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

鎖定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Changchun Rail Transit Line 1),是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第三條開通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及首條開通運營的地鐵線路,是長春軌道交通線網中的高運量級骨幹線,於2017年6月30日開通運營 [1]  ,標誌色為大紅色 [2]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北起北環城路站,南至紅嘴子站,途經寬城區朝陽區南關區,串聯起長春站勝利公園長春萬象城東北師範大學自由校區、長春世界雕塑園吉林省圖書館長春市人民政府等交通樞紐、景區、商圈、學校、公共文化機構及政府機構,線路呈南北走向 [2]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全長18.14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15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 [3]  ;採用6輛編組B2型列車 [4] 
2019年12月18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30.1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69]  。2024年4月30日至5月5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日最高客運量為30.0萬人次 [70] 
中文名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
外文名
Changchun Rail Transit Line 1
標誌色
大紅色
開通日期
2017年6月30日
運行時間
夏季05:15至22:15,冬季05:15至21:45(截至2024年6月)
軌道類型
地鐵
起止站點
北環城路站、紅嘴子站
線路長度
18.14 km(截至2024年6月)
車站數量
15座(截至2024年6月)
車輛編組
6輛編組B2型列車
最高速度
80千米/小時
日均客運量
20.16 萬人次(2019年)
日最高客運量
30.19 萬人次(2019年12月18日)
運營單位
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歷史沿革

2009年,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的最初規劃為全長20.12千米,設18座車站,佔地約25公頃;後更改規劃為全長18.14千米,設16座車站 [5]  。11月1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始進行地質勘測工作 [6] 
201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批覆《長春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7]  。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覆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 [8]  。10月30日至11月3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人民大街段進行站點勘測工作 [9-10] 
2011年5月25日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長春市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中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車站數為16座 [12]  ,但最終將該規劃中的雕塑公園站及市政府站合併為一座車站,並移址至人民大街與蔚山路、南環城路交會處,工程名定為南環路站 [13]  。同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試驗段先行建設 [3]  。6月3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動工興建 [14] 
2012年7月,慶豐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14]  。7月18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首台盾構機進場、安裝調試並送入地下 [15]  。8月9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始盾構施工 [16]  。11月7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慶豐路站至北環路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17]  。同月,長春站北站主體結構封頂 [18]  。11月2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慶豐路站至北環路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17] 
2013年2月,長春地鐵1號線地鐵車輛採購項目簽訂合同 [19]  。同年,北環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20] 3月,長春地鐵1號線車輛項目啓動。7月底,首列鋁車體生產完成並交出 [19]  。8月5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慶豐路站至一匡街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1]  。10月,繁榮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22] 
2014年6月29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一匡街站至長春站北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1]  。8月12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一匡街站至長春站北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23]  。8月17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衞星廣場站至南環路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24]  。9月15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衞星廣場站至南環路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5]  。12月29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解放大路站至自由大路站暗挖區間左線貫通,標誌着該區間雙線貫通 [26] 
2015年2月1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解放大路站至人民廣場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3月,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解放大路站至人民廣場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27]  。5月20日,紅咀子站主體結構封頂 [28]  。6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長春地鐵1號線南延工程 [29]  ,但受撫松—長春高速公路影響,經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後緩建 [30]  。9月1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繁榮路站至衞星廣場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31]  。10月24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南環路站至中央商務區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32]  。11月25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紅咀子站至中央商務區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28]  。11月29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南環路站至中央商務區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33]  。12月1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紅咀子站至中央商務區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34]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2張)
2016年3月1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始鋪軌 [35]  。3月15日,長春地鐵1號線車輛項目重新啓動 [19]  。3月26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繁榮路站至衞星廣場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36]  。6月8日,長春地鐵1號線首列車實現裝配落車 [19]  。同月,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15座車站全部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37]  。7月12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盾構區間右線貫通 [38] 同月,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車輛出廠前的型式試驗。7月31日,長春地鐵1號線現場售後服務站成立 [19]  。8月,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車站確定站名 [39]  。8月2日,長春地鐵1號線首列車輛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線 [4]  。8月10日,長春地鐵1號線首列車輛交付並運抵永春車輛段 [40]  。8月11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標誌着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全線洞通 [41]  。8月25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解放大路66千伏變電站完成送電任務 [42]  。8月30日,長春站站主體結構封頂 [43]  。9月15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軌通 [44]  。9月18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左線完成冷滑試驗 [45] 9月28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實現電通。9月3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完成熱滑試驗 [44]  。12月31日,長春地鐵1號線第10列車交付並運抵永春車輛段 [19] 
2017年3月28日,長春地鐵1號線列車完成型式試驗。4月,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進行系統聯調聯試。5月19日,長春地鐵1號線第21列車交付並運抵永春車輛段。同月,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進行跑圖測試 [19]  。6月29日至7月5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對長春地鐵1號線“動植物園站”擬更名為“東北師大站”進行公示 [46] 6月30日,長春地鐵1號線一期(北環站至紅咀子站)開通試運營(長春站站除外)。同日至7月31日,長春地鐵1號線實行全程2元的優惠票價 [1]  。8月1日,長春地鐵1號線票價恢復原價 [47]  。10月20日至10月26日,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及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對長春地鐵1號線車站英文站名命名及軌道交通輔助標識中英文對照名稱公開徵求意見 [48]  。12月9日,長春地鐵1號線“北環站”更名為“北環城路站”、“兒童公園站”更名為“解放大路站”、“動植物園站”更名為“東北師大站”、“南部新城站”更名為“華慶路站”、“紅咀子站”更正為“紅嘴子站”,長春地鐵1號線各站英文站名由漢語拼音更改為英語 [49-50]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車站
2018年8月29日,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對長春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地鐵、輕軌、市域快線的線路名稱採取統一稱謂,長春地鐵1號線以“長春軌道交通”系統命名,命名為“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 [51] 
2019年1月26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長春站站投用運營 [52]  。5月30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與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的換乘站衞星廣場站及與長春軌道交通4號線的換乘站長春站北站開通站內換乘 [53]  。8月,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市政府站更名為市委市政府站。
2021年1月1日起,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開往紅嘴子站方向末班車發車時間延長至21:30 [54]  。9月10日起,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執行季節性運營時間,夏季(5月1日至10月31日)末班車發車時間延長至22:00,冬季(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末班車發車時間維持21:30不變 [55] 
2022年6月,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市委市政府站複名為市政府站。6月10日,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56]  。8月10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招標開始 [57]  。10月8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招標完成 [58]  。12月6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動工興建 [59] 
2023年4月28日,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初步設計 [60]  。7月22日起,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夏季末班車發車時間延長至22:15 [61]  。11月1日起,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冬季末班車發車時間延長至21:45 [62]  。11月18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工程開始盾構施工 [63]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站點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參數

