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岡山會師

(中國革命歷史事件)

鎖定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原寧岡龍市鎮)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井岡山會師後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1] 
中文名
井岡山會師
發生時間
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
發生地點
江西省寧岡縣龍市鎮
領導人
毛澤東、朱德、陳毅
意    義
開創了井岡山的革命道路

井岡山會師歷史背景

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上了井岡山,創建了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隊伍,來到了湘南地區。在中共湘南特委和當地農軍的組織領導和配合下,發動了湘南武裝起義。3月,在永興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3月底,由於湘、桂、粵軍的三路“協剿”,起義農軍難以在湘南立足。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裝繼續堅持鬥爭外,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部隊和農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轉移。3月下旬,毛澤東率領部隊在汝城一帶擊潰了尾追湘南起義的敵軍,4月在酃縣的十都與朱德見面。在毛澤東率部的掩護下,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於4月中旬抵達江西省寧岡縣的礱市,與毛澤東統率的井岡山部隊勝利會師,這就是有名的井岡山會師。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為政治部主任。開始編兩個師,一個教導大隊,旋即取消師部,改為6個團由軍部直接領導。全軍萬餘人,槍兩千餘支。接着在寧岡召開了中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會上選舉產生了第四軍軍委,毛澤東任書記。5月4日,在礱市廣場舉行會師大會,正式宣佈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的建立(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 [2] 

井岡山會師會師經過

井岡山會師線路圖 井岡山會師線路圖
1927年,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始了“工農武裝割據”。1928年2月新城戰鬥勝利後,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根據地初步形成。毛澤東派何長工到湘南、粵北去尋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南昌起義失敗後,朱德、陳毅在江西、福建、廣東邊境堅持鬥爭,聽説毛澤東已經在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便派毛澤覃前去聯繫。幾經周折,兩支革命武裝終於取得了聯繫。 [3] 
1928年4月28日,在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的掩護和接應下,朱德、陳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安全地轉移到達井岡山,在寧岡礱市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
1928年5月4日,根據湘南特委決定,將朱毛兩部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4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改稱為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政治部主任陳毅。 [3] 

井岡山會師會師緣由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湖南省平江地區的工農羣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過幾次起義,並組織了游擊隊開展遊擊活動。1928年7月22日,獨立第5師第1團在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下,在平江縣城舉行起義。起義成功後,中共平江縣委和起義部隊召開了慶祝勝利大會,成立了平江縣蘇維埃政府;1928年7月29日,國民黨湖南省當局調集8個團的兵力向平江城進攻,企圖消滅紅5軍。由於湘、桂、粵軍的三路“協剿”,起義農軍難以在湘南立足。8月1日,紅五軍撤出平江縣城,轉戰於平江、瀏陽和江西的萬載、修水、銅鼓,湖北的通山一帶,進行遊擊戰爭,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2月中旬,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其餘部分武裝在黃公略的領導下,繼續在湘鄂贛邊區堅持游擊戰爭。 [2] 

