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

(解放軍軍史)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的研究對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建設的發展歷程,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建設和發展的過程及其基本規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研究對象的區別是:後者主要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歷程,而本學科主要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歷程。在實際的研究工作中,兩者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繫。
中文名
中國解放軍軍史
創建時期
1927年8月1日-1937年8月24日
壯大時期
1935年8月25日-1945年9月11日
發展時期
1945年9月11日-1949年9月30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研究範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的研究範圍包括這支軍隊自創建以來建設活動的一切過程及其相關領域;研究內容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通史,斷代史,專題史,部隊、院校史,人物史等。人民解放軍自創立至今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主要內容包括:軍事戰略方針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方針、原則的制定、調整及貫徹;國防和軍隊建設及作戰重要思想、原則的形成和發展;體制編制調整,軍種、兵種構成及其發展建設;武器裝備及其建設發展;軍事教育訓練發展;行政管理和法規制度建立和發展;政治工作;後勤工作;執行各項任務和履行職能情況,重大貢獻及其歷史作用;軍事思想和軍事學術發展;人民解放軍建設發展經驗教訓的總結和規律的探討等。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建設發展

人民解放軍某階段建設發展的過程。包括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創立與建設發展史,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其他抗日武裝力量的建設發展史,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建設發展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人民解放軍建設發展史。人民解放軍某一方面建設和工作的發展過程。如軍事工作發展史,組織編制發展史,後勤工作發展史,政治工作發展史,武器裝備和國防科技發展史,軍事訓練發展史,羣眾工作發展史,軍事外交史,軍事思想和軍事學術發展史等。人民解放軍某支部隊、某個院校產生、發展的過程。主要包括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各方面軍、野戰軍,軍團、兵團,縱隊、軍,師、旅、團和各級軍區、軍分區建設發展史,各軍種、兵種建設發展史,各級各類院校建設發展史等。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有過重要貢獻、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的生平、業績、思想、理論,如軍事家、高級將領、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的實踐、軍事理論,英雄模範人物事蹟等。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就重視對自身建設和發展歷史的總結。1931年5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成立由葉劍英、左權、林彪、黃公略等13人組成的紅軍戰史編輯委員會。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司令部編寫了《新四軍大事記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的軍史研究,大量成果散見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講話和文章等著述中。這些講話和文章,對各時期、各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建設經驗進行總結,對重大事件進行評價,不僅是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是評價重大事件和解放軍人物的基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系統全面地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設和發展史。
20世紀50年代相繼編輯了一些人民解放軍歷史著作和資料彙編,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二十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史》等。1958年軍事科學院戰史部成立後,人民解放軍有了專門的軍戰史研究機構,在集中組織研究編寫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的同時,開始系統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紅四方面軍戰史》《西北紅軍戰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等歷史著作,編輯了一批資料彙編和資料選編。
20世紀80年代後,軍事歷史研究進入了繁榮時期,先後成立了中央軍委戰史委員會、中央軍委軍史戰史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央軍委軍史編寫領導小組等機構。把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戰史作為總結歷史經驗、探索規律,指導建軍、作戰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重要工作。一大批軍種、兵種史,部隊發展史,專題史研究成果相繼問世。90年代後,編輯出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十年大事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十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簡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年史》(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戰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以及各野戰軍、各軍等部隊和各軍種、兵種發展史;當代中國叢書國防軍事卷(共18卷),包括《當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軍事、政治、後勤、國防科技、海軍、空軍等10卷,中國元帥傳(8卷),另有《朱德傳》(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
進入21世紀,編輯出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數十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1~6卷)、《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40卷)等。大量解放軍人物的軍事文選、回憶史料、回憶錄、資料彙編、傳記,豐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研究領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經過了土地革命戰爭、全國抗日戰爭、全國解放戰爭三個時期。1927年4月和7月,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衞集團先後背叛革命,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中國共產黨從失敗的教訓中認識到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從1927年8月到1929年底先後領導舉行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三大起義和其他數百次武裝起義,創建了許多支革命武裝。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稱紅軍第4軍)。5月以後,各地起義武裝陸續改稱紅軍。7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平江起義部隊組成紅軍第5軍,12月轉移至井岡山。1929年12月,中共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決議,確立了人民軍隊的基本建軍原則。至1930年上半年,全國紅軍發展到約7萬人,連同地方武裝共約10萬人。5月,全國紅軍代表會議召開,決定集中整編紅軍。6~7月,紅軍第1、第2、第3軍團先後成立。8月,紅軍第1、第3軍團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之後,各地紅軍打破國民黨軍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紅軍第四方面軍組成。到1933年,全國紅軍發展到近30萬人。然而,由於中共臨時中央“左”傾教條主義的政治、軍事戰略和軍事指導,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由紅一方面軍改稱)主力被迫進行長征。