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韓

鎖定
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 [3]  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衞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馬韓被扶余人吞併,辰韓和弁韓合併為新羅百濟在公元660年被中國唐朝所滅,王室成員向中國唐朝稱臣,唐朝將百濟從前的領土設置為熊津都督府,後又被新羅佔領,其存在時期後來被稱作“前三國時代”。
中文名
三韓
分    別
馬韓辰韓弁韓
現代後裔
朝鮮民族
分    佈
朝鮮半島
使用語言
古朝鮮語
形成時間
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后4世紀左右

三韓名字釋義

三韓是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后4世紀左右朝鮮半島南部三個部落聯盟,包括馬韓辰韓弁韓。 其中馬韓是三韓中最強大的,被三韓擁立為“辰王”,定都目支國,統領三韓之地。
4世紀時,中國扶余諸部建立了百濟國,辰韓中的最強大的斯盧部統一辰韓,建立新羅國,弁韓則逐漸融合成為伽倻國,後又被新羅國所兼併。
三韓在西漢時便與中國有密切交往,其中,辰韓因語言、稱謂、器物等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秦韓”。《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此係“韓國”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後,朝鮮民族進入“前三國”時代,在這之後的近兩千年的時間裏,金氏新羅、王氏高麗李氏朝鮮先後統一朝鮮半島,從未以“韓國”為號,但“韓”仍然作為其政權的別稱,如高麗太祖王建曾聲稱“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在1882年簽訂的《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中,便稱朝鮮人民為“韓民”,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開戰的詔書中也説“拯韓民於塗炭”,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則有“徵韓論”。
1897年10月12日,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王位,並於次日在敕令中稱:“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併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遂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於是韓國這一名稱被啓用。

三韓疆域範圍

三韓所在的具體位置存在爭議。不同時期,三韓的邊界也不斷的變化。朝鮮民族古代官方史料《三國史記》記載馬韓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後被百濟佔領。
根據《後漢書》記載,辰韓位於新羅的位置。
馬韓是三韓中最大的一個,由54個城邦構成,大致位於全羅道,忠清道和京畿道,後來百濟吞併馬韓。
辰韓主要位於洛東江以東,由12個城邦組成。其中的一個城邦後來吸收了其它城邦發展成新羅。
弁韓由12個城邦組成,發展成伽倻後被新羅吸收。弁韓位於洛東江以南和以西。

三韓與漢四郡

三韓對中國的朝貢均由漢四郡中樂浪郡負責接收。
真番郡治霅縣與其餘無考的七縣為開辰國北部所置。三國志魏志馬韓傳雲:“從事吳林以樂浪本統三韓,分割辰韓八國以與樂浪。”韓國學者李丙燾認為,此處“辰韓八國”可能就是真番郡南部沒入辰國的八縣,包括霅縣。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罷真番郡,以北部七縣入樂浪郡,隸屬於南部都尉。霅縣及其南部無考的七縣可能於此時沒於辰國,後入馬韓。獻帝建安中,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樂浪郡屯有縣以南地置帶方郡,轄帶方、列口、長岑、昭明、含資、提奚、海冥七縣,即西漢時真番郡北部故地。
魏齊王正始年閒,魏國遣毌丘儉等伐辰韓,恢復了對臨屯郡故地的統治,東濊、辰韓諸部落多由帶方郡管轄。西晉太康中改昭明縣南新縣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帶方郡沒入高句麗
三韓與漢四郡有着廣泛的貿易往來,故而朝鮮半島南部各地也都有漢朝的錢幣出土。
高句麗崛起之前,三韓的貿易伙伴主要是朝鮮半島北部的漢四郡。雙方最初是政治貿易關係。三韓通過朝貢得到漢朝的冊封和政治保障,並且輸入文化。每個城邦的統治者會得到一個印章代表其與樂浪郡進行貿易的權利。據《三國志》記載,曹魏之後,樂浪開始向三韓普通平民發放印章, 印章失去了先前的意義。