井岡山會師會師準備

毛澤東、朱德勝利會師 毛澤東、朱德勝利會師
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近800人從粵北轉至湘南宜章縣境。1月12日,智取宜章城,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隨即,南昌起義軍餘部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並組建了宜章農軍。在粉碎國民黨軍許克祥部反撲後,於2月6日建立宜章縣蘇維埃政府。與此同時,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黨組織領導下,工農羣眾紛紛起義。工農革命軍第1師先後協助當地農軍佔領郴縣資興、永興、耒陽等縣城,並相繼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興縣太平樓召開湘南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湘南起義過程中,中共湘南特委將宜章、耒陽、郴縣和永興、資興五縣農軍,分別編成工農革命軍第3、第4、第7師和兩個獨立團,共8000餘人。
3月下旬,國民黨軍7個師向湘南地區反撲。為保存革命力量,避免在不利的條件下同敵人決戰,朱德當機立斷,作出退出湘南、上井岡山的重要決策。 [4] 
還在3月上旬,當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1師進駐酃縣中村時,得知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的南昌起義軍餘部正向井岡山方向撤退。當即決定兵分兩路去迎接朱德、陳毅部上山:一路由他和何挺穎、張子清率領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1團,從江西寧岡的礱市出發,楔入湘南的桂東、汝城之間;另一路由何長工、袁文才、王佐率領第2團從井岡山大井出發,向資興、郴州方向前進。毛澤東還派毛澤覃帶着一個特務連趕到郴州,同朱德、陳毅領導的部隊取得聯繫。
礱市龍江書院 礱市龍江書院
3月29日,朱德率領部隊完成了轉移的準備。在毛澤覃帶領的特務連接應下,朱德、王爾琢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1師主力經安仁、茶陵到達酃縣的沔渡。陳毅率領湘南特委機關、各縣縣委機關和部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主力於4月8日到達資興縣城,同從井岡山下來的由何長工、袁文才、王佐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2團會合。毛澤東等率第1團在桂東、汝城牽制敵軍,掩護湘南起義軍轉移,於4月中旬到達資興縣的龍溪洞,同蕭克領導的宜章獨立營會合。這是第一支同毛澤東親自率領的部隊會合的湘南起義軍。同時,陳毅帶着工農革命軍第1師主力一部以及何長工、袁文才、王佐帶領的第2團一起到達酃縣的沔渡,和朱德率領的主力部隊匯合。接着,朱德、陳毅帶領直屬部隊從沔渡經睦村到達井岡山下的寧岡礱市。 [4] 

井岡山會師勝利會師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1928年4月下旬,毛澤東率領部隊返回礱市,立刻到龍江書院去見朱德。毛澤東同朱德的這次歷史性的會見,是共產黨我軍歷史上光輝的一頁。從此,毛澤東和朱德的名字便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王爾琢任參謀長,轄3個師,朱德、毛澤東、陳毅分任第10、第11、第12師師長,共1萬餘人。不久取消師的建制,編為6個團。5月下旬,第30、第33團返回湘南開展游擊戰爭,在井岡山的部隊為第28團(由南昌起義軍餘部組成)、第29團(由湘南宜章農民軍組成)、第31團(由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組成)、第32團(由袁文才、王佐部隊組成),共6000餘人。 [4] 
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在平江起義中創建的紅5軍主力800多人,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來到井岡山同紅4軍會合。井岡山又多了一支革命勁旅。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屬紀念類專題館。於1977年破土動工,1980年5月4日建成並正式開館對外開放。該館佔地面積6789平方米,建築面積3827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827平方米。它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和朱德會見舊址——龍江書院”連成一體。全館分為一個序室,五個展廳和一個書法長廊,陳列內容主要介紹1927年9月底毛澤東同志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引兵羅霄山脈中段,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餘部及湘南暴動農軍到達原寧岡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創建紅四軍的歷史,以及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紅五軍到原寧岡新城與紅四軍會合的艱難過程。“井岡山會師紀念館”館標系譚震林同志題寫。 [5-6] 

井岡山會師歷史地位

井岡山會師和紅四軍的成立,“兩支鐵流匯合到了一起,從此形成紅軍主力,使我黨領導的武裝鬥爭的大旗舉得更高更牢”(粟裕:《激流歸大海》),它不僅是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僅大大增強了井岡山的武裝力量和有力地推進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而且對推動紅軍隊伍的建設和中國革命戰爭的發展,“對以後建立和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堅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粟裕:《激流歸大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井岡山會師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7] 
井岡山兩軍會合和紅四軍的成立,在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如今,毛澤東同志朱德同志親手締造的這支新型人民軍隊已發展成為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幾十年來,這支人民軍隊在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7] 