之後,鄂豫皖蘇區的紅軍第25軍,川陝蘇區的紅軍第四方面軍,湘鄂川黔蘇區的紅軍第2、第6軍團也先後開始長征。中央紅軍主力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後,由8.6萬人減少到3萬餘人。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統治,隨後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小組負責指揮紅軍。通過高度機動作戰,中央紅軍擺脱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6月中旬到達四川省懋功(今小金)地區,與5月初撤離川陝蘇區的紅軍第四方面軍會師。8月,根據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兩個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但率左路軍行動的張國燾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堅持南下。毛澤東等率右路軍中的第1、第3軍和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於10月19日到達陝甘蘇區的吳起鎮(今吳起縣城),與紅軍第15軍團(由陝甘紅軍和鄂豫皖蘇區轉戰至此的紅軍第25軍編成)會師,勝利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徵。1935年11月,紅軍第2、第6軍團開始長征,於1936年7月在四川省甘孜地區與紅軍第四方面軍會師。7月5日,紅軍第2、第6軍團和第32軍組成紅軍第二方面軍。接着,紅軍第四、第二方面軍從甘孜地區北上。10月,紅軍第四、第二方面軍分別在甘肅省會寧和靜寧以北的將台堡(今屬寧夏西吉)同紅軍第一方面軍會師。至此,全部主力紅軍勝利結束長征。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的部分紅軍和游擊隊,在8省15個地區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並保存了1萬餘人的武裝。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東北抗日武裝不斷髮展,於1936年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到1937年7月,部隊發展到10個軍另1個師,共3萬餘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制造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民黨當局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主張,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於8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軍),轄第115、第120、第129師,全軍近4.6萬人。10月,南方8省的紅軍和游擊隊(瓊崖地區除外)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轄第1、第2、第3、第4支隊,共1萬餘人。八路軍3個師自8月下旬起陸續開赴華北抗日前線。9月25日,第115師在平型關首戰告捷,斃傷日軍1000餘人。此後,八路軍積極配合國民黨軍保衞忻口、太原的作戰。1937年冬季和1938年春季,八路軍各部隊分別在晉察冀(察,察哈爾省,今分屬內蒙古、河北)邊界地區和晉西南、晉西北、晉東南地區挫敗了日軍的多路“圍攻”,共斃傷日軍7500餘人。至1938年4月,初步完成在華北的戰略展開,並創建了晉察冀、晉西南、晉西北、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先後成立晉察冀軍區和晉冀豫軍區。1937年8月組建山西新軍。1938年底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發展到15.6萬人。新四軍在長江南北敵後創建了蘇南、皖南、皖中和豫東等抗日根據地,部隊發展到2.5萬人。1938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武漢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共中央確定了鞏固華北,發展華中、華南的戰略方針、任務。至1940年,八路軍又新編25個旅和第1、第2、第4、第5縱隊。1940年11月,成立晉西北軍區(1942年9月改為晉綏軍區)。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軍以105個團20餘萬人的兵力,實施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新四軍採取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方針,創建了皖東、豫皖蘇、鄂豫邊等抗日根據地,新建了第5、第6支隊及豫鄂挺進縱隊。1940年夏秋,新四軍江南部隊一部北渡長江,八路軍一部南下,開闢了蘇北抗日根據地。11月中旬,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在蘇北鹽城成立。至1940年底,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遊擊隊發展到50餘萬人,在華北、華中、華南建立了擁有1億多人口的10餘塊抗日根據地。1941~1942年,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處於嚴重困難時期,總兵力由50萬人縮減到40萬人。各部隊實行精兵簡政,一部分正規軍轉為地方軍。在兩年中,挫敗日偽軍千人至萬人的“掃蕩”132次,1萬~7萬人的大“掃蕩”27次。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皖南事變,新四軍損失6000餘人。事變後,中共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將所屬部隊擴編為7個師另1個獨立旅,全軍共9萬餘人。
1942年6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正式成立。8月,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1943年3月,第115師與山東軍區合併為新的山東軍區。1943年,敵後抗日武裝力量逐步恢復和發展,並從秋季開始進行局部反攻。1944年春,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戰場展開攻勢作戰。至1945年春夏,在1年多的攻勢作戰中,共攻克縣城70餘座,收復國土32萬平方千米,殲滅日偽軍47萬餘人,把日偽軍壓縮到城市和交通線沿線地區。在陝甘寧邊區、華北、華中和華南的抗日根據地,人口發展到9550萬餘人,人民軍隊發展到93萬餘人。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遊擊隊和東北抗日聯軍向日偽軍展開猛烈的全面反攻,收復了華北、華中、華南、東北等地區的大片國土。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在八年全國抗戰中,人民軍隊同日偽軍作戰12.5萬餘次,斃傷俘日偽軍171.4萬餘人,在19個省區內形成了擁有10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和約1億人口的解放區。總兵力發展到約132萬人。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堅持獨裁和內戰方針,企圖消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1945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將人民武裝分別轉移到長江以北的蘇皖、山東和中原解放區;抽調部隊11萬餘人和黨政軍幹部2萬餘人進入東北。各大戰略區的部隊進行整編,至1946年6月,全軍共編成27個野戰縱隊、6個野戰旅和14個炮兵團,為實現由抗日遊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從組織上打下了基礎。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國共雙方簽訂的停戰協定,以重兵對各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解放戰爭全面展開。中原軍區部隊勝利突圍,人民解放軍採取以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為主的戰略方針和以運動戰為主的作戰形式,在內線大量殲敵。至1947年6月,共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發展到195萬人。1947年7~9月,晉冀魯豫野戰軍4個縱隊,突破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向大別山挺進;華東野戰軍主力組成的西線兵團挺進豫皖蘇邊界地區;晉冀魯豫野戰軍2個縱隊和1個軍(陳謝集團)南渡黃河,挺進豫西。三路大軍艱苦奮戰,開闢並鞏固了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中原解放區。人民解放軍在內線的攻勢作戰與外線的大舉出擊相結合,構成了向國民黨軍舉行全國規模戰略進攻的總形勢。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5月,重建中原軍區,轉入外線作戰的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稱中原野戰軍。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為華北軍區。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發展到280萬人。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連續舉行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進行內戰的精鋭部隊大部被殲滅。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400萬人,其中野戰軍218萬人。