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社村

鎖定
博社村,是一個陸豐三甲(甲子、甲西、甲東)的鄉村,位於汕尾市陸豐市甲西鎮西南部,處於濱海平原地區。村前北洋溪支流環繞,東南側西河連接甲子港溪水流入大海。東邊公路經西山、濠頭直至甲子鎮;北面公路經龍船石山、洪進士山、燈芯山接省道338線內隆公路經南塘、內湖、博美、湖東等鎮通往陸豐。博社村不但陸路交通方便,而且水路也十分方便,船隻可通往汕頭浙江香港東南亞一帶等地區。博社村屬於潮汕地區,是潮汕文化盛行的地方。 [8-9] 
村莊瀕臨汕尾第二大海灣——碣石灣,屬亞熱帶地區。户籍人口約1.5萬(2015年),單姓村,村域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約佔0.63平方千米。海岸線約5千米長,岸邊有聞名的“金獅灘”和“海岬嶺”等旅遊景點。沙灘種有大量的馬尾松。村的西北側多為山坡,東南面為濱海平原。村前有一彎池塘,池塘邊上建有一戲台。
中文名
博社村
別    名
橋頭
白輋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粵東潮汕地區 [9] 
地理位置
經緯度:22.862237、116.025431
面    積
20 km²
下轄地區
一村、二村、三村、四村
電話區號
0660
郵政編碼
516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1.5 萬(截止於2015年) [5] 
著名景點
斗門碑/義烈亭/烈士碑/海陬砥柱/巖廊/金獅灘/後山公園/國王古廟
車牌代碼
粵N
方    言
潮汕話 [1] 

博社村建置沿革

博社村村南有一座古老的石橋,邑中一位庠生改村名為“橋頭”;溪墘麒麟石摩崖石刻“橋頭舊社”,故又稱“橋頭舊社”;村始稱“東岐堡”,舊稱“橋頭舊社”,宋末改為“博社”,俗稱“北輋”,亦稱“白輋”,還稱為“博華村委員會”、“愛社生產大隊”等名字。1957年,從甲子劃出甲西、甲東,博社才從甲子析出隸屬於甲西 。 [10] 

博社村人口

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蔡登瀛從福建省莆田縣遷博社鄉置居,已有八百多年了。
博社村 博社村
解放前,博社鄉是一個多姓村,先後有數十姓村民在此聚居過,他姓從外地遷來又陸續遷走。解放初期,最後從博社鄉林厝巷遷走的是林姓人,他們遷居同姓鄉苦婆寮,被稱為“博社林”。因為該村原已居住着另一支林姓,是從南塘鎮周仔鄉遷來此置居的,被稱為“周仔林”。
博社村原是個多姓氏羣居的村落,有三十多個姓遷入又遷出,今僅有蔡姓一個,屬於單姓村落。據清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國王古廟碑記》(七通)記載,有石姓居住的石柱巷、馬姓居住的馬街巷龔姓居住的龔厝巷、林姓居住的當鋪巷,五聯巷有方姓朱姓範姓居住過,等等;最後遷出博社的是石姓林姓,分別遷居甲子湖東甲西鎮可和村。原由橋頭、寮仔、瓦浪、博社、城仔等村落組成的多村落格局,因他姓陸續遷出,僅博社這個古村落保存下來,其它村落均為消失,挖掘時還能找到瓦片或舊牆腳,現有四個自然村
博社鄉屬單姓村,全村皆為蔡氏一家,有二萬多人。博社始祖蔡登瀛之孫蔡班其子孫於明洪武初年遷居下灶。蔡登瀛傳下的裔孫於元、明、清、民國等時期陸續遷往外地置居,也有數萬人,分別繁衍於甲西鎮大厝寮、華埔、石西、上墩、新饒、青籃等鄉,甲子鎮芒湖鄉、兩城區、東湖區、半徑鄉,湖東、南塘、內湖、碣石、橋衝、金廂、東海、河西等鎮,海豐汕尾、惠來、揭西、汕頭深圳東莞廣州等縣市,香港台灣等地區。
博社村主要種植水稻、蕃茨、荔枝甘蔗花生龍眼芝麻等農作物,其中以荔枝為重。

