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歐劇變

鎖定
東歐劇變,西方社會稱之為“東歐1989年系列革命”,是指1989年前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事件。 [1]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五十年代時都曾遭蘇聯強勢鎮壓反對勢力,且東歐各國共產黨執政的四十多年中曾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社會動亂,1953年民主德國的“6·17事件”,1956年6月,波蘭爆發了“波茲南事件”。 [6]  [31]  在八十年代時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政局發生了激烈的動盪,各執政黨領導人被迫放棄集權政治的道路,把建立“民主社會主義”作為其奮鬥目標,放鬆對社會的高壓統治,實行政治多元化,減弱了對反對派的打壓,反對勢力大增,通過大選建立新政權。
在1989年後開始劇變。最先在波蘭出現,後來擴展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等國家。在柏林牆倒下後,東西德經歷45年的分裂後重新統一。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包括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北馬其頓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改稱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解體,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實為一分為七),而捷克斯洛伐克則於1993年分為捷克斯洛伐克
這個事件以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標誌着冷戰的結束。東歐劇變是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是社會主義制度演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劇烈動盪。
中文名
東歐劇變
外文名
Revolutions of 1989
別    名
蘇東劇變
發生時間
1989年3月9日 至 1992年4月27日
發生地點
東歐
背    景
發生在蘇聯急劇變化的過程之中
實    質
東歐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改變
導火線
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推動
意    義
蘇聯解體的前奏
重大影響
動搖了蘇聯存在的根基、使蘇聯解體
外部因素
美、蘇的戰略競爭
起源國家
波蘭