1948年至1949年春,人民解放軍進行整編。西北野戰軍編為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編為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編為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的3個兵團改為第18、第19、第20兵團。全軍編成17個兵團共58個軍。此外,在長江以南各地堅持鬥爭的游擊隊,正式列入人民解放軍序列。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及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舉行渡江戰役,突破國民黨軍長江防線。接着,各野戰軍繼續展開戰略追擊作戰,向全國進軍。至1950年5月,解放了除西藏(1951年5月和平解放)和台灣、澎湖、金門、馬祖以及南海諸島以外的全部國土。人民解放軍在4年的解放戰爭中,共殲滅國民黨軍807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為了適應任務和職能的轉變,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人民解放軍努力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任主席。1949年11月至1950年4月,全國統一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6個大軍區。野戰軍和兵團番號陸續撤銷。人民解放軍相繼成立空軍、海軍和各兵種領導機關;建立了一批軍事院校;頒佈了內務、隊列和紀律等條令以及政治工作條例。1950年9月,毛澤東提出“為建設強大的國防軍而奮鬥”的口號。1950年10月~1953年7月,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行抗美援朝,有力地援助了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爭,保衞了祖國的安全;同時取得了在現代條件下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經驗。1950~1953年進行了剿匪作戰,斃傷俘和爭取匪特投降自新共270餘萬人。1953年12月至1954年1月召開的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確定把建設一支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作為軍事建設的總方針和總任務。
1954年,人民解放軍實行八總部體制(1957~1958年,恢復三總部體制)。1955年,防空部隊、公安部隊分別改稱防空軍、公安軍(1957年公安軍撤銷,防空軍併入空軍)。1955年2月,全國6個大軍區改劃為瀋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武漢、成都、昆明、蘭州、新疆、內蒙古和西藏12個大軍區,1956年增設福州軍區。1955年9月,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全軍經過連續的精簡整編,50年代末,人民解放軍員額由1950年的550萬人裁減為280餘萬人,武器裝備改善,合同作戰能力增強。20世紀50年代末期,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開始受到“左”的指導思想的影響,錯誤開展反“教條主義”、反“右傾機會主義”和批判“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給軍隊建設造成一定損失。1963年,全軍廣泛開展學習雷鋒和“南京路上好八連”活動。1964年,掀起了“大比武”羣眾性練兵熱潮。但林彪以所謂“突出政治”為由,把這場練兵運動壓了下去。
1960~1967年,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近程、中程地地導彈,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相繼試驗爆炸成功。中央軍委於1961年和1963年頒發了一批新的作戰條令。1965年取消了軍銜制。1959年3月至1961年底,人民解放軍進行了西藏平叛作戰。從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連續粉碎台灣國民黨軍對大陸實施的空中、海上、陸上的竄擾行動。1962年勝利地進行了中印邊境自衞反擊戰。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人民解放軍實施了援越抗美、援老抗美行動,支援了越南、老撾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在1966年以後的10年中,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特別是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使軍隊建設受到重大影響。人民解放軍執行“三支兩軍”(支左、支工、支農,軍管、軍訓)任務,在當時全國混亂的情況下,對穩定全國局勢起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不少消極後果。人民解放軍力排干擾,軍隊工作仍然取得新的成績。1966年組建了第二炮兵和基本建設工程兵。1967~1968年,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共擊落入侵中南、西南地區上空的美國軍用飛機30架。1969年3月,實施了中蘇邊境珍寶島自衞反擊戰。1974年1月,取得西沙羣島自衞反擊戰的勝利。1975年,葉劍英、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對軍隊進行整頓。但由於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這次會議決定的整頓措施未能完全貫徹落實。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文化大革命”至此結束。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人民解放軍進入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提出“為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而奮鬥”的軍隊建設總目標。1978年開始,連續進行幾次大的精簡整編。1982年,將鐵道兵併入鐵道部,撤銷基建工程兵,部分邊防部隊移交公安部門。1983年,建立了預備役制度。人民解放軍把教育訓練擺到戰略地位,開展以幹部訓練為重點、以合同戰術為中心內容的軍事訓練。積極研製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條件下作戰能力不斷增強。
1979年2~3月,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中越邊境自衞還擊戰。1985年5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確定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即從過去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時期軍隊建設上來。同時裁減員額100萬人。陸軍軍整編為集團軍,11個大軍區調整合併為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和成都7個大軍區。1988年,人民解放軍實行新的軍銜制,部分幹部實行文職制度。1989年11月,江澤民任中央軍委主席。提出“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軍隊建設總要求。1993年,確立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1995年,提出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即軍事鬥爭準備由應付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向打贏現代條件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轉變;軍隊建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1997年,決定再次裁減軍隊員額50萬。1998年4月,組建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和各大軍區,各軍種、兵種裝備部。世紀之交,提出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1997年7月和1999年12月香港、澳門迴歸時,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和澳門,履行防務職責。
