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鎖定
1930年3至6月,中共鄂豫皖邊特委、紅一軍和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的相繼建立,標誌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規模較大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僅次於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建立了26個縣的革命政權、人口約350萬,主力紅軍發展到4.5萬多人。它以大別山區為中心,東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漢鐵路,南瀕長江,北鄰淮河,與湘鄂西、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互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據地南北呼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奪取中國革命勝利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 
中文名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外文名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of Hubei, Henan and Anhui
地理位置
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歷程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背景

1925年秋,黃安(今紅安)籍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來到麻城宋埠,廣泛接觸、宣傳羣眾,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向封建勢力展開鬥爭,做主宰自己命運的革命人。同年冬,中共黃安、麻城特別支部成立。此後,附近的羅田、孝感,河南的商城、潢川,安徽的六安、霍邱,也相繼成立了黨的組織。黨組織建立後,出版進步刊物,傳播革命思想,建立羣眾團體,開展工農運動,在大別山地區點燃了革命鬥爭的火焰。
隨着北伐軍打到長江流域,鄂、豫、皖諸省,首先是鄂東地區10餘縣迅速掀起了一場暴風驟雨式的農民運動。昔日騎在農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惡霸地主、土豪劣紳被打倒,農村中的封建秩序被衝得七零八落,千百年來受壓迫受剝削的窮人第一次成為主人。經過大革命風暴的洗禮,跟着共產黨幹革命的信念在大別山人民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4]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階段

1927年,是中國革命史上極為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既有國民革命如火如荼、不可阻遏的勝利歡欣,也有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大革命陷入失敗的痛苦挫折。
八七會議確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傳到大別山地區後,大革命失敗後一直堅持鬥爭的黨員和工農羣眾深受鼓舞,很快重新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1927年11月13日晚,在中共黃麻特委領導下,自衞軍、義勇隊和成千上萬拿着土槍、刀矛和扁擔的農民,從四面八方湧向黃安城,黃麻起義爆發。次日,起義軍攻佔縣城,紅旗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黃安城頭。隨後,黃安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宣告成立。這是大別山地區的第一個工農政權和第一支人民武裝,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和紅四方面軍建軍的起點。革命軍一開始就建立黨代表制度,以確保黨對革命軍隊的絕對領導。
創業艱難百戰多。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建立後,遊擊木蘭山,開闢柴山堡,在同強敵的頻繁戰鬥中逐漸成長,番號也變為紅11軍31師。至1929年5月,部隊發展到近400人槍,在鄂豫邊界縱橫百餘里的區域內形成武裝割據。
1929年5月6日,農曆立夏,商城南部爆發起義,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紅11軍32師,創建了豫東南革命根據地;11月,六安獨山、金家寨(今金寨)和霍山西鎮等地爆發農民起義,隨後建立了紅11軍33師和皖西革命根據地。
從黃麻起義到六霍起義,經過兩年多的艱苦鬥爭,黨在鄂豫皖邊先後建立起3塊根據地和3支紅軍,土地革命終於從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4]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

1930年4月,郭述申許繼慎等人在黃安北部的箭廠河組織召開會議,傳達黨中央指示,組成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和紅1軍前委,決定對鄂豫皖地區的3支紅軍進行統一改編,郭述申任特委書記,許繼慎任軍長。這次會議,統一了根據地領導,統一了紅軍指揮,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地位。
改編後紅1軍從以前只能打擊反動民團武裝和少量敵軍正規部隊,發展到能整旅整團地殲滅敵軍,部隊也在戰鬥勝利中不斷壯大。至1930年10月光山整編,全軍已從改編時的2100餘人發展到6000餘人,武器裝備明顯改善,軍政素質迅速提高。1931年1月,紅1軍與紅15軍合編為紅4軍,全軍1.25萬人;11月7日,在慶祝十月革命勝利14週年的歡樂聲中,紅4軍與皖西新組建的紅25軍合併組建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全軍兵力近3萬人,成為僅次於中央紅軍的第二支主力紅軍。
1932年5月8日,在徐向前的正確指揮和紅軍將士英勇奮戰下,歷時48天的蘇家埠戰役宣告勝利結束。紅四方面軍殲敵3萬餘人,繳獲長短槍1.6萬餘支、機關槍250挺、炮44門、電台5部,擊落敵機1架,取得了鄂豫皖紅軍自創建以來的空前大捷。
1930年冬到1931年夏,鄂豫皖紅軍連續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兩次“圍剿”。面對第三次“圍剿”,紅四方面軍不待敵人進攻,主動出擊,先後發起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進攻戰役,殲敵6萬餘人,乾淨利落地打破了“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展到東起淠河,西迄平漢路,北瀕淮河,南至黃梅、廣濟的廣大地區,總面積4萬餘平方公里,人口350餘萬,擁有6座縣城,並建立起26個縣的革命政權;紅軍主力部隊發展到4.5萬餘人;各縣獨立師、游擊隊和赤衞軍等也發展到20餘萬人。這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發展的極盛時期。 [4]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旗不倒

