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鎖定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恩格斯作為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在馬克思墓地上發表的講話。
中文名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作    者
恩格斯
講話時間
3月17日
講話地點
海格特公墓 [1]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作者介紹

恩格斯(1820—1895),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和領袖,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德國人。在革命鬥爭中,他和馬克思一起領導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始於1844年,兩人在巴黎相識。之後他們共同戰鬥,共同創造革命理論,共擬《共產黨宣言》,合作《資本論》。列寧對他們的評價:他們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説”,“在馬克思之後,恩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代無產階級導師。”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寫作背景

馬克思墓 馬克思墓
馬克思於 1883年3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逝世。3月17日,安葬於倫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用英語發表的這篇講話,代表全世界無產階級對於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對於馬克思一生為無產階級事業所作的偉大貢獻作了崇高的評價和熱情的讚頌。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作品原文

英文版
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 He had been left alone for scarcely two minutes, and when we came back we found him in his armchair, peacefully gone to sleep-but forever.
An immeasurable loss has been sustained both by the militant proletariat of Europe and America, and by historical science, in the death of this man. The gap that has been left by the departure of this mighty spirit will soon enough make itself felt.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
But that is not all. Marx also discovered the special law of motion governing the present-day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bourgeois society that this mode of production has created. The discovery of surplus value suddenly threw light on the problem, in trying to solve which all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of both bourgeois economists and socialist critics, had been groping in the dark.
Two such discoveries would be enough for one lifetime. Happy the man to whom it is granted to make even one such discovery. But in every single field which Marx investigated -- and he investigated very many fields, none of them superficially -- in every field, even in that of mathematics, he made independent discoveries.
Such was the man of science. But this was not even half the man. Science was for Marx a historically dynamic, revolutionary force. However great the joy with which he welcomed a new discovery in some theoretical science whose practical application perhaps it was as yet quite impossible to envisage, he experienced quite another kind of joy when the discovery involved immediate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industry an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general. For example, he followed close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overies made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ity and recently those of Marcel Deprez.
For Marx was before all else a revolutionist. His real mission in life was to contribute,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the overthrow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s which it had brought into be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liberation of the modern proletariat, which he was the first to make conscious of its own position and its needs, conscious of the conditions of its emancipation. Fighting was his element. And he fought with a passion, a tenacity and a success such as few could rival. His work on the first Rheinische Zeitung (1842), the Paris Vorw?rts! (1844), Br?sseler Deutsche Zeitung (1847), the Neue Rheinische Zeitung (1848-49), the New York Tribune (1852-61), and in addition to these a host of militant pamphlets, work in organisations in Paris, Brussels and London, and finally, crowning all, the formation of the great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 -- this was indeed an achievement of which its founder might well have been proud even if he had done nothing else.
And, consequently, Marx was the best-hated and most calumniated man of his time. Governments, both absolutist and republican, deported him from their territories. Bourgeois, whether conservative or ultra-democratic, vied with one another in heaping slanders upon him. All this he brushed aside as though it were cobweb, ignoring it, answering only when extreme necessity compelled him. And he died beloved, revered and mourned by millions of revolutionary fellow-workers -- from the mines of Siberia to California, in all parts of Europe and America -- and I make bold to say that though he may have had many opponents he had hardly one personal enemy.
"His name will endure through the ages, and so also will his work!"