博社村蔡氏族牒

蔡登瀛是博社鄉的始祖,除叔房祖子孫遷居下灶並繁衍下灶數十鄉外,其他各房裔孫在博社鄉所建的蔡氏家祠有如下數十座。
宋末
蔡光陽、蔡泰生、蔡惠我和蔡宣義為其父母所建的蔡氏家祠“源遠堂”,行“三山門”,後坐甲東奎湖山尖,前向博社鄉海甲山嶺“人頭嶂”。明萬曆十年,蔡登瀛第十一世孫蔡春邁中式壬午科舉人,任河北省饒陽縣正堂;蔡春邁任職後,曾回梓里修復過源遠堂。到了清乾隆年間,源遠堂由蔡萃嘉主持修建,原規模相對縮小,“三山門”改為“單向門”,據清庠生蔡哲臣撰寫的《蔡氏敦敍堂族譜》記載。今逢盛世,和諧社會,源遠堂何時能按老分金、舊牆址復建,恢復原貌?
元代、明朝年間各大房裔孫所建家祠
(1)元末明初,蔡英進、蔡英迪、蔡英連、蔡英迎、蔡英造和蔡英運為其父母所建的蔡氏家祠“宣義堂”,因戰亂被毀,舊址不見,只存紅燈籠堂號“宣義堂”。
(2)明朝初期,蔡開濃和蔡開創為十三公建孟季家祠“追遠堂”。蔡十三,字英明,號和潮,是蔡登瀛之孫,蔡惠我之次子,妣慈德陳氏,相傳無嗣,其兄蔡班子孫因不在家鄉而創居陸豐下灶,故由孟房孫蔡開濃和季房孫蔡開創共承其嗣。
(3)五世祖蔡西疇的“受祿堂”。
(4)六世祖:蔡蓮峯的“綏祿堂”和蔡梅峯的“繼述堂”。
(5)八世祖蔡守都的“承啓堂”,今重修建為仲房祖祠,堂號還是“承啓堂”。
(6)九世祖:蔡雲衢的“光裕堂”和蔡雲山的“永錫堂”。光裕堂位於博社鄉北畔埔埕巷,蔡仰高、蔡領宗、蔡素源和蔡仰宇是蔡雲衢的四個兒子,分為四大房祖,稱為“頂四房”,該祠建於明萬曆年間。永錫堂位於博社鄉大祖巷,也建於明萬曆年間;蔡雲山和蔡雲衢是蔡松崗之子、蔡順德之孫,也生有四子,被稱為“下四房”。
(7)十二世祖:蔡若槐的“若槐堂”。
清朝、民國年間各大房裔孫所建的家祠
(1)清康熙年間,蔡紹典、蔡紹邦和蔡紹麟為其父蔡起哲建蔡氏家祠“孝思堂”。孝思堂已於戊子年十二月初八日(2009年1月3日)晉祠重光,堂號由蔡東士先生所書。
(2)十三世祖:蔡紹樂的耀德堂、蔡恭默祖姑的貞孝姑祠“崇德堂”。
(3)十四世祖:蔡崇炳、蔡崇武、蔡崇安、蔡崇定和蔡崇德的“務源堂”,蔡崇侯的“誠敬堂”、蔡崇懿的“愛敬堂”、蔡崇薦的“孝敬堂”,蔡崇仁的仁公家祠“報本堂”,蔡崇美的“樹德堂”、蔡崇吉的“昭德堂”。
(4)十五世祖:蔡萃蒼的“存養堂”。
(5)十六世祖:蔡昇華的“昇華堂”。
(6)清嘉慶年間,博社鄉四大富翁蔡升本、蔡升經、蔡升廉和蔡升隆所建的“蔡氏家祠”。
蔡氏家祠 蔡氏家祠
直隸州儒林郎蔡士立(字升本)的“孝友堂”,有明經進士修職郎蔡鴻猷(字升經)的“敦本堂”,有歲進士蔡國斌(字升廉)的“積慶堂”,還有蔡升隆的“燕翼堂”。
(7)十六世祖:蔡升壯的“篤慶堂”、蔡升道倡建的“敦敍堂”。
(8)十七世祖:蔡大榮的“愛友堂”、蔡大覲的“延慶堂”、蔡大蕃的“成德堂”。
(9)十八世祖:蔡振隨的“善繼堂”、蔡振雙的“錫光堂”、蔡振燕的“光遠堂”、蔡振其的“善述堂”、蔡振圍的“圍公家祠”。
(10)十九世祖:蔡世和的“善慶堂”、蔡世波的“波祖家祠”。
(11)蔡宏嶷的“錫福堂”,頂厝愛公的“集福堂”,下厝的“光慶堂”。
當代所建的家祠
馬街巷草厝的“永樂堂”和蔡振碧的“懷德堂”。從這些蔡氏家祠中,可以看到博社鄉蔡登瀛傳下的子孫後代過去輝煌的歷史。
注:下灶蔡班神主牌記“始祖考賜進士循州教諭英敏班府君、妣淑順黃氏孺人蔡太媽、妣勤慈林氏孺人蔡太媽之神主”。 [2] 

