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寧畲族

鎖定
景寧畲族於唐永泰二年(766)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距今約1200多年。畲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中國南方遊耕民族,從原始居住地廣東被分散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貴州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全國只有一個景寧畲族自治縣,也是浙江省僅有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10年11月1日(普查基準日)畲族人口為708651人,景寧畲族人口1.45萬人。
中文名
景寧畲族
外文名
She ethnic group,the she nationality
別    名
山哈
山客
古    稱
南蠻、東夷、武陵蠻、閩裔
人口數量
1.45萬人(2010年)
主要姓氏
盤、雷、鍾、藍
語    系
漢藏語系苗瑤語族 [29] 
主要經濟形式
農林牧漁等
特    產
茶葉、香菇、綠麴酒、風吹魚

景寧畲族名稱

畲族婚嫁風俗 畲族婚嫁風俗
“畲”字讀讀shē(奢),意為刀耕火耘。 [1] 
畲(shē)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山哈”是指山裏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原分佈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皖東南等地山區半山區。 [2] 
“畲”字來歷甚古,原義火耕。南宋末年,史書出現“畲民”《宋季三朝政要》稱閩、粵、贛交界地域的畲民武裝為“畲軍”。元代以後,"she民"、"畲徭"、"she徭"同時使用。清康熙、乾隆、同治《景寧縣誌》均設"畲民"一目。民國18年(1929)夏,德國學者史圖博和上海同濟大學教師李化民到景寧畲鄉考察,撰寫了《浙江景寧縣敕木山畲民調查記》,對景寧畲族的族稱、姓氏、風土人情等作了介紹,也是研究民族學的史料。 [3]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畲族的族稱問題十分重視。經過商議,改“畲”為“畲”(取“人一一小田”的“畲”為族稱,意為新中國每個族人都擁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1956年由國務院正式公佈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寫作“畲”,音shē)成為法定的族稱。 [2] 

景寧畲族歷史背景

景寧畲族來源傳説

關於畲族來源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説法:
古遺蹟 古遺蹟
(一)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説。此説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户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誇瓜傳説,傳説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佈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誇瓜傳説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誇瓜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佔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誇瓜傳説。
在語言方面,居住在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操瑤族“布努”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在音調上,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着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木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
根據上述種種的理由,從而推斷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南蠻”中包括長沙“武陵蠻”在內的一支,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二)東夷説。有人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説的墓礎上,更進一步把畲族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裏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
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把長沙“武陵蠻”的淵源關係往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生活在淮河和黃河之間的“東夷”裏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認為“徐夷”與苗、瑤、畲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後來向長江流域活動進入五嶺山脈中的一部分,就是發展為今夭的瑤族,一部分從五嶺山脈向東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區裏和漢族雜居融合而成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即後來進入湘西和貴州的苗族。有人從高辛氏和“東夷”、畲族的文化遺產作了比較,如女子結髻、蒙青巾、扎紅頭繩、插花鳥銀飾、穿戴鳳羽樣衣冠、梳妝用“銅鏡”,煮飯用“鬲”,生產用“鎬”,打獵用”弩”,腳穿木拖鞋、草籠鞋,喜唱山歌,對本族人説“山哈”話,自稱為“徐家人、”,稱中土漢人為“阜佬”,稱土著漢人為“閩家人”,愛狗,流傳“一犬九命”(意即打死一城頭狗要賠償九條人命)的故事,傳頌“風凰鳥”,結婚時正門橫眉上寫“鳳凰到此”四個字的橫聯等等,説明高辛帝嚳、東夷、徐夷、畲族具有極其密切的淵源關係。
(三)“越人”後裔説。認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後裔,此説根據史籍中關於古越人在分佈地域上的對照、民間傳説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族稱義、音的演變去推論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盤誇瓜傳説,共同的生產方式,生產水平和共同的風俗習慣等,認為畲族乃古越人的後裔。在“越人”後裔説中,又有許多不同的具體説法,如認為畲族乃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有認為畲族是我國秦、漢時代的越人後裔;還有認為畲族是源於漢晉討代的’‘山越”,特別是與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越人後裔南海王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等等。
(四)“南蠻”説。此説認為畲族乃“蠻”或“南蠻”的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此説認為盤誇瓜傳説不僅流傳於‘武陵蠻”中,也包括《搜神記》中所説的“今即梁漢、巴蜀、武凌、長沙、廬江郡夷是也”。説畲、瑤同漢晉時代長江的崇奉盤誇瓜傳説的“南蠻”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又因福建、浙江等地這畲族家喻户曉傳説廣東鳳凰山乃是他們民族的發樣地,從而論證畲族乃東漢時期久居廣東的“南蠻”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
(五)福建土著“閩”族後裔説。此説認為閩、越乃我國南方的兩個古老民族,閩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於越族。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總之,關於畲族的來源,尚無定論。 [4] 

景寧畲族民族發展

梳妝 梳妝
畲族以農業生產為主、狩獵經濟為輔。早在公元7世紀,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勞動開闢了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當時畲族先民的農業生產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種”,所耕之地多屬於缺乏水源的旱地。由於耕作粗放,生產力水平低下,農作物產量很低,加上長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獸出沒之地,所以狩獵經濟一直比較發達。“農耕”與“狩獵”是畲族早期的生產特點。
明、清時期,是畲族先民向閩東浙南大遷徙的時期。他們到達那裏時,平壩地區已多為漢族居住,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已為漢族所墾殖。因此,他們只能開山劈嶺,拓荒造田,新建家園。他們所到之處,荒山變茶園、溝壑變良田。畲族人民為開發祖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後,中國民族政策使畲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有關地區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代表名額上對畲族都給予了適當照顧,並大力培養和提拔畲族幹部。中共十一屆三中[26]全會以後,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畲族山鄉的經濟搞活了,多種經營,變山為寶,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浪潮中,畲族山鄉已成為對外資具有很強吸引力的地方。在福建省的寧德、莆田和浙江省的景寧,“三資”企業已在這裏“開花結果”。 [5] 

