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湖區

(浙江省杭州市轄區)

鎖定
西湖區,浙江省杭州市轄區,地處杭州市西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東與拱墅區上城區為界;東南瀕錢塘江與濱江區蕭山區隔江相望;西北與餘杭區毗鄰;西南與富陽區相接,總面積312.43平方千米。 [2]  [61]  截至2023年6月,西湖區下轄10個街道,2個鎮 [1]  ,區人民政府駐靈隱街道浙大路1號。截至2023年末,西湖區常住人口117.1萬人。 [63] 
西湖區,因境內著名的西湖風景區得名。西湖區自秦到清,屬錢塘縣(隋朝開皇九年改為杭州)。民國元年(1912年),歸屬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為杭州市第四區,1949年5月,杭州市第四區改為西湖區。 [3] 
2023年,西湖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5億元,增長8.1%,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44.6億元,下降6.2%,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939.3億元,增長6.1%。 [64] 
中文名
西湖區
外文名
Xihu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30106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
杭州市西部
面    積
312.43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街道、2個鎮
政府駐地
浙大路1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001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17.1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63] 
著名景點
杭州西湖
雷峯塔
宋城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飛來峯 展開
著名景點
杭州西湖
雷峯塔
宋城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飛來峯
岳飛墓 收起
機    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浙A
地區生產總值
2087.4 億元(2023年) [60]  [64] 

西湖區歷史沿革

西湖區地圖 西湖區地圖
秦到清,西湖區屬錢塘縣
民國元年(1912年),歸屬杭縣。民國五年(1927年)7月,杭州西湖區成立,直屬浙江省。9月,建立中共杭州縣(又稱杭縣),西湖區直屬杭州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為杭州市第四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30日,西湖區成立。
1952年11月,古蕩區成立。
1955年5月,古蕩區建制撤銷,併入西湖區。
1969年3月,西湖區建制撤銷,建立杭州市郊區。
1972年12月,以杭州市園林管理局為基礎重建了西湖區,與杭州市園林管理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並與郊區同時並存。
1977年10月,西湖區與杭州市園林管理局分開,郊區與西湖區合併,定名為西湖區。 [3] 

西湖區行政區劃

西湖區區劃沿革

西湖區標準地圖 西湖區標準地圖
1961年3月,杭州市園林管理局從西湖區(公社)劃出由杭州市直接領導;並將錢塘聯社的上泗公社劃入西湖區。5月,餘杭留下公社的九個生產大隊和留下鎮劃入西湖區管轄。 [3] 
1987年,西湖區直轄西湖、龍塢、袁浦、周浦四個鄉,祥符、古蕩、留下、轉塘四個鎮,北山、南山、靈隱、西溪、翠苑五個街道。 [3] 
1995年,袁浦鄉撤鄉建鎮。
1996年5月9日,原蕭山市浦沿、長河、西興鎮和原餘杭市三墩鎮劃歸西湖區管轄。24日,西興鎮的東湘、杜湖、湖頭陳3個行政村從西湖區劃出,歸屬蕭山市城廂鎮管轄。7月,原餘杭市三墩經濟區蔣村辦事處隨區劃調整轉為杭州市西湖區蔣村辦事處。12月12日,設立杭州市濱江區,西湖區的祥符鎮劃歸拱墅區管轄;將浦沿、長河、西興三鎮劃歸濱江區管轄。30日,蔣村辦事處改為鄉。
1997年12月,撤銷龍塢鄉,設立龍塢鎮。
1998年8月,將蔣村鄉的駱家莊、五聯村劃出,建立文新街道。 [3] 
2002年9月,西湖區的西湖街道,靈隱街道的金沙港社區,以及北山街道的棲霞嶺社區沿北山路以南部分包括孤山、蘇堤、白堤,交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現屬西湖街道的珊瑚沙村,不隨西湖街道交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
2006年,西湖街道(下屬9個村、6個社區)委託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管理。
2007年,撤銷袁浦鎮和周浦鄉,設立雙浦鎮,並將轉塘鎮何家埠村和回龍村劃歸雙浦鎮管轄。撤銷轉塘鎮、龍塢鎮,設立轉塘街道,將靈隱街道珊瑚沙、五雲2個社區劃歸轉塘街道管轄。蔣村鄉登雲圩社區劃歸文新街道管轄。撤銷蔣村鄉,設立蔣村街道。撤銷留下鎮,設立留下街道。 [3] 