東歐劇變事件背景

東歐劇變蘇聯因素

  • 國際政治局勢改變
劇變後的國家形式 劇變後的國家形式
二戰以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基礎上,1944—1949年,在東歐先後建立了8個社會主義國家。東歐各國政權的建立從一開始就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形成的,對於蘇聯的模式有很大的模仿與依賴性。 [2]  最初,蘇聯和東歐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談判,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在石油、電力、能源、貿易等方面,蘇聯向東歐國家提供了一定的幫助。這些援助對東歐國家戰後經濟恢復起了重要作用。 [3] 
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爐,美蘇冷戰開始。基於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對東歐的政策逐漸發生了變化,斯大林開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加強了對東歐的控制,加大了一體化的力度, 以對抗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主要表現為: [3-4] 
1.把斯大林模式強加於東歐國家,中斷了東歐國家獨立自主地根據本國國情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東歐人民民主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後,在經濟上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除東德、捷克外,經濟發展都相對落後。許多東歐國家領導人,如季米特洛夫哥穆爾卡鐵托等在各自國家民主政權建設和經濟恢復中,實行了一些有別於蘇聯的政權模式和政策。但是,這種探索很快就被迫中斷了。 斯大林把蘇聯經驗全部強加於東歐,敦促各國只能嚴格按照蘇聯模式建立社會主義,在經濟建設上,東歐幾乎是全部照搬蘇聯模式。 很快,這種模式的不適應性就顯露出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輕工業農業落後、建設速度緩慢等,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和西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引起了人民羣眾的極大不滿。東歐各國雖然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所有這些改革,都沒有從本質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經濟惡化狀況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 [3-4] 
2.在處理蘇聯同東歐各國黨和國家的關係問題上,蘇聯干涉東歐國家的內政外交,存在霸權主義的傾向。蘇聯要求東歐國家都要無條件地維護以蘇聯為中心的無產階級國家利益,在雙方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 別國利益要服從蘇聯利益。以老大哥身份控制和干涉兄弟國家和兄弟黨內部事務。1948年2月,圍繞南保條約,季米特洛夫發表的關於東歐國家聯邦聲明,以及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出兵問題,蘇聯邀請南斯拉夫保加利亞領導人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會上,斯大林季米特洛夫嚴加斥責。1953年6月16-17日,民主德國發生大規模羣眾遊行示威,涉及272個城鎮和30多萬民眾。17日,蘇聯在民主德國的駐軍在該國的167個城鎮實施戒嚴,示威活動被鎮壓 [5]  。從50年代中期起,形成了一股反蘇潮流,把擺脱蘇聯的高壓、控制作為鬥爭目標之一。此後蘇聯干預東歐國家內政的案例有: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波蘭事件、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以及1980年的波蘭團結工會運動。有蘇聯(或以華約名義)直接出兵鎮壓(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亦有以武裝干預相威脅的間接干預(1956年波蘭事件和1980年波蘭團結工會運動)。 [3] 
3.在同東歐各國的經濟交往中,存在着嚴重的民族利己主義,並通過抵制馬歇爾計劃,使東歐國家走向封閉, 脱離了世界。 由於在二戰中東歐的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在戰爭結束後, 需要儘快恢復經濟,為此急需外援。 蘇聯在對東歐的援助問題上,表現出極大的民族利己主義。蘇聯不允許東歐國家獨立發展重工業,嚴重損害了東歐國家的民族利益。 [3] 
與此同時,在蘇聯的直接操縱下,東歐國家拒絕了馬歇爾計劃。為了安撫東歐,反擊馬歇爾計劃,加強東歐與蘇聯的政治經濟聯繫,1947年7-8月,蘇聯同東歐廣泛簽訂了雙邊貿易協定,即莫洛托夫計劃;9月,成立了情報局,但很快就成為蘇聯推行大黨大國沙文主義和干涉別國內政的工具;1949年1月,成立了經互會。蘇聯的這些措施,一方面加強了蘇聯和東歐之間的經濟聯繫,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東歐和西方的經濟往來。為此,美國也相應地成立了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 巴統”),對東歐採取貿易管制政策,東西方走上全面對抗的道路,雙方交往的大門被人為地鎖上了。東歐開始獨立於統一的世界經濟市場之外,使東歐失去了一次利用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發展自己的機遇。到80年代,產品已無法與西方競爭,雙方差距拉大,經濟爆發全面危機,國際上也掀起了一股全盤否定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思潮。 [3] 
1950到1973年間,中東歐國家經濟以年平均3.9%的速度發展,從而改善了中東歐國家的比較位置,並將絕大多數邊緣地區的國家拋在後面。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到80年代,東歐國家的經濟危機進一步深化,經濟停滯和下降接踵而至,工業生產下降了25-50%。根據麥迪遜的統計,在1973-1992年間,(中)東歐國家的年平均增長率是-0.8%。而同期西歐國家的年增長率在1.8%左右,幾乎是中東歐國家同期發展速度的3倍。也正是在這期間,東西歐之間的差距從1:2擴大到了1:4。同時,東歐同歐洲以外西方國家的經濟差距從1:3擴大到1:5左右。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東歐國家在歷史上第一次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指標上落後於拉丁美洲國家。東歐國家以往對非洲國家經濟的優勢地位也迅速減弱。匈牙利外債多達200億美元,成為東歐人均外債最高的國家,羅馬尼亞1981年外債110億美元,捷克40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從世界第10位降至第40位,經濟發展速度低於葡萄牙。 [2]  [5]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之後,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上台。為緩和矛盾,對東歐政策進行了一些調整:一方面,試圖緩和雙方的緊張關係,如在1955年5月訪問南斯拉夫,表示道歉。但是斯大林時期的大國沙文主義發展到霸權主義。通過各種援助,控制他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在東歐國家建立軍事基地, 直接派駐軍隊。 [3]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時期,隨着蘇聯軍事力量的增強,蘇聯走上了公開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並佔據優勢,在對待東歐問題上,他認為蘇聯可以決定別國命運,東歐應該無條件地服從蘇聯的最高領導。在加強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口號下,推行“國際分工”,把東歐變成蘇聯的原料供應國和商品銷售市場 ,造成了東歐各國經濟的畸形發展;把蘇聯模式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唯一正確的模式,不允許別國有絲毫的改變;1968年8月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3] 
1985年,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入住克里姆林宮。蘇聯政治經濟爆發了全面的危機。1987年戈爾巴喬夫提出“改革新思維”,對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即以對話代替對抗,全面收縮。戈爾巴喬伕力圖與東歐建立自由、平等、互利合作關係的思想,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按照美國提出的目標和要求進行改革,並進而影響了東歐。 [3]  1988年4月,蘇共中央廢除了同東歐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的聯絡部,同時,成立了國際政策委員會。1988年12月7日,戈爾巴喬夫在聯合國發表講話説,蘇聯將在1990年年底單方面從東歐撤出24萬軍人,1萬輛坦克,8500門火炮,以及820架戰鬥機,無論北約採取何種相應的措施。 [5] 