井岡山會師歷史意義

井岡山會師極大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存了一大批堅定的紅軍政治幹部和軍事幹部,聚集了湘贛邊界武裝力量的精華,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堅定了邊界黨和羣眾建立和發展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信心和決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偉大意義。 [8] 
壯大武裝力量
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會師彙集了湘贛邊界革命的武裝力量,井岡山也成為中國革命武裝力量的匯合點、中國革命的立足點和中國勝利的出發點。井岡山會師的主要武裝力量包括:①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②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隊伍;③湘南起義農軍;④井岡山袁文才、王佐領導的兩支地方武裝;⑤根據地內各縣組織的暴動隊赤衞隊等各種地方革命武裝等等。1928年5月4日宣佈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統轄3個師9個團計1萬餘人(後取消建制,紅四軍縮編為4個主力團,計6000餘人),是當時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規模最大、兵員最多、影響最深、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革命武裝部隊。 [8] 
保存、培養和鍛鍊了紅軍事幹部
井岡山會師後,一大批堅定信仰馬列主義的工農紅軍指戰員,經歷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在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他們得到了鍛鍊和磨礪,增強了革命信念,培養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和對敵作戰水平。在偉大的井岡山斗爭中,一大批優秀紅軍指揮員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歷經艱辛磨礪,遍嘗甜酸苦辣,脱穎而出,鍛造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代開國元勳。歷數井岡山斗爭的參加者,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5位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元帥,佔所有元帥的二分之一;粟裕、譚政、黃克誠3位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將,佔所有大將的三分之一;鄧華、朱良才、李聚奎、楊至成、楊得志、肖克、宋任窮、宋時輪、張宗遜、陳士榘、陳伯鈞、趙爾陸、黃永勝、賴傳珠14位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上將;王輝球王紫峯、畢佔雲、楊梅生、李壽軒、肖新槐、張令彬、張國華、陽毅歐、趙鎔、姚喆、周玉成、唐天際、曹裏懷、韓偉賴毅、譚甫仁、譚希林、譚冠三、譚家述20位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中將;王雲霖、王耀南、龍開富、張平凱、賴春風、劉顯宜、黃連秋、鄭效峯、陳雲中、曾敬凡、龍潛、彭龍飛12位榮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少將;毛澤東譚震林、滕代遠、何長工、陳正人、江華、劉型、李立、李克如、吳仲廉、楊立三、張際春、周裏、賀敏學、賀子珍、高自立、黃達、曾志、彭儒、段子英、熊壽祺、譚政文、肖明等擔任了中央地方重要領導職務。井岡山會師,保留了一大批堅定信仰馬列主義的工農紅軍指揮員,增強了紅軍的革命信念,培養了他們的革命意志。 [8] 
開創了革命根據地的嶄新局面
朱毛井岡山會師和紅四軍的成立,加快了井岡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勢,推動了井岡山的革命鬥爭繼續向縱深發展,迅速取得了“四至七月四個月的各項軍事勝利和羣眾割據的發展。”(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
井岡山會師後,極大地增強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實力。4月底,紅四軍首戰五斗江,擊破了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進剿”,紅四軍一佔永新城,成立了永新縣工農兵政府。5月中旬,紅四軍取得了草市坳戰鬥勝利,二佔永新城,擊破了贛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進剿”。1928年6月23日龍源口大捷,“打敗江西兩隻羊”,擊破了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進剿”,紅四軍隨即佔領永新、蓮花,紅色割據區域得到廣泛推廣。這時,“割據區域計有寧岡全縣,永新全縣,蓮花全縣,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鄉,酃縣之東南鄉一部,橫直數百里”(楊克敏:《關於湘贛邊蘇區情況的綜合報告》1929年2月25日),面積達72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餘萬。繼茶陵、遂川、寧岡、永新工農兵政府成立之後,井岡山會師促進了紅色區域的推廣,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應運而生,酃縣、蓮花工農兵政府宣告誕生。邊界各縣在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邊界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邊界黨組織得以壯大。邊界的地方武裝和赤衞隊、少先隊、兒童團等羣眾組織得以迅速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此進入全盛時期。 [8] 