2004年9月,胡錦濤任中央軍委主席,明確了在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解放軍肩負的歷史使命,提出“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軍人核心價值觀。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也是人民解放軍建設的指導思想。決定習近平任中央軍委主席,將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2013年提出“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強軍目標。人民解放軍加快推進軍事變革。2004~2005年,人民解放軍再次裁減員額20萬人。2008年,人民解放軍在南方抗雨雪冰凍災害、四川等地抗震救災、第29屆北京奧運會安全保衞工作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為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解放軍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決定了它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堅強的戰鬥力、贏得歷次革命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是國家穩定和發展的根本原因。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在鬥爭中逐步確立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幼年時期,由於對軍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大革命遭受失敗。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充分認識到掌握革命武裝和開展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在革命實踐和鬥爭中,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斷加強。正因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在革命鬥爭和實踐中始終堅持“黨指揮槍”,而絕不容許“槍指揮黨”的原則,才使人民解放軍經受住了艱苦環境和大風大浪的考驗,始終保證了高度集中統一,才戰勝了“左”的或右的錯誤,才粉碎了野心家陰謀家企圖亂軍篡軍的陰謀。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要堅持黨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如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部隊各級黨委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團以上單位設立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堅持支部建在連上,等等。堅持和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要大力加強軍隊各級黨的組織建設,提高黨的戰鬥力;就要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使軍隊永遠成為黨的路線的忠實執行者和捍衞者。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新的形勢下,必須發揚人民軍隊忠於黨的優良傳統,使軍隊永遠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史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根據面臨的客觀形勢和革命鬥爭任務的變化,適時作出戰略性轉變的決策,對革命鬥爭方式和軍隊的發展建設進行戰略指導,保證了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勝利,保證了人民解放軍不斷髮展壯大。土地革命戰爭初期,在紅軍得到較大發展,根據地不斷擴大,軍閥混戰加劇的局勢下,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領導紅軍進行了組建正規兵團,實行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使紅軍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開創了革命戰爭新形勢。抗日戰爭初期,實行了由運動戰到抗日遊擊戰的軍事戰略轉變;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實行了由抗日遊擊戰爭到國內正規戰爭的軍事戰略轉變,擴建野戰兵團和主力兵團,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爭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人民解放軍迅速完成了從戰時體制到平時體制的轉變,由單一陸軍向建設現代化的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20世紀80年代中期,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開創了“精兵、合成、高效”的精兵之路。90年代後,根據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趨勢,確立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提出軍隊建設要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進入21世紀,人民解放軍繼續實行新軍事變革,確立建設機械化、信息化軍隊的跨越式發展目標,指引着人民解放軍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性轉變基本原則和依據,主要是:準確分析面臨的客觀形勢;根據人民解放軍擔負的作戰和軍事鬥爭任務,既保證戰爭的勝利,又保證軍隊力量的不斷髮展壯大;緊跟世界軍事發展的步伐和發展趨勢。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是軍隊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在軍隊建設指導上,抓住和緊緊扣住現代化建設這個中心,軍隊的全面建設就得到快速發展;反之,偏離了這個中心,軍隊建設和發展就會受到影響。軍隊建設以現代化為中心,集中體現在不斷推進武器裝備的現代化、體制編制的現代化和軍人素質的現代化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是整個軍隊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也是衡量軍隊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歷程證明,武器裝備建設必須服從國家利益和軍事戰略的要求,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發展來進行規劃;必須堅持自主開發和積極引進相結合,將立足點放在自力更生上;必須縮短戰線、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發展真正頂用的“殺手鐧”;必須堅持科研先行,重視科學技術的關鍵作用。體制編制是實現人和武器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科學的體制編制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戰鬥力諸要素最大效能的組織基礎,對於建設現代化的軍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要減少數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優先發展技術型的現代化軍種、兵種,提高軍隊的合成程度;建立精幹、高效的指揮體制。掌握現代化的武器裝備,駕馭現代戰爭,離不開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培養造就大批現代化的軍事人才,是軍隊現代化的關鍵因素。軍人素質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有一套吸引高素質人才投身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的政策,必須以教育訓練為軍隊日常工作的中心,必須把院校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加速幹部隊伍的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和年輕化,必須持續開展科技大練兵活動。正規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和基本保證。正規化就是用條令條例和制度規範軍隊的各項工作和軍人的一切行動,建立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的正規秩序,做到組織周密,紀律嚴,效率高,指揮靈;保證作戰行動令行禁止,使各軍種、兵種部隊協調一致地行動。軍隊建設的現代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加強正規化建設。必須建立健全正規的法規制度,用條令條例和各種法規制度規範部隊和軍人的活動,使一切軍事活動和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通過制式訓練和嚴格的養成教育,嚴格的管理,依法從嚴治軍,加強正規化建設。做到行動規範化,管理科學化。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是保證實現黨的綱領、路線,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是人民解放軍的優勢。在歷次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無往而不勝,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堅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人民解放軍初建時期,中國共產黨靠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具有無產階級覺悟、嚴格紀律、同人民羣眾保持密切聯繫的新型人民軍隊。在各個歷史時期,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和各項任務的勝利完成,保證了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發展,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原則、方法。如開展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必須堅決貫徹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軍隊一切行動聽從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要把正確的革命理論灌輸到全體指戰員的心中,提高全體官兵的思想覺悟,樹立為革命理想奮鬥的信念,增強抵制和戰勝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自覺性,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樹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政治工作必須結合其他工作一道去做,使政治工作緊密聯繫部隊工作的實際,保證作戰、建軍等各項任務的勝利完成;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軍隊的內外團結,等等。開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必須處理好與軍事工作、後勤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關係。