東歐劇變西方因素

  • 西方和平演變政策
美國對東歐的演變政策確立於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總統執政的後期,1958年制定的國家安全委員會NSC5811/ 1文件(美國對東歐國家政策聲明)標誌着艾森豪威爾政府對東歐演變政策制定的全面完成。 [7]  哈里·S·杜魯門政府時期,專門制定了針對蘇聯的“遏制戰略”和“真理運動”,制定了“新美國世紀計劃” 。1950年,中央情報局又設立了非政府組織性質的文化自由大會。 [8] 
在政治上,美國承認東歐各國政府的法律地位,直接與東歐國家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同時,美國表明立場,將蘇聯與東歐區別看待,以此來分化蘇聯與東歐關係。其次,在經濟方面,加強與東歐各國經濟貿易與往來,分化瓦解東歐的蘇聯式的經濟模式。再次,在加強政治、經濟交往基礎上加強文化交流,在批評社會主義文化(以蘇聯文化模式為主)的同時,加強西方文化的宣傳與滲透,達到在文化上同化東歐的目的。在美國新聞署和中央情報局牽頭下,美國成立了一些帶有半官方色彩的非政府組織及一些中情局的外圍組織, 如法菲爾德基金會、爭取自由歐洲委員會、國際自由記者聯合會、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時代公司、國際筆會等非政府組織。 [7]  [9-11]  [8] 
隨着時局的發展,東歐內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經濟問題成為日益困擾東歐政權的夢魘,美國的70年代以後,加強了與東歐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方面的往來。 [7]  [12] 
在1989年之前,西方,特別是美國主要是給予“團結工會”這類反對派組織以道義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匈牙利由於開始改革儘早,美國和聯邦德國給予其最惠國待遇。美國對東歐國家實行“區別對待”政策,明確其對實施改革和抵制改革國家的立場。西方其本身的社會經濟發展給東歐國家的“示範”效應。 [5] 
20世紀70年代末,波蘭成立了團結工會組織,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了第77憲章集團,保加利亞成立了支持工會, 羅馬尼亞成立了博愛工會 、匈牙利成立了民主反對派、民主工會聯盟,東德成立了劍與犁組織等。1984年成立了美國民主基金會。1990年在烏克蘭創立了國際復興基金會。 [8] 
1983年10月,萊赫·瓦文薩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87年,美議會向團結工會年提供津貼100萬美元。1988年,提供500萬美元作為其活動經費。1989年7月11日至1989年7月13日,布什訪問波、匈。布什説,為了加速波蘭走自由企業制度和民主社會進程,美國援助波蘭10億美元。

東歐劇變東歐內部因素

  • 官僚主義的滋生和發展
個人崇拜等政治腐敗行為盛行,70年代和80年代東歐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犯罪率都呈上升趨勢,最快是波蘭,1980年到1986年犯罪上升了50%,其次是匈牙利達到40%,形成了兩次犯罪浪潮。而在各類犯罪中,佔首位的是財產犯罪,在犯罪結構中達80%。70年代多數國家財產犯罪主要形式是侵佔國家財產。80年代侵佔私人和集體財產罪空前增長。 [6] 
保加利亞日夫科夫擔任黨的最高領導職務長達35年之久,1980年,波蘭黨和政府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由最高法院處理了25名中央一級領導官員的腐化問題。有15人被開除黨籍,其中包括政府前總理、國家計委主席。上層領導人和幹部的腐敗行為,同時也併發或導致中下層領導人和幹部的腐敗現象的泛濫。
1980年波蘭蓋萊克貪污案件中, 黨和政府領導幹部有800餘人被捲入。
1988年捲入南斯拉夫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醜聞的有500名官員。

