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福通

(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鎖定
劉福通(1321年1366年),潁州(今安徽阜陽界首市)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4] 
韓山童、劉福通聚眾三千人在界首市白鹿莊,對眾人宣稱韓山童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之主,劉福通則是劉光世後裔,相約起義,後因事泄,韓山童被捕遇難, [11]  [15]  [17]  劉福通遂於1351年五月在潁州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 [10]  ,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 [10]  [28]  1355年,擁立韓林兒為皇帝,建都於亳州,改元龍鳳,國號宋,歷任平章、丞相,官至太保,事皆由劉福通所決。 [24]  龍鳳四年(1358年)五月,佔據趙宋舊都汴梁,以汴梁為首都。 [26]  龍鳳五年(1358年)五月,汴梁被察罕帖木兒率領的大軍重重包圍。 [45]  八月,城中糧草殆盡,元軍登城,破關而入,劉福通與數百騎護送韓林兒自東門奪圍而遁,退守安豐。 [46]  龍鳳九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突襲安豐,安豐被圍困,城中人相食,劉福通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親率大軍來援,大敗張氏,邀請韓林兒及其母、妹並太保劉福通至滁州,建造宮殿讓韓林兒住。 [47]  龍鳳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打敗勁敵陳友諒張士誠後,派部將廖永忠迎接劉福通及小明王。途中,劉福通與韓林兒二人被廖永忠沉於水底。 [1]  [4] 
劉福通率領的北方紅巾軍堅持鬥爭了十幾年,雖然失敗了,卻沉重打擊了元朝統治,有力地支援了南方起義軍的抗元鬥爭,為最終推翻元朝打下了基礎。 [48] 
全    名
劉福通
所處時代
元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潁州
出生日期
1321年 [4] 
逝世日期
1366年 [4] 
主要成就
起義反元,攻佔河南諸多州縣
擁立韓林兒為帝,建立政權

劉福通人物生平

劉福通揭竿而起

元至治元年(1321年),劉福通出生於潁州(今安徽省阜陽界首市)的一個鉅富之家。 [2]  [4]  劉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聰明過人,素懷大志。青年時任朱皋鎮巡檢,正直仗義。元朝為了保護中書省大都,把南岸的開封、歸德等地當作黃河的泄洪區,導致水災連連,民不聊生 [18]  。賑濟之時,百萬饑民,卻只給鈔九萬錠、米一萬五千石。而在同年同月在漠北受災的蒙古饑民只有8200多人,卻“人給鈔三錠、布二匹、糧三月”,對於蒙古族饑民和漢族饑民,僅錢財上就是漢族人口的33倍多,更是加劇了災情與民族矛盾。 [14]  直到元末,江南海運受阻,國家財政匱乏,才派欽差賈魯動用了十五萬民眾、兩萬軍士,對黃河下游地區治理。 [18]  然而賈魯以修河為名,假公濟私(因勒索劉家珍獸白鹿未逞),改河道,毀劉宅。劉福通遂決心造反滅元。 [11]  而修河的食錢,又多剋扣,河工多怨。元朝又決定變更鈔法,濫發紙幣。劉福通與韓山童等抓住這一時機,一面宣傳“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佈民謠“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並暗地裏鑿了一個獨眼石人,埋在即將挖掘的河道上。河工們挖出獨眼石人,驚詫不已,消息傳出,反抗的烈火頓時燃起。 [10] 
韓山童、劉福通聚眾三千人在界首市白鹿莊,劉福通與杜遵道盛文鬱、羅文素等人對眾人宣稱韓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之主,劉福通是劉光世後裔,輔佐韓山童,於是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相約以紅巾為號起義。不料消息走漏,遭元軍突襲圍捕,韓山童被捕遇難,其妻楊氏、其子韓林兒逃到武安山中。 [10]  [11]  [15]  [17] 
1351年五月,劉福通以紅巾為號,在潁州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 [10]  [11]  旗上一聯雲:“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28]  元朝命樞密院同知赫廝、禿赤率領阿速軍六千,並各支漢軍,鎮壓劉福通。阿速是綠睛回回,素號精悍,善長騎射,與河南行省徐左丞俱進軍。然而三將都以酒色為務,軍士都以剽掠為務,赫廝策馬望見紅巾軍陣大,揚鞭曰:“阿卜,阿卜,”阿卜是蒙古語逃走之意,於是所部皆逃走。其後,赫廝死於上蔡,徐左丞為元廷所誅。阿速軍不習水戰,不服水土,病死者過半。 [20-21] 
蒙古人為了保護黃河以北的大都中書省,強制黃河南流,導致黃河奪淮入海 [13]  ,致使潁州河道淤淺,排洪不便,蓄水量小,穎州是大雨則是大災、小雨則是小災、無雨則是旱災,再加之霜、蝗災害的頻頻發生,自妥歡帖睦爾以來穎州人民為飢寒、欺凌所迫,到處顛沛流離,被逼入了絕境。當時這裏流傳着這樣的歌謠:“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劉福通首義一舉,四方羣起而響應之。 [11]  起義於潁州者,推杜遵道為首,攻克成皋,據倉粟,追隨者數十萬。起義於蘄州、黃州者,以彭瑩玉為宗,推徐壽輝為首,攻克德安、沔陽、安陸、武昌、江陵、江西諸郡。起義於湖南、湖北者,推布王三孟海馬為首。起義豐縣沛縣者,推芝麻李為首。 [10] 
六月,劉福通率紅巾軍佔據朱皋鎮(在潁州南七十里) [12]  ,據倉慄,隨即進軍河南,連破羅山、真陽、確山縣,又克舞陽葉縣等地,橫斷豫南 [11] 
九月,劉福通相繼攻克汝寧府、息州、光州,義軍擴充至十萬。元朝脱脱命其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為知樞密院事,及衞王寬徹哥總率十餘萬元軍來鎮壓。 [19] 
十月,元朝又命知樞密院事老章率兵同也先帖木兒鎮壓河南。 [19] 
十二月,上蔡縣被也先帖木兒攻陷,韓咬兒等人被抓至大都而死。布王三三次攻克鄧州、南陽,相繼殺元朝宣徽院使帖木兒、河南萬户察罕於南陽卧龍岡下。 [19] 
1352年三月,元朝因老章出師久無效,以太不花替代之,攻陷南陽。脱脱調又太尉阿吉剌攻汝寧,汝寧紅巾軍退保亳州,汝寧城被攻陷。太不花又相繼攻陷唐州、隨州、安陸、德安。元朝又命親王阿兒麻率兵鎮壓商州。因赫廝已死,以鞏卜班為知行樞密院事,領侍衞漢軍,合愛馬韃靼軍,合數萬眾屯於汝寧沙河岸,鞏卜班日夜沉溺酒色,醉卧不醒。 [22] 
閏三月,劉福通率領紅巾軍夜襲的也先帖木兒率領的三十萬元軍於沙河,斬元大將鞏卜班 [22]  ,也先帖木兒盡棄軍資、器械、糧運,車輛山積,僅收攏散卒萬人到開封城下,屯於朱仙鎮 [23] 
五月,元朝監察御史徹徹帖木兒等言:“河南諸處羣盜,輒引亡宋故號以為口實,宜以瀛國公子和尚趙完普及親屬徙沙州安置,禁勿與人交通。”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贊成。 [16]  [28] 
1353年二月,劉福通與八禿會戰,殺八禿,敗元軍,其後引軍各南,攻佔安豐,進圍廬州。
龍鳳元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等人自碭山夾河迎接了韓林兒,將他立為皇帝,又號稱小明王,建都於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羅文素、劉福通為平章,劉六為知樞密院事。後因杜遵道得寵專權,劉福通命甲士撾殺杜遵道,劉福通為丞相,後為太保。 [24]  汴梁(今河南開封)以南的鄧、許、嵩、洛諸府州皆為宋所有。 [25] 
六月,答失八都魯來犯許州長葛,劉福通與其野戰,元軍奔潰。 [25] 
九月,答失八都魯至中牟屯種。宋軍復往劫營,掠元軍輜重,俘獲其子孛羅帖木兒 [25] 
十一月,劉哈剌不花來援,與答失八都魯夾攻宋軍,大破之,復駐軍於汴梁東南青堽。 [25] 
十二月,劉福通等人被答失八都魯大敗於太康,亳州被包圍,宋遷都安豐。 [25]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劉福通與答失八都魯父子對敵,自巳至酉,大戰數合,答失八都魯墜馬。孛羅帖木兒扶其父上馬先還營,自己持弓矢連射死追擊者,夜三更步行回營中。 [27] 