三韓典籍記載

三韓
朝鮮民族早期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借用表漢字標記本民族語言。韓國的國名中就含有“韓”字。 “韓”後來演變為朝鮮民族的別名。三韓是現在朝鮮民族的直系祖先,而朝鮮王國的末代國號大韓帝國則來自於三韓,“大韓帝國”也是大韓民國的國名得來的原因。
“三韓”一詞最早在中國的典籍《後漢書·東夷列傳》中出現。《後漢書》曰三韓之地“皆古之辰國也”。辰韓沿用了辰國的“辰”字。 弁韓的另一個稱呼“弁辰”也使用“辰”這個字。另外馬韓的統治者在一段時間稱自己為辰王表示對整個三韓的統治。
《後漢書·東夷列傳》
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與倭亦為近親之屬也。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户,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1] 
馬韓人知田蠶,作綿布。出大慄如梨。有長尾雞尾長五尺。邑落雜居,亦無城郭。作土室,形如冢,開户在上。不知跪拜。無長幼男女之別。不貴金寶錦罽,不知騎乘牛馬,唯重瓔珠,以綴衣為飾,及縣頸垂耳。大率皆魁頭露紒,布袍草履。其人壯勇,少年有築室作力者,輒以繩貫脊皮,縋以大木,歡呼為健。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晝夜酒會,羣聚歌舞,舞輒數十人相隨,蹋地為節。十月農功畢,亦復如之。諸國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號為“天君”。又立蘇塗,建大木以縣鈴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馬韓為倭之兄弟宗邦也。 [1] 
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為秦韓。有城柵屋室。諸小別邑,各有渠帥,大者名臣智,次有儉側,次有樊秖,次有殺奚,次有邑借。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以禮。行者讓路。國出鐵,濊、倭、馬韓並從市之。凡諸貿易,皆以鐵為貨。俗喜歌舞、飲酒、鼓瑟。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 [1] 
弁辰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皆同,語言風俗有同。其人形皆長大,美髮,衣服潔清。而刑法嚴峻。其國近倭,故頗有文身者。 [1] 
朝鮮王準為衞滿所破,乃將其餘眾數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準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為辰王。建武二十年,韓人廉斯人蘇馬諟等,詣樂浪貢獻。光武封蘇馬諟為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靈帝末,韓、濊並盛,郡縣不能制,百姓苦亂,多流亡入韓者。好養馬韓之西,海島上有州胡國。其人短小,髡頭,衣韋衣,有上無下。好養牛豕。乘船往來,貨市韓中。 [1] 
晉·陳壽三國志
其俗少綱紀,國邑雖有主帥,邑落雜居,不能善相制御。無跪拜之禮。居處作草屋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舉家共在中,無長幼男女之別。其葬有槨無棺,不知乘牛馬,牛馬盡於送死。以瓔珠為財寶。或以綴衣為飾,或以縣頸垂耳,不以金銀錦繡為珍。其人性強勇,魁頭露紒。如靈兵,衣布袍,足履革(足喬)蹋。其國中有所為及官家使築城郭,諸年少勇健者,皆鑿脊皮,以大繩貫之,又以丈許木鍤之,通日歡呼作力,不以為痛,既以勸作,且以為健。常以五月下種訖,祭鬼神,羣聚歌舞,飲酒晝夜無休。其舞,數十—人懼起相隨,踏地低昂,手足相應,節奏有似鐸舞
十月農功畢,亦復如之。信鬼神,園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名之天君。又諸國各有別邑,名之為蘇塗。立大木,懸鈴鼓,事鬼神。諸亡逃至其中,皆不還之,好作賊。其立蘇塗之義,有似浮屠,而所行善惡有異。其北方近郡諸國差曉禮俗,其遠處直如囚徒奴婢相聚。無他珍寶。禽獸草木略與中國同。出大慄,大如梨。又出細尾雞。其尾皆長五尺餘。其男子時時有文身。又有州胡在馬韓之西海中大島上,其人差短小,言語不與韓同,皆髡頭如鮮卑,但衣韋,好養牛及豬。其衣有上無下,略如裸勢。乘船往來,市買韓中。