景寧畲族人口

景寧畲族歷史分佈

7世紀初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閩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陸續向閩中、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浙南等地的山區。江西東北部的畲族原住廣東潮州府鳳凰山,後遷福建汀州寧化縣居住,大約在宋元之後至明代中葉以前遷到贛東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約在100年前從浙江的蘭溪桐廬淳安等縣遷來。
隋唐之際,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的畲族先民已經從事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帶施政,並實行闢地置屯等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使畲族山鄉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畲漢兩族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區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過程。封建統治者加深了對畲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而且還實施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把他們視為“化外之民”。

景寧畲族分佈現狀

中國畲族總人口709592人(2000年),分佈在閩、浙、贛、粵、黔、皖、湘七省80多個縣(市)內的部分山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福建省有375193餘人,佔畲族總人口52.87%,數量位居中國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佈在福州三明漳州寧德龍巖等地區的十一個縣市內;浙江省有170993人,佔全國畲族人口的24.01%,主要分佈在温州麗水金華三個地區的十多個縣內;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鷹潭龍虎山、鉛山縣、貴溪、吉安、永豐縣、全南縣、武寧縣、資溪、興國縣等,人口約76500餘人;貴州畲族人口有44926人,主要分佈在麻江縣、凱裏市、福泉市和都勻市;廣東省有28053多人,分佈在潮安區、饒平縣、河源、海豐縣、大埔縣、增城區、惠陽區、博羅縣等14個縣市區內;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寧國市,人口約13953人;湖南省的畲族主要分佈在桂東縣、汝城縣、炎陵縣等,人數為2891人。

景寧畲族景寧畲族人口

1984年建縣的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是中國獨一的畲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地區獨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還是“革命老區縣”。2013年全縣人口17.3萬,其中畲族人口1.9萬,佔11%。 [6] 

景寧畲族文化

景寧畲族語言文字

景寧畲族有本民族語言,擅長福安畲語。
全國畲族一般通行雙語制,與漢族交往時,使用畲族居住地的漢語方言普通話
畲族內部交際時,則使用本族內部通行的語言。畲族內部交際,又分別使用兩種語言,一種是廣東省惠東、博羅、增城、海豐四個縣的畲族,約一千多人,自稱“活聶”,使用一種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簡稱“惠東畲語”,這種語言跟瑤族布努語炯奈話比較接近;
其他地區包括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以及廣東潮安、豐順等約佔畲族總人口99%以上的36.8萬多人的畲族,則使用另一種語言,簡稱“福安畲語”。福安畲語所屬的各地畲話因受當地漢語方言的影響,又分為福安、麗水、連羅、順昌、華安等5個方言。
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歷來通用漢字。 [7] 

景寧畲族宗教信仰

畲族古書 畲族古書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盤瓠傳説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民族宗教的神靈。盤瓠傳説在畲家世代相承,廣為流傳。傳説內容,在閩浙粵贛皖,雖有地域性的差異,但基本情節相同。畲族稱"盤瓠"作"忠勇王",閩東浙南畲族還稱作"龍麒","盤護","高皇",皖南畲族還稱作"龍猛",粵東畲族還稱作"護王","盤大護","盤古大王"等。"盤瓠"的原型構成有龍犬,魚龍,龍與麒麟等諸多説法。這是畲族原始圖騰崇拜觀念的形象化表現形式。關於盤瓠傳説,族內最有的文字資料是弁於畲家諸姓譜牒之首端的《敕書》,或密藏於族內的《重建盤瓠祠鐵書》,《廣東盤皇銘志》,《開山公據》,《撫瑤券牒》等。刊於宗譜的《歷朝封贈》,《會稽山七賢洞記》,《重修潮州鳳凰山總祠記》,《龍首師杖記》等也記載了這方面的內容。還有,畲族史詩《高皇歌》也世代傳誦着這個傳説故事。祖杖又稱"龍首杖","法杖",是畲家顯示遠祖的象徵物。 [8] 

景寧畲族服飾

畲族服飾 畲族服飾
畲族服飾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其主要特色在女性服飾上,女性服飾以鳳凰形態貫穿整體,故稱“鳳凰裝”。“鳳凰裝”由服飾和頭飾組成,傳統的頭飾稱為“鳳冠”,由銀鉗欄、頭面、銀金、國錚、奇喜牌、奇喜載、銀鏈、古文錢等組成鳳凰翹首的形態。服飾有上衣、裙子、圍身裙、腳綁、鞋等組成。
上衣:上衣保留古典交叉衣領,呈三角形,袷部自邊沿向內側,而間以紅、白、黃、綠、藍五色條紋;領部在條紋中間刺繡花卉或鳳凰圖案;胸部左右兩側三角區各繡一朵花卉或圖案;袖子短而小,袖尾同樣自邊沿向上側間以五色條紋;臂部和襟部都繡各式花紋,但便裝不繡花。
裙子:裙子由兩片布料組成,開襟於左右兩邊,用同色布紮成紐扣連合;裙子下方刺上有規則的長短不一的豎條線;裙子前方繡有幾何圖案,便裝不繡。
圍身裙:圍身裙俗稱攔腰,為邊長30至35公分的正方型,上方左右分別縫裙帶。腳綁:腳綁即綁腿。整體三角形,綁紮成倒人字花樣,上方左右和下方角各縫1條紅帶子。普通裝上方為白色邊沿,盛裝間以五色條紋於所有邊沿並在小腿位置繡花。
鞋:鞋即繡花鞋,用黑色布做面料,鞋面先繡上花卉和幾何圖案;俗稱“千層底”。隨着時代變遷和社交面的增長,畲族女性服飾越來越顯得刻板。畲族服飾以及畲族頭飾製作技藝已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縣政府提出了每週的第一天穿着傳統服飾的倡議,為傳統服飾的繼承與弘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9] 

景寧畲族姓氏

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説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裏,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着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説,傳説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次子姓,三子姓,四女姓,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説不但家喻户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裏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