指標名稱
採用標準
線路類型
地鐵
車輛選型
B2型
最高運行速度
80千米/小時
正線數目
雙線
最小曲線半徑
正線一般路段300米,困難路段250米;輔助線一般路段200米,困難路段150米
最大坡度
正線一般路段30‰,困難路段35‰;聯絡線及出入線40‰
軌距
1.435米(標準軌)
鋼軌
正線60千克/米
道岔
相離型彈性可彎曲線尖軌9號系列道岔
軌枕及道牀
預應力長枕式整體道牀
站台有效長度
118米
站台寬度
島式站台≥11米,島式站台側站台≥2.5米
出入口數量
一般不少於4個且初期不少於2個
參考資料 [64]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列表

截至2024年6月,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共開通15座車站,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
車站名稱
站台形式
換乘線路
隸屬行政區
地下二層島式
寬城區
地下四層島式
地下二層島式
朝陽區、南關區
地下三層島式
地下二層島式
地下三層島式
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運營中)
地下二層島式
南關區
參考資料 [2]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走向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起於北人民大街與北環城路交會處,於北人民大街與萬興路交會處設置起點站暨與長春軌道交通8號線的換乘站北環城路站,沿北人民大街向南敷設至慶豐路處設置慶豐路站,至一匡街處設置一匡街站,至台北大街後向西南敷設,至長春站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設置與長春軌道交通4號線的換乘站長春站北站,連續穿越長春站西側南北通道、長春站北站房、長春站高速場雨棚、長春站鐵路22股道、長春站南站房,並在此間連續轉向正南、東南敷設,至長春站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設置與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的換乘站長春站站,穿越站前廣場後沿人民大街敷設至北京大街北側轉向正南敷設,至北京大街處設置勝利公園站,至光明路、民安路南側設置與在建長春軌道交通5號線的換乘站人民廣場站,穿越人民廣場長春蘇軍烈士紀念塔後繼續沿人民大街向南敷設,至解放大路處設置與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的換乘站解放大路站,至自由大路處設置東北師大站,至工農大路、南湖大路處設置與在建長春軌道交通7號線的換乘站工農廣場站,至繁榮路北側設置繁榮路站,至衞星廣場處設置與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的換乘站衞星廣場站,至蔚山路、南環城路處設置市政府站,出站後轉向南偏東至人民大街東側後轉向正南敷設,穿越南四環路後於在建的“銀河一英里”地下空間中段處設置與長春軌道交通6號線的換乘站華慶路站,至甲二路北側設置終點站紅嘴子站 [2]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圖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圖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運營情況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運營時刻