博社村家族淵源

每年春節,大祖公祠源遠堂石柱上的春聯,由村裏族老指定的文人賢士揮毫所寫。從常常出現的“自宋開基,八百多年標駿烈;由閩遷粵,二十餘代慶螽斯”、“源泉派衍莆田縣;遠岫屏朝博社鄉”、“源溯莆田,黔地家聲垂燕譽;遠開博社,魯陽族譜紀麟祥”三副對聯來看,由此可見博社鄉蔡姓開基之久,還可以瞭解到蔡姓博社鄉的遷居路徑是:莆田——黔地——魯陽——博社。“濟陽世澤;博社春光”也可以看出博社蔡姓出自濟陽郡一大望族。此外,我們從有關史料得知蔡姓創居博社鄉的大致世系是:“蔡用元——……——蔡政殿——蔡道德——蔡登瀛——蔡光陽、蔡泰生、蔡惠我、蔡宣義”
博社村
博社鄉蔡氏始祖登瀛,“自福莆來,始居東岐堡;再世而遷橋頭(橋頭舊社);三世而遷博社,繼又卜吉而轉橋頭永為世居,以博社額其裏焉”(據明崇禎十一年戊寅仲冬之原任瓊山縣儒學訓導蔡若鳳撰置的《重修斗門碑記》)。自蔡登瀛在博社鄉創居後,有黃、林、張、羅、陳、鄭、鄧、李、石、傅、龔、馬等數十姓陸續遷入博社鄉置居,後又陸續遷走。據村南畔的國王爺廟的碑記可考,該廟是乾隆廿六年四月吉旦修的,由會首蔡崇魁僭首捐銀十兩組織各族村眾湊足資金修建成,並立碑記以示後人;從題款的姓氏來看,蔡崇仁題銀十圓,石君煜題銀一圓,林香萌、林香榮、陳紹玉各題銀三錢,鄭秉忠、羅舜豐各題銀貳錢,傅興勇、林毓萬、林香桂、羅欽佐各題銀壹錢,張可枝題錢叁佰,黃子寶、鄭尚洛各題錢貳佰,黃秀娥、李維舉各題錢五拾……那時博社鄉還是個多姓村了。可如今博社鄉的石柱巷、馬街巷、龔厝巷、林厝巷(即當鋪巷)等,都是原來石、馬、龔、林等姓居住的地方,説明了博社鄉曾是多姓居住的鄉村。此外,碑記説到王爺廟在宋朝時已經建成了,還説到萬曆十年河北省饒陽縣令蔡春邁回鄉省親期間修過該廟。南宋時期,博社鄉原稱東岐堡,是個聚集的多姓村落。東岐堡是由大石村坐南向北、石門樓村坐東向西、東村鄉仔坐東北向西南、石岐村坐北向南、瓦浪村(原名灰窯)坐西向東、寮仔村等錯綜聚集的小村莊匯聚而成的村落。
蔡登瀛是博社鄉蔡氏始祖,妻子陳慶源,生有四個兒子:長子蔡光陽,字朝科,庠生;次子蔡泰生,字朝翔,太學;三子蔡惠我,字朝樸,太學;四子蔡宣義,字朝材,庠生。就這樣,他的四個兒子分成了“孟、仲、叔、季”四大房祖。
宋末元初,蔡惠我長子蔡班中式舉人,任循州教諭。迨明洪武年間,蔡班三個兒子:松軒、梅軒和竹軒,於博社鄉遷居坡洋十八寨田心鄉,曾在此植下荔枝,後沿西再遷湖口鄉置居,其子孫繁衍下灶數十鄉,稱為“華灶蔡”,蔡班成了華灶蔡的一世祖。
蔡惠我次子蔡十三,字英明,號和潮,配慈德陳氏,生二子繼義、繼振,卻守故里,建有孟季家祠:追遠堂 。
博社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鄉,地靈人傑。尤其在清乾隆、嘉慶年間,村莊水陸交通方便,經商活躍,帶來了家鄉經濟的發展,有過四大富户、八大富子、十六富孫的稱道。如四大富,即是儒林郎蔡升本(字士立,直隸州同)、修職郎蔡鴻猷(字升經,明經進士)、歲進士蔡國斌(字升廉)及皇恩寵錫蔡升隆,分別在家鄉建有孝友堂、敦本堂、積慶堂、燕翼堂。筆者初步統計,博社鄉蔡氏祠堂就有四十多座,可見蔡姓人曾在此輝煌創業,大建設,光祖耀宗,興建祠宇,慎終追遠,緬懷先祖,激勵後人。