景寧畲族文學

畲族古書 畲族古書
中國畲族的文學,由傳統的民間文學和新興的作家文學兩部分共同組成。在畲族民間文學中,有關民族始祖盤瓠的神話作品異常地引人注意,這一題材的作品既有韻文體的神話古歌《盤古歌》和《麟豹王歌》,也有散文體的神話《高辛與龍王》和《三公主》等,這些在內容上大同小異的作品,講述了畲族祖公龍麟因在爭戰中建立奇功而娶高辛皇帝的三公主為妻並繁衍出畲族後代的故事。畲族的敍事民歌,還有《末朝歌》、《元朝十八帝》、《災荒歌》等,在內容上涉及到封建王朝的興衰和民間的災異事變等重要題材。"小説歌",是畲族民間文學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多是由近兩個世紀以來畲族中懂漢語的歌手將漢族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敍事歌,如《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也有以本民族的歷史故事為內容編寫的"小説歌"作品,如《鍾良別》、《鍾景祺》、《藍佃王》等。畲族民間傳説的代表性作品,有《阿郎和媛蓮》、《天眼重開》、《黃藤鐲和毛竹筒》等。而流傳於畲族地區的民間故事《賣炭》、《石牛》、《拾元寶》等,則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道德觀念。 [10] 
《盤古歌》中國畲族的民間神話古歌。又名《盤瓠王歌》《高皇歌》、《祖公歌》。流傳於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東部的畲族聚居區,是一部有關畲族起源的帶有原始圖騰崇拜觀念的韻文體神話作品。 [10] 

景寧畲族百歲門傳説

畲族古建築 畲族古建築
西漢時,仙人浮丘伯者,攜二仙鶴,駕閒雲漫遊至景寧,見此處山色青翠,河水清澈,樹木葱蘢,心愛之,遂結廬河邊,沐仙鶴於河中,後不知所終。因紀念仙人曾來此,後人乃稱沐鶴之水為鶴溪、結廬處為浮丘。據説居住在此地的人都健康百歲,為此,景寧畲漢人民特別建立了一個牌坊,稱其為百歲門,後就成為了地名。
景寧的畲族人世代深居山野,深諳察山觀水,其建築自然就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而名門大户望族更是四合一大院,門前小橋流水、後院鳥語花香,世外桃源也莫過如此。百歲門雖是畲族人的生活場所,更是畲族文化的創造、文明的傳承之地,經年累月,百歲門化為畲族文化的圖騰與符號。

景寧畲族始祖龍麒

畲族歷史是中國古代商殷歷史中的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龍麒。是五帝時期,帝嚳的第五個夫人劉氏娘娘耳中舍蟲所變。傳説劉氏娘娘耳中有蟲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癢,急掏之,蟲被掏出落地變為龍犬,身長一丈五色斑紋,帝見之大喜,賜名龍麒。
高辛帝(帝嚳)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聯盟入侵高辛領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師,形式十分嚴峻。帝出榜徵將,“誰能平得番將,願將三宮主(劉娘娘的繼女)嫁他。”龍麒接榜,出戰,第二年,龍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顱奔回本營,立了大功。高辛帝見龍麒平番成功非常高興,即封為“忠勇王”,擇日與三宮主完婚。宮主見是犬,不願嫁之,龍麒做人語:“將我放入金鐘內,七日後,變為人形。”第六日,宮主恐其餓死,揭鍾觀之,見身已成人形,頭尚未完整,無奈何與其洞房。龍麒喜捕獵,不願為官,高辛帝賜廣東潮州帶為其領地,並建祠鳳凰山,賜盤、藍、雷、鍾四姓為一族。從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風情民俗。 [11] 

景寧畲族科學

景寧畲族天文曆法

星宿圖載 星宿圖載
畲族的圖騰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跡,從而進一步説明了盤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謂星宿,本是對自然天體的泛稱,同時也是先民標記方位、星空分區、制定曆法的依據之一。隨着道教文化的興起,星宿逐漸被賦予具體的神的形象,並進入人們的信仰世界。 [12] 
從畲族“星宿崇拜”痕跡看,我們不可輕易斷定畲族對天王曆法的遵循,但畲族與漢族往來甚久,並且已基本同化。畲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但精通漢語,自古遵循漢族的天文曆法,中國古代時期,漢族的科學技術成就十分輝煌。
漢族有悠久的天文學觀測的傳統。遠在傳説時代,就有世襲執掌天文的官吏,專門負責觀測天象。以後歷代沿續,設觀星台、觀象台、司天台、司天監、欽天監等機構,負責觀測天象、推算曆法。因此,漢文獻中以日食、月食、恆星、彗星、太陽黑子等天象的觀測與記錄,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
日食發生的最早記錄,在距今約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約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辭中,有日食、月食的確切記錄。周代以及春秋戰國以來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諸多記錄恆星的觀測記錄,也見於商代甲骨文中。《周禮》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戰國時甘德著《星佔》八卷,石申著《天文》八卷,後人合稱為《甘石星經》,其中記載120顆恆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古代天文學家把周天分三垣和二十八宿,用這種區域劃分來確定天體和天象發生的位置。先秦時期漢族先民繪製星圖,留存最早的實物有五代時期出土的二塊28宿星圖刻石,其它著名的有宋代蘇州石刻天文圖及敦煌唐代星圖。

景寧畲族風水堪輿

建築古書 建築古書
景寧人世代深居山野,深諳察山觀水,其建築自然就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而名門大户望族更是四合一大院,門前小橋流水、後院鳥語花香,世外桃源也莫過如此。
風水在中國歷史悠久,古稱堪輿,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佈置等。主辦方表示,很多人將風水與迷信聯繫起來,其實,風水是一門發現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
在古代,漢族對於風水學是十分重視的,畲族也是如此。像婚喪嫁娶、易居開業都要迎請易學風水大師來進行卜卦預測,提前破災消難。用現代人的話去理解,就是風水好的地方,人們居於此處,能助人事興旺、發財,可令後代富貴、顯達。在古代符合風水寶地標準:後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風水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要優化自然環境。