西湖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3年6月,西湖區轄10個街道、2個鎮: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古蕩街道西湖街道留下街道轉塘街道蔣村街道靈隱街道文新街道三墩鎮雙浦鎮 [1]  其中西湖街道由西湖風景名勝區託管 [3]  ,區政府駐靈隱街道浙大路1號。

西湖區地理環境

西湖區位置境域

西湖區,位於杭州市西部。東以莫干山路、環城西路、西湖、萬松嶺、將台山、玉皇山、大慈山、白塔山與拱墅區上城區為界;東南瀕錢塘江與濱江區蕭山區隔江相望;西北與餘杭區毗鄰;西南以如意尖、午潮山等山脈與富陽區相接。東西最大距離17.5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0.88千米。總面積312.43平方千米。 [2] 

西湖區地形地貌

西湖區,地域西部與中部高,山脊走向呈橫趟的丁字形,為天目山餘脈,多為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北部與南部為平原,河流縱橫。全區平原與山地各佔一半左右,俗稱五山四地一分水。 [2] 

西湖區氣候

西湖區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西湖區水文

錢塘江自南而北曲折而下,境北的餘杭塘河橫貫東西,新開運河縱貫南北。 [2] 

西湖區人口

2023年末,西湖區共有户籍人口81.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1萬人;全區户籍數22.9萬户,比上年末增長0.4萬户;全區常住人口117.1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58萬人,死亡人口0.44萬人,按户籍人口計算,出生率7.13‰,死亡率5.44‰,人口自然增長率1.69‰。 [63-64] 

西湖區政治

西湖區主要領導(截至2024年5月)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董毓民 [66] 
區委副書記、區長
周揚 [65]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葉偉平 [67] 
區政協主席
葉澤 [68] 

西湖區經濟

西湖區綜述

2023年,西湖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5億元,增長8.1%,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44.6億元,下降6.2%,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939.3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0.2:6.9:92.9。全區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670.1億元,佔GDP比重32.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7.86萬元。
財政
2023年,西湖區完成財政總收入449.6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3.8億元,同比增長0.1%。剔除同期一次性因素後,同口徑增幅18.7%。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9.3億元,增長13.0%。其中教育支出57.4億元,增長42.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8.4億元,增長4.5%;衞生健康支出9.4億元,下降22.3%。 [64] 
人民生活
2023年,西湖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21元,比上年增長4.6%。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58676元,增長8%。 [64]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西湖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5.2億元,較上年增長14.7%,結構指標中,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資增長40.5%,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8%,工業投資增長26.6%,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30.9%,民間投資下降2.6%,其中項目民間投資下降15.2%。 [64] 

西湖區第一產業

2023年,西湖區完成農業總產值5.43億元,其中農業種植業實現產值3.89億元,漁業實現產值1.35億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08萬畝,龍井茶、無公害蔬菜、水產養殖及花卉苗木等優勢產業實現產值4.72億元,佔全部農業總產值比重86.9%。全年實現淡水產品產量6153噸。 [64] 

西湖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西湖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43.2億元,規上工業銷售產值327.8億元,比上年分別下降10.5%和1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94.1億元,下降9.2%。完成規上新產品產值99.7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9.1%;實現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0.4億元,下降11.5%,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5.4%。 [64] 
建築業
2023年,西湖區資質內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共183家,完成建築業產值1064.7億元,其中省內完成產值876.2億元,在外省完成產值188.5億元;建築工程完成產值997.0億元,安裝工程產值47.4億元,其他建築業產值20.2億元。竣工產值714.0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948.9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1410.3萬平方米。 [64] 

