於想利用鐵路周遊日本的旅客而言,既划算又放心。周遊券分為綠色車專用及普通車專用2種,各有7天、14天、21天有效期間的票種。綠色車專用的7日券是成人1名37800日元;普通車專月的7日券則成人1名28300日元。另外,若移動範圍只限於北海道內的話,建議您使用北海道鐵路周遊券。
北海道鐵路周遊券
可以任意乘坐北海道內的特快車、快車的指定席。有3天用及5天用的車票。並且和日本鐵路周遊券一樣,備有綠色車專用及普通車專用2種類的票種。除此之外,也有利用日開始10天以內,可以使用4天的4天用靈活可變的周遊券。綠色車專用3日券是成人21500日元,普通車專用3日券是成人15000日元。購買時及利用時,請備好護照。
巴士
若想要節省交通費,乘坐都市間巴士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比鐵路要花時間,但有些搭乘鐵路到達不了的地方,搭乘巴士卻相當方便。此外,長距離移動的「都市間巴士」裏,不僅附有廁所;有些車輛更採用獨立的躺椅座席,相當舒適。
想在旅行的時候享受駕車遊的樂趣,自然少不了租車的環節。辦理租車業務的窗口除了機場和車站,稍微大一點的城市的話在市內也很容易找到。從大型車到小型車,種類豐富,而且還有備受關注的環保車。當然,在搜索路線時必不可少的導航系統也基本都有配備。租借車輛需要有國際駕照等證明,請在出發之前確認。

北海道主要大學

國立:
公立:
私立:
短大:
名寄市立大學(公立)
旭川大學(私立)
札幌大谷大學(私立)
北星學園大學(私立)
酪農學園大學(私立)
國學院大學(私立)
拓殖大學北海道短期大學
北海道自動車短期大學

北海道人情風俗

北海道節日慶典

北海道 北海道
一月:帶廣冰雕節(帶廣);支笏湖冰瀑節(上川)。
二月:札榥冰雪節(札榥);知牀幻想曲(斜裏);鄂霍次克流冰節(網走);小樽雪光道(小樽);紋別流冰節(紋別);旭川冬季節(旭川);釧路冰雪節(釧路);日本杯全國狗拉雪橇大會(稚內)。
三月:皇族滑雪國際比賽大會(札榥);旭川國際巴薩滑雪大會(旭川)。
四月:洞爺湖長期煙火大會(虻田)。
五月:箱館五稜郭節(函館);札榥紫丁香節(札榥);芝櫻節(瀧上)。
六月:悠莎可伊洲浪節(札幌);阿寒湖上煙火大會(阿寒);沙婁瑪湖100公里馬拉松(湧別、佐呂間、常品)。
七月:洞爺湖湖水節(虻田);薰衣草節(上富良野、中富良野);北海肚子臉聯歡節(富良野);札榥消夏節(札榥);小樽潮節(小樽)。
八月:函館港節(函館);旭川消夏節(旭川);北海道熱氣球節(上士幌);昭和新山火節(壯鄴);登別地獄節(登別)。
九月:鮭魚節(石狩、音更、標津);根室螃蟹節(根室);全北海道女子相撲選拔賽(弟子屈川湯温泉);葡萄酒節(富良野、池田)。
十月:綠球藻節(阿寒);厚岸牡蠣節(厚岸);浦河賽馬節(浦河)。
十一月:札榥銀白燈飾(札榥)。
十二月:函館聖誕節幻想(函館);喀瓦悠的鑽石粉(弟子屈)。 [18] 

北海道風俗禮儀

相見禮儀:在日本北海道,“鞠躬”主要表達彎身行禮,以示恭敬。除了向對方説“早安”和“您好”等的打招呼之外,還是廣泛地表示感謝或道歉等的時候普遍使用的一種禮儀。另外,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
餐桌禮儀:日本傳統的用餐方式是使用一張叫“御膳”的單人小膳桌。此種小膳桌其實就是一種帶腿的托盤,放於榻榻米上,用餐人跪坐着(日語稱為“正座”)用餐。雖然大多都是坐椅據桌用餐,但日本北海道仍然有不少旅館還採用這種傳統的小膳桌。主人上菜一般會考慮客人的飯量,做到恰到好處,而客人凡是自己夾起來的東西必須全部吃乾淨,是一種禮節。盛湯的碗一般選擇一隻手就能拿的大小,喝湯時左手端碗,直接送到嘴邊。吃飯的時候也一樣,左手端碗,全部吃完,不留顆粒。 [19] 