漢語譯文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還不到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永遠地睡着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這裏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進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現。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鬥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鬥爭。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德意志—布魯塞爾報》(1847年),《新萊茵報》(1848—1849年),《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戰鬥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後,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峯,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做為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實説,協會的這位創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麼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説: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1] 
恩格斯寫於1883年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層次大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紹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以及場景——悼念。 第二部分(2-8自然段):評説馬克思對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評價。 第三部分(9自然段):表達對馬克思的尊敬、愛戴和悼念。
課文鑑賞
1883年3月17日,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的遺體被安葬在英國倫敦郊區海格特公墓。在葬禮上,恩格斯用英語發表了這篇演説。恩格斯是馬克思的摯友,兩人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並肩戰鬥近四十年,對馬克思的瞭解,最深刻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過於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最清楚的莫過於恩格斯。在這篇悼詞中,恩格斯總結了馬克思一生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對馬克思的無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理清文脈
文章開頭先是簡要敍述了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概括地指出馬克思的逝世給全世界無產階級造成的巨大損失。用兩個“對於”,從革命鬥爭實踐和革命理論兩個方面説明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空白”一句,極言損失之大。
文章的主體部分,具體論述了馬克思一生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貢獻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鬥一生的革命精神。這部分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總結馬克思的偉大貢獻的。首先,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指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一切意識形態發展的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馬克思在歷史唯物主義方面的重大發現,作者將之與達爾文發現有機世界的發展規律即物種起源學説相提並論,從而生動地説明了這一發現的劃時代的意義。而剩餘價值規律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重大發現,它的提出,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這一切深刻地説明馬克思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
其次,作者認為馬克思還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他概述了馬克思的革命實踐活動,如辦報、組織國際工人協會等,熱烈地讚頌了馬克思在革命實踐中的偉大成果和頑強的鬥爭精神。而不同階級對馬克思截然相反的態度,恰恰證明了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偉大領袖。對於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無產階級和勞動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最後一句總結全文,馬克思的事業和英名將永垂不朽。
形式特點
這篇悼詞綜合運用了敍述、議論、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層,詳細敍述了馬克思逝世的時間“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接着具體描寫了馬克思逝世時從容安詳的神態:“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永遠地睡着了。”第二層用議論的方式闡述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巨大損失。通過敍述描寫給讀者留下一個鮮明感人的印象──馬克思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人是坐在安樂椅上逝世的。這些敍述和描寫是為下面的議論服務的。第二層的議論是在第一層敍述、描寫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敍述、描寫、議論的綜合運用,使演講詞一開始,就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逝世無比悲痛的感情,使聽眾受到強烈的感染和震撼。對馬克思的革命實踐活動,多用敍述形式;對馬克思的各種貢獻、發現的闡述和評價,採用議論形式;而在敍述和議論之中,又運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語或修辭手段,抒發了對馬克思的尊敬、愛戴和悼念的真摯感情。敍述可以記清事實,議論可以闡明觀點,抒情可以吐露情懷,三者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使演講詞的觀點和材料高度統一,而且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和説服力。
