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

鎖定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 [19]  、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0]  ),簡稱“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1]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於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塞爾維亞王國、比利時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希臘王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 [1]  戰場主要在歐洲,分為西線和東線戰場。非洲、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戰爭始於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以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作為結束標誌 [23]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參戰國家達33個,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15億人被捲入戰爭,有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23]  。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名    稱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
發生時間
1914年7月28日 至 1918年11月11日
地    點
歐洲太平洋中東地中海非洲亞洲部分地區
參戰方
同盟國協約國
結    果
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約國獲勝
參戰方兵力
約6500萬人
傷亡情況
協約國總士兵陣亡:5497600人
同盟國總士兵陣亡:3382500人
交戰雙方受傷總數:約1000萬人
平民死亡總數:6493000人
主要指揮官
威廉二世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穆罕默德五世
斐迪南一世
喬治五世 展開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
協約國
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塞爾維亞王國、比利時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希臘王國中華民國大日本帝國 [9] 
導火線
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
開始標誌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結束標誌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 [2] 
性    質
帝國主義戰爭侵略性、非正義
戰後影響
歐洲四大帝國被摧毀;歐洲列強國力下降,美日興起 等
戰後體系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對矛盾

19世紀末20年代初,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着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使其實力對比發生重大的變化,列強之間的矛盾也變得更加繁複。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對,即英德矛盾、俄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 [1]  [10]  四對矛盾大致內容如下:
  • 英德矛盾: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後起的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20世紀初,德國工業地位超過英國,將英國視為“日益衰落的國家”。德國的商品在各地排擠英國。德國企圖對已經取得世界霸權的英帝國發起挑戰,希望建立一個從東非到西南非洲的“赤道非洲帝國”,與英國制定的“三C”計劃(開普敦開羅加爾各答)發生衝突。在中近東,德國修建從君士坦丁堡、柏林到巴格達、波斯灣的巴格達鐵路,公開鼓吹這一鐵道是替德國開闢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這直接損害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威脅着英屬印度。德國擴張的主要目標很明顯是奪取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德國大規模地擴大海軍更使英國感到德國已是它的最主要的敵人。 [27]  隨着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一些研究者視之為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29]  [1]  [10] 
  • 俄德矛盾:德國禁止俄國牲畜輸入,又限制俄國糧食進口。俄國也對德國報復,限制德國工業品進口。 [27]  兩國因這種不斷的貿易摩擦,關係持續惡化。 [10] 
  • 法德矛盾: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且此戰後,法國的洛林東部和阿爾薩斯被割讓給德國),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力擴充軍備。此外,法德為爭奪北非殖民地,亦關係緊張。 [10] 
  • 俄奧矛盾: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羅斯帝國打着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區進行擴張,地處中歐的政合國奧匈帝國也持續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擔憂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國的煽動而獨立。 [3] 

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大集團對立

  • 三國同盟
1879年,在德意志帝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國與奧匈帝國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意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斯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4] 
  • 三國協約
俄德交惡後,工業革命不斷髮展的俄國需要外資來建築鐵路,而法國正需要資本輸出,法國政府就利用貸款發展兩國外交關係。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法俄軍事協定》,第二年生效。 [27]  協定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意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
面對共同的敵人德國,英法的矛盾逐漸緩和。1904年,《英法協約》簽訂,協調了兩國在殖民地的糾紛。法承認英佔埃及;英承認法在摩洛哥的利益,並在外交上支持法征服摩洛哥的行動。英、俄在近東和遠東的矛盾原來很尖鋭,日俄戰爭後俄國被削弱,使英對俄的畏懼心理消除,而德國的巴格達鐵道計劃既有對付英國,也有封鎖俄國黑海出口的意圖,於是,英、俄在近東有了共同的敵手,原有的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對英法資本的依賴性加強。這樣,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英俄協約》,協調兩國在波斯、中國西藏、阿富汗的爭執。 [27] 
至此,三國協約正式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4] 
1913年的歐洲(紅色為同盟國,綠色為協約國) 1913年的歐洲(紅色為同盟國,綠色為協約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起因