劉福通三路北伐

三路北伐 三路北伐
龍鳳二年(1356年)九月,劉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為西路軍,攻破了潼關,進而攻克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虢州(今河南靈寶東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前往那裏圍剿,察罕帖木兒率軍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澠池西),再去攻打陝州,然而城池堅固不可攻破,轉而攻打靈寶城(虢州),攻破了那裏。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連攻克平陸、安邑,察罕帖木兒窮追不捨。李武、崔德回軍攻下了陽津,與元軍相峙數月,終因不敵退走。
龍鳳三年(1357年)二月,李武、崔德又攻克了商州(今陝西商縣),繼而攻武關,奪取七盤,進據藍田,前鋒直抵灞上,進逼陝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陝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陝西大荔)、華州(今陝西華縣)。元朝命察罕帖木兒率軍會同答兒麻亦兒守陝州、潼關;劉哈剌不花由潼關抵達陝西,會同豫王阿剌忒納失裏及定住等人同往鎮壓。宋軍慘敗於察罕帖木兒,餘部潰散,越過南山,轉攻興元(今陝西漢中)。劉福通遣毛貴攻克膠州,殺僉樞密院事脱歡,橫行山東 [29] 
三月,毛貴攻克萊州,繼而攻克益都路益王買奴遁逃。自此山東郡邑皆為宋所有。 [30] 
五月,元朝命知樞密院事孛蘭奚進兵鎮壓山東。武安等三十餘城被元平章政事亦老温帖木兒攻陷。 [31] 
六月,劉福通攻汴梁,軍分三路,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沙劉二、王士誠入山西、河北,由朔方攻上都;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關中;毛貴、田豐據山東,趨大都。 [32] 
七月,元鎮守黃河義兵萬户田奉投宋,攻克濟寧路,元分省右丞實理門遁走,元義兵萬户孟本週攻之,田豐敗走,孟本週還守濟寧。歸德府知府林茂、萬户時公權投宋,歸德府及曹州皆為宋所有。 [33] 
八月,劉福通攻克大名路,繼而自曹州、濮州攻克衞輝路。孛羅帖木兒與萬户方脱脱擊之。 [33] 
九月,太不花攻陷大名路並所屬郡縣。元朝加紐的該為太尉,命其總率山東諸元軍守東昌,田豐率山東宋軍來攻,被紐的該擊退。 [34]  答失八都魯攻克溝城、東明、長垣三縣。 [35] 
閏九月,宋軍攻克潞州,繼而攻冀寧路,被察罕帖木兒擊退。 [34] 
十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克興元後,遂入鳳翔,察罕帖木兒先分兵入守鳳翔城,然後派間諜誘宋軍圍鳳翔。宋軍不知是計,發重兵來圍城數十重,察罕帖木兒親自率領鐵騎,晝夜急馳200裏赴鳳翔城外,分左右兩翼包抄,城中元軍開門而出,內外合擊,宋軍大潰,自相踐蹂,被殺者數以萬計,伏屍百餘里,宋軍入太行山 [34]  元朝詔遣知院答裏麻失裏來援,分兵雷澤、濮州,答裏麻失裏為劉福通所殺,韃韃諸軍皆潰,答失八都魯力不能支,退駐石村,元廷懷疑其玩寇,不斷派使者促戰,宋偵知之,詐作一封與答失八都魯的通和信,遺失在道路,元朝使者果然撿到,且報告給元廷,答失八都魯憂憤而死。 [35] 
十一月,宋軍攻壺關,察罕帖木兒大破之。元義兵千户餘寶,殺其知樞密院事寶童,投於毛貴,餘寶繼而攻據元棣州 [36] 
龍鳳四年(1358年)正月,田豐攻克東平路。毛貴與元知樞密院事不蘭奚戰於好石橋,不蘭奚敗走濟南。 [37] 
二月,毛貴攻克清州、滄州,遂據長蘆鎮,繼而攻克濟南路。 [37]  壬午,田豐再次攻克濟寧路,繼而攻克輝州。紐的該聽聞田豐逼近東昌,棄城而逃。涇州平涼被察罕帖木兒攻陷。王士誠自益都懷慶路,被周全擊敗。 [38] 
三月,毛貴攻克般陽路。王士誠攻克晉寧路,旋即被察罕帖木兒所派遣的賽因赤答忽等人所陷。劉福通遣兵攻衞輝,被孛羅帖木兒擊退。毛貴攻克薊州,逼近大都,元朝大駭,有的人勸逃亡漠北,有的人勸遷都關陝,中書左丞相太平以為不可,起用同知劉哈剌不花彰德,與毛貴戰於柳林,大敗毛貴,大都遂安。 [39]  又命察罕帖木兒屯兵涿州(今屬河北)。察罕帖木兒留兵戍清湫(今陝西眉縣東南)、義谷(今陝西藍田西南),屯潼關、塞南山口,以防陝西起義軍再起,然後親自率領精騎急赴河北。當時關先生、破頭潘等所率中路宋軍越過太行山,破上黨,攻晉寧(今臨汾)、冀寧(今太原),克雲中(今大同)、代州(今代縣),將要南歸。察罕帖木兒派他的大將關保、虎林赤守上黨,關先生等克遼州(今左權),很快被虎林赤擊退,關先生等又佔領冀寧。為遏制宋軍南下之勢,察罕帖木兒遣兵埋伏於太行山南山的關隘,而親自率領重兵屯駐在聞喜、絳陽。宋軍果然南下經過南山,遭到了元軍的伏擊,損失慘重。察罕帖木兒又分兵屯澤州(今晉城),塞硫子城(今晉城南),屯駐在上黨,塞吾兒谷(今黎城東);屯冀寧,塞井陘口(今平定東),以杜塞太行山通道,中路宋軍數次進攻都未能攻克。 [39] 
四月,田豐攻克廣平路,後退保東昌。元帥方脱脱率兵陷廣平。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會同宣慰張良弼、郎中郭擇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兒、平章政事定住、總帥汪長生奴各以所部兵鎮壓李喜喜於鞏昌。李喜喜敗而入蜀。 [40] 
五月,察罕帖木兒遣董克昌等攻陷冀寧路。元朝命察罕帖木兒還兵鎮守冀寧。 [40]  宋軍逾太行山,察罕帖木兒部將關保擊敗之。 [40] 