博社村歷史文化

甲西博社村,曾為甲子所轄地,也與甲子一樣,有自己的“八景”。這八景分別是:“鷓鴣銀灘、仙人踏石、蓮峯疊翠、船山煙雨、斗門待渡、澳洋漁唱、金獅觀海、古廟靈聲。” [10] 

博社村博社小學紀略

博社小學的前身是國民小學,民國12年(公元1923年),在博社鄉深祖祠辦起一所國民小學,校長鄭起賢,學生有50多人,兩個班級,教育經費由深祖公蒸付出,課材有國語、算術、修身、尺牘等科目。到了民國31年(1942年),博社鄉耆老把國民小學辦學的情況呈報偽陸豐縣文教科委之後,決定把國民小學改名為博社小學,派蔡裕瀾為博社小學校長,於是博社小學就一直辦了下來。
孔子石像 孔子石像
明朝萬曆十年(1582),博社鄉蔡榕塘之子蔡春邁考中壬午科舉人,任河北省饒陽縣知縣,敕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在博社村王爺廟後的獅頭石上有他鐫題的“海陬砥柱”石刻;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蔡惺之子蔡若鳳考中了壬子科拔貢生,任瓊州府瓊山儒學訓導,在博社村斗門頭處有他於明崇禎十一年撰置的《重修斗門碑記》。當時,博社村讀書人受到了蔡春邁、蔡若鳳等人功成名就的影響,都紛紛發奮讀書,爭取考取功名,能耀祖榮宗。清朝期間,舉人有蔡賜爵等人;貢生有蔡兆盛、蔡鴻猷、蔡升廉、蔡維雲、蔡維清、蔡煜坤、蔡瓊如、蔡鳳翔等人;庠生有蔡崇寅、蔡萃雲、蔡燮堯、蔡錦奎、蔡雲程、蔡哲臣、蔡習安等人;太學有蔡紹麟、蔡萃嘉、蔡萃波、蔡大悦、蔡大臨等人;國學有蔡升道等人。清嘉慶年間,博社富翁蔡升本除了建築祠宇、住宅外,還建起一間書房,名曰“墨稼書房”,讓後代子孫好好讀書,爭取功名騰達,光祖耀宗。
光緒年間至民國11年(1922年),蔡瓊儒、蔡錦奎、蔡燮堯先後中了秀才和幾位不及第蔡國楨等文人,每年在博社辦起二、三所私塾,每年學生有100-200多人,教育經費由學生負擔,每個學生每學期要負擔大米幾升和三元,還要在端午、中秋這兩個節日分別送粽、月餅等禮品。
民國12年至民國30年(1923-1941),曾辦起國民小學5年6間、私塾26間。國民小學校長先後有鄭起賢、方騰風、方培德、陳文庭、藩文定,教員蔡裕玉,校址在眾祖祠、深祖祠,學生有350人左右,經費來源祖祠公嘗及村出口豬、牛、青果、花生等税收作為教師每月薪金。私塾間,校長蔡錦奎、蔡燮堯、蔡瓊儒、蔡裕禎、蔡良榮、李學臻、蔡孟、劉應玉、劉振魂、陳誠育、蔡裕海、蔡昌千、蔡昌淦、劉伯奎等,校址在眾祖祠、墨稼書房、孝友堂、存養堂、世房祖祠、二房祠等,學生有1300人左右,經費來源由學生負擔,每學期每人大米幾升,每人幾元生活費,每年送節兩次(端陽、中秋)。
民國31年至民國38年(1942-1949),每年辦起了國民小學(博社小學),校長先後有蔡裕瀾、林積希、蔡永倫、方綏然,教員有蔡燮堯、蔡裕萬、胡美見(女)、蔡希文、方維新、方仕臣、蔡裕玉、林從龍等,校址在眾祖祠,學生有850人左右,教育經費收出口豬、牛、花生、荔枝等税收。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甲子區人民政府派吳家璇為博社小學校長,教師王明導、蔡裕玉、李其星、蔡世宜(義務)等四人,校址在眾祖祠,班數6個班,經費來源每個學生收學費二元,其餘收出入口税收,如豬、牛、荔枝等,至1952年上半年。
1952年教育大整頓,教師由上級統一調配,上級指派林友淦為校長,教員有吳俊英、鄭朝書、林宏、李其星等四人,校址在孝友堂,高、初級分為七個班,學生有222人。