據2024年6月長春軌道交通官網數據,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各站點首末班車時間如下表所示:
車站名稱
開往紅嘴子站方向
開往北環城路站方向
首車時間
夏季末車時間
冬季末車時間
首車時間
夏季末車時間
冬季末車時間
北環城路站
05:50
22:15
21:45
終到
慶豐路站
05:51
22:16
21:46
05:43
22:44
21:14
一匡街站
05:54
22:19
21:49
05:41
22:42
21:12
長春站北站
05:56
22:21
21:51
05:39
22:40
21:10
長春站站
05:57
22:23
21:53
05:38
22:38
22:08
勝利公園站
05:59
22:25
21:55
05:36
22:36
22:06
人民廣場站
06:02
22:28
21:58
05:33
22:33
22:03
解放大路站
06:04
22:30
22:00
05:31
22:31
22:01
東北師大站
06:06
22:35
22:05
05:29
22:28
21:58
工農廣場站
06:09
22:38
22:08
05:26
22:26
21:56
繁榮路站
06:11
22:40
22:10
05:24
22:24
21:54
衞星廣場站
06:13
22:42
22:12
05:22
22:21
21:51
市政府站
06:16
22:44
22:14
05:19
22:19
21:49
華慶路站
06:19
22:47
22:17
05:16
22:16
21:46
紅嘴子站
終到
05:15
22:15
21:45
注:夏季時間為5月1日至10月31日,冬季時間為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參考資料 [55]  [65]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流量

2017年6月30日(試運營首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10萬人次。7月1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8萬人次。7月2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9萬人次 [66] 
截至2018年6月27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日均客運量超過11萬人次 [67] 
2019年11月13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27.82萬人次 [68]  。12月18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客運量為30.1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69] 
2024年4月30日至5月5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日最高客運量為30.0萬人次 [70]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運營模式

截至2024年6月,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採用單一交路運行;行車間隔為工作日高峯時段5分鐘,其餘時段6分鐘 [71]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設備設施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設施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又名“小雪豹” [4]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採用B2型地鐵電動客車 [64]  ,4動2拖6輛編組 [4]  ,採用鋁合金車體,耐蝕性好;列車長119.08米 [72]  、寬2.8米、高3.8米 [64]  (不含受電弓),客室淨高2.2米,地板高1.1米,車門開啓寬度1.4米;自重206噸,滿載重320噸;設計速度每小時90千米,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千米 [73]  ,旅行速度為每小時35千米,緊急制動距離215米,噪音74分貝;每列車有216個座位,定員1470人,最多可容納1888人乘坐 [74]  ;車門上方均採用動態LED線路圖;列車的燈光采用立體照明設計,不僅有平面還有側面,其懸臂結構設計擴大了照明範圍,增加了客室能見度 [73]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為高寒地鐵列車,其車輛線採用了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轉向架,具有2000多輛車的應用業績,採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互換性高,維修性能好,並且安裝了比以往更先進的軌道車輛控制系統,集列車監視、診斷和控制功能於一體,具有耐高寒、高可靠性、使用壽命長、可靠性高等優點;為適應長春市冬季酷寒的氣候,車體外殼為中空設計,中間應用惰性氣體氬氣、高分子材料及隔熱結構設計,使地鐵可以在零下35攝氏度的低温條件下正常運營;列車裝配了吸震裝置和防爬系統,碰撞性能達到中國國內最高標準,即使經過時速25千米的碰撞也能保證車體不受損壞;列車防火係數達到德國列車的防火標準 [4]  [72-73]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為截至其生產時中國最輕的鋁合金地鐵列車,一列車減重4.2噸,能夠降低列車牽引能耗,全線車輛每年大約可降低牽引電耗100多萬千瓦時,還可以提高車輛的加速度,減輕對線路的磨耗及衝擊,減少噪聲等。此外,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提高了製冷效率和採暖效率,實現全速度範圍電制動,在制動期間可以將能量反饋回電網重新利用,減低電能損耗及閘瓦磨耗;由於採用高性能的隔熱設計,提高了列車的製冷效率和採暖效率,降低製冷和採暖時的能量消耗,列車在運行過程中更省電,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72-73]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運行系統