  • 局部戰爭的預演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 [13]
主詞條:巴爾幹戰爭摩洛哥危機
1898年的美西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拉開了帝國主義時代更大規模戰爭的序幕”。 [10]  20世紀初期出現的兩次摩洛哥危機使英法協約得以強化,使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之一。 [28] 
1912年和1913年,戰略位置重要的巴爾幹地區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插手巴爾幹地區的事務,使之前對抗奧斯曼帝國巴爾幹同盟瓦解並分化為兩個集團。 [16]  20世紀初的巴爾幹地區,是歐洲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27]  [26] 
  • 大戰導火線
主詞條: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妻子索菲亞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裏若·普林西普槍殺。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 [10]  。薩拉熱窩事件後來被認為是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5]  [23] 
斐迪南大公夫婦離開薩拉熱窩市政廳 斐迪南大公夫婦離開薩拉熱窩市政廳 [16]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向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使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 [26]  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參見詞條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除違反自身憲法、損害主權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爭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0]  [17]  [30] 
交戰雙方分為同盟國協約國兩大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主要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英、法、比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對抗的西線(參見詞條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俄國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對抗的東線(參見詞條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6]  此外在非洲、亞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戰鬥。
兩大陣營的主要國家與人物
所屬陣營
國家
具體人物
協約國
比利時王國
意大利王國(原為同盟國)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同盟國
其餘如葡萄牙共和國、聖馬力諾共和國等與戰爭關聯不大(但屬於協約國)的國家則不再展示。
表格參考資料 [6]  [23]  [30] 
一戰各國軍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攻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 [6] 
施裏芬計劃 施裏芬計劃 [20]
1914年7月30日,俄國和奧匈帝國開始戰爭動員。7月31日,德國向法國和俄國發出“雙重最後通牒”。8月1日,法國、德國開始戰爭動員,德國宣佈與俄國進入戰爭狀態。8月2日,德軍進入盧森堡大公國。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英國開始戰爭動員。8月4日,德國向比利時王國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奧匈帝國於8月5日向俄國宣戰。 [17] 
自8月開始,德軍根據戰前制定並經過修改的施裏芬計劃,意圖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國軍隊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9月5日至12日)的奮力抵抗,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後,德軍退守埃納河一線,英法聯軍於9月15日至18日,向德軍防線發起進攻,但被擊退(參見詞條埃納河戰役)。自此,作戰雙方在瓦茲河瑞士邊界地段,自運動戰開始轉入陣地戰 [18]  9至10月,英法聯軍與德軍在瓦茲河和加來海峽之間的廣闊地區進行“奔向大海”戰役,雙方都試圖迂迴對方翼側,但沒有成功。10月底,德軍發起第一次伊普爾戰役,雙方互有勝負,最後陷入僵持。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亙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 [6]  [17] 
一戰時的東線形勢 一戰時的東線形勢 [20]
在東線,俄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於8月16日率先進攻東普魯士,但第二集團軍卻在德軍的包圍下被殲滅(參見詞條坦能堡戰役)。9月,俄西北方面軍對德第8集團軍實施進攻,反被擊敗,傷亡慘重(參見詞條馬祖裏湖戰役)。俄軍的進攻雖遭受失敗,但也分散了德國的兵力,影響了西線的戰事。與此同時,俄軍將奧匈軍隊驅逐出萊姆堡,迫使其撤至喀爾巴阡山脈 [6]  10月29日,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此後與英國在中近東地區進行一定規模的戰爭。11月初,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 [17] 
此外,東亞的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藉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參見詞條青島之戰)。 [6] 

