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軾傳

(200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蘇軾傳》是200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水照崔銘。本書結合評析了蘇軾的詩文與生命經歷。 [1] 
中文名
蘇軾傳
作    者
王水照
崔銘
出版時間
2008年01月01日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頁    數
402 頁
ISBN
9787201034362 [1] 
類    別
傳記
定    價
49.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簡裝

蘇軾傳內容簡介

智者,無疑是他當之無愧的冠冕:希望和失望、亢奮和淒冷、軒冕榮華和踽踽獨處,在他生命的歷程中交替更迭,如環無端,不知所終,促使他領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探索生活的底藴。無盡無休的苦難,沒有使他厭倦人生,變得冷漠;權利與名望的誘人光彩,也沒有使他自我迷失,忘乎所以。他心境恬淡,視若浮雲,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蔑視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現了一個可供人們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實人生,現世性與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擁有一代又一代的眾多讀者,永遠令人懷想,永遠給人啓迪。 [1] 

蘇軾傳編輯推薦

《蘇軾傳》將蘇軾一生的經歷與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為編織,那感人肺腑的詩詞後面是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詩詞則是詩人人生榮辱的心跡袒露。詩文與生命經歷互為註解,使讀者於詩詞中讀傳記,於傳記中解讀蘇詞、蘇詩、蘇文,這將是多麼大的喜悦、快意。