劉福通盛極而衰

同月,劉福通攻克汴梁,把韓林兒從安豐接來,以汴梁為首都。汴梁原為北宋首都開封府,北方紅巾軍以“復宋”為號召,把汴梁定為“宋”都,使淪陷230餘年的趙宋舊都得以光復,這是中原人民“反元復宋”的重大勝利,可謂是“久陷於胡”的“生民”達到了“倡義舉兵,恢復中原”的政治目的。 [26]  劉福通繼而“易正朔”,廢除元朝曆法。改組中央“政權”人事:劉福通為太保,毛貴、田豐為丞相,王士誠、楊誠、續繼祖等為平章,劉圭為知院,又進關先生破頭潘等官爵。汴梁作為“國都”成為“大宋”政權的政治、軍事中心,指揮着全國戰場,雖未攻克大都,但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宋政權勢力達到鼎盛。 [26]  [40] 
六月,關先生、破頭潘攻克遼州,繼而被虎林赤擊退。關先生繼而遂攻克冀寧路。察罕帖木兒調虎林赤、關保同守潞州。元朝以察罕帖木兒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便宜行事。 [41] 
七月,元朝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周全率懷慶路投附劉福通。 [41]  般陽路被元朝不蘭奚攻陷,已而恢復。劉福通遣周全率兵攻洛陽。察罕帖木兒下令嚴守備,別以奇兵出宜陽,而自率精騎自新安來援。周全至城下,見堅壁不可犯,遂退去。察罕帖木兒追之至虎牢,塞成皋諸險而還。 [41] 
八月,元義兵萬户王信率滕州投於毛貴 [41] 
九月,關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攻克完州(今順平縣)。 [41] 
十月,關先生攻克大同路,完者帖木兒棄城而逃。 [41]  元孛羅帖木兒統領諸軍攻曹州,參政匡福統苗軍自西門入,孛羅帖木兒自北門入,曹州遂陷,武宰相、仇知院被殺。 [42] 
十一月,田豐攻克順德路。 [42] 
十二月,關先生、破頭潘等攻克元上都,焚其宮闕,留七日,轉略往遼陽,遂至高麗。 [42] 
龍鳳五年(1359年)正月,關先生、破頭潘攻克遼陽行省 [43] 
二月,移文於高麗曰“慨念生民,久陷於胡,倡義舉兵,恢復中原,東逾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飢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藥石。今令諸將,嚴戒士卒,毋得擾民,民之歸化者撫之,執迷旅拒者罪之。” [44] 
三月,元樞密副使朵兒只因為宋軍攻順寧,故命張立率精鋭由紫荊關出討,令鴉鶻由北口出迎戰;楊誠由飛狐縣、靈丘攻克蔚州。孛羅帖木兒領兵趨豐州、雲內,與關先生戰,關軍奔潰。同月,孛羅帖木兒奉詔鎮守大同,為大都捍蔽。 [43] 
四月,宋軍攻克陷金州、復州等州,元司徒、知樞密事佛家奴調兵鎮壓之。 [45]  毛貴為趙君用(趙均用)所殺,先前徐州芝麻李故將趙君用、彭早住據淮安,稱王,彭早住死後,趙君用更加自專,未幾就奔往山東,依附宋將毛貴,至此又殺毛貴。 [45]  宋軍攻克寧夏路,遂攻靈武等處。 [45] 
五月,察罕帖木兒開始調兵遣將進攻汴梁,親自率領大軍到達了虎牢關,派遣兵馬南道出汴南,攻打歸、亳、陳、蔡諸州;北道出汴東,徵發戰船沿着黃河,水陸並下,攻打曹州(今山東菏澤)以南的地方,據守黃陵渡扣(今河南蘭考東)。又調陝西的元軍,出函谷關,越過虎牢關;山西的元軍越過太行山和黃河,會師於汴梁城下,奪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兒親自駐紮在杏花營(在汴梁城西),指揮各路軍環繞着汴梁城修築營壘,把汴梁圍得水泄不通。宋軍屢次出戰皆敗,遂嬰城以守。元軍就夜伏兵於城南,旦日時,遣苗軍的跳梁者,略城而東,宋軍傾城出追,伏兵邀擊敗之。又令弱卒在外城立柵以誘惑宋軍。宋軍出爭之,弱卒佯裝逃跑,接近城西,元軍突出鐵騎縱擊,悉擒其眾,宋軍自是更加不敢出城。 [45] 
七月,毛貴部下續繼自遼陽入益都,殺趙君用,並與其所部自相仇殺,眾奉毛貴之幼子為總兵,以鎮山東之地。 [46] 
八月,城中糧草殆盡,察罕帖木兒與閻思孝、李克彝、虎林赤關保等大將分門而攻。入夜,元軍登城,破關而入,劉福通與數百騎護送皇帝韓林兒自東門奪圍而遁,元軍俘獲宋政權的“皇后”及起義軍家屬數萬,宋政權官員五千餘人,居民二十萬,元軍奪取汴梁後,宋軍失去河南。 [46]  劉福通孤軍無援,擁韓林兒敗走安豐。