  • 通信系統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通信系統是由專用通信系統、商用通信系統、公安通信三個不同的系統組成。專用通信系統包括傳輸系統、公務電話系統、專用電話系統、無線通信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廣播系統、時鐘系統、電源及接地系統、集中告替系統、乘客信息系統等子系統。商用通信系統包括商用傳輸、無線引入、集中監側告苦、電源及接地等子系統。公安通信系統包括無線引入、計算機網絡、公安視頻監視、公安專用電話、電源及接地等子系統 [75] 
  • 信號系統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的信號系統採用完整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ATC,即ATS(列車自動監控系統)+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O(列車自動運行系統)。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正線信號系統採用壠於無線通信的移動閉塞列車控制系統(CBTC),而永春車輛段採用纂於計算機聯鎖的列車控制系統(Cl) [75] 
  • 供電系統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採用集中式供電系統,設1座66千伏主變電所及1座35千伏主變電所,分別為解放大路主變電所、中央商務區主變電所,中壓供電網絡電壓等級為35千伏,採用分區環網接線形式,正線採用1500伏剛性接觸網 [75]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基地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設有永春車輛段。車輛段運用庫長270米,庫裏共設22個股道,包括洗車庫、不落輪鏇庫和停車列檢庫三個功能區,庫側佈置有輔助檢修用房。洗車庫佔1個股道,承擔段路配屬車輛的外部定期洗刷任務,庫內佈置洗車機,輔助用房內設有電源、控制枱、水泵及水處理等設備;不落輪鏇庫佔1個股道,安裝有大型不落輪鏇修設備,承擔本線車輛輪對的不落輪鏇修工作。停車列檢庫佔20股,共40列位,可同時停放40列地鐵車輛,滿足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停車列檢需求。聯合檢修庫包括架修庫、定臨修庫、清掃庫、靜調庫、月檢庫,庫側設置輔助用房。庫長168米,共設9股道,分別承擔月檢、靜調、定臨修和架修任務。永春車輛段內設有試車線一條,位於永春車輛段最南側,全長約1220米 [76]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服務設施

  • 票務系統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採用自動售檢票系統,支持使用長春軌道交通一卡通及其它卡面帶有交通聯合標誌的一卡通刷卡過閘 [77]  ,支持長春E出行長春市民卡及各移動支付軟件通過乘車碼掃碼過閘 [78-80]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成果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技術創新

  • 盾構機側向始發技術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工農廣場站(時稱“南湖大路站”)至東北師大站(時稱“自由大路站”)區間在中國首次實踐運用盾構機側向始發技術 [81]  。為實現兩台盾構機錯開始發並在保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同時展開施工,實現盾構整體始發,最大限度地加快工程進展,項目部技術小組成員暨項目部測量隊長提出將與地鐵垂直的橫通道改為45度斜交,該方案的好處是盾構機在豎井內組裝完成後通過橫通道平移至掌子面進行掘進,兩台盾構機均能由此進入隧道整體始發,不再像原來那樣分體始發,節約成本數百萬元 [82]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主要工程