北海道特產美食

特產美食
特產美食(6張)
北海道蟹:產於俄羅斯韓國日本交界的日本海。以鱈場蟹毛蟹、花蟹為主。
北海道的昆布(海帶):北海道產真海帶、利尻海帶、羅臼海帶、三石海帶等品種。
北海道的拉麪:札幌的味噌湯口味,旭川的醬油口味,函館的鹽味拉麪。
成吉思汗烤羊肉:用圓形的鐵鍋燒烤羊肉及蔬菜。對於羊肉燒烤,分為加佐料烤肉及鮮烤肉(包括冷凍肉)兩種吃法。
札幌啤酒:香味獨特,口感清爽。每年七八月份舉辦的札幌啤酒節,是一個暢飲狂歡的節日。 [20] 
白色戀人巧克力:日本最有名的巧克力品牌之一。由北海道札幌市“石屋製果”生產,是一種兩塊餅乾夾着一層白巧克力的點心。 [21] 
夕張哈密瓜:日語名稱“夕張メロン”。日本高級甜瓜。肉紅,柔軟多汁。誕生於1961年。 [22] 

北海道新聞媒體

北海道報紙雜誌

北海道第一家報紙是創刊於1878年的《函館新聞》,2年後發行了《札幌新聞》,此後道內各地各種報紙紛紛出版發行,到20世紀30年代,北海道的報紙達到高峯,共有89家報紙。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實行戰時體制,對新聞出版和言論進行嚴密控制,強制推行所謂“一縣一報”。在北海道或對報紙進行取締,或強行合併,最後剩下的11家報紙也在1942年11月合併為一家,稱《北海道新聞》。
日本戰敗後,各地方報紙又紛紛出版,1945年當年就有《留萌時報》、札幌的《日本政治新聞》等十幾家報社恢復或創刊,其中《新北海》發展較快,一度對《北海道新聞》造成威脅。另一家是《北海時報》,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演變組合,最後於1998年停刊。從1959年起,全國性大報《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相繼打入北海道,設支社、印廠和銷售點,但銷售量始終沒能壓倒北海道新聞。在大報之間進行激烈爭奪之下,地方小報《十勝每日新聞》、《室蘭新聞》、《函館新聞》、《苫小牧民報》等仍然很活躍,以其貼近讀者生活而受到歡迎。《十勝每日新聞》在十勝地區發行8多萬份,超過其他報紙在這一地區的發行量。這種全國性報紙、地區性報紙與地方小報多層次共存,相互競爭的結構是北海道新聞媒介的一個特點。
截止2005年,北海道有境內報社23家,專業報社如建設、水產新聞等11家,有非境內報社如共同社、朝日、讀賣等駐北海道支社15家。 [4] 

北海道電台電視

東京放送局(NHK)1925年開始播音,3年後,北海道就開設了札幌局(NHK札幌放送局)。1950年日本實施“電波三法”,開始出現民間經營的廣播電台。1952年,由《北海道新聞》社出資,成立了北海道第一家民營廣播電台“北海道放送”,也是日本第七個成立的民營電台。1953年日本進入電視時代。1957年,“NHK札幌局”和“北海道放送”同時播放電視節目。2年後,以《北海時報》為背景的“札幌電視放送”開局。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成立了“北海道電視放送”、“北海道文化放送”。1989年又成立了“電視北海道”。NHK和五家民營電視台的競爭格局一直延續,為了生存,五家民營電視台分別隸屬於全國性電視台朝日、讀賣、每日、東京、富士系統。由於電子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發展,廣播電台由中波到調頻FM,電視則向多頻道、有線電視(AVT)、衞星放送(BS),以及高清晰度、數碼化發展,在國際化、信息化的時代潮流中,北海道新聞媒體將以立足於該地區為根本,繼續謀求生存與發展。截止2005年,除NHK,北海道有民間放送公司7家,有線電視5家,FM局11家。 [23] 

