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麗史

鎖定
《高麗史》(朝鮮語:고려사),為朝鮮王朝官纂紀傳體史書,鄭麟趾編纂,總計139卷,含目錄2卷。仿中國正史體例,以紀傳體記述了高麗王朝一代的治亂興衰和典章文物,體例嚴謹,繁簡適宜。《高麗史》所保存的中國和朝鮮半島之間交涉的表箋、奏章等大量珍貴的史料,不僅可以彌補中國所編纂的《宋史》《遼史》和《金史》《元史》等正史之不足,而且,《高麗史》所載高麗與宋、遼、金、元、明初以及日本關係之史料,對於探討10至14世紀朝鮮半島和中國、日本的關係以及東亞區域史之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1] 
書    名
高麗史
別    名
고려사
作    者
鄭麟趾
類    別
紀傳體史書
出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1451年
ISBN
9787562165958

高麗史編纂經過

《高麗史》的編纂,前後經歷朝鮮王朝太祖、定宗、太宗、世宗、文宗等五朝,於文宗元年(1451)八月最終完成。《高麗史》編撰從開始到完成大體過程如下:太祖四年(1395),鄭道傳鄭總編撰《高麗國史》,其編纂過程中使用了《高麗王朝實錄》、高麗末期“史草”及閔漬的《本朝編年綱目》,李仁復李穡《金鏡錄》,李齊賢《史略》等史料文獻。太宗十四年(1414),河侖南在李叔蕃卞季良等對此書進行了改修。世宗即位後,數次改修高麗史:柳觀、卞季良於世宗即位年(1418)至世宗三年(1421),柳觀、尹淮於世宗五年(1423)至六年(1424)改修《高麗國史》為《讎校高麗史》,權踶安止南秀文等則從世宗十三年(1431)開始,在《讎校高麗史》基礎上繼續改修,於世宗二十四年(1442)修成《高麗史全文》,此後幾經改修,於世宗三十年(1448)鑄字刊印,但並未頒賜。世宗三十一年(1449),金宗瑞鄭麟趾、李先齊、鄭昌孫等人改修《高麗史全文》,並於文宗元年(1451)以紀傳體的方式,重新編撰完成《高麗史》,至此,紀傳體《高麗史》正式問世。 [1] 
《高麗史》書影

高麗史版本流傳

《高麗史》分為朝鮮端宗時初刊的甲寅字本和朝鮮成宗時重刊的乙亥字本。壬辰倭亂後,甲寅字本蕩然無存,光海君又刊刻木板本《高麗史》。由於《高麗史》中載有前朝逆亂之事、僭稱之事、近代之事,朝鮮王朝不願廣佈。 [2] 
燕山君時期,《高麗史》由金輔傳至明朝。清代紀昀曾對朝鮮使者徐浩修表示自己收藏過《高麗史》。 [2] 

