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佩特拉

(約旦古城)

鎖定
佩特拉(Petra)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約旦首都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國的都城。1812年以來陸續發現許多古蹟,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巖壁上。為約旦旅遊業的重點城市之一。
中文名
佩特拉
外文名
Petra
性    質
約旦的一座古城
位    置
約旦安曼南250公里處

佩特拉世界文化遺產

佩特拉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佩特拉(Petra)
入選時間:1985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i)(iv)
地理位置:N30 19 50.016 E35 26 35.988
遺產面積 : 26,171 ha [1] 
遺產編號:326

佩特拉遺產描述

佩特拉是約旦著名古城遺址,位於約旦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與世隔絕的深山峽谷中,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它被羣山環繞,峽谷和通道穿越其中,建築大部分是從岩石上雕刻和開鑿出來的,具有東方傳統和希臘風格。佩特拉古城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蹟區之一。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是由居住在這裏的遊牧民族那納巴特阿拉伯人建造。其中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舞台和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
約旦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約旦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並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此峽谷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能讓一輛馬車通過;進入峽谷,甬道迴環曲折,險峻幽深,路而覆蓋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風雨長期作用下變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順峭壁仰望蒼穹,藍天一線,壯觀而又美麗,“一線天”的名稱由此而來。納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師,在一線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條條為城市輸送飲用水的水道。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巖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山谷在寶庫的一邊展開,展現出眾多的開鑿於岩石中的墳墓;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構成,也摻雜着很多其他顏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風中,受到侵蝕而無法辨認。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 (i)(iii)(iv),佩特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佩特拉唯一的入口是一條狹窄的峽谷通道,這是從東方到一個曾經廣泛的貿易城市的主要入口,代表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它們是這座失落之城的傑作,自19世紀初以來就吸引了遊客。入口途徑和定居點本身是由廣泛的供水和儲存系統的創造性所實現的。

佩特拉評價

佩特拉城位於紅海和死海之間,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最初是由納米泰人沙漠商隊建立的,它位於阿拉伯、埃及敍利亞腓尼基之間的交通要塞。佩特拉城一半向外突出,一半嵌入岩石中,周圍羣山環繞,山中道路蜿蜒,峽谷深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遺址之一。古希臘建築與古代東方傳統在這裏交匯相融。 [1-3] 

佩特拉名稱由來

佩特拉
佩特拉(5張)
它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這是源於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裏的一句:“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但幾年之後,當柏根去該地參觀後,他不得不承認當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確切的,佩特拉並非是玫瑰紅色的,它甚至不能稱為一座城市,卻更像一座紀念碑似的公墓——這兒的房屋可能是泥制的,已不復存在。實際上,這裏的岩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

佩特拉歷史沿革

佩特拉史前時代

佩特拉 佩特拉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這裏曾是古代納巴泰(也有譯為“納巴特”的)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國都城。公元前6世紀,阿拉伯遊牧民族納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約旦阿拉伯幹河(意為一年中某段時間內河水氾濫的溝壑)的東部,納巴泰人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現今約旦和南敍利亞境內)。大約公元前312年,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這是亞喀巴與死海間的一片長峽谷區域。由於控制了重要的貿易通道,納巴泰人變得強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們的遺產。這些墓碑羣曾被認為是房屋,人們認識到這是些墳墓,它們開鑿於海拔914米的難以到達的岩石中。有的墓碑羣圖案細緻典雅;有的是納巴泰特色的“階梯式”山牆壓頂裝飾,體現了埃及和亞述建築的風格。整個建築重點放在正面,內部則是毫無裝飾的巨室。聰明的納巴泰人選擇佩特拉基於以下理由:第一,它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調集大軍攻城,可説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二,資源豐富,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於遊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佩特拉公元前4世紀

納巴泰人又充分利用了該地的另一地理特點,大獲其利。佩特拉位於亞洲和阿拉伯去歐洲的主要商道附近,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們押運着滿載貨物的駱駝隊經過佩特拉門前—一阿拉伯的香、經波斯灣輸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黃金以及中國的絲綢都要途經佩特拉,運往大馬士革、泰爾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場。與此同時,皮塔還是通往希臘地中海各地的門户,接近商道線的納巴泰人得天獨厚,贏利不少。他們有時也採取不法的海盜行徑,但大多數時候是靠收取途經貨物的税和過路費獲利的。他們有時也為旅客、商隊及牲口做嚮導,提供食物和水,朝廷有償服務。

佩特拉公元前3世紀

佩特拉成為了納巴泰人的首都,在岩石中開鑿墓地成了一種風俗。有些考古學家認為,這種習慣可能起源於早期居住在那兒的當地人,後來又由納巴泰人繼承和吸收了。雖然學者們對納巴泰人的宗教信仰一無所知,他們相信該民族可能把已故的國王們視為神靈,把他們的陵墓視為神廟。納巴泰人也建造其它廟宇,有的嵌鑿在岩石中。不過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獨立式建築,可能是用來供奉佩特拉主神都薩爾斯的,該神的象徵是一塊石頭。

