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聯興亡史綱

(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蘇聯興亡史綱》是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之驊,吳恩遠,馬龍閃。
中文名
蘇聯興亡史綱
作    者
陳之驊,吳恩遠,馬龍閃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頁    數
819 頁
ISBN
9787500448853 [1] 
類    別
政治軍事類圖書
定    價
78 元
裝    幀
平裝

蘇聯興亡史綱內容簡介

蘇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的誕生發展演變衰亡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因此,對蘇聯興衰史的研究,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本書運用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民族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來再現蘇聯興亡的歷史進程,力圖多側面、全方位展示這一進程。全書三部分按編年體,而每一部分則基本上採取紀事本末體的寫法,以重要歷史事件為綱分別立目。寫作方法是史論結合,以史為主。 [1] 

蘇聯興亡史綱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編 列寧斯大林時期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第一節 俄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及其特點
一 、俄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歐亞國家
二 、俄國曆史文化傳統的特點
三 、俄國的民粹主義思想傳統
第二節 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一 、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極不平衡
二 、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三 、外國資本在俄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四、 壟斷資本主義加速發展
五、 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落後
六、 工人階級集中,具有革命性
第三節 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同其他政治派別的鬥爭
一、 工人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普列漢諾夫民粹派的批判
二、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和布爾什維主義的產生,列寧對自由民粹派、經濟派和合法馬克思主義的鬥爭
三、 布爾什維克反對孟什維克的鬥爭,孤立自由資產階級的策略
四、 布爾什維克對取消派和召回派的鬥爭
第四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二月革命
一、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
二、 俄國參與發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革命
三、 二月革命的勝利
四、 兩個政權並存局面
第二章 俄國人民的必然選擇——走十月革命開闢的道路
第一節 從二月革命走向十月起義
一、 從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
二、 臨時政府的政治危機
三、 軍事獨裁的失敗——科爾尼洛夫叛亂的平息
四、 十月武裝起義
第二節 十月革命在全國的偉大勝利
一、 莫斯科武裝起義的勝利
二、 蘇維埃政權在全國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三、 多黨合作的嘗試和解散立憲會議
四、 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五、 國內戰爭的勝利
第三節 蘇維埃國家制度在革命和戰爭的烈火中誕生
一、 蘇維埃政權的誕生
二、 蘇維埃是新型的國家制度
三、 蘇維埃國家的性質職能結構
第四節 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及其世界歷史意義
一、 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
二、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三章 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偉大的探索和實踐
第一節 由革命之初設想的“非直接過渡”到“戰時共產主義”
一、 建設國家的最初設想
二、 “戰時共產主義”的由來
三、 “戰時共產主義”的實施
第二節 新經濟政策
一、 新經濟政策的由來
三、 新經濟政策的意義
第三節 蘇聯的成立
一、 沙皇俄國遺留的民族問題
二、 十月革命後各民族共和國的建立及其相互關係
三、 蘇聯的成立
四、 蘇聯憲法的頒佈
第四節 列寧晚年思想及其在黨和國家體制上的探索
一、 列寧晚年的理論探索
二、 列寧晚年在黨和國家體制上的探索和同斯大林的分歧
第四章 黨內的變化和國家的轉折
第一節 列寧逝世後黨和國家政治結構的變化
一、 黨員隊伍和幹部結構的變化
二、 黨和國家權力結構的變化
三、 黨內官僚主義的形成和黨內民主的收縮
第二節 反“右傾”鬥爭
一、反“右傾”鬥爭的緣起
二、 布哈林斯大林之間的政治論戰
三、 布哈林“右傾”少數派的失敗
第三節 “大轉變”
一、 國家全面的“大轉變”
二、 “大轉變”的性質和根源
三、 蘇聯在意識形態“大轉變”中形成的思想文化模式及其特點
第—節 資本主義世界“總危機”和30年代蘇聯的國際環境及對外政策
一、 資本主義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
二、 蘇聯的經濟形勢和對外經濟關係
三、 30年代蘇聯外交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 工業化運動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制度的建立
