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藝術展覽

鎖定
藝術展覽是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建立在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藝術作品通過展覽的方式得以呈現,供大眾品讀與欣賞,被收藏家珍藏,被藝術評論家評論,並逐漸形成一個集藝術創作、藝術傳播、藝術營銷、藝術欣賞於一體的藝術展示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形成過程中,藝術展覽的策劃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成功的展覽策劃,不僅能夠為藝術展覽提供一個順暢的交流平台,而且由此帶來的價值是不可想象的。另外,藝術展覽的成功舉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區域發展。 [1] 
中文名
藝術展覽
外文名
Art exhibition

藝術展覽藝術展覽的歷史

藝術展覽的概念來源於西方。在古代和中世紀,西方的藝術家處於工匠的地位,他們的作品主要由教會或王公貴族定製,作為日常的工藝製品在市場上出賣。即使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尚未出現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展覽。
官方舉辦的美術展覽始於法國1667年舉辦的“沙龍”,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盧浮宮阿波羅沙龍(阿波羅廳)主辦了第一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院士作品展,沙龍(salon)成為了美術展覽會和藝術家聚會的代名詞。
1787年盧浮宮內沙龍展 1787年盧浮宮內沙龍展
從1737年起,法國每年舉辦一次沙龍,主要是為皇家的藝術政策服務,一方面讓公眾瞭解本國藝術家的作品,以抵制意大利時尚的流行;另一方面通過皇家美術學院會員的作品,宣傳和控制公眾的藝術欣賞趣味,加強官方美術機構的壟斷地位。1748年開始,建立了入選作品評審制度。
儘管參展作品數量很大,但每次仍有大量作品落選。為了照顧落選者的情緒,遂舉辦了落選沙龍展,但因其中有的作品“犯忌”,拿破崙三世與皇后看後大怒,於是落選沙龍展覽舉辦了一次就終止了。
歐洲各國紛紛效仿法國舉辦藝術展。意大利的官方美術展覽一年一度在威尼斯聖羅切教堂外面舉辦;英格蘭的官方美術展覽開始於1760年,由美術協會舉辦。
各地偶爾也有個別藝術家在自己工作室中舉辦小型展覽。有些藝術家因被排斥在官方展覽之外,由個人或小團體組織美術展覽,這種情況在19世紀變得普遍。
在1855年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期間,庫爾貝創作的《畫室》和《奧爾南的葬禮》兩幅作品送國家展覽落選後,他在官方展覽會旁搭起一個木棚,舉辦了富有挑戰性的個人展覽,人口的牌子上寫着“寫實主義、庫爾貝,他的40件作品展覽”。這個展覽在當時遭到了非議,卻成為現實主義畫派的宣言。
1866年,馬奈《吹笛子的少年》被官方沙龍展的評判委員會拒之門外。100多年後,這幅畫價值8億元人民幣。
1874年,包括莫奈馬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在內的一羣年輕畫家組成“獨立沙龍”,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一間公寓舉辦了“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等無名藝術家展覽會”,印象畫派由此展的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後來野獸派又發起了“秋季沙龍”。
1895年,威尼斯雙年展出現,展出世界各地的美術作品。這種以城市命名的雙年展形式,後來被不少國家所模仿,直到今天。全球迄令已經有200多個雙年展,大多以城市、藝術品種或美術館命名。 [2] 