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今有名之為秦韓者。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
弁辰亦十二國,又有諸小別邑,備有渠帥,大者名臣智。其次有險側,次有樊(氵歲),次有殺奚,次有邑借。有已柢國、不斯國、弁辰彌離瀰瀰凍國、並辰接塗國、勤耆國、難彌離凍國、弁辰古資彌凍國、弁辰古淳是國、冉奚國、弁辰半路國、弁辰樂奴園、軍彌國弁軍彌國、弁辰彌烏邪馬國、如湛國、弁辰甘路國、户路國、州鮮國、馬延國、弁辰狗邪國,弁辰走漕馬國、弁辰安邪國、馬延國、弁辰瀆盧國、斯盧國、優由園、弁、辰韓合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户。其十二國屬辰王。
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不得自立為王。土地肥美,宜種五穀及稻,曉蠶桑,作縑布,乘駕牛馬。嫁娶禮俗,男女有別。以大鳥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飛揚。國出鐵,韓、(氵歲)、倭皆從取之。諸市買皆用鐵,如中國用錢,又以供給二郡。俗喜歌舞飲酒。有瑟,其形似築,彈之亦有音曲。兒生,便以石厭其頭,欲其褊。今辰韓人皆褊頭。男女近倭,亦文身。便步戰,兵仗與馬韓同。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讓路弁辰與辰韓雜居,亦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同。言語法俗相似,祠祭鬼神有異,施灶皆在户西。其瀆盧國與倭接界。十二國亦有王,其人形皆大。衣服潔清,長髮。亦作廣幅細布。法俗特嚴峻。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餘里,始度一海,千餘里至對馬國。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餘里,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户,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 [2] 
唐朝杜佑通典
秦並天下,其淮、泗夷皆散為人户。其朝鮮歷千餘年,至漢高帝時滅。武帝元狩中,開其地,置樂浪等郡。至後漢末,為公孫康所有。魏晉又得其地。其三韓之地在海島之上,朝鮮之東南百濟、新羅,魏晉以後分王韓地。
弁辰與辰韓雜居,亦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同,言語風俗相似,祠祭鬼神有異。施灶皆在户西。
初,朝鮮王準為衞滿所破,乃將其餘眾數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準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為辰王。後漢光武建武中,韓人廉斯人蘇馬諟等詣樂浪貢獻。諟音是。帝封蘇馬諟為漢廉斯邑君,使屬樂浪郡,四時朝謁。靈帝末,韓、濊並盛,郡縣不能制,百姓苦亂,多流亡入韓者。獻帝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有鹽縣屯有、有鹽並漢遼東屬縣,並今東夷之地。以南荒地為帶方郡,遣公孫模張敞等收集遺民,興兵代韓、濊,舊民稍出。是後倭韓遂屬帶方。魏景初中,明帝密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于嗣越海定二郡,諸韓國臣智加賜邑君印綬,其次與邑長。其俗好衣幘,下户詣郡朝謁,皆假衣幘,自服印綬衣幘千有餘人。部從事吳林以樂浪本統韓國,分割辰韓八國以與樂浪。晉武帝咸寧中,馬韓王來朝,自是無聞。三韓蓋為百濟、新羅所吞併。
百濟,即後漢末夫餘王尉仇台之後。後魏時百濟王上表雲:「臣與高麗先出夫餘。」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晉時句麗既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晉平二郡。今柳城、北平之間。自晉以後,吞併諸國,據有馬韓故地。百濟王。大唐武德、貞觀中,頻遣使朝貢。顯慶五年,遣蘇定方討平之。舊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户,至是以其地分置熊津、馬韓、東明等五都督府,仍以其酋渠為都督府刺史。其舊地沒於新羅,城傍餘眾後漸寡弱,散投突厥靺鞨。其主夫餘崇竟不敢還舊國,土地盡沒於新羅,夫餘氏王族降於新羅國,其人民皆為新羅所兼併。