東歐劇變經過

東歐劇變波蘭人民共和國

東歐劇變
東歐劇變(2張)
1956年6月, 發生了"波茲南事件"。10月, 波蘭統一工人黨舉行二屆八中全會,哥穆爾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並對以前的方針政策和錯誤進行了批評和糾正,提出克服“官僚主義”和“教條主義”、加強法制建設和政治民主化進程,發展經濟更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方針。哥穆爾卡執政時期,波蘭統一工人黨進行了波蘭社會主義道路的改革。反對不重視輕工業的思想,提出改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建設符合波蘭國內具體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而這次改革受到蘇聯的打壓以及國內反對勢力的阻止,以失敗告終。 [13]  [14-15] 
1970年2月,波蘭國內連續不穩定的高速物價上漲,為反對哄抬物價,格但斯克等城市的工人舉行罷工併發生了流血衝突。70年代後半期,由於基建投資規模過大,外債增加,通貨膨脹加劇,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波蘭政局開始動盪。80年代初,波蘭政府為擺脱經濟困境,大幅度提高肉類商品價格又引發許多城市的工人罷工。 [13]  [16] 
1980年,在萊赫·瓦文薩的組織和領導下建立了“波蘭獨立自治團結工會”(團結工會)。8月,波蘭最大的造船廠-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工人舉行大罷工,罷工浪潮迅速蔓延全國。 8月3日,以副總理米·雅蓋爾斯基為首的政府委員會同以瓦文薩為首的罷工委員會簽署了一項協議書,當局也允許成立新的工會,團結工會取得了合法地位,暫時平息了罷工浪潮。 [17]  [13] 
1981年2月開始,團結工會在某些極端工會的教唆下又開始罷工,7月浪潮遍及全國。波蘭當局決定採取鎮壓手段,逮捕罷工分子,軟禁瓦文薩,次年11月釋放。1981年底至1983年7月,波蘭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宣佈全國進入“戰時狀態”,取締團結工會。1988年再次發生大規模的8月罷工浪潮。 反對派不斷增長;波蘭面臨深刻危機;經濟改革帶來各種問題,這些最終使當局不得不與團結工會合作,波蘭當局再次做出讓步。 [17] 
1989年1月,雅魯澤爾斯基將軍建議與瓦文薩以及團結工會其他領導人舉行“圓桌會議”,根據圓桌會議協議,決定於1989年6月4日和18日分兩階段進行議會和參議院的選舉 [18]  。 8月24日,議會通過決議,波蘭統一工人黨執政45年來,組成了第一個由反對派出任總理的政府,團結工會領袖瓦文薩任總理,也是戰後東歐出現的第一個非共產黨領導的政府。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並更改國徽。1990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宣告該黨停止活動。同年的總統選舉,瓦文薩成為總統。 [17] 

東歐劇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56年6月,工人抗議和罷工浪潮席捲匈牙利全國。7月,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全會宣佈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格羅·艾爾諾接替。10月3日,趁格羅休假的機會,匈黨中央批准對1949年清洗中的主要受害者-拉伊克重新安葬。10月23日,30萬示威者包圍了匈牙利議會大廈,指明要求納吉·伊姆雷出任總理。10月30日,蘇聯軍隊開始撤出布達佩斯。10月28日,納吉·伊姆雷在廣播講話中宣佈蘇軍將撤離布達佩斯,解散國家保安局,成立新政府。1956年11月3日晚,蘇聯首先誘捕了和他們談判的匈牙利軍事代表團, 而後在次日凌晨以5個師的兵力對匈牙利發起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很快控制了局面。納吉下令匈軍放棄抵抗,蘇聯以絕對優勢很快控制全國。匈牙利危機是東歐第一場大規模的反蘇運動,象徵着蘇聯喪失東歐霸權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17]  [19] 
1989年,匈牙利也發生了類似波蘭的政局變動。由於卡達爾領導時期匈牙利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面向市場的經濟體制改革,而且改革的進程比較平穩,所以積累了比較深厚的改革基礎,執政黨內的改革派勢力也比較強,當外部形勢出現了有利於改革向政治層面突破的時機,匈牙利黨內主張實行多元民主政治的力量也隨之而起,並乘卡達爾不再領導政治局的機會很快佔據了主導地位。
1989年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召開中央全會,討論政治多元化問題。經激烈爭論,以政治局委員波日高伊為代表的激進民主派的主張獲得通過。會議決議宣稱:“政治體制多元化可在多黨制的範圍內實現”,“實行多黨制和議會民主制是匈牙利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符合當前具體國情的選擇”。全會還對1956年十月事件作了重新評價,肯定其基本性質是“人民起義”。會後,為納吉平反並舉行重新安葬儀式。
1989年6月,召開的中央全會進一步肯定了多黨制和議會民主制,並籌劃修改憲法和舉行大選。為此在6月~9月間召開了各政黨、組織參加的全國政治協商圓桌會議。
1989年10月,社會主義工人黨召開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會,對黨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前途作出決定,由於激進民主派在黨內佔據主導地位,會議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決議,將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建為“匈牙利社會黨”,但大部分黨員在重新登記時沒有加入社會黨,致使黨員人數由原來的72萬鋭減至5.5萬,嚴重削弱了黨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月,匈牙利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刪除共產黨領導地位和國家屬社會主義性質的條文,國會還決定更改國名和國慶日,國名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為“匈牙利共和國”,國慶日由4月4日(蘇軍解放匈牙利日)改為10月23日(1956年十月事件爆發日)。
1990年3月25日~1990年4月8日,舉行了多黨制下的議會選舉,安托爾領導的民主論壇獲勝,取得組閣權,社會黨競選失敗,淪為在野黨。5月2日,新議會首次會議選舉自由民主主義者聯盟領導人根茨為國會主席,同時出任臨時總統。匈牙利完成了由政治體制變革帶動政權轉移的過程。 [20] 