劉福通身死國滅

龍鳳九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突襲安豐,安豐被圍困,城中人相食。劉福通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親率大軍來援,大敗呂珍,給軍士每名各白米二斗,積於東門外,救城中飢者。邀請韓林兒及其母、妹並劉福通至廬州營中,朱元璋設鑾駕傘扇,迎駐於滁州,建造宮殿讓韓林兒居住。 [47] 
龍鳳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打敗勁敵陳友諒、張士誠後,派部將廖永忠迎接劉福通及韓林兒。途中,劉福通、韓林兒二人被廖永忠沉於水底。 [4] 

劉福通人際關係

1959年在劉興鎮發現了《劉氏家譜》,家譜裏列有劉福通。據查,《劉氏家譜》原存劉福通後人劉慎鐸處。因文革中,劉慎鐸被遊鬥而自殺(據説遊鬥時劉脖勁上仍掛着劉姓宗族牌位),家譜不知藏於何處。原界首縣副縣長丁香甫在1961年負責纂修界首縣誌時,曾親眼看到《劉氏家譜》並作了重要摘錄。劉福通故居遺址附近仍散居着十多家劉福通的後裔,他們最長的輩份是慎字輩,據他們推算,應是劉福通的第三十四代孫。 [11] 

劉福通人物爭議

關於劉福通的結局,最常見的一種説法是: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的部將呂珍攻圍安豐,城破,劉福通被殺。這種説法見於明清兩代很多史書,如陸深的《平胡錄》、高岱的《鴻猷錄》、郎瑛的《七修類稿》、陳邦瞻的《元史紀事本末》、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查繼佐的《罪惟錄》乃至清代官修的《明史》等等。而究其根源,則來自明代官修的《明太祖實錄》。
對劉福通的結局還有另一種説法:這種説法最早見於元末明初權衡的《庚申外史》,該書卷下載,劉福通雖然在安豐遭到圍攻,但並未死於安豐,而是在其後突圍而出到了滁州,並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死於瓜州渡。至於具體死因,則是“遇風浪掀舟沒”,屬於意外事故。
而明代寧王朱權奉敕編撰的《通鑑博論》卷下則載,韓林兒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被廖永忠溺死於瓜州渡,並未提及劉福通,有學者認為這可理解為是出於文字省略,劉福通此時是與韓林兒在一起的,所以兩人應當都是被廖永忠沉舟淹死的。 [3] 

劉福通後世紀念

  • 故居
劉福通故居遺址位於安徽省界首市穎南辦事處碑樓街北首。 [8] 
  • 廣場
2001年,界首市委、市政府在劉福通故里,潁南街道辦事處修建了福通廣場,屹立起一座劉福通雕塑,介紹了劉福通的生平事蹟。 [7]  2015年,界首市司法局在廣場增添法治教育設施,融入法治要素,將該廣場轉型成一座綜合性的法治廣場。同年4月28日,界首市福通法治文化廣場落成。 [9] 
福通法治文化廣場 福通法治文化廣場 [9]
  • 學術研討會
1996年3月12日至14日,首屆劉福通學術研討會在安徽省界首市召開。這次學術討論會,是經界首市政協倡議,由界首市人民政府和界首市政協聯合舉辦的。參加這次學術討論會的有全國明史學會會長劉重日、秘書長張德信,全國元史學會副會長鄭樹榮、陳得芝楊訥以及復旦大學、安徽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等十多個省的高校專家、學者共40人,收到論文近30篇。與會學者認真探討了劉福通的籍貫、生平、家世、起義地點、歷史地位和作用等史學界關注的問題。 [6] 