蘇軾傳圖書目錄

引言 物華地靈鑄偉才
第一章 奮厲當世雄鷹出
陰差陽錯,蘇軾沒能成為這次科考的狀元
歐陽修的熱情獎掖,使蘇軾一時之間名滿天下
時隔三年,第二次遠遊,蘇軾依然豪情萬丈
懷遠驛中,風雨之夕,蘇軾兄弟相對而坐,握手盟約
懷着致君堯舜的火熱理想,蘇軾踏上征途
下車伊始,蘇軾便勤謹踏實地開展工作
來到處處藏寶的鳳翔,酷愛文物的蘇軾恰似魚兒得水
抱着遠大理想走上仕途的蘇軾,時時感到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
第二章 世事維艱力難任
把軍權、政權、財權最大限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這是宋朝統治者因勢利導的必然選擇,同時又存在着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
面對積貧積弱的尷尬局面,神宗深感屈辱,決心鋭意求治,富國強兵。雷厲風行的王安石受命執政
神宗與王安石,義無反顧,衝破一切障礙向前走,卻犯下一個難以彌補的戰略性錯誤
蘇軾無條件地站到了反變法派的一邊
王安石眼中,蘇軾不過是一介書生。然而書生空論,雖不能左右大局,卻也會產生不小的輿論影響
在捨身報國的崇高精神鼓舞下,蘇軾為他所認定的真理進行倔強的爭執
每逢休假日,文同總是邀請蘇軾一道寫字作畫
文同“字畫病”的話頭啓發了蘇軾的靈感
蘇軾與變法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了
蘇軾深感人心險惡,再也不願在這是非之地呆下去了
七月,蘇軾攜一家大小乘船離京
蘇軾一路上意興闌珊,深深沉浸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中
第三章 德澤雅韻滿餘杭
蘇軾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
每到賞花觀潮之日,杭州城裏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層出不窮的遊宴活動中,蘇軾留下無數浪漫的故事
蘇軾經常漫步名山古剎,與許多高僧結為至交,尋得心靈的安憩與慰藉
杭州三年,蘇軾本着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員的良心和他所獨具的廣博深厚的仁愛之情,盡心盡力,為民造福
面對人民的苦難,蘇軾無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作為詩人,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中的筆
儘管對現實深感不滿,蘇軾卻不能不在現實中履行他的通判職責
來到嚮往已久的宜興,一種親切、安寧、恬適的感覺在蘇軾心頭升起,好像遠方的遊子回到了家鄉,又像漂泊的靈魂找到了歸宿
送別陳襄,蘇軾滿懷離情,寫下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詞作
現存蘇軾詞集表明,他從通判杭州開始填詞
蘇軾這一時期的作品雖然與傳統詞作並沒有本質的差別,但已明顯地表現出新的傾向
蘇軾啓程離杭,楊繪張先陳舜俞等同船遠送
第四章 唯有憫農心尚在
抵達密州任所,蘇軾便開始調查蝗災受害情況
身為一郡之守,蘇軾認為他有責任挺身而出,為民請命
和在杭州相比,密州的生活確實是艱苦了許多,也寂寞了許多
重讀《莊子》,蘇軾心中時時湧起豁然開朗、如獲至寶的快慰,他開始以一種全新的心態重新面對並接納密州的生活
這時,蘇軾的詞的創作邁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
帶着遺憾,帶着依戀,蘇軾離開密州,奔赴新任
蘇軾整天身披蓑衣,腳穿草鞋,在每一處最危險的地方出現,親自指揮並參與抗洪搶險的戰鬥
稍事休整之後,蘇軾又未雨綢繆地籌劃着加固防水工程
石潭之行的所見所聞,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令人神往
這一時期,蘇軾的業餘生活安排得有聲有色,逍遙寫意
似真似幻的夢境,使蘇軾想起了許多許多
作為文壇上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不僅徐州本地的文人爭相與蘇軾交往,外地的士人也紛紛向他靠攏
三月,朝廷令下,蘇軾移任湖州知州
第五章 柏台霜氣夜悽悽
滄桑往事引發的情感洪流,使蘇軾又一次深深地陷入到關於人生終極性問題的哲理思考
蘇軾成為一幫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一個周密的圍剿計劃,在某個月黑風高之夜出籠了
當王詵、蘇轍的信使與官差之間進行着緊張的“馬拉松賽”時,蘇軾渾然不知厄運已經逼近
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
將近兩個月的審訊中,蘇軾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經受了難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
代表着公道與正義的救贖活動在民間方興未艾地展開的同時,朝中也有少數士大夫冒着株連入案的危險,仗義執言
在囚禁整整一百三十天之後,蘇軾終於從幽暗的監牢裏走了出來
蘇軾在御史台差役的押送下,啓程前往黃州貶所
第六章 吟嘯徐行迎風雨
這場從天而降的禍事,使蘇軾對外界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戰慄
雖然出獄已近半年,受刨的心靈依然悸痛不已
蘇軾所尋求的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救贖
超然曠達的胸懷氣度,使蘇軾能於常人難耐的苦境中自得其樂
不知不覺間,蘇軾的身邊又簇擁了一大羣年齡不等、地位懸殊、性情各異的朋友
不少老友至親,頻頻來信問候,甚至千里相尋,專程來黃州探望
蘇軾帶領全家早出晚歸,開荒墾地
一家人勤勤懇懇地過起了農家的日子
深刻的鄉土之戀是蘇軾終身難解的情結
黃州惡劣的氣候條件、時時不斷的病痛折磨、接二連三的死亡變故,將蘇軾對於道家養生之術的興趣推到了極致
蘇軾將道家珍愛生命的意識與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眾生平等的觀念緊密聯繫在一起
事功世界的業績固然無法成就,蘇軾躲在書齋,著書立説,以期有補於世
第七章 三詠赤壁成絕唱
在自然的懷抱中蘇軾無憂無慮,享受着官居時不可能擁有的自在與閒逸
三月七日,蘇軾在幾位熟識的朋友陪同下,前往沙湖相田
隨着人生思考的逐步成熟,蘇軾的書畫藝術也日益煥發出動人的光彩
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蘇軾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
《前赤壁賦》從遊賞之樂、到人生不永之悲、到曠達解脱之樂的動人描寫,正是蘇軾在厄運中,
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鬥爭的縮影
空靈奇幻的《後赤壁賦》即是對天地萬物與我一體的自然妙旨的形象註解
十二月十九日,朋友們在赤壁之下襬酒設宴,慶賀蘇軾四十七歲生日
雪堂之中,高人滿堂、奇士盈庭,三教九流如萬川歸海,一齊匯聚於蘇軾的麾下
春夏之間,蘇軾卧病不出,閉門謝客,於是謠言頓起
蘇軾善於從凡夫俗子的普通生活中發現愉悦自身的美,從而實現了從現實人生到藝術人生的轉化
蘇軾不僅享受着自然的慷慨賜予,而且享受着家庭生活的幸福與和美
四年中,神宗曾多次打算起用蘇軾
讀過詔令,蘇軾百感交集
第八章 投老江湖終不失
第九章 華燈飛蓋寓京華
第十章 四任知州澤生民
第十一章 白鬚蕭散謫嶺海
第十二章 皇天后土同悲悼
結束語 浩瀚淵深贊“蘇海”,流風餘韻遺人間
附錄一 蘇軾生平創作年表
附錄二 蘇軾著作重要版本錄
後記

蘇軾傳作者簡介

王水照,男,浙江餘姚人,1934年生。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即進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文學研究所工作。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並擔任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出版有《唐宋文學論集》、《蘇軾論稿》、《蘇軾其和和文學》、《宋代文學通論》、《蘇軾研究》、《蘇軾選集》等著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