井岡山會師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精神誕生於土地革命時期的井岡山根據地,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可以用五句話來概括:
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精神
1, 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堅持革命鬥爭的產物。 [9] 
2,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三灣改編”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
3, 密切聯繫人民羣眾的思想作風,井岡山斗爭史是軍民同仇敵愾的戰鬥歷史。
4,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的建立本身就體現着從實際出發的事實求是的精神。
5, 艱苦奮鬥的作風,堅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井岡山軍民艱苦奮鬥的作風,是非常突出的,在羣眾中作為佳話。 [9] 

井岡山會師會師推動人物

井岡山會師究竟是誰促成了井岡山“朱毛會師

在蒼松翠竹掩映的革命聖地井岡山,有一座紀念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開創千秋基業的雕塑園。其中英姿威武佇立於園門醒目處的,就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優秀的軍事家、軍事教育家何長工同志。他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尤其是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光輝業績,彪炳千秋,永留人間。 [10] 
南聯“朱陳”初創紅軍擔重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血的教訓中,深切認識到槍桿子的重要。於是在黨生死存亡的抉擇關頭,毅然打響了南昌城頭武裝暴動的第一槍。南昌起義失利後,部分起義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粵北湘南。如何保存和發展這支革命武裝,成為決定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為此,剛剛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的毛澤東把這個艱鉅任務交給何長工同志。何長工與毛澤東早在1918年北京留法預備班上就認識,毛澤東對何長工的足智多謀、能言善辯十分讚賞。而且何長工參與了組織秋收起義的許多具體工作,比如設計製作了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面軍旗,並在起義部隊中擔任連黨代表和團部參謀,為毛澤東所熟悉和賞識。南下聯絡“朱陳”這個歷史重任非何莫屬。 [10] 
何長工到達長沙後,架起了井岡山中共秋收起義前委與湖南省委聯繫的橋樑。當時,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對共產黨和革命左派人士大張“捕殺的網羅”。在腥風血雨中,何長工冒死進入廣州,到處打聽朱德的下落卻無音訊。由於南昌起義軍失利後,為保存實力,朱德巧妙利用了在雲南講武堂同範石生的同學關係,將其所部改編為國民黨軍範部第140團,朱德化名為王楷,這使何長工第一次尋找沒能成功。第二次進入廣州時,正值廣州起義失敗,兵荒馬亂,警車嘶鳴,何長工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尋找。經過千辛萬苦的打探,從敵軍口中得知朱德部駐防處,他喜出望外,急赴韶關,又奔犁鋪頭,終於找到了朱德。何長工彙報了毛澤東派他來聯繫的使命,通報了秋收起義部隊幾經轉戰、落腳井岡山的情況。朱德聽後又瞭解了井岡山現有武裝、地形山勢、道路交通、經濟供應、領導人狀況以及能否屯兵等問題,何長工一一作了解答。朱德聽罷十分高興,對何長工説:“我們跑來跑去就是要找個落腳的地方”,我們這兩支部隊將來要集中。何長工冒着3次被抓被殺的危險,不辱使命,聯繫上了南昌起義餘部,奠定了以後朱毛會師井岡山的基礎。 [10] 
1928年5月4日,井岡山召開了慶祝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同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暴動部隊勝利會師暨紅4軍成立大會,何長工擔任大會司儀。紅4軍以朱德為軍長,毛澤東為黨代表,下轄3個師8個團,兵數達5000餘人。為此朱德賦詩歌頌:“紅軍薈萃井岡山,主力形成在此間,領導有方經百鍊,人民專政靠兵權。”
何長工南聯“朱陳”,並迎接上井岡山,使朱毛兩位巨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10] 