北海道觀光旅遊

北海道風景名勝

北海道夜景 北海道夜景 [24]
流冰破冰船“卡林果II號”和“極光號”:從紋別港出港,乘船遊覽需要1個小時,遊覽船在流冰間穿行,可以觀察近在咫尺的流冰。該引人入勝的旅遊項目是從1月中旬開始為期2個月。在網走市也有“極光號”在運行。
函館的夜景:與香港、那不勒斯,並列為世界三大夜景。由於地形因素,函館的夜景以特殊的扇型著稱。函館的夜景呈X形,燈光熠熠,像太空中的一個未知領域,據説函館每晚的耗電就需要百萬美元。
天人峽:峽谷四周是柱狀的斷崖絕壁,可以看到從270米高處奔流而下的瀑布,温泉設施也非常完備。在紅葉季節,天人峽顯得更美。 [25] 
根室港的流冰:流冰之港夕陽西沉時分的景色優美。每年漂來流冰的日期雖不一定,但通常是2月間出現的。
宗谷岬:位於日本的最北端。稚內市晴天可以看到薩哈林島。
紅磚瓦官舍:建於1888年,後經多次整修,1968年復原成創建時的面貌。1969年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建築式樣系採用美國新巴羅克式。
旭嶽的花園:從旭川市乘公共汽車1小時30分鐘,可到達旭嶽温泉,再利用索道便可到海拔1600米高的高山植物花園,7月份是賞花的最佳季節。
木製玩具世界:不但可以欣賞到世界各地的木製玩具,而且可以在木工房親手製作木製玩具。
特拉比斯特派修道院:位於日本函館,1898年(明治31年)由法國而來的8名修女創建而成,是日本最早的修道院。院內一般不對外開放。
開陽丸(江差町):建造於荷蘭,僅3年後就因暴風而沉沒於江差深海處的開陽丸,在120年後復原。設計上幾乎於寶物接近,內部是關於開陽丸的資料館,有從海底打撈上來的遺物及模型等。
北海道立青函隧道紀念館(福島町):展示着關於世紀大工程的青函隧道的資料的設施。除挖削機模型外,還展示着不少津輕海峽的歷史及聯絡船的資料。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10張)
松前藩府邸(松前町):仙台以北最繁榮、自豪的城市。
舊中村家住宅(江差町):全部採用檜木造成的人字型屋頂的建築物。
椴法華村燈塔家族博物館(椴法華村):用於學習燈塔的歷史及功能的設施,有建於1890年(明治23年)的初代惠山海角燈塔的大模型,置於惠山海角燈塔鄰接的公園內。
特拉比斯教修道院(上磯町):該建築物建設於1908年,是最早的男子修道院。
瀨棚青少年旅行村(瀨棚町):佔地2.7公頃的園區內有帳篷區、宿營小木屋、營火廣場、炊事處、淋浴、廁所等設備完善的野外活動場地。
函館濱水區(函館市):從函館車站向函館埠頭方向的西部地區沿岸、以國際貿易港口而繁榮時的古老建築物及倉庫等重新利用的建築羣。函館明治館為首,BAY函館、金森洋物館等深受年輕觀光客的喜愛。
燒野見晴公園(大野町):位於大野町公共育成牧場的上方,夜間能窺望函館市街的美麗夜景。牧場內設有展望全景的展望台,可眺望大沼周圍的景觀或天氣晴朗的青森縣的羣山。
鮪之海角(乙部町):沿岸約450m的海面上突出的安山岩柱壯石紋的巖面,在朝夕的陽光下映出神秘的景色。由於在學術、觀光方面的優越,被指定為北海道天然紀念物。
惠山(惠山町):在火山的地域上,由熔岩圓頂小山構成了罕見的雙重鍾壯火山。
五稜郭(函館市):在高達60m的五稜郭塔之下,是日本最初的星型洋式城堡的國家特別史蹟五稜郭城址。一年四季中都是市民休息的場所。
浮島公園(北檜山町):10個浮島慢慢地移動,隨着方向或時間改變姿態的奇特的公園。
大沼國定公園(氣飯町):是駒嶽南麓的水鄉公園,具有日本風情的美麗風景,是有魅力的遊覽、休閒聖地。 [26] 
等別地獄谷 等別地獄谷
等別地獄谷:這裏是北海道的一個火山口遺蹟,是在火山爆發後形成的故地,由於這裏寸草不生,周圍的空氣瀰漫着刺鼻的硫磺味,故以此命名“地獄谷”,火山口時常噴出巨大的聲響,好像地獄一般恐怖,整個谷口迴盪着深厚的怒喊聲。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賞這個獨特的景點。

