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府民居

鎖定
廣府民居,包括有鑊耳屋西關大屋嶺南園林開平碉樓 [6-7]  。廣府民居風格在南宋以後逐步建立起來,至清中葉已經相當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佈局整齊的梳式佈局村落和三間兩廊式的合院。建築較為明顯受到江南地區建築模式的影響,鑊耳式的山牆此起彼伏,形成蔚為壯觀的廣府民居特色。“梳式佈局”和“鑊耳山牆”是珠三角廣府村落的建築標識。 [8] 
廣府建築的典型代表是鑊耳屋,屋子的山牆砌成鑊耳狀,故稱“鑊耳屋”,而鑊耳狀山牆在江南民居中稱為“觀音兜”。 嶺南園林也是廣府民居得代表之一,嶺南四大園林分別是清暉園餘蔭山房梁園可園。其他廣府民居還有陳家祠西關大屋開平碉樓等。
中文名
廣府民居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建築類型
鑊耳屋西關大屋嶺南園林開平碉樓
建築代表
陳家祠碧江金樓清暉園餘蔭山房

廣府民居民居介紹

陳家祠
陳家祠(16張)
廣府民居通常指珠三角地區的建築,跟粵東的客家建築潮汕建築有很大的區別。廣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風與陰涼的要求,典型的廣府民居還有一個很大的“鑊耳”特點,以其屋兩邊牆上築起兩個象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
廣府民居風格在南宋以後逐步建立起來,至清中葉已經相當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佈局整齊的梳式佈局村落和三間兩廊式的合院。村前有風水池塘,中軸線前端佈置大祠堂,成為整個村落的構圖中心。整齊通暢的巷道發揮着交通、通風和防火的作用。建築較為明顯受到江南地區建築模式的影響,鑊耳式的山牆此起彼伏,形成蔚為壯觀的廣府民居特色。

廣府民居建築特點

三間兩廊式的合院 三間兩廊式的合院
廣府建築的大部分村落都是梳式佈局和三間兩廊式的合院,或者稱平面網格佈局,也就是指整個村落的形式,是以一個巷子為中軸,民宅在巷子兩側,一個院落套一個院落。宗祠是整個村落的精神核心,同時,村前有水塘是所有村落的共同特點,水池邊種上大榕樹也是慣例,榕樹之下的空地想來是僅次於宗祠的重要的民間文化傳播場所。
三間兩廊式的合院是中國傳統四合院的延續,只是因特殊的歷史、地理條件而發生了變化。“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佈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方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着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着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 [1] 
鑊耳屋 鑊耳屋
嶺南建築的特點,第一,就是依據自然條件包括地理條件、氣候特點,體現出的防潮、防曬的特點;第二就是大量吸取西方建築精髓,體現了兼容幷蓄的風格。建築較為明顯受到江南地區建築模式的影響,官僚地主常常是四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閉的建築羣。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為“三間兩廊”。砌牆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蠔殼、磚等,清代以後多用青磚。清末在廣州的西關民居密集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獨特風格的西關大屋民居。內部佈局緊湊,間隔靈活,正立面之門以“三件頭”(腳門、趟攏和大門)、水磨青磚牆面、花崗石牆腳等構成其外表風貌。

廣府民居主要風格

廣府民居鑊耳屋

鑊耳屋
鑊耳屋(23張)
鑊耳屋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鑊耳屋”一般為磚木結構,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青磚(麻石)砌牆,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外牆壁均飾以花鳥、人物圖案。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屋兩邊的鑊耳,其結構從檐口至頂端用兩排瓦筒壓頂並用灰塑封固,處理收口的工藝,是整座建築工程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地方。鑊耳的山牆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
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體現出一種激勵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內涵。鑊耳屋象徵着官帽兩耳,具“獨佔鰲頭”之意,唯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也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明清兩代,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間或也有以蠔殼代替青磚建造的鑊耳屋,很有特色,據説冬暖夏涼。 [2-3] 
功名碑
功名碑(2張)
地處嶺南的這種鑊耳屋,山牆基本為黑色。這應是取自於五行上的南方屬火,而黑色屬水,水能克火,借用黑色的水來鎮南方之火的意象。從風水上講,中國山牆分五種,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鑊耳為金形山牆,金生水,水克火,具鎮火作用。常見的鑊耳屋脊都有兩頭翹起、昂首向天的龍船脊,屋頂中間還有站立的風水牛。龍是水天神物,而神牛也具有鎮水止雨作用,屬水神。
鑊耳屋的內部格局便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兩廊”一般用作廚房或門房。這種廊檐相間的佈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地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一方面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面靠着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當然,有的鑊耳屋的間數不止如此。開間越多意味着等級越高,這自然與先民的等級觀念相關。 [1] 

廣府民居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是主要指狹義的廣府園林。嶺南園林作為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國造園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現代園林的創新和發展上,更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4] 
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樸實。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猶如一幅幅玲瓏剔透織綿。三是佈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如中式傳統建築中採用羅馬式的拱形門窗和巴洛克的柱頭,用條石砌築規整形式水池,廳堂外設鑄鐵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嶺南文化特點 [4]  。現存的清代嶺南四大園林分別是清暉園餘蔭山房梁園可園,其他著名園林還有寶墨園、順德和園、粵暉園等。

廣府民居西關大屋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在明朝已成為廣州城區的商業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漸形成。而西關角形成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範圍包括文昌橋、大觀橋、泮塘、昌華園周圍一帶。西關大屋集中在寶華路多寶路寶源路逢源路。後來又擴展到西關的其他地區,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 [5]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佈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天井、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台,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廳、客房後部為卧房、廚房等。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