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士信

(元末江浙行省左丞相、張士誠之弟)

鎖定
張士信(?—1367年7月29日),本名張九七,泰州人,治平三年(1353年)正月隨其兄張士誠等起兵,攻克泰州。五月,攻克高郵 [1]  天祐三年(1356年)八月與史文炳率領水軍數萬攻嘉興,被苗軍元帥楊完者大敗。 [2]  天祐四年(1357年)八月,張士誠派蠻子海牙為使降蒙元,張士信為同知江浙等處行樞密院事,陞張士信為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3]  龍鳳五年(1359年)大發浙西諸郡民,大築杭州城。 [4]  龍鳳六年(1360年),擊破韓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邵榮宋軍,斬首數千級,生擒者以萬計。 [5]  龍鳳八年(1362年)三月,張士信率軍圍攻諸全州,被李文忠胡德濟所破。 [6]  龍鳳九年(1363年),張士誠派呂珍為先鋒攻韓宋皇帝韓林兒、太保劉福通等於安豐,張士信為後繼部隊。 [7]  龍鳳十年(1364年),張士誠自以其弟張士信代替達識帖睦爾為江浙行省左丞相。 [8]  同年率兵侵長興,被韓宋守將耿炳文所破,再次增兵包圍圍長興,被湯和援軍與耿炳文夾擊所破。 [8]  龍鳳十一年(1365年)張士信派李伯升諸全州而敗。 [9]  龍鳳十二年(1366年)宋軍大舉來犯,勢如破竹,張士信駐軍湖上,不敢戰而退。 [11]  吳元年(1367年)六月二十四日,張士信於蘇州閶門登城督戰,張設帷幕於城上,蹲坐在銀椅上,與參政謝節等會食,左右正遞進着桃子,張士信還來得及嘗,臉頰中石炮而死。 [12] 
全    名
張士信
別    名
張九七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泰州
逝世日期
1367年7月29日
逝世地
蘇州
本    名
張士信

目錄

張士信人物生平

治平三年(1353年)正月,張士信與其兄張士誠等起兵,攻克泰州 [1] 
五月,攻克高郵 [1] 
天祐元年(1354年)正月,張士誠即皇帝位,國號大周,建元天祐 [1] 
天祐三年(1356年)八月,張士信與史文炳率領水軍數萬攻嘉興苗軍元帥楊完者把大軍四面埋伏,使小舟數十百艘為誘餌。周軍船帆密集蔽天,依次排列順川而下,追至杉青,楊完者早在河川的東西兩岸多積蘆葦以待。南風大作,岸上舉火,周軍艦隊被焚燎至四十里不止,死者甚眾。於是棄船登陸,史文炳進逼嘉興城下東門,戰於東爪堰,被苗軍大破,被斬首萬七千級,俘者數千,史文炳僅以身免,張士信泅水逃了回來。然楊完者凶肆,掠人貨錢、婦女,苗軍驕橫,民間謠曰:「死不怨泰州張,生不謝寶慶楊。」 [2] 
天祐四年(1357年)八月,張士誠派蠻子海牙為使降蒙元,達識帖睦邇周伯琦前往招撫,任張士誠為太尉,任張士德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士信為同知江浙等處行樞密院事,因張士德被韓宋朱元璋部所擒獲,於是陞張士信為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3] 
龍鳳五年(1359年)七月,張士誠大發浙西諸郡民,大築杭州城。 [4] 
當時徵發平江路松江府嘉興路湖州路官民,以供土木工程,海鹽州一州就徵發一萬二千人,分為三番,以一月更替,都要自帶乾糧,遠道而來服役。
嘉興通守繆思恭,當年在張士誠派兵攻嘉興的時候,楊完者繆思恭帶兵抵禦,獲得大捷。張士誠投降蒙元后,在督修杭州城時,傳令繆思恭帶着所屬工徒前往服徭役平章政事張士信想要趁機羞辱繆思恭,眾人都為此寒心,繆思恭殊不為意。繆思恭當修治杭州城牆西北面數十百丈,帶着松江府工徒合力幹。繆思恭每當作工事的時候都先於他人,收工則後於眾人,慰問、勸勉前來的人,督察教育,特別得眾人之心,比其他所修築的城牆堅固且質量好。張士信挑不出刺,沒辦法找茬。 [4] 
