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優質課

鎖定
在新課程條件下,一節課是否是優質課,可以從理念層面、操作層面、策略層面三個層面加以判斷,也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考察。
中文名
優質課
判斷標準
理念層面、操作層面、策略層面等
評價標準
“三講三不講”原則等
特    點
聯繫閲讀,主動問答,自助討論

優質課優質課的理解

優質課從理念層面看

(一)主要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學習的程度。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去訂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一種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程度如何,主要是看課堂活動中是以學生為主還是以教師為主,具體要看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能動度、時間度和創新度。自由度是看學生的學習目標、方法、進度意見對結果的評價多大程度上由自己決定;能動度就是看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時間度就是看學生有沒有自學時間。自學時間有多少;創新度就是看這節課中學生是否有創新。一般來説,自學課學生是容易創新的,但不是每節自學課學生都能有創新。
2、合作學習的效度。合作學習是指共同的學習目標,採用小組或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的學習活動。他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建立的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通過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組的選題是否科學;分組是否合理;是否互賴互動;是否有預設有生成。所謂選題科學,就是所選主題符合重要性、探究性、開放性和生活化這四個標準,否則就沒有探究價值,或無法探究。合理的分組一般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人數也不能過多,以4-6人為宜,每人都應有明確的分工。互賴強調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都是小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並且因為每個小組成員的資源、角色以及責任不同,他們對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貢獻,就是説組員之間是相互依賴,誰也離不開誰,小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個人成功的基礎上的,有一個人不成功,小組就沒有成功;互動強調的是面對面的交流、幫助、支持。沒有預設的課是不負責任的課,沒有生成的課是不精彩的課,我們強調在預設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預設。,
3、探究學習的深度。從本質上説,探究學習是一種發現學習,具有深刻的問題性、廣泛地參與性、豐富的實踐性與開放性。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蒐集、分析、處理信息,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知識技能、形成感情態度價值觀的探究活動。
優質課 上課情況 優質課 上課情況
探究學習的深度如何,主要是看學生有無有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問題的數量是否多質量是否高。問題指的是需要研究討論並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或是關鍵,重要之點。我們認為,一節課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説明教師善於啓發;教師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越多越好,説明學生的探究有深度。當然,一節課不可能完全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只要有一點體現得好,就是一節好課。
(二)次要看教師雜課堂教學中是否堅持了“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1、所謂“一箇中心”,就是一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時時問自己:“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有用嗎?這樣的方法和能力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嗎?”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節課也是如此,我們傳授的知識、教給的方法、培養的能力以及價值導向,都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2、“兩個基本點”之一,就是堅持依標施教。“依標施教”就是根據課程標準進行課堂教學活動。這就是因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一個課程標準可以編寫多套教材,我們在教學中所依據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課程標準;另外,在當前學業考試命題中,不可能是那套教科書。所以,評價一節課,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實質,,至於該節課是不是“講通學透”了教科書,不是我們所關注的。
3、“兩個基本點”之二,就是堅持體現人文性、綜合性、開放性和實踐性。
所謂人文性,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要求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個性化,有地方色彩等;教學形式豐富多彩。
所謂綜合性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一節課本身應體現綜合性,可以使相關知識的綜合,也可以是學教目標的綜合,也可以是看問題的角度綜合等。
所謂開放性,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思想應是開放的,不固定在某一種思想或理論上,而是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教學目標是開放的,目標設定不僅限於教學內容的完成度,而失寵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養等多方面入手;教學內容是開放的,改變學科教學的單一性,體現社會學科、綜合性;教學結尾是開放的,一節課結束時應在總結、昇華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並使學生在課後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所謂實踐性,就是在教學中壓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學以致用,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優質課從操作層面看

(一)主要看學會生是否做到:聯繫閲讀,主動問答,自助討論,自評互判。
1、聯繫閲讀。“聯繫”即綜合,或彼此接上關係,“閲讀”即從書面材料中提取異議並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過程。聯繫閲讀,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相關書面材料中提取意義並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過程。聯繫閲讀,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縣官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獲得意義並影響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説,閲讀就是學習,沒有閲讀就沒有學習。閲讀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極重要的作用。所以,一節課是否優秀,我們要看學生是否進行了閲讀,要看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能否圍繞目標,兑現骨幹知識進行縱橫聯繫,互相貫通,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2、主動問答。主動問答即學生自主、積極地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因為“提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行的最高準則及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主動回答及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教學藝術。
3、自助討論。討論,就是某一問題交互意見或進行辯論的互動。自助討論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選問題,並就這一問題自由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以解決問題,或生成新的問題的活動。討論,對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自評互判。自評是指自我評價,即以自身作為評價主體而對自我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全面認識自我,發現優點、鼓勵信心、認識不足、反饋調節;互判即相互評價,是指學生們相互促進的評價,他重視相互學習和相互提高,即通過學習活動發現夥伴的優點,以此相互認識、相互激勵、相互提高。
羅傑斯認為,當學生以自我評判和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把他人評價放在次要地位時,獨立性、創造性就會得到體現促進。也就是説,只有學習者自己決定評價的標準、學習的目的,亦即達到的目的的程度等負起責任時,他才是在真正地學習,才會對自己學習的方向真正地負責。
關於相互評價,朱智賢林崇德研究認為,初中生評價能力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開展相互評價。
以上四個環節,不是每節課都必須做到的,但只要有一個環節做得好,就是一節好課。
(二)次要看教師是否做到:引人入勝,精導妙引,結尾無窮。
1、引人入勝。引指的是引出課題和進行指引。入是讓人出於某種狀態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的和諧統一。引人入勝之的就是在一節課的起始階段,腳是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對某一課題處於最佳學習狀態或境界的教學行為。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課是否優秀,要看是否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
2、精導妙引。精導即精心指導。妙引即巧妙引領。精導妙引及時一節課的進行中,教師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閲讀、問答、討論、評判等學習活動,給予精心指導、巧妙引領的教學行為,一節課是否優秀,要看是否有一個教學高潮。
3、結尾無窮。指的是一節課的結束階段,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本課進行總結、昇華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或問題產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並使學生在課後主動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行為。如果開頭的藝術是為將學生更好地引導教學情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話,那麼結尾藝術,就是要將教學小課堂帶入人生大課堂,將最佳效果從課堂之點輻射到課後之面,而使學生步入人文精神之勝境,達到餘音繞樑、回味無窮之境界!所以,一節課還要有一個回味無窮的結尾。