  • 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區間
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盾構區間左線貫通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區間於2012年9月中標,前期因鐵路徵地、設計規劃等原因遲遲未能進場,於2014年7月底具備局部開工條件,整體較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其他標段晚開工近兩年時間。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區間全長460米,平面線形為半徑380米的小半徑曲線,最大坡度24‰;區間連續穿越長春站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長春站西側南北通道、長春站北站房、長春站高速場雨棚、長春站鐵路22股道、長春站南站房等建(構)築物,風險源較多;隧道下穿長春站鐵路站場22股道,埋深約25米;隧道下穿長春站南站房樁基,樁底與隧道頂距離僅為8米;隧道下穿長琿城際鐵路樁基,樁底與隧道頂距離僅為3.8米;為了確保施工安全,主要採取了地面注漿加固、洞內徑向深孔注漿加固、鐵路扣軌加固、遠程自動化監控等多項措施 [83] 
  • 長春站站
長春站站地下三層混凝土澆築 長春站站地下三層混凝土澆築
長春站站工程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車站項目和長春站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項目,共分為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長春站站、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長春站北站至長春站站區間、長春站南廣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樞紐工程、人防改造工程及人防新建工程五部分,涉及到蓋挖逆作法、暗挖法(PBA和CRD)、明挖法、盾構法等多種工法,工程規模大,結合部位多。長春站站周圍環境複雜,周圍高層建築較多,交通量較大,且地處市中心,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市容市貌,因此施工過程中對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要求較高。此外,長春站站較相鄰標段晚進場一年半,但按照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要求,必須與其它標段同時達到洞通目標,因此面臨的工期壓力巨大。長春站站地下水豐富,開挖深度較大,故如何保證地下連續牆的止水效果是工程的重點;針對上述施工難點,施工前項目部對施工影響範圍內既有建築物進行調查,必要時對建築物基礎進行注漿預加固,減少開挖對建築物的影響;施工全過程嚴格貫徹暗挖十八字方針,開挖全過程進行“深孔全斷面劈裂注漿、掌子面及時封閉加固”,避免隧道上方及掌子面前方水土流失;及時進行初支背後注漿及二次襯砌回填注漿;加強監控量測,及時反饋建築物的沉降信息,做到信息化施工、動態管理 [84] 
  • 繁榮路站
繁榮路站為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唯一採用蓋挖逆作法施工的車站。繁榮路站周邊環境複雜,臨近3條10千伏高壓線、2條軍用光纜、2條燃氣管道、1條移動線路、1條電信線路及28條污水、自來水管線,對施工變形控制要求高;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複雜,不確定因素多。項目部從源頭控制,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12項,組織安全應急演練16次,開展安全教育培訓154次,覆蓋人次2100餘人;施工現場佈設地表沉降監測點268個,建築物沉降傾斜監測點32個,地下水位監測孔約83個,地下管線監測點46個,全天24小時監測地表、地下管線、地下水位變化,監控臨近建築物、地下初期支護及圍護結構變形情況,分析每一組數據指標的變化,通過監控量測數據分析結果指導現場施工作業,並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監控現場每一處施工情況,主機監控或遠程登錄網址均可查看全過程施工 [85]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榮譽表彰

2018年3月,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繁榮路站獲2017年度吉林省建設工程“長白山杯”(省優質工程獎)一等獎 [86]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文化特色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文化

