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頸動脈硬化

鎖定
頸動脈硬化即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硬化早期首先表現為內膜-中膜增厚,然後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在此基礎上出現斑塊內出血、斑塊破裂脱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繼發血管狹窄等,引起相應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缺血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別    名
頸動脈粥樣硬化
就診科室
血管外科
常見發病部位
頸動脈
常見症狀
頭暈,頭痛,暈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血性腦卒中
傳染性
中文名
頸動脈硬化

頸動脈硬化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硬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年齡>60歲、男性、長期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

頸動脈硬化臨牀表現

頸動脈硬化的症狀主要取決於管腔狹窄程度及斑塊的性質。根據是否產生相關的腦缺血症狀,分為有症狀性和無症狀性兩大類:
1.症狀性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可表現為一過性單側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鐘,發病後24小時內完全恢復。發作過後查體無明確陽性體徵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
(2)缺血性腦卒中 常見臨牀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和/或運動障礙、失語,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查體可有相應神經系統定位體徵,影像學檢查可見局灶性病變。
2.無症狀性
許多頸動脈硬化性疾病患者臨牀上沒有任何神經系統症狀或僅有一些非特異性表現,如頭暈頭痛暈厥等。

頸動脈硬化檢查

目前首選的無創性頸動脈檢查手段,廣泛應用於頸動脈硬化病變的篩查及隨訪。不僅可以顯示斑塊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狹窄部位和嚴重程度,還能進行血流動力學測定,並可對斑塊進行形態學評價。彩色多普勒超聲通過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來確定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正常IMT應小於1.0mm,IMT在1.0~1.2mm間為內膜增厚,大於1.2mm為斑塊形成。超聲下根據形態和回聲特點,斑塊可分為①低迴聲脂質性軟斑;②中等回聲富含膠原組織的纖維性扁平斑塊;③強回聲伴聲影的鈣化性硬斑塊;④回聲強弱不等的潰瘍性混合型斑塊。其中,軟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屬於不穩定斑塊,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經顱多普勒超聲(TCD)
另一項無創檢查手段,可顯示顱內外動脈的狹窄部位、程度、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是否有側支循環開放等,經常與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於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及術後評估。
3.CT血管造影(CTA)
CTA對頸動脈狹窄的判斷準確性高於多普勒超聲,但對斑塊的形態學顯示欠佳,目前廣泛應用於狹窄的診斷,可作為術前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4.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清晰顯示頸動脈及其分支的三維形態和結構,並重建顱內動脈影像,對狹窄程度較重的病變判斷敏感性高,但價格相對較高,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金屬假牙、起搏器或金屬假體等)者禁行此檢查。
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可詳細評價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以及側支形成情況,但因屬有創操作、價格昂貴、風險較高,臨牀上很少單純用於檢查。

頸動脈硬化治療

頸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生活方式的改變
包括戒煙、加強鍛鍊、控制體重、低鹽低脂飲食等。
(1)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2)抗血小板治療:預防性應用抗血小板藥物可顯著降低缺血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強化降脂治療:多項臨牀研究均證實他汀類藥物可穩定斑塊、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據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併其他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酌情使用他汀類藥物控制血脂。服用過程中需定期監測肝酶肌酶的變化。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臨牀上,醫生會根據頸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的程度、斑塊的穩定性,結合患者的症狀、基本情況決定是否手術及採用何種手術方式。
(1)頸動脈內膜剝脱術(CEA):手術剝離增厚的頸動脈內膜及硬化斑塊,多在全麻下進行,要求患者無較嚴重的心、肺或其他系統性疾病;
(2)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為微創手術,於病變位置放置支架,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的血流恢復通暢,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適合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無法耐受全麻手術的患者。術前3~5天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目前認為CAS的遠期通暢率與CEA相同。

頸動脈硬化預防

頸動脈硬化性疾病的預防,主要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如合理飲食,限制鹽、脂肪攝入量;加強鍛鍊,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 [1] 
參考資料
  • 1.    莫煒.宋後燕.《水蛭素的研究進展及其在抗凝治療中的應用》.《中華中西醫雜誌》. 2004年1月5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