劉福通影視形象

2016年電視劇《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李八鴻飾演劉福通 [5] 
參考資料
  • 1.    劉福通  .學習強國.2020-03-23[引用日期2020-03-23]
  • 2.    界首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界首縣誌:黃山書社,1995年6月:506頁
  • 3.    王玉祥.劉福通結局之我見[J].甘肅社會科學,2004(01):174-177.
  • 4.    劉福通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1-04-02]
  • 5.    電視劇《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第1集(愛奇藝/2022年)片尾字幕44分50秒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2-06-18]
  • 6.    王學民.首屆劉福通學術研討會綜述[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5):95-96.
  • 7.    關於對界首市政協第十三屆 第二次會議第90號提案的覆文  .界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18]
  • 8.    界首市文物古蹟一覽表  .界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18]
  • 9.    界首市福通法治廣場落成開放  .界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18]
  • 10.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至正十一年辛卯五月辛亥,潁州妖人劉福通作亂,以紅巾為號,陷潁州。 初,欒城人韓山童,祖父以白蓮會燒香惑眾,謫徙廣平永年縣。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亂,彌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福通與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王顯忠、韓咬兒等復鼓妖言,謂山童實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福通等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為亂。事覺,縣官捕之急,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楊氏,其子韓林兒逃之武安。(《元史 順帝本紀》) 先是,至正庚寅間,參議賈魯,以當承平之世,欲立事功,首勸丞相脱脱開河北水田,造至正交鈔,皆不克行。及河決南行,又勸脱脱求禹故道,開使北流,身專其任。瀕河起集丁夫二十六萬餘人,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支,河夫多怨。韓山童等因挾詐,鑿石人,止一眼,鐫其背曰:「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預當開河道埋之。掘者得之,遂驚亂。是時,天下承平已久,法度寬縱,貧富不均,多樂從亂。不旬月,眾殆數萬人。(葉子奇《草木子》) 先是,庚寅歲,河南、北童謠雲:「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及魯治河,果於黃陵岡得石人,一眼,而汝、潁妖寇遂乘時而起。(胡粹中《元史續編》) 至正十一年,濮州遂安童謠雲:「挖了石佛眼,當時木子反。」是年秋,芝麻李稱王。 五月,潁州紅軍起,號為香軍,蓋以燒香禮彌勒得名也。其始出趙州欒城韓學究家,已而河、淮、襄、陝之民,翕然從之。故荊、漢、許、汝、山東、豐、沛以及兩淮紅軍皆起應之。起潁上者,推杜遵道為首,破成皋,據倉粟,從者數十萬,陷汝寧、光、息、信陽。起蘄、黃者,宗彭瑩玉和尚,推徐貞逸為首,陷德安、沔陽、安陸、武昌、江陵、江西諸郡。起湘、漢者,推布王三、孟海馬為首。布王三號北鎖紅軍,奄有唐、鄧、南陽、嵩、汝、河南府;孟海馬號南鎖紅軍,奄有均、房、襄陽、荊門、歸、峽。起豐、沛者,推芝麻李為首。(《庚申外史》) 韓山童詐稱徽宗九世孫,偽詔略曰:「藴玉璽於海東,取精兵於日本。貧極江南,富誇塞北。」蓋以宋廣王走崖山,丞相陳宜中走倭。託此説以動搖天下,當時貧者從亂如歸。朝廷發兵誅之,雖即擒獲,而亂階成矣。(《草木子》)
  • 11.    吳海濤.劉福通為何首義於潁州[J].安徽史學,2002(02):13-15.
  • 12.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歷代州域形勢八》:至正十一年,劉福通聚眾破潁州、(福通,潁州人,以妖術事欒城韓山童,至是起兵,以紅巾為號。)欒城(今真定府屬縣),據朱皋(朱皋鎮,在潁州南七十里。)引兵西略,轉陷汝寧府及光、息二州。
  • 13.    蘇爽. 元代河南自然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21.23
  • 14.    蘇爽. 元代河南自然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21.58-59
  • 15.    《名山藏卷之四十三》:小明王韓林兒者,徐人,羣盜韓山童子,自其祖父為白蓮會惑眾,眾多從之。元末,山童倡言天下亂,彌勒佛下生明王出,江淮之人騷然皆動。黃河南徙,元用賈魯鑿求禹故道,山童陰作石人一眼,當道埋之,鐫其背曰:“石人一眼,天下四反。”河丁掘得,相驚詫。於是,潁人劉福通與其黨杜遵道、盛文鬱、羅文素、等告眾曰:“山童,宋徽宗八世孫也,當帝天下。我,劉光世後,合輔之。”聚眾三千人於白鹿莊,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約起兵,兵用紅巾為志。元得山童,捕殺之,林兒逃之武安山中。福通據朱皋,攻破羅山、真陽、確山、杞舞、陽葉諸縣,及於汝寧、光、息,眾至十萬。
  • 16.    《元史·卷四十二》:庚辰,監察御史徹徹帖木兒等言:「河南諸處羣盜,輒引亡宋故號以為口實,宜以瀛國公子和尚趙完普及親屬徙沙州安置,禁勿與人交通。」從之。
  • 17.    魏嵩山.元末劉福通等起義經過與最初起義之地考實[J].中國史研究,1994(01):50-53.
  • 18.    蘇爽. 元代河南自然災害研究[D].鄭州大學,2021.60
  • 19.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九月,劉福通陷汝寧府及息州、光州,眾至十萬。(《元史》) 福通攻汝寧。九月,汝寧知府完哲、府判福祿獲圖連抗十日,城垂陷,仰天呼曰:「臣等義不辱!」竟投水中。(王逄《詩序》) 壬子,命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知樞密院事,及衞王寬徹哥總率大軍出征河南妖寇。(《元史》) 汝、潁之間妖寇聚眾反,以紅巾為號,襄、樊、唐、鄧皆起而應之。脱脱乃奏以弟也先帖木兒為知樞密院事,將諸衞軍十餘萬討之。(《元史 脱脱傳》) 十月,命知樞密院事老章以兵同也先帖木兒討河南。(《元史》) 十二月辛丑,也先帖木兒復上蔡縣,擒韓咬兒等至京師,誅之。(《元史》) 十二月,宣徽院使帖木兒、河南萬户察罕,相繼鏖死南陽卧龍岡下。(王逄《詩序》) 是月,布王三陷鄧州、南陽。(《庚申外史》)