東歐劇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主條目:兩德統一
1989年民主德國(東德)政局嚴重變化。自當年5月開始,利用匈牙利開放奧匈邊境之機,民主德國大批公民移至聯邦德國(西德)。10月份,多城市爆發了規模不一的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聞自由的限制。
1989年10月18日,東德總統昂納克宣佈辭職。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21-22]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德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 [22] 
1990年2月4日,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後改名為左翼黨。 [22] 
1990年2月13日至1990年2月14日,東德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西德。1990年3月18日,東德人民議會舉行首次自由選舉,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德梅齊埃任總理,兩德統一的步伐急劇加快。
1990年5月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 [22] 
1990年8月30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德國統一條約,確定民主德國採用聯邦德國憲法,於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統一的德國首都定於柏林。 [22] 
1990年9月24日,東德國家人民軍退出華沙條約以及相關若干組織,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前14專區為了適應西德建制改為5州,一併進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德至此統一。 [23] 
推倒柏林牆的歷史瞬間

東歐劇變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9年3月,六名前羅共領導人發表致羅共總書記齊奧塞斯庫的公開信,批評他的內外政策,要求進行全面改革。但他不屑一顧。
1989年12月16日,在羅馬尼亞西部的蒂米什瓦拉市,為了保護一名遭迫害的天主教神父,大批羣眾在他藏身的教堂外拉起了人鏈,並與警察發生了流血衝突。這事變成了導致羅馬尼亞政局劇烈動盪的導火索。19日,首都布加勒斯特也爆發了幾萬人參加的示威遊行,示威者再次與警察發生衝突。齊奧塞斯庫不得不在20日中斷對伊朗的訪問,回到國內。
1989年12月17日,在首都市中心廣場上舉行的萬人集會上,齊奧塞斯庫下令軍隊開槍鎮壓,但遭到拒絕。22日,軍隊倒戈,與忠於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發生了激烈的槍戰。齊奧塞斯庫夫婦中午乘直升機出逃,當晚在埃列娜的家鄉被捕,以前羅共中央書記伊利埃斯庫為主席的救國陣線委員會宣告成立 [24]  ,並接管了全國政權;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被改名為羅馬尼亞,實行三權分立、多黨制政體。 [25] 
1989年12月25日,一個臨時成立的軍事法庭以屠殺、破壞國民經濟等罪行,判處齊奧塞斯庫夫婦死刑,立即執行。 [25] 

東歐劇變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1980年代後期在蘇聯開始的新思維也給保加利亞帶來了影響。保加利亞共產黨日夫科夫都逐漸無法抵抗要求改革的呼聲。1989年11月,在索菲亞發生了關於環境問題的示威,示威後進一步擴大至要求全面政治改革。保加利亞共產黨一些人也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對此反應迅速。1989年11月10日,黨內發生“宮廷政變”,日夫科夫被迫辭職,並向社會作出舉行自由選舉的承諾。
1990年2月,共產黨自行放棄一黨專政體制,黨名也改為保加利亞社會黨。同年6月,保加利亞舉行了1991年以來首次自由選舉,保加利亞成為多黨制國家。同年11月,國名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20] 

