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楷

(高麗仁宗)

鎖定
王楷(1109年—1146年),高麗王朝第17任君主(1122年—1146年在位)。字仁表,原名,是高麗睿宗王俁與順德王后李氏所生之子,1115年被立為王太子,1122年繼承王位,到1126年為止由其外祖父李資謙執政。王楷在位前半期,統治集團內訌頻繁,國內局勢動盪不安。1126年,王楷欲除李資謙未果,旋在拓俊京的幫助下打倒李資謙,翌年又流放拓俊京。其後寵信和尚妙清,妙清等在勸王楷遷都西京(今平壤)、征伐金朝、稱帝建元均未果後,於1135年在西京發動叛亂,次年被金富軾鎮壓,政局才安定下來。王楷在位時正逢金朝興起、滅遼侵宋之際,高麗於1126年向金朝稱臣,1142年金朝冊封王楷為高麗國王,在這期間宋朝先後要求高麗協助攻金和假道入金,均被高麗拒絕,高麗與宋朝的邦交也宣告終結。王楷死後廟號仁宗諡號恭孝,葬於長陵。
全    名
王楷
仁表
諡    號
恭孝
廟    號
仁宗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
出生地
高麗開京
出生日期
乾統九年(1109年)十月初四日
逝世日期
皇統六年(1146年)二月廿八日
陵    墓
長陵
在位時間
1122年 至 1146年
前    任
高麗睿宗王俁
繼    任
高麗毅宗王晛
主要成就
剷除李資謙拓俊京等權臣
主要作品
“妙香山普賢寺之記”題額
本    名
王構

王楷人物生平

王楷外祖專權

乾統九年(1109年)十月初四日,高麗睿宗王俁的長子出生,此子的母親是上年被納為嬪妃的貴族李資謙之女延德宮主李氏(順德王后)。天慶四年(1114年)十一月,睿宗賜元子名構,十二月其母李氏被立為王妃,翌年二月冊立王構為王太子,並奏報遼朝。本來遼朝會依例冊封高麗王儲為三韓國公,由於遼金戰爭的爆發而沒有實現。 [1]  辛丑年(1121年)正月,太子加元服,後改名為楷。壬寅年(1122年)四月,睿宗病重,臨終前由金富軾擬遺詔,傳位於太子王楷,李資謙奉王楷即位於重光殿,是為仁宗。
仁宗即位時年方十四歲,他的叔叔們頗有步他們父親高麗肅宗後塵的覬覦之心,李資謙則利用扶保仁宗登基的機會攫取了大權。 [2]  原本肅宗憑藉平定李資義之亂奪位,三代與王室聯姻的仁州李氏外戚家族遭到限制,李資謙等被迫蟄伏。但隨着睿宗納李資謙之女為妃並生育仁宗,李氏家族死灰復燃,勢力重新膨脹起來。仁宗即位後,就封李資謙為協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同年十月加封漢陽公。十二月,李資謙藉口韓安仁、文公美(後改名文公仁)等圖謀擁戴帶方公王俌,整肅了一批反對派,從而鞏固了權力。 [3]  不久後李資謙因母喪去位,仁宗遣使令其起復,並於甲辰年(1124年)七月加封李資謙為“朝鮮國公”,兼任三省長官及判吏、兵部,開府建宮,仁宗出乾德殿門外親傳詔書,百官先進宮祝賀,後到李資謙府上祝賀,禮數比王太子,生日也如同帝王一般被稱為“仁壽節”,可以説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 [4] 

王楷歸順金朝

仁宗即位之初,中原形勢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麗的前宗主國遼朝金朝的攻擊下瀕臨滅亡,金太祖派習顯(又作實現)出使高麗,通報其平定的遼朝州郡,其時正值帶方公事件期間,李資謙在事後禮待金使,金使又告知高麗遼天祚帝已逃往西夏(實為遼朝西境的夾山)。 [5]  癸卯年(1123年)八月,高麗派河則寶從海路出使遼朝,但找不到遼廷所在而還。 [6]  同時,高麗還強化了對金朝的戒備。 [7] 
作為金朝盟國的宋朝也加強了同高麗的聯繫,派遣國信使路允迪、傅墨清帶着禮物和宋徽宗御製的詔書和祭文,在癸卯年(1123年)六月抵達高麗,祭奠睿宗王俁,並提示遼朝將亡,高麗可以迴歸宋朝,恢復宋朝的冊命,仁宗以“憂制未終”為由謝絕了宋使的提議 [8]  ,次年派樞密院副使李資德和御史中丞金富轍出使宋朝,謝恩並獻方物。此前宋徽宗不聽高麗忠告,執意聯金滅遼,遼朝在宋金的夾擊下於乙巳年(1125年)滅亡。這年五月,高麗派去金朝報聘的使者因國書非“表”且不稱臣而被金朝拒絕接納。 [9]  金滅遼侵宋的消息傳來後,高麗開始考慮自身處境,於丙午年(1126年)三月討論事金問題。大多數大臣認為不可,權臣李資謙拓俊京兩人則説:“金昔為小國,事遼及我,今既暴興,滅遼與宋,政修兵強,日以強大,又與我境壤相接,勢不得不事;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宜先遣使聘問。”處於李資謙擺佈下的仁宗只好聽從這個建議,並派李資謙之子李之美在太廟占卜對金的和戰問題,結果自然是決策事金。 [10]  四月,仁宗派鄭應文、李侯出使金朝,奉表稱臣,金太宗在回詔中稱讚“加非兵革之威,誘不玉帛之惠,自然來者,不曰良哉!”於是高麗成為了金朝的屬國 [11] 