第一次世界大戰僵持

1915年至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
加里波利之戰期間,澳新軍團在安扎克灣登陸 加里波利之戰期間,澳新軍團在安扎克灣登陸 [30]
1915年2月19日,英法為實現強行闖入由奧斯曼帝國控制的達達尼爾海峽,以達到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佔領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目的,發動了加里波利之戰。結果,英法雖投入大量軍隊進攻,卻終未成功,被迫於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進行大撤退。 [25] 
1915年4月26日,原屬同盟國陣營的意大利在獲得協約國承諾的領土補償後決定倒戈,同協約國陣營簽訂《倫敦條約》。5月,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與德國斷交,正式加入了協約國。 [22-23]  10月,保加利亞王國在見證了俄軍於東線的潰敗及英法在加里波利之戰中的困境之後,加入同盟國,聯合德國、奧斯曼帝國佔領塞爾維亞全境。1916年8月,羅馬尼亞王國加入協約國,但同盟國軍隊很快打敗了羅馬尼亞軍,同年12月佔領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25] 
1916年,法軍穿越凡爾登的廢墟 1916年,法軍穿越凡爾登的廢墟 [30]
由於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所以這一年裏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上戰役:
  • 西線為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軍猛攻法國東北部凡爾登要塞,欲與法軍決戰。最初,法軍第一道防線被突破。法國政府急速增援19萬生力軍、25000噸軍火和3900輛汽車,並任亨利·菲利浦·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德軍雖全力進攻,取得突破,但始終未能佔據凡爾登,並自8月底起轉入防守。10月21日,法軍大舉反攻,至12月18日收復全部失地。此戰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25]  。就在凡爾登戰役進行的同時,為減輕法軍在凡爾登地區的壓力,英法聯軍於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帶向德軍猛烈進攻。戰鬥延續到11月18日,雙方在索姆河兩岸的狹窄地帶進行拉鋸式的陣地戰,協約國使用飛機配合作戰,英軍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這場消耗戰使英法德損失兵力超過100萬,被稱為“索姆河地獄”。 [23] 
  • 與此同時,東線俄軍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發動了被稱作“布魯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勢。這次戰役被稱為一戰中俄國最成功的進攻,奧匈帝國損失了110萬人,德國傷亡也達到35萬人;但俄國自身亦損失慘重(傷亡50萬),這削弱了同盟國持續參戰能力。 [24] 
在海上,英國實行海上封鎖政策,準備把波羅的海的德國艦隊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德國為扭轉不利形勢,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鎖,企圖主動出擊,尋機與對方決戰。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艦隊在日德蘭半島西北海面上遭遇,發生戰鬥(參見詞條日德蘭海戰)。此役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由於英國艦隊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仍掌握着制海權,德國打破封鎖的嘗試失敗。 [23] 
1916年6月,經英國鼓動,麥加謝里夫侯賽因·伊本·阿里於發起阿拉伯大起義 [24]  ,英軍中東總司令埃德蒙·艾倫比也在1917年對奧斯曼帝國發起總攻。結果使得阿拉伯半島、敍利亞等地於1918年徹底脱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17]  而德屬東非殖民地在司令官保羅·馮·萊託-福爾貝克的帶領下,在大戰之初便與英、比、葡等國軍隊作戰。英屬羅得西亞和印度軍隊於1916年8月佔領了德屬東非的行政中心莫羅戈羅,但直到德國投降時,協約國都始終無法佔領德屬東非全境。 [24] 
經過這一階段的數次戰役,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整個局面向有利於協約國的方面轉化。 [7]  [23]  [25] 