新羅王。其王至今亦姓金。按梁史雲姓慕,未詳中間易姓之由。其先附屬於百濟,後因百濟徵高麗,人不堪戎役,相率歸之,遂致強盛,因襲加羅、任那諸國,滅之。並三韓之地。其西北界犬牙出高麗、百濟之間。
狄仁傑。臣請罷薛訥,廢安東鎮。三韓君長,高氏為其主,誠願陛下體存亡繼絕之義,復其故地,此之美名,高於堯舜遠矣。
明朝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於時遼左新潰,三韓餘眾大東焉,依東人,遇遼眾,不相主客,時時夜驚,賴公(袁可立)撫綏無事也。”
顧炎武,《日知錄》
三韓今人謂遼東為三韓者,考之《書》序“成王既伐東夷”傳:“海東諸夷駒麗、扶余、千、貊之屬。”正義:“《漢書》有高駒麗,扶餘、韓。無此千,千即韓也,音同而字異耳。”《後漢·光武紀》:“建武二十年,東夷韓國人率眾詣樂浪內附。”《東夷傳》:“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日辰韓,三日弁辰。”《書》作“弁韓”。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貊接。並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內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百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户,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言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佔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盡上三韓之地。
《三國·魏志》:“齊王正始七年,幽州刺史毋丘儉高句驪、貊、韓、那奚等數十國,各率種落降。陳留王景元二年,樂浪外夷韓,貊、各率其屬來朝貢。”《晉書·張華傳》“:“夷馬韓、新彌諸國,依山帶海,去州四千餘里,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國並遣使朝獻。”杜氏《通典》:“三韓之地在海島之上,朝鮮之東南。”此其封域與朝貢之本末也。劉熙釋名》:“韓羊、韓兔、韓雞,本法出韓國所為也。”後魏陽固《演賾賦》:“睹三韓之累累兮,見卉服之悠悠。”此其風土也。
宋史·天文志》:“狗國四星在建星東南,主三韓、鮮卑、烏桓、犭嚴狁,沃沮之屬。”此其佔象也。《宋史·高麗傳》言:“崇寧後始鑄三韓通寶。”而《遼史·外紀》有高麗王子三韓國公勳、三韓國公容、三韓國公誤。其《地理志》有高州三韓縣,辰韓為扶餘,棄韓為新羅,馬韓為高麗。開泰中,聖宗伐高麗,俘三國之遺人置縣。據此乃俘三國之人置縣於內地,而取三韓之名爾。今人乃謂遼東為三韓,是以內地而目之為外國也。原其故,本於天啓初失遼陽,以後章奏之文遂有謂遼人為三韓者,外之也。今遼人乃以之自稱,夫亦自外也已。
北史》:“新羅者,其先本辰韓種也。地在高麗東南。辰韓亦曰秦韓,相傳言秦世亡人避役來適,馬韓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傳。辰韓不得自立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恆為馬韓所制。辰韓之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此又與前史不同。而《唐書·東夷傳》:“顯慶五年,平百濟,分其地置五都督府,其一曰馬韓。
三韓分地
後漢書韓有三種,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接。弁辰(即弁韓)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
三國魏志: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為限,南與倭接,方可四千裏,有三種:馬韓在西,辰韓在馬韓之東,弁辰與辰韓雜處,其瀆盧國與倭接界。晉書:辰韓在帶方南,東西以海為限。馬韓居山海之間,無城郭,有小國五十六所。辰韓在東,分十二國,又有弁辰亦十二國屬扵辰韓。
三韓屬國
