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汕頭八景

鎖定
汕頭八景,指的是廣東省汕頭市具有代表性的8個風物景觀。
歷史上,汕頭在各個時期曾出現過數個版本的“汕頭八景”,先後遴選出來的景點或有延續或遭取代,有的甚至並不在今汕頭政區內,這既是汕頭市時代演變的結果,也是汕頭市乃至潮汕地區人文文化的一種歷史體現。 [1-2] 
先後出現的“八景”分別是:1928年的“汕頭八景”;1939年的“汕頭八景”;1991年的“鮀島新八景”;2002年的“汕頭新八景”;2019年的“汕頭新八景” [3] 
中文名
汕頭八景
外文名
Eight sceneries of Shantou
別    名
鮀島八景
年    代
1928年,1939年,1991年,2002年,2019年 [3] 
類    別
風物景觀

汕頭八景簡介

汕頭八景八景之説

八景,我國古代約定俗成的一種風物景觀。自宋人沈括“八景”之説後,各地紛紛仿效,歷代民眾都以當地最為心儀和驕傲的景點湊成“八景”。為此,八景的選擇和命名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種歷史體現。

汕頭八景汕頭風光之美

汕頭,也稱鮀島,是中國一個市區有內海的城市,也是一座亞熱帶濱海城市。其地處亞熱帶北迴歸線由此經過,倚山臨海,風光秀麗,汕頭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的特色是:海闊、石奇、洞幽,風光秀麗。旖旎如畫的南國濱海風光常令騷人墨客、名家學者興之所至,捉管賦詩,評選八景也是應有之義。

汕頭八景汕頭八景之變

汕頭八景(鮀島八景),指的是廣東省汕頭市的八處風物景觀。歷史上,汕頭曾先後有過數次“汕頭八景”。由於行政區域的演變,汕頭地域盈縮不齊。近百年來,汕頭市長期管轄着整個潮汕,汕頭地區也是潮汕地區。一直到1991年末,潮州揭陽才獨立成地級市(見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之後,潮汕地區各縣、區、市變更頻繁,汕頭地域也大小不同。因此,歷史上選出的八景,都是依據當年的區域界定的。
汕頭八景

汕頭八景八景版本

汕頭八景一、1928版

第一張八景名單出自二十年代《新汕頭》。有史料可查考的第一個八景版本並不是純粹的汕頭市區內的八景,這是由於汕頭當時管轄着整個潮汕,而政區的盈縮變化,造成許多景點其實在今潮汕各地。
據1928年(民國17年)《新汕頭》一書記載,此八景依次為:韓山、金山、西湖山、鳳凰台湘子橋、甘泉井、出米石、丞相宅。
1928年版汕頭八景
1
韓山
2
金山
3
西湖山
4
鳳凰台
5
湘子橋
6
甘泉井
7
出米石
8
丞相宅
韓山,韓山在今潮州市城東,舊名“雙旌”,其頂有三峯,形似筆架,又名“筆架山”。唐韓愈潮州時,常遊覽於此,故名韓山,其後建韓文公祠於其上;
金山,金山今潮州市城北,周約四里,形如覆釜,多巨石,為城北屏障;
西湖山,西湖山今潮州市北一里許,舊名“銀山”,山下為西湖。山高約五十餘丈,周圍十里,循“紫竹庵”而上,有“老君巖”,下有洞寬,可容數十人,祀老君其中,唐正元間,李宿建“觀亭”於其上;
鳳凰台,在今潮州市東南之“鳳凰洲”,舊名“老鴉洲”,為明隆慶二年知府侯必登所築,峻聳雄偉,襟韓江而幾湘橋,極江山之勝,清康熙間,曾有重修;
湘子橋,在今潮州市城東,橫跨韓江,西接府城,東連韓山,建於隋時,原名廣濟橋,其後俗沿稱湘子橋。橋長約百餘,闊三丈餘,橋面兩旁滿設小販商店,橋墩凡二十四,中有缺口,以十八梭船接駁;
甘泉井,在蓬洲都,漁洲村,有石欄石,其泉甘洌;
出米石,在冠隴寨,高二許,初復以屋,雞犬不敢近,置於屋中,則米遂取之不竭,後有好事者,劃而平之,地吼如雷者數日,米不復出。此傳説太過怪誕,殆亦好事者故神其説耳;
丞相宅,在澄海城南港口,宋陸秀夫陳宜中不合,安置潮州,秀夫奉母攜妻子居此,今圮,久成阡陌,土人猶呼之為陸厝圍,以示不忘也。 [2] 
1928版汕頭八景之一“湘子橋”:廣濟橋(現屬潮州市) 1928版汕頭八景之一“湘子橋”:廣濟橋(現屬潮州市)