20世紀50年代末和“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左”的思想影響和氾濫,把政治工作抬高到“高於一切”“大於一切”的地位,影響了政治工作的威信,使政治工作受到一定的損害,這個教訓應該記取。人民軍隊初創時期,就建立了後勤組織機構。經過近80年的歷程,人民解放軍後勤從“打土豪籌款”“就地取給、取之於敵”的籌措補給方式,發展到主要依靠國家集中統一供應和軍民兼容的大後勤。在保障手段上,由簡陋落後的傳統手段,發展為擁有現代技術和部分高技術支撐的多樣化的先進手段。在組織體制上,由步兵為主的單一後勤,發展為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後勤,並逐步發展為三軍聯勤一體化保障體制。人民解放軍的後勤建設和後勤保障的主要經驗是:堅持“艱苦奮鬥、勤儉建軍”的原則,正確處理軍隊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軍隊需要與國家可能的關係,儘量減輕國家負擔;建立健全後勤制度和法規,加強後勤管理,在管理中謀求後勤保障的高效益;建立完善、精幹、高效的後勤保障機構,加強後勤人才隊伍建設;遵循“平戰結合、軍民結合”的方針,不斷開闢軍民兼容實施現代後勤保障的新途徑;加強後勤現代化建設,不斷增強後勤保障的科技含量,增強信息化條件下後勤保障能力;加強儲備,建立強大的戰略、戰役後方保障基地;牢固樹立為部隊服務、為作戰服務的觀念,一切圍繞部隊需要實施保障;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提高部隊戰鬥力開展後勤工作。正確處理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是加強軍隊建設的重大戰略性指導問題。
經過幾十年處理兩方面關係的實踐,確立了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方針。①經濟建設和國家經濟實力是國防、軍隊建設賴以建設和發展的基礎。除了爆發大規模戰爭外,決不能動搖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戰爭與和平形勢進行準確的判斷。②國防現代化是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努力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使國防建設在國家財力增加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展。③必須形成國防、軍隊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機制。國防、軍隊建設不僅要服從而且要服務於經濟建設,軍隊要為國家經濟建設積極貢獻力量。④走平戰結合、軍民結合、軍民兼容的發展之路,通用性較強的軍事設施要實行軍民合用,國防科技工業要能軍能民。國家在經濟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國防和軍隊的需求,做到既促進經濟發展又增強國防能力。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主要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但也十分強調利用作戰間隙進行軍事訓練,並創立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練兵方法。
和平時期,教育訓練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基本途徑。必須將教育訓練擺到戰略位置,作為平時工作的中心,保證部隊戰鬥力的不斷提高。①開展大練兵活動,促進作戰能力的提高。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曾進行過幾次轟轟烈烈的大練兵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開展的幾次較大的整訓活動,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正規化練兵及培養“三手”活動,60年代的大比武,70年代初期的“三打三防”訓練活動,90年代的科技大練兵活動,對提高部隊現代條件下作戰能力產生了顯著成效。②必須以軍官訓練為重點。軍官是部隊建設和未來作戰的組織者與指揮者,其素質的高低關係到部隊戰鬥力的強弱。抓好軍官訓練主要通過院校教育,還要抓好在職訓練,採取多種途徑增加軍官的現代科技知識,提高指揮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能力。③抓好諸軍種、兵種聯合作戰軍事演習。通過軍事演習,鍛鍊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提高部隊諸軍種、兵種聯合作戰能力。
“以我為主”方針,是20世紀50年代末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正式提出並確立的軍隊建設指導方針。其理論內涵主要是:以總結人民解放軍自身的作戰、建軍經驗,發揚人民解放軍優良傳統為主,同時注重學習和借鑑外國先進經驗。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必須注重以下幾點:①必須認真總結人民解放軍幾十年創造的寶貴的建軍、作戰經驗,特別是認真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和習近平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以及人民解放軍80多年發展形成的建軍、作戰理論和原則。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建軍的道路。②必須注重研究和學習借鑑外軍的先進經驗,特別是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和作戰理論。軍隊是為進行戰爭而存在的,看不到對手的發展,囿於自己的經驗,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最終要落後並在戰爭中付出大的代價。因此,必須緊跟世界軍事發展的步伐,掌握世界軍事發展趨勢,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實際,一切圍繞“打得贏”,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化、信息化發展之路。③正確處理好發揚優良傳統與借鑑外軍先進經驗的關係。5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軍在學習蘇軍時曾出現過照搬照抄的現象,後來在糾正中又發展成為反“教條主義”鬥爭,對外國的經驗有所排斥。“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氾濫,把學習外國的東西一概視為“洋奴哲學”,影響了現代化的進程。這一教訓應該記取。體制編制是人與武器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是戰鬥力的重要體現。人民解放軍發展壯大的歷程,也是體制編制不斷調整、軍隊結構不斷轉型和科學優化的過程。
歷史上,人民解放軍體制編制結構經歷過幾次大的調整和轉型,第一次是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組建正規(野戰)兵團;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單一陸軍向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轉變,軍事領導機構向國家軍事領導機構轉變;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由機械化、半機械化軍隊向機械化、信息化軍隊轉型。幾次大的轉型和數十次精簡整編、調整,主要把握了以下幾條原則:①確定與調整軍隊結構,必須依據軍隊的職能和任務,與黨和國家的軍事戰略相適應。②以未來作戰需求為牽引和目標。調整體制編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必須緊緊圍繞作戰需求這一目的,研究體制編制的結構,保證各種戰鬥力量在戰爭中高效地發揮整體威力。③以新型作戰力量的建設為重點。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大力加強空軍、海軍和諸兵種的建設,使人民解放軍迅速完成了由單一陸軍向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60年代初、中期,建立地空導彈部隊和第二炮兵,增強了現代條件下作戰能力和具備了核反擊能力。90年代中期後,提出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將使人民解放軍有效地提高打贏現代高技術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的能力。④遵循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則。要從“消腫”入手,使軍隊規模變精幹;要通過改革調整編制,優化軍種、兵種結構,作戰部隊與後勤保障部隊結構和機關及勤務分隊結構,確定合理官兵比例;要提高指揮機構的效能,根據現代戰爭要求確定指揮體制。⑤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保證實現“兩個轉變”,實現建設機械化、信息化軍隊的目標。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發展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創建時期

