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濱江區

鎖定
濱江區,隸屬浙江省杭州市,與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21]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組成部分。 [20]  位於錢塘江下游南岸,東、南接蕭山區。西、北瀕錢塘江與西湖區上城區隔江相望,總面積72.2平方千米。 [1]  2022年,濱江區常住人口53.0萬人,户籍人口32.2萬人。 [3] 
濱江區,因地瀕錢塘江,故名“濱江”。 [1]  1996年,蕭山市西興、長河、浦沿3個鎮劃歸西湖區。1996年,以西興、長河、浦沿三鎮,設立濱江區。 [1]  截至2023年6月,濱江區共轄3個街道。 [2]  區人民政府駐西興街道江南大道100號。
2022年,濱江區地區生產總值2184.8億元,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4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35.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0.02:38.86:61.12。 [3] 
中文名
濱江區
外文名
Binjia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30108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
杭州市南部、錢塘江南岸
面    積
72.2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
政府駐地
西興街道江南大道100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005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3.0 萬(2022年)
車牌代碼
浙A
地區生產總值
2184.8 億元(2022年)

濱江區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濱江境內已有人類活動。
春秋戰國,為越國屬地。戰國中期,楚威王(前339一前329)滅越,境域屬。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會稽郡,境域屬會稽郡。
西漢初至元始二年(2),建餘暨縣,境域屬餘暨縣。新建國元年(9),改餘暨為餘衍,境域屬餘衍縣。東漢建武年間(25-56),複稱餘暨,屬會稽郡。
三國,吳黃武年間(222一229),改名永興,屬會稽郡,境域屬永興縣。
西晉,屬會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永興縣併入會稽郡。
唐儀鳳二年(677),復設永興縣,屬越州。天寶元年(742),改永興為蕭山,越州亦改為會稽郡,境域屬會稽郡蕭山縣
五代,蕭山屬吳越國鎮東軍,境域屬鎮東軍蕭山縣。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國除,鎮東軍仍改為越州,境域屬越州蕭山縣,濱江境域設夏孝鄉(西興、長河一帶)、長興鄉(浦沿一帶),仍隸屬蕭山縣。紹興元年(1131),改越州為紹興府,蕭山均其屬縣,濱江境域屬紹興府蕭山縣。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紹興府為紹興路,蕭山屬紹興路,改夏孝鄉為三都,轄十一圖;改長興鄉為四都,轄六圖;設西興場,隸屬不變。
明至清末,沿襲元制。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佔領蕭山,改縣名為莦珊縣。境域屬莦珊縣。同治二年(1863),太平軍退出,複稱蕭山縣,境域仍屬蕭山。宣統二年(1910),縣以下設鄉,時濱江境內有西興鄉、長河鄉、長興鄉,隸屬蕭山縣。
濱江區圖冊
濱江區圖冊(4張)
民國元年(1912),廢府,蕭山為省直轄,濱江境域屬蕭山。民國三年(1914),省下設道,蕭山屬會稽道;民國十六年(1927),廢道,蕭山復由省直轄。民國17年(1928),設西興裏、長河裏、浦沿裏,屬蕭山縣第二區;民國19年(1930),將村、裏、自治會改編為鄉鎮,濱江境域設2個鎮、1個鄉。民國21年(1932),長河設區,轄冠山、長河、傅許、沿山4個鄉、 135個閭,歸屬不變。民國二十四年(1935),省設行政督察區,蕭山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蕭山復歸省直轄縣,境域歸屬依舊。
1949年5月,蕭山縣解放,由省直轄。5月,長河設區,隸屬蕭山。6月,蕭山劃入紹興專區
1957年,劃入寧波專區
1958年10月,實行政社合一,長河區所轄西興、長河、山河、浦沿、聞堰5個鄉鎮,成立長河人民公社,隸屬蕭山縣不變。
1959年,改屬杭州市,濱江境域均屬蕭山縣
1984年,改公社為鄉,濱江境域有西興、長河、浦沿3個鄉。
1985年,改鄉為鎮,稱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仍屬蕭山縣。
1988年,蕭山撤縣設市(縣級),境域屬蕭山市
1996年5月,蕭山市西興、長河、浦沿3個鎮劃歸西湖區。12月,以西興、長河、浦沿3個鎮設立杭州市濱江區。 [1] 