  • 20.    《元史·卷四十二》:壬申,命同知樞密院事禿赤以兵討劉福通,授以分樞密院印。
  • 21.    《庚申外史》:朝廷聞紅軍起,命樞密院同知赫廝、禿赤領阿速軍六千,並各支漢軍,討潁上紅軍。阿速者,綠睛回回也,素號精悍,善騎射,與河南行省徐左丞俱進軍。然三將但以酒色為務,軍士但以剽掠為務,於剿捕之方漫不加省。赫廝策馬望見紅軍陣大,揚鞭曰:「阿卜!阿卜!」阿卜者,言走也;於是所部皆走。至今淮人傳以為笑。其後,赫廝死於上蔡,徐左丞為朝廷所誅。阿速軍不習水戰,不服水土,病死者過半。
  • 22.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三月壬子,河南左丞相太不花克復南陽等處。 太不花,弘吉剌氏。時老章出師久無效,詔太不花將兵往代之。未期月,平南陽、汝寧、唐、隨,又下安陸、德安等路,軍聲大振。(《元史 太不花傳》) 脱脱調太尉阿吉剌攻汝寧。汝寧紅軍懼,退保亳州。阿吉剌攻平汝寧城。(《庚申外史》) 辛酉,命親王阿兒麻以兵討商州等處賊,以鞏卜班知行樞密院事。(《元史》) 赫廝既死,朝廷別命平章鞏卜班為將,領侍衞漢軍,合愛馬韃靼軍,合數萬眾屯汝寧沙河岸,日夜沉溺酒色,醉卧不醒。敵人偷營,遽失大將所在。次日閲死人,得其屍死人中,軍遂退數百里,屯項城縣。(《庚申外史》)
  • 23.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閏三月甲戌,大明太祖高皇帝起兵,入於濠州。也先帖木兒駐軍沙河,軍中夜驚。軍潰,退屯朱仙鎮。(《元史》) 也先帖木兒盡棄軍資器械,北奔汴梁,收殘卒,屯朱仙鎮。朝廷以為不習兵,命別將代之。也先帖木兒徑歸,昏夜入城,仍為御史大夫。(《元史 脱脱傳》) 也先帖木兒總精兵三十餘萬,金銀布帛,車數千輛,河南、北供億計億萬,駐軍沙河。未及兩月,軍中夜驚,也先盡棄軍資、器械、糧運,車輛山積,僅收散卒滿萬人,直抵汴城下。時文濟王在城頭,遙謂之曰:「汝為大將,見敵不殺,何故自潰?吾將劾汝,此城必不容汝也!」遂離城四十里朱仙鎮屯焉。朝廷乃命平章蠻子代之。(《庚申外史》)
  • 24.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龍鳳元年乙未(至正十五年閏正月)我太祖取和陽,遂守之。二月己未,劉福通等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至,立為皇帝,又號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以其母楊氏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羅文素、劉福通為平章,劉六知樞密院事。拆鹿邑縣太清宮材建宮闕,杜遵道等各遣子入侍。遵道得寵專權,劉福通疾之,命甲士撾殺遵道,福通遂為丞相,後為太保。(《元順帝本紀》) 至正十五年,乃小明王龍鳳元年,稱帝於亳,後遷都安豐,號宋徽宗九世嫡孫,臣民稱為主公,實韓哥哥之子也,小名林兒,太保劉福通等扶以為主。於時上亦受節制。(俞本《皇明紀事錄》) 林兒徒擁虛名,事皆決於福通。(高岱《鴻猷錄》)
  • 25.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十一月,答失八都魯攻夾河賊,大破之。(《元史》) 六月,答失八都魯進次許州長葛,與劉福通野戰,為其所敗,將士奔潰。九月,至中牟,團結屯種。賊復來劫營,掠其輜重,遂與其子孛羅帖木兒相失。劉哈剌不花進兵來援,大破賊兵,孛羅帖木兒歸之。復駐汴梁東南青堽。《元史 答失八都魯傳》) 劉福通劫敗長葛營。趙明遠陷嵩、汝以及雒陽。(《庚申外史》) 賊陷懷慶,命河南行省右丞不花討之。(《元史》) 十二月,答失八都魯大敗劉福通等於太康,遂圍亳州,偽宋土遁於安豐。(《元史》) 香軍陷安豐。二月,陷和州。三月,破廬州。宣讓王棄城由浙浮海還燕,香軍遂乘勝渡江,破太平、建康、寧國,遂據江東。既而,池州、安慶尋皆敗歿。(《庚申外史》) 察罕帖木兒與賊戰於河南、北,屢有功。 十五年,賊勢滋蔓,由汴以南陷鄧、許、嵩、洛。察罕帖木兒兵日益盛,轉戰而北,遂戌虎牢以遏其鋒。賊乃北渡孟津,焚掠至覃懷,河北震動。察罕帖木兒進戰,大敗之,河南遂平。(《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 26.    劉順安.劉福通“大宋”政權與開封[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1,31(03):1-5.
  • 27.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三月,答失八都魯父子親與劉福通對敵,自巳至酉,大戰數合,答失八都魯墜馬。孛羅帖木兒扶令上馬先還,自持弓矢連發以斃追者,夜三更步回營中。(《元史 答失八都魯傳》)
  • 28.    《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七》:旗聯,中原紅軍初起時,旗上一聯雲:「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其後毛貴一賊橫行山東,侵犯畿甸,駕幸灤京,賊勢猖獗。無異唐末。
  • 29.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龍鳳三年(至正十七年丁酉) 二月壬子,賊李武、崔德犯七盤、藍田,命察罕帖木兒以軍會答兒麻亦兒守陝州、潼關;哈剌不花由潼關抵陝西,會豫王阿剌忒納失裏及定住等同進討。(《元史》) 戊辰,知樞密院事脱脱復邳州,調客省使撒兒答温等攻黃河南岸賊,大破之。(《元史》) 壬申,劉福通遣其黨毛貴陷膠州,僉樞密院事脱歡死之。(《元史》) 毛貴一賊橫行山東,侵犯畿甸,駕幸灤京。賊勢猖獗,無異唐、宋。(陶宗儀《輟耕錄》) 李武、崔德陷商州,察罕帖木兒與李思齊以兵自陝、虢援陝西。(《元史》) 詔以察罕帖木兒為陝西左丞,李思齊為四川右丞。(《續通鑒》) 賊尋出襄樊,陷商州,攻武關,遂直趨長安。至灞上,分道掠同、華諸州,三輔震動。豫王及省院官屬皆洶懼,計無所出。行台治書侍御史王思誠移書求援,察罕帖木兒即領兵入潼關,長驅而前,與賊遇,戰輒勝,殺獲以億萬計。賊餘黨皆潰,散走南山,入興元。(《元史 察罕帖木兒、王思誠傳》)
  • 30.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三月,毛貴陷萊州,守臣山東宣尉副使釋嘉訥死之。甲午,毛貴陷益都路,益王買奴遁。自是山東郡邑皆陷。(《元史》)
  • 31.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五月乙亥,命知樞密院事孛蘭奚進兵討山東。戊寅,平章政事亦老温帖木兒復武安州等三十餘城。
