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

(漢語詞語)

鎖定
中國,漢語詞語,讀作zhōng guó [1]  。古代華夏族(即漢族前身) [11]  建國於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 [1]  後成為我國的專稱。 [1] 
説文解字》:“中,內也。從口、丨,下上通也。”“中”所指向的是種子的中心。種子的中心是“仁”。中國也就是“仁”所在之國。
據《周禮》記載,中國先民通過土圭之法測得一處“仁”之所在 [2]  。適合居住的地方,以此建立國家,稱為“中國”。中國先民認為“仁”之所在,亦是神靈之所在。在此建國可以獲得神靈庇佑。中國先民認為:“仁是生命的美好,義(擔當)是生命的意義。”在仁義的導引下,造就了中國人善良勤勞勇敢
如今中國的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文名
中國
外文名
China
拼    音
zhōng guó
近義詞
華夏、中原、中華
繁    體
中國
含    義
”所在之國
注    音
ㄓㄨㄙ ㄍㄨㄛˊ
出    處
何尊銘文

目錄

中國由來

《周禮卷十》上説:“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2] 
在中國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上説。“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遷都時所鑄造的一個青銅器是一個實物見證。距今已經三千多年。這裏的“中國”指的是當時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現在的河南洛陽一帶。 [12] 
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現今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3] 

中國解釋

1.京師,首都。
《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毛傳:“中國,京師也。”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裴駰史記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2.中原地區。《周禮卷十》上説:“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2]  “中國”之中心位於黃河流域一帶,後泛指中原地區。黃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中夏或中華,與中國含義相同。
韓非子·孤憤》:“夫越雖國富兵強,中國之主皆知無益於己也。”
司馬遷《史記·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兼併了中原區域。
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3.國都之中。
《孟子·公孫丑下》:“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楊伯峻孟子譯註》解釋:中國猶言在國都之中。
4.猶國家,朝廷。
《禮記·檀弓》:“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
葉適《上光宗皇帝札子》:“以為中國全盛,而當思維持保守。”
5.我國的專稱。
林則徐《擬諭英吉利國王檄》:“中國所行於外國者,無一非利人之物。”
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 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6.指恆河中流一帶的中印度,佛教徒譯稱中國。
法顯《佛國記》:“中天竺所謂中國。”
參考資料: [1]  [4] 

中國演變歷史

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 [1]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5]  ”。古人認為凡事要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6]  。中之所指,即仁之所在。仁之所在亦即神靈所在。在古代中國一詞的含義是仁所在之國。承天接地有神靈庇護 [7]  具有正統權力的國家 [8]  。周王朝 [9]  沒落後,便以周王朝故地以為正統權力的所在 [10] 
以往學界認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中國”成為“中華民國”的簡稱,這個稱謂才成為正式的現代國名。然後,中國人民大學黃興濤教授研究認為,“中國”作為國名很早就存在,它既是一種中國人延續下來的國家稱謂習慣,更藴含着豐富深厚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意義。
作為各朝代通稱的傳統國名之“中國”,在明末清初以降便得到西方的瞭解和使用,清朝入關以後,也被統治者和一般臣民當作與“大清”對等的習慣性國名。從康熙時代開始,“中國”作為與“大清”同義且更為西方人所熟悉的延續性國名開始進入近代國際條約(如《尼布楚條約》)。清中葉以後,“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國名,更是直接與China等詞對應,在各種國際條約的中外對照本中被習慣性運用與“承認”。
晚清時期,不僅在外交文書中,“中國”作為國名使用早已成為常態,在中外人士所創辦的各類新興中文報刊上,以“中國”指稱大清王朝所代表的歷史悠久的國家,也已是司空見慣。到了清末新政時期,清朝官方頒佈的正式條例、國家章程和重大法規,以“中國”作為國名自稱的做法,更為流行並且相當正式。各種以“中國歷史”命名的教科書也紛紛湧現。
所以,黃興濤教授認為,近代新式法律之頒佈和清末新政中其他一系列國家法令、政令、國頒教材中對“中國”國名正式而普遍的使用,再加上國際條約中的廣泛使用和承認,可以説已基本奠定了“中國”作為現代國家名稱的合法性,也奠定了包含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在內的“中國人”作為現代國民身份認同的政治基礎。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