高麗史內容體例

《高麗史》,計世家四十六卷,志三十九卷,表二卷,傳五十卷,目錄二卷,通計一百三十九卷,以“稽遺蹟於前代,僅能存筆削之功;揭明鑑於後人,期不沒善惡之實”。以下就《高麗史》有關體例略作論析如下:
  • 世家:《高麗史》世家四十六卷,相當於中國正史紀傳體之本紀,惟以名分論,高麗國王比照諸侯名分,降為世家,然高麗諸王從太祖王建至恭讓王,凡三十四代國王,世家唯紀三十二代,故以辛顒王和辛昌王非正統故,降而為列傳。蓋反映了朝鮮初期,隨着對明朝“事大”外交的確立,儒家性理學已經成為主流社會思潮,不過,《高麗史》雖曰重名分,然“凡稱宗、稱陛下、太后、太子、節日、制詔之類,雖涉僭踰,今從當時所稱書之,以存其實”,顯然是受到世宗國王的影響。世宗國王對鄭道傳、卞季良等以性理學名分改撰《高麗史》十分不滿,屢次下詔要求重修,“但當據事直書,褒貶自見,足以傳信於後,不必為前代之君,欲掩其實,輕有追改,以沒其實也。其改宗稱王,可從《實錄》,廟號諡號,不沒其實。凡例所改,以此為準……乃命(柳)觀及(尹)淮,並將道傳所改,悉從舊文”。史官李齊賢等亦主張:“太子太傅等號,當時官制;制敇詔赦,當時所稱也。雖曰正名分,與《春秋》郊褅、大雩同垂,以為鑑戒,何可更改以沒其實?”在世宗的干預下,《高麗史》世家雖或“語涉僭踰”,然仍從當時《實錄》所稱書之。故今本世家在朝鮮王朝性理學盛行的情況下,仍體現了據事直書的修史原則。
  • 志:《高麗史》志,凡三十九卷,分為十二志,其中天文志3卷,歷志3卷,五行志3卷,地理志3卷,禮志11卷,樂志2卷,輿服志1卷,選舉志3卷,百官志2卷,食貨志3卷,兵志3卷,刑法志2卷。《高麗史》志的分類,大體淵源於《元史》各志,即“準《元史》條分類聚,使覽者易考焉。”由於高麗制度條格,史多缺略,故史官纂修《高麗史》諸志之史料來源主要是《古今詳定禮式目編修錄》及諸家雜錄等,其禮樂諸志較詳,考《高麗史》卷59《禮志一》謂:“今據史編及詳定禮,旁採《周官》六翼、《式目編錄》,《藩國禮儀》等書,分纂吉凶軍兵嘉五禮,作《禮志》。”尤其珍貴的是在《高麗史·樂志》中還完整保留了中國早已失傳的雅樂曲譜,所謂“禮失而求諸野”,即此謂也。此外,《高麗史》諸志條目和編纂順序雖淵源於《元史》,然由於史料匱乏,缺少《元史》中《河渠志》條目,《元史》之《祭祀志》則以禮樂志代之。自宋代以前正史,史書多有《經籍志》或《藝文志》,然《元史》不設《藝文志》,故《高麗史》效法《元史》體例,亦無《藝文志》,遂使高麗一代文物典籍難以稽考,殊為遺憾。高麗舉國佞佛,然亦不作《釋老志》,其高僧大德事蹟,多記載於有關列傳。顯然,這與朝鮮王朝排佛、崇尚儒家性理學的思潮有關。
  • 《高麗史》表僅有2卷,與中國曆代正史表即多且複雜相比較差異較大,《高麗史》表的修纂較為簡略,其纂修原則據《纂修〈高麗史〉凡例》稱:“按歷代史表,詳略有異。今纂《高麗史》表,準金富軾《三國史》,只作年表。”根據《三國史記》所謂“其始終可得而考焉,作三國年表”之記載,可證《高麗史》卷86《年表一》“其始終有可考焉,作年表”,其體例當淵源於《三國史記》之年表。即依據高麗太祖崛起直至恭讓王歷代國王的年數,附錄以大事記,故《高麗史》表,實為君王歷年大事記,體現了以修纂史官以君主為歷史活動中心的認識。