景寧畲族畲醫藥

畲醫藥書籍 畲醫藥書籍
2008年浙江景寧“畲族醫藥”項目被列入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由於畲民長期居住在偏遠閉塞、村落分散的山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中,畲民為求生存與繁衍,他們學會了防治疾病的技藝,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經驗。它自成一體,具有獨特的疾病觀,疾病分類法和特殊療法,體現了畲醫藥的文化特色,對某些疾病的療效更有獨到之處。
2006年,浙江省衞生廳立項的《中國畲族民間醫藥調查與整理》課題。此課題,由畲族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雷後興主任醫師領銜完成。課題組歷時6年多,走訪調查了全國主要畲族聚居地,根據調查所獲大量資料,整理出了畲族醫藥的基本特徵。
獨特理論:“疳積理論”、“六神學説”為畲醫防病治病的主要理論。畲醫又把“疳積”分為狹義疳積和廣義疳積,狹義之疳積,又稱“小兒疳積”;風、寒、痧、食等因素引起諸多雜病,總稱廣義的“疳積病”。“六神”由心神、肝神、肺神、脾神、腎神、膽神組成,畲醫認為“六神”失守就會生病。“痧症理論”則形成了完整的一整套發痧療法。此外,畲醫對傷、對風症等也有獨特的認識。這些理論基礎,形成了畲醫的疾病命名與分類以及診病方法。
特色療法:包括外治療法、痧症療法、傳統正骨、解毒通利法、食物療法、心理療法等和民間常用處方。外治療法仍被廣為應用的有刮法、挑法、捏抓法、燻法、吹法、搓法、熨法等。多種發痧技術,往往能起到手到病除的效果。正骨採取徒手復位、鮮畲藥搗爛外敷和杉樹皮固定的方法。此外,對蛇傷、風濕、黃疸肝炎、肺炎、骨髓炎等治療均有祖傳秘方。畲醫還有“醫食同源”之説,幾乎家家户户常用家禽家畜配草藥食用,經統計具有食療作用的食物約100餘種。據記載,幾乎失傳、而極其珍貴的景寧畲族綠麴酒就是採用了畲族醫藥“醫食同源”之理的典範,但掌握秘方的的族人從不外傳。
用藥特點:畲藥基本為野生植物藥。畲醫認為畲藥有陰陽之分,十分講究用藥的陰陽平衡。畲藥中為熱性、温性的陽藥,長在朝陽的山坡;治療亢盛、炎症的陰藥,生長在陰山溝裏;不寒、不熱、不温、不涼之藥稱“和”藥,具有平衡和滋補功能,“和”藥生長於低山谷。畲藥有其品種特點,以鮮採即用為主,並有其炮製技藝,注重藥引和輔料等用藥習慣。
傳承習俗:畲民患病,多數憑祖傳驗方服用畲藥或採用其他傳統治病方法。治病技術被視為珍寶,傳男不傳女,也有婦兒科婆傳媳之俗,靠口傳心授,代代相傳,自成體系。懷有一技之長的畲醫一般以技藝為主業,仍從事農耕,或半農半醫,也收受微薄的酬謝。 [13] 

景寧畲族古刺水

極具傳奇色彩的古刺水就是畲醫藥的代表,其似水非水、是藥非藥,其香氣蓋能和血通竅,除穢祛污,讓身體保持幽柔性感體香,對狐臭等身體異味極具治療效果。古刺水由超過多達20多種以上的草本配製,歷經傳承、世代超越,如今的古刺水更具優越和經典。公開的成分中有佩蘭、香薷、檀香、枯礬、草豆蔻、零陵香、炒蒼朮、木香、柳葉臘梅等,據傳承人講,古時配製1瓶珍貴的古刺水至少需要採集春夏秋冬四季之花草,歷時400多天。

景寧畲族釀製技藝

藏酒 藏酒
畲鄉諺語“無酒難講話”,説的是畲民熱情好客,善飲酒,常以自家釀製的美酒待客。客人一到畲家,主人一般不先泡茶,而是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捧上一大碗米酒請客人品嚐,這是畲家最高的待客禮節。畲家一年四季,家家均釀有米酒,建房時有“上樑酒”;生日時要吃“生日酒”;定親時要喝“定親酒”;嫁女時要吃“嫁女酒”;娶親時要吃“討親酒”,真可謂無酒不辦事。畲族米酒,通常普通家庭家家户户都會釀造。
洞藏 洞藏
而以神秘存在於畲族名望家族中的景寧畲族綠麴酒配製技藝,從唐永泰二年開始,已傳承1200多年,則堪稱珍貴,其釀造工藝非常講究,但下料配方一直由畲族雷氏後人世代單傳,秘不外宣。其製法選用66味上等天然草本、野果,加釀造酒、蒸餾酒、綠曲、赤糖等輔料,經八步(選藥、炮製、另煎、鼎合、封壇、泉浸、地養、茅縮)共三十六道工序精心配製。綠麴酒體在色澤上呈現出自然純淨的金黃兼翠綠,酒液瑩澈透明,如深山碧玉;清新淡雅的山草香輕柔飄逸,入口順滑,風格獨特,整體以越上乘品質。1984年經國務院公佈成立全國獨的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後人為紀念先祖,整合專家學者、族人釀酒師等經過長期地挖掘、整理、研發,將畲族綠麴酒進行了綜合的質量評定和品牌提升,並取名“百歲門1984畲族綠麴酒”,以傳承養生文化和宏揚民族精神。 [14] 