汕頭八景二、1939版

作為汕頭本土的“八景”,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早在1933年出版的《汕頭指南》一書中,已收錄有汕頭八景並作介紹。
同時,由日本人加藤豐吉編著、於1939年(民國28年)印刷發行的《汕頭之一般概況》一書《附錄》記載,汕頭八景有“中園晚棹”、“香爐曉煙”、“草嶼綠波”、“饒山仙洞”、“馬嶼觀潮”、“鮀江曬網”、“雞港檣林”和“礐峯柱石”。
1939年版汕頭八景
1
中園晚棹
2
香爐曉煙
3
草嶼綠波
4
饒山仙洞
5
馬嶼觀潮
6
鮀江曬網
7
雞港檣林
8
礐峯柱石
“中園晚棹”指1922年建成的中山公園,傍晚在玉鑑湖上泛舟,別有一番情趣。
中山公園舊為月眉湖,居市區中心,地廣數百畝,花樹扶疏,風景甚勝,周以水。當春夏季,夕陽已墜,電炬初明,遊人多放舟其間,舞柳生風,祛暑滌塵,樂無過此者。
“香爐曉煙”指位於礐石西南部的香爐山,它是市境內最高山峯
香爐山位於汕頭市南疆,高冠全景,極巔一巨石,大數十丈,色如古銅,非方非圓,足作鼎立,形若香爐。當曉氣初平,輕霞欲散,煙霧繚繞,如出爐中,上薰碧落,景象萬千。
“草嶼綠波”指位於濠江區東南部的草嶼
環汕諸山多怪石,罕生草木,獨榕江西南畔,當潮揭航路之分點,得一小,突立水面三四丈許,草色葱鬱,經霜不變,其異也以草,因名焉。
“饒山仙洞”指地處礐石礐光中學南面的饒山,此處有一處自然景觀稱“自然洞”。
饒山原名太平埔,在礐光中學之南,饒公球律師壽域在焉,因有此名。山擅天勝,多奇石,鐫古今名人字跡。經饒君斥資營構,遂為名區。有巨石支覆成洞,洞深二丈,寬丈許。進士楊沅題其額曰:自然。夏日入之,暑氣不侵,清涼沁肺。洞中置石具,可供坐卧。
“馬嶼觀潮”指位於汕頭港入口處的媽嶼。
馬嶼位於汕頭港入口處,扼汕頭海運之咽喉,形勢最稱險要。上建炮台燈塔,境甚超妙,形如馬。市民所謂“大馬行者”,指此嶼外海闊無際,波光盪漾,碧水連天,披襟東望,心胸為之豁然開朗。當風雨時,怒濤奔號,勢極雄壯。
“鮀江曬網”指的是珠池一帶,開埠後為市郊漁民在此曬網的景觀。
汕頭舊稱鮀浦,盛產魚蝦,前為漁民集居之地,時屬荒野,而竹籬茅舍,掛網張曬,亦別饒風趣。及後填海立,蔚為海港,漁民遂星移市郊,但漁家風景猶存。
“雞港檣林”指媽嶼的內港放雞港
漁民作息,一依潮候,要以早出晚歸為常例。故當朝暾初上,或殘照銜山,放雞港面,輒有漁舟千百,馳帆徐駛,檣桅如林,洵奇觀也。
“礐峯柱石”礐石山上的柱峯石。
峯多奇石,雄拔峻秀,各生成趣,中峯極處一巨石,巍然特立,不撐天之柱,形勢尤偉。
1939版汕頭八景之一“中園晚棹”:汕頭中山公園 1939版汕頭八景之一“中園晚棹”:汕頭中山公園