1932年7月,不甘心失敗的蔣介石調集30萬大軍,向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第四次“圍剿”。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影響和張國燾的錯誤指揮,反“圍剿”失敗,紅四方面軍主力被迫離開辛苦創建併為之奮鬥犧牲的根據地,離開家鄉親人,開始了漫漫西征。
但是,大別山軍民並沒有停止鬥爭。不久,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紅25軍,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王平章。1934年11月,紅25軍奉命北上抗日,鄂豫皖黨組織又組建了紅28軍,在高敬亭等人的領導下繼續戰鬥。
在敵人的瘋狂進攻破壞下,到1934年冬,鄂豫皖蘇區僅剩下4塊殘缺不全的小根據地,羣眾不足千户,幹部戰士加傷員僅餘千人。他們露宿深山,不但衣食無着,還長期吃不到鹽,幾乎全靠野菜、樹根果腹,過着難以想象的艱苦生活。
但是,久經革命烈火考驗的鄂豫皖軍民,沒有被敵人暴行嚇倒,沒有被眼前困難征服,他們用紅土在石頭上寫道:“樹也砍不完,山也燒不盡,只要青山在,到處有紅軍”,表達了革命到底的堅定信念。在霍山,一區某村莊遭到敵人集體屠殺後,羣眾夜間偷偷掩埋烈士遺體時,發現區主席身體還是熱的,搶救甦醒後,他第一句話就是:“敵人沒有殺死我,我還要幹革命,我忘不了革命。”在黃安,一名黨員在逃出監獄時,還在牆上留詩一首:“大別山裏出好漢,生就骨頭似鐵堅,今夜逃出虎狼口,明天回來報仇冤。”
就這樣,鄂豫皖軍民憑着對黨的赤膽忠誠和革命的必勝信念,寧死不屈,浴血堅持,使大別山紅旗始終屹立不倒。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東進抗日,奔向了民族解放的新戰場。此後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別山一直是黨和人民軍隊重要的活動區域。 [4]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貢獻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全國六大革命根據地中規模較大、堅持時間最長的。根據地中心區域東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漢鐵路,南瀕長江,北帶黃河,並與湘鄂西、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互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據地南北呼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革命紅旗始終在大別山屹立不倒,並在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造就了大批革命幹部,對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據統計:從1955年至1964年,鄂豫皖三省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有570人,佔當時全國將軍總數的35.5%,僅皖西籍的將軍就有108人,其中六安縣獨山鎮就走出了16位將軍,被稱為“一鎮十六將,獨秀大別山”;紅安、大悟、新縣、金寨、六安等5個縣被譽為將軍縣,佔全國9個將軍縣總數的過半;新中國成立前,僅六安就有30萬人為了國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5]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社會紀念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紀念館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北京路與107國道交匯處,佔地30000平方米,陳展面積8300平方米,於2007年4月28日建成開館,由江澤民同志題寫館名。紀念館基本陳列按時代順序,以數千幅圖片和實物對應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着重介紹了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各個歷史階段發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1]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1986年,“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館”動工興建,1990年建成開館。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了館名。博物館坐落在信陽市新縣英雄山和鳳凰山之間,佔地面積3公頃,建築面積3380平方米。分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按7個展廳布展。基本陳列為“風雲大別山”,主要展現鄂豫皖蘇區的形成、發展和壯大,直至迎來全國革命勝利的歷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