通考:馬韓有愛襄國,牟水國,桑外國,小石索國,大石索國,優休牟涿國,臣濆活國,伯濟(另條詳後)國,速盧不斯國,日華國,古誕者國古離國怒藍國月支(亦作目支)國治(魏志作諮)離牟盧國素謂幹國古爰國莫盧國卑離國佔離卑國臣釁國支侵國勾盧國卑彌國監奚卑離國古蒲國致利鞠國冉路國兒林國駟盧國內卑離國感奚國萬盧國闢卑離國舊(魏志作臼)斯烏旦國一離國不彌國支半國勾素國捷盧國牟盧卑離國臣蘇塗國莫盧國古臘國臨素半國臣雲新國如來卑離國楚山塗卑離國一難國勾奚國不雲國不斯濆邪國爰池國乾馬國楚離國凡五十餘國大國萬餘家小國數千家總十餘萬户辰王治月支國(案第一國曰愛襄與新音相近滿洲語謂金曰愛新魏志作爰襄則傳冩之異也又國名多繋以卑離二字以滿洲語考之當為貝勒之轉音其後百濟甚強分建侯王有面中弗斯邁盧等當即彌凍不斯莫盧諸國也)。三國志辰韓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弁辰亦十二國,又有諸小別邑,有已抵國,不斯國,弁辰彌離彌凍國,弁辰接圖國,勤耆國,難彌離彌凍國,弁辰古資彌凍國弁辰古淳是國冉奚國弁辰半路國弁樂努國軍彌國弁軍彌國弁辰彌烏邪馬國如湛國弁辰甘路國户路國州鮮國馬延國弁辰勾邪國弁辰走漕瑪國弁辰安邪國馬延國弁辰瀆盧國斯盧國(案此即新羅國之本名)優中國合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户(案弁辰與辰韓雜居故魏志於兩國所屬不為分隸其冠以弁辰者當為弁辰所屬也)。
三韓故地馬韓都督府辰州三韓縣
舊唐書百濟國為馬韓故地。顯慶五年以其地置熊津馬韓等五都督府。
遼史地理志辰州本髙麗蓋牟城渤海蓋州又改辰州以辰韓得名井邑駢列最為衝會。
遼史地理志髙州三韓縣。辰韓為夫餘,弁韓為新羅,馬韓為髙麗。開泰中,聖宗以三國之遺人置縣户五千(案此以三國分屬三韓殊為謬誤)。
金史地理志三韓縣屬大定府。
謹案三韓在夫餘挹婁二國之南,所統凡七十八國,合方四千裏。馬韓在西,辰韓在東,弁韓在辰韓之南。馬韓北與樂浪接,所轄則在今蓋平復州寜海。辰韓北與濊接,濊地即夫餘境也。馬韓弁韓之南皆與倭接,東西以海為限,則並今髙麗全國亦隸封域至所屬諸國多繋以卑離二字當為貝勒之轉音,而以三汗統諸貝勒於體制亦適相符合。晉書又載有裨離國,在肅慎西北陴與卑音相近耳。遼史有陴離郡為今撫順城是不獨東南廣而西北亦極袤亙矣唐馬韓都督之設未久輒廢其址無存辰州即今之蓋州今為蓋平縣至三韓縣遼時以遷户置但取其名非故地也。
(第8—9章)三韓者:曰馬韓,據今朝鮮國忠清道地。曰弁韓,曰辰韓,居今慶尚道地。《後漢書》,《三國志》,皆以辰韓為秦人避役者。金於霖《韓國小史》,則稱秦人避役者為秦韓。或稱之曰辰韓,則稱故辰韓為辰韓本種焉。《三國志》謂辰韓:“言語與馬韓同。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案《禮記·投壺》:“命酌者曰:請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南史·百濟傳》:“呼帽曰冠,襦曰復,衫袴曰褌,其言參諸夏,亦秦韓之遺俗雲;”三韓中,馬韓最大,弁韓、辰韓,皆役屬之。《韓國小史》雲:“秦人避役出塞者,辰韓割東界居之。分為六村:曰楊山,曰高墟,曰大樹,曰珍支,曰加利,曰明活,各有村長。漢宣帝神爵四年,樸赫居世,以六部之推尊,即王位。建國號曰徐羅伐。築金城居之。今慶州東四里。後世乃改稱新羅。自此辰韓本種,日就衰頹。後漢桓帝延熹九年,其眾分為八國。其臣智長帥之稱。攻帶方、弓遵劉茂討之。遵戰死,而辰韓本種遂亡。又有駕洛者,亦漢族,而君於弁韓。其先有金天氏裔八人,自中國莒縣。今山東莒縣。播遷於辰韓之西;人稱其地為八莒,今星州。八人之裔,有分居弁韓者。其後曰首露,時弁韓有九幹,各統其眾,分居山野,共尊為君,號曰駕洛。實漢光武建武十八年也。地在今金海郡。案《魏書》謂新羅附庸於迦羅,即此。首露王最老壽,且有令德,為鄰國所歸仰。傳八世,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乃降於新羅。方首露之開國,其同族五人,亦各分據一部落,號曰五伽耶:是為阿羅伽耶,今鹹安。古寧伽耶,今鹹昌。星山伽耶,今星州。大伽耶,今高靈。小伽耶,今固城。大伽耶,即後來之任那也。”案朝鮮民族古史,甚可信。然三韓開化,由於漢人,則不誣也。
參考資料
  • 1.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27]
  • 2.    (晉)陳壽著. 三國志[M]. 武漢:崇文書局, 2009.12.368
  • 3.    《晉書》:韓種有三: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辰韓在帶方南,東西以海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