王楷扳倒權臣

就在高麗決策事金的這一年,發生了李資謙之亂。李資謙以仁宗外祖父的身份“專制國命” [12]  ,權傾朝野,家族也雞犬升天,史載其“諸子爭起第宅,連亙街陌,勢焰益熾,賄賂公行,四方饋遺輻湊,腐肉常數萬斤,強奪人土田,縱其僕隸掠車馬輸己物,小民皆毀車賣牛馬,道路騷然”。 [13]  此外李資謙還強行將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仁宗。長大成人的仁宗也對李資謙心生不滿,曾就如何使李資謙下野的問題派人秘密諮詢老臣金仁存、李壽(李公壽),金仁存等都建議仁宗不要輕舉妄動。 [14]  但是到了丙午年(1126年)二月,內侍祗候金粲、內侍錄事安甫鱗、同知樞密院事智祿延、上將軍崔卓、吳卓、大將軍權秀、將軍高碩等在仁宗的支持下發動宮廷政變,欲一舉剷除李資謙及其親家拓俊京,李資謙因事先獲知消息而沒有入宮,拓俊京率軍進宮不成,乃不顧仁宗親至城樓命軍士解散的聖旨,縱火焚宮。仁宗在十多名侍從的護衞下逃到山呼亭,為了避免被害,仁宗甚至下詔將王位禪讓給李資謙。李資謙自知其他貴族大臣不可能支持他取代王氏,便涕泣還書於仁宗,説:“臣無二心,惟聖鑑諒之!”最後所有牽連政變的人員都被拓俊京殺死殆盡,王宮也幾乎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三個亭子和內帝釋院廊廡數十間,直史館金守雌一個人揹着國史,將其埋在山呼亭北,才使歷代實錄倖免劫難。仁宗則被挾持到南宮,後又被挾至李資謙祖居重興宅西院軟禁起來。李資謙及其妻跪地拍手痛哭説:“自皇后入宮,願生太子,及聖人誕生,祈天永命,無所不至,天地鬼神,鑑吾至誠,不圖今日反信賊臣,欲害骨肉!”仁宗羞赧無言。 [51] 
李資謙並非真正忠於王氏,高麗一直流傳着“龍孫十二(王)盡,更有十八子(李)”的讖語,因此李資謙也逐漸萌生了取王氏而代之的念頭;仁宗則採取了離間李資謙、拓俊京兩人關係的對策,透過內醫崔思全的穿針引線而成功拉攏了拓俊京。丙午年(1126年)五月初一,仁宗移駕延慶宮,李資謙則寓居宮南,鑿北垣以通延慶宮,並取走軍器庫的鎧甲兵器藏在家裏,仁宗曾一個人去北垣痛哭。李資謙又企圖毒害仁宗,被其嫁給仁宗的女兒(後來的福昌院主)秘密報告給仁宗而未能得逞。五月二十日,仁宗寫御筆密信給拓俊京,稱李資謙將發兵犯闕,圖謀不軌,於是拓俊京發難,將仁宗接到軍器監,召李資謙入覲並囚禁之。仁宗以李資謙為其外祖父而不忍誅殺,將李資謙及其親屬同黨流放外地,結束了李資謙的統治。 [52]  拓俊京雖成為功臣而獲得重賞,但很快就遭到兔死狗烹的命運。丁未年(1127年)三月,左正言鄭知常上書論拓俊京焚宮之罪,仁宗便下令流放拓俊京,至此仁宗才完全掌握了權力。 [15] 

王楷事金絕宋

李資謙拓俊京雖然先後被剷除,然而他們稱臣金朝的對外政策則被仁宗延續下來。丙午年(1126年)九月,金太宗所派的宣諭使高伯淑、烏至忠來到高麗,命令取走原保州(高麗義州)居民及流入高麗的邊民後同意賜保州之地於高麗,高麗如同對待遼使一樣對待金使,並上表謝恩。 [16-17]  次年九月,金朝又派耶律居瑾、張淮來高麗,宣佈其俘虜宋朝徽欽二帝、擁立張邦昌的消息,高麗上表稱頌金朝“神兵一揮,率土大定,東西南北,拓地增疆,華夏蠻夷,望風束手,功業光輝於竹素,威靈聳動於乾坤”。 [18]  戊申年(1128年)十二月,金太宗又派司古德、韓昉來高麗,通報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的消息,同時傳達金太宗就保州劃界、逃亡人户及去年謝恩使隨行人員打死金人等金麗外交問題作出的指示,並令高麗奉上誓表。 [19]  高麗不願上誓表,召集全國飽學之士來商討推脱之辭,但被金使韓昉駁回。 [20]  次年由金富軾擬就誓表,上呈金朝,稱“誓以君臣之義,世修藩屏之職,忠信之心,有如皦日,苟或渝變,神其殛之”。 [21]  此後,仁宗又遣使向金朝進奉御服、衣帶、銀器等物 [55]  。金朝繼續催促高麗送還逃亡人户,庚戌年(1130年)十二月,高麗以不知情為由懇請金朝停止這一要求,金太宗開恩允許,包括保州問題在內的金麗外交懸案終獲解決。 [22-23] 
高麗既然選擇稱臣金朝,與宋朝的邦交自然也進入尾聲。繼路允迪使團之後,宋欽宗派遣的使節侯章、歸中孚於丙午年(1126年)七月抵達高麗,通報宋欽宗的繼位,並指責高麗對金朝“不能蕩其巢穴,以報中國,豈累朝待遇殊絕之意耶?”鼓動高麗協助宋朝攻金,“率勵師眾,相為表裏,以行天誅”。高麗的回覆強調“以中國之大而如此(指與金朝簽訂城下之盟),況小國孤立其將安恃乎?……載念本國,天災流行,府庫焚蕩,凡為御戎之具,靡有孑遺,方議鳩工,以圖興復。今詔書委曲諭示,此實雪舊恥、報大恩之日也。然以殘弊之兵,當新勝之虜,恐非勉強所能及也”,雖然最後承諾將在“王師(宋軍)臨壓彼境”時盡力協助,但實際上跟睿宗朝承諾協助遼朝一樣,只是敷衍而已。 [21]  送走侯章一行後,高麗於九月派金富軾、李周衍去宋朝祝賀宋欽宗登極。金富軾一行到了明州後,宋欽宗採納御史胡舜陟之建議,把高麗使臣留在明州,不讓入京,但接納其貢物。 [24]  同年冬發生靖康之變,金富軾一行聽説消息後於翌年五月回國。一年後的戊申年(1128年)六月,宋高宗所派的國信使楊應誠帶着“假道高麗、迎回二聖”的使命來到高麗,要求高麗“津發”宋使與金朝搭上關係,仁宗聽了後面有難色。高麗君臣擔心金朝“如聞使節假道入境,必猜疑生事” [21]  ,因此“朝議牢執不許” [25]  ,對楊應誠的反覆要求均予以拒絕,並直言不諱地指出:“二聖今在燕雲,大朝雖盡納土,未必可得,何不練兵與戰?”楊應誠在高麗待了兩個月,一籌莫展,只好帶着高麗的謝表而還。隨後仁宗派尹彥頤出使宋朝,上表謝罪。宋高宗聽説楊應誠出使失敗後,為高麗的“忘恩負義”感到震怒,不過最終還是在揚州行在所禮待了尹彥頤一行。 [26]  庚戌年(1130年)四月,宋使王正(政)忠來高麗宣詔,令高麗暫停入聘。 [27] 
辛亥年(1131年)四月,仁宗從商人卓榮那裏獲悉宋軍驅逐過江金軍的消息後,對羣臣説:“前者侯章、歸中孚來請援,不能從;又楊應誠欲假道入金,又不從。自念祖宗以來,與宋結好,蒙恩至厚,而再不從命,其如信義何?”在羣臣建議下於翌年二月派崔惟清、沈起出使宋朝,得到宋高宗厚待。癸丑年(1133年)二月,仁宗又派韓惟忠、李之氐去宋朝謝恩,因海上遇風而還。 [21]  乙卯年(1135年),宋朝派吳敦禮向高麗提議助剿西京叛亂,被高麗謝絕。 [28]  丙辰年(1136年),高麗收到了宋商帶來的公憑,稱西夏將通過宋朝與高麗往來,高麗派遣持牒官金稚規(又作金稚珪、金惟珪)到明州,懇求宋朝“無使小國結怨於金”,宋朝害怕他是金朝間諜,便在明州將他遣還。 [21]  [29]  此後宋朝與高麗一般通過商人來進行間接聯繫,兩國邦交實際上已經斷絕。就這樣,高麗在中原干戈擾攘之際,棄遼宋投金朝,並小心謹慎地使自己不捲入宋遼金之間的戰爭,從而保全了國運。