汕頭八景三、1991版

改革開放給汕頭帶來機遇和挑戰,198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開始起步建設。1991年11月,特區範圍又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隨着特區開發建設蒸蒸日上,現代化港口城市初具規模,汕頭人在自已的家園裏修築了多處嶄新的景觀。
於是,由《學習之友》月刊發起、汕頭市委宣傳部和汕頭市建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鮀島新八景”評選活動於1990年12月開始,結束於1991年1月中旬。“鮀島新八景”評選共推出汕頭市區十六個候選景點,再由市民投票選出“八景”。
結果依次是“長廊觀海”、“飄亭遠眺”、“熒塔流雲”、“學府涵青”、“北標窺日”、“鳳壇濺玉”、“旋宮邀月”、“樂園融趣”。
1991年版鮀島新八景
1
長廊觀海
2
飄亭遠眺
3
熒塔流雲
4
學府涵青
5
北標窺日
6
鳳壇濺玉
7
旋宮邀月
8
樂園融趣
“長廊觀海”,即海濱長廊,位於汕頭港灣北岸,西起汕頭港客運碼頭,東至華僑公園,為綿亙數公里的帶狀海堤公園。
“飄亭遠眺”飄然亭建於1985年9月,在礐石塔山景區南峯。
“熒塔流雲”,指1989年建成的汕頭電視塔,高212米,是其時國內電視發射塔(高度)的老大。
“學府涵青”,即為1981年動工興建,佔地面積2038.85畝的汕頭大學
“北標窺日”,指1986年在市區西北郊雞籠山南麓落成的北迴歸線標誌塔
“鳳壇濺玉”,即金鳳壇,建於1987年,是一座大型城市標誌建築。
“旋宮邀月”,是指1988年營業的國際大酒店23層的旋宮,它是汕頭改革開放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樂園融趣”,指1987年2月建成開放的龍湖樂園,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為一綜合性娛樂場所
1991版汕頭八景之一“學府涵青”:汕頭大學 1991版汕頭八景之一“學府涵青”:汕頭大學

汕頭八景四、2002版

跨入21世紀的汕頭,汕頭政區又發生變化,汕頭有關部門響應市民呼聲,決定評選新時代評選新八景,讓“新八景更全面、更集中體現汕頭現代化都市的風采”。
2002年年底,新一輪的“汕頭八景” 集體亮相。“八景”依次為“礐石山光”、“海灣虹影”、“龍灘逸韻”、“桑浦清暉”、“黌院惠風”、“蓮峯浩氣”、“瀛南翠色”、“月苑鶯聲”。
潮汕李杜有人將此八景結成一副對聯,便是“礐石山光龍灘逸韻桑浦清暉瀛南翠色,海灣虹影黌院惠風蓮峯浩氣月苑鶯聲”。
2002年版汕頭八景
1
礐石山光
2
海灣虹影
3
龍灘逸韻
4
桑浦清暉
5
黌院惠風
6
蓮峯浩氣
7
瀛南翠色
8
月苑鶯聲
新選出來的景點,對比以往評選的“八景”更為全面和具地域性,既有老景點又有新景觀。
“礐石山光”,即為礐石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景區內有大小峯巒43座。
“海灣虹影”,指環汕頭港景區 以汕頭港為中心 包括二橋、二路、二園、一場、一館的汕頭海灣。
“龍灘逸韻”,即位於南區龍虎灘上的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桑浦清暉”,指位於市區西郊的桑浦山景區,景區內有北迴歸線標誌塔汕頭大學七日紅公園翁萬達書院等景觀。
“黌院惠風”,指位於澄海區前美村陳慈黌故居,該故居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
“蓮峯浩氣”,指潮陽區海門蓮花峯,此處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瀛南翠色”,指南澳生態旅遊區,旅遊區具有海、山、史、廟立體交叉特色。
“月苑鶯聲”,指位於市區中山路北的中山公園,它是我國南方頗具盛名的人工公園之一。 [1] 
2002版汕頭八景之一“瀛南翠色”:南澳島 2002版汕頭八景之一“瀛南翠色”:南澳島