1953年下半年至1954年上半年,上級派李學春為博社小學校長,教師有鄭朝書、林宏、林娟(女)等五人,分為七個班,學生有230人左右。1954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黃祖旋為博社小學校長,教員有林宏、蔡裕玉、鄭朝書、林麗娟(女)等六人,高、初級分為六個班,學生有人,校址在眾祖祠及四房祠,經費來源除收學費外,教師每月工資由區撥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在這期間學校同樣辦起食堂。
1959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博社小學校長莊德任,教員有鄭朝書、李鐵生、蔡裕玉、姚文高、林寶玉、鄭楚強等六人,高、初級有七個班,學生有330人,校址原在眾祖祠。文化大革命後期,莊德任校長被調走。
1967年上半年至1969年上半年,由姚文高教師繼任博社小學校長,教師同樣有以上六人,加上調入的郭水川、蔡宏宵兩人,共八位教師,高、初年級有七個班,學生有460人,學校經費同樣收學費及上級撥給。
1969年下半年至1973年上半年,上級先後派陳元豐、方庭佳為博社小學校長,教師有李佔亞、張以嫺、周俊超、李學良、胡命城、李其星、李文員、蔡裕貴、蔡奇偉、李振耀、蔡娘深、蔡奇熾、蔡奇澤、杜元謀、許寶珊、陳峯崖等十多人,校址在眾祖祠及油園,高、低年級有十個班,學生有460多人,學校費用除搞勤工儉學收入2-3元外,收學生學費及公社撥來教師薪金、補助費作為學校費用。
1973年下半年至1983年上半年,上級先後派鄧應周、胡命城、林其濤為博社小學校長,教員有李其星、田務農、蔡文輝、張慶強、蔡奇偉、蔡搖、蔡乃地、蔡友楚、金清林、蔡遠征、餘元在、蔡鞭、張漢深、蔡乃填、蔡媽僑、李紀冠、蔡裕貴、鄭釀等人,高、初年級及早讀班有十四個班,學生人數達到530人左右。
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上半年,上級確定博社小學為甲西中心小學,派李學禧為該校校長,教導李騰,總務李學春,教師有李文業、李成謀、蔡奇偉、林子良、蔡宏蘇、林錦楚、林永昌、蔡裕貴、鄭釀、蔡乃地、蔡友楚、蔡娘深等十八人,分高、初年級及早讀班十八個班,學生有530人。
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教導陳陽長,總務李學春,教師有蔡良運、李文業、黃舜卿、蔡宏蘇、蔡媽僑、鄭惠彤、林子良、彭炳和、蔡奇偉、李文鏈、李永生、黃乃林、林斌、蔡娘深、蔡裕貴、李英豪、蔡木錦(女)、蔡光臣、蔡乃地、蔡友楚等人,高、初年級有十四個班,學生有500多人。
1985年下半年至1986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教導陳陽長,總務李學春,教師有蔡奇彪、吳永坤、陳文青、林斌、蔡良運、李金、李英豪、鄭惠彤、蔡媽僑、蔡娘深、蔡奇偉、蔡裕貴、蔡乃地、蔡木錦、蔡友楚、陳奮釵、歐祖珠,高、初年級有十四個班,學生有500多人。
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上半年,校長蔡運蛟,副校長陳陽長,教導蔡奇彪,總務鄭惠彤,教師有蔡裕貴、蔡鞭、蔡光臣、李英豪、方秀桃、蔡良運、蔡乃地、蔡娘深、蔡友楚、胡秀雲、蔡娘鎮、蔡小菊、蔡媽僑、蔡文煥等人,有十七個班(包括早讀班),學生有700多人。
隨着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教育發展的需要,1986年陸豐縣教育局投了建校公款,資金不夠部分由博社村自籌,在博社村龍船石山建起一棟二層教學大樓;1987年下半年,學校將把三至五年級學生先搬進新教學樓上課;學校還準備繼續擴建,適應教育教學需要,到時也把一二年級學生搬到新樓上課,方便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 [3] 

