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作意識

鎖定
合作意識是指個體對共同行動及其行為規則的認知與情感,是合作行為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善於合作,不僅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而且也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
中文名
合作意識
概    念
個體對共同行動及其行為
特    點
善於合作
特    色
生活中找到樂趣

合作意識概念

合作意識是指個體對共同行動及其行為規則的認知與情感,是合作行為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人的合作意識是隨人整個心理和行為活動能力的增強而逐漸發展,但並不一定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合作意識需要通過某種活動,通過人和人的交往過程,通過共同完成任務與對各種結果的經歷,及成果的分享和責任的共同承擔的關係去培養。

合作意識培養

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很難通過講座或討論形式得到培養。其需要通過某種活動,通過人與人交往過程,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和對各種結果經歷,以及成果的分享及責任的共同承擔的關係去培養,體育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合作有效途徑。
在體育教學裏人與人之間發生着頻繁的合作,一場球賽、一個遊戲,一次接力跑,假果同伴間沒有合作意識,很難取得勝利。合作意識培養,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具體要求。比如在集體項目的比賽中,要讓學生懂得誰上場、誰替換、替換誰都是要以實現最高目標為準則。一場比賽勝利,除場上隊員個人技術、技能充分發揮外,主要是同伴間相互配合,特別是少數技術好學生,更應教育他們和同伴要相互配合,不要單鬥。比賽中因為各種原因,隊友發揮失常或出現失誤都是難免,這一種情況下,隊員間更要相互諒解、鼓勵和支持,不要埋怨、責備。要使學生認識到,人和人之間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相處得更融洽、親和,取得成功的機會也更大。
當然,體育教學裏還應把這些意識遷移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教育學生要善於與敢於競爭,使得自己身心更健全,人格更加完善,素質更加全面,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合作意識體育教學

合作意識很難通過講座或討論的形式得到培養。它需要通過某種活動,通過人與人的交往過程,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和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責任的共同承擔的關係去培養,體育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合作的有效途徑。
在體育教學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着頻繁的合作,一場球賽,一個遊戲,一次接力跑,如果同伴間沒有合作意識,就很難取得勝利。合作意識的培養,要緊密結合教學的內容,提出具體的要求。例如在集體項目的比賽中,讓學生懂得誰上場,誰替換,替換誰都要以實現最高目標為準則。一場比賽的勝利,除場上隊員的個人技術、技能的充分發揮外,主要是同伴間的相互配合,特別是少數技術好的學生,更應教育他們與同伴要相互配合,切忌單鬥。比賽中,由於各種原因,隊友發揮失常或出現失誤都是難免的,這種情況下,隊員間更要相互諒解、鼓勵與支持,切忌埋怨、責備。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相處得更融洽、親和,取得成功的機會也更大。
當然,體育教學中還應把這些意識遷移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教育學生要善於和敢於競爭,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全,人格更完善,素質更全面,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合作意識合作氛圍

環境造就人,氛圍影響人。在實驗教學,有的同學只是自己做實驗,不讓別人動手;有的同學為了顯示自己,對別人指手畫腳;也有的同學只看別人做實驗,自己從不動手;彙報現象時,有的同學漠不關心,從不張口;而有的同學對出錯的同學諷刺挖苦……為創設合作氛圍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首要任務。
講解事例,認識合作:
即向學生講當代社會絕大多數的發明、創造都是羣體攻關的產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如諾貝爾獎頒發以來的75年中,在286位獲獎者中,2/3的科學家是與他人合作而獲獎的。我國“兩彈一星”等的試驗、發射成功更是許多科學家合作的結果。
組組競爭,激勵合作:
實驗前提出探索目標後,激勵學生:看哪組相互配合得好,最先找到實驗方法,觀察到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及時給予獎勵,或請領先的小組介紹經驗,取得優秀成績不僅僅是因為某個同學的敏捷,而主要是大家合作的結果。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的努力都將關係到集體的榮譽,關係到競爭的成功與否,認識到每個人都要為小組的成功盡力。合作氛圍的形成使那些忽視集體榮譽、責任感不強的同學,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也要為集體效力才對。
創造時機,增加合作:
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時機。使學生體會到實驗中合作的必要性。經過這樣的訓練,團結向上、樂於合作的氛圍逐漸形成。

合作意識實驗活動

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體現在團結一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難,取得成功;體現在科學的分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切實挖掘個人的潛力;體現在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體現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探討、研究科學規律;體現在吃苦在前,爭挑重擔,勇於負責;體現在開展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就是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互看

互看指學生實驗時相互觀察、相互啓迪、相互學習。
可在小組內讓一位同學實驗,其他同學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這樣其他同學既可觀察此同學的操作是否正確,又可觀察實驗發生的現象,可謂“一舉兩得”。特別是小組內的同學有不同的做法時,通過互相觀察來互相補充。學生在互相觀察中學會了更多的實驗方法,調動了積極性,體會到了互看互學的愉快。由於在觀察中可相互補充,彙報時就能加以完善,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表現慾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

