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情景感知

鎖定
它將成為一種新生代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應用軟件,它可以依靠收集到的信息對你的行為進行更細緻的“猜測”,從而幫助你完成日常工作。 [1] 
中文名
情境感知
外文名
Context Awareness
別    名
情境感知
提出者
Schilit
提出於
1994年

目錄

情景感知起源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技術源於所謂普適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研究,最早由Schilit於1994年提出。情境感知簡單説就是通過傳感器及其相關的技術使計算機設備能夠“感知”到當前的情境。眾所周知,用户研究和用户體驗設計的一個難點在於瞭解用户使用產品的情境和環境。流行的做法是通過實地研究去了解用户情境,這種做法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於成本過高,且樣本量一般不大,如果要獲取大樣本的數據會耗費大量資源。情境感知計算的應用可以通過傳感器獲得關於用户所處環境的相關信息,從而進一步瞭解用户的行為動機等,特別對於移動互聯網產品而言,手機的傳感器技術對其用户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情境感知技術的對於用户體驗設計一個更加重要的方向是所謂的“主動服務設計”,即計算機(特別是可移動計算機)可以通過情境感知,自適應地改變,特別在用户界面的改變,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務。比如,手機鈴聲根據自適應變更為會議還是户外等。

情景感知發展

情境感知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通過探測用户的位置將其應用到感知系統中,其中最具代表的兩項工程是ParcTab [2]  和ActiveBadge [3]  。ActiveBadge系統中,RoyWant [3]  等人提出使用胸章的位置定位系統,根據這些位置信息將呼入的電話轉接到離用户最近的電話機上,這被認為是情境感知最早的應用之一。之後,出現了很多基於用户位置信息的情境感知應用。例如,旅遊方面,應用了情境感知技術的導遊助手可以根據遊客的位置進行景點推薦、路線導遊;購物方面,可以根據顧客的位置進行商品推薦等等。隨着傳感器技術的不斷髮展,傳感器的種類不斷豐富,獲得的情境信息也隨之豐富起來,情境感知處理的信息不再侷限於用户的位置。KangDong-oh等人建立了家庭網絡,利用可穿戴的傳感器,如ECF(electrocardiogram,心電圖)和SKT(skintemperature,皮膚温度傳感器)等,實時監測用户的身體信息,這些信息通過Zigbee發送給服務器,由服務器上的應用軟件進行實時監測,甚至根據專家系統及用户的歷史信息進行診斷或推理。此外,情境感知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家居、普世辦公、精準農業等。
隨着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的廣泛運用,未來的情境感知將在此基礎上更加智能化,我們的設備會主動與周邊的世界進行交互,成為我們與周邊世界互動的門户。通過分析用户所處環境、狀態甚至情感的信息,運用眼動追蹤、觸覺反饋等技術看懂和識別身體語言或手勢,並更有預見性的做出相應準備。情境感知已是各家公司爭奪未來市場的重點,intel、Nuance、SynapticsApple等企業都提出了相關概念,有的已經推出市場,隨着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到這一領域,未來將是情境感知的時代。
參考資料
  • 1.    “情景感知”:下一個智能科技新趨勢  .digi.tech.qq.com[引用日期2014-12-23]
  • 2.    Rov W,Schilit B N,Norman I A.The ParcTab Ubiquitous Computing Experiment:Mobile Computering in Kluwer International Seri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1996:45-101
  • 3.    Rov W,Hopper A,Falcao V.The Active Badge Location System: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1992:9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