東歐劇變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主條目:天鵝絨革命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
受蘇聯和東歐其他國家改革大潮的衝擊,捷國內各派政治力量圍繞着是否重新評價1968年“布拉格之春”展開政治鬥爭,蘇軍侵捷後由蘇聯扶植上台的捷共當局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拒絕為“布拉格之春”平反,由此激化了同人民羣眾的矛盾,捷共陷於政治上的孤立。
1989年1月,為紀念20年前因抗議蘇軍侵捷而自焚的大學生帕拉赫,布拉格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羣眾與當局的對立愈演愈烈,政府多次出動軍警鎮壓羣眾示威。
1989年11月,捷共中央連續兩次召開非常全會,試圖通過改組領導班子平息事態,但未能達到目的。11月底,捷共新班子終於向反對派作出重大讓步,同意修改憲法,取消黨對國家的絕對領導,成立多黨聯合政府,並以捷共中央主席團名義發表聲明,宣佈1968年華約5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錯誤的,隨後又宣佈為所有因1968年事件而遭受迫害的人恢復名譽。
1989年12月10日,在反對派的壓力下,捷政府大幅度改組,捷共在聯合政府中成為少數,總統胡薩克也被迫辭職。12月29日,捷聯邦議會選舉領導“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的杜布切克為議會主席,同時選舉“公民論壇”領導人哈韋爾為總統。1990年1月,政府總理恰爾法退出捷共,這樣,捷共完全失去了執政地位。
1990年6月,舉行的首次多黨選舉進一步確定了捷克斯洛伐克變動後的政治格局,哈韋爾、杜布切克、恰爾法繼續擔任國家的最高職務,而捷共在失去中央領導權後又失去了地方政府的領導權。 [20] 

東歐劇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89年2月,科索沃自治省煤礦的阿族工人舉行大罷工,很快上萬民眾參加罷工,自治省癱瘓。南斯拉夫聯邦主席團派特種部隊的坦克和裝甲車進入科索沃,宣佈自治省實行戒嚴。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的領導人和社會各界則組織大型集會聲援科索沃的罷工活動,譴責塞爾維亞共和國實行“沙文主義政策”。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於3月通過決議取消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的地位。克羅地亞共和國撤回從聯邦派往科索沃自治省特種部隊中的全部克羅地亞人員,停止繳納援助不發達地區的基金。
1989年9月,斯洛文尼亞共和國議會通過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確認共和國的自決權和同聯邦的分離權,刪去在憲法中“南共聯盟的引導作用”的條款。
1990年1月,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舉行第14次大會,會上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代表們宣佈退出南共同盟,南斯拉夫共產黨消失。7月,南聯邦議會聯邦院通過《政黨結社法》,正式實行多黨制。11-12月,南各共和國分別舉行大選,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四個共和國共盟失去執政地位,塞爾維亞、黑山兩個共和國原共盟繼續執政。 [20] 
1991年6月25日晚,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宣佈獨立。6月26日,人民軍、聯邦內政部人員向邊境地區開進,與斯洛文尼亞軍隊遭遇。27日,人民軍的空軍、坦克裝甲部隊開往斯洛文尼亞境內的南意、南奧邊境,控制了南里的邊境和通道,斯洛文尼亞進行襲擊,南人民軍2架直升機被擊落,5名飛行人員死亡。南斯拉夫內戰爆發。
南斯拉夫已經分裂為6個主權國家 南斯拉夫已經分裂為6個主權國家
1991年7月,克羅地亞武裝力量向境內50多個塞族村鎮發動全面攻擊,塞族民眾還擊,克羅地亞境內武裝衝突擴大。以塞族官兵為主的南斯拉夫人民軍進行武裝介入,1991年9月,形成克羅地亞軍隊同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全面對抗。居住在克羅地亞的60萬塞族人,在塞爾維亞的支持下,成立了"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宣佈脱離克羅地亞,加入塞爾維亞共和國。克羅地亞堅決反對,克羅地亞總統圖季曼聲明“寸土不讓”。而塞爾維亞領導人米洛舍維奇則強調:“所有塞爾維亞人都必須生活在一個國家裏。”
1991年9月,馬其頓宣佈獨立。
1992年3月,波黑共和國宣告獨立。4月,境內三個民族穆斯林、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爆發內戰,交戰各方都出現了種族大屠殺的反人類罪行。
2006年6月,黑山宣佈獨立,退出與塞爾維亞的聯邦。