景寧畲族藝術

景寧畲族音樂

畲族節日活動 畲族節日活動
畲族的傳統文化中,山歌作為畲民最主要的口頭文學佔有重要位置。畲家人稱山歌為“歌”,“歌”自古以來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景寧羅源畲族山歌在曲調上,是以本地為中心,與連江晉安兩縣區和寧德市西南部地區的曲調融合、形成了畲族山歌三大麴調之一的“羅連調”。它的特點在於曲調與唱詞緊密結合,根據各段歌詞起字的讀音音調來確定各段曲調的起音,人們會在演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調整歌譜。各段落在演唱過程中,常在同一調式調性(含有遊移的角音的五聲音階宮調式)範圍內,做音域與旋律的變化,基本音列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進行為“sol、↑mi、re、do”,有較多二、三度級進和四度跳進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轉換,五度跳進較少,裝飾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較為平穩,風格多質樸清新、娓娓道來。
畲族民歌有敍事歌、論古歌、婚嫁歌、勞動歌、倫理歌、儀式歌、祭祀歌、小説歌、兒歌等等類別,幾乎涵蓋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
胡適説:“過去種種,上至思想學術之大,下至一個字,一支山歌之細,都是歷史,都屬於國學研究的範圍。”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我們可以從畲族古老歌《高皇歌》《盤古歌》中尋找到畲族的起源,古老的畲族人從“盤”“藍”“雷”“鍾”四大姓氏開始繁衍發展。從麗水畲族古老民歌《柄歌》中,我們知道早期畲族人如何生存和生活,男人和女人如何分工協作。從畲族婚嫁歌《勸酒歌》《借鍋歌》中,我們看到畲族的嫁娶風俗。從畲族喪儀《引魂》《哭娘》歌詞中,我們知道畲族人的喪葬習俗及其祖先崇拜。從畲族諸多歌會中,我們知道畲族人的戀愛、交際和其他生活情況。
景寧縣菖蒲垟,村中第一代第二代人尚會唱畲歌,第三代人已經完全融入現代城市生活,較少説畲語,對畲歌不接受、不愛好,第四代人已經徹底與畲語、畲歌絕緣了。只有少數七八十歲的老人會唱,珍貴的山歌本不是畲民家裏,而是廢品收購站。畲歌面臨着傳承斷裂的危險。畲族民歌的傳播者都已經邁入老年階段,甚至已經相繼離世。在經濟大潮中,承繼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經濟利益很難掛鈎,所以導致絕大多數人不願意作為承繼者,且承繼者必須具備基本天分。
人與藝術的結合形成藝術形態,藝術形態是動態發展的,畲族民歌是在動態中傳承的,必須尊重藝術形態的原生狀態的藝術標準,做到對原生形態不篡改、不扭曲、不牽強的原則,就能最大限度本真地傳承原有的藝術形態。人的藝術活動離不開特定的歷史、地理、文化、語言等人文環境。畲族民歌根植於適宜她成長生存的畲鄉生態文化環境,保護好畲鄉生態文化環境就是對畲族民歌傳承最大的支持。 [15] 

景寧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3張)
畲族由於大分散沒有形成本民族的經濟市場,也就沒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本民族語言,故其生產技能和文化藝術在解放前基本上處於一代接一代地言傳身教狀態。畲族也是一個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較普及,舞蹈主要藴藏在祭祀活動中。解放後,在漢族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下,整理出了一批歌與舞的曲子,並創作了一批新內容的可上舞台表演的歌舞。
畲族舞蹈在舊社會主要藴藏在祭祀活動中,故以往有的文藝研究者説畲族沒有舞蹈,其實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間舞蹈。《學師傳師》可以説是畲族民間流傳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劇。1987年搞民間舞蹈集成時,浙江省已把《傳師學師》、《做功德》兩部畲族舞蹈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
畲族以往的民間舞蹈,一般都是為祭祀而舞,表演者多為男性。動作大多是坐蹲步、悠盪步、軟步、兩步半,左右對稱、雙膝微曲,與山地農耕附加狩獵的生產生活有關。
新中國建立以來,在畲漢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作了很多新歌和新舞。據麗水地區《畲族志》記載,麗水地區範圍內就有《採茶舞》、《畲民歡樂舞》、《姐妹採棉》、《桔子豐收》、《月圓》、《銀耳花開》、《選種》、《鳳凰綵帶飛北京》、《繪新圖》、《慶豐收》、《趕歌會》、《追赤郎》、《醉》、《追新娘》、《幸福水》、《巧相親》、《老隊長從北京回來》、《月到中秋》、《插花娘》等舞蹈。從其他地區引來的有《新女婿》、《採樵舞》等。
1980年由麗水地區組隊代表畲族參加全國第一次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演出節目有《鳳凰綵帶飛北京》、《銀耳花開》、《新女婿》等,演出三場,《新女婿》都為壓台戲。載譽回杭,省委宣傳部召開茶話會,副部長於冠西即席作詩云:“人言畲鄉風光好,水綠山青人品高,‘銀耳花開’花燦爛,‘鳳凰綵帶’雲中飄,京華爭誇‘新女婿’,‘畲鄉春深’花正茂”。
1994年,日本福井舉行環日本海國際民間藝術節,浙江與福井是聯宜省,景寧組織畲族文化藝術代表團參加,演出節目有《靈刀舞》、《木拍舞》、《採樵舞》等。畲族舞蹈第一次走出國門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1998年,麗水市文藝部門創編了反映畲族文化特色的四幕風情歌舞劇《畲山風》,集40多年來畲族民間文藝創作成果之大成。1998年10月12日在景寧首演,1998年11月10日赴京在海淀禮堂演出,1998年12月向在杭召開的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演出,獲得各界好評。
2011年,經過浙江省民委、省文化廳對全省民族文藝作品的篩選,最終確定景寧畲族自治縣的大型畲族風情歌舞《千年山哈》作為浙江省劇目,去參加2012年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該劇分為序、傳師、耕山、盤歌、禮嫁、尾聲六部分,整台歌舞將畲族最具影響力和文化內涵的歷史傳説、宗教文化、茶織耕獵、歌會婚戀等內容編織在一起,以音舞詩畫的手法薈萃畲族山歌舞蹈、工藝建築、服飾茶藝、體育競技等文化藝術精華與畲鄉山水家園風貌,詩意地講述了畲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傳承。近百名鄉土本色演員傾力演繹了畲族濃郁厚重的民族風情,充分展現了畲族堅韌不拔、忠厚熱情、和諧奮進的民族性格。 [16] 