一日,張士信視察工作到繆思恭工地,當時已是日暮,太陽快落山了,而還沒收工,平章政事張士信對繆思恭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怎麼唯獨你讓民眾如此辛勞啊!」繆思恭回答説:「平章大人高於百官,尚且每日每日勞心公事,那麼我們這些小民百姓誰敢偷懶!」張士信説:「你這人嘴巴利如針錐,難怪當年杉青(當年張士信追誘餌船所到之處)閘畔,烈烈逼人啊!」繆思恭説:「如今幸好太尉(指張士誠)大人洗心革面,國家藉此成獎順之典。如要要説到杉青之戰,我只是懊悔當時沒有用盡全力,放跑了平章大人您而已。」張士信説:「別駕好好休息吧,説到杉青,至今猶讓人心驚肉跳不止。」 [4] 
十月,杭州城牆完工,凡費數十百萬,而且因監督工事的長吏也趁機酷斂,鞭子抽,棍棒打,死者連續不斷。 [4] 
十二月,韓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邵榮總率大軍來攻杭州,張士信緊閉城門三月餘。 [5] 
三月之中,城內平民家米既耗盡,糟糠亦與米價等同。又數日,糟糠亦盡,平民於是把油車糠餅搗成碎屑吃,至有閤家共投於水自殺者。一城之民,餓死者十分之六七。 [5] 
龍鳳六年(1360年)三月十四日,蒙元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士信與韓宋邵榮大戰數合,當晚擊潰後勤不利的宋軍疲餓之兵,斬首數千級,生擒者以萬計。 [5] 
邵榮退兵後,張士信修下令在杭州重修南宋岳飛的精忠廟。 [5] 
當時,張士信率左右部下致祭岳飛的精忠廟,使郡守謝節經理其墓田。陳基以本職輔助張士信,岳飛墳蕪穢無人打理,是陳基陳勸張士信翻新岳飛廟,作文刻石於墓上。 [5] 
龍鳳八年(1362年)三月,張士信率軍圍攻諸全州,敗而歸。 [6] 
當初,張士誠趁着蔣英苗軍叛亂,派張士信率兵萬餘人包圍諸全州,守將謝再興晝夜鏖戰,二十九日未決,設伏於城外,兩軍合戰,大敗張士信。張士信氣憤,增兵來攻,謝再興告急於李文忠李文忠胡德濟前往援救,又與史炳謀議,揚言徐達邵榮領大軍到了嚴州剋日進擊,使間諜把榜文貼到義烏之古樸嶺。張士信的士兵看到了後,打算趁夜逃跑,胡德濟諸全州發壯士於夜半出擊,引發張士信炸營兵亂,士兵自相蹂躪踐踏及溺死者甚眾。張士信驕侈,不能安撫將士,軍中常載着婦人及樂器自隨,日以樗蒲蹴踘酣宴為事,於是上行下效,諸將亦跟着吃喝玩樂,故至於敗。 [6] 
七月,張士信補刻西湖書院(又稱西湖精舍。在杭州西湖舊府學之地,本是南宋國子監)書籍。 [6] 
西湖書院舊有書庫,龍鳳五年(1359年)張士信全部翻新。龍鳳七年(1361年),張士信又命人釐補其書雕版,使左右司員外郎陳基錢用壬率領這件工作。此年七月二十三日完工。 [6] 
九月,蒙元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陳基錢用壬壬同參謀平章張士信軍事於淮安 [6] 
當時,鎮守淮安的史椿與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汪同謀劃投降韓宋應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史椿因見張士誠諸將驕侈,不足與有為,左丞徐義又常常向張士誠説史椿的壞話,史椿遂向朱元璋遣使請降,朱元璋遣使回報。往返之間,被張士誠覺發,於是詐死,而使張士信主持政事。朱元璋以為張士誠死了,遣使弔慰,寫信給張士信,説要戮力於北方蒙元事。到了史椿計劃已決的時候,張士誠遂發兵突至淮安,抓走史椿而歸,處死二人。於是派張士信來守淮安了。 [6] 
龍鳳九年(1363年)二月二日,張士誠派呂珍為先鋒攻韓宋皇帝韓林兒、太保劉福通等於安豐 [7] 
二月十一日,張士信亦由蘇州發兵攻安豐,二十二日夜駐狼山口。 [7] 
三月一日,朱元璋率左丞徐達、參政常遇春等救安豐,擊呂珍。 [7] 
龍鳳十年(1364年)八月二十四日,張士誠自以其弟張士信代替達識帖睦爾為江浙行省左丞相,建第宅東城下,號丞相府。居民趨附士信者,動輒獲得富貴。 [8] 
當時答蘭帖木兒為江浙行省右丞,真保為左右司郎中,二人諂媚張士誠,挑撥張士誠與達識帖睦邇的關係,使二人有不相容之勢。龍鳳十年(1364年),張士信指使王晟當面斥責達識帖睦邇的過失,強迫他自陳老病辭官,又稱:「丞相之職非士信不可。」張士信向達識帖睦邇逼取符印,自任江浙行省左丞相,將達識帖睦邇遷到嘉興居住。元廷聞知,也就順水推舟,任命張士信為江浙行省左丞相。 [8] 