東歐劇變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1990年底,阿爾巴尼亞也宣佈開始實行多黨制,國家走上政治多元化和議會民主的道路,放棄“社會主義專政”,軍隊、公安、司法、外交等重要部門實行非政治化和非黨化。同是年三次發生阿公民大規模出逃到意大利、希臘等國,總人數達15萬,佔全國人口的5%。3月31日舉行首次多黨選舉,產生了第一個多黨議會,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原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改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黨。 [20] 

東歐劇變結局

東歐劇變社會影響

東歐劇變冷戰結束

主條目:蘇聯解體、也門統一
蘇聯和東歐國家從盟友轉為普通國家關係,蘇美關係從冷戰和對抗轉向緩和與合作,以1985年11月日內瓦首腦會晤為轉折,美蘇關係開始進入比較持久和穩定的緩和時期。兩國在不同級別上就不同的問題進行對話從此制度化。以東西方“冷戰”為基本特徵的兩極體制解體,被多方位竟爭的“多極化”格局所取代。 [26] 
1991年7月1日,華沙條約組織布拉格的會議中宣佈正式解散。在同月的高峯會上,戈爾巴喬夫與美國總統老布什建立美蘇戰略伙伴關係,使冷戰走向終結。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蘇聯解體。雅爾塔體系完全崩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向多極化發展趨勢。
多黨制在非洲形成潮流,美國國務院責成其所轄國際開發署在與十幾個非洲國家簽定雙邊援助協定時規定,“政治改革”是提供經援的先決條件。美國國會批准政府建立3000萬美元的“促進非洲民主化基金”。直接插手尼加拉瓜、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內戰。 [27] 

東歐劇變國際共運受重創

也門統一 也門統一
東歐發生劇變,蘇聯和東歐國家紛紛從非洲一些奉行“科學社會主義”的國家撤出,使它們面臨着投資、貿易、援助減少的困難局面。1990年,埃塞俄比亞執政的工人黨更名為“統一民主黨”。在經濟上,這些國家進一步實行市場經濟,向西方 敞開了大門。 [27] 
20世紀80年代末,由於蘇聯從南也門撤軍以及東歐劇變,實行多年社會主義的南也門迫於經濟形勢和外交孤立局面,最終尋求和北也門統一。90年4月南北也門元首在阿拉伯也門的塔茲簽署《統一協定(草案)》。1990年5月22日也門共和國宣告成立。
1990年1月12日發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的一起政治事件。這起事件最終使得蒙古修訂憲法,實行政治轉型。

東歐劇變北約東擴

東歐劇變後。社會主義的影響力顯著減弱,西方國家的共產黨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少數小黨自動解散,一些政黨實行社會民主黨化,改變黨名,申請加入社會黨國際,世界範圍內共產黨的數量,由20世紀80年代鼎盛時期的270多個,減少為147個。 [15]  造成了北約三次東擴:1993年3月捷克、匈牙利和波蘭成為北約的成員國;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愛沙尼亞、拉脱維亞和立陶宛加入北約組織;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峯會同意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的加入。 [28] 