優質課從策略層面看

(一)能否做到開頭引人入勝,中間高潮迭起,結尾餘味無窮。
一節好課,除了開頭引人入勝,結尾餘味無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間要有高潮,不一定要“高潮”迭起”,但至少要有一個“和、高潮”。所謂高的階段(亮點),或矛盾衝突最尖鋭、最緊張的階段(衝突點)。教師精導抄引,用藝術性的手法掀起教學的高潮,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有助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具體説,教師掀起的教學高潮,有強烈的激動功能、鮮明的愉悦功能、很強的促學功能和潛移默化的審美功能。所以,在一節課教學中,努力掀起教學高潮。
(二)能否揚長避短,按照自己的習慣把自己的長處發揮淋漓盡致。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而且不同的人特點不同。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是看教師是否能夠揚長避短,按照自己習慣把自己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別人可能會提出很多很有價值的意見或建議,有的甚至是他們這些專家成功的法寶。對這些意見或建議,教師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參考”,符合自己“習慣”的可以“吸納”進來,但決不能“照搬”別人成功的經驗。説實話,一個比較優秀的教師,只要揚長避短,發揮出揮出自己的優勢,一般都會成功的。
(三)能否做到狹路相逢是勇者,同時出奇制勝。
優質課展評,是高手如雲、強手如林的情況下,要堅信“狹路相逢勇者勝”,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當然,也不能有勇無謀,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敵人”的,其中一條重要的“戰術”,就是“出奇制勝”就是要在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露一手”,以收“豁然開朗”或“拍案叫絕”之效。一般來説,“出奇制勝”的“戰術”往往是沒有“套路”或“把式”的,因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平淡見真氣”!

優質課優質課標準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貫徹落實“三講三不講”原則、“減少講與聽”原則和“減少無效勞動,刪去無效環節”原則。

優質課學生方面

1.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要求以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討論學習為主。
2.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比率大小。
3.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程度。
4.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刻度,解決的問題是否深刻豐富。
5.學生當堂達標率。

優質課教師方面

1.目標設置是否合理,目標導學作用的發揮。
2.教學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是否合理。
3.創造性地應用教材內容,教學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4.教師幫助、指導、點撥、啓迪、提升作用的發揮。
5.課堂調控作用的發揮。

優質課存在質疑

優質課與教師的名利是那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當今社會誰又能完全擺脱名利的誘惑呢?因而各種名目與層次的優質課也就經常舉辦,憑着一堂優質課而登堂入室、身價倍增者屢見不鮮。
只要能獲獎,管它是一等還是幾等,都會帶來現實的好處:評職提幹優先,到處上觀摩表演課,然後是教學能手、名師、學科帶頭人等稱號接踵而至。真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課成名天下知”。筆者所知一位中年教師,就因一堂市級公開課獲一等獎,當年就被評為高級教師,不久又被提拔為中層幹部。更有一位公開課獲獎者,官運亨通,連升三級。這與唱紅一首歌便被捧為歌唱家,演了一集電視劇就被稱為藝術家,寫出一篇小説就被稱為作家有什麼兩樣?
優質課是表演課。要上好一堂公開課,沒有幾堂模擬課是不能達到最佳效果的。上同樣內容的課要用幾節課時來演習,一切程序化、規範化,包括提幾個問題,問題該怎樣回答,應找誰回答,都預先設計,預作安排。難怪一堂獲獎優質課,不光是講課者本人的驕傲,也是備課小組乃至全校的驕傲。
表演的實質有悖於真實。教書育人的第一要義是教人求真。所謂“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而表演於教師何益,於學生何益?誠然,許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才能,而優質課則是終南捷徑,但筆者認為:靠優質課出名,對於培養青年教師不利,對多數默默無聞、辛勤耕耘的教師不公。教書猶如耕作,需苦心經營,慢功出細話,來不得半點的虛假與表演。教育是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也來不得半點浮躁與虛名。
優質課不利於發揮教師的積極性,還容易助長爭名爭利、弄虛作假的風氣。一堂課的成功只能證明這堂課的成功,不代表也不等於這位教師的全部才學。評價教師的體系過於簡單化、功利化,極易挫傷真有個性與才華的教師的積極性。
優質課的評價系統不合理,一些地區評委多年不變,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學霸氣十足。另外,熱衷於優質課的組織者,除了好大喜功,追求表面的熱鬧與喧譁,背後卻少不了利益驅動。各種名目的參評組織費、食宿費、旅差費,構成了一個收益不菲的產業,組織者與評委也收入可觀。一些教師為獲獎,千方百計與評委拉關係,使人與人之間關係庸俗化,使評獎公正性大打折扣,優質難優,這已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