西湖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西湖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6.3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限上單位中,糧油食品類實現零售額61.2億元,增長18.1%;服裝鞋帽類實現零售額29.9億元,增長16.9%;石油及製品類實現零售額186.8億元,下降2.7%;汽車類實現零售額111.4億元,增長8.5%。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181.6億元,增長16.5%。 [64] 
旅遊休閒業
2023年,西湖區西湖區獲評2023年度省級夜間經濟樣板城市。成功舉辦西湖區文旅高質量發展大會,發放3000萬元旅遊大禮包。推出“西湖夜未央”品牌,打造黃龍派、夜幕裏、AI文三等7大文旅夜經濟板塊。西溪濕地旅遊演藝集聚區被評為第二批省級旅遊演藝集聚區;杭州天目裏文化藝術街區成為“浙江省旅遊休閒街區培育單位”;《宋城千古情》入選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項目;天目裏“沿山河集”和鳳凰藝市分別被評為浙江省首批和第二批重點培育文旅市集。華策影視、二更網絡、時光座標、水秀文化獲第一批浙江省數字文化梯度培育領軍企業,咪咕數字、微拍堂獲第一批浙江省數字文化梯度培育骨幹企業。 [64] 
對外經濟
2023年,西湖區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348.28億元,較上年增長12.0%;其中完成自營外貿出口294.15億元,增長13.0%。累計實現服務貿易出口額25.82億美元,增長20.56%。
2023年,西湖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4億美元。全區共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58個,總投資500.39億元,完成率131.67%。其中億元以上固投製造業項目11個,總投資31.81億元,億元以上固投服務業項目14個,總投資136.02億元。全區實現跨境電商出口額64.2億元,較上年增長17.4%;跨境電商進口額21.42億元,較上年增長0.84%。 [64] 
房地產業
2023年,西湖區房地產新開工面積35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6.8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19.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91.7億元。 [64] 
樓宇經濟
2023年,西湖區新增税收億元樓4幢,總量達48幢。新增税收千萬元樓28幢,總量達210幢。 [64] 

西湖區交通運輸

西湖區公路

西湖區境內有:杭州繞城高速公路 [4] 長深高速 [5] 杭長高速公路 [6] 湖杭鐵路 [33] 320國道 [35] 235國道 [42]  經過。

西湖區地鐵

西湖區社會事業

西湖區教育事業

2023年,西湖區學前兒童入園率達100%(按户籍人口統計),小學生、初中生入學率均達100%。全區中小學及幼兒園(含民辦)總計146所,在校生總計146370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特殊學校和幼兒園分別有7所、1所、22所、29所、1所和78所;在校學生分別有5981人、1715人、30344人、80599人、169人和34665人。其中,民辦性質:高中(含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及完全中學)、初中、小學、幼兒園以及部門辦幼兒園分別有4所、0所、4所、21所和14所,在校學生分別有4832人、1926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及完全中學初中段)、2503人、2106人和4074人。全區教職工總數14128人(含民辦),其中在職在編教師10552人。
2023年,西湖區被授予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試驗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浙江省教育工作業績考核優勝獎等榮譽,高質量推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農村社區學習中心(CLC)能力建設項目試驗點、教育部第二批“央館虛擬實驗”規模化應用試點區、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全域教共體(集團化)辦學試點地區、浙江省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實驗區、浙江省公共服務優質共享領域省級試點、浙江省家庭教育創新實驗基地、浙江省學前教育“金名片”培育項目等試點工作。 [64] 

西湖區科學技術

2023年,西湖區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85.86億元,佔GDP比重4.36%,總量和佔比分別居全省第4和第5。全區32個項目入選省“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74項科技成果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61家,國高企總數突破1418家、省科小突破3944家,培育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5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業7家、上市國高企20家。19個項目入選“115引智計劃”、17個人才團隊入選市級以上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16人入選國家省市友誼獎,88人入選國家、省市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和特殊人才支持計劃,各類人才申報量創歷年新高。
2023年,西湖區舉辦“科技八點半”品牌活動33場,路演科技型企業(項目)339個,在政策、資本等領域串聯起政企互動362項。舉辦科技小巨人、國高企資質等各類科技政策及項目申報培訓40餘場,參與企業1000餘家次;兑現國高企獎勵、雛鷹獎勵、創新載體獎勵等科技項目政策資金超7.69億元,惠及企業2500餘家;全區科技財政支出共計9.51億元,同比增長41.8%,科技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9.35%,同比提升1.89個百分點。 [64] 