八月士信攻克安豐而還,逼達識帖睦邇讓位。其移文略曰:「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江浙行中書省左丞相。照得江浙行省奠臨吳越,控制江淮,乃天下之雄藩,實東南之重鎮。自非碩德元勳,雄威重望,功蓋當世,澤及生民者,疇克居此。吳王張士誠有生英傑,間世雄才。其弟太尉張士信天資英武,志節忠貞。伏念當職,才非輔弼,年已衰殘,德不足以服人,才不足以勝任,苟不推賢以自代,必至誤國而獲愆。今將原受官爵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行宣政院三台銀印各一,便宜行事、賞功罰罪、招降討逆並金牌等付受施行。」 [8] 
張士誠自稱吳王,遣張士信遷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邇嘉興簋殺之。遂縱肆專命,擅官爵,制度僭擬。張士誠諸弟之中,張士德最優,既被擒而死,氣日以衰。張士信愚妄,不識大體,人頗嗤笑。當時,浙西民物蕃盛,儲積殷富。張士誠兄弟驕侈淫泆,懈於政事。又暗於斷制,權為文吏所竊。然張士誠遲重寡言,希望以好士要取聲譽,士有至者,不問其是賢是不肖,動輒重贈禮,輿馬、居室,無不充足,士之嗜利者,多往趨張士誠。到了張士信主政,疏遠舊將,奪其兵柄,於是上下猜疑,不肯用命。凡史出兵遣將,當出者,有的卧牀不起,邀求給官爵、美田宅,即厚賜,才起牀工作。至軍則載妓女歌舞,日命遊談之士,酣宴博奕。到了喪師失地而歸,張士誠亦不問罪,有的還再次啓用為將。其威權不立如此。宜其敗也。 [8] 
張士誠割據時,諸公自謂化家為國。以底小康,大起第宅,飾園池,蓄聲伎,購圖畫,民間奇石名木,必見豪奪。國弟張士信後房百餘人,習天魔舞隊,園中採蓮舟楫,以沉檀製作。諸公宴集,輒費米千石。眾人本皆起於寒微,一時得志,遂至於此。時人有詩云:「書生一夜睡不著,太湖西畔是他邦。」
張士信到江浙行省,徙達識帖睦邇於嘉興,自為丞相。不久,令潘元明守杭州,張士信回蘇州,用王敬夫、葉德新、蔡彥文三人謀國。朱元璋聽聞後説:「我對於諸事沒有不經心的,犯法也不輕恕,尚且有人欺瞞我。張九四終歲不出門,不理政事,豈不明顯被人欺瞞?」時有市謠十七字曰:「丞相做事業,專用王、蔡、葉,一朝西風起,乾別!」
達識帖睦邇到嘉興後,張士信把他嚴密地軟禁。達識帖睦邇毫不介意,每日與妻妾飲酒作樂。張士誠令官府衙門的公文都稱「吳王令旨」,又暗示江浙行御史台向元廷奏請實授他為吳王。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兒不聽從。張氏兄弟監禁了達識帖睦邇後,立即派人往紹興向普化帖木兒索取行御史台印章。普化帖木兒聲色俱厲地説:「我頭可斷,印不可給。」又強迫他登船,他説:「我可殺而不可辱!」從容沐浴更衣,與妻子訣別賦詩二章,服藥自殺,臨之時死,擲杯於地上説:「我快死了,逆賊當跟着我的腳後跟而亡。」數日後,達識帖睦邇聽聞普化帖木兒自殺,仰天嘆息道:「大夫尚且死了,我不死幹啥!」命令左右進藥酒,飲而自殺。張士誠使人載其棺材及妻子兒女北返大都(今北京)。 [8] 
十月,張士信率兵侵長興,被韓宋守將耿炳文所破,元帥宋興祖被擒獲。張士信再次增兵包圍圍長興。十一月,湯和率軍來救長興,與耿炳文夾擊張士信兵,破之。 [8] 
龍鳳十一年(1365年)二月十八日,張士信派李伯升諸全州 [9] 
當時,張士信憤恨諸全之敗,集兵號二十萬,遣李伯升挾宋叛將謝再興攻諸全之新城,部陣綿延十餘裏,造廬室,建倉廩,為必拔之計。城中胡德濟堅壁拒守。三月三日,宋左丞李文忠率軍救諸全,大敗李伯升,俘獲同僉韓謙、理問滕忠、元帥周遇、蕭壽山。 [9] 
這一年,江浙行省鄉試,江浙行省左丞相張士信命陳基等為考官。冬,張士信重徵僧度牒錢,僧為此而苦,慧朗住持杭州之天華寺,自斷一臂,説四句以獻,賴此而免者眾。 [10] 
龍鳳十二年(1366年)八月四日,宋軍發於龍江。十二日,師至太湖。二十日,遇春擊敗張士誠兵於湖州港口,擒其將尹義、陳旺,遂次洞庭山。二十四日,宋軍進至湖州之毗山,又擊敗其將石清、汪海,擒之。張士信駐軍湖上,不敢戰而退。 [11] 