語言準確生動是這篇悼詞的又一特點。如第3段闡述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用語:“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中的“繁蕪叢雜”和“掩蓋”。“繁蕪叢雜”的本義是叢生的雜草多而亂,這裏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對人類歷史的解釋,謬誤百出,模糊雜亂。“繁蕪叢雜”極為貼切、準確,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形象,易於理解。其他段落用詞準確、生動的情況也隨處可見。
解題指導
一、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文章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論述馬克思的偉大貢獻的:
理論貢獻:第一,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第二,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這是馬克思作為思想家的一面。
實踐功績:創辦報紙雜誌,組織各種工人活動,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等。這是馬克思作為革命家的一面。
二、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準確生動的語言,體會演講詞濃郁的感情色彩。
1.這段文字表達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無限懷念之情。
2.因為馬克思的逝世,給世界革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時間寫得非常詳細具體,是為了突出這一時刻在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影響,為的是使人們永遠銘記這一刻。
3.“停止呼吸”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則是對馬克思這樣一位偉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逝世時所用的最恰當的語言,其中包含了作者無限痛惜的感情。
4.“還不到兩分鐘”寫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馬克思生前與他見最後一面的極大遺憾;“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委婉地寫出了馬克思的逝世;“永遠地睡着了”既是對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釋、説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遞進、加深,傾注了作者對馬克思逝世的無限痛惜、深切懷念之情。
三、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關鍵詞語,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1.這句話形象地説明了馬克思的逝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不可彌補的損失,高度頌揚了馬克思的偉大貢獻。
2.這句話中的“豁然開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指導意義。
3.這句話以形象的比喻表現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
4.這句話説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謀私利。他有敵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敵,而是無產階級的大敵。這是對馬克思把畢生精力獻給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崇高精神的熱烈讚揚,也是對馬克思一生的最好總結。
四、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開拓課外閲讀視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建議
一、結合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歷史貢獻,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內涵,把握文章主旨。
二、這篇文章有一定的難度,但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教學中可通過設計思考題的方式啓發學生分析結構,理解內容,重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三、本文語言準確,生動形象,而且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可以結合課後練習,讓學生反覆誦讀並揣摩重點語句,體會其中的深刻內涵和用詞的妙處。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有關資料

恩格斯與馬克思
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於普魯士(德國)萊茵省特利爾市。1843年遷居法國巴黎。中學畢業後,先後入波恩大學柏林大學研究法學、歷史學和哲學。大學畢業後,開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動。當時,英法兩國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1848年法國巴黎無產階級的起義震動了整個歐洲。就在這樣的歷史時代,1844年9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見(恩格斯於1820年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的巴門城)。從此“這兩位朋友的畢生工作,就成了他們的共同事業”。他們在革命實踐中共同戰鬥,在革命理論上共同創造。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1847年,他們參加共產主義者同盟,共同草擬了該同盟的綱領,即《共產黨宣言》。1864年,馬克思在倫敦創建了國際工人協會(在第二國際成立後才稱第一國際),奠定了國際組織的基礎。
從1870年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倫敦,“他們兩人始終過着充滿緊張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運動規律,他的最偉大的著作《資本論》就是這方面研究的結晶。作為馬克思偉大事業的終身戰友的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以後,出色地完成了《資本論》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領導了國際工人運動,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寧所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誼“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説”,在馬克思之後,“恩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代無產階級的導師”。