西湖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文化館:杭州市西湖區文化館。 [37]  國家一級圖書館:杭州市西湖區圖書館。 [41] 
2023年,西湖區榮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建成鄉村博物館3家,市級非遺工坊3家,省級非遺工坊培育3家。創建省級文化雅集試點培育1家。西湖區圖書館再度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獲評浙江省公共圖書館全民閲讀月系列活動優秀組織獎。西湖區文化館獲評浙江省詩歌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完成區級“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西湖書房、文化驛站三個全覆蓋並認定公佈。《生日快樂》《平凡一站》《嬉荷》等47個文藝作品獲得全國、省市級獎項。 [64] 

西湖區體育事業

2023年,西湖區持續提升8家亞運官方指定接待酒店、4個亞運人文體驗點接待能力水平,圓滿完成亞運會高爾夫比賽、亞運城市觀光各項任務。西湖區在2023年全國羣眾體育工作會議上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區級單位代表作經驗交流發言。新建全民健身廣場、百姓健身房等省級基層體育場地設施11個,新增“環浙步道”13公里,建成嵌入式體育場地105片、3.8萬方。開展喜迎二十大、喜迎亞運會文化下基層、文化三堂、三送三到、文藝賦美、全民健身等羣眾性文體活動5189餘場次。 [64] 

西湖區醫療衞生

2023年,西湖區合計各類醫療機構623家,牀位11720張。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2家,社區衞生服務站(含衞生站)75家。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9267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7197人,註冊護士8584人。全年門診人數達1445萬人次。 [64] 

西湖區社會保障

2023年,西湖區新增城鎮就業3.44萬人,全民參保登記率達100%,全民參保率和户籍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9%以上。全區新竣工安置房288.12萬平方米15632套,交付288.12萬平方米15632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5406套(間)。新建省級無障礙社區1個、示範型“殘疾人康復之家”1家、示範型康復站點11個。 [64] 

西湖區歷史文化

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
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浙江省杭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08年6月7日,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48。 [59] 
越窯青瓷燒製技藝
越窯青瓷燒製技藝,浙江省上虞市(今上虞區)、杭州市、慈溪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1年5月23日,越窯青瓷燒製技藝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編號Ⅷ-187。 [58] 
雕版印刷技藝(杭州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技藝(杭州雕版印刷技藝),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1年6月9日,雕版印刷技藝(杭州雕版印刷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78。 [58] 
端午節(蔣村龍舟勝會)
端午節(蔣村龍舟勝會),流行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1年5月23日,端午節(蔣村龍舟勝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3。 [58] 