東歐劇變中東歐國家

東歐國家選舉罷免 東歐國家選舉罷免
中東歐國家在普遍經歷轉型性衰退之後,從2000年至2008年,走上了持續的經濟增長之路;GDP2007年中東歐國家已經超過了1989年的水平。部分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經濟增速加快,大大高於歐盟平均水平。 [29] 
在政治西方化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過快的體制轉型是出現了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民眾對新政策的反抗情緒高漲,有些國家出現了罷工浪潮,波蘭尤為突出。1992年1月,波蘭連續發生3次大規模罷工,8月又發生工潮。這一變化助長了極右勢力的抬頭,轉型初期東歐各國均產生了政府頻繁更迭或政府不穩固的現象。1989年底,匈牙利的政黨和組織達50多個;1990年6 月,捷克斯洛伐克已有23個政黨和組織;1990年12月,南斯拉夫共有248個政黨註冊;同期,羅馬尼亞有 83個新黨登記註冊,後高達180多個;1991年9月,保加利亞的政黨和組織已逾80個;同期,波蘭已有200多個政黨。 [30]  20年間,保加利亞更換了14屆政府、7屆議會。 [29] 
參考資料
  • 1.    餘源培.鄧小平理論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4-07
  • 2.    沈敬.從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來看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文學界:理論版》 , 2012 (3) :212-213
  • 3.    劉春蕊.東歐劇變中的蘇聯因素:《山東高等教育》 , 2001 , 18 (2) :11-15
  • 4.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7-05-27]
  • 5.    蘇聯模式是導致東歐劇變的重要原因 東歐劇變評析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05-27]
  • 6.    白明春,季正矩.東歐劇變與腐敗的教訓:《大連大學學報》,2002 , 23 (1) :41-44
  • 7.    許加梅,張松華.冷戰時期美國對東歐的"演變"政策與1989年東歐劇變:《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 31 (4):125-128
  • 8.    閆文虎.對冷戰時期西方非政府組織在蘇聯東歐地區活動的歷史考察-從非政府組織角度兼論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的原因:《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 , 2011 (3):67-74
  • 9.    Nathaniel Mckitterick. East -West T rade. the Backg round of U . S. Policy[ M]: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6:36
  • 10.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 nited States ( FRUS) 1958- 1960, Vol. 10, part. 1, Soviet Union, Eastern Eu- rope, Cyprus[ EB/ OL ]
  • 11.    尼克松.1999年: 不戰而勝[ M]: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154,156
  • 12.    Zbynek A. B. Zeman.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Communist Europe[ M] :Ox ford: Cambridge, B. Blackwell,1991:21
  • 13.    馬韶華.從東歐劇變看執政黨建設-以波蘭工人黨的歷史為例分析執政黨建設:《東方企業文化》 , 2012 (17):232-233
  • 14.    王亞明.戰後東歐民族主義與東歐劇變:《社會主義研究》 ,2005 (4) :124-127
  • 15.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連載 第十一章 蘇聯東歐劇變與世紀之交馬克思主義的命運 (2)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5-27]
  • 16.    東歐的第一聲驚雷——關於“波蘭劇變”的回憶(二)  .網易[引用日期2017-05-27]
  • 17.    吳會傑.劇變背後的漸變積累——東歐劇變再認識:《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 29 (5) :48-50
  • 18.    劉邦義世界歷史, 1995 ( 5 ).波蘭政局的劇變與團結工會 [J].:世界歷史,1995( 5 ):72
  • 19.    劉賀青 .關於 1956 年匈牙利危機研究的一部力作-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評價 [J]:冷戰國際史研究,2004:137
  • 20.    1990年 東歐劇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5-27]
  • 21.    悲慘的結局?——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  .個人圖書館.2014-11-11[引用日期2020-04-08]
  • 22.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 現代史編· 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1-293
  • 23.    1989年東歐劇變:投入聯邦德國懷抱的民主德國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6-02-03]
  • 24.    羅馬尼亞前總統憶東歐劇變 制度要延續須不斷豐富  .網易[引用日期2017-05-27]
  • 25.    東歐劇變:總統 少將的匆忙審判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05-27]
  • 26.    宋以敏 .東歐劇變對美蘇關係和世界格局的影響:《世界知識》,1990年21期
  • 27.    崔清蓮.東歐劇變對第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理論前沿》,1991年第17期
  • 28.    龍昭.從中東歐的角度看北約東擴:《新西部旬刊》, 2012 (3):186-186
  • 29.    未知.中東歐轉型:歷史追問與現實考量(專題討論):《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3 (5)
  • 30.    馬細譜 .中東歐社會黨執政現狀及其走向[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2)
  • 31.    “四史”關鍵詞|波茲南事件究竟怎麼回事?產生了哪些影響?  .澎湃新聞.2020-11-03[引用日期2023-04-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