王楷妙清之亂

對於稱臣金朝,大多數高麗人都是不情願的。在丙午年(1126年)三月百官議論事金問題時,除了李資謙拓俊京外“皆言不可”。高麗不願事金,主要是因為臣屬關係顛倒的巨大落差,從過去女真部落對高麗的臣服以及高麗對女真的優越感(據傳完顏氏還出自高麗),到睿宗時金麗約為兄弟之國,再到仁宗時成為金朝屬國,自然會讓高麗人的心理嚴重失衡,正如大臣尹彥頤所表達的意見:“女真本我朝人子孫,故為臣僕,相次朝天,近境之人皆屬我朝户籍久矣,我朝安得反為臣乎!” [30]  仁宗雖然延續了李、拓既定的事金政策,但圍繞對金外交問題所引發的高麗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則逐漸蔓延,最終引發了妙清之亂
李、拓相繼被剷除後,高麗統治集團分為兩派,一派以金富軾金富儀(金富轍)、李之氐(李資謙堂侄)等朝臣貴族為代表,他們主張保持對金事大,另一派則是以僧侶妙清日官白壽翰和朝臣鄭知常、金安、文公仁等為代表,主張反金獨立。仁宗起初寵信後者,利用其勢力打倒權臣拓俊京,其後便巡幸其勢力的策源地——西京,並頒佈新政策之詔書,以示萬象更新。 [31]  仁宗在西京時,邊將謊報宋朝擊潰金兵,長驅直入,金朝將亡,鄭知常、金安趁機建議仁宗出兵北伐,響應宋朝,仁宗在派人諮詢了老臣金仁存後沒有允許,不久金富軾從宋朝回來,證實宋金戰況恰恰與高麗邊報相反。 [32]  然而仁宗仍表示“近以蕃酋(指金朝皇帝)竊據大號,乘兩國(遼、宋)亂離之會,肆一夫桀黠之奸,久鄙我邦,屢行虐命。以嫚書而報漢,天方厚其疾焉;使制挺以撻秦,朕欲雪其恥矣。所以正君臣之分,紓疆埸之虞,俾後世知屈之有伸,則天下鹹受其大賜” [54]  ,大有滅金之志。
大華闕遺址 大華闕遺址
被視為“聖人”的妙清進一步主張開京宮闕被燒、王氣已衰,強烈鼓吹遷都到他的家鄉西京,遭到金富軾、任元敱(仁宗外戚,後改名任元厚)、李之氐等人的反對。妙清又説西京的林原驛的地形為陰陽家所謂的“大華勢”,在這裏建立宮闕就可以兼併天下,讓金朝向高麗稱臣、三十六國來朝。仁宗為其所動,再次巡幸西京,並派白壽翰在林原驛選擇新宮所建之地,這是宋使楊應誠走後的戊申年(1128年)九月的事。次年新宮(大華闕)建成,仁宗在那裏接受百官朝賀,妙清因而勢力大增,其黨羽紛紛請求仁宗稱帝建元,以及與劉齊約定一起北伐金朝,面對這些非分之請,對妙清幾乎言聽計從的仁宗不得不為之猶豫。 [33]  壬子年(1132年)三月,在妙清、鄭知常的指使下,檢校太師致仕李齊挺等五十名西京父老聯名上書,以大同江出現“神龍吐涎”的祥瑞為由,懇請仁宗稱帝建元,以壓制金朝。仁宗詢問大臣李之氐,李之氐説金國是強敵,決不可輕視,而且所謂祥瑞未必屬實,仁宗便沒有接受稱帝建元之請,後來果然發現所謂祥瑞是妙清等以油浮於水製造出來的。可是,仁宗依舊寵信妙清,不理睬反對妙清的諫言。 [34] 
儘管妙清頗得仁宗寵信,但在這數年間反而是災異連連,反對派的諫言也不是毫無效果,因此仁宗雖然屢幸西京、建立宮闕,卻始終沒有遷都,對於稱帝建元、征伐金朝的請求也不可能同意。甲寅年(1134年)十二月,妙清再次指使朝臣上書請求仁宗稱帝建元,仁宗不答覆。妙清見和平手段無效,便於乙卯年(1135年)正月在西京策動分司侍郎趙匡、兵部尚書柳旵等起事,國號大為,年號天開,並敦請仁宗來西京即皇帝位。仁宗自然不可能前往,一面任命金富軾為元帥,出兵討伐,一面派人招安妙清等。 [35]  趙匡見大軍壓境,其他地區又不支持西京的叛亂,便殺了妙清及柳旵父子,歸順朝廷。由於趙匡派去請罪的使者尹瞻等被朝廷囚禁,趙匡旋即在西京再舉反旗,推崔永為元帥,自己為副元帥。鑑於西京地勢險要,城池堅固,五軍會攻都無法攻克,所以金富軾不予強攻,而是安營紮寨,長期圍困,等到城中力竭之時,在尹彥頤的請求下,出動三路精兵共7000人偷襲西京,一舉平定,趙匡自焚,崔永等被俘虜後斬首,由妙清引起的叛亂至此平息,這是丙辰年(1136年)二月的事。 [36] 

王楷壯年薨逝

妙清之亂結束後,經歷了十年動盪的高麗內外政局終於獲得了暫時的安定。內部是以金富軾為代表的文官貴族掌握政權,儒教、佛教和文學都不斷髮展,金富軾奉仁宗旨意,於皇統五年(1145年)十二月完成《三國史記》五十卷,反映出這一時期文化事業的興盛;對外則強化與金朝的宗藩關係,緩解兩國間的敵意,宋金議和後,仁宗在壬戌年(1142年,皇統二年)五月接受金熙宗冊封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高麗國王,同年七月,高麗開始使用金朝年號,正式遵奉金之正朔,仁宗將此事通告太廟及歷代先王陵寢,標誌着金麗關係步入正軌。 [37] 
長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韓國國寶第49號) 長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韓國國寶第49號)
進入皇統六年(1146年),仁宗生病,健康狀況逐漸惡化,巫師先後占卜説李資謙拓俊京的鬼魂作祟,仁宗乃將被流放外地的李資謙妻兒遣返原籍,並追贈拓俊京為門下侍郎平章事、召還其子孫為官。 [38]  然而,仁宗還是無可避免地病入膏肓,於二月二十八日薨於保和殿,享年三十八歲。死後廟號仁宗,諡號恭孝,後加諡為克安恭孝大王,葬於長陵。

王楷軼事典故

王楷人物容貌

癸卯年(1123年)六月,跟隨路允迪使團來高麗的宋朝國信所提轄人船禮物官徐兢仔細觀察了高麗社會百態,繪製並撰寫了《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在該書第二卷描繪了時年十五歲的仁宗王楷的形象,並附上文字説明是“楷眉宇疏秀,形短而貌豐,肉勝於骨”。 [39]  雖然該書的所有圖片均已亡佚,所幸文字記載保存至今,所以仁宗也成為高麗王朝唯一一位容貌被確切記錄下來的君主。