濱江區行政區劃

濱江區區劃沿革

1996年5月,西興鎮東湘、杜湖、湖頭陳3村劃歸蕭山市城廂鎮。 [1] 
2003年,撤銷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設立西興街道、長河街道、浦沿街道。 [1] 
2020年,成立長河街道竹山社區、浦沿街道華悦灣社區。長河街道張家村、湯家井、塘子堰、傅家峙4個社區在保留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前提下,完成撤併,新籌建越王社區。 [1] 

濱江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濱江區下轄3個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浦沿街道 [2]  62個社區,實際運行59個。 [1]  區政府駐江南大道100號。 [21] 

濱江區地理環境

濱江區位置境域

濱江區,位於錢塘江下游南岸,地處北緯30°08'20.4"—30°14'20.4",東經120°07'4.8"—120°13'55.2"之間。東、南面與蕭山區盈豐街道北幹街道城廂街道蜀山街道聞堰街道接壤。西、北瀕錢塘江與西湖區上城區隔江相望。東西最大距離10.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4千米,總面積72.2平方千米。 [1] 

濱江區地質

濱江區境域位於揚子準地台,錢江台褶帶北東端,杭州復向斜南東翼,緊依蕭山雙溪塢背斜。區內基岩出露不多,僅有少量古生界沉積岩和中生界火山岩,分佈於南部與蕭山區接壤地帶。新生界第四系最發育,主要為海相沉積,鬆散沉積層遍佈濱江全區,變化亦比較大。濱江區境域內地質構造線呈北東一南西向展布,褶皺、斷裂和小型構造均較發育。 [21] 

濱江區地形地貌

濱江區 濱江區
濱江區,地處蕭紹平原西沿,北靠杭州復向斜丘陵,南依浦陽江平原。境內以平原為主,有少量低丘,地貌類型單調,界線清晰。以西江塘、北海塘為界,分為裏畈片地貌和沙地片地貌。 [1] 

濱江區氣候

濱江區 濱江區
濱江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温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21年,濱江區年平均氣温18.8℃,較常年高1.8℃,為有氣象監測記錄以來最高;年降水量1937.3毫米,居有氣象監測記錄以來第四位;年雨日數161天,較常年多13.8天;年日照時數1835.5小時,較常年多7.8%。2021年各月平均氣温均高於常年,夏季持續時間為有氣象監測記錄以來最長;期降水異常偏多,7一8月降水量為有氣象監測記錄以來最多;颱風“煙花”滯留時間長,風大雨強,危害較重。 [1] 

濱江區水文

濱江區,河流眾多,統屬錢塘江水系。錢塘江流經濱江區段,全為感應河段。地下水豐富,主要類型有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基岩裂隙水和石灰岩岩溶水。境域內河湖頻多,水域總面積1726萬平方米。湖泊主要有白馬湖、井山湖和詹家湖。白馬湖原為淺海灣.後沙州堵塞其與外海之通道,成為瀉湖.為境域內最大湖泊,有水面120公頃.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境域內有河流40餘條,多為人工河。最長的是永久河,長6810米。年代最久的為浙東運河(西興運河),始鑿於西晉。2014年,與西興過塘行碼頭一起成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之遺產點。 [21] 

濱江區土壤

濱江區,農業土壤可分兩大區域,即濱海塗地區和水網平原土區;土壤基本可分為紅壤土類,潮土類,鹽土類和水稻土類4個土類、6個亞類、7個土屬、11個土種。紅壤土類主要分佈於境域內沿山一帶:潮土類主要分佈在南沙大堤以南至北海塘一帶地區;鹽土類主要在南沙大堤以北地區:水稻土類主要分佈於北海塘以南的水網平原區。 [21] 

濱江區植被

沿江平原區和水網平原區種植作物主要以水稻、大小麥、棉花、紅麻、番薯、蔬菜、瓜果、豆類、花卉、苗木為主。低山丘陵區適宜於林木、毛竹及其它特產作物的生長。 [21] 

濱江區自然災害

濱江區境域靠近東部沿海,是熱帶氣旋(颱風)災害易發區。每年夏秋兩季為熱帶氣旋(颱風)災害多發期,狂風暴雨所引發的洪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嚴重威脅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有大雪、雷電事故頻頻發生。 [21] 

濱江區自然資源

濱江區,總面積72.2平方千米,錢塘江水域面積11.3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15.7%;內陸區域面積60.9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84.3%。其中:內陸區域內河道和湖泊面積2.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6%;林地面積3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4.2%。 [1] 

