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腦腔梗

鎖定
腦腔梗是一種病症名稱,屬於中風的一種,約佔“中風”19%。腦腔梗是指發生在大腦深部某些缺血性微梗死,受累的腦動脈一般直徑多在3-4毫米。
中醫病名
腦腔梗
外文名
Lacunar infarction
別    名
腔隙性腦梗塞
多發羣體
中老年人 [1] 
常見發病部位
大腦
常見病因
高血壓引發動脈硬化 [2] 
常見症狀
純運動性輕偏癱
類    別
中風的一種

腦腔梗簡介

腦腔梗在臨牀上較為常見,就是通常所説的腔隙性腦梗塞,屬於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多發性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發生在基底節區。是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為多見。腔隙性腦梗塞常見於中老年人,是大腦深部的小穿支動脈發生病變,形成血栓或微栓塞導致血管閉塞,最終形成腔隙性軟化病灶。 [1] 

腦腔梗病因

腔隙性腦梗死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醫學界普遍認為該病是建立在高血壓病引發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液黏度、吸煙等都被認為是腔梗的危險因素,儘早控制這些危險因素是預防腔梗發作或復發的關鍵。此外,風濕性或非風濕性心臟病的心源性栓子,以及來自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夾層動脈瘤的瘤源性栓子等,都是引起腔隙性腦梗死的常見原因。 [2] 

腦腔梗表現

由於發病的地方和大小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狀。有的人是臉部、舌頭、肢體不同程度癱瘓;有的人則感覺半身麻木,並有牽拉、發冷、發熱針刺、疼痛、腫脹或沉重感;還有的人會吞嚥困難,手輕度無力伴有動作緩慢,笨拙,做精細動作如書寫時覺得很困難等。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塞,會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和腦血管性痴呆 [3] 

腦腔梗診斷

隨着CTMRI的廣泛應用,一些過去不太容易發現的亞臨牀病變(指沒有症狀但是被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的病變)越來越多地被發現。 [2] 

腦腔梗病理分型

臨牀較為常見的有6種表現形式:
⑶同側共濟失調性輕偏癱;
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症;
⑸感覺運動型卒中;

腦腔梗治療

腦腔梗急性期治療

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 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劑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靜脈注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 ①鏈激酶尿激酶
(5)抗凝 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素雙香豆素
(6)擴張血管 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腦腔梗康復期治療

實驗及臨牀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腦腔梗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鍊”,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徵”。 [4] 

腦腔梗後遺症治療

急性腦血管病發病後,由於損傷了有關中樞神經,可引起半身不遂失語,甚至昏迷等一系列症狀。經過治療,一些患者的症狀雖然可以逐步好轉,但約有2/3的患者卻遺留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關節攣縮畸形、肌肉萎縮及智力降低等症狀,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有效地進行康復治療。 [4] 
康復治療包括肢體運動功能、言語、吞嚥、二便等全身功能訓練,治療越早,功能恢復越好。
[5] 

腦腔梗預防

1、按時服藥,定期回訪體檢
3、糾正生活陋習
4、積極運動,控制體重 [6] 

腦腔梗意見建議

腔梗治療是每個病人和家屬都很關心的問題,腔梗治療的最佳時間是發病的前3-6個月,腔梗治療需要注意飲食調理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青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酒.適當做一些運動,不要太勞累,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
定期“通血管”防病有害
一般來説,如果症狀明顯,可適當應用擴血管藥物,以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如果沒有症狀,只是作頭顱CT偶然發現有陳舊的病灶,就無需特殊治療,更不需要住院。
中老年以上人羣堅持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是很重要的。發現高血壓的,堅持服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要做系統治療;高血脂、肥胖的患者要減少脂肪和熱量的攝入,減輕體重,必要時服用降脂藥物。同時,戒酒戒煙,有規律的生活,儘可能去除緊張因素,心情愉快,適量運動,這才是預防“腔梗”逐步增多的最好辦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