王楷恭敬事大

仁宗即位之初,在宋朝使節到來時畢恭畢敬,史稱他“紫羅公服,象笏玉帶,拜舞抃蹈,極謹臣節”。 [40]  後來向金朝稱臣,據説“固非仁宗出自清衷” [30]  ,但仁宗卻對金朝也非常恭敬,有詞臣應制詩文,其中指金朝為胡狄,仁宗看了後驚訝説道:“‘安有臣事大國,而慢稱如是耶?” [41] 

王楷主要作品

仁宗書法作品拓本 仁宗書法作品拓本
相比乃父乃祖而言,仁宗在詩歌上的造詣似乎不高,《高麗史》中幾乎沒有他賦詩的記錄,但在《補閒集》中記載了他在開京宮闕重建竣工後所吟的一絕:“此地君臣樂,虛經十八年。幸因匡弼力,既醉復如前。” [42]  仁宗更大的造詣在書法上,他與高麗太祖高麗明宗、高麗恭愍王都是以擅長書法著稱的君王 [43]  ,被盛讚為“下筆如神” [44]  ,開京重建宮闕的所有匾額均系他親筆題寫。 [45]  仁宗唯一保存至今的書法作品是“妙香山普賢寺之記”的題額,被後人評為“行書飄逸”。 [46] 

王楷歷史評價

  • 徐兢:性慧多學,亦甚嚴明。在春宮時,官屬有過,必遭譴辱。既立,雖幼衝,國官頗畏憚之。乃者信使至彼,受詔拜表,行燕饗禮,升降進退,綽有成人之風,亦當為東夷之賢王也。 [39] 
  • 金富軾:仁宗自少多才藝,曉音律,善書畫,喜觀書,手不釋卷,或達朝不寐。及即位,聞明經申淑貧甚,召入內侍,受《春秋》經傳。性又儉約,嘗不豫,宰樞入內問疾,所御寢席無黃綢之緣,寢衣無綾錦之飾。初年宮中宦寺及內僚之屬甚多,每黜以微罪,不復補,至末年不過數人。日再視事,或奏事者稽遲,必使小臣趣之。專以德惠安民,不欲興兵生事。及金國暴興,排羣議,上表稱臣,禮接北使甚恭,故北人無不愛敬。詞臣應制,或指北朝為胡狄,則瞿然曰:“安有臣事大國而慢稱如是耶?”遂能世結歡盟,邊境無虞。不幸資謙恣橫,變生宮闈,身遭幽辱,然以外祖之故,曲全其生;至如拓俊京,亦棄過錄功,俾保首領,斯可以見度量之寬矣。故其薨也,中外哀慕,雖北人聞之,亦且嗟悼,廟號曰仁,不亦宜哉!惜乎惑妙清遷都之説,馴致西人之叛,興師連年,僅乃克之,此其為盛德之累也。 [41] 
  • 金莘夫:睿廟末年,屬念房帷,馴致外家貪恣之行。仁宗幼衝即位,宰相韓安仁等不能長慮卻顧,潛奪其權,而悁忿生事,反被竄戮,徒使姦凶跋扈,毒流三韓,至於射黃屋、焚寢廟、脅至尊、置私第、殺戮左右、並奪國衡,祖宗之業幾於墜地,可以鑑矣;又惑於淨心(妙清)、壽翰陰陽之説,卒致西都之叛逆者,何也?蓋以天性一於慈愛,優遊不斷故耳。是以典刑未正於丙午之逆類,處置不均於西都之叛民,又深信浮屠,增益生民之弊,惜哉!其不喜遊宴,減省宦寺,恭儉以飾身,誠信以交鄰,雖古帝王何以加焉? [53] 
  • 崔溥:仁宗親經李、拓之難,可以少省矣,而墮於賊髡之手,屢幸西都,構成逆謀,其得免柏人之禍,幸矣。所可稱者,慈仁恭儉而已。 [47] 

王楷人際關係

關係
稱號
姓名
備註
父親
王俁

母親
李氏

妻妾
任氏
任元厚之女
宣平王后
金氏
金璿之女,號延壽宮主
延德宮主
李氏
李資謙之女,被廢(廢妃李氏
李氏
李資謙之女,被廢
兒子
王晛
恭睿太后所生
大寧侯
王暻
元敬國師
衝曦
王晧
王晫
女兒
承慶宮主

恭睿太后所生,嫁高麗文宗曾孫恭化侯王瑛
德寧宮主

恭睿太后所生,嫁高麗肅宗之孫、太原公王侾之子江陽公王瑊
昌樂宮主

恭睿太后所生,嫁高麗顯宗五世孫、高麗睿宗外孫信安侯王珹
永和宮主

恭睿太后所生,嫁高麗肅宗曾孫、帶方公王俌之孫邵城侯王珙
以上主要參考資料 [49-50] 