博社村歷代名人

博社村,蔡姓在科舉考試中,考取功名及任職的人有:

博社村舉人

蔡班(字英敏,號化魯,宋末舉人,任循州府教諭);
蔡奐(明永樂十二年甲午科舉人,任廣西宣化縣儒學教諭,官秩正八品);
蔡穎(明永樂十五年丁酉科舉人);
蔡琯(明永樂二十一年癸卯科舉人,任浙江新昌縣儒學教諭,官秩正八品);
蔡蘭(明嘉靖四十四年辛酉科舉人,任廣西仙江縣知縣,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
蔡春邁(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任河北饒陽縣知縣,授文林郎,官秩正七品);
蔡賜爵(清光緒年間第五十九名舉人);

博社村貢生

蔡若鳳(字儀廷,號起鳳,明萬曆四十年任子科拔貢生,任廣東瓊州府瓊山縣儒學訓導);
蔡兆盛(諱極,字萃璉,生於乾隆戊寅二十三年五月廿日戌時,終於嘉慶庚辰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午時,清乾隆年間歲進士);
蔡鴻猷(字升經,生於乾隆甲辰年八月廿八日亥時,終於道光壬寅年十一月廿六日丑時,清嘉慶年間歲進士,授修職郎,官秩正八品);
蔡瓊如(字大奮,清光緒年間貢生);
蔡國斌(字升廉,清嘉慶年間歲進士);
蔡鳳翔(諱近,字善元,清光緒年間師範科歲貢生);
蔡煜坤(清光緒年間附貢生)、蔡維清和蔡維雲都是清例貢生;

博社村太學生

有蔡泰生、蔡惠我、蔡毅質(字紹麟)、蔡萃波、蔡大悦、蔡振會、蔡振隨。

博社村處士

蔡一川、蔡仰宇、蔡世等(蔡振會之子)。

博社村庠生

有蔡光陽、蔡宣義、蔡崇寅、蔡萃雲、蔡錦奎、蔡燮堯。

博社村獲得榮譽

博社村榮譽稱號
2019年9月24日
農業農村部
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4] 
獲得
2021年9月3日
廣東省司法廳
2021年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單位 [7] 
獲得

博社村相關消息

經過2013年的掃毒“雷霆行動”以及常態化的毒品“零容忍”打擊,2021年博社村最後一名涉毒逃犯蔡某填投案自首,博社村83名涉毒逃犯已“清零”。博社村曾經撂荒的4000餘畝土地如今已經復耕,其中2700多畝耕地參與了土地流轉。當地種植的麒麟西瓜已經成為特色品牌,有的耕地採用脱毒種苗等新技術種植甘薯,有的村民種起了荔枝、龍眼,還有的搞起了魚蝦養殖,不少撂荒地畝產值超萬元,村民們“有收入有出路”。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