佩特拉公元前2世紀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
納巴泰達到了全盛時期。版圖最大時,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的影響已超越疆界、廣泛傳播且影響久遠: “納巴泰人的”文字進化成了當代阿拉伯文字,在當今大部份阿拉伯世界中廣泛使用。公元前80年~前65年,國王阿爾塔斯二世統治時期,納巴泰人鑄造了自己的錢幣,建造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佩特拉城蜚聲於古代世界。無論何地,甚至遠至中國,只要有駱駝商隊,只要有貿易團體,人們都聽説過神話般的石頭之城。

佩特拉公元106年

古羅馬人接管佩特拉以後,佩特拉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並曾一度是羅馬東部省城的佼佼者,擁有廣場、公共浴室、劇場等所有古羅馬文化常有的建築。在羅馬人統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榮昌盛,羅馬工程師們鋪築商道,改進灌溉設施。可是佩特拉的貿易——該城的經濟支柱卻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貨物依靠海上運輸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亞力山大的城市搶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陸地運輸也開始變化,羅馬人在它北部興建了一條大路,連通了敍利亞大馬士革與美索不達米亞(現今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運輸貿易。到了公元3世紀,佩特拉的經濟實力和財富大大減弱。公元3世紀以後,隨着貿易路線的改變,佩特拉的重要性大為削弱。最終它被遺棄了。而後的漫長歲月中,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遊牧民族貝督因人外,少有遊人訪問此地。佩特拉只為當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佩特拉公元4世紀

佩特拉淪為拜占庭(或稱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這期間,它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稱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

佩特拉公元7世紀

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亞北非地帶。伊斯蘭帝國日趨強大,最終控制了從西班牙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人佩特拉區又成了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

佩特拉地理位置

峽谷中的城市 峽谷中的城市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並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此峽谷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能讓一輛馬車通過,全長1.5千米左右。進入峽谷,甬道迴環曲折,險峻幽深,路而覆蓋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風雨長期作用下變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順峭壁仰望蒼穹,藍天一線,壯觀而又美麗,“一線天”的名稱由此而來。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一個名叫約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險者重新發現。此人能説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打扮得像一名穆斯林。他説服了當地的一位嚮導,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獻一頭山羊(因為他聽到傳説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沒的城市)。那位嚮導便帶着伯克哈特沿着如今遊客到佩特拉的必經之路錫克——一條深陷在岩石的狹窄的裂縫行進。當他們沿着狹窄、隱蔽的錫克前進時,忽然間看見了陽光照射下的寶庫正面,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歷在任何時代都給人一種驚奇的感受。

佩特拉城市建築

佩特拉總述

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巖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山谷在寶庫的一邊展開,展現出眾多的開鑿於岩石中的墳墓。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構成,也摻雜着很多其他顏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風中,受到侵蝕而無法辨認。有足夠的考古學方面的證據表明,早先的佩特拉既不是玫瑰紅的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灰泥粉飾,與現今看到的情況完全不同。

佩特拉卡茲尼宮殿

“寶庫”卡茲尼(Khazneh)建於紀元初年,其建築特色具有典型的古希臘後期建築風格。這一建築的設計風格與其説是納巴泰式,不如説是古典式的。這是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築——其正面寬27米(另一資料:30多米),高40米,入口高達8米,使得任何站在裏面的人都顯得極其渺小。
卡茲尼名為“寶庫”是因為傳説這是歷代佩特拉國王收藏財富的地方。整個殿門分兩層,下層有兩根羅馬式的石柱,高10餘米,門檐和橫樑都雕有精細的圖案。殿門上的約3個石龕中,分別雕有天使、聖母以及帶有翅膀的戰士的石像。宮殿中有正殿和側殿,石壁上還留有原始壁畫。
進入其中後有一巨室,石階盡頭是一壁龕,其中或許存放過一位神的塑像。前面的空地是專門容納前來朝拜的巨大人羣的。佩特拉正面頂部的甕被認為曾是用來存放某位法老財寶的,以前許多的旅遊者曾嘗試用槍擊中這隻甕以獲取其中的財寶。
從佩特拉中部出發經半小時的山路便到達代爾。代爾是重要的進行宗教慶祝活動的場所。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兩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塊被夷平的地,約有61米長,18米寬。高地被理解成用於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納巴泰人供奉兩個神:杜莎里斯和阿爾烏扎。這裏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來排放血的,有跡象表明,古納巴泰人曾用人來進行祭祀。

佩特拉西克峽谷

一位學者旅遊此地是這樣描繪佩特拉的: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叫西(錫)克(Siq)的山峽,深約200英尺。這條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達山腰的岩石要塞。這就是加保·哈朗(聖經中稱為荷爾的)要塞。西(錫)克山峽漆黑一片,回聲蕩蕩,可是一轉過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峽,則是另一番景觀,世上最令人驚歎的建築就呈現眼前:高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着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岩石雕鑿成形。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裏,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着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
過了卡茲尼,西(錫)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里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隱沒於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牆;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巖壁裏。這些建築羣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佩特拉發展