西湖區風景名勝

西湖區共有A級景區8家,其中國家5A級景區一家、4A兩家、3A五家。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達到22家。星級飯店10家,其中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和二星級分別為3家、2家、4家和1家;等級民宿18家,其中金宿2家,銀宿16家。特色文化主題酒店7家,其中金鼎級4家,銀鼎級3家;旅行社148家,其中省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旅行社分別達到6家、6家和5家。 [64]  西湖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岳飛墓六和塔、飛來峯石窟造像。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10處:靈隱寺文瀾閣煙霞洞造像、司馬光書《家人卦》刻石、西泠印社于謙墓張蒼水墓秋瑾墓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保俶塔
簡介
圖片
岳飛墓
岳飛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棲霞嶺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將鄂王岳飛的墓地。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歷經數百年仍保存較為完好,建築規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時改變。1979年,岳飛墓按南宋建築風格全面整修,全墓分為忠烈祠區、墓園區、啓忠祠區三大部分。1961年3月4日,岳飛墓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岳飛墓被國家文物局、國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門列為百家"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9] 
岳飛墓 岳飛墓
六和塔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16號。始建於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壓江潮。佔地890平方米(約1.3畝),塔外各層檐角掛有104只鐵鈴。塔高59.89米,內部塔芯為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樓閣式檐廊為八面十三層,每級廊道兩側有壺門,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有花卉、飛禽、走獸、仙子等各式圖案。清朝乾隆皇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 [10]  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0] 
六和塔 六和塔
飛來峯造像
飛來峯,位於西湖北山區靈隱寺的對面。在石窟內和巖壁上,分佈着三百八十多尊造像,始鑿於五代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其後宋、元均有開鑿,而以元代居多。飛來峯石窟利用天然巖洞或山崖開鑿,主要洞窟有青林洞、玉乳洞、龍泓洞等。造像有佛像、菩薩、天王、彌勒、飛天等。許多北宋和元代的題記,可作確切年代的考證。造像風格柔和、圓潤,雕造精美,保存完整,是南方晚期造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1]  1982年,飛來峯造像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1]  2006年5月25日,西湖南山造像歸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飛來峯造像。 [52] 
飛來峯造像 飛來峯造像
西湖
西湖,又名錢塘湖,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12]  西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西湖景區三面雲山,中涵碧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傑出典範,展現了東方景觀設計自南宋以來講求“詩情畫意”的藝術風格。
10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里雲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評西湖十景”,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 [13] 
西湖 西湖
西泠印社,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側,總面積約5758平方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金石篆刻家葉舟、丁友仁等發起建立,社址依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各依地勢,各具特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構思佈局極為精巧。內建中國印學博物館,收藏曆代字畫、印章多達六千餘件。 [14]  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3]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
文瀾閣,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孤山南路25號,即今浙江省博物館內。佔地0.17公頃,建築面積852平方米。原為清康熙行宮,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為收藏“四庫全書”建成文瀾閣。民國年間,在文瀾閣西邊建圖書館館舍,書與閣分離。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藏書建築之一,也是十分典型的南方園林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54]  2001年6月25日,文瀾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3] 
文瀾閣 文瀾閣
于謙墓,位於杭州市西湖區的三台山下,始建於明天順三年(1459年)。位於于謙墓左前側的于謙祠建於明弘治三年(1490年)。墓、祠建成後,歷代均有修繕。于謙墓坐西朝東,面對西湖。墓為石結構,呈馬蹄形。墓道兩側分置石人、石馬、石虎、石羊、石犬各一對,墓道前建石牌坊一座。于謙祠共三進,白牆灰瓦,朱漆大門,上書“於忠肅公祠”五字。祠建築面積900平方米。 [55]  2006年5月25日,于謙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2] 
于謙墓 于謙墓
西湖十景,分佈於杭州市西湖區,南宋初創、元明覆興、清代(17~19世紀)由鼎盛的“四字景目”系列方式組成,是最具突出普遍價值的景觀。十景景名為: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峯插雲、雷峯夕照、南屏晚鐘。 [56]  2013年5月3日,西湖十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7]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

西湖區地方特產

西湖蓴菜
西湖蓴菜,多年生水生植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鐵元素,營養價值很高。由蓴菜做成的湯或羹格外鮮美,被列為杭州名菜。在歷史上,以"三潭印月"蓴菜最為著名。早在晉朝就有"蓴羹鱸膾"的記載。相傳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蓴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回宮廷食用。 [46] 
龍井茶
龍井茶,浙江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西湖龍井,因產於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 [47] 
2001年,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龍井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8年,龍井茶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20年5月,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名單。 [48] 

西湖區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西湖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17] 
2020年4月,西湖區入選浙江省創造力十強縣(市、區)。 [28] 
2020年12月,西湖區入選“2020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市、區)”。 [32] 
2021年4月,西湖區入選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 [34] 
2022年2月,西湖區入選2018—2020年健康浙江建設先進縣(市、區)。
2022年4月,西湖區入選首批浙江省體育現代化縣稱號。 [40] 
2022年8月,西湖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4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