  • 列傳:《高麗史》列傳共有50卷,其中后妃傳1-2卷,宗室傳(附公主傳)3-4卷,諸臣傳5-33卷,良吏傳、忠義傳、孝友傳、列女傳34卷,方技傳、宦者傳、酷吏傳35卷,佞幸傳36-37卷,奸臣傳38-39卷,叛逆傳40-50卷。其中諸臣傳佔29卷,數量最為龐大,共收錄人物770名,附傳238名,共計1008名。其體例據《纂修〈高麗史〉凡例》稱:“首以後妃,次宗室,次諸臣,終之以叛逆。其有事功卓異者,雖父子別傳,餘各以類附。辛禑父子以逆旽之孽,竊位十六年,今準《漢書·王莽傳》降為列傳,以嚴討賊之意。”列傳體例,亦主要淵源於《元史》之體例,據《纂修〈元史〉凡例》載:“按史傳之目,冠以後妃,尊也;次以宗室諸王,親也;次以一代諸臣,善惡之總也;次以叛逆,成敗之規也;次以四夷,王化之及也。然諸臣之傳,歷代名目,又自增減不同。今修《元史》傳,準歷代史而參酌之。”故《高麗史》列傳亦“首以後妃,次宗室,次諸臣”編排。然亦有與《元史》體例相異者,如《元史》有儒學、隱逸、釋老、工藝、外夷傳,《高麗史》全無,而據《新唐書》增補以酷吏傳,據《宋史》增補以佞幸傳,《元史》之叛臣、逆臣傳,《高麗史》則統稱為叛逆傳。此外,辛禑父子由世家降為列傳,則是依據《漢書·王莽傳》的體例。《高麗史》列傳的修纂者,多為朝鮮初期主張儒學性理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如崔恆、樸彭年、申叔舟、柳誠源、李克堪等,其中崔恆、樸彭年、柳誠源亦是主張採用紀傳體修纂《高麗史》的史官。因此,以儒家性理學理念對列傳加以編纂,並以性理學臧否人物是非得失,則成為《高麗史》列傳的重要特色。
  • 論贊:《高麗史》仿《元史》體例,不設論贊。據《纂修高麗史凡例》謂:“今纂《高麗史》準《元史》不作論贊。惟世家舊有李齊賢等贊,今仍之。”高麗忠穆王時,嘗命李齊賢在閔漬所撰《本朝編年綱目》的基礎上修纂高麗王朝編年史,據李德懋《青莊館全書》載:“忠穆王以閔漬所撰《綱目》多所缺漏,命李齊賢等更撰《世代編年》以進。”李齊賢重修之書名,亦稱為《高麗史略》,原名《紀年傳志》。據李齊賢《益齋集》謂其:“撰國史於家,史官及三館皆會焉。後國史逸於兵燹。又選《金鏡錄》,又病國史不備,撰《紀年傳志》,後散失於紅賊之亂。惟自太祖至肅宗紀年在。”故李齊賢所撰《史略》,實為高麗太祖至肅宗之編年史,後成為朝鮮太祖李成桂命鄭道傳、鄭總等修纂《高麗史》的重要史源之一。鄭總《復齋集》謂:“高麗氏自始祖以來,歷代皆有實錄,然其書出於兵火之餘,多所遺失。至恭愍王朝,侍中致仕李齊賢撰《史略》,止於肅王;興安君李仁復、韓山君李穡撰《金鏡錄》,止於靖王,而皆失於疏略。其它則未有成書也。”故《高麗史》世家部分論贊,仍以李齊賢《史略》之史論為依據加以編纂。其餘部分,則不作論贊。 [3] 