1927年8月1日---1937年8月24日第一、二次土地革命(紅軍時期)
人數:1、紅一、二、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4.6萬人。
2、南方八省邊界地紅軍和游擊隊1.03萬人。
總兵力:5.9萬人
武器:步槍為主
發展特點:以曲線狀發展,南昌起義時人數2萬餘人,1933年達30萬,長征結束5.9萬。
主要戰爭:1、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2、井岡山斗爭
3、五次反圍剿
4、長征
5、陝甘寧邊區鬥爭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壯大時期

1935年8月25日----1945年9月11日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
總兵力:軍隊127萬,民兵268萬
作戰:共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
日軍資料:整個戰爭時期共死傷軍人185.8萬,在中國戰場傷亡138萬。
主要戰爭:1、平型關大捷
2、晉察冀根據地鬥爭
3、百團大戰
4、相持階段鬥爭
5、大反攻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發展時期

1945年9月11日—1949年9月30日解放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
總兵力:1949年1月時為385萬
殲敵:850萬
犧牲情況:犧牲26萬人,受傷104萬。
主要戰爭:1、上黨平漢戰役保和談
2、中原大突圍
4、山東會戰
5、陝北三戰三捷
6、東北四保臨江、三下江南、喋血四平
戰略反攻:1、三軍配合,兩翼牽制大反攻。
2、三大戰役:遼瀋、淮海、平津。殲敵495萬
3、渡江、解放全中國91.4萬
合計殲敵:586.4萬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現代化時期