景寧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
由於深居山區,交通不便,傳統的畲族建築材料上沒有使用貝灰,而是就地取材,取用黃泥土浸漂,再讓牛多次踩踏練成,再製成土磚,為增強土磚的強度,聰明的畲族同胞在泥中加入稻草作牽引。這種建築材料可就地取材,大大節省了費用。這樣,用黃泥磚築成的牆體,雖然內外都沒有批檔(用灰漿做成的牆體保護層),只要不直接或長時間受水浸泡,一百年也不會腐爛倒塌,完全可使用幾代人。屋頂上蓋的是當地自制的土瓦,可檔雨。只是在鋪設土瓦時,瓦片之間沒有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也就能把可能漏雨的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俗稱的“陰陽蓋”。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
由於沒有灰漿粘接,瓦片之間沒有牽引力,因而瓦片經風吹雨打,非常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要修補也費時費力。再加上鳳凰山區瀕臨大海,經常受強颱風襲擊,強勁的風力會將屋頂的瓦片吹走。為確保屋頂安全,畲民都將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狹窄,以減少颱風對屋頂瓦片的破壞。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種類型,“竹竿寮”和“走馬寮”。“竹竿寮”就是平時我們所説的竹竿厝。它門面小但縱深長,就象竹竿一樣修長。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棟柱與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與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為走廊,正廳照壁在後二柱之間,照壁就在兩邊的挾柱。照壁中間設有神龕,奉祀祖先。一幢房屋至少有兩“木扇”柱子在兩邊牽牆,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廳左右對稱,偏間鋪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間為“暖堂”。堂前中間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爐,冬、春季可取暖、烘乾。後一丈間鋪設有對面牀,中間空地為通往廚房的通道,照壁後無天井,而是砌上牆,做廚房用。樓上設穀倉和客房,正廳樓上不隔房間。走馬寮的造型多為“日”字形,前後均有廂房,稱為“伸手”後廂稱為火廂。棟柱與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間隔到廊柱,走廊不設廊柱,以馬腳架下檐,過間一丈二尺,前後的卧室較大,少鋪地板,不設暖間,僅在爐前設一火爐。照壁後有天井和小廳。“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門井較大,放中門,蓋門樓。
(一)茅寮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
山區畲族同胞傳統建築是茅寮,也稱為“畲寮”。茅寮分為山棚與泥間兩種:山棚,顧名思義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帶丫的樹枝或樹幹作為支柱,上面架上橫條作為棚的主體架構,頂部成金字狀,中間高而兩邊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樹皮覆蓋以避風雨;泥間,也稱“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蘆葦杆編成籬笆狀,拐角處用木頭固定,然後塗上泥巴,做成“牆”。上面以三根木頭橫架,中間高而兩邊低,同樣用小竹等編成籬笆狀物鋪在上面,蓋上茅草或樹皮,再用藤條將其固定而成。
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勞動的田邊或山地旁邊,作為勞動中間的休息場所,或臨時過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二)瓦厝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
瓦厝也稱為“瓦寮”,顧名思義就是上面用瓦片覆蓋的房子。“瓦寮”的建築通常是用泥巴夯實成牆。泥巴是用黃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覆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後加入稻草製成土磚,由於有稻草的牽引,土磚的硬度更高。將土磚按一定格式堆疊起來就成了牆。牆上面橫架杉木,鋪上木片,再蓋上當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頂,可檔雨。只是在鋪設土瓦時,瓦片之間不用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就把可能漏雨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建築上所説的“陰陽蓋”了。
山區畲族同胞瓦厝的屋楝高一般只是市尺1.05—1.35丈,一般房間的面積只有10平方米左右。為節省開支,窗户都做得很小,沒有用灰漿做瓦瓴,而無法設置天窗。因而室內採光少,光線差。室內牆體沒有用貝灰批檔或粉刷,地埕也只用原土夯實,沒有鋪上其它材料,顯得十分簡陋。
有的房子底部用石頭砌成基礎,再架上橫木,鋪上木板,上面再用土磚堆疊,架上橫木,鋪好瓦片,成為“二層樓”。“樓”下可養禽畜,“樓”上可住人。村中不同形態的瓦厝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別有一番風韻。如鳳南的山犁畲族村,該村現有畲民60餘户,近300人,他們的民居就很有特色: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古色古香。20世紀80年代,法國學者參觀該村時,對傳統的瓦厝建築稱讚不已。
(三)祠堂
祭祀活動 祭祀活動
大凡畲族村創村之時都會集中建一座房子,這座最早建設的房子就是他們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議事、祭祀等族內活動都在“祖厝”的公廳內舉行。“祖厝”是創村的第一批建築物,雖然年代久遠,陳舊不堪,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宗族的性。此類建築物與民居毗鄰,建築風格也與民居相類似,但規模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時間之後,生活穩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發展到一定規模,這時祖厝的規模可能與各種活動的開展不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村中畲族同胞會建設更大規模的祠堂。由於祠堂是在村民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集全族同胞的經濟與智慧於一身,因而建設的規模更大,裝飾也更為莊嚴、華麗。
以前建設的祖厝也好,祠堂也好,基本上都是泥磚作牆,上面用瓦片覆蓋,即前面所述的“陰陽瓦”。到後來,特別是解放以來這段時間,畲村中建設的祠堂,基本上改進為砂磚牆加瓦瓴屋頂,外表更為美觀。
畲族木結構建築 畲族木結構建築
自上世紀90年代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民的居住條件也隨之改善,相當部分人已把土木結構的瓦房改建為水泥結構的樓房。畲族村也和其它漢族聚居點一樣,新建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二層以上的樓房,有的還施加了現代化的裝修。這些新建的樓房為畲鄉增添了濃厚的現代氣息。
畲族建築騎馬廊 畲族建築騎馬廊
2006年,在福州晉安區新店鎮健康村西村蘭厝裏發現一處畲族重要文物建築蘭氏大厝。蘭氏大厝建於清末,系從晉江區宦溪鎮黃土崗畲族村遷移到今址的蘭姓畲民先祖所建,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和畲族建築風格。蘭氏大厝為五間排土木結構房屋,面闊進深,主廳堂為木構架,是精華薈萃所在。屋樑為穿鬥架連接斗拱結構,斗拱為蓮花座形狀,兩側有雕刻精美的花鳥魚蟲圖案。廳堂大梁的兩邊,分別雕刻着一隻碩大的鳳凰鳥,相對凝望飛舞,呈現出畲族建築的典型風格。 [17] 
自明清多為“搭寮為舍”清末至民國初,除部分乃保留寮舍外,大部分村落又同時出現四扇以上大厝,他們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但有的村落已經成為打破血緣關係,而以不同姓氏而居的地緣組織,因此相繼出現小聚族而居的房屋,其多者二十來户,少者也有三、四户,由此可見,早期畲族住宅基本都趨於一種漸緩演變過程,但也保留大聚居大家族羣體建築。 [18] 

