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岐古村

鎖定
長岐村,坐落於廣東佛山市三水區中北部的蘆苞鎮境內。古村始建於明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清朝初年。村莊依山傍水,村前兩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後背靠文筆山。村中人家多為一廳四室、一廁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畫一應俱全,村莊附近沒有工廠,常年保持較好的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態。長岐村還被譽為三水的長壽古村。在1200多名村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歲以上的有62名。上個世紀80年代起,村民陸續搬出舊村,在舊村外修建整齊的新村居住,僅有少量村民留在舊村生活,古村風貌得以保留下來。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村道邊、磚牆上、灰雕處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如何保護古村落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問題。
中文名
長岐古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三水區
地理位置
廣東佛山市

長岐古村歷史沿革

盧氏大宗祠 盧氏大宗祠
長岐古村開村於1365年,已經歷經600多歷史,村中居民是陸續遷至此地,聚落成村的 [1]  。長岐村中有鍾、何、黃、盧四大姓氏,其中家族成員最龐大的是盧氏,全村一千多口人中,盧氏佔了一半。然而人數最多的盧氏並非開村之祖,甚至是四大姓氏中定居最遲的一氏。開村的乃是來自花都的鐘氏,與鍾氏同出於花都的黃氏隨後亦安家至此。及至黃氏定居百年之後,廣州白雲神山鎮來了盧姓的父子三人,他們本是因為家鄉人口過多,而被迫到外地去討生活的。當他們行至三水與花都交界處,見這村莊風水甚好,遂客居此地為村民做幫工,最後落籍定居,開枝散葉轉而成為村民一員。這父子三人便是盧氏祖宗,父親名為盧時忠。這是“文革”中被毀的族譜上所記載的,盧氏後人自海外帶回了影印本:“盧時忠於大明年間來本村……忠號岐初,故本村名為長岐,又名岐山”。這一記載還道出了村名的來歷,這村西側曾有一岐山古廟,在建村之前就已存在,由是村隨廟名定為“岐山村”,後來盧氏人丁興旺而成為村中大姓後,覺得這村名恐犯了古廟忌諱,便改稱“長岐”,取長期居住在岐山之意。

長岐古村古建築

該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100多座。長岐村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從文筆山頂俯瞰,由麻石、清磚和洋灰鋪成的二人寬巷道在古屋間交錯相連,村口兩側的更樓,飄出水塘。村中建築多為一廳四室、一廁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畫俱全,祠堂古色古香,壁畫色彩豔麗,盧氏祠堂房頂上兩幅名畫《三仙斗酒》和《爛柯棋》栩栩如生。還有歷史悠久的耀唐書舍、麗泉書舍。 [2] 
長岐村 長岐村
長岐村中可以找到的最老的建築材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即老房子根下的紅色巨巖。那些紅巖是用船自西江運來的。始建於明末清初的鐘氏、黃氏、盧氏等宗祠幾經翻新,依然竭力保留原貌,尤其是如今村裏人數最多的盧氏宗祠,裏面的壁畫和雕刻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宗祠之後是村民住房。各房建築不但講求美觀、劃一、堅固,而且還十分人性化。漫步行走在二人寬的巷道中時,不時抬頭看到活靈活現、或雕刻山水、或雕刻花鳥魚蟲的壁上灰雕。古人所用的顏料之鮮豔,令今天許多畫家都羨煞無比,兩三百年曆史的雕刻,外層顏色僅僅是紅色有些許剝落而已。許多房子的四角安着巨大的“笨腳石”花崗岩柱,用以支撐借力,石板路亦堅固非常。
自文筆頂俯瞰這裏的百來間古屋,只見飛檐畫棟,鑊耳聳立;由麻石、青磚和洋灰鋪成的二人寬巷道在古屋間交錯相連,一路拾階而下,自文筆頂直通村口水塘,筆直而劃一;村口兩側還有特地留出槍口、偵查口的更樓,飄出水塘而立,夜夜通報平安。
三面流水一面靠山,村外的自然防線已然厲害,而村中更是“機關重重”。村中古屋內部的主要格局是一廳四室,看起來像北方的四合院,此外還有一廁一天井,還有一條暗道。暗道一般通往鄰里,平時作為下水道之用,有磚頭掩蓋,若是哪家人不小心遭遇暴徒強闖,居民便可推開磚頭穿過暗道溜到鄰居家裏躲避。不僅如此,暗道也通向古屋間的巷道,每條小巷都有三兩閘門,並有更夫巡守,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放下閘門後,強盜進不來。萬一有強盜闖入門裏,也可以將其困於複雜交錯的巷道內“甕中捉鱉”。由是,村中未曾遭遇盜賊洗劫。如此守衞森嚴的村莊,宛若一金湯堡壘。

長岐古村交通指引

從三水市區到蘆苞鎮約30公里左右,沿蘆苞湧向東6公里左右,便是長岐村。
參考資料