1949年10月1日-
構成:由單一陸軍發展成,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海、空、火箭軍組成;中國人民武裝警察由內衞、消防、邊防、警衞、黃金、森林、水利、交通等警種組成。民兵由預備役和基幹民兵組成。
兵力:總兵力由800萬精減成353萬。
主要戰鬥和行動:1、剿匪278.1萬
2、抗美援朝殲敵109萬,犧牲18萬 [3] 
3、平息西藏武裝叛亂
4、中印自衞反擊戰
5、打擊美蔣入侵飛機78架
6、崇武海戰:沿海保衞戰,241次擊沉18艘,擊傷49艘,繳獲各種艇船207艘。
7、抗美援越擊落美機1707架
8、抗美援老擊落飛機35架
9、珍寶島自衞反擊
10、西沙自衞反擊
12、進駐香港澳門
現狀:1、人民武裝力量總實力為3530569人。其中解放軍總兵力為2296861人,武裝警察1233708人。預備役民兵200萬人,基幹民兵1000萬人。
2、各軍總兵力:陸軍為178.2萬,坦克10000輛,直升機500架,七大軍區,18個集團軍;海軍為23.62萬人,三大艦隊北海、東海、南海,導彈驅逐艦23艘,導彈護衞艦40艘,常規潛艇70艘,核潛艇6艘,近岸導彈巡邏艦50艘,海軍航空兵800架戰鬥機,海上巡邏反潛作戰機17架,直升機103架;空軍為42.07萬,作戰飛機3200架,其中第四代戰機250架,最近殲10戰機大批武裝空軍,90架偵察機,500架運輸機;第二炮兵(即戰略部隊、火箭部隊)兵力7.69萬人,編6個師,部署短程導彈450枚左右(有一説超過900枚),每年增加75枚;衞星(也有稱太空部隊)發射衞星65次,成功63顆,失敗13顆,航天飛船成功6次,神六飛行115小時32分鐘;核力量有原子彈、氫彈、熱核材料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軍史大事記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標誌着人民軍隊的誕生,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鬥爭。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等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進行著名的三灣改編,標誌着人民軍隊建設的開端。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開始在井岡山地區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年11月14日,中共黃麻區特委領導黃安、麻城兩縣農民和農軍舉行起義。
1927年12月11日,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在中共湘南特委和農軍的配合下,發動湘南起義。
1928年3月初,賀龍、周逸羣等領導發動桑植起義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農軍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會師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發動平江起義。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軍事部成立。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領導發動百色起義。
1929年12月底,中國共產黨紅軍第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確立紅軍建軍原則。
1930年3月,中共中央軍事部改稱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1930年5月中旬,全國紅軍代表會議在上海秘密召開,研究確定紅軍建設發展的一些重要問題。
1930年8月23日,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湖南瀏陽縣東北的永和市組成。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頒佈《中國工農紅軍編制草案》等法規、條例。
1931年1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寧都成立。
1931年11月7日,紅軍第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里坪組成。
1931年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
1932年12月,紅軍第四方面軍進軍川北,開始創建川陝邊根據地。
1933年5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總部成立。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人民軍隊建軍紀念日。
1934年2月7日,紅軍第一次全國政治工作會議在瑞金召開。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開始進行長征。
1934年10月22日,中央軍區成立,項英、陳毅等留守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4年11月16日,紅軍第25軍撤離鄂豫皖根據地,開始長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1935年3月,紅軍第四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之後撤離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征。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兩河口會議,決定紅一、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的方針。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以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的名義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
1935年9月16日,紅25軍長征到達陝北延川永坪鎮,同西北紅軍會師。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紅軍第一方面軍主力到達陝北吳起鎮,結束長征。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召開擴大會議,制定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戰略方針。
1936年2月20日,東北地區各抗日部隊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
1936年7月5日,紅軍第二方面軍在長征途中組成。
1936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成立。
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陝甘寧邊區勝利會師。
193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等領導機關由保安移駐延安。此後10年,延安成為全國革命大本營所在地。
1937年5月2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議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無產階級領導權。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國抗戰開始。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軍委,確定我軍實行獨立自主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4]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首戰平型關告捷,取得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殲滅戰的勝利,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信心,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政治影響。
1937年10月1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成立。
193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作出決定,為統一併加強前後方部隊政治工作的領導,成立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
1937年10月12日,國民政府宣佈南方8省(瓊崖地區除外)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1937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兩篇著作,科學地預測了抗日戰爭的發展進程,指明瞭奪取全國抗戰勝利的正確道路。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確定戰略相持階段我黨我軍“鞏固華北,發展華中和華南”的方針、任務。
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
1940年11月7日,晉西北軍區成立。
1941年1月20日,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軍部重建,統一整編所屬部隊。
194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抗日根據地軍事建設的指示》,提出主力軍、地方軍和人民武裝(即不脱離生產的民兵和自衞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並開始實行主力軍地方化。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敵後抗日根據地工作的指示》,明確敵後抗日根據地仍要堅持游擊戰爭的總方針,準備將來的反攻;號召全黨全軍實行“精兵簡政”。
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係的決定》,開始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
1942年9月,晉西北軍區改稱晉綏軍區。
1943年3月,八路軍第115師與山東軍區合併組成新的山東軍區。
1943年10月,八路軍第129師機關併入八路軍總部機關(第129師番號仍保留)。
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成立。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中央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號召解放區軍隊實行軍事戰略轉變和準備全面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隨後朱德發佈進軍命令。
1945年8月20日,晉冀魯豫軍區成立。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194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擴兵與編組野戰軍的指示》,人民解放軍通過編組野戰軍或野戰兵團,從組織體制上完成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945年10月7日,晉冀魯豫軍區組成4個野戰縱隊。
1945年10月上旬,晉察冀軍區組成第一野戰軍。
1945年10月25日,華中軍區成立。
1945年10月30日,中原軍區成立。
1945年10月31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成立。
1945年11月4日,晉察冀軍區組成第二野戰軍。
1945年12月3日,新四軍軍部兼山東軍區組成。
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解放戰爭正式開始。
1947年1月21日,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和華中軍區合併為華東軍區;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
1947年3月,陝甘寧野戰集團軍進行延安保衞戰
1947年7月,人民解放軍開始挺進中原,由戰略防禦開始轉入戰略進攻。
1947年7月31日,西北野戰兵團定名為“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
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表,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1947年冬至1948年夏,人民解放軍利用作戰間隙進行新式整軍運動
1947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中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改為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
1948年5月9日,中原軍區重新成立。
1948年5月9日,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華北軍區。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東北野戰軍舉行遼瀋戰役
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華北軍區主力部隊舉行太原戰役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對全軍的組織編制、番號作了統一規定。
1948年11月21日,中央軍委對外開始使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名稱。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聯合舉行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聯合舉行平津戰役
1949年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粵贛湘邊、桂滇黔邊、閩浙贛邊各縱隊正式成立。
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各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指示》。
1949年1月至2月,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依次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第19、第20兵團。
1949年2月1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改稱西北軍區,西北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
1949年2月9日,華東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
1949年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由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遷至北平(今北京)。 [5]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朱德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49年11月1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領導機關成立。劉亞樓任司令員,肖華任政委。
1950年3月 我軍開始進軍西藏。至1951年12月,勝利到達拉薩等地,至此,我軍完成了解放西藏大業。
1950年4月14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關成立。肖勁光任司令員。
1950年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開始了抗美援朝運動。(1950年10月至11月5日) 志願軍舉行第1次戰役,殲敵1萬5千餘人。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志願軍舉行第2次戰役,殲敵3萬6千餘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地區,扭轉了朝鮮戰局。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志願軍舉行第5次戰役。殲敵8萬餘人,將敵阻止在"三八線"附近,穩定了朝鮮戰場局勢。
1953年7月13日至27日 志願軍舉行金城戰役。殲敵5萬餘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有力敵促進了停戰談判。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
1955年1月18日 我軍陸、海、空軍三軍舉行聯合登陸作戰,一舉解放了蔣軍佔領的一江山島。
1955年9月 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1965年5月被取消。
1958年3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撤出朝鮮。同年10月26日全部撤回。
1958年8月23日 我軍福建前線部隊開始炮擊金門
1962年10月至11月 我軍取得對印自衞反擊戰勝利。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5年10月 應越南政府的要求,我軍開始向越南派出防空、工程、鐵道、後勤保障等支援部隊。至1968年3月止,我軍援越部隊總計達32萬餘人。1970年7月全部撤回。
1966年7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領導機關成立。
1966年10月27日,第二炮兵從甘肅雙城子基地發射一枚攜帶核彈頭的東風2中程彈道導彈,導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我軍從此具有可靠的核打擊能力。
1967年6月17日 我國第一枚氫彈爆炸成功。
1969年3月 我軍取得珍寶島自衞反擊作戰的勝利。
1972年1月7日,我軍第一枚實用型氫彈由強5甲飛機空投成功。
1974年1月 我軍取得西沙羣島自衞反擊戰的勝利。
1979年2月至3月 我軍取得對越自衞反擊戰勝利。
1980年5月18日,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向南太平洋發射1枚遠程運載火箭,試驗射程達9000多公里,我軍從此具備洲際核打擊能力。
1984年至1989年 七大軍區進行對越“兩山輪戰”。
1985年5月底6月初,中央軍委決定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精簡整編工作到1987年初基本結束。
1987年8月 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度。
1988年3月 我軍取得南沙“3·14”海戰勝利。
1996年3月 我軍在東南沿海地區舉行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部隊聯合渡海登陸演習,向全世界表明我軍捍衞國家主權、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決心。
1999年10月1日 在建國50週年的慶典上,我軍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閲兵式。參閲的陸軍、海軍、空軍、二炮、武警和民兵共計2萬4千人,其中正式受閲人員1萬1千人,各種地面車輛400餘台、飛機132架,其中新型主戰坦克、導彈、飛機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2005年8月 我軍與俄羅斯聯邦軍隊在山東舉行了“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 [6]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十大經典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四渡赤水