景寧畲族編織

織布工藝 織布工藝
綵帶用作攔腰帶、刀鞘帶,是定親信物。畲家女善織麻布、生絲布、扎腰、大帶等,工具是木機。多用麻布製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帳。扎腰、大帶長丈餘,寬尺許,有花紋圖案,兩端經線結纓絡,用於男子扎腰,畲語叫“扎包”,也用於揹小孩,叫“水巾”。織綵帶是傳統手工,工具只要三條竹片牽好經線提好綜,一頭掛在門環、柱子或籬笆、樹校上,另一頭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也能織。綵帶有棉料、絲料,經線有多種顏色,緯線用白色,利用中間的黑經線挑織圖案和文字,花帶通常有”蝴蝶花“、“水竹花”、“銅錢花”和“卐字花"等。字帶由中間黑經線多少分佈“三雙”、“五雙”、“十三桁”、“十九桁”、“三十三桁五十五桁”等,以“五雙”最多,“十三桁”最出名,許多婦女雖不識字,但能織出很工整的方塊字。渤海鄉上寮村婦女織的“十七雙字帶”,一條帶上就有“長命富貴金玉滿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古長青風調雨順風雨同舟五湖四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49個工整的漢字。綵帶織得是否精細,常常能衡量一個女子是否心靈手巧。
還有一種用絲編織的綵帶,俗稱“雙面帶”,寬約12-15釐米,帶芯用34雙套色編織成正反兩面一樣的圖案,工序嚴密,工藝精細,令人喜愛。
竹編主要用竹箴編織斗笠、線簍、火籠等。畲族用的斗笠以尖頂為特色。線簍、火籠常作伴嫁。 [19] 

景寧畲族武術

2012年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地方武術文化研究會成立。 [20] 
畲族武術
畲族武術(8張)
畲鄉功夫源於畲漢兩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是我縣本土流傳的民間武藝,基本上可分作棍術和拳術兩大類,畲鄉功夫重在強身健體,防身護身,攻防別具一格。據不完全調查,畲鄉功夫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我縣仍有70多個村莊傳承本土功夫。縣地方武術文化研究會成立兩年多來,以搶救、傳承畲鄉功夫為己任,挖掘、整理出一批畲鄉本土功夫。 [21] 
畲族武術有拳術、棍術、刀術、氣功等,重在強身健體,防身護身,攻防別具一格,虎虎生威。
畲族武術以畲族拳最為著名,棍術次之。畲拳乃畲族獨創,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創編者名叫雷烏龍,人們尊稱為“烏龍公”。畲拳的主要動作有衝、扭、頂、擱、削、託、撥、踢、掃、跳等。進攻時多用拳肘,防守時常用前臂和掌。講究以肘護肋,步伐穩健,動作緊湊,進退靈活,具有“下如鐵釘,上如車輪,手如輾盤,眼如銅鈴”的特點。畲拳中有點穴絕招,一旦被點中穴位,便動彈不得。在拳鄉福建羅源縣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拳術。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學齡兒童,不論男女都有練拳習武的愛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數十種之多。練功的方法很特別,如練鐵砂掌之前,先砍一節粗壯的竹筒,內裝一條毒蛇,蛇腐爛後,練武者將手插進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癢難忍,急需插入米糠、穀子或沙子及鐵砂中磨擦,久之則皮肉堅硬。
棍術籠統地來説,連“柱杖”、鋤頭、扁擔等生產工具都是習武器械。“盤柴槌”(即打柴棍)是棍術的一種,有長短之分。長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雙頭槌、3步跳、4步半、天觀地測等。

景寧畲族習俗

景寧畲族祖先崇拜

祭祀活動之 祭祀活動之
畲族崇拜祖先,把"敬祖宗"列為族規條例的首要內容,且相信祖宗有靈,能庇佑福廕子孫,以至將祖先視為保護神,虔加敬奉。
家祭:是畲民以家庭為單位組織的祭祖儀式。畲族居住比較分散,加上崇山峻嶺阻隔,各村寨的具體祭祀儀式因地而異。一般是逢年過節,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別焚香點燭敬奉祖先。
墓祭:每年清時節,畲族也有上山掃墓習俗,各家各户帶上香、酒、紙錢、糕點、豬肉或雞肉等供品到祖墳前,焚香祭奠,墓祭儀式比較簡單,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
祠祭:畲族比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典禮。祠祭分春秋兩祭(或一年一祭),禮儀隆重、熱烈。祭禮由族長或本族名望最高的人主持。
修譜祭:俗稱封譜,是宗譜編修完竣時的祭祖活動。合族聚會,儀式與大祭同,舊例"封譜"的譜牒,由輩分最低者緘封,由輩分最高者收藏。 [22] 