王楷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高麗史》卷一四,世家第一四,《睿宗世家三》:秋七月 甲辰 遼遣樂院副使蕭遵禮來. 詔曰, “省所上表具悉. 卿東陲立社, 北闕稱藩. 自二孽之戎生, 致一方之路阻, 向祈立嗣, 未始行封……”
  • 2.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王薨, 太子幼, 諸弟頗覬覦, 資謙奉太子卽位, 是為仁宗. 拜資謙恊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 食邑五千户, 食實封七百户.
  • 3.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資謙權寵日盛, 有不附己者, 百計中傷. 竄王弟帶方公俌於京山府, 流平章事韓安仁於海島殺之, 又流崔弘宰·文公美·李永·鄭克永等五十餘人.
  • 4.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王又遣使, 冊為亮節翼命功臣中書令領門下尙書都省事判吏·兵部西京留守事朝鮮國公, 食邑八千户, 食實封二千户. 府號崇德, 置僚屬, 宮曰懿親. 崇德本逆臣金致陽西宅號, 後乃知之. 妻封辰韓國大夫人, 子之美為秘書監樞密院副使, 公儀尙書刑部侍郞, 之彥尙書工部郞中兼御史雜端, 之甫尙書户部郞中知茶房事, 之允殿中內給事, 之元閤門祗候, 子僧義莊為首座. 王出乾德殿門外, 親傳詔書, 百官詣殿庭賀, 次進資謙第賀. 資謙釋服, 上官坐中書省, 宰樞·文武常叅以上階上, 七品以下階下, 綴行陳賀……(李資謙)以其族屬, 佈列要職, 賣官鬻爵, 多樹黨與. 自為國公, 禮數視王太子, 號其生日仁壽節, 內外賀謝稱箋.
  • 5.    《金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七三,《外國傳·高麗》:使習顯以獲遼國州郡諭高麗,其國方誅亂者,使謂習顯曰:“此與先父國王之書。”習顯就館。凡誅戮官僚七十餘人,即依舊禮接見,而以表來賀,並貢方物。復以遼帝亡入夏國報之。
  • 6.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遣河則寶如遼, 自龍州泛海, 不達而還.
  • 7.    《金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七三,《外國傳·高麗》:高隨、斜野奉使高麗,至境上,接待之禮不遜,隨等不敢往,太宗曰:“高麗世臣於遼,當以事遼之禮事我,而我國有新喪,遼主未獲,勿遽強之。”命高隨等還。天會二年,同知南路都統鶻實答奏,高麗納叛亡、增邊備,必有異圖。詔曰: “凡有通問,毋違常式。或來侵略,則整爾行列與之從事。敢先犯彼者,雖捷必罰。” 詔闍母以甲士千人戍海島,以備之。
  • 8.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路允迪等告王曰, “帝聞先國王薨逝, 嗣王傳業, 故遣使致奠. 弔慰詔書祭文皆御製親扎. 在元豐閒祭弔止是常例, 今恩禮甚異. 大觀年閒所降詔書內, 特去權字, 以示眞王之禮. 今此御扎, 亦示殊恩. 但先王為已受遼冊命, 故避諱耳, 今遼命已絕, 可以請命朝廷.” 王答曰 “弊邦自祖宗以來, 樂慕華風. 況我先考以禮事大, 以忠述職, 雖在海外, 心常在於王室, 故天子灼見, 屢加寵澤. 今又親制祭文, 特示異恩. 於臣職銜, 又去權字, 雖先考嘗蒙此禮, 小子何足以當之? 所謂冊命, 天子所以褒賞諸侯之大典也, 今憂制未終, 而遽求大典, 於義未安, 實增惶愧. 冀於明年, 遣使謝恩, 幷達微誠. 惟公等善為敷奏.”
  • 9.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五月 壬申朔 遣司宰少卿陳淑, 尙衣奉御崔學鸞如金, 金以國書非表又不稱臣不納.
  • 10.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辛卯 召百官, 議事金可否, 皆言不可. 獨李資謙·拓俊京曰 “金昔為小國, 事遼及我. 今旣暴興, 滅遼與宋, 政修兵強, 日以強大. 又與我境壤相接, 勢不得不事. 且以小事大先王之道, 宜先遣使聘問.” 從之……乙未 遣李之美, 告大廟, 筮事金可否. 其文曰 “惟彼女眞自稱尊號, 南侵皇宋, 北滅大遼, 取人旣多, 拓境亦廣. 顧惟小國與彼連疆, 或將遣使講和, 或欲養兵待變, 稽疑大筮, 神其決之.”
  • 11.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丁未 遣鄭應文·李侯如金, 稱臣上表曰 “大人垂統, 震耀四方, 異國入朝, 梯航萬里, 況接境之伊邇, 諒馳誠之特勤. 伏惟天縱英明, 日新德業, 渙號一發, 羣黎無不悦隨, 威聲所加, 隣敵莫能枝梧. 實帝王之高致, 宜天地之冥扶. 伏念, 臣塉土小邦, 眇躬涼德, 聞非常之功烈, 久已極於傾虔, 惟不腆之苞苴, 可以伸於忠信. 雖愧蘋蘩之薦, 切期山藪之藏.” 金回詔曰 “省所上表, 稱臣幷進奉土宜匹物等事具悉. 朕以推亡固存 寔帝王之造, 以小事大, 乃社稷之圖. 繄魁偉之渠材, 藴變通之遠業. 卿家傳王爵, 世享胙封. 抗章竭尊獎之誠, 任土盡委輸之節. 仍稱卑號, 足見全能. 加非兵革之威, 誘不玉帛之惠, 自然來者, 不曰良哉? 且君父之心, 予已堅篤, 而臣子之義, 汝毋易忘. 卜世卜年, 是彝是訓. 外有合行條件事等, 卽次發使前去宣諭.”
  • 12.    《高麗史》卷九八,列傳第一一,《諸臣傳·崔奇遇》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13.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14.    《高麗史》卷九六,列傳第九,《諸臣傳·金仁存》:王密遣內侍金安, 問於仁存及李壽曰, “欲奪資謙權, 置散地, 如何.” 皆對曰, “上生長外家, 恩不可絕. 況彼黨與滿朝, 不可輕動, 請俟其閒.” 王不聽.
  • 15.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拓俊京》:明年, 左正言鄭知常, 以俊京旣去資謙, 恃功跋扈, 且知王忌俊京, 遂上䟽曰, “丙午春二月, 俊京與崔湜等犯闕, 上御神鳳門樓, 諭旨軍士, 皆免甲懽呼. 獨俊京不奉詔, 脅軍前進, 至有飛矢過黃屋者. 又引軍突入掖門, 焚宮禁. 翼日, 移御南宮, 凡侍左右者, 皆執而殺之. 自古, 亂臣罕有若此, 誠天下之大惡也. 五月之事, 一時之功也, 二月之事, 萬世之罪也. 陛下雖有不忍人之心, 豈以一時之功, 掩萬世之罪乎? 請下吏罪之.” 乃流巖墮島, 又明年量移谷州. 八年詔曰, “俊京犯闕之罪雖重, 然其功亦不細, 令妻子完聚, 給還其子職田.” 尋集三品以上及台諫侍臣于都省, 籍李·拓之黨及子孫之罪, 藏諸所司. 二十二年詔曰, “拓俊京雖失為臣之節, 亦有衞社之功, 可授朝奉大夫檢校户部尙書.” 數旬, 疽發背, 死於谷州.