藝術展覽中國藝術展覽的歷史

中國古代藝術家們交流作品,多采取私密化的方式,三五同好,展卷把玩,範圍很小。較為公開的,團體性的交流活動稱為“雅集”。參加的人數雖然稍多,但仍然是圈內的活動,無法與近代出現的公共性展覽相比擬。
中國美術展覽比西方晚將近一個世紀。1910年,清政府舉辦的一次“南洋勸業會”上展出了中國書畫與刺繡等作品。脱胎於博覽會的近代美術展覽,從一開始就沾染了商業色彩,公開展示,直接銷售,更多帶有博覽會的性質。
五四運動以後,隨着西方文化的傳入,展覽會首先作為傳播西洋畫的一種手段而出現。1919年,蘇州“美術畫賽會”以“提倡國術,互相鼓勵,僅資瀏覽,不加評判”為宗旨,借蘇州舊皇宮作會址,展出各類繪畫作品和工藝品,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美術展覽”之先河。同年10月,上海天馬會在江蘇省教育會舉行展覽會,展出作品200餘幅。
1919年,第一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徵集畫件啓事 1919年,第一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徵集畫件啓事
1928年前後,美術展覽會達到鼎盛,社團展覽、院校展覽、個人展覽、大規模美術展覽會以及赴西方的美術展覽層出不窮,同時出現了專門承辦美術展覽的經營性的畫廊、畫廳等機構。其中以國民政府教育部主辦的“全國美術展覽會”最有影響。
1937年以前,國民政府教育部共舉辦過兩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在1924年4月10日開幕,會址設在上海新普育堂。展出有古今中外的書法、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等作品。第二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在1937年4月舉行,會址設在南京新建的美術陳列館(今江蘇省美術館),展品分圖書、刻印、美術工藝、建築圖案及模型、雕塑、西畫、當代書畫、歷代書畫及攝影等,共1913件,觀眾達6萬多人。
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對外美術展覽也開始出現,在歐洲舉行的3次展覽影響較大:一是1933年5月由徐悲鴻主持,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中國美術展覽會;二是1934年1月由劉海粟主持,在德國柏林普魯士美術院舉行的中國現代繪畫展覽會;三是1936年由教育部在英國倫敦主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這是中國近現代在國外舉辦的最大的一次美術展覽會。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出現了一些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作品和展覽。
1944年秋,葉淺予張光宇等8位漫畫家在重慶舉辦漫畫聯展。
1946年,在上海舉辦了抗日戰爭八年木刻展。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北平藝專舉辦了第一屆全國美展。“文革”後中斷,於1979年恢復,由文化部和美協共同舉辦,每五年一次。
1979年,“星星畫展”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開端。
1985-1989年,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
1993年,中國當代藝術家第一次以當代藝術的名義參與第43屆威尼斯雙年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評論家陸續策劃與推出一些較有影響的中國當代藝術展,為探索中國當代藝術開創了新局面。 [3] 

藝術展覽藝術展覽的類型

藝術展覽有不同的種類,特別是商業展覽和非商業展覽之間有區別。
商業展覽或交易會通常被稱為藝術博覽會,展示藝術家或藝術品經銷商的作品,參與者通常需要支付費用。
畫廊空間中的展覽一般向藝術家收取空間使用費,包括個展和羣展。
博物館的臨時展覽通常展示博物館自己在特定時期、主題上的藏品,並輔以其他藏品(主要是其他博物館的藏品)。臨時展覽有別於博物館的永久展覽,大多數大型博物館都留出了臨時展覽的空間。
雙年展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大型展覽,通常旨在彙集國際藝術的精華。
巡迴展覽是指在多個地點(有時在世界各地)觀看的展覽。
評選展,由個人(或團體)擔任提交藝術品的評委,選擇要展出的作品。如果要頒發獎項,也由評委或評委小組選出獲獎者。
邀請展,如惠特尼雙年展,展覽組織者要求某些藝術家提供藝術品並展出。

藝術展覽藝術展覽的流程

展覽實施流程是指從展覽申請到撤展的程序系列,通常包括:展覽申請、資格審查、協議簽訂、資訊準備、展覽佈置、展覽開幕撤展等7道程序。 [4] 
美國學者波莉·麥肯納-克雷斯(Polly Mckenna-Cress)將展覽流程總結為:設計開放;施工圖設計;投標、製作和布展;開幕、開幕後、修改和歸檔四道程序 [5]  ,如下圖:
參考資料
  • 1.    吳穎,舒怡,葉建新:《藝術管理與市場》,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64頁。
  • 2.    胡曉明,肖春曄編:《藝術管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89-90頁。
  • 3.    胡曉明,肖春曄編:《藝術管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90-91頁。
  • 4.    韓利誠:《美術館事業管理的實踐》,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第120頁。
  • 5.    (美)波莉·麥肯納-克雷斯:《博物館策展》,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