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妙清之亂

鎖定
妙清之亂,高麗西京僧人妙清與朝臣鄭知常等人發動的叛亂。最終被金富軾平定。
中文名
妙清之亂
發動人
妙清鄭知常
僧人妙清利用李資謙之亂初平,社會動盪之機,以封建迷信“陰陽圖讖”之説,極力鼓動仁宗遷都西京,甚至稱帝建元、北伐金朝,以達到推翻首都文武兩班,由西京兩班掌權的目的。 [1]  引起了以金富軾為首的舊貴族的不滿。仁宗最終沒有接受妙清的建議。甲寅年(1134年)十二月,妙清再次指使朝臣上書請求仁宗稱帝建元,仁宗不答覆。妙清見和平手段無效,便於乙卯年(1135年)正月在西京策動分司侍郞趙匡、兵部尚書柳旵等起事,國號大為,年號天開,並敦請仁宗來西京即皇帝位。仁宗自然不可能前往,一面任命金富軾為元帥,出兵討伐,一面派人招安妙清等。趙匡見大軍壓境,其他地區又不支持西京的叛亂,便殺了妙清及柳旵父子,歸順朝廷。由於趙匡派去請罪的使者尹瞻等被朝廷囚禁,趙匡旋即在西京再舉反旗,推崔永為元帥,自己為副元帥。鑑於西京地勢險要,城池堅固,五軍會攻都無法攻克,所以金富軾不予強攻,而是安營紮寨,長期圍困,等到城中力竭之時,在尹彥頤的請求下,出動三路精兵共7000人偷襲西京,一舉平定,趙匡自焚,崔永等被俘虜後斬首,由妙清引起的叛亂至此平息,高麗的社會秩序又重新穩定下來。這是丙辰年(1136年)二月的事。 [2-5] 
參考資料
  • 1.    妙清之亂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7-15]
  • 2.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妙清》。
  • 3.    《高麗史》卷九八,列傳第一三,《諸臣傳·金富軾》。
  • 4.    《高麗史》卷一二七,列傳第四〇,《叛逆傳·妙清》: 十三年, 妙淸與分司侍郞趙匡, 兵部尙書柳旵, 司宰少卿趙昌言·安仲榮等, 據西京反. 矯制, 執副留守崔榟, 監軍事李寵林, 御史安至宗等囚之. 又遣偽承宣金信, 執西北面兵馬使李仲幷諸僚佐, 及列城守臣, 皆囚西京塩庫, 凡上京人在西都者, 無貴賤僧俗, 皆拘之. 遣兵斷岊嶺道, 又遣人劫發諸城兵, 掠近道牧馬, 皆入城. 國號大為, 建元天開, 號其軍曰天遣忠義. 署官屬, 自兩府至州郡守, 並以西人為之. 偽批下, 見者竊笑, 匡·仲榮從旁叱之. 初仲榮以佛事, 招集徒眾, 與妙淸·柳浩等結為黨, 與西人因之, 陰令擧事, 事集殺之. 妙淸與匡等, 率城中文武, 會觀風殿, 號令諸軍, 欲分數道, 直趣上京. 壽翰親舊在西京者, 為書招壽翰曰, “西京已反, 可抽身以來.” 壽翰子淸, 持遺壽翰, 壽翰以書奏之. 王召示公仁, 公仁曰, “是事可疑, 難究眞偽, 姑秘之.” 有卒崔彥·韓善貞等來奏曰, “臣等以事歸本鄕黃州, 見西人率兵至洞仙驛, 執司錄高甫正. 又取驛馬, 送西京, 禁人往來京城者. 吾等晝伏夜行, 從閒道來.” 王乃召宰樞議之, 命富軾·元敱及承宣金正純, 會兵部, 治兵為討賊計. 遂以富軾為元帥, 往徵之, 遣內侍柳景深·曹晉若·黃文裳, 往西京, 宣諭戢兵. 西人開城門, 引入觀風殿. 旵·匡坐東, 妙淸坐西, 其餘文武集殿庭, 皆戎服. 景深等至殿門, 旵等下庭拜, 問聖體, 饋酒食遣還雲, “當奉表奏聞, 倉卒未果. 請先以此歸奏.” 付書一封雲, “伏望, 主上移御此都, 不然, 必有變.” 辭甚不遜. 繼遣檢校詹事崔京上表曰, “陛下信陰陽之至言, 考圖讖之秘説, 創大華之宮闕, 象鈞天之帝都. 臣等同婁敬之矢謀, 望盤庚之遷邑. 豈期臣下, 不體宸衷, 非徒懷土以重遷, 抑亦防功而害事? 人心可畏, 眾怒難防, 車駕若臨, 兵戈可戢. "
  • 5.    《高麗史》卷九八,列傳第一一,《諸臣傳·金富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