  • 16.    《金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七三,《外國傳·高麗》:上使高伯淑、烏至忠使高麗,凡遣使往來當盡循遼舊,仍取保州路及邊地人口在彼界者,須盡數發還。敕伯淑曰: “若一一聽從,即以保州地賜之。”高伯淑至高麗,王楷附表謝,一依事遼舊制。
  • 17.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癸酉 遣衞尉卿金子鏐, 刑部郞中柳德文, 如金謝宣諭. 表曰, “高伯淑至, 密傳聖旨, ‘保州城地許屬高麗, 更不收復.’ 切以勾麗本地, 主彼遼山, 平壤舊墟, 限於鴨綠, 累經遷變. 逮我祖宗, 値北國之兼幷, 侵三韓之分野, 雖講隣好, 未歸故疆. 及乎天命惟新, 聖王旣作, 見兵師之起義, 致城堡之無人. 當臣父先王時, 有大遼邊臣沙乙何來, 傳皇帝勑旨曰, ‘保州本高麗地, 高麗收之可也.’ 先王於是理其城池, 實以民户. 當此之時, 雖小邦未嘗臣屬上國, 而先帝特欲寵綏隣藩, 沾以訓辭, 賜之舊土. 及後嗣之繼序, 遭聖德之承天, 備認德音, 恭修臣職. 惟此東濱之寸土, 本為下國之邊陲, 雖嘗見奪於契丹, 謂已拜恩於先代, 特推異渥, 仍屬弊封, 豈僥倖而致玆? 蓋遭遇之異甚. 深仁大義, 不可名言. 緜力薄材, 若為報效, 惟當備春秋之事, 守藝極之常, 擧邦國而樂輸, 傳子孫而永誓. 高明在上, 悃愊無他.”
  • 18.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19.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司古德等上語錄雲, “承樞密院剳子, '準奉聖旨, 「候到國, 有合計議. 事件須至定疊.」 回日卻具申覆, 以憑奏聞.' 開立下項. 保州之地, 初有詔諭, 更不收復, 意謂貴國必能祗率舊章, 遵奉王室. 故朝廷不愛其地, 特行割賜. 爾後數歲, 貴國尙未進納誓表. 故於回謝宣諭詔內雲 ‘尙託言於户口, 未別奏於誓封. 但其事事以訖成, 忠於世世而可信, 所諭之言, 其或不定, 所得之地, 將何以憑?’ 伏覩詔書, 旨意坦然明白, 逮今貴國未嘗遵依, 第據守上項州城, 於理豈為穩便? 不識進退之閒, 終欲如何. 及自脅從, 幷逃移户口其數頗多, 皆稱物故, 殆未可亮. 今年八月十四日, 安北都護府牒來遠城為人民越江到昌·朔州, 地分耕種. 勘會公案, ‘昨蒙先皇帝勑賜鴨江為界, 及承籤院高伯淑宣諭聖旨, 更不收復保州一城境內, 今來貴國人民, 有耕種事理不便. 到請懲戒, 寢罷勘會.' 昨來朝廷差降高伯淑宣諭時, 言議語錄, 但傳勑旨, 許賜保州, 並無一城境內語句, 兼未畫定界至. 自是見得系內地分, 宜約朿封吏, 無令依前, 輒有更添妄煩理會. 天會五年二月九日, 貴國謝恩使, 末減斷遣外. 依國朝典憲, 犯者合出徵償, 入被死之家. 此時送伴所具牛馬頭匹及銀兩數牒, 過到今經久, 並未依應送納, 於禮似為未安. 右上數事, 貴國果能推誠享上. 卽納誓表, 皎然自明, 朝廷亦當回賜誓詔, 兼別降指揮, 申畫封疆, 一切務從寬大, 成長久之計. 今年三月五日 來遠城收到無主馬二匹, 多日無人識認. 相度弓口左右收得, 必是界外行到, 尋已令交付訖. 今年八月十四日, 東京兵馬都部署司準東路軍司申, 巡檢司申, 於海岸, 收捉貴國金鐵衣等六人, 狀稱, ‘浮海値風, 漂流到此.’ 情可憐憫, 亦仰移文分付訖. 今年八月十四日, 東京兵馬都部署司準東路統軍司申巡檢司申, 因巡邊收捉到貴國崔頗喜, 尋責得狀稱, ‘系天齊城所管, 因盜本國牛馬, 捉敗同賊, 為此避罪, 將妻幷馬一匹來到.’ 據上項, 賊人幷將到物件亦令分付訖. 右上三司邊境細故, 朝廷亦不遺忽, 一一指揮有司, 卽令移文送付, 無少底滯. 實恐邊吏壅遏, 不達王所, 故各具聞白, 庶見朝廷待貴國之意.” 又上語錄雲 “於謝保州表內雲 ‘擧邦國以樂輸, 傳子孫而永誓. 高明在上, 悃愊無他’之言辭意輕泛. 具如近代宋人夏國, 與舊遼洎朝廷所立誓書及表, 皆有‘若渝此盟, 社稷傾危, 子孫不紹.’ 或‘神明殛之, 無克胙國’之語. 相度旣永敦誓好, 果無食言. 辭意雖重, 於理無可避者. 至如自古盟載之辭, 如此類者非一, 兼貴國與遼時誓表, 必自有故事, 朝廷所收圖書亦可考據. 此事誠非創行要索, 朝廷秪欲永通歡好, 美意灼然. 伏望裁酌, 早賜端的垂諭, 以憑回日申覆朝廷, 具行聞奏.”
  • 20.    《金史》卷一二五,列傳第六三,《文藝傳·韓昉》:高麗雖舊通好,天會四年奉表稱藩,而不肯進誓表,累使要約,皆不得要領。而昉復至高麗,移督再三。高麗徵國中讀書知古今者,商榷辭旨,使酬答專對。凡涉旬乃始置對,謂昉曰:“小國事遼、宋二百年無誓表,未嘗失藩臣禮。今事上國,當與事遼、宋同禮。而屢盟長亂,聖人所不與,必不敢用誓表。”昉曰:“貴國必欲用古禮,舜五載一巡狩,羣后四朝。週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時巡,諸侯各朝於方岳。今天子方事西狩,則貴國當從朝會矣。”高麗人無以對,乃曰:“徐議之。”昉曰:“誓表朝會,一言決耳。”於是高麗乃進誓表如約,昉乃還。
  • 21.    《高麗史》卷一六,世家第一六,《仁宗世家二》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22.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一》:十二月 乙酉 遣左司郞中金端如金, 請免追索保州投入人口. 表曰, “聞命以還, 精爽震越, 草芥之懇, 輒復剖陳, 神聖之慈, 冀賜矜察. 退惟逾僭, 愈切兢惶. 伏念, 臣蕞然薄材, 職是小國, 値眞人之受命, 興大業, 以統天, 卽慕義以入朝, 遂稱藩而修貢. 皇帝陛下, 仁深解網, 德厚包荒, 諒其面內之勤, 推之字小之惠. 天會四年丙午, 九月日, 遣宣諭使高伯淑來, 傳詔旨, 亦有口宣, ‘保州城, 更不收復, 其投來人口, 亦令小國取便’ 臣當時, 跼蹐下階, 拜受明命, 嘉與臣民, 懽忻感戴, 區區之心, 已兼表謝. 又天會六年戊申, 十二月日, 報諭使司古德·韓昉來, 傳別錄, ‘保州之地, 初有詔諭, 更不收復, 意謂必能祇率舊章, 遵奉王室故, 朝廷不愛其地, 特行割賜. 爾後數歲, 尙未進納誓表, 於理豈為便穩? 及自來脅從, 幷逃移户口, 其數頗多, 皆稱物故, 殆未可亮.’ 又昨來勑旨, ‘許賜保州, 並無一城境內語句, 兼未畫定界至. 自是, 見得系內地分, 宜約束封吏. 右上數事, 爾國果能推誠享上, 卽納誓表, 皎然自明, 朝廷亦當回賜誓詔, 兼別降指揮, 申畫封疆, 一切務從寬大, 成長久之計.’ 又韓昉移文館人曰, ‘朝廷方以大信, 示天下, 肯欺爾國.’ 臣受言書之明白, 感德意之殊尤, 指天誓心, 拜獻章表. 竊意, 宸慈俯賜誓詔, 而璽書薦至, 訓勑加嚴, 彷徨憂懼, 不知所圖. 況念人物投來之事, 是臣父先王未獲臣事上國時, 薄物細故, 而責之若此, 非特乖小國慶賴之心, 亦恐非朝廷以至仁大德, 寵綏下藩之意. 此臣所以披肝瀝血, 幹冒天威, 不能自止者也. 伏望, 皇帝陛下, 俯回明炤, 深賜哀憐, 法先王綏遠之經, 用大漢釋逃之制. 特允至誠之請, 曲推全度之恩, 雖小陋以無能, 必激昂而論報. 葵藿之志, 向白日以長傾, 江漢之流, 朝滄海而不息, 皇天后土, 鑑臣此言.” 回詔曰, “省所上表, 幷進奉御服·衣帶·銀器·合物等. 卿志存恊輔, 職在正封. 稽首稱藩, 務恊畏天之義, 充庭祗貢, 聿陳享上之儀. 言念忠勤, 不忘嘉嘆. 所告奏事, 續當報諭.”