濱江區人口

2022年,濱江區常住人口53.0萬人,比上年增加0.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0%。户籍人口32.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6.1萬人,女性人口16.1萬人,分別佔户籍人口的50.0%和50.0%。出生人口3444人,出生率10.9‰;死亡人口787人,死亡率2.5‰,自然增長率8.4‰。 [3]  有少數民族47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10253人,佔全區流動人口總數3.02%。

濱江區經濟

濱江區綜述

濱江區
濱江區(2張)
2022年,濱江區地區生產總值218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4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35.3億元,分別增長11.9%、1.1%和2.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02:38.86:61.1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417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61578美元)。 [3] 
2022年,濱江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72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5%,高於GDP增幅1.7個百分點,佔GDP的78.9%。 [3] 
人民生活
2022年,濱江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8793元,增長3.0%,其中工資性收入佔68.4%;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2376元,增長3.3%。 [3] 
財政
2022年,濱江區財政總收入433.6億元,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7億元,增長5.8%,其中税收收入201.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3.9%,其中增值税(含營改增)、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分別為65.1億元、58.6億元、43.7億元,分別佔30.3%、27.3%、20.4%。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8億元,增長17.2%,其中民生保障支出146.8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5%。用於教育、產業扶持的支出分別為31.0億元、62.2億元,分別增長14.7%、1.1%。 [3]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濱江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4%,其中項目民間投資增長27.3%,交通投資下降14.1%,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下降13.1%,高新產業投資增長28.7%,工業投資增長14.7%。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7%,房屋施工面積409.9萬平方米,增長7.5%;新開工面積81.5萬平方米,增長28.7%;竣工面積31.6萬平方米,增長266.5%。房地產銷售面積67.3萬平方米,下降20.7%;房地產銷售額285.2億元,下降18.9%。 [3] 

濱江區第一產業

2021年,杭州高新區(濱江)累計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7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家。新增浙江浙農金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恆太糧油貿易有限公司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種植糧食麪積214.33公頃,產量1441噸。完成區級定量抽檢50個批次,農產品快速抽檢500個批次,抽檢合格率100%。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為145.13公頃水稻、71公頃蔬菜、2.67公頃大棚進行投保,總保額367.6萬元,賠付15.55萬元。落實農產品質量檢測和合格證制度,加強源頭治理,完成50個批次的定量檢測和503個批次的定性檢測,合格率100%。落實非洲豬瘟、無疫區建設24小時應急值班、生物安全通道日常巡查等督促檢查制度,派出186人次,巡查生物安全通道105次。 [1] 

濱江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濱江區工業增加值830.5億元,增長1.2%,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756.4億元,增長1.5%。新產品產值率54.1%;規上工業勞動生產率62.2萬元/人。
規上工業營業收入3322.9億元,增長4.4%;利潤總額286.9億元,下降10.7%,營業收入利潤率8.6%。規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6.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7%,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4.0%;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0.9%,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93.3%。 [3] 
建築業
2022年,濱江區建築業增加值18.5億元,增長0.2%。 [3] 

濱江區第三產業

2021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東西部協作結對地區為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山海協作結對地區為浙江省温州市泰順縣,對口合作結對地區為吉林省長春市長春新區,戰略合作地區為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 [1] 
企業發展
2022年,濱江區新註冊企業17021家,累計擁有註冊企業數80499家,新增認繳註冊資本756.3億元。新增上市公司6家,總計培育69家,上市公司總量位列全省第一。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528家,有效數2257家,繼續保持全省第一。15家企業入選省創新企業百強;17家企業被認定為省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佔全省80.95%。
2022年,濱江區新增研發中心省級47個、市級67個,擁有省級研發中心403個;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3個,其中市級21個、省級2個,擁有技術中心191個;擁有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48個。 [3] 
服務業
2022年,濱江區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3235.3億元,下降6.9%,其中信息軟件服務業營業收入2272.0億元,下降0.9%,佔規上服務業的70.2%。利潤總額460.2億元,增長6.6%。 [3] 
國內貿易
2022年,濱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7.0億元,增長6.2%,汽車零售額增長9.5%;通過公共網絡的商品零售佔限額以上批零單位商品零售總額的49.4%。 [3] 
對外貿易
2022年,濱江區自營進出口總額1047.4億元,下降3.6%,其中進口總額298.0億元,下降15.0%,出口總額749.4億元,增長1.9%。出口總額中,美國和歐盟市場出口分別為109.1億元和156.4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31.9億元,佔出口總額的57.6%;服務貿易出口50.9億美元。
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6家,增資項目90個,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19個;實際利用外資8.2億美元。 [3] 