汕頭八景五、2019版

為宣傳推廣汕頭市旅遊資源,提升汕頭市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海內外遊客來汕觀光旅遊,經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市廣播電視台開展了“汕頭新八景”評選活動。
評選活動於2019年6月份開始,歷經推薦、初評、投票和終評等階段。根據專家和市民代表終評意見,經研究並報市政府同意,“汕頭新八景”新鮮“出爐”。新八景分別為“商埠騎樓”、“海灣夕照”、“灜南煙海”、“桑浦秋色”、“時代溢彩”、“古港紅船”、“蓮峯浩氣”、“前美僑風”。 [3] 
2019年版汕頭新八景
1
商埠騎樓
2
海灣夕照
3
灜南煙海
4
桑浦秋色
5
時代溢彩
6
古港紅船
7
蓮峯浩氣
8
前美僑風
商埠騎樓景觀範圍包括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汕頭海關鐘樓、南生百貨大樓、汕頭郵電總局大樓、開埠陳列館、老媽宮及戲台、中央紅色交通站舊址、南昌起義紀念館、蔡楚生電影史蹟館、胡文虎大樓等)、中山公園。這裏是汕頭百載商埠的發祥地。一座歷盡滄桑的老媽宮,見證了小漁村沙汕頭一步步成為萬國樓船的港口、燈紅酒綠的繁華商埠的發展足跡。1860年汕頭開埠以後,一批批潮汕華僑攜巨資回鄉創業,投資建設鐵路、電話、電燈、電報、電車、輪船、自來水、藥廠、醫院、僑批局等,開設南生百貨、永平酒樓、鮀江旅社等等,開發“四永一昇平”街區等,譜寫了20世紀初至30年代的流金歲月。繁華的象徵,是留下了這片南洋風格的騎樓老街。老街區環形放射狀的路網規劃,使小公園中山紀念亭位居騎樓街區的核心。小公園亭不僅地理位置引人注目,而且是無數離鄉背井過番謀生潮汕人夢魂縈繞的鄉愁,是一代代潮汕人的精神家園。
海灣夕照景觀範圍包括內海灣礐石風景區、西堤公園、石炮台公園海濱長廊、潮博中心、媽嶼、東海岸大道。美麗的內海灣是上蒼賜給汕頭的一面明鏡,它盪漾着兩岸巍峨樓台、沿岸船燈漁火,倒映着礐石山的晨妝夕照和大橋虹影。海濱路、南濱路如同手臂環抱,捧出媽嶼、鹿嶼兩顆珍珠。礐石、海灣雙橋架虹,灣畔鑲嵌着礐石風景區、西堤公園、石炮台公園、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游泳跳水館、東海岸新城等一顆顆奪目寶石。
灜南煙海景觀範圍包括南澳縣全境。一座跨海大橋,把千年孤懸海外的海島擁入懷抱。改革開放,把海防前線禁區變成旅遊勝地。藍天白雲、漁舟唱晚、生態美食,給予每一個遊客強烈的視覺印象和味蕾體驗。這裏每一個角度都是風景,每一寸土地都有歷史。這裏是粵東地區考古發現最早的“象山文化”遺址,8000年前就有潮汕人先輩在這裏生息繁衍。古宋井太子樓總兵府雄鎮關、招兵樹、“南澳1號”等古蹟文物,令人懷古遐思,登上金銀島彷彿看到波濤洶湧中紅頭船滿載瓷器絲綢向南航行。青澳灣泳灘、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候鳥天堂”烏嶼和眾多寺廟,石斑魚、龍蝦、膏蟹、魷魚、鮑魚、牡蠣等特產,讓遊客各取所愛,流連忘返。
桑浦秋色景觀範圍包括北迴歸線標誌塔桑浦山公園七日紅公園汕頭大學、翁萬達書院、梅林湖海蝕地貌。這裏是地球北迴歸線上少有的綠洲之一,因先人在山陰遍植桑葚樹而得名,號稱潮汕第一名山。北迴歸線標誌塔高聳山腰。這裏人文薈萃,古有潮汕先賢翁公書院,今有遐邇聞名的汕頭大學。龍泉巖、七日紅公園、梅林湖海蝕地貌等勝蹟奇觀點綴境內。亞熱帶季風氣候,充沛的雨量,桑浦山草木豐茂,物產豐富,也是野生動植物滋長的地方。秋高氣爽,是遠足登高賞景的好時光。俯瞰桑浦山黃綠相雜色彩斑斕,滿山瓜果飄香,美不勝收。