  • 23.    《金史》卷一三五,列傳第七三,《外國傳·高麗》:上既而楷上表請不索保州亡入高麗户口,太宗從之,自是保州封域始定。
  • 24.    《宋史》卷四八七,列傳第二四六,《外國傳·高麗》:欽宗立,賀使至明州,御史胡舜陟言:"高麗靡敝國家五十年,政和以來,人使歲至,淮、浙之間苦之。彼昔臣事契丹,今必事金國,安知不窺我虛實以報,宜止勿使來。"乃詔留館於明而納其贄幣。明年始歸國。
  • 25.    李仁老:《破閒集》卷中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26.    《宋史》卷四八七,列傳第二四六,《外國傳·高麗》:二年,浙東路馬步軍都總管楊應誠上言:"由高麗至女真路甚徑,請身使三韓,結雞林以圖迎二聖。"乃以應誠假刑部尚書充高麗國信使。浙東帥臣翟汝文奏言:"應誠欺罔,為身謀耳。若高麗辭以金人亦請問津以窺吳、越,其將何辭以對?萬一辱命,取笑遠夷,願毋遣。"應誠聞之,遂與副使韓衍、書狀官孟健由杭州浮海以行。六月,抵高麗,諭其王楷以所欲為,楷曰:"大朝自有山東路,盍不由登州往?"應誠曰:"以貴國路徑耳。"楷有難色,已而命其門下侍郎傳佾至館中,果對如翟汝文言。應誠曰:"女真不善水戰。"佾曰:"彼常於海道往來,況女真舊臣本國,今反臣事之,其強弱可見矣。"居數日,復遣其中書侍郎崔洪宰、知樞密院金富軾持前議不變,謂二聖今在燕雲,大朝雖盡納土,未必可得,何不練兵與戰?終不奉詔。應誠留兩月餘,不得已見楷於壽昌門,受其拜表而還。十月,至闕,入對言狀,上以楷負國恩,怒甚。尚書右丞朱勝非曰:"彼鄰金人,與中國隔海,利害甚明。曩時待之過厚,今安能責其報也。"右僕射黃潛善曰:"以鉅艦載精兵數萬,徑搗其國,彼寧不懼。"勝非曰:"越海興師,燕山之事可為近鑑。"上怒解。十一月,楷遣其臣尹彥頤奉表謝罪,詔以二聖未歸,燕設不宜用樂,乃設幕殿門外,命客省官吳得興伴賜酒食,命中書舍人張澂押伴,如禮遣還。
  • 27.    《高麗史》卷一六,世家第一六,《仁宗世家二》:夏四月 甲戌 宋遣進武校尉王正忠來, 王受詔於重華殿, 詔曰, “惟王緬受基圖, 夙同文軌, 乃附乘桴之訊, 願修貢篚之恭. 惟忠順以無他, 質神明而靡愧, 屬關聞聽, 良用嘆嘉. 言念比年, 實惟多故, 擧中原之生聚, 遭強敵之震驚. 旣涉地以彌深, 猶稱兵而未已, 玆移仗衞, 暫住江湖. 若信使之鼎來, 恐有司之不戒, 俟休邊警, 當問聘期. 毀晉館以納車, 庶無後悔, 閉漢關而謝質, 非用前規, 諒彼素懷, 體吾誠意.”
  • 28.    《高麗史》卷一六,世家第一六,《仁宗世家二》:己未 宋遣廸功郞吳敦禮來曰, “近聞西京作亂, 倘或難擒, 欲發十萬兵相助.”……乙亥 吳敦禮還, 王附奏曰, “西京之賊, 已殲渠魁, 餘黨嘯聚, 據險自固. 欲速攻破, 慮多殺傷, 按兵圍城, 以待其降, 賊勢日窘, 破在朝夕. 竊念, 海外小邦, 邊鄙細故, 豈足上煩威靈. 故不敢控告. 今特遣使, 問助兵可否, 雖上感大朝字小之意, 但理有不便, 難以承當. 況海洋萬里, 險不可測, 天兵東下, 恐非便宜, 所下指揮, 乞行追寢.”
  • 29.    《宋史》卷四八七,列傳第二四六,《外國傳·高麗》:六年,高麗持牒官金稚圭至明州,賜銀帛遣之,懼其為金間也。
  • 30.    尹彥頤墓誌銘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
  • 31.    《高麗史》卷一五,世家第一五,《仁宗世家三》:戊午 詔曰, “朕荷天地之景命, 襲祖宗之遺基, 奄有三韓, 於玆六載. 智不能謀, 明無所觸, 災變相仍, 略無寧歲. 去年二月, 亂臣賊子, 乘閒而起, 陰謀發覺. 朕不得已鹹致於法, 自是引咎責躬, 慙德多矣. 今以日官之議, 行幸西都, 深省旣往之愆, 冀有惟新之敎, 佈告中外, 鹹使聞知. 一, 方澤祭地祇, 四郊迎氣. 一, 車服制度, 務從儉約. 一, 除冗官不急之務. 一, 勸農力田, 以給民食. 一, 務儲官谷, 以待救民. 一, 取民有制, 常租調外, 毋得橫斂. 一, 撫民安土, 無使逃流. 一, 濟危鋪·大悲院厚畜積, 以救疾病. 一, 無以官庫陳谷, 抑配貧民, 強取其息, 又無以陳朽之谷, 強民舂米. 一, 山澤之利, 與民共之, 毋得侵牟.”
  • 32.    《高麗史》卷九六,列傳第九,《諸臣傳·金仁存》:金兵入汴, 邊報妄傳金人敗北, 宋帥乘勝深入, 金人不能拒. 鄭知常·金安等奏曰, “時不可失. 請出師應宋, 以成大功, 使主上功業載中國史, 傳之萬世.” 時王在西京, 遣近臣馳問仁存, 對曰, “傳聞之事, 恆多失實, 不宜聽浮言, 興師旅以怒強敵. 且金富軾入宋將還, 姑待之.” 及富軾還, 邊報果虛.
  • 33.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妙清》:妙淸, 西京僧, 後改淨心. 仁宗六年, 日者白壽翰, 以檢校少監分司西京, 謂妙淸為師. 二人託陰陽秘術, 以惑眾. 鄭知常亦西京人, 深信其説, 以為, “上京基業已衰, 宮闕燒盡無餘, 西京有王氣, 宜移御為上京.” 乃與近臣內侍郞中金安謀曰, “吾等若奉主上, 移御西都為上京, 當為中興功臣, 非獨富貴一身, 亦為子孫無窮之福.” 遂騰口交譽. 近臣洪彝敍·李仲孚及大臣文公仁·林景淸, 從而和之, 遂奏, “妙淸聖人也, 白壽翰亦其次也. 國家之事, 一一諮問而後行, 其所陳請, 無不容受, 則政成事遂, 而國家可保也.” 乃歷請諸官署名, 平章事金富軾·叅知政事任元敱·承宣李之氐獨不署. 書奏, 王雖持疑, 以眾口力言, 不得不信. 於是妙淸等上言, “臣等觀西京林原驛地, 是陰陽家所謂大華勢. 若立宮闕御之, 則可幷天下, 金國執贄自降, 三十六國, 皆為臣妾.” 王遂幸西京, 命從行宰樞, 與妙淸·壽翰, 相林原驛地, 命金安營宮闕. 督役甚急, 時方寒沍, 民甚怨諮. 七年, 新宮成, 王又幸西京. 妙淸之徒, 或上表, 勸王稱帝建元, 或請約劉齊, 挾攻金滅之, 識者皆以為不可. 妙淸之徒, 喋喋不已, 王終不聽.