景寧畲族婚俗

畲族婚俗
畲族婚俗(6張)
畲族婚俗實行一夫一妻制,初時實行族內遠房成婚,對歌找戀人,自許終身,後來逐漸演變為經媒人介紹,雙方同意後聘禮成婚,現畲漢通婚日趨增多。景寧畲族中間世代傳承的婚俗極具民俗特色。較為多見的畲族婚俗,通常要經過相親、定親、送糯米、選親家、選行郎、送彩禮、攔路、借鑊、殺雞、勸酒、對歌等階段,在上轎、傳代、嫁妝、踏路牛等程序上也別具一格。婚禮中的男歌手,俗稱赤郎,往往有傳承譜系,以歌代言,以歌傳知,以歌論事,堪稱一絕。
畲族婚俗是畲族人文歷史的縮影,具有極其強烈的民族特徵和鄉土氣息,它的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不容低估,亟待加強保護。 [23] 
畲族的婚姻制度在畲人傳唱的史歌《高皇歌》裏有記載:“當初皇帝話言真,盤藍雷鐘好結親,千萬男女莫作踐,莫嫁河佬做人妻。當初皇帝話言真,吩咐盤藍四姓親,女大莫去嫁河佬,河佬翻臉便無情。”“你女若大我來度,我女若大你度去。”歌詞裏的“河佬”指漢族人,這些歌詞講的就是畲族的婚姻制度。這個制度規定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實行族內婚。畲族男女只能在盤、藍、雷、鍾四姓內結親,不可以外嫁。
第二,同姓可以結婚。在族內婚中,沒有約定要異姓相配。畲族有史以來,男女婚配只要隔三代以上就可以結婚,不管同姓還是異姓。翻開畲族各姓宗譜,同姓婚配非常普遍。
第三,對違者的處罰是精神打擊。一是“咒”,如“千萬男女莫作踐”就是咒罰,女子外嫁,就是作踐。二是“嚇”,如“河佬翻臉便無情”就是嚇,“河佬”是無情人,翻臉就會把你扔一邊,或把你休了,婚姻是託付終身的,不能嫁“河佬”。三是扣黑帽,如“養女若去嫁河佬,就是除祖滅太公”。“除祖滅太公”就是給你戴上“辱沒祖宗”的黑帽,把你抹黑,讓你抬不起頭來做人。
第四,斷情。如“養女若去嫁河佬,好似細細未養她”,父母和女兒斷絕關係,就當是沒有養育過她。畲族女子不能外嫁,畲族男子自然也不能外娶。這就是畲族嚴厲的族內婚制度,數千年來,畲族一直遵守着、維護着這個制度。
新中國建立以後,黨中央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和少數民族優惠政策,畲族的社會地位得到提升,族內婚制度也開始受到衝擊,發生動搖和嬗變。一些有見識、勇於追求幸福生活的畲族新女性,開始掙脱《高皇歌》的精神枷鎖,鼓起勇氣衝破“族內婚”制度,嫁給了漢族青年。 [24] 

景寧畲族喪俗

火葬
景寧畲族的傳説和有關資料記載,畲族在遷徙頻繁時期採用火葬。即人死後置火中焚燒,後取其骨灰盛於陶甕(俗稱“灰甕”)。當遷往新址時將灰甕帶走,暫埋於新址附近山地;再遷時又將其掏出繼續帶走,直至定居後始擇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漢族影響,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數人相沿其俗。民國初期,羅源西溪畲族居民在遷居安井村時,曾將其母骨灰甕帶往安井,歷數年返回時又將其母的骨灰帶回原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俗已絕跡。
懸葬
福州地區畲族有懸葬之俗。懸葬又稱巖葬。通常的葬法有2種:一是將盛有骨灰的陶甕置於高處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疊亂石遮擋。羅源縣安井村灰甕岩石洞仍保存3個古時陶甕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處挖掘土洞,將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塊和泥巴封堵,過三年或更長些時間取骨(個別還採用焚燒)裝於陶甕,然後移葬他處。此俗,羅源縣霍口、飛竹等地畲村仍沿襲。據羅源縣內部分畲族相傳,此葬俗始於古時的懸棺葬。其説法有二:一種説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懸葬則寓其意;另一説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生前被鹿撞死鳳凰山崖,葬於崖前,其子孫仿其祖先葬法。 [25] 

景寧畲族飲食

平時畲族飲食和當地漢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雜糧有麥、高粱、小米、玉米、鴨爪稗以及南瓜、馬鈴薯、芋頭等。副食有竹筍、蔬菜、野菇、野菜、魚、肉、蛋等。節日食品較有特色,主要有烏米飯菅葉粽餈粑綠麴酒魚生、風吹魚、臘肉等。
飲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產的烘青茶為主,著名的有惠明茶。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釀製的糯米酒為主,大户畲族還有一種珍貴的畲族綠麴酒,但通常用以敬待重要貴賓或重要節慶時才飲用,平常人家不多見。典型食品有:滷姜;鹹菜,畲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蔔等醃製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
遠古時期,潮汕地區是土著民族的天下,俚僚人、畲族更是分佈廣泛。現今仍在鳳凰山一帶存在着一些畲族村落。畲族人,水性好,他們擅於漁獵,為紀念先祖仍保留有春節舞魚燈等傳統習俗。畲人分佈全球,但很多人卻保留着本民族獨有的飲食習慣。
潮汕的畲人其最著名的有以下幾種:一是生食,例如把鯖魚肉切成薄片,配上各種醬料食用之,稱為“魚生”。二是自然保鮮傳統食品,例如取湖泊的淡水魚或海魚製作的魚片,或稱風吹魚,酥韌爽口,味道鮮美。風吹魚是中國畲族的一道傳統美食,風吹魚最早原自潮汕地區,後因歷史原因,隨着族人的遷徙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即搗米為粉,沖水混合,揉成米果 皮,用各種香料或豆沙等為餡,作成“米果桃”。三是醃製品。例如用芥菜拌鹽醃製,或拌以雞肉共煮,稱為“酸鹹菜”和“鹹菜雞”。 [26] 
中國畲鄉,舌尖上的景寧,酒店裏通常有“畲鄉十大碗”,第一碗、工頭大肉,第二碗、千峽魚頭,第三碗、黃精鳳雞,第四碗、豆腐娘,第五碗、貢品香菇,第六碗、金針富足,第七碗、畲家乾菜,第八碗、酒糟畲參,第九碗、畲娘熬筍,第十碗、畲藥鵝汗。 [27] 

景寧畲族禁忌

忌吃狗肉、蛇肉;小孩忌吃鱔、鰻;忌用筷子打貓,忌吃貓肉;忌用單隻手捧茶招待客人;酒桌上忌空碗;上別人家做客,吃點心時忌吃光,應有所剩餘;年初一忌喝菜湯,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門要打傘;忌用腳踩地上飯粒,否則會被雷擊死等等,畲族傳統飲食文化是一種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和財富。無形的民間文化資源不像地下的礦產資源那樣,你不挖掘它,它將永遠存在。 [28] 

景寧畲族節日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曆三月三、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