合作意識互助

這裏的互助是指實驗操作中和發生困難時的互助。
有的實驗比較複雜,這是小組內分工合作的好機會。如研究定滑輪作用的實驗,有的同學組裝槓桿尺,有的挑選滑輪,有的把線系在測力計上;一位同學把滑輪固定得不牢固,另一位同學立即伸出援助之手,用力擰螺絲;當一名同學慢慢拉測力計時,幾個人的頭伸過來,讀數、記數。同學們緊張有序,團結協作,那些在實驗中無動於衷的同學不見了。
有些實驗,小組內進行不順利或失敗了或實驗結果不理想,這時教師沒必要逐個指點,而是充分信任學生,發揮小組互助作用,問題往往就會解決。如研究動滑輪作用的實驗,有的組某個同學,由於不理解動滑輪,錯誤安裝了定滑輪,導致實驗失敗。這時組內的同學做給他看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區別,起初失敗的同學明白錯在何處,及時予以糾正。試想,如果沒有互助,這種既組裝又研究規律的實驗,一個人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個人不知要走多少彎路,甚至少數學習困難的同學,可能花再多的時間也成功不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互助對於發明、創造、成功有多麼重要。
互助不僅能使實驗成功,有時還會有新的發現。

合作意識互議

互議指學生在實驗中互相議論,探討、研究。
有些探究性問題或實驗,光靠學生個人獨立解決有困難,這時放在小組內討論進行效果好。先讓學生議一議,有什麼好辦法,在議論中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啓迪,相互補充完善,議出最佳和多種實驗方案。
當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表象材料,科學的結論並不會自然產生,而要通過思維加工,經過研究、討論才能得出。教師引導學生把在探究活動中所獲得的感性認識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放手議論中使思想得到交流,互相啓發。在議論中將獲得的表象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工處理,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每個人的研究所得化為集體的財富,而每個人從集體的財富中吸取營養。有時引導學生把議論上升到爭論、辯論中來。

合作意識互評

評價的參與者不僅僅是教師,應當還包括學生。這種綜合性的評價將更全面更準確地展現學生的個性特徵和潛在的學習能力,並得到更充分的肯定。學生既要自己評價自己,還要進行學生之間的合作評價,使學生成為評價的能動參與者。
讓合作小組參與教學評價。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增強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不斷地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同學的見解,注意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讓小組長按活動中的表現給每一位同學打分;再小組間進行評比,評出最佳合作伙伴,給予表揚,發給最佳合作伙伴獎狀。這樣一方面成績好的學生感到自己的學習還不夠;成績差的學生感到來自小組的壓力,這樣更能促使其相互合作,以提高小組的學習效率,有利於強化合作意識,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最瞭解各自在實驗探究中所發揮的作用,所以學生之間的評價,最能反映出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作用。用這個辦法引導學生用最直觀的方法去評價其它同學,在評價別人的同時也和自己比較,學習別人的長處,使評價雙方都受益,在學習中建立一種新的夥伴激勵機制。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要談論自己的見解,還要認真聽取別人的見解。這樣更能促進彼此的良好合作,優化合作關係,有利於提高小組的學習效率,有利於強化合作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過程中,不但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教學原則,而且激發了兒童學習自然的興趣,提高了實驗技能,同時在合作中孩子們豐富了想象,增長了智慧和能力。

合作意識意義

我們的社會處在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能源的競爭到處不在。然而我們這個時代又是要求廣泛合作的時代,那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絕大部分的工作必須通過許多的合作才能完成,靠個人奮鬥取得的成功時代已基本過去了。合作和競爭並存,在競爭的基礎上合作,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這一時代特徵表象越來越明顯,我們應樹立競爭意識,並將競爭納入有序的狀態和友好合作的氛圍中。
善於合作,不僅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而且也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生活處處有快樂,生活時時有快樂。別人在困難、煩惱時,你幫助他,關鍵時刻伸出友誼之手,那麼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會來幫助你。從而大家都會感受到人間的無窮樂趣。以一顆快樂的新對待別人的人,通常他也會得到同樣的快樂,那種自我封閉,孤芳自賞,不與人交往的人是享受不道與人相處的快樂。因此孩子從小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教會孩子與人相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合作意識相關資料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自願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包括言語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對於幼兒來説,在遊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係,從而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學會合作是兒童進入社會、成為未來主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一個基本途徑。從小加強幼兒羣體性與社會性的教育,培養他們主動交往、協同合作的團體意識和與人溝通、和睦相處、共同生活的社會能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合作能力的培養對於幼兒來説是十分重要的。
小班幼兒由於他們自身的年齡特點,更容易出現合作上的問題。他們即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會協商,不會分工與交流,遊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往往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裏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協助解決。比如,在最初的《漂亮瓶子》粘貼合作活動中,孩子們都不是很習慣這種共同完成作品的方法,常出現搶畫紙(兩人裝飾一隻瓶子)、搶材料、搶工具等等的情況。或是搭檔兩方各顧各,一方遇到困難,另一方不會主動幫忙,沒有合作的意識。針對這些情況可以在美術教育中潛移默化地灌輸合作意識,並特地設計了一系列美術活動來配合培養小班幼兒的合作能力。