[7]  時間: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點: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雙方:紅一方面軍;國民黨方面周渾元、吳奇偉兩部8個師,湘軍3個師,滇軍3個旅,川軍12個旅,桂軍3個師,黔軍3個師。
結果:斃傷敵2400餘人,俘敵3000餘人,擺脱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意義:堅定的戰役決心與靈活的戰役行動相結合的典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範;這場戰役是毛澤東的得意之筆;毛澤東軍事思想從此走向成熟。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直羅鎮大捷

[7]  時間: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地點:陝北直羅鎮
雙方:紅軍第1、15軍團;國民黨東北軍5個師。
結果:斃敵1000餘人、俘虜5300餘人,繳獲各種槍3500餘支(挺)。
毛澤東:直羅鎮一仗“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平型關大捷

[7]  時間: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點:山西省靈丘縣西南平型關
雙方:八路軍第115師;日軍板恆徵四郎第5師團21旅團一部。
結果: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全部輜重車輛
意義: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戰場後的首戰大捷,同時也是全國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百團大戰

[7]  時間: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點:華北地區
雙方:八路軍105個團;日偽軍。
結果:斃傷日軍第35師團步兵旅旅長;阪田泰次郎少將以下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虜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
意義:開闢了敵後戰場新局面,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和“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夢想。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遼瀋戰役

[7]  時間: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點:東北戰場
雙方:東北野戰軍;東北“剿總”衞立煌集團。
結果:殲滅東北“剿總”及所屬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6個整師及地方部隊計47.2萬人,俘虜國民黨軍少將以上軍官186名。
意義:遼瀋戰役的勝利,搶佔了戰略先機,使東北野戰軍成為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力量,東北解放區成為鞏固的戰略後方。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太原戰役

[7]  時間: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地點:太原市
雙方:解放軍華北野戰軍;國民黨晉系軍閥。
結果:全殲守敵10餘萬人,拔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最後堡壘。
意義:太原戰役的勝利,標誌着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長達38年的統治。太原的解放,標誌着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淮海戰役

[7]  時間: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地點:長江中下游地區
雙方:華東、中原野戰軍;國民黨劉對集團主力一部。
結果:殲敵55.5萬人。
意義:淮海戰役是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從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毛澤東欣喜地指出,淮海戰役的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國局面也基本上解決。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平津戰役

[7]  時間: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地點:華北地區
雙方: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傅作義集團。
結果:殲敵52萬人
意義;平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使得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渡江戰役

[7]  時間:1949年4月21日——5月2日
地點:長江南岸
雙方: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
結果;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
意義:渡江戰役是繼三大戰役後,向全國進軍作戰的開始。它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繼續向東南、華南、西南大進軍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金城戰役

[7]  時間: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點:抗美援朝東線戰場金城以南地區
雙方;中國人民志願軍;“聯合國軍”。
結果:志願軍一舉突破了敵人4個師25公里;防禦正面,突入敵縱深15公里,收復土地167平方公里,斃傷俘敵6.13萬餘人。
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