井岡山會師改造“舊軍”精心籌劃建奇功

我軍初創時期,成分比較複雜,農民和從舊軍隊過來的人員佔相當多數。特別是農民意識和舊軍人的僱傭思想、自由散漫、無政府主義和軍閥作風等十分嚴重。如何教育改造他們、建設一支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是事關革命事業成敗的重大戰略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何長工受命實施對幾支舊軍隊的改造,為我黨的武裝力量建設探索了寶貴經驗。
秋收起義部隊到井岡山寧岡後,毛澤東主持的第一個前委擴大會就確定了對袁文才、王佐武裝實行團結改造的政策,而能否對他們順利實施改造,直接關係到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部隊發展。這一艱鉅任務由誰來執行,毛澤東又選擇了何長工。何長工自幼生長在洞庭湖畔,對綠林俠客有所瞭解;大革命時期又任過縣團防局長,湖區農民自衞軍總指揮,為統戰常和他們打交道。何長工帶着毛澤東的親筆信隻身來到王佐部。他遵循三灣改編的方針和建軍原則,按照毛澤東“不緩不急”的指示,本着團結改造的政策開展工作。
何長工首先同王佐交朋友,推心置腹地交談。還通過其親朋好友一起説服王佐。最使王佐信服的是,在何長工策劃指揮下,幫助王佐消滅了夙敵、井岡山地區7個縣反動民團總指揮尹道一。尹道一這支反動武裝也是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大障礙。何長工乘勢在部隊中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從教唱紅軍歌曲入手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在此基礎上,何長工將袁文才和王佐兩部合併,成立工農革命軍第2團,袁文才與王佐分別任正、副團長,何長工為黨代表。紅4軍成立時,該部編為第32團。從此,這支隊伍成為置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斗爭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8年9月,受紅軍成功改造袁王所部的影響,駐防桂東沙田的畢佔雲帶領一個營宣佈起義,投入紅4軍第28團。這就是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所寫到的:“此時湘敵駐桂東的閻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軍……”接着張威也宣佈起義,投入我軍。何長工當時任28團黨代表。如何改造起義投誠的國民黨正規軍又是一個新課題。畢部官兵儘管絕大多數出身貧苦,但沾染了舊社會的惡習,吸食鴉片成風,何長工便將“戒煙”作為對他們進行改造的突破口。起初設想強令他們繳掉“煙槍”,不從者軍法處置。但毛澤東不同意這樣做,他説,説服還是壓服,兩種做法會有兩種前途,關鍵是打通思想。何長工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對部隊進行紅軍性質、任務的教育,讓他們認清紅軍與白軍的不同,把吸食與不吸食鴉片提高到紅軍與白軍的本質區別上來認識,從根本上提高覺悟,明白紅軍只要手中的鋼槍,不要自殺性的煙槍,大家逐漸丟掉了煙槍。1929年紅4軍黨部公開發表的《告綠林弟兄書》,就是總結運用改造袁王經驗的範例。後來國民黨第26路軍在寧都起義後組建了紅5軍團,何長工又奉命去擔任13軍政委,整訓起義部隊,取得了成功。
何長工對綠林軍和國民黨起義軍進行改造的成功實踐,是我黨初創紅軍時期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對豐富毛澤東的建軍思想,形成我軍政治工作三大原則,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10] 