佩特拉發展紀實

到了20世紀,佩特拉成為旅遊聖地,同時也成了考古學家研究的重要而嚴肅的課題之一。首批當代考古隊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廟宇,研究者們確定佩特拉建築融入了埃及、敍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希臘以及羅馬的建築風格,展示出一個多國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風貌。
1985年佩特拉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作為約旦的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的第一份文化遺產。
佩特拉如同一本僅被讀過幾頁的書,無論你走到佩特拉的何處,你都會面對這樣或那樣的一些謎。這裏有許多無法解答的問題,而神秘的氣氛使得這原已特別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願考古學家和研究歷史的學者向我們揭示更多有關佩特拉從史前到伊斯蘭時代的歷史。ACOR總裁於1994年這樣説,“佩特拉城幾乎還未被人觸及過,我們期望會有許多驚人的發現等待着我們,這是個一流的考古地,一個中東最大的考古寶藏。”
另外,電影製片人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路卡斯合作,曾實地拍攝了影片《印第安納·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又名《聖戰奇兵》 《奪寶奇兵四》),並且《變形金剛2》,《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都在佩特拉取景。以與考古學家們截然不同的藝術方式使佩特拉名垂青史!

佩特拉資格危機

佩特拉古城面臨移除世界遺產資格,根據聯合國《世界遺產公約》規定,凡由於保護不力或過度開發等人為原因損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將被取消“世界遺產”資格而列入“瀕危遺產”名錄。約旦旅遊部門官員承認佩特拉古城在過於幾年來存在“重開發,輕保護”的問題。旅遊部負責人表示將盡快採取行動,着手改善和保護古城的基礎設施與環境。 [4] 

佩特拉時代變遷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它隱沒於死海阿克巴灣(現今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佩特拉不完全是一個消失了的城市,歷史學家們還清楚地記得它的存在。在公元2、3世紀——羅馬帝國全盛時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羅馬東部省城的佼佼者,然而後來卻一度長期衰落。
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叫西克的山峽,深約200英尺。這條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達山腰的岸石要塞。這就是加保。哈朗(聖經中稱為荷爾)的要塞。西克山峽漆黑一片,回聲蕩蕩,可是一轉過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峽,則是另一番景觀,世上最令人驚歎的建築就呈現眼前:高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着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岩石雕鑿成形。
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裏,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着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神奇無比。過了卡茲尼,西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里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隱沒於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牆;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的天然通道。
四周山壁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巖壁裏。這些建築羣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佩特拉古城的發現

歷史將永遠銘記重新發現佩特拉的功臣——貝克哈特 [5]  ,而重新發現佩特拉本身就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19世紀初,處於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與西方世界完全隔絕,由於戰亂,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外,幾乎沒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對它的接近都將引來極大的危險。1806年,一名德國學者曾試圖“好奇地溜進”佩特拉而慘遭殺害。
1812年,一位年輕的瑞士探險家名叫約翰·貝克哈特,熱衷於對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為“非洲內陸地區 研究促進協會”成員,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爾河的源頭。他精心準備着自己的旅行計劃,由於要穿越西亞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須學會如何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他在敍利亞約旦完善他的伊斯蘭教的知識。本職工作的便利給他的研究帶來了重大機會,在從大馬士革開羅的途中,他聽説一個被瓦迪穆薩羣山保護的城市竟遭至難以置信的毀滅性破壞(瓦迪穆薩至現今仍標在佩特拉的地圖上,從遊客中心搭的士出發未超出一個第納爾起步價的車程)。他知道當地的貝都因人從未見過歐洲人,他們對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敵意,為了不招致他們的驚覺與懷疑,貝克哈特精心制訂了周密的調查計劃。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因此試圖達成一個目標,來表示對亞倫(聖經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尋找谷地盡頭的亞倫墓。”谷地應就是傳説中被羣山包圍的佩特拉。
他裝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長鬚,改名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於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和豐富的伊斯蘭教知識,沿途被誤認為伊斯蘭教的學者而未引起懷疑。他僱了一個當地的嚮導領他去亞倫墓,一切依計劃進行:走過狹長、險峻的西克峽谷,驚人的一幕出現他眼前,他不露聲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寶庫和厄恩墓,馬上斷定他腳下的城市就是傳聞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記中寫道:“瓦迪穆薩的毀滅,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驚人的發現縱然令他激動萬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離開了佩特拉。他是第一 個證實傳説中的佩特拉尚還存在的西方人。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追溯歷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納巴泰人在現代人的眼中,始終是一個充滿了迷惑的民族。他們好像在一夜之間控制了阿拉伯半島地中海間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間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時期,納巴泰王國的疆域從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卻始終將都城定在羣山環繞、易守難攻的佩特拉。
然後,似乎一夜之間他們又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在這一點上,納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來也突然去也突然。據説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為西班牙探險家帶去的疾病。而納巴泰人敗於羅馬人後,一下子無影無蹤,連一點線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讓現代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抓耳撓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