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攻

1917年至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
《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簽約現場 《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簽約現場 [20]
1917年2月,德國宣佈施行無限制潛艇戰政策。4月,一向傾向於協約國的中立國的美國被德國這一政策激怒,正式對德作戰。 [25]  早有參戰之意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受美國之邀請,也在3月14日宣佈對德絕交,8月14日正式對德宣戰。 [31]  此後,中國以“以工代戰”的形式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派出十幾萬名勞工奔赴歐洲戰場。 [10]  同年初開始,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經過俄臨時政府失敗的“克倫斯基攻勢”,新成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宣佈退出一戰。 [7] 
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規定德國接受十四點是一切和談的前提。 [15]  3月至5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一度離巴黎僅60公里,但在7月發起的對馬恩河地區協約國軍的攻勢遭遇失敗。隨後協約國軍反攻,至8月6日結束戰鬥。德軍敗退至維勒河和埃納河一帶,協約國軍佔據馬恩河突出地帶(即第二次馬恩河會戰,參見詞條馬恩河會戰)。 [23]  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法國元帥斐迪南·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驅逐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10月31日奧斯曼帝國投降。11月3日奧匈帝國投降。11月4日,基爾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參見詞條基爾水兵起義),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參見詞條德國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於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佈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蘭。 [17] 
圖冊參考資料 [11-12]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果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正式宣佈投降。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的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道車站的福煦車廂裏,簽署《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生效時間是上午11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2]  [17] 
1918年11月11日,一戰結束
一戰結束圖冊參考資料 [20]  [30]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影響

  • 對人類的物質、精神損害
當時的反戰漫畫 當時的反戰漫畫 [20]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參戰國家達33個,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15億人被捲入戰爭,有1000多萬人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其中350萬人終身殘疾 [10]  )。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6]  [19]  [23] 
在之前參與戰爭的國家之中,退伍軍人難以重新找到迴歸正常社會,找到順心的工作;很多傷殘退伍軍人的生活陷入了異常困難的境地。對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遺孀與孤兒而言,貧困成了每天都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那些居於社會上層的人擔心俄國的共產主義革命會進一步蔓延開來。在德國,右翼人士組建了民兵組織來抵抗社會主義者,而在英國及其他國家,軍隊在街上與罷工者及其他抗議示威者發生許多衝突。“和平主義”“理想主義”等思潮興起。 [28] 
  • 各區域勢力的重新劃分
奧蘭多(左起)、勞合·喬治、克里蒙梭、威爾遜在規劃戰後的歐洲 奧蘭多(左起)、勞合·喬治、克里蒙梭、威爾遜在規劃戰後的歐洲 [20]
一戰結束後,各戰勝國於1919年1月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後協約會議。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在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根據《凡爾賽和約》及之後的一系列條約,歐洲的地圖被重新勾畫。奧匈帝國瓦解,奧地利、匈牙利變成獨立的兩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也宣告成立。羅馬尼亞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那裏接管了部分領土。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則紛紛獨立,其大部分都是從俄羅斯帝國分割出來的。同樣獲得獨立的波蘭,其國土包括了之前屬於德國的部分領土,並通過位於但澤的“波蘭走廊”入海。法國重新獲得了在普法戰爭中丟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比利時與丹麥也獲得了德國的一些領土。總的來説,德國失去了其戰前領土的13%,而其殖民地則變成了協約國中此國或彼國的新屬地。這些領土的分配並不盡如人意,多數國家都對業已設定的國界線心存不滿,這給後來的爭端種下了禍根。
  • 帝國主義力量的削弱,獨立運動的出現和革命的傳播
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國家俄羅斯帝國、歐洲中部的基督教國家德意志帝國、歐洲中部和巴爾幹西北部的基督教二元制君合國奧匈帝國以及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奧斯曼帝國紛紛瓦解,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削弱。這一結果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6]  戰爭後期,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國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8]  世界開始分裂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相互對立又共處的社會體系。 [28] 
  • 民族仇恨情緒的增長,經濟模式的轉變
在戰後,德國被迫接受“這場戰爭完全都是德國的錯”(並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這樣的觀點,還要為戰爭所帶來的傷害與損失支付鉅額的經濟賠償。其武裝部隊被大幅縮減。國內復仇情緒日益增長。 [21] 
英、法受各種因素困擾,不願在和平解決的工作方面扮演主角。在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敦促下,國際聯盟建立。但其作用是相當有限的。
一戰後的幾年時間裏,德國的納粹主義與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開始生根發芽。接着,在一段時期的經濟繁榮增長與國際關係貌似友善的階段之後,美國股價於1929年徹底崩盤,從而招致了大蕭條時期與另一個政治混亂的時代。戰爭還加速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這對現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均有深遠影響。 [28] 
  •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現代軍事技術開始大發展的時期,這對於現代武裝力量軍種兵種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都有着巨大的影響。 [28] 
一戰期間,德國士兵在使用馬克沁機槍
圖冊參考資料 [30]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評價