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是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引發了科學和社會領域裏的一系列變革,教育理論從此掌握了科學的武器,揭開了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志同道合是友誼的堅實基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偉大友誼)
1844 年,馬克思在巴黎期間,恩格斯拜訪了他。兩人在一起生活了 10 天,傾心交談,對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完全一致。這次會見為他們終生的戰鬥友誼和偉大合作奠定了基礎。他們在政治風浪中團結戰鬥,在科學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勵,共同奮戰了 40 個春秋。他們各自都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戰友而自豪。恩格斯説:“馬克思是和我相交 40 年的最好的、最親密的朋友,他給我的教益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馬克思説:“我們之間存在的友誼是何等的珍貴!”恩格斯為了使馬克思有可能從事革命活動和理論研究,心甘情願作出犧牲,從事自己最不願乾的“該死的生意”,把掙來的錢負擔馬克思一家的生活。
歐洲 1848 年革命失敗後,馬克思住在倫敦,恩格斯住在曼徹斯特,他們兩人雖然不能“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歡笑”,但卻保持着密切的書信聯繫。他們幾乎天天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點,另一方就會感到不安。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幾天沒有寫信,馬克思就寫信風趣地問他:“親愛的恩格斯!你在哭泣還是在歡笑?你睡着了還是醒着?”既是問候,又是關切。他們這種友誼是前無古人的。
1883年1月,馬克思帶着嚴重的支氣管炎病從英國南部的文特諾爾回到倫敦梅特蘭公園路41號。這時併發的喉頭炎使他幾乎不能吞嚥。2月間,肺部發生膿腫。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氣管炎逐漸痊癒,吞嚥食物也比較容易了,因此,死亡的來臨是意外。3月14日下午兩點多,恩格斯到馬克思那裏去,護理馬克思的女僕海倫上樓去看了一下,下來説馬克思處於半睡眠狀態。她隨即同恩格斯又一起上樓去,當恩格斯走進馬克思的卧室時,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樂椅上安詳而毫無痛苦地長眠了(他的寫字枱上還放着《資本論》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這時距海倫離開房間不過兩分鐘。
兩個問題
感情深沉、含蓄,是這篇悼詞的顯著特色之一。這在第一段表現得尤為突出:
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許多同志正確地指出,這段文字表達了恩格斯對死者的深切悼念;但是,為什麼敍述的口吻又如此平靜呢?讓我們先看一看3月15日,即馬克思逝世後的第二天,作者寫給弗·阿·左爾格的信。這封信敍述了馬克思逝世前兩年之中被各種嚴重疾病折磨的過程,特別是比較細膩地描述了不久前他病危時的情形:“……六個星期以來,每天早晨當我走到拐角的地方的時候,我總是懷着極度恐懼的心情看看窗簾是不是放下來了。”所以馬克思的逝世對恩格斯的打擊多麼沉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不能把自己異常悲痛的情緒完全帶進悼詞,因為馬克思主義者悼念自己的領袖人物不單是為了寄託個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於準確地評述他們的思想和事業,以便教育和鼓舞戰鬥的無產階級和廣大革命羣眾。這便決定了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當含蓄的。他的巨大的痛苦,複雜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幾乎全被濃縮在“──但已經永遠地睡着了”這半句話裏。這半句話不僅僅喚起人們的痛悼,而且啓發人們思考:人類失去了“當代所擁有的最重要的一個頭腦”,國際工人階級失去了“在緊要關頭都自然地去請教的中心點”〔恩格斯致左爾格的信,見《恩格斯論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我們今後應該怎樣做?恩格斯並沒有從個人之間的特殊關係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他是代表整個無產階級講話的。因此,悼詞開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要豐富得多,對馬克思的悼念和評價融為一體,顯得更有分量,更令人感奮。
另一方面,也許是更值得説明的一個方面,就是作者在這裏表達的思想感情還不單純是痛苦,它有着更深刻的意義。這一點似乎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譬如説,為什麼要把馬克思的逝世寫做“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呢?有的同志認為這是説馬克思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工作,而作者正是因為沒有料到他會這樣突然逝世,思想感情才發生劇變,產生了極大的悲痛。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從上面引述的信的內容可知,馬克思臨逝世的一段時間內幾乎一直處於病危,已經失掉了工作能力,所以作者每天都“懷着極度恐懼的心情”去探望他。“3月14日中午,恩格斯來的時候……馬克思正似睡非睡。”〔海因裏希·格姆科夫等《馬克思傳》,三聯書店1978年12月第1版,第345頁〕兩分鐘後,他就坐在安樂椅上長眠不醒了。可見悼詞中對馬克思逝世情景的記敍雖然很簡單,卻是上述實際情況的如實反映。當然也不是純客觀的記敍,問題是怎樣準確地體會其中包含的作者的主觀因素。我們認為,作者當時的心情固然無比沉重,但同時他也感到有某種安慰,悼詞中強調的也是這後一種感受,就是説,不管怎樣,馬克思的死畢竟是安詳的、毫無痛苦的。正像作者在那封信中繼續寫的那樣:“醫術或許還能保證他勉強拖幾年,無能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這是我們的馬克思絕不能忍受的。眼前擺着許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們而又不能做到的唐達魯士式〔《恩格斯論馬克思》原注23:唐達魯士是古希臘神話呂底亞王,因侮弄諸神被罰沉淪地獄,永世受苦。他身立水中,頭上懸掛着果子,每當他想掬水解渴或摘果充飢的時候,水和果子就消失不見。〕的痛苦,這樣活着,對他來説,比安然地死去還要痛苦一千倍。……不能眼看着這個偉大的天才像廢人一樣勉強活着,去給醫學增光,去受他健壯時經常予以痛擊的庸人們的嘲笑……”這段話生動地體現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徹底的唯物主義生死觀和他對自己親密戰友馬克思的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戰鬥,喪失了這種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難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這種極其寶貴的性格,所以雖然馬克思的逝世對生者説來是可怕的不幸,但為死者着想,作者認為馬克思安詳地死要比無能為力地活着好得多。