2018年7月1日,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新時代號”主題地鐵列車上線運行,開啓“軌道上的‘新時代傳習所’”新徵程,為黨的97歲生日獻禮;宣講員以快板的形式向乘客傳講新時代的新氣象、新變化 [87]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文化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車站在裝修設計中融入了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公共空間藝術。除長春站北站、長春站站外,其餘13座車站都結合地域文化設計了主題文化牆,讓乘客在享受現代化公共交通工具的同時,感受到長春市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氣息 [88]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設計風格
站名
車站特色
圖片
北環城路站
該站以“生活記憶”為主題,作品採用了散點透視構圖法,以“長春廳”到當代的這段時間為軸,生動地再現了有着上千年曆史的伊通河兩岸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場景,以清末的馬市、豆市、老火車站、長春電影製片廠、勝利公園的毛主席雕像、人民廣場的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六一醫院等代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典型城市景觀為點,以人文風貌以及建築特徵的變遷為線,鮮活地體現了長春市這個北方窗口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貿易和交通等方面在東北亞地區的重要性,串聯起了長春市的歷史與今天。
北環城路站 北環城路站
慶豐路站
該站以“汽車記憶”為主題,作品以富於動感的前行的車輪為設計靈感,以抽象化的車輪軌跡為視覺元素,彰顯了長春市的汽車文化特色,展現了長春市的工業文明內涵。長春市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被譽為“汽車城”。汽車文化已深深地滲入到城市的血脈裏,融入城市的靈魂中。滾滾的車輪承載着城市厚重的歷史積澱,緊隨着時代發展的步伐,寓意着長春市這座車輪上的城市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生中煥發的蓬勃生機,也彰顯着這座城市與時俱進,不斷進取的時代精神。
慶豐路站 慶豐路站
一匡街站
該站以“工業記憶”為主題,因為一匡街地處長春機車廠舊址附近,該區域承載着長春市這座古老工業城市特殊的工業記憶。文化牆中提取工業生產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機械元素,如齒輪、轉軸、管道等,以組合、重構的方式展現在觀者面前。另外,將長春市工業機械製造的歷史凝聚為文字,雕刻於背景牆上。整體設計意在展示長春市厚重的工業文明,激發長春市人民的城市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講述工業帶給這座城市的點點印記。
勝利公園站
該站以“地鐵記憶”為主題,作品由殷小烽教授及其創作團隊考察地鐵建設施工階段挖掘土方的原始形態為原型,在模具翻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創造,融入了地鐵建築者們的身影。文化牆作品既保留了不可複製的歷史留痕,也表現出極具震撼力的藝術痕跡,將長春地鐵建設的歷史意義定格在藝術的永恆之中。
勝利公園站 勝利公園站
人民廣場站
該站以“城市記憶”為主題。長春市是中國最早使用有軌電車的城市之一,有軌電車承載了幾代長春人的難忘記憶,見證了城市發展的歷程,也連接了長春市的歷史與未來,故站廳層作品的設計方案以老電車為創意思路來源,整個空間均採用黃灰色調為主基調,整體空間設計以抽象的有軌電車“老摩電”的內部結構為設計元素,結合老電車內部設計結構,點綴現代公共藝術設施,通過對等車人羣、坐車人羣的雕刻,打造八十年代老電車的藝術效果;將站廳層整體藝術化塑造為有軌電車內部的形態,將棚頂、立柱等老電車元素昇華為“電車”內部設計的元素,形成一體化設計的藝術風格,將歷史與藝術完美融合,彰顯藝術化效果與現代化公共藝術表現手段,營造出對城市歷史的追思和懷舊感,激活了幾代長春人青春和夢想的城市記憶,增強了長春市人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站台層共兩件作品,一件是由海量長春市民的“笑臉”肖像以及城市富有記憶的景點建築、歷史街區、電影、汽車、冰雪等文化元素,共569張5釐米×5釐米的高清瓷片組成的一幅人民廣場圖像,凝聚了長春市人民的向心力,打造了一個人文藝術中心;另一件以記錄着這座城市歷史變遷的書籍為設計元素,以圓雕與高浮雕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打造了一面銘刻着從“長春廳”始創至今兩百餘年發展歷史的書牆,凸顯了長春市這座洋溢着書香和人文氣息的城市尊重歷史、尊重文化的品格。
解放大路站
該站以“童年記憶”為主題,因為解放大路是一條包涵悠久歷史與動人故事的大街,它見證了長春市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生活,承載了無數的回憶與感動。作品採集了很多長春市民的腳印和笑臉,將人們由幼年到老年的成長印記貫穿為一個承載着快樂記憶的通道,在孩子們腳印的剪影圖片中還鑲嵌着可以映照出行人影像的凹凸鏡,使其更有互動性和趣味性,以躍動的色彩、活潑而充滿趣味感的藝術形式,使整個地鐵空間成為一個將個體成長的印記、集體記憶與城市脈動連接起來的鮮活載體。
