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

鎖定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創建於1954年,1961年被確定為武漢市重點學校,2003年評為湖北省示範高中。
學校坐落在漢口青年路,有特級教師3人,省骨幹教師8人,市區首席教師5人,市管專家、市學科帶頭人、市“十百千人才”、市骨幹教師48人,市十大魅力教師2人,市百優班主任9人,市區骨幹教師7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84人。
中文名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
外文名
No.12 Middle School of Wuhan
簡    稱
武漢十二中
創辦時間
1954年10月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地    址
江漢區航空小路15號
主要獎項
湖北省示範高中
類    別
公立高級中學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武漢
佔地面積
30094 m²
教學班
28個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辦學歷史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大門效果圖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大門效果圖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創建於1954年10月,1961年確定為重點學校,2003年市政府授予“普通中小學綜合辦學水平示範學校”稱號,是國家教育部、體委、團中央命名的“活躍的中學生生活學校”和“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坐落於漢口青年路,毗鄰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地大漢口分校。
2003年12月學校順利地通過省級示範學校的督導評估。學校現為單設高中,有在校學生1505人,28個教學班。 [1]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辦學條件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辦學規模

校園佔地面積30094平方米,生均面積19.99平方米,建築面積25027平方米,生均面積16.6平方米。學校建有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設施設備,各實驗儀器配備均按部頒2000年標準配備。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辦學方向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
學校辦學方向明確,堅持以鄧小平關於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指示和“三個代表”的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結合學校具體情況,提出了“以人為本,激勵創新,為學生全面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構建了“激勵教育”的辦學模式。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明確,辦學行為規範,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得到主動的發展。校風正,學風濃,學生思想素質好,三年來,操行評定優良率94%以上,體育達標率96%以上。學生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參加各類競賽在全國、省、市有554人次獲一、二、三等獎。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教育發展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攀升,連續三年畢業合格率100%,優秀率52.3%,高考上線率由98%上升到100%。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線按低進高出同比口徑,學校在全市40所一、二類學校中,位居第六名,在同類學校中位居最前列。學校多次被評為區最佳文明單位,市文明單位,省安全文明校園,省教改名校。
該校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辦學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人才,是一所發展快、有特色、質量高的省級示範高中。學校創建於1954年,校園寬闊幽雅、建築氣派、設備齊全。有現代化理化生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科技活動室、多媒體報告廳、電子備課室、電子閲覽室監控室和網絡中心,有“三網合一”的校園網,館藏圖書5萬餘冊。
五十年來學校確立了“以人為本,激勵創新,為學生的全面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構建了“激勵教育”管理模式,聚合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呈現出鮮明的辦學特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上新台階。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教師隊伍