把這方面的內容充分發掘出來,有助於瞭解馬克思的為人和思想性格,也會加深體味作者對馬克思所懷有的極其深切動人的階級感情。
2關於第6段
這篇悼詞的層次劃分是很不一致的,但依據第2段提出的全篇內容的綱(“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覺得除開頭的總起和結尾的悼念語外,中間分成評述作為科學巨匠的馬克思和評述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兩部分,是比較合適的。主要分歧是這兩部分的界限在哪裏,這就牽涉到對第6段在結構中的地位的看法了。
有些同志認為從第6段開始文章已正式轉入評述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貢獻,這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
第一,應當承認這段具有過渡性質。但是它的特點是含有兩層過渡:一是從評述馬克思的科學發現過渡到講他對科學事業的看法,二是從評述科學巨匠馬克思過渡到評述革命家馬克思。第一層過渡屬於同一部分內的聯繫,是本段內容的重點,因此説第6段屬上比較穩妥。這需要從悼詞的思想內容出發作一些具體分析
應看到,作者在評述科學巨匠馬克思的時候,並未限於單純地介紹馬克思的科學研究成果,而是進一步説明了他所以取得這些成果的原因。馬克思曾説過,“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保爾·拉法格等《回憶馬克思恩格斯》第2頁,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十分了解他這種觀點的恩格斯在悼詞中也指出:“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注意:這句應看做第6段的分論點。)這些話表明了馬克思對科學事業的總看法即他的革命的科學觀。馬克思在一生中所以能排除任何困難、險阻,不知疲倦地攀登科學高峯,就是因為他早就牢固地樹立了這種正確的科學觀,具有崇高的目的和強大的動力。只有明確地揭示這一點,才會使人們看清一個完全新型的“科學巨匠”的全貌。馬克思不是遠離革命實踐的書房裏的學者,而是一位同實際革命鬥爭血肉相連的生氣勃勃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創始人。恩格斯寫第6段的意圖也就在於此。當然,從第二層過渡看,這樣寫也使得科學家馬克思和革命家馬克思銜接起來,這雖是兩個部分之間的過渡,但也僅僅是過渡,不能説已經正式轉入寫馬克思對革命實踐的貢獻。
其次,怎樣理解第6段頭一句話也關係到對這段在全篇結構中的地位的認識。“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乍一看,這句很像是對3、4、5段的總結,那麼下面的文字自然也就是開啓了另一部分內容的論述,但細一推敲則不然。3、4段具體寫兩大發現。5段籠統提到其他發現,同時也概括了馬克思所有發現的共同特點,──這實際已經起到了總結馬克思科研成就的作用了。而這句話的“這樣”兩字,是直承第5段説的,指的是馬克思所有科學發現的共同特點:“獨到”“很多”“不是淺嘗輒止”等,而不是對於整個前一部分的總結。與這句相關聯的第二句:“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也同樣不能理解為馬克思對科學事業的貢獻遠不如他對革命實踐的貢獻。如果這樣理解,就意味着把科學巨匠的馬克思和革命家的馬克思對立起來,並且認為後者優於前者。這種看問題的方法顯然是不合適的。馬克思作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他對人類的卓越貢獻儘管可以相對分為創立革命理論和從事革命實踐兩個方面,但它們是統一在一起的。第7段所列舉的馬克思革命事蹟也可作為證明。何況,在一定意義上講,為革命運動提供理論武器──即後文所説的“某種方式”,恐怕更足以説明馬克思的特點。
由此聯想到應該如何認識整篇悼詞結構的問題。悼詞的整個結構顯然十分嚴謹,各部分之間,每層意思之間充滿內在聯繫:革命家馬克思和科學家馬克思的統一;作為科學巨匠,他的兩大發現之間的統一,他的科學研究成果和他對科學事業的看法的統一;作為革命家,他的鬥爭事蹟和鬥爭風格的統一,在鬥爭中他的愛與憎的聯繫;等等。這恰恰證明馬克思身上各種優秀品質及特徵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恩格斯在結構文章時,正是依據事物的內部聯繫來分類的。另外,作者也善於運用適當的結構手段來顯示和加強這種內在聯繫。這兩個因素,促使悼詞的結構呈現出前後連貫、相互為用、步步深入等特點,如行雲流水,層次分明而又難解難分。大約這也是我們分析結構時不易取得一致意見的一個原因吧。
(選自《高中語文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解析《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一個長句子
政論文,特別是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語言富於邏輯性。為了做到條理嚴密,氣勢暢達,描述複雜的事物,表達精密的思想和闡明深奧的道理,有時用到一些結構複雜的長句。句子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較多。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這種句子的思想內容,我們必須對它的語言形式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這樣,才可能做到政治思想教育與語文知識教學相結合。我在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就曾做過這樣的嘗試。現舉教學該課中一個180多字的長句為例做一個説明。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啓發學生通過分析句子的語言形式來理解它的思想內容的:
(1)去枝葉,找主幹。由於這一複雜長句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枝繁葉茂,粗略一看往往不得要領,抓不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我就啓發學生用簡縮的方法,去枝葉,找主幹。同學們經過分析找到了這個句子的主幹:“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其餘都是依附於這個主幹的枝葉,起修飾和説明作用的。找到了這個主幹,我再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段(即這個複雜長句)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全文的中心是讚頌馬克思一生的豐功偉績,文中具體論述了馬克思理論上的偉大貢獻和實踐上的光輝業績。理論上寫了三個方面的“發現”,而這一長句則是理論上的第一個發現──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樣,抓住了這一長句的主幹,就幫助學生理清了全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分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邏輯聯繫,進而認識馬克思偉大的歷史功績。