  • 32.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六月,劉福通犯汴梁,軍分三道: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沙劉二、王士誠寇晉、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趨關中;毛貴據山東。其勢大振。(《元史》) 福通分軍為三支:關先生等入晉、冀,由朔方攻上都;白不信等趨關中;毛貴合田豐趨大都。(《庚申外史》) 賊犯汴梁,守臣求援於太不花,至十往返,猶按甲不進。睢、亳、太康俱陷,邊報日急。顧左右大言曰:「無多言,我自有神算也。」日縱兵出掠,繼又渡師河北,聲取曹、濮,遂駐於彰德、衞輝。而曹、濮之賊奔攛晉、冀,大同相繼不守,遂蔓延不可制。朝廷兩遣重臣諭旨,太不花恬不為意。十八年三月,詔以中書右丞相總兵山東。五月,削宮爵安置蓋州,尋被殺。(《元史 太不花傳》)
  • 33.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七月己丑,鎮守黃河義兵萬户田奉叛,陷濟寧路,分省右丞實理門遁。義兵萬户孟本週攻之,田豐敗走,本週還守濟寧。(《元史》) 義兵黃軍下萬户田奉叛入紅軍,遂破東昌、東平、大名等處。(《庚申外史》) 歸德府知府林茂、萬户時公權叛,以城降於賊,歸德府及曹州皆陷。(《元史》) 八月癸丑,劉福通兵陷大名路,遂自曹、濮陷衞輝路。孛羅帖木兒與萬户方脱脱擊之。
  • 34.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太不花復大名路並所屬郡縣。(《元史》) 命加紐的該太尉,總山東諸軍守禦東昌,時田豐據濟、濮,率眾來寇,擊走之。(《元史》) 閏九月乙丑,潞州陷。丙寅,賊攻冀寧,察罕帖木兒以兵擊走之。(《元史》) 十月戊戌,曹州賊入太行山。(《元史》) 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興元,遂入鳳翔,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屢擊破之,其黨走入蜀。(《元史》) 白不信攻秦隴,陷之。又攻破鞏昌,以李喜喜守之。不信遂入鳳翔。(高岱《鴻猷錄》) 賊出自巴蜀,陷秦隴,據鞏昌,遂窺鳳翔。察罕帖木兒先分兵守鳳翔城,而遣諜者誘賊圍鳳翔。賊果來,圍之數十重。察罕帖木兒自將鐵騎,晝夜馳二百里往赴,比去城裏所,分軍張左右翼掩擊之,城中亦鼓譟而出,賊大潰,自相蹂踐,斬數萬級,伏屍百餘裏,餘黨皆遁還。關中悉定。(《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 35.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答失八都魯與知樞密院事答裏麻失裡討曹州賊,官軍潰敗,答裏麻失裏死之。 九月,答失八都魯取溝城、東明、長垣三縣。十月詔遣知院答裏麻失裡來援,分兵雷澤、濮州,而答裏麻失裏為劉福通所殺,韃韃諸軍皆潰。答失八都魯力不能支,退駐石村。朝廷疑其玩寇,使者促戰相踵。賊覘知之,詐為答失八都魯通和書,遺諸道路,使者果得之以進。答失八都魯一夕憂憤死。明年正月,詔其子孛羅帖木兒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總領其父軍馬。(《元史 答失八都魯傳》)
  • 36.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十一月壬寅,賊侵壺關,察罕帖木兒大破之。 義兵千户餘寶殺其知樞密院事寶童以叛,降於毛貴,餘寶遂據棣州。
  • 37.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龍鳳四年(至正十八年戊戌)正月丙寅,田豐陷東平路。丁卯,知樞密院事不蘭奚與毛貴戰於好石橋,敗績,走濟南。二月己巳,毛貴陷清、滄州,遂據長蘆鎮。癸酉,毛貴陷濟南路,守將愛的戰死。 毛貴既陷濟南,立賓興院,選用故宮姬宗周等分守諸路,又於萊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車百輛,以挽運糧儲,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則陸運,夏則水運。(《元史》)
  • 38.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壬午,田豐復陷濟寧路。甲申,輝州陷。丙戌,紐的該聞田豐逼近東昌,棄城走。紐的該以乏糧棄城退屯柏鄉,東昌遂陷。丁亥,察罕帖木兒調兵複涇州、平涼,保鞏昌。戊子,田豐陷東平路。庚寅,王士誠自益都犯懷慶路,周全擊敗之。
  • 39.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三月庚子,毛貴陷般陽路。 癸卯,王士誠陷晉寧路,總管杜賽因不花死之。 賊由絳州垣曲縣襲晉寧,城陷,城中死者十二三。晉寧人喬彞,整衣冠,坐井上,令妻子婢輩循次投井,而己隨之。(《元史 忠義傳》) 甲辰,察罕帖木兒遣賽因赤等複晉寧路。 己酉,劉福通遣兵犯衞輝,孛羅帖木兒擊走之,進克濮州。 庚戌,毛貴陷薊州,詔徵四方兵入衞。 乙卯,毛貴犯淳阜州,至棗林,樞密副使達國珍戰死,遂略柳林。同知樞密院事劉哈剌不花以兵擊敗之,貴退走,據濟南。 毛貴據山東,由河間趨直沽,漸逼京都,中外大駭。或勸乘輿北巡以避之,或勸遷都關陝。中書左丞相太平以為不可,起同知劉哈剌不花於彰德,與戰於柳林,大敗賊眾,京城遂安。(《元史 大平 劉哈剌不花傳》) 丙辰,冀寧路陷。 丁巳,田豐陷益都路。 辛酉,大同諸縣陷,察罕帖木兒遣關保等往擊之。是時,關先生、破頭潘等分二道犯晉、冀,一出沁州,一侵絳州。(《平胡錄》) 曹、濮賊分道逾太行,焚上黨,掠晉、冀,陷雲中、雁門、代郡,烽火數千里,復大掠,且南還。察罕帖木兒先伏兵南山阻隘,而自勒重兵屯聞喜、絳陽。賊果走南山,縱伏兵橫擊之,賊皆棄輜重走山谷,其得南還者無幾。乃分兵屯澤州,塞碗子城;屯上黨,塞吾兒穀;屯並州,塞井陘口,以杜太行諸道。賊屢至,守將數血戰擊卻之,河東悉定。(《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 40.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四月壬午,田豐陷廣平路,大略,退保東昌。元帥方脱脱以兵復廣平。 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會宣慰張良弼、郎中郭擇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兒、平章政事定住、總帥汪長生奴,各以所部兵討李喜喜於鞏昌。李喜喜敗入蜀。 五月戊戌,察罕帖木兒遣董克昌等以兵複冀寧。詔察罕帖木兒還兵鎮冀寧。 庚子,賊兵逾太行,察罕帖木兒部將關保擊敗之。 劉福通攻汴梁。壬寅,汴梁守將竹貞棄城遁。福通等遂入城,乃自安豐迎其偽主居之以為都。 安豐賊劉福通等陷汴梁,造宮闕,易正朔,號召羣盜。巴蜀、荊楚、江淮、齊魯、遼海,西至甘肅,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庚申外史》記在十七年正月。)
