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可君

鎖定
夏可君,男,漢族,1969年生,出生於湖北,哲學家、評論家與策展人, [2]  哲學博士,曾留學於德國弗萊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以及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夏可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9年
出生地
湖北
職    稱
教授

夏可君人物經歷

2001 博士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獲西方哲學博士學位 [1] 
2003-2004 於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學習
2005-2006 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系學習 [1] 
2015-2015 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訪問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夏可君教授課程

東西方哲學本體論研究
身體研究:
海德格爾的基本問題 [1] 
中國古代藝術 [1]  :山水畫與書法及其當代的轉化。
德里達與南希研究 [1] 
西方當代文論原著選讀 [1] 
本雅明與猶太教 [1] 
西方文藝理論 [1] 
後現代思想研究 [1] 
西方當代藝術 [1] 

夏可君主要作品

夏可君原創性哲學寫作

庖丁解牛》,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1] 
《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1] 
《無用的神學:班雅明、海德格與莊子》,台北五南出版社,2019年。 [1] 
無用的文學:卡夫卡與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 [1] 
虛之未思Unthoughtof Empty:InChinese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PeterLang Press, 2020.

夏可君當代藝術

《平淡的哲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虛薄:杜尚與莊子》: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
《書寫的逸樂》:崑崙出版社,2012。
《餘像繪畫》: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餘像繪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夏可君中國哲學

莊子研究:《幻像與生命》(學林出版社,2006)。
孔子研究:《論語講習錄》(黃山書社,2009)。
子思孟子研究:《中庸的時間解釋學》(黃山書社,2009)。
夏可君哲學讀本:《無餘與感通——源自中國經驗的世界哲學》(新星出版社 [4] 

夏可君西方哲學

關於中國當代詩歌以及比較詩學的研究:《姿勢的詩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1] 
關於基督教繪畫與圖像解經:《生命的感懷—福音書的圖像解經》(台灣基督教文化出版社,2008)。 [1] 
關鍵詞研究:《身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015)。 [1] 
《吻》與《生命是最好的禮物》,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 [3] 

夏可君科研項目

現象學研究,“當代神學與人文學的交叉概念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1] 

夏可君重要論文

1、《觸感神學——南希的基督教解構》: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07第27期
2、《修性·基督化·自由感:當代中國藝術宗教精神的三種可能性》:文藝研究,2009年第11期 [1] 
3、《荷爾德林的文論與現代漢詩寫作的法度》: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9期
4、《以自然為中介——論一種虛化的自然主義美學的可能性》:文藝研究,2015-03 [1] 
5、TrinityTheology and the Gift Economy of Forming a Spiritual Autho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47:4,2017.
6、The Art of Cao Jun: The Painting ofSton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Hymns to Cao Ju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18-02.
7、Between Conceptual Art and Flat Painting:on the Murky Poetry of Infra-Mince Painting, in: Art Platform Asia, 1st International Forum /2017.
8、《“虛化”的主體與“心齋”的現象學》:收錄於《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台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9、《發現從未寫出之物——誰之莊子》:收錄於《若莊子説法語》(台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10、《回縮與虛位(Zimzum/Chora):走向餘讓的漢語神學》: 《道風》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叢刊/2018-07
11、《德里達的未來:無餘與哀悼》,法蘭西思想評論/2017
12、(代替的“主體”與以撒的“捆綁” 
——勒維納斯與《創世記》第22章的解讀):收錄在:《列維納斯的世紀或他者的命運》,“杭州列維納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 
13、《禮物給予的“漢語-神學”》:基督教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
14、《時間之痛:哨兵詩歌寫作的地方誌》:當代文壇,2009年第7期 [1] 
15、《<水立方>:對稱的火焰與時間性的法則》:當代文壇,2009年第7期
16、《身體——思想的觸感》:基督教文化學刊,2009年第6期 [1] 
17、(《推拿畢飛宇的推拿》:盲目的觸摸):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05期
18、《寫作的裂縫》:文藝評論,1994年第5期
19、《阿Q以及可能的鏡像》: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1期
20、《對道德經文本句法層次的分析與解釋》:中州學刊,1996年第4期
21、《牟宗三思想研究綜述》:哲學動態,1999年第5期 [1] 
22、《Fuge:海德格爾的世界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23、《絕境的步伐——德里達在海德格爾與勒維納斯之間書寫死亡》:開放時代,2001年第11期,此文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2002年第1期 [1] 
24、《藝術作品中的世界和作為世界精神的河流》:現代哲學,2002年第4期 [1] 
25、《海德格爾與世界問題的發生》:現代哲學,2003年第1期
26、《德里達書寫死之絕境——與Heidegger,Levinas,Blanchot一道發現死亡》:論證,第3期,近四萬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 
27、《布朗肖的寫作》:東方雜誌,2003年第11期
28、《無題的禮物和思想發生的位置——Derrida論饋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生產》第1期,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 
29、The Community of Love and Ethos Of Giving: Deconstruction Of Christanity in Jean-Luc Nancy. 2004年11月在台灣中原大學“上帝與公共生活”的國際會議論文。論文集2004年即將出版 [1] 
30、《論殘雪》:收入《從尋根到飄泊——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學與文化》論文集。羊城晚報出版社,2003年。在該論文集中,其中發表了本人關於殘雪小説的三篇評論和對詩人多多的一個評論文字,字數有四萬字之多
31、《禮物的精神——Derrida思想禮物及其對神學的解構》,《道風》:香港道風山神學研究期刊,2004年 [1] 
32、《<論語>的本體之學:解讀<學而>開篇》:收入《原道》第11輯,2005年
33、《聖母往見》:基督教文化評論,2006年 [1] 
34、《劉小東繪畫“燒耗子”》:收入《閲讀城市》,2007年,上海三聯出版社