(2)抓主幹,理枝葉。去枝葉,是為了鮮明地突出主幹。抓住主幹以後,又須回過頭來清理枝葉。繁茂的枝葉是為了更準確、更豐滿、更生動地表現主幹的思想內容的。我啓發學生弄清“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這一比喻是修飾主幹中“發現”一詞的狀語,突出了馬克思這一發現的偉大歷史意義。狀語的提前,則對意義的偉大更進一步起了強調作用。這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的這一發現,在人類認識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大飛躍,開闢了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無限廣闊的前景。“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是插説部分,對上文“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作補充説明。而冒號以後的文字,則與“簡單事實”構成復指成分,突出了對馬克思這一偉大發現內容上的具體闡述。
(3)通過準確、鮮明、生動的關鍵詞語挖掘思想內容。在插説中,恩格斯用“繁蕪叢雜”“掩蓋”等詞語,深刻地揭露了唯心史觀的反動本質。為什麼説歷來的意識形態“繁蕪叢雜”呢?它們為什麼要“掩蓋”這一簡單事實呢?我引導學生理解“繁蕪叢雜”是形容歷來唯心史觀的謊言邪説的五花八門,形形色色;“掩蓋”是揭露唯心史觀故意歪曲事物真相以適應剝削階級需要的卑劣行徑。這裏用反動意識形態為剝削散佈重重迷霧來反襯馬克思從簡單事實中揭示真理所經歷的複雜鬥爭和所具有的偉大意義。“繁蕪叢雜”和“掩蓋”中的比擬用得十分生動。
“經濟發展階段”之前,一連貫之以“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三個定語,限制非常嚴密,語言非常準確。這明確地闡述了“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決定“經濟發展階段”這一關係。
(4)通過分析關聯詞語看邏輯推理過程。這句話冒號以後的內容,包含了三層意思:①物質決定精神(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資料的生產,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③必須由經濟基礎解釋上層建築,而不是由上層建築來解釋經濟基礎。
第一層,使用了由關聯詞語“首先必須……然後才能……”所構成的條件關係複句來表達物質決定精神的基本觀點。第二層,使用了“從而”來揭示“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決定“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這一因果關係。第三層,則用“……而……”這一表示對比的聯合複句來闡述如何解釋上層建築的變化。
上述三層意思之間也有個嚴密的推理過程。這三層意思不是平行的。分號以前的第一層意思是分號以後的第二層和第三層意思的推理的總的出發點,因果推理的語言標記是“所以”。分號以後這個推論本身又是一個推理。第二層意思既是第一層意思的推論,又是第三層意思的依據,這個因果推理的語言標記是“因而”。
在世界著名演講中,恩格斯的這篇演講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乍一看,通篇語言都極其尋常;細一讀,感到在普通的詞語之中,有着高超的藝術形式,以及由這一形式所表現出的熾烈情感、偉大思想。在此,我們僅從修辭藝術的角度,對這篇演講進行一些分析。
拈連。演講一開始就説道:“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此段文字中有兩處用了拈連手法。前者是“思想家停止思想”,以主、賓語的同詞同意拈連,委婉地説出馬克思逝世的消息;後者是“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永遠地睡着了”。先用兩個“安”字同意拈連,接着又用“睡着了”進行同詞轉意。此處的修辭手法既為下文做了鋪墊,又準確地反映了期望馬克思永遠活着的心情。
借代。在講到無產者對自己偉大導師逝世的哀思時,演講者又用沙俄流放革命者的“西伯利亞礦井”和美國資本主義經濟開發區“加利福尼亞”來借代世界各地,生動地表現了廣大地區的千百萬戰友對馬克思的悼念之情。
移用。恩格斯説:“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空白”泛指某些沒有東西的地方,用在此處形象地説明了馬克思的偉大是無人能夠替代的,馬克思逝世後對偉大事業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損失”是無法填補的,使語句頓生活意。“詞語移用”是把慣用以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用以説明或形容乙事物,從而創造一種巧妙的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的修辭手法。
比喻。演講者將剩餘價值理論的發現,比做黑暗之後猛見光明的“豁然開朗”,而先前人們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這就把發現這一理論的劃時代意義準確而又生動地告訴了人們。説到各國政府和一切資產者爭先恐後地誹謗馬克思時,恩格斯指出,這位無產階級的巨人對此“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這樣一個恰當的比喻,便將馬克思大無畏的鬥爭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遞進。通篇演講使用遞進手法之處甚多,且處處恰到好處。歷數馬克思的重大發現時,這一進一退,十分自然地突出了馬克思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裏明退實進,再次點明瞭馬克思功蓋天下的地位和作用。演講結束時,恩格斯以十分委婉的語氣斷言:“我敢大膽地説,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一禮貌而樸實的語言,以轉折遞進的方法,中肯含蓄地頌揚了馬克思階級立場的堅定和道德品質的崇高。
尋常的語言、平易的風格和藝術的組合,使這篇演講具有了不同尋常的表現力。一百多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一演講作為了解馬克思的經典文獻,看來是極有道理的。
抓住上述的關聯詞語,講清它們的語法作用,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冒號以後這個四重複句內部複雜嚴謹的推理過程,從而正確理解恩格斯在這一句話裏所表達的精密的思想,深奧的道理,掌握這裏所闡述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選自《高中語文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悼詞,悼詞一般都有其規定的格式。悼詞指的是對死者表示哀悼話和文章。作為一篇悼詞,一般有如下的結構特點:
①介紹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時間、地點、原因、享年等。
②介紹去世者的簡歷。
③頌揚去世者的主要業績和主要的優秀品質等,肯定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④給去世者以綜合評價,寄託哀思,並慰問去世者的家屬。
作品賞析
:5月5日,是卡爾·馬克思誕辰186週年紀念日,而他離開這個世界也已經123年了。人們常説,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世界人民對於馬克思的懷念仍然沒有退去。
在1999年,英國著名的廣播公司BBC舉辦了一次千年最偉大思想家評選活動,結果馬克思位居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等巨人之前,被評為過去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為什麼他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因為他是一位時代的巨人,他總結了資本主義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進程,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影響了20世紀的人類生活,並繼續推動着人類社會的發展。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並悼念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
看着這篇文章的題目,《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從這個標題中的“墓前”和“講話”,我們看出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悼詞性質的演講詞
所謂悼詞是演講詞的一種,一般是死者所在單位的領導或親友發表的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 。
開頭——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身份和職務。
主體——贊其功——評價: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
結尾——頌其德——悼念: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寄託哀思,並慰問家屬。
文章總體結構把握:悼念——評價——悼念, 按一般的常規,與這種結構相對應的思想感情應該是惋惜(悲痛)——敬仰(頌揚)——悼念。
1.理清文章的結構
瞭解了悼詞的結構特點,這篇文章又是很有代表性的悼詞。大家能不能劃分出這篇文章的結構呢?
第一部分(§1) 悼念 交代偉人的逝世——悲痛
第二部分(§2-§7) 評價 評説馬克思在理論和實踐的偉大貢獻——敬仰
第三部分(§8-§9) 悼念 頌揚馬克思品質的崇高——敵人的忌恨、人民的愛戴——懷念
我們先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先齊讀一下這個自然段。
1、 作者為什麼詳細交代馬克思逝世的時間?
參考:
①因為這是在葬禮上講話,需要向全世界公佈逝世的準確時間。
②交代具體時間,就強調了這是世界無產階級應當永遠不忘的時刻。
③這個具體的時間,表明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對世界無產階級都十分寶貴,飽含了對馬克思的無限崇敬與讚揚。
2、 為什麼要突出強調“還不到兩分鐘”?
參考:終生的所摯友就這樣靜靜地走了,恩格斯沒能陪在他身邊,抱憾終生。這一時刻更是令世人萬分悲痛和無法忘記的。
3、 作者寫馬克思的逝世,為什麼用“停止思想”、“安靜地睡着了”、“永遠地睡着了”,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臟停止跳動” ?
參考:①馬克思是一個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突出了思想家的特點,又寫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狀態。
(\"您喜愛的座右銘?\"\"思考一切。\"這是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和女兒的一次對話。這充分反映了作為思想家、科學家和革命家的馬克思一貫的性格,那就是\"獨立思考\"。)
②這是一種諱飾的修辭手法,藴涵着對馬克思的無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明確:諱飾手法。諱飾,有叫做婉曲,委婉,是要表達的意思並不直截了當的説出來,而是用比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給讀者的一種修辭方式。
4、“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中破折號起什麼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破折號表示補充説明,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無限依戀和對於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與深重的悲痛。
(馬克思病危狀況,對工作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看文章的第二部分(2-7段)。
這部分主要是論述馬克思的貢獻。請同學們把課文再速讀一遍,排一排馬克思一生中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主要有哪些?
理論貢獻 ①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科學家) ②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剩餘價值理論)
(對於歷史科學) ③其它領域都有獨到發現
實踐貢獻 ①出版進步報紙和許多富有戰鬥性的小冊子
(革命家) ②在巴黎等地各組織中的工作
(對於無產階級) ③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最偉大的貢獻)
作者是怎樣綜合評價馬克思的偉大貢獻的? (第2段)
巨大損失(偉大貢獻) 對於無產階級 對於歷史科學 (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5、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第二小節是主體部分的總綱,“對於歐美戰鬥着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突出了馬克思去世帶來的後果,也揭示了在革命實踐和革命理論兩個方面的貢獻。
“這位偉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空白”與“不久”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強調了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一個過渡段,引出下文。
恩格斯認為哪一項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偉大的貢獻?理由是什麼?