九月二十六日,宋廖永忠薛顯率領遊軍湖州德清,遂取之,擒其院判鍾正及副將晉德成。張士誠自志堅敗,甚懼,遣右丞徐義至舊館偵查形勢,將還,常遇春率兵阻其歸路,徐義不得出,於是暗中遣人約張士信出兵與舊館兵合力來戰,張士誠又遣赤龍船親軍支援,徐義始得脱身。與潘元紹率赤龍船兵屯於平望,復別乘小舟潛至烏鎮,欲援舊館常遇春由別港追襲之,至平望,縱火焚其赤龍船,軍資器械一時俱盡,眾軍散逃。自此,舊館兵援絕,饋餉不繼,多出降者。 [11] 
吳元年(1367年)六月四日,張士誠被包圍既久,欲突圍決戰,探查蘇州城左方,見朱元璋軍陣嚴整,不敢犯,於是派遣徐義、潘元紹偷偷出西門,欲偷襲朱元璋軍,轉至閶門將奔常遇春營,常遇春發覺其至,分兵北豪截其兵,後遣兵與其戰鬥,交戰良久未決勝負,戰況膠着。張士誠又派參政黃哈剌把都率領一千餘人前來助陣,自己帶兵進攻山塘。山塘道路狹窄,張士誠行軍受阻,攻勢稍緩。常遇春見狀忙令王弼出擊,王弼奮勇當先,張士誠軍隊稍稍退卻,常遇春趁勢進攻,張士誠大敗,慌忙退回城中。先前投降朱元璋的李伯升派説客進城勸降張士誠。長篇大論,情真意切地勸張士誠順應天命,出城投降。沉思許久後,張士誠回答,讓我好好考慮一下。然而,張士誠考慮的結果仍是拒不投降。 [12] 
六月七日,張士誠親自帶兵出胥門挑戰,其鋒甚鋭,常遇春迎面阻擊,有些抵擋不住,士兵稍許退卻。張士信此時在城樓上督戰,忽然大呼叫:「軍士疲憊了!快停!快停!」於是鳴金收兵,常遇春趁機反攻,大敗張士誠,一直追到城下,更加猛烈地攻城,而且在城牆附近修築堡壘逼近其城牆,從此張士誠不敢再出城作戰。 [12] 
吳元年(1367年)六月二十四日,張士信於閶門登城督戰,張設帷幕於城上,蹲坐在銀椅上,與參政謝節等會食,左右正遞進着桃子,張士信還來得及嘗,臉頰中石炮而死。 [12] 
當時,徐達領四十八衞將士圍城,每一衞制「襄陽炮」架五座,「七稍炮」架五十餘座,大小將軍筒五十餘座,四十八衞營寨周列城圍,銃炮之聲晝夜不絕。 [12] 
2016年電視劇《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王永峯 飾 張士信
參考資料
  • 1.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38-141
  • 2.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54-155
  • 3.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60
  • 4.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72-173
  • 5.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75-176
  • 6.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77-179
  • 7.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08
  • 8.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83-185
  • 9.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88
  • 10.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190
  • 11.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
  • 12.    錢謙益.國初羣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2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