一、 工業化的提出
二、 發展模式的探索和爭論
三、 工業化計劃及其實施
四 蘇聯經濟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 農業集體化
一、 農業集體化的緣起
二、 集體農莊制度的建立
三、 集體農莊制度及其評價
第六章 斯大林時期確立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 1936年憲法以及黨和國家權力的集中
一、 新憲法起草的政治背景
二、 新憲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第二節 斯大林時期政治體制的最終確立
一、 國家行政權力向黨內的轉移和集中
二、 國家行政權力由各加盟共和國向聯盟中央的轉移和集中
三、 30年代聯共(布) 中央政治局的決策機制
第三節“大清洗”運動
一、“大清洗”運動的基本原因
二、“大清洗”的直接導因
第四節《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和斯大林思想獨尊地位的確立
一、 聯共(布)中央標定的意識形態範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
二、 斯大林關於國家的理論
第七章 戰爭的考驗和戰後的恢復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國際關係和蘇聯的國防狀況
一、 大戰爆發前的國際形勢和蘇聯對外政策的轉變
二、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三、 蘇德秘密議定書的實施
四、 蘇德關係惡化
五、 戰前的國防狀況
第二節 戰火中的蘇聯
一、 戰爭的爆發
二、 戰時動員和向戰時體制的轉變
第三節 戰後社會經濟的恢復
一、 戰爭的破壞和戰後經濟的恢復
二、 國民經濟恢復當中的失衡
三、 農業的停滯和衰退
第四節 戰後斯大林個人權力體制的加強和思想政治運動的再起
一、 戰後斯大林個人崇拜的發展和個人權力體制的加強
二、 意識形態批判和政治清洗運動的再起
第五節 戰後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冷戰”局面的形成
第二編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
第八章 從斯大林逝世到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第一節 清除貝利亞
一、 領袖逝世
二、 清除貝利亞
第二節 馬林科夫的內外政策和赫魯曉夫的崛起
一、 馬林科夫的對內對外政策
二、 1953年蘇共中央九月全會
三、 赫魯曉夫的崛起
第九章 蘇共第二十次、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及其影響
第一節 對個人迷信和斯大林的批判
一、 批判個人迷信和斯大林運動的展開
二、 蘇共領導在批判斯大林問題上的分歧和鬥爭
三、 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及其錯誤
四、 批判個人迷信和斯大林錯誤的積極意義
五、 赫魯曉夫在批判個人迷信方面的錯誤
第二節“三和”、“兩全”的理論
一、 蘇共二十大提出“三和”理論
二、“三和”理論評析
三、 蘇共二十二大提出“兩全”理論
四、“兩全”理論評析
第三節 “解凍”思潮和自由化思想的泛濫
一、“解凍”思潮的兩起兩落
二、“解凍”思潮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第十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政策調整和改革
第一節 50年代中期蘇共黨內鬥爭和赫魯曉夫權力的鞏固
一、 最後一次反擊
二、 最後一個“反黨集團
三、 朱可夫的失敗
第二節 經濟管理體制和黨政領導體制的改革
一、 農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二、 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
三、 黨政領導體制的改革
第三節 對外政策的調整
一、 積極開展東西方對話
二、 蘇美關係
三、 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四、 對第三世界的政策
五、 對華政策和中蘇關係
第十一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經濟
第一節 以推行“新經濟體制”為核心的經濟改革
一、 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措施
二、 新經濟體制的成果和矛盾
三、 對“市場社會主義”的批判與改革方針的變化
第二節 以加強農業為核心的經濟結構調整
一、 加強農業的基本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二、 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三、 輕重工業比例關係的調整及其成果和問題
第三節 以推行“集約化方針”為核心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一、 集約化方針的提出和基本措施
二、 集約化方針的基本成果和問題
第四節 經濟發展的基本形勢及其估價
一、 經濟發展形勢的基本估價
二、 經濟增長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 經濟形勢惡化的社會後果
第十二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國內政治
第一節 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的政策調整
一、 領導體制和幹部政策的調整
二、 在斯大林評價問題上的調整
三、 在理論上的調整
第二節 由穩定逐步轉化為停滯
一、 領導體制日趨僵化
二、 民主法制建設流於形式
三、 領導幹部中的腐敗現象和特權階層的形成
第三節“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一、“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的發生和發展
二、 從“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看蘇共意識形態工作的失誤與教訓
第十三章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對外政策
第一節 與美國的關係
一、 從有限的改善到緩和
二、 從緩和到新的對抗
第二節 與西歐國家的關係
一、 籠絡法國,懷柔西德