夏可君主持編輯

1、德里達:《解構與哲學的未來》(吉林出版集團,2005,2011) [1] 
2、讓-呂克•南希:《解構的共通體》(上海世紀集團,2007) [1] 
3、讓-呂克•南希:《變異的思想》(吉林出版集團,200,2011) [1] 
4、讓-呂克•南希:《無用的共通體》(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 [1] 
5、讓-呂克•南希:《素描的愉悦》(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1] 
6、布朗肖:《不可言明的共通體》(與魏光吉)(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5] 

夏可君學術活動

1,2009年12月20-22日,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假如莊子説法語——畢來德莊子研究工作坊”工作坊,提交論文併發言:《發現從未寫出之物:誰之莊子》——並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的期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2012.09)
Vol.22 No. 3 Sep. 2012,「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頁41-57。
2,2010年7月4號: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莊子研究與跨文化批判工作坊”,發表文章:《莊子思想的餘讓姿態與政治批判的可能性》
3,2010年9月30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跨文化哲學中的工夫論與內在超越性”,提交論文併發言:《感通與覺念:智的直覺之新解》
4,2012年10月31日,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莊子的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併發言:《莊子思想:打開三重世界的空隙》。
5,2013 年 3 月 22 日: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莊子與氣的哲學”工作坊,提交論文併發言:《虛化與Chora 的雙重書寫:以莊子「心齋」的反向重構為例》。
6,2013-11-07/08: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間與勢:朱利安FrançoisJullien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工作坊”。提交論文併發言:《從“革命的默化”到“默化的革命”:思朱利安之所未思》,並發表在《文哲通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 (2015.3)頁41-56。
7,還參加過2015年7月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社會批判研究所舉辦的“跨文化研究”的國際會議。並且提交論文《從革命到默化:現代性轉化的三種模式》
8,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德里達國際會議,發表論文《德里達的未來:無餘與哀悼》即將正式出版在《法國哲學評論》核心期刊正式出版。
9,2016年元月,主持東京畫廊的《新朦朧主義》第四回國際展覽,發表重要論文與討論會,並且參與國際英文發表的論文集,並撰寫英文論文。
10,2016年12月26日《海德格爾與莊子工作坊》與2018年1月22號《無用與政治》於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舉行,專門召開關於本人著作《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的兩次研討會。討論海德格爾“第二次轉向”與莊子道家哲學的內在關聯。
11,2018年2月在波士頓大學美術館舉行了關於曹俊繪畫藝術的國際討論會,筆者提交了英文論文TheArt of Cao Jun: The Painting of Stone and Its Transformation,正式以英文發言,並且論文已經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結集出版。
12,2018年8月,北京世界哲學大會再次從海德格爾與莊子問題出發,德國、法國與波蘭的學者舉行討論小組,就相關問題展開了討論。
13,2018年11月-12月,在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繼續討論《老莊與批判》,從無用與有用的區分展開相關討論,也有美國與德國學者參加,拓展了道家與海德格爾以及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深度。