明確: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理由:馬克思既是一個科學家(思想家),又是一個革命家。但作為一個科學家,這“遠不是主要”的。
因為科學是革命的力量(6)。(因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是個承上啓下的段落。
那麼,什麼是“主要的”?下文説,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首先”,就是“更主要的”的意思。)而作為他的“頂峯”就是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文章第6段是也是一個明顯的過渡段。第一句話“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總結前面的馬克思在科學方面的貢獻,“但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與下面第7段第一句“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遙相呼應,説明開始轉向對他革命實踐貢獻的描述。
“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那麼“然後是什麼”?如何理解這一句話,能否把它們顛倒一個位置?明確:從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去理解
(馬克思的墓誌銘:歷史上的哲學家總是千方百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解釋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於改造世界。你們能從這個墓誌銘悟出第七段的內容嗎?——改造世界。)
思考:能不能把“對於”換成“和”?
明確: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並列用兩個“對於”,從在無產階級實際鬥爭中的領導作用和研究社會科學的成就兩個方面突出了馬克思的傑出貢獻;同時,表明了從兩個方面總領起後文的內容。
最後一部分(8,9段)
8段第一句是一個承遞性的句子。
1.思考:“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
明確:“這樣”是指上文馬克思的劃時代的理論創造和革命實踐。
兩個“最”體現在兩個“無論”上,無論性質怎樣的政府,也無論什麼色彩的資產者派別,都毫不例外地瘋狂地嫉恨他,惡毒地誣衊他。
馬克思對此“毫不在意”,當作蛛絲“輕輕抹去”,①説明敵人對馬克思攻擊很多,卻十分無力②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極端蔑視,表明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無畏的氣魄。
2.馬克思逝世,“整個歐洲和美洲……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這與各國政府和資產者對他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照,這説明了什麼?
明確:這個“對照”説明馬克思是無產階級最忠實的代表和導師,同時也説明他的理論和實踐給了各國資產者以致命的打擊,是資產者不可調和的敵人。這個對照與開頭呼應,深化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中無與倫比的作用和地位。
3. “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裏的“敵人”和“私敵”有何區別?
明確:“私敵”是指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害區分敵友,這是剝削階級個人主義的一種表現。馬克思沒有這樣的私敵,説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全力以赴地與形形色色的敵對分子作鬥爭,因而他有“許多敵人”。這些敵人都是無產階級的敵人。這個評價含蓄深刻,高度讚頌了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
從正反兩個方面進一步論證不可估量的損失。
4.“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明確:恩格斯最後莊嚴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業將永垂不朽”這句飽含深情和敬意的結語,雖是一般悼詞結語,但絕不僅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應全文,總結全文,是由馬克思的豐功偉績中引申出來的必然結論,體現了作者的心聲,也是億萬人民的心聲。
文章特點
結構:結構嚴謹,邏輯嚴密
文章通過對馬克思一生的評述,熱情讚頌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對馬克思的崇高敬意和深沉的悼念之情。文章結構嚴謹,邏輯嚴密。作為演説詞的主體部分,第二自然段通過兩個“對於”提出議論中心,第三到第八自然段分別從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的貢獻進行正面論證,進而從敵我對馬克思的不同態度進行側面論證,第三部分得出結論。結構前後連貫,步步深入,層次分明而又渾然一體。
情感:含蓄深沉
本文是一篇悼詞,但不是普通悼詞,是一位革命家對另一位革命家的悼念。恩格斯作為馬克思的好朋友,面對他的逝世,沉痛悲傷在所難免。但是作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友,代表整個無產階級表達對馬克思的悼念,他把悲痛體現得含蓄而深沉,努力用對馬克思思想和事業的讚頌來鼓舞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羣眾繼續英勇戰鬥,本文在表達情感上的特點:沉痛悲傷而又平靜深沉,悲傷卻不消沉,沉痛卻不壓抑,激勵人,鼓舞人。而這樣的情感效果,主要得益於本文準確而又富於感情的語言。
參考資料
  • 1.    袁行霈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2 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