  • 34.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妙清》: 西京父老檢校太師致仕李齊挺等五十人, 希妙淸·知常旨, 上表請稱尊號建元, 知常等因説王曰, “大同江有瑞氣, 此神龍吐涎, 千載罕逢. 請上應天心, 下順人望, 以厭金國.” 王以問之氐, 對曰, “金國強敵, 不可輕也. 況兩府大臣留守上都, 不可偏聽一兩人之言, 以決大議.” 王乃止. 妙淸·壽翰等, 嘗密作大餅, 空其中, 穿一孔, 盛熟油, 沈於大同江, 油漸出浮水面, 朢之若五色. 因言曰, “神龍吐涎, 作五色雲, 此嘉瑞也.” 請百官表賀. 王遣公仁及叅知政事李俊陽等, 審視之, 時有業油韂者言, “熟油浮水, 則有異色.” 使善泅者, 索得大餅. 乃知其詐. 元敱上書曰, “妙淸·白壽翰等, 肆其奸謀, 以怪誕之説, 誑惑眾心, 一二大臣及近侍之人, 深信其言, 上惑天聽. 臣恐將有不測之患. 請戮妙淸等於市, 以絕禍萌.” 不報. 妙淸又言, “主上宜長御大華闕. 否則遣近臣, 備禮儀, 設御座, 置御衣, 致敬如在, 則福慶與親御無異.” 王遣公仁·仲孚, 奉御衣, 如西京, 行法事. 十一年, 直門下省李仲·侍御史文公裕等上䟽曰, “妙淸·白壽翰, 皆妖人也, 其言怪誕, 不可信. 近臣金安·鄭知常·李仲孚, 宦者庾開, 結為腹心, 屢相論薦, 指為聖人. 又有大臣從而信之, 是以, 主上不以為疑. 正人直士, 皆疾之如讎, 願速斥遠.” 言甚切直, 不報, 仲等退而待罪. 十二年王以妙淸為三重大統知漏刻院事, 賜紫.
  • 35.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妙清》: 十三年, 妙淸與分司侍郞趙匡, 兵部尙書柳旵, 司宰少卿趙昌言·安仲榮等, 據西京反. 矯制, 執副留守崔榟, 監軍事李寵林, 御史安至宗等囚之. 又遣偽承宣金信, 執西北面兵馬使李仲幷諸僚佐, 及列城守臣, 皆囚西京塩庫, 凡上京人在西都者, 無貴賤僧俗, 皆拘之. 遣兵斷岊嶺道, 又遣人劫發諸城兵, 掠近道牧馬, 皆入城. 國號大為, 建元天開, 號其軍曰天遣忠義. 署官屬, 自兩府至州郡守, 並以西人為之. 偽批下, 見者竊笑, 匡·仲榮從旁叱之. 初仲榮以佛事, 招集徒眾, 與妙淸·柳浩等結為黨, 與西人因之, 陰令擧事, 事集殺之. 妙淸與匡等, 率城中文武, 會觀風殿, 號令諸軍, 欲分數道, 直趣上京. 壽翰親舊在西京者, 為書招壽翰曰, “西京已反, 可抽身以來.” 壽翰子淸, 持遺壽翰, 壽翰以書奏之. 王召示公仁, 公仁曰, “是事可疑, 難究眞偽, 姑秘之.” 有卒崔彥·韓善貞等來奏曰, “臣等以事歸本鄕黃州, 見西人率兵至洞仙驛, 執司錄高甫正. 又取驛馬, 送西京, 禁人往來京城者. 吾等晝伏夜行, 從閒道來.” 王乃召宰樞議之, 命富軾·元敱及承宣金正純, 會兵部, 治兵為討賊計. 遂以富軾為元帥, 往徵之, 遣內侍柳景深·曹晉若·黃文裳, 往西京, 宣諭戢兵. 西人開城門, 引入觀風殿. 旵·匡坐東, 妙淸坐西, 其餘文武集殿庭, 皆戎服. 景深等至殿門, 旵等下庭拜, 問聖體, 饋酒食遣還雲, “當奉表奏聞, 倉卒未果. 請先以此歸奏.” 付書一封雲, “伏望, 主上移御此都, 不然, 必有變.” 辭甚不遜. 繼遣檢校詹事崔京上表曰, “陛下信陰陽之至言, 考圖讖之秘説, 創大華之宮闕, 象鈞天之帝都. 臣等同婁敬之矢謀, 望盤庚之遷邑. 豈期臣下, 不體宸衷, 非徒懷土以重遷, 抑亦防功而害事? 人心可畏, 眾怒難防, 車駕若臨, 兵戈可戢. "
  • 36.    《高麗史》卷九八,列傳第一一,《諸臣傳·金富軾》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37.    《高麗史》卷一七,世家第一七,《仁宗世家三》:秋七月 辛丑 始行金皇統年號, 命有司告於太廟及十二陵.
  • 38.    《高麗史》卷一七,世家第一七,《仁宗世家三》:辛卯 王疾篤, 卜曰, “資謙為崇.”, 遣內侍韓綽, 徙置資謙妻子於仁州……丙辰 巫覡謂, “拓俊京為崇.” 追復俊京門下侍郞平章事, 召還其子孫, 官之.
  • 39.    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二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40.    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七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41.    《高麗史》卷一七,世家第一七,《仁宗世家三》(引自《高麗仁宗實錄》)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42.    崔滋:《補閒集》卷中:仁廟朝魏闕火, 興禮利賓門還宮樂廢久矣, 重營至十八年畢就, 是年燈夕復舊樂入此門, 上吟一絕雲, ‘此地君臣樂, 虛經十八年. 幸因匡弼力, 旣醉復如前.’
  • 43.    李奎報:《東國李相國集》卷一一,〈東國諸賢書訣評論序並贊〉: 君主則太祖、仁宗、明宗皆工書……
  • 44.    高麗仁宗諡冊  .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
  • 45.    《高麗史》卷一六,世家第一六,《仁宗世家二》:庚戌 改諸殿閣及宮門名, 御書額號.
  • 46.    李德懋:《東國金石評》  .韓國學資料中心[引用日期2021-06-23]
  • 47.    《東國通鑑》卷五六  .國立中央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3]
  • 48.    風雲兒  .韓國電影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08-08]
  • 49.    《高麗史》卷九十一,列傳第四,《宗室傳》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50.    《高麗史》卷九十一,列傳第四,《公主傳》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51.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52.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李資謙》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53.    《高麗史》卷一七,世家第一七,《仁宗世家三》(引自《高麗仁宗實錄》)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6-23]
  • 54.    崔惟清:《任元敱讓東北面兵馬使兼知行營兵馬事不允》,《東人之文四六》卷七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8-20]
  • 55.    《高麗史 仁宗世家》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12-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