二、 赫爾辛基會議
第三節 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一、 關係的調整
二、 鎮壓“布拉格之春
三、 對東歐國家控制的加強
四、 關於“勃列日涅夫主義
第四節 與第三世界的關係
一、 與中近東國家的關係
二、 與拉丁美洲國家的關係
第十四章 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民族關係和民族問題
第一節 斯大林時期留下的遺產
一、 形式上的聯邦制實際上的單一制
二、 在經濟和教育方面有較快發展
三、 在民族關係上留下許多棘手問題
四、 俄羅斯中心論與大俄羅斯沙文主義
第二節 對斯大林民族政策的調整與繼承
一、 平反民族關係方面的冤假錯案
二、 擴大加盟共和國的自主權
三、 推行“拉平”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差距的方針
四、 繼續推行向民族地區移民的政策
五、 繼續推行斯大林的語言政策
六、 勃列日涅夫時期民族政策的特點
第三節 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一、 民族地區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二、 教育科學文化衞生事業的進步
三、 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第四節 民族關係理論問題
一、“民族問題解決”論
二、 關於“人們新的歷史共同體——蘇聯人民”的理論
第五節 難以克服的民族問題
一、 大俄羅斯沙文主義與地方民族主義
二、 經濟體制與政策的負面效應
三、 政治、社會政策失誤產生的消極後果
四、 存在民族紛爭潛流
第三編 戈爾巴喬夫時期
第十五章“加速發展戰略”目標的演變
第一節 安德羅波夫的短期改革及其預示的改革方向
一、 安德羅波夫上台時面臨的改革形勢
二、 安德羅波夫的改革措施
三、 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領導人
第二節“加速發展戰略”及其演變
一、“加速發展戰略”的制定
二、 發展機器製造業
三、 禁酒運動
四、“與非勞動收入”的鬥爭
五、 幹部調整
第三節 完善社會主義改革綱領的扭曲
一、 蘇共中央一月全會
二、 經濟改革方向的變化
三、 全盤否定蘇聯歷史思潮的湧動
第四節 1985—1988年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評析
一、 改革初期蘇聯經濟發展狀況
二、 社會出現動盪
第十六章“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全面推行
第一節 政治體制改革與政治危機
一、 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
二、 第一次蘇聯人民代表會議蘇共領導的分歧
三、 政治危機的出現擴展
第二節 蘇共二十八大與“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的全面確立
一、 蘇共放棄一黨執政的法律地位
二、 權力重心轉向總統委員會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的全面確立
第三節 籌劃新聯盟條約
一、 中央與加盟共和國的矛盾凸顯為主要矛盾
二、 新聯盟條約草案
三、 恢復政權權威構想的落空
第四節 戈爾巴喬夫向民主派的全面妥協
一、“9+l”進程
二、 哈佛計劃
三、 政治危機的全面爆發
第五節 被政治鬥爭羈絆的經濟改革
一、 繼續“加速戰略”的經濟改革思路
二、 兩條經濟改革路線的衝突
三、 經濟危機加劇
第十七章 戈爾巴喬夫時期外交與蘇聯演變
第一節 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外交戰略和外交理論的變化
一、 80年代中期蘇聯面臨的國際環境
二、 戈爾巴喬夫提出外交“新思維”
第二節 調整對外政策
一、 第一階段(1985年3月至1989年12月)
二、 第二階段(1989年12月至1991年12月)
第三節 新思維對東歐劇變的影響
一、 促使東歐各國比照蘇聯模式的改革
二、 東歐劇變加速蘇聯的瓦解
第四節 戈爾巴喬夫時期外交對蘇聯演變的影響
一、 社會主義信念和基本價值觀念受到嚴重衝擊
二、 為西方“和平演變”蘇聯的戰略創造了條件
三、 對西方單方面讓步導致蘇聯國際地位的衰落
第十八章 蘇聯的解體
第一節 民族危機的全面爆發是蘇聯解體的催化劑
一、 一系列民族衝突事件的爆發及其影響
二、 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
第二節 蘇共基層組織的癱瘓
一、 改革初期蘇共基層組織的活動
二、 蘇聯解體前夕的蘇共基層組織
一、“8.19”事件的起因
二、 戈爾巴喬夫與“8.19”事件
三、 戈爾巴喬夫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徹底背叛
第四節 關於蘇共改革失敗原因的思考
一、 關鍵在於選擇了方向性錯誤的改革路線
二、 戈爾巴喬夫等人應負的歷史責任
第五節 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高潮
一、 大俄羅斯主義的惡性膨脹
二、 烏克蘭獨立傾向的迅速發展
三、 立陶宛等國的獨立
四、 中亞國家的獨立
第六節 蘇聯解體和獨聯體的成立
一、 新聯盟條約的破產
二、 對聯盟國家的致命一擊
三、明斯克會晤
四、 挽救聯盟國家的最後努力
五、 阿拉木圖會議的最後判決
六、 戈爾巴喬夫的辭職蘇聯解體
第十九章前蘇聯興亡警示:不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

蘇聯興亡史綱作者簡介

陳之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編和撰寫的主要著作有《蘇聯史綱(1917-1937)》(兩卷本)、《蘇聯史綱(1953-1964)》、《勃列日涅土時期的蘇聯》、《蘇聯演變的歷史思考》、《蘇聯歷史詞典》、《俄國沙皇列傳》、《克魯泡特金傳》等。
吳恩遠,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以及俄羅斯的《祖國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
馬龍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曾在國內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有獨著、合著、譯著十多部。主要代表作為專著《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三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