濱江區交通運輸

2021年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有錢江灣花園、南環、濱文、東冠、長河、長河湘濱、濱盛、江漢、地鐵江陵路、地鐵西興、物聯網11座公交首末站。常規公交線路68條,與地鐵接駁線路35條,區內公交線路20條,總配車輛506輛,日均客運量12.1萬人。地鐵6號線涉及江南大道南側出入口完成施工並開通,全區5條地鐵線路正常運營。在運營公共自行車服務點343座,營運鎖止器9311個,在運營自行車5832輛,日均租用量1.4萬人次。新增(擴容)公共自行車服務點12個,新增(更新)親子座公共自行車500輛。
2021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有客運企業2家,備案車輛91輛。貨運企業 119家,貨運車輛982輛,其中危化品運輸企業5家,危化品運輸車輛187輛。有備案汽車租賃企業80家,備案車輛355輛。有註冊駕培企業4家,訓練場地12處,面積9.44萬平方米。有一、二類汽車維修及配件企業59家。 [1] 
滬昆鐵路杭州繞行線濱江段(浙贛鐵路濱江段)、03省道、蕭聞公路 [21] 杭州地鐵1號線 [4] 杭州地鐵4號線 [5] 杭州地鐵5號線 [1] 杭州地鐵6號線 [1] 杭州地鐵7號線 [1]  穿過濱江區。

濱江區政治

杭州高新區(濱江區)領導名單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委副書記
鄭迪、沈波
區委常委
商麗萍、陳宇、陳炯林、王孟輝、翟慧清、丁昌鈺鍾孚、高翀
區長
副區長
陳宇、高翀包嘉穎、張宏光、於林芳、洪潮、鬱廷棟、佘堅、陳剛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周建杭、萬愛民、屠國平、湯偉平、陳玉棠、胡銀根、盧小強 [37] 
區政協主席
區政協副主席
周翔夏福志、謝春鳳、謝惠芬、包曉東、瞿野、杜昊 [36] 
參考資料
[29-32] 

濱江區社會事業

濱江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濱江區擁有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20328人,下降0.7%,專職教師1837人,增長0.3%;小學18所,在校學生33568人,增長7.0%,專職教師1947人,增長5.5%;初中14所,在校學生10919人,增長11.2%,專職教師1139人,下降0.2%。
生均校舍建築面積23.3平方米,其中幼兒園15.2平方米,小學20.0平方米,中學48.6平方米;生均圖書37.0冊,其中幼兒園 28.4冊,小學30.5冊,中學72.7冊:小學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 12.3台,中學57.2台。學前三年幼兒園入園率99.5%,初中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中比例100%。 [3] 

濱江區科學技術

2022年,濱江區專利授權量20374項,增長14.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25.2件,列全省第一。PCT(國際專利合作條約)申請量為676件,佔全市PCT申請總量的29.3%,位居全省第一。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5家,中國專利獎73項。
2022年,濱江區擁有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5個、眾創空間45個,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4個、眾創空間22個,在孵企業3820家。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預計在10%左右。各類技術合同登記共4692項,技術交易總額約421.5億元,增長75.45%,年度技術交易額蟬聯全省第1位。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40.13億元,增長16.5%。截至年末,濱江階段參股引導基金子基金37支,其中已退出11支、正在運作26支。基金總規模279.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215.26億元,產業扶持基金出資64.44億元;基金已出資18.5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53筆,投資金額71.95億元,其中,在濱江投資159筆,投資金額20.33億元,佔28.26%。
新引進各類人才總數38791人,其中博士337人,碩士 8939人,頎博人才占人才引進總量23.9%。新增頂尖人才2人、海外高層次人才70人、海歸人才1201人、“5050計劃”人才企業 63家。新增市“115”國(境)外引智計劃項目45個,位列全市第一。 [3] 

濱江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杭州高新區(濱江)圖書館。 [22] 
2021年,濱江區有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生產經營單位(户)共729家,其中網吧64家、歌獅娛樂場所23家、遊藝娛樂場所10家、文藝表演團體9個、演出經濟機構42個、演出場所2家、廣播電視單位228家、境外衞星12家、互聯網視聽單位3家、網絡文化單位238家、旅行社43家、星級酒店1家、游泳場所54家:受委託執法電影、出版、網絡遊戲經營單位(户)共643家,其中電影放映單位13家、出版物企業392家、印刷企業 50家、網絡遊戲單位188家; [1] 