合作意識樹立榜樣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教師之間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如,當班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另一教師主動幫着擺放、分發材料;還可以在教師操作時請幼兒幫忙。如在塗色時,教師可以假裝不會塗,讓一位或者幾位幼兒幫忙,讓師生共同完成作品,使幼兒從中體會合作的樂趣。這在無形中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
另外,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之間的合作行為,並及時對有合作行為的幼兒給予積極評價和鼓勵,這樣會在第一時間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合作遊戲時,幼兒經常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其他幼兒的合作行為。因此,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強的幼兒與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弱的幼兒一起遊戲,也不失為一種樹立榜樣的好方法。可以安排小老師,為幼兒配對。

合作意識創造機會

在平時活動中,幼兒經常會遇上困難。那就可以讓他們請教邊上會的同學,讓他們通過觀察模仿和相互幫助來學會技能,解決困難,鼓勵幼兒多相互幫助。
作為教師應想辦法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遊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美術教學就是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良好機會。如,引導、組織幼兒進行小組或全班作畫,在這當中幼兒必須學習相互協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構圖上、色彩上、內容上達到協調一致,共同創作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對此可以設計一些美術活動來專門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而這些活動也緊跟着教學主題的進度。
如《抽象畫》,就是讓幼兒共同完成一幅畫。這是研究初期所設計的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大家可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作品的完成不再侷限於個人。而研究中期的活動,如《大樹媽媽笑了》,是讓幼兒進一步體會合作力量大,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知道遇到困難可以相互幫忙,相互協作。在進行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有選擇的挑選創作工具。以使用棉籤組為例,在棉籤不夠的條件下,就有幼兒主動將自己不用的棉籤借給邊上的小夥伴。他們會根據以使用棉籤的顏色相互合用,充分利用教師所準備的工具。在將畫好的樹葉寶寶送到大樹媽媽懷抱時,幼兒已會根據畫面的整體來貼樹葉,而不是將樹葉集中在一塊區域內。這次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這個活動,發現在美術活動中建立幼兒的合作意識,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在進行這個活動時,幼兒之間已經沒有為材料工具而爭吵,有一部分幼兒已能主動地幫助邊上有困難的幼兒,當起了小老師。對於專門針對合作能力的培養而專門設計的美術活動,不是單一的,而是相互連接,層層遞進,是緊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最開始所設計的是兩人的合作畫。如,《美麗的花瓶》,讓幼兒通過兩人的合作來初步體會合作的樂趣。等幼兒習慣和他人共創一幅作品的同時,再將合作的程度提升。小組的合作,如《抽象畫》。更進一步的是,發動全班的合作,如《樹媽媽笑了》、《快樂聖誕節》等。
合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放在集體教學上,區域活動同樣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理想場所。教師可以將一些內容放在區域中讓幼兒去操作。在沒有教師的干涉下,幼兒能更好的進行交流,而能力的培養能得到最佳的發展。
作為教師,即不要放過每一次讓幼兒合作的機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為幼兒創造、提供合作的機會。

合作意識教授方法

由於小班年齡特點的限制,合作對他們來説是一項十分複雜的行為,他們在需要合作的時候往往不會做出合作的行為,同時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合作。所以這裏就需要教師去教授他們合作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合作。
比如,當繪畫、手工材料不夠用時,教師就可以使他們知道可以通過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來解決問題。如一次手工活動,班中固體膠不夠用,於是就向幼兒提出這個問題的狀況,請幼兒來想辦法。有很多幼兒自願將自己的固體膠和別的小夥伴並用。抓住每一次可以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用行動、語言去幫助他;當自己遇到困難、一人無法解決時,也可以主動找小朋來協助,不一定事事靠老師的幫忙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逐漸學習到合作的方法。

合作意識體會合作

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成功,事情做成,增進友誼。這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幼兒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這一點,因此,教師看到幼兒能與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協商、或詢問、或建議、或共享、或給予幫助、或求助時,應注意引導幼兒感受合作的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激發幼兒進一步合作的內在動機,使合作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化。尤其以這次合作的成功與上次不合作的失敗進行比較,更能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必要。

合作意識鼓勵引導

當幼兒做出合作行為,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合作學習或遊戲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做,真好!”“你們倆配合得真好!”教師讚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輕撫孩子的肩膀、對孩子親切地點頭、翹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勵,因而進一步強化合作的動機,願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行為。而對不太會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識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時的引導與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建議,如:“你們倆商量一下也許會更好。”“你們都想用這把剪刀,但只有一把,怎麼辦?”“你可以請會的小朋友幫幫你。” “你可以去教他怎麼畫。”在教師積極的鼓勵和引導下,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
幼兒通過美術活動的訓練,在合作方面有了很好的發展。這些好的發展不止表現在美術活動中,同時也體現在其他方面。教師應更好的利用每次機會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