東北師大站
該站以“青春記憶”為主題,並不僅僅因為在地理位置上臨近多所高校,更因為在當代社會,幾乎所有人都有過懵懂的豆蔻年華和身為學子的青葱記憶,某種程度上,附近的這些學府也是承載着每一個學子、乃至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夢想和希望,將最大限度激發欣賞者的共鳴。
東北師大站 東北師大站
工農廣場站
該站以“綠色記憶”為主題,作品借用長春市“北國春城”的“春”字作為描繪生態自然的核心意境,選取長春市自然生態的代表元素黑松林,並配以天空、山脈等自然元素作為背景,以四種色調整體描繪了梅花鹿在樹林間穿梭跳躍的生動景象,表現了長春市優美宜人的自然風光。利用打孔鋼板的材料在梅花鹿位置的孔洞中埋入LED燈帶,隨着時間的變化以及觀者的接觸,梅花鹿會亮起燈光,好似真實在林間奔跑跳躍一般,生機盎然。
工農廣場站 工農廣場站
繁榮路站
該站以“冰雪記憶”為主題,作品充分融入了吉林省冰雪文化的地域特色,因為長春市是一座冰雪旅遊特色城市,故作品以白、藍為主色調,以馬賽克鑲嵌出東北冬日裏特有的霜花、冰凍的樹枝以及樹葉等形象元素,以東北特有的冰雪文化為設計理念來源,融合了冰雪世界裏特有的霜花、冰凍的樹枝、樹葉、糖葫蘆等形象元素琉璃鑲嵌,打造冰下世界,以白、藍為主色調,打造純淨的整體藝術風格,打造出純淨的整體藝術風格和幻美的視覺效果,也營造出這個有着漫長冬季的城市中特有的美麗景觀,表達了生命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
繁榮路站 繁榮路站
衞星廣場站
該站以“生命樹”為主題。生命樹也叫“薩滿樹”,是薩滿文化中的重要圖騰形象,樹根、樹幹、樹枝分別代表了地下(水下)、地上、天空三個自然空間及自然生命,其中樹根的部分以水紋塑造,代表了長春市的母親河伊通河,地面上的一頭“回頭鹿”,在滿族文化中象徵着吉祥、富足。作品採用藝術上具有自己特定語言和風格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剪紙為靈感來源,依附於滿族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以一棵生機勃勃的生命之樹作為長春市城市形象的化身,承載了燦爛而厚重的歷史文化,並通過生命樹將君子蘭、汽車、電影、冰雪、森林等典型的地域及歷史文化符號匯聚成長春市的文化圖騰,寓意着這棵生命之樹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生機盎然、茁壯成長。
衞星廣場站 衞星廣場站
市政府站
該站以“雕刻長春”為主題,作品再現了來自全球216國家的400餘位藝術家及助手共同打造長春市雕塑名城這一宏偉的戰略文化實施瞬間。以“長春”的拼音字母為設計元素,通過公共藝術特有的表達方式。以“雕刻長春”的寓意,表達了城市規劃者高瞻遠矚,放眼國際,為塑造長春市雕塑名城,通過雕塑這一藝術載體所做出雕塑外交的英明之舉。通過400餘位藝術家雕刻長春市的藝術化凝鍊的瞬間,打造城市雕塑名片。作品充分發揮教化屬性,起到賦予城市新的魅力、塑造市民榮譽感、增強市民城市認同感的作用,同時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享受。
市政府站 市政府站
華慶路站
該站以“時尚記憶”為主題,作品方案取材自長春市特有的“射線”型城市規劃,命名為《長春結》。彩色玻璃組成的幾何色塊錯落有致,交疊排布出一幅極具張力的畫面。由畫面中點出發,幾何拼接的發散性圖案像俯視鱗次櫛比的現代都市,也像地鐵線路四通八達,更暗喻長春市的未來像光芒,輻射東北區域,甚至全國。用彩色玻璃鑲嵌的方式來表現畫面。因為玻璃通透,色彩豐富,視覺效果優美,很有現代氣息。在人潮湧動的中央商務區,聚集的都是白領精英、商務人士,這面彩色玻璃藝術牆能成為人們眼中的一道華美而舒適的風景線,靈動的顏色能夠有一定的緩解壓力的作用。
華慶路站 華慶路站
紅嘴子站
該站以“光影記憶”為主題。光影作為人對視覺感知的物質再現,通過設計可以成為人與人溝通的視覺語言;而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伴隨祖國一路走來,記錄了新中國從積貧到富強的全過程,其拍攝的很多影片場景,如《劉三姐》裏的淨月潭、《劉胡蘭》裏的新民廣場,都是直接取材於長春市。作品通過複製電影膠片,採用拼貼組合的方式進行視覺語言上的呈現,膠片背部安置燈具以進行燈光上的展示;藉由一張張珍貴的膠片讓人們看到長春市日新月異的城市變遷,彷彿時間倒流,喚起人們的回憶,引發觀者的共鳴。
紅嘴子站 紅嘴子站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規劃

  • 南延線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南延線全長6.963千米,於2022年12月6日開工建設,預計2027年9月30日開通試運營 [59] 
車站名稱
站台形式
換乘線路
隸屬行政區
地下二層島式
南關區
朝陽區
參考資料 [89]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價值意義

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是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第一條地鐵線路,其開通運營標誌着長春進入了“地鐵時代”,改善了長春市的交通環境,緩解了交通壓力,提升了城市品位,使交通出行更加便利 [1] (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