時代溢彩景觀範圍包括時代廣場開放廣場。時代廣場,被譽為汕頭城市會客廳。它見證了汕頭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和巨大變化。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的會展中心、星河大廈、圖書館廣場和一座座商業綜合體,烙上時代的印記。“大潮”雕塑象徵汕頭海納百川、拼搏進取的精神。綠地空間樹木婆娑花紅葉綠,步道婉延曲折。一道網紅天橋,聯結新開闢的開放廣場,一北一南兩座廣場珠聯璧合,是市民休憩的好去處。這裏是感受汕頭這座不夜城的窗口,夜幕降臨廣場,聲光電技術為夜色注入活力,璀璨絢麗的燈光秀與音樂噴泉交相輝映,流光溢彩酷炫震撼。這裏打卡的四方遊客,都會記住絢美多彩的汕頭之夜。
古港紅船景觀範圍包括樟林古港展覽館、新興街棧房、仿古紅頭船秦牧故居、南盛裏。樟林港,一個赫然印在歐洲18世紀初航海圖上的名字,與福建的漳州月港、泉州刺桐港並稱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始發港。清雍正乾隆年間東南沿海糧荒,朝廷鼓勵“暹米貿易”給了樟林港騰飛的黃金時代。一座座“大夫第”,留下了清廷把頂戴榮譽獎賞漂洋過海運糧的紅頭船商人的印證。自雍正至咸豐年間100多年,從樟林港下船去暹羅潮汕先人多達140萬人,佔早期下南洋人數的六成以上。樟林,是紅頭船啓航的港口;樟林,是無數番客淘金夢想開始的地方。當年樟林港八街六社的繁華綺麗,己如雲煙逝去。昔日“通洋總彙”的滄桑故事刻蝕在古港遺留建築的一磚一瓦里。如今,舊碼頭傍新興街貨棧的一座座臨水的老厝,依然在向遊人默默訴説。
蓮峯浩氣景觀範圍包括海門蓮花峯風景區。明媚的陽光、浩瀚的大海、銀白的沙灘、清新的海風,山麓屹立的花崗岩巨石開縱裂如瓣,似蓮花含苞,故有美好的地名。這裏曾是南宋末年的古戰場。相傳丞相文天祥舉義勤王抗擊元朝追兵,在這裏尋望帝舟,感慨劍刻“終南”。掠過800年曆史煙雲,忠烈正氣凜然長存,這裏成為瞻仰忠烈的勝地。終南石、萬人冢、古寺書院、歷代名士文人的摩崖石刻,和觀海長廊、無邊際海水游泳池等,構成人文景觀、海濱風光、宗教文化景觀和歷史文物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前美僑風景觀範圍包括前美古村僑文化旅遊區。澄海區隆都前美村,座落着58座潮汕傳統特色與南洋風格融合的歷史建築,彷彿訴説昔日潮汕華僑漂洋過海拼搏創業的成功和輝煌。這是一個典型的僑鄉,美麗的古村落。這裏有陳慈黌故居、永寧寨、文園小築等著名僑商舊宅。陳慈黌家族從清同治四年(1865)就開始回鄉建造豪宅,從祖居地“老厝”建到新鄉,歷經三代人相繼建起12座。同治十年(1871),在泰國曼谷開設出入口貿易行和火礱的陳慈黌衣錦還鄉,帶來了當時南洋最好的建築材料和建築風格、裝飾藝術,開建了具有潮汕傳統“駟馬拖車”建築特色的“郎中第”、“壽康裏”、“善居室”、“三廬書齋”,總共有廳房506間,通廊迴榭,樓台亭閣,讓人如入迷宮,聯想翩翩。 [3] 
2019版汕頭八景之一“商埠騎樓”: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 2019版汕頭八景之一“商埠騎樓”: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