  • 41.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庚辰,關先生、破頭潘等陷遼州,虎林赤以兵擊走之。關先生等遂陷冀寧路。察罕帖木兒調虎林赤、關保同守潞州。以察罕帖木兒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便宜行事。 秋七月丁酉,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周全據懷慶路以叛,附於劉福通。 丁未,不蘭奚以兵複般陽路,已而複陷。 己未,劉福通遣周全引兵攻洛陽。 周全攻洛陽,守將登城以大義責全,全愧謝退兵。劉福通殺之。(《元史》) 叛將周全棄覃懷入汴城,合兵攻洛陽。察罕帖木兒下令嚴守備,別以奇兵出宜陽,而自將精騎發新安來援。賊至城下,見堅壁不可犯,退引去。因追至虎牢,塞成皋諸險而還。(《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八月辛巳,義兵萬户王信以滕州叛,降於毛貴。 九月,關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陷完州,掠大同、興和塞外諸郡。(《元史》) 關先生為察罕所扼,遂引還,自塞外攻保定,出掠塞外諸郡,統兵而東,軍聲大振。(《龍鳳事跡》)
  • 42.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丙午,賊兵攻大同路。壬戌,平定州陷。 十月壬辰,大同路陷,完者帖木兒棄城走。 時孛羅帖木兒統領諸軍攻曹州,參政匡福統苗軍自西門入,孛羅帖木兒自北門入,克復曹州,擒殺偽官武宰相、仇知院,獲印、金牌等物。(《元史 孛羅傳》) 十一月丁未,田豐陷順德路。 十二月癸酉,關先生、破頭潘等陷上都,焚宮闕,留七日,轉略往遼陽,遂至高麗。
  • 43.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正月丙牛,遼陽行省陷,懿州路總管呂震死之。(《元史》) 破頭潘、關先生趨全寧,焚魯王宮府,駐軍遼陽。(《庚申外史》) 寇陷上京,廣寧路總管郭嘉躬率義兵出御。既而遼陽陷,嘉將眾巡邏,去城十五里,遇青號隊伍百餘人,紿言官軍,俄果脱青衣變紅,嘉出馬射賊,分兵夾攻之,死者無算。頃之,賊至,圍城亙數十里,嘉開西門逐賊,力戰以死。(《元史 忠義傳》) 三月辛巳,樞密副使朵兒只以賊犯順寧,命張立將精鋭由紫荊關出討,令鴉鶻由北口出迎敵。 甲申,賊楊誠由飛狐、靈丘犯蔚州,據之。 孛羅帖木兒領兵趨豐州、雲內,與關先生戰,關軍奔潰。是月,奉詔鎮大同,為京師捍蔽。(《元史 孛羅帖木兒傳》)
  • 44.    《高麗史·世家·卷第三十九》:二月乙酉,紅賊移文於我曰:“慨念生民,久陷於胡,倡義擧兵,恢復中原,東踰齊魯,西出函秦,南過閩廣,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飢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藥石。今令諸將,嚴戒士卒,毋得擾民,民之歸化者撫之,執迷旅拒者罪之。”
  • 45.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四月癸亥,賊陷金、復等州,司徒、知樞密事佛家奴調兵平之。 甲子,毛貴為趙君用所殺。 先是,徐州芝麻李故將趙君用、彭早住據淮安,僭稱王。早住死,君用益自專。未幾,奔山東,依宋將毛貴。至是,又殺貴。(《龍鳳事跡》) 己丑,賊陷寧夏路,遂略靈武等處。 五月,察罕帖木兒大發秦、晉諸軍討汴梁,圍其城。 察罕帖木兒圖復汴梁,五月,以大軍次虎牢。先發遊騎,南道出汴南,略歸、亳、陳、蔡;北道出汴東,戰船浮於河,水陸並下,略曹南,據黃陵渡。乃大發秦兵出函關,過虎牢;晉兵出太行,逾黃河,俱會汴城下,首奪其外城。察罕帖木兒自將鐵騎,屯杏花營。諸將環城而壘。賊出戰,屢敗,遂嬰城以守。乃夜伏兵城南,旦日,遣苗軍跳梁者,略城而東,賊傾城出追,伏兵邀擊敗之。又令弱卒立柵外城以餌賊。賊出爭之,弱卒佯走,薄城西,因突出鐵騎縱擊,悉擒其眾,賊自是益不敢出。(《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 46.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七月丙辰,毛貴黨續繼祖自遼陽入益都,殺趙君用,遂與其所部自相仇殺。 山東宋守將毛平章被淮安趙平章所殺,將士忽亦殺趙。眾奉其幼子仍為總兵,以鎮山東之地。時太祖欲知齊魯、燕冀虛實,乃遣何必聚為毛嚴章燒飯食,以探中原。小毛平章年幼聰敏,必聚至數日,待之甚厚,以金盒盛玉帶一條謝之。(俞本《紀事錄》) 八月戊寅,察罕帖木兒督諸將攻破汴梁城,劉福通奉其偽主遁,退據安豐。 八月,諜知汴梁城中計窮,食且盡,察罕帖木兒乃與諸將閻思孝、李克彞、虎林赤、賽因赤、答忽、脱因不花、呂文、完哲、賀宗哲、安童、張守禮、伯顏、孫翥、姚守德、魏賽因不花、楊履信、關關等議,各分門而攻。至夜,將士鼓勇登城,斬關而入,遂拔之。劉福通奉其偽主從數百騎,出東門遁走。獲偽後及賊妻子數萬、偽官五千、符璽印章寶貨無潰全居民二十萬。不旬日,河南悉定。獻捷京師,詔告天下。(《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
  • 47.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二月癸酉,張士誠將呂珍攻劉福通等於安豐,入其城,殺福通等。 先是,韓林兒建都亳州。答失八都魯圍亳州,林兒遁於安豐。劉福通陷汴梁,乃自安豐迎其主居之以為都。察罕破汴梁,福通奉其主遁歸,兵勢日蹙,以安豐來附。至是,為珍所殺。(劉辰《國初事跡》) 三月辛丑,太祖率右丞徐達、參政常遇春等擊安豐,克之。 時呂珍殺劉福通而據其城,聞大軍至,極力拒守。廬州左君弼出兵來助珍,遇春擊破之,珍與君弼皆遁走。太祖乃還,命達移師圍廬州,七月乃還。(《太祖實錄》) 據《實錄》,劉福通為呂珍所殺。《國初事跡》則雲,福通奉林兒遁於滁州。《庚申外史》則雲:「丙午冬,與小明王俱沉於瓜州。二説未知孰信。《史乘考誤》以劉辰所記為非,然《洪武實錄》多舛誤,又諱言龍鳳事,吾亦未敢以為信也。 上至安豐擊呂珍,破之,珍棄城走。上遂以宋主韓林兒還金陵。諸將議於中書省設御座奉林兒,劉基曰:「彼牧豎耳,奉之何為!」密陳天命所在,上意悟。會陳友諒來入寇,遂議徵討,不果奉。(高岱《鴻猷錄》) 《誠意伯行狀》載不奉小明王事在庚子年。以時勢考之,恐未必然。高岱記於癸卯安豐遁退之後,與《國初事跡》「不當輕救」之言相合。所謂陳友諒入寇者,非庚子龍灣之役,而癸卯南昌之役也,似為近之。第雲:太祖奉林兒還金陵,丙午殂於金陵,則承小説家之訛耳。 安豐被張氏圍困,城中人相食,有屍埋於地而腐者,亦掘而食之,或以井底泥為丸,用人油綞食之者。小明王在城中號泣,安陽奕劉太保等飢餓無措,遣人求救,太祖親率大兵援之,大敗張氏。軍士每名各齎白米二斗,積於東門外,以救城中飢者。邀請小明王及母、妹並臣劉太保率領五奕宮軍棄城,悉詣廬州營中。太祖設鑾駕傘扇,迎駐滁州,創造宮殿居之,易其左右宦侍,待之甚厚。(俞本《紀事錄》) 是年三月十四日,小明王內降制書,贈我太祖三代:曾祖考九四公資德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右丞、上護軍、司空、吳國公,曾祖妣侯氏吳國夫人;祖考初一公光祿大夫、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上柱國、司徒、吳國公,祖妣王氏吳國夫人;考五四公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太尉、吳國公,妣陳氏吳國夫人。(《龍鳳事跡》)
  • 48.    李良玉主編.阜陽曆史文化概觀:黃山書社,1998:第6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