高麗史篇章目錄

類別
卷次
條目
世家
1-46
太祖一、太祖二、惠宗、定宗、光宗、景宗、成宗、穆宗、顯宗一、顯宗二、德宗、靖宗、文宗一、文宗二、文宗三、順宗、宣宗、獻宗、肅宗一、肅宗二、睿宗一、睿宗二、睿宗三、仁宗一、仁宗二、仁宗三、毅宗一、毅宗二、毅宗三、明宗一、明宗二、神宗、熙宗、康宗、高宗一、高宗二、高宗三、元宗一、元宗二、元宗三、忠烈王一、忠烈王二、忠烈王三、忠烈王四、忠烈王五、忠宣王一、忠宣王二、忠肅王一、忠肅王二、忠惠王、忠穆王、忠定王、恭愍王一、恭愍王二、恭愍王三、恭愍王四、恭愍王五、恭愍王六、恭愍王七、恭讓王一、恭讓王二
47-85
天文一、天文二、天文三、歷一、歷二、歷三、五行一、五行二、五行三、地理一、地理二、地理三、禮一、禮二、禮三、禮四、禮五、禮六、禮七、禮八、禮九、禮十、禮十一、樂一、樂二、輿服、選舉一、選舉二、選舉三、百官一、百官二、食貨一、食貨二、食貨三、兵一、兵二、兵三、刑法一、刑法二
86-87
年表一、年表二
列傳(后妃)
88-89
列傳(宗室)
90
列傳(公主)
91
列傳(諸臣)
92-120
洪儒(附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庾黔弼崔凝崔彥撝(附崔光胤崔行歸、崔光遠)、王儒(附王字之)、樸述熙崔知夢王式廉樸守卿王順式(附李悤言、堅金、尹瑄興達、善弼、泰評)、龔直、樸英規徐弼崔承老(附崔齊顏)、雙冀崔亮韓彥恭柳邦憲金審言崔沆蔡忠順徐熙(附徐訥徐恭)、劉瑨姜邯贊崔士威皇甫俞義(附張延祐)、楊規智蔡文(附智祿延)、河拱辰金殷傅周佇姜民瞻郭元王可道金猛柳韶尹徵古、韋壽餘、田拱之、李周憲、李周佐、安紹光趙之遴崔衝(附崔惟善、崔思齊、崔瀹、崔允儀)、李子淵(附李資諒、李資仁、李奕蕤、李資玄李資德李預李公壽李之氐、李䫨、李光縉)、樸寅亮(附樸景仁、樸景伯、樸景山)、黃周亮、柳伸、王寵之、魏繼廷、邵台輔(附王國髦高義和)、文正、鄭文、金元鼎、孫冠、崔思諒、金先錫、任懿(附任元厚、任克忠、任克正、任溥、任濡、任翊、任沆)、金漢忠崔思諏金仁存尹瓘(附尹彥純尹彥植尹彥旼尹彥頤尹鱗瞻、尹世儒、尹商季)、吳延寵、金富佾(附金富儀)、高令臣、金黃元、李軌、郭尚(附郭輿)、劉載(附胡宗旦、慎安之)、金景庸、崔弘嗣韓安仁李永、韓衝、林槩、庾祿崇、金晙、柳仁著、康拯、許慶、文冠鄭沆(附鄭敍)、金克儉、金若温、金富軾(附金敦中、金君綏)、鄭襲明、高兆基、金正純、鄭克永、樸挺㽔、崔思全、金珦、崔滋盛、金縝、林完、崔奇遇、金守雌、崔濡、李璹(附李瑋)、許載梁元俊崔惟清(附崔讜、崔璘、崔詵、崔宗峻、崔昷、崔文本、崔坪、崔雍)、李公升、申淑、韓文俊文克謙柳公權(附柳澤)、趙永仁、王世慶、李純佑、林民庇、崔陟卿、鹹有一、廉信若、李知命、庾應圭(附庾資諒庾敬玄)、玄德秀、崔均(附崔甫淳、崔允愷)、金鉅公、韓惟漢、杜景升、於學儒、盧永淳、趙位寵、房瑞鸞、樸齊儉、奇卓誠、洪仲方、慶大升、陳俊、崔世輔、樸純弼、李英搢、白任至、李俊昌、崔忠烈、鄭世裕(附鄭叔瞻、鄭晏)、鄭國儉(附李維城)、鄭邦佑、丁彥真、閔令謨(附閔湜)、宋𬣞、金光中(附金滯)、安劉勃、崔汝諧、崔遇清、王珪、車若松、奇洪壽、鄭克温柳光植、權敬中、金台瑞(附金若先金敉)、文漢卿、權世侯、白敦明、盧仁綏、金義元、琴儀李奎報(附李益培)、俞升旦、金仁鏡(附金承茂)、李公老李仁老(附吳世才、趙通、林椿)、趙文拔、李淳牧(附李需)、金敞、宋國瞻、崔滋(附河千旦)、蔡松年(附蔡楨)、孫抃、權守平、李純孝(附張純亮)、宋彥琦、金守剛、金之岱、李藏用趙衝(附趙忭)、金就礪(附金文衍、金賆)、李勣、蔡靖、樸犀、宋文胄、金慶孫(附金琿)、崔椿命、金希磾、李子晟、金允侯、金應德、金方慶(附金九容、金齊顏、金忻、金恂金永暾、金永煦、金士衡、樸球)、韓希愈、羅裕(附羅益禧)、元衝甲、金周鼎(附金深、金宗衍、金石堅)、柳璥(附柳升、柳墩、柳曼殊)、許珙(附許琮、許冠、許錦、許富、許猷)、洪子藩(附洪承緖、洪永通)、鄭可臣安珦(附安於器、安牧)、薛公儉、俞千遇、趙仁規(附趙瑞、趙