北海道最佳時間

夏季(6月至8月)是北海道的最佳旅遊季節。北海道地處緯度較高的地帶,但因為海流原因,冬夏間氣温相差較大。八月份是盛夏,氣温平均在28.9度;一月份是隆冬,氣温低至零下20度。每年11月下旬寒風颳起後到第二年的四月底都是嚴寒的冬天。 [27] 

北海道對外交往

北海道交往歷史

據記載,北海道對外交往最早始於十七世紀荷蘭人到蝦夷地探險。1798年和1792年俄國人曾先後兩次到北海道的根室,請求“通商”,但均遭到拒絕。1796年和1791年,英國船隻來過北海道的南部地區。半個世紀後,美國海軍提督帕利率艦隊來到日本,迫使幕府開放鬆前藩主管轄的箱館(函館)。沙俄抓住時機,於1855年2月與日簽訂了《日俄通好條約》,由此獲得在箱館通商的權利。從此,北海道正式打開對外交往的大門。
1869年明治維新以後,新政府徹底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開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大量吸收西方文明和先進科學技術。受此影響,北海道開拓使次官黑田清隆親自率領20多名留學生到美國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同時邀請美國農務局總裁凱普隆到北海道擔任開拓高級顧問,為北海道的開拓出謀劃策。1876年札幌農校成立時,美國馬薩諸塞州農科大學校長克拉克應聘擔任該校“教頭”,培養掌握西方先進農業技術的人才。北海道在開放過程中,還從美國引進了大量先進農機設備。由此,北海道的開拓與發展,與西方在人才與技術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是分不開的。
由於北海道所處地理位置,1947年至1991年(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從安全戰略角度,都十分重視該地區,先後(美1952年6月、蘇1967年10月)在札幌開設了總領館。此外,韓國(1966年)、中國(1980年9月)也在札幌設立了總領館,澳大利亞(1983年12月)設了領事館。截至2005年,外國政府在札幌設立領事機構(含名譽領事機構)共25個,其總數在日本居第二位(僅次於大阪),為北海道加強對外交流,特別是官方往來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此外,日本政府特地從外務省選派高官作為駐北海道大使,以協助北海道的對外交往。
為加強對外交流,北海道以道廳為首,以札幌市為中心,廣泛地與世界各地的地方、城市結成友好城市關係。
截至2005年,北海道內有75個市町村與世界17個國家的103個市、地區結為友好關係,其中最多的國家是加拿大(25個城市)、美國(23個城市)和俄羅斯(18個城市)。第四是中國,與8個省市建立友好關係。北海道同加拿大艾伯塔省、中國黑龍江省、美國馬薩諸塞州、俄國薩哈林州先後建立了友好關係。由於黑龍江省同艾伯塔省也是友好省關係,北海道、黑龍江、艾伯塔從1987年起舉行過7次三方友好交流活動。友好城市的締結大大促進了北海道與這些國家在產業、經濟、學術、文化、體育等各個領域的廣泛交流。
北海道還利用同處相同緯度的地理位置因素,強調同“北方圈”國家與地區的交流,如美國北部、加拿大、北歐、俄遠東地區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等。1991年,成立“北方圈論壇”。截至2005年,有10國23個城市及地區參加,已舉行多次會議。1999年成立“北方圈經濟人會議”。目的都是為加強經濟、文化、體育、旅遊等交往,特別是在經濟交流方面,吸引北方圈國家的企業到北海道投資建廠。美國、俄羅斯對北海道出口占居前2位。
1981年由札幌市提倡並在札幌召開的第一次“北方城市市長會議”,截至2005年已召開過10多次會議,有10多個國家和40多個城市參加(第2次和第8次分別於1985年和1998年在瀋陽、哈爾濱舉行)。該會議目的是:共商城市發展問題,創造舒適的北方城市;以冬季為資源和財產,積極開展冬季城市運動;加強相互聯繫,為國際社會的和平作貢獻。
在與海外加強技術交流方面,通過JICA、地方自治體、企業和民間團體,北海道每年接受各國的技術研修人員,派遣專家和海外協力隊員到國外進行交流。
北海道現有“北方圈中心”、“北方圈交流基金”、“札幌國際交流協會”、“北海道海外協會”等形形色色的民間國際交流團體約500多家。北海道在洛杉磯、新加坡、俄薩哈林設置辦事處,在巴西和巴拉圭設立了“巴西北海道交流中心”、“巴拉圭北海道交流中心”。