學校以質量為中心,以教師隊伍建設和強化學校管理為兩個基本點,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校教職工192人,全國模範教師4人,省首屆名師2人,特級教師7人,省骨幹教師6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82人,有研究生學歷24人。
優秀教師
陳賢才
陳賢才 陳賢才
陳賢才老師,男,1963年10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為該校高中數學教研組長,為江漢區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江漢區學科帶頭人,還兼任部分重點高中聯合體(49中、14中、漢口鐵中、4中、開發區1中、12中)數學備課組長,一直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工作認真負責,潛心研究教學,研究高考,研究課程改革,開展課題研究,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成績突出。善於帶班,精於管理,方法靈活,措施多樣,所帶班級多次評為江漢區優秀班集體;勤於研究,樂於總結,專業紮實,教學嚴謹,成績突出,近3年在國家級刊物數學專頁《數學通訊》《數學教學》《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發表論文6篇,論文和教學設計中國教育學會獎3件,獲湖北省教育學會獎2件,獲武漢市教育學會獎6件,被評為江漢區十五教科研先進個人;主持了中國教育學會課題課題,並得到了武漢市教育學會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已順利開題.在數學教學中進行了"情景感知,探究互動,反思構建,評價昇華"的教學模式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組織編寫了《12中高中數學複習講義》,主持編寫了江漢區初高中數學銜接教材,參與了華中師大《數學通訊》刊物資料的編寫。多年來,在教育教學、教學研究、課程改革等工作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做到了工作踏實認真,教法靈活多樣,教學質量高,所帶班級數學成績居平行班之首,深受學生歡迎。
熊學鋒
奧林匹克格言: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
熊老師是該校體育組的骨幹教師,區首席教師楊光榮工作室成員;是屢獲國際、國內中學生足球賽佳績的校足球隊的功勳教練員;同時還是學校應屆高三年級體藝班的班主任。 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用信念啓動一次次教學,他用執着完成一次次訓練,用熱情感染着一屆屆學生。從花樣年華步入中年,他額頭的青絲早已開出幾縷白髮;他用知識開啓了孩子們的未來,他用關愛鋪墊了孩子們的夢想,他給了孩子們前進的力量。他的點點滴滴總在我們的心中盪漾、迴旋……
他是學校不可或缺的骨幹體育教師
作為學校體育組骨幹教師,熊學鋒老師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強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主動探索,依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堅持體育技能的傳授。在傳授體育文化的同時,他十分注重學生心理品質健康的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加強,對運動熱愛程度的提高。
在教學中,熊學鋒老師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注重學生知識的積墊,注重學生求異、創新、思辯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原始知識積墊的情況下,去思維、去突破。
他創立了自己的教學思維:為什麼而教?用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能否這樣教?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詼諧、機智、靈活、風趣,話語簡短,一語中的;他語言親切,表情豐富,善於捕捉學生點滴的閃光點或一瞬即逝的動態;他善於因勢利導,總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教學中,他把自己作為“平等中的首席”,而他處於“導”的地位;他總能和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裏,能使學生得到“自信”、“自娛”、“自樂”,強身健體、強心。
他注重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他的口頭禪“紮實上好每節課,比賽勝負已淡然”。他多年如一日地上好了每一節體育課,他的體育課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就連前來該校互訪交流的英國英超博爾頓足球俱樂部和韓國高中足球隊的國際友人也是高度讚賞。他還經常參加市、區體育教學比賽,曾在江漢區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他還主講了一系列的展示課、研討課、彙報課等,這些課同樣是獲得瞭如潮的好評。
作為區首席教師楊光榮工作室的成員,他孜孜好學,勤奮鑽研,集思廣益。近三年,在教科研方面亦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6年他參加了湖北省“十一五”科研課題《中學100米跑》的研究(該課題將於2006年四月揭題)。
2007年他撰寫的論文《對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學生心理障礙的研究》獲湖北省體育理論學會二等獎。
作為區學科帶頭人,熊老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更是不遺餘力。對於青年教師,不管是該校還是區內的,他總能一點一滴地講,一招一式地教。在“傳幫帶”中,從做人到做事,從職業道德、責任感到教學計劃的制定、課時的設計,從上課到聽課、評課,他總是細緻入微,耐心而且熱情。他平常十分關心對本組年輕教師的培養,使年輕教師在業務素質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熊老師真可謂是青年教師的良師益友。
2007年指導孫濤老師撰寫的論文《中學男子三級跳遠訓練研究》獲全國三等獎並在中國《田徑》雜誌第十期發表;在《中國學校體育》第四期上發表文章《100米跑趣味教學》;
2006年指導周俊華老師撰寫的論文獲湖北省二等獎;
2006-2007年指導本組周俊華、孫濤老師參加區級教學比賽獲二等獎;
2003年指導先鋒中學教師陳瑋,考取了足球國家級裁判。
他是聞名全國的校足球隊的功勳教練員
多年來,十二中足球隊屢獲國際、國內中學生足球賽佳績。這其中,作為教練員的熊學鋒自然是功不可抹。十二中足球隊捧回的一座座獎盃裏,凝聚了熊教練無數的心血和汗水。僅從裏熊教練帶隊的學校足球隊所取得的驕人戰績,就能深切感受到他的功績:
2004年十二中足球隊受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市、區教育局的指派,代表中國二隊參加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獲第五名的戰績;
2004年代表中國隊參加第三屆亞洲少年運動會足球比賽,取得亞洲第五名的佳績;
2006年獲全國中學生三人制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2年獲全國第八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三名;
2005年獲全國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六名;
2005年獲湖北省第十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5年獲湖北省U——17足球聯賽第四名;
2006年獲武漢市第七屆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5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一名;
2006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二名;
2007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二名;
05、06、07年連續三年獲“武漢市足球優秀教練員”稱號。
2002-2006年多次獲得足球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更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熊教練帶隊二十年,參加國際、全國、省、市、區賽事近百次,在相對來説是“愛鬧事”的足球賽事裏,十二中足球隊無一次出現球隊違紀違章事件。學校也連續被教育部、中國足協評為“全國開展足球運動優秀單位”。“全國100所開展足球活動先進學校”和湖北省羣眾體育先進學校以及亞足聯佈局的阿迪達斯足球學校。
足球運動造就了一代英豪,但社會上許多不良之風甚至是有些惡習也在部分足球運動員,甚至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產生所體現。針對這“似乎”的普遍現象,熊老師加強管理,精於疏通,狠抓“小事”,防患於未然。
有些隊員重訓練,淡學習;有些隊員訓練怕苦,投機取巧;有些隊員動作粗野,“蠻橫霸道”;有些隊員愛出風頭,忽略團隊意識,也有些隊員未打上主力,心理失落,如此等等。雖為數不多,但熊老師從細微入手,會經常利用談心、交流、隊務會、座談會、動員會、總結會或從整體佈置,或個別“悄悄地”對話,使校足球隊的同學端正態度,正確處理學習與訓練的矛盾,正確認識成人和成才的位置,正確擺平個人和團隊的關係。
望着足球隊員這些小男子漢們一張張稚氣未脱的面夾,一雙雙求知的眼神,他總在想,這裏面説不定就有科學家、藝術家、足球運動健將呢!於是,熊教練根據學生的喜好和特點,培養足球隊的隊員分別走職業足球運動員和足球特長生的人生之路。令熊老師欣慰的是,不僅團隊出成績,足球隊的隊員們也是特別的有出息。他培養的隊員裏,湧現出了現役國腳鄭斌,職業俱樂部球員吳鵬、胡年偉等;在校隊員餘翔、劉凱也入選中國中學生足球隊,赴德國參加訓練比賽。熊教練培養的隊員裏,不僅走職業足球的成才率高,走足球特長的隊員裏也同樣有不少學生如願考取大學。
2006-2007年培養五名國家一級運動員(李思、餘翔、劉仁川、程健、宋森然),二十二名二級運動員(名單略)
2007屆隊員宋森然更是考入位列全國前三名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南京大學
2006-2007年隊員劉仁川、李凱、劉凱、程健、呂鋭、周磊、李思、餘翔、王拯等隊員分別被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等高校錄取。
他是令體藝生親近又敬畏的班主任
體育、藝術特長生各個個性張揚,是出了名的難帶的班。但在學校工作需要的時候,工作已經是超飽滿量的熊老師,沒講條件沒有怨言的接下了體藝班的班主任工作。
工作中,他始終把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工作中善於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徵、生理特點和思想實際,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理想前途教育,堅持以正面教育、激勵教育為原則。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後進生”不歧視,不放棄,而是實施愛心教育、賞識教育、快樂教育,以情換情。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必要時進行家訪,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在班級管理方面,熊老師根據整個班級和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班級成為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優秀班集體,先後被學校評為“行為規範示範班”,學生在美術聯考中全部通過。田徑、足球特長生現正在刻苦訓練,準備參加四月初的特長生考試。
足球,是十二中的傳統,教學,是這所省級示範高中的優勢。在綠茵場這部大書裏,在喧鬧生動的校園,傾注了熊學鋒多麼深沉的愛。足球訓練,體育教學,引導青年教師這三大版塊中給了熊學鋒老師幾多苦楚和歡樂。他,已近不惑之年的熊學鋒,為了他所鍾愛的足球、學生、事業願勇敢地面對一切,直到曲終人散,不虛度短暫的人生。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教學成果

學校高考質量高,年年獲市、區高考立功獎,重點保優率均在2%左右。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教育特色

高一藝術班木蘭天池合影 高一藝術班木蘭天池合影
計算機教學特色鮮明,成果突出。近十年來,200餘人次參加國家、省、市級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競賽,獲國家級獎13人次、省級獎14人次、市級獎62人次。餘峯、李強、童海濤、錢玉龍、孫志邈等多名同學因計算機成績優異被保送到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學習。現辦有計算機特色教學班。
學校足球教學與訓練具有優良傳統,是“全國足球傳統項目學校”和“全國100年開展足球活動先進學校”二十多年來,學生足球隊,2次奪取全國冠軍,4次獲省級比賽第一名。2003年11月,代表中國中學生男子足球隊參加了第18屆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勇奪錦標賽第五名。
學校曾培養了前國家隊員蔡晟塗勝橋馮志剛和現國家隊員鄭斌等人才,為省級以上專業隊輸送隊員達60名隊員。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獲得榮譽

2023年2月,入選“2021—2022年度武漢市文明單位(校園)”候選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