濱江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濱江區擁有衞生機構277個,下降2.1%,其中醫院8個。擁有各類醫療機構牀位698張,其中醫院牀位543張,分別增長6.6%和5.4%。衞生技術人員3922人,增長5.4%;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77人,註冊護士1706人,分別增長8.7%和12.8%。醫院年診療20.9萬人次,下降3.8%。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56‰和2.73‰。社區衞生服務站35家。 [3] 

濱江區社會保障

濱江區
濱江區(2張)
2022年,濱江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7008人,城鎮調查失業率47%。 [3] 
2022年,濱江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60.3萬人,淨增3.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9.81%。 [3] 

濱江區歷史文化

濱江區地名由來

濱江區,因地瀕錢塘江,故名“濱江”。 [1] 

濱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年,濱江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49項。其中:省級項目3項,分別是西興竹編燈籠、西興祝福、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市級項目8項,區級項目38項。有區級傳承人12人。 [1] 
西興竹編燈籠
西興竹編燈籠,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蕭山縣誌》記載,西興燈籠始於南宋,當時宮廷所用燈籠均出自西興。西興,所栽之竹多為淡竹、槓竹,是製作燈籠殼子(骨架)的好材料。西興燈籠是一種上千年曆史的傳統手工藝品,製作精良、工藝複雜、要求甚高,故別處無法仿製,為西興特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6]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湖南省、浙江省地區傳統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分純藍花布印染和彩藍花布印染兩大類:純藍花布布面素淨,沒有花紋圖案,一般用以製作衣服和頭帕;彩藍花布有複雜的花紋圖案,一般用以製作被面、墊單、帳檐、圍裙、圍腰、門簾、桌布、圍布等。印染前需要經過裱紙版、描稿、刻版、上油、調料、刮漿、入染等工藝的處理,入染之後還要經過晾曬、淌洗、卷布、碾布(又叫“踩布”)的工藝流程。 [7] 

濱江區風景名勝

2021年,杭州高新區(濱江)有世界文化遺產重要遺產點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文物保護點7個,歷史建築43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個。 [1] 
西興碼頭與過塘行建築羣
西興碼頭與過塘行建築羣,位於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西陵社區官河路,是溝通錢塘江兩岸的重要碼頭,歷代南北物資的轉運地。隨着陸路交通的日益發達,“浙東運河之頭”逐漸衰落,仍保持着濃郁的歷史風貌,留存有六朝牛埭,永興閘。大城腹廟遺址。鐵陵關遺址,古堤岸埠頭等史蹟和數十家過塘行。 [9]  2013年,西興碼頭與過塘行建築羣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西興老街
西興老街 西興老街
西興老街,位於錢塘江南岸,乃浙東運河之首,包括俞任元過塘行、協亨祥過塘行、西興街汪宅、沈渭全過塘行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宅、孫宅等4處市級歷史建築,形成木結構江南水鄉特色的歷史建築羣。
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在此築城拒吳,時稱固陵,後改西陵為西興。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西興過塘行碼頭成為大運河杭州段6個遺產點之一。 [11]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收藏、展示及研究中醫中藥類文物、文獻、標本等藏品,有文物文獻展品3000餘件(份),中藥標本1000餘份。 [12]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位於杭州市六和塔附近的錢塘江上,南為濱江區浦沿街道聯莊社區,北為西湖區二龍山。為錢塘江上第一橋,由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建造,是中國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的現代化橋樑。
錢塘江大橋全長1453米,其中正橋長1072米,南、北公路引橋各長93米和288米。1934年8月8日動工興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歷時3年1個月時間。2006年5月25日,錢塘江大橋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1] 

濱江區地方特產

杭州絲綢
杭州絲綢,浙江省杭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杭州素有“絲綢之府”的美譽,絲綢歷史悠久璀璨。杭州絲綢,質地輕軟,色彩綺麗,品種繁多,有綢、緞、棉、紡、縐、綾、羅等14個大類,圖案新穎,富麗華貴,花卉層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許多產品榮獲國家部優或省級優質產品獎,遠銷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13]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杭州絲綢”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4] 
龍井茶
龍井茶,浙江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1年10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龍井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33] 

濱江區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選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 [19] 
2021年6月,濱江區入選2020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科技創新鼎”。 [15] 
2022年3月,濱江區入選“十百千萬”專項行動首批實施單位。 [17] 
2022年4月2日,濱江區入選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 [16]  21日,濱江區入選首批浙江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18] 
2022年8月,濱江區入選第二批浙江省婚俗改革實驗縣。 [25] 
2023年10月,濱江區入選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