北海道中國關係

北海道 北海道
北海道同中國發生關係的時間遠晚於日本其他地區,但是在北海道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還是相當早的。據史料記載,約在19世紀50年代,廣東人羅森作為翻譯隨美國海軍提督帕利率艦艇來到箱館。1859年廣東人陳玉松來北海道經商,購買海帶等水產品。以此為契機,北海道與中國的直接貿易正式開始。由於中日民間貿易往來十分興盛,居住在函館的華僑特地從國內請來專家,完全以中國的傳統工藝,於1910年12月建成了具有中國建築風格的中華會館(系關帝廟)。
隨着華僑的增多及相互貿易往來的發展,1892年清政府在函館開設了中國領事館,1894年因日發動甲午戰爭,第一任領事黃書霖離任回國。1918年中國駐橫濱總領館在函館設立了辦事處,凌曼壽領事在此負責有關工作。1931年又因日發動“九一八”事變,凌離任回國,該辦事處自然關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北海道與中國的關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發展,民間友好往來亦日益活躍。1977年中國在札幌市舉辦了首次大型商品展覽會。1980年在札幌開設總領館,為進一步推動雙邊的友好交往和各種合作關係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胡耀邦、萬里、李鵬、江澤民、黃菊、吳儀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訪問了北海道。政府各部門以及有關地方領導人也不斷來北海道進行文化、經濟、技術等各個領域的交流活動。
北海道 北海道
北海道與中國的交往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北地區。1980年11月札幌市與瀋陽締結了友好城市關係。1982年4月中國煤城撫順與北海道的煤炭主要產地夕張市結好。1986年6月,黑龍江和北海道建立了友好省道關係。1995年11月哈爾濱與旭川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係。而後又有苫小牧、赤平、石狩、帶廣等市陸續同中國的秦皇島、汨羅、彭州和朝陽結為友城。除此之外,留萌、室蘭、函館、惠庭、登別等市同中國有關城市建立了對口交流關係,巖見澤市、伊達市、弟子屈町等希望能同中國有關城市締結友好關係,並積極努力創造條件。更多友好城市的出現不僅進一步豐富了中國與北海道之間的交流內容,而且對推動、深化雙方的合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5] 
北海道與中國東北三省的經濟交流較多,北海道經濟代表團、企業等多次訪問東北,進行經濟交流、貿易洽談或技術交流,特別是北海道中小企業已逐步打入中國市場。中國與北海道在科技、教育和人才方面的交流也較活躍,中國各地每年都派遣研修生到北海道,從事農作物的種植,畜牧業、水產養殖業以及機械加工業等研修活動。 [28] 

北海道災害事故

2022年秋季以來,已暴發禽流感。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