璉、趙德裕、趙璘、趙延壽趙瑋)、白文節(附白頤正)、樸恆、郭預、朱悦、李湊(附李行儉)、張鎰、金丘李承休、李衍宗、金晅(附金開物)、鄭瑎(附鄭䫨、鄭誧、鄭公權)、趙簡、沈謁、秋適、李仁挺、蔡禑、金有成、郭麟、尹諧(附尹澤)、李穎、嚴守安、安戩、崔守璜、樸褕、洪奎(附洪戎)、韓康(附韓渥、韓修、韓方信)、元傅(附元忠、元顥、元善之、元松壽)、金連、金富允、鄭仁卿權㫜(附權溥權準權廉、權鏞、權適、權和、權近)、閔漬(附閔祥正)、閔宗儒(附閔頔閔思平、閔抃、閔霽)、金之淑(附金仁沇)、鄭僐、李混、崔誠之(附崔文度)、蔡洪哲、金怡、李仁琪、洪彬、曹益清、裴廷芝、孫守卿、樸全之、吳詗、李瑱、尹莘傑、樸孝修、許有全、朴忠佐尹宣佐李兆年(附李承慶)、李谷禹倬安軸(附安宗源、安輔)、崔瀣、張沆、李晟、趙廉(附王伯)、李伯謙、申君平、崔有渰、金台鉉(附金光載)、金倫(附金敬直、金希祖、金承矩)、王煦(附王重貴)、韓宗愈李齊賢(附李達尊、李寶林)、李凌幹、廉悌臣李嵒(附李岡)、洪彥博(附洪師禹、柳淵)、柳濯、慶千興、金續命、李子松、趙暾(附趙仁沃)、崔宰、宋天逢、洪仲宣、金濤、林樸、文益漸李公遂柳淑(附柳實)、李仁復、白文寶、田祿生、李存吾、李達衷、偰遜(附偰長壽)、韓復、李茂方、鄭習仁、河允源、樸尚衷、樸宜中、趙雲仡、安祐(附金得培李芳實)、鄭世雲、安遇慶、崔瑩、鄭地、尹可觀、金長壽、尹桓、李成瑞、李壽山(附李恬)、李承老、黃裳、池龍壽、羅世、金先致、全以道、具榮儉、吳仁澤、金普、邊光秀、李善、鄭之祥、任君輔、羅興儒、睦仁吉、金庾、楊伯淵、池湧奇、河乙沚、禹仁烈、文達漢、金湊、崔雲海、李穡、禹玄寶、李崇仁沈德符、李琳、王康、樸葳李之蘭南誾鄭夢周、金震陽、姜淮伯、李詹成石璘趙浚鄭道傳尹紹宗(附尹會宗)、吳思忠、金子粹
列傳(良吏)
121
庾碩、王諧、金之錫、崔碩、鄭雲敬
列傳(忠義)
洪灌、高甫俊、鄭顗、文大、曹孝立、鄭文鑑
列傳(孝友)
文忠、釋珠、崔婁伯、尉貂、徐稜、金遷、黃守、鄭愈、曹希參、鄭臣祐女、孫宥、權居義、盧俊恭、辛斯蕆女、尹龜生、潘腆、君萬
列傳(烈女)
胡壽妻俞氏、玄文奕妻、洪義妻、安天儉妻、江華三女、鄭滿妻崔氏、李東郊妻裴氏、康好文妻文氏、金彥卿妻金氏、景德宜妻安氏、李得仁妻李氏、權金妻
列傳(方技)
122
金謂磾、李寧、李商老、伍允孚、薛景成
列傳(宦者)
鄭諴、白善淵、崔世延、李淑、任伯顏禿古思、方臣祐、李大順、禹山節、高龍普、金玄、安都赤、申小鳳、李得芬、金師幸
列傳(酷吏)
宋吉儒、沈於慶
列傳(嬖倖)
123-124
庾行簡榮儀金存中、鄭世臣、白勝賢、康允紹、廉承益、李汾禧(附李槢)、權宜(附蔡謨李德孫)、林貞杞(附閔萱)、朱印遠、李英柱、李之氐(附高宗秀、金儒)、印侯(附印承旦)、張舜龍(附車信、盧英)、曹允通、尹秀(附尹吉甫)、李貞 (附金文庇、李㻂、張公、李平)、元卿、樸義、樸景亮、全英甫、康允忠、裴佺、閔渙、尹碩、孫琦、鄭方吉(附林仲沇、姜融)、申青(附樸青)、王三錫(附梁載、曹莘卿、崔老星、尹賢、安珪)、崔安道(附李宜風、金之鏡、李仁吉)、盧英瑞(附樸良衍、宋明理)、金興慶、潘福海、申元弼
列傳(奸臣)
125-126
文公仁樸升中崔弘宰、崔褒偁、樸暄、宋玢、王惟紹、宋邦英、吳潛(附石胄)、金元祥、柳清臣、權漢功、蔡河中、辛裔(附田淑蒙)、李春富、金元命、金鈜、池奫、李仁任、林堅味、廉興邦曹敏修邊安烈、王安德
列傳(叛逆)
127-132
桓宣吉伊昕巖王規金致陽康兆李資義李資謙拓俊京妙清(附鄭知常)、鄭仲夫(附李光挺、宋有仁)、李義方李義旼、鄭方義、曹元正(附石鄰)、崔忠獻(附崔怡崔沆崔竩)、韓恂、多智、洪福源、李峴、趙叔昌、趙暉、金俊林衍(附林惟茂)、趙彝、金裕、李樞、韓洪甫、於琔、崔坦、裴仲孫、曹頔、趙日新金鏞奇轍盧頙權謙崔濡、洪倫、金文鉉、金義、辛旽
列傳(辛禑)
133-137
辛禑一、辛禑二、辛禑三、辛禑四、辛禑五
列傳(辛昌)
137
辛昌
以上來源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