井岡山會師北接“彭滕”轉戰井岡播火種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革命的武裝鬥爭烈火越燒越旺,反動派越來越坐卧不寧,千方百計要把革命的“火種”剿滅。此時,迅速擴大紅軍,把分散各地的武裝力量集中起來,形成“拳頭”,成為我黨我軍的迫切任務。
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和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5軍,欲求得與湘贛邊朱毛領導的紅4軍連成一片。毛澤東獲知這一情況後,即指示何長工組成以他為首的北路行動委員會,帶領部隊去蓮花縣黃陂山村接應彭滕。此間何長工所帶的是一支正在改造中的國民黨起義軍,這樣他肩負着既改造舊軍隊,又迎接彭滕率紅5軍主力上井岡山的雙重任務。為此,何長工按紅軍的建軍樣式,一邊深入做好政治教育和宣傳鼓動工作,一邊在縣委和農民自衞軍的協助下同敵人展開激戰。在何長工率部掩護下,彭滕所部成功奔赴井岡山。這次會師進一步壯大了井岡山紅軍主力,從此紅4軍和紅5軍兩支部隊並肩作戰,在敵人第三次“會剿”井岡山時,有了守山與出擊贛南的分兵,開闢了贛南閩西大片根據地,以至發展為中央蘇區。 [10] 
1929年初,湘粵贛敵人對以井岡山為中心的湘贛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避敵鋒芒,保存實力,紅軍一度從井岡山轉移。此時,何長工任中共寧岡中心縣委書記兼紅32團黨代表、中共湘贛臨時特委常委。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他臨危受命,帶領井岡山周圍6個縣的農民自衞軍與敵周旋,開展殊死鬥爭。趁國民黨內部矛盾激化時,何長工抓住機會集中兵力,一舉消滅駐紮在茨坪的反動武裝,收復了失地,迎接彭德懷率領的部隊從瑞金重返井岡山。此時何長工把經過戰鬥發展培訓的紅軍獨立第1團補充到紅5軍;同時發動青年積極參軍,動員各縣赤衞隊充實紅軍,使井岡山的革命火種越燒越旺,發展成為燎原之勢。
何長工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為我軍的初創和發展壯大,為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他的革命實踐,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豐富,對培養大批治黨治軍的棟樑骨幹,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後來,何長工歷任紅8軍軍長、紅13軍政委、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紅9軍團政委等,對我軍治軍建軍和用兵作戰多有建樹。何長工還擔任紅軍大學校長兼政委、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教育長和副校長、東北軍政大學第一副校長、東北軍工部部長等職,建國後還擔任了黨、政府和軍隊的其他高級領導職務。何長工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中國軍事教育事業都作出了巨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勳。 [10] 

井岡山會師紅軍會師原因

井岡山在中國眾多的大山中並不算出眾,但為什麼毛澤東會在1927年10月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挺進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其中與一個人的推薦有關。毛澤東也是在1928年4月朱毛會師後,才正式決定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屬於南嶺的北支,位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的中段,東起永新的拿山,西到湖南酃縣的水口,北起江西寧岡的茅坪,南到江西遂川的黃坳,方圓275公里。論海拔高度,一般為1000-1500米。距茨坪12.5公里的八面山,是井岡山的五大哨口之一的最高哨口,其海拔高度也不過只有1800米。顯然,在中國眾多的大山之中,井岡山不算出眾。王興亞,江西安福人,早年參加共產黨,當過北伐軍營長,大革命失敗後潛回家鄉組織農民武裝。他與井岡山的袁文才、王佐是拜把兄弟,互相支援。有一天,他接到江西省委的信,指示他速到安源開會。會是由中央特派員毛澤東主持。在部署完秋收起義工作後,毛澤東鄭重地對眾人説: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敵強我弱,倘若暴動失利,退路在哪裏,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着。王興亞把腿一拍,説:“要是咱們打輸了的話,就退到我的兩個老庚(袁、王)那裏去。那裏高山大嶺,險要得很,進可攻,退可守,而且連綿好幾百裏,安得下千軍萬馬呢。”大家忙問是哪兒,他説:“井岡山嘛。”毛澤東聽後,忙要他把井岡山和袁、王的情況再講清楚些。從此,“井岡山”便在毛澤東的心裏紮下了根。其實,在這之前,湖南衡山縣一位名叫張瓊的婦女曾向毛澤東推薦井岡山。對此,作家葉永烈有以下的記述:毛澤東此前並未上過井岡山,他怎麼會做出如此“天才的選擇”。求教於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朱本良。據他了解,那是毛澤東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時,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來到湖南衡山縣城,訪問過當地的婦女會幹部張瓊。張瓊説起她有個表兄,受國民黨追捕,無處可逃,逃進了井岡山。那兒山高皇帝遠,國民黨鞭長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岡山上躲了幾個月,知道山上的詳細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盤踞。毛澤東很注意張瓊提供的信息,從此井岡山存儲在他的腦海的“信息庫”裏……從上述情況來看,最初向毛澤東推薦井岡山的人,應當説是衡山縣婦女會幹部張瓊。王興亞在安源軍事會議上向毛澤東推薦井岡山,是在張瓊向毛澤東推薦井岡山之後的又一次。王興亞的推薦,可以説對毛澤東決心去井岡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