夏可君藝術展覽

1,《餘像繪畫》專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 [1] 
2,《餘像繪畫》專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1] 
3,《繪畫的書寫性》,北京當代藝術館,2011年。
4,《心性自然》,北京今日美術館,2012年。
5,《虛薄:杜尚與莊子》,“虛薄藝術”第一回展,北京元典美術館,2012年。 [1] 
6,《虛白:反向重構與無維度》,“虛薄藝術”第二回展,北京索卡藝術空間,2013年。
7,《空寒:自然的虛託邦》,“虛薄藝術”第三回展,北京-台北索卡藝術空間。2014年。
8,《默化墨》,北京:正和誠藝術空間,2014年。
9,《抽象與自然》,北京:築中美術館,2014年。
10,《中國式書寫》,德國波恩,2015年,
11,《中國墨線》,南京國際美展,2015年。
12,《中國色》,“虛薄藝術”第四回展,北京亞洲藝術中心,2015年。
13,《虛色美學》,“虛薄藝術”第五回展,北京築中美術館,2015年。
14,《現成品繪畫》,上海:盈藝術中心,2016年,6月12號。
15,《中國線》,温州年代美術館,2016年。
16,《虛筆——劉國夫個展》,個案研究,香港3812藝術空間2016年,倫敦2018年。 [1] 
17,《書寫中國》,香港,水墨藝博會主題展,2016年。 [1] 
18,《煙色輕然——梁銓個展》,個案研究,北京蜂巢藝術中心,2013年。
19,《新現代主義水墨宣言》,“虛薄藝術”第六回展,北京貴點藝術空間,2018年7月。
20,《水墨是一種哲學》,上海無用空間,2019年9月。
21,《白中白》,“虛薄藝術”第七回展,北京白盒子美術館,2020年4月。
22,《新寫意主義第二回》,西安崔振寬美術館,2020年9月。
23,《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虛薄藝術”第八回展,上海西岸龍美術館,2020年11月。

夏可君出版著作

一,個人原創性哲學寫作:
1,以山水畫為新論域展開的哲學思考:《平淡的哲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
2,夏可君的哲學讀本:《無餘與感通——源自中國經驗的世界哲學》(新星出版社,2013)。
3,提出藝術哲學的新概念:《虛薄:杜尚與莊子》(江蘇美術出版社,2012)
4,中國文化創造性內在轉化的書寫性命脈:《書寫的逸樂》(崑崙出版社,2013)。
二,中國哲學的著述:
5,莊子研究:《幻像與生命》(學林出版社,2006)。
6,孔子研究:《論語講習錄》(黃山書社,2009)。
7,子思與孟子研究:《中庸的時間解釋學》(黃山書社,2009)。
三,西方哲學,藝術與詩歌文學的比較研究
8,關於中國當代詩歌以及比較詩學的研究:《姿勢的詩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9,關於基督教繪畫與圖像解經:《生命的感懷—福音書的圖像解經》(台灣基督教文化出版社,2008)。
10,關鍵詞研究:《身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四,藝術展覽以及相關文本:
【從“餘像(infra-image)”或者“寫象(Image-graphic)”等哲學概念出發思考與論述中國當代藝術、詩歌與文學,並領導和參與實踐項目】
11,關於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個案研究:《餘像繪畫》(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12,策劃展覽並且出版第二輯:《餘像繪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13,主持《繪畫的書寫性》繪畫展覽與文本創作(2011),北京當代藝術館
14,《心性自然》繪畫展覽(2012),北京美術館
15,“虛薄”繪畫展,南京青和當代美術館,北京元典美術館,2012年。
主編的翻譯著
1,德里達:《解構與哲學的未來》(吉林出版集團,2005,2011)。
2,讓-呂克·南希:《解構的共通體》(上海世紀集團,2007)。
3,讓-呂克·南希:《變異的思想》(吉林出版集團,2005,2011)。
4,以及當代哲學家的重要論文:海德格爾,萊維納斯,德里達,南希,等等。
個人專著
1,《無盡的書寫——田流沙繪畫研究》:花城出版社,2006年。
2,《幻像與生命——莊子的變異書寫》:學林出版社,2007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