1919年《鏡報》的漫畫《這是我們永遠不該再看到的》 1919年《鏡報》的漫畫《這是我們永遠不該再看到的》 [15]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的災難。對交戰雙方來説,都是非正義的戰爭,儘管如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衞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6]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使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戰後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國際秩序得到重建。 [8] 
參考資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129頁
  • 2.    鬱漢衝,董國超主編,歷史百科,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06,第523頁
  • 3.    鄒瑜,顧明 主編.法學大辭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1142
  • 4.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130頁
  • 5.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131頁
  •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 第132頁
  • 7.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133頁
  • 8.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世界近代現代史》.河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第134頁
  • 9.    學習恩格斯《論馬克思》列寧《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斯大林《論列寧》參考資料[M]. 1973 263頁
  • 10.    教育部組織編寫; 張海鵬,徐藍 總主編;晏紹祥,張順洪 本冊主編.普通高中教科書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82-85
  • 11.    中國地圖出版社 編.世界近代現代史地圖冊 上:中國地圖出版社 測繪出版社,1996-06:21
  • 12.    張芝聯,劉學榮 主編.世界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04:137
  • 13.    張芝聯,劉學榮 主編.世界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04:136
  • 14.    張芝聯,劉學榮 主編.世界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04:134-135
  • 15.    [法]弗朗索瓦·泰莫利耶爾,卡特莉娜·李特奇 主編.他們創造了歷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當今世界:公元1914年-1994年:商務印書館,2006-12:26
  • 16.    教育部 組織編寫;齊世榮 總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世界歷史 九年級 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35
  • 17.    [美] 梅爾 著;何衞寧 譯.一戰秘史:新華出版社,2011-12:1-4
  • 18.    王覺非 主編.歐洲歷史大辭典·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2:644
  • 19.    World War I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1-12-14]
  • 20.    World War I: Media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1-12-14]
  • 21.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its aftereffect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1-12-14]
  • 22.    [蘇]維辛斯基(Выщинскии,А.Я.) 主編;蔣洪舉 譯.外交辭典 第2卷 Л-Я:東方出版社,1988-05:66-67
  • 23.    陳瑞雲 主編.大學歷史詞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5:921-922
  • 24.    [英]基斯·傑弗裏 著;徐添 譯.1916全球史:海南出版社,2017-01:4-5
  • 25.    邢來順 主編.德國通史 第4卷 民族國家時代 1815-1918: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01:515-523
  • 26.    吳於廑、齊世榮 主編;齊世榮 本卷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03:24-39
  • 27.    沈起煒 主編;朱洪斌等 編寫.中學歷史閲讀辭典 世界歷史: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10:348-351
  • 28.    李侃 主編.中國歷史學年鑑 1990: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226
  • 29.    注:關於一戰爆發前四對矛盾中哪對矛盾居主要矛盾的問題,中外史學界歷來有巨大的分歧。蘇聯(包括受蘇聯影響的中國)認為英德矛盾激化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因外部抗衡和內部鞏固的催化劑,促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壘局面的最後形成,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反對觀點則認為,在戰前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中,英德之間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衝突,英德海軍軍備竟賽也不是緊迫的、具有爆炸性的問題;德俄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鋭和突出。如果説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引起的,那麼德俄矛盾是比英德矛盾更直接的原因。西方學者一般強調俄德和俄奧矛盾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推動作用,有抹煞和減輕英、法特別是英國政府責任的意圖。(參見李侃 主編《中國歷史學年鑑 1990》中李保平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緣起和影響》,趙輝傑在《蘭州大學學報》上刊載的《略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説”質疑》等諸多論著。)
  • 30.    World War I | History, Summary, Causes, Combatants, Casualties, Map, & Fact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2